Skip to content

十二门论讲记

第一讲 开篇

作者龙树菩萨生平

诸位菩萨好,从今天晚上开始我们讲龙树菩萨所著《十二门论》,我们先来介绍一下龙树菩萨,龙树(人名)菩萨名。旧称那伽曷树那,那伽阿周陀那,梵语N&amacron;g&amacron;rjuna,生于阿周陀那树下,故名阿周陀那。阿周陀那是印度特有的一种乔木,也就是一种树,类似我们国家的柳树,他妈妈怀孕之后根据当时印度的风俗要回娘家生孩子,在回娘家的路上累了,于是在阿周陀那树下休息,在这棵树下生下了他,所以菩萨的本名是依树为名的“那伽曷树那”或者称为“阿周陀那”,那么后来为什么又称为龙树菩萨了?是因为龙树菩萨自小就非常有智慧,能够过目不忘并且一目十行,对于当时流传在印度的佛法(他是马鸣菩萨弟子迦毗摩罗尊者之弟子),以及世间各种学问不到二十岁就非常精通,后来大概说了佛法也就不过如此的话,本在龙宫的大龙菩萨知晓了这件事情,就带龙树菩萨到龙宫(龙树菩萨非常年轻就精通禅定并且有种种神通),当龙树菩萨看到龙宫中所藏的佛经数量之浩瀚就被惊讶到了,于是惭愧自己的无知,就在龙宫阅藏,并且带出了龙宫所藏的《华严经》,据说带出来的只是三册中的中册,可这也有七处九会八十品,翻译成为汉语有八十万字的样子。正因为受大龙菩萨之指引,后来就称他为“龙树菩萨”!

龙树菩萨是公元一世纪的人,当时的印度大乘佛法在马鸣菩萨广弘之后又沉寂下去了,当时最兴盛的是小乘部派佛教之一的说一切有部(从上座部分化出来的),说一切有部在当时的印度学人有数万人,他们屡次破斥外道,和其他的部派佛教展开很多次辩论,印度的辩论和我们现在的辩论还不一样,我们现在的辩论输掉就输掉了,印度的辩论输掉了要么就拜胜利的一方为师,要么自裁。说一切有部的论师在龙树菩萨之前从来没有输过,他们的思想之核心在于承认是无我的,但万物是有的,万物是所谓极微组成的,极微是真有,所以称为“说一切有”,也就是说他们认定“我无法有”。后来龙树菩萨出世倡导“一切法毕竟空”,讲能所双寂,也就是依般若经典为核心讲中观,中观不是有个中,是破尽空,有,生,灭,常,断,一,异,来,出等等,我们讲任何一个东西但凡的存在的,不外乎就是讲是空,是有,是出,是入,是来,是去,而这些在中观的理论来讲全部都要尽破,破了之后也没有个中,属于是舍相证性。

龙树菩萨很高寿大概百岁才离世的,据说暮年的时候得到当时中印度拘萨罗国王的供养(《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如此记载的),国王协助龙树菩萨广弘大乘,后来此国王和龙树菩萨岁数都已经百岁了,为何此国王如此高寿?是因为龙树菩萨为了广弘大乘就发明了一种长生药,说是长生药,这个世界哪儿有长生药呢?但定时的服用这个药的确可以延年益寿,国王都百岁头发却是黑的,看起来才四五十岁的样子(这个药有干预因果之嫌疑,所以除国王之外其他人不得服用,而且也只有龙树菩萨知晓配方)。 而国王的儿子都七十多岁却是白发苍苍,看起来行将就木,他这个儿子对这个事情渐渐就不满了,于是找到他的母亲就说,父王已经百岁,却年富力强,我都七十多岁了,恐怕我这辈子都当不上国王,父王未逝我已先行!他的母亲在他的哀求下就说我看佛经上面讲菩萨慈悲为怀,头脑肝髓皆可布施,你为什么不去求龙树菩萨?这个太子就心领神会,于是跪拜龙树菩萨,求龙树菩萨项上人头!龙树菩萨就说,我布施与你也没有什么问题,但你将会承担杀父的罪过(没人给国王配药,国王不久也就死了)!然后就在讲堂附近摘了一根草,运用神通变成一把剑就割头给与这个太子(这是一个说法,还有就是说天魔阻扰正法等原因),于是圆寂。

龙树著作,弟子及三论宗

龙树菩萨的著作非常多,目前流传于世的就有《十二门论》、《空七十论》、《回诤论》、《六十颂如理论》、《大乘破有论》、《大乘二十颂论》、《菩提资粮论》、《宝行王正论》和《劝诫王颂》《菩提心离相论》以及大部头的《大智度论》《十住毗婆萨论》《菩提道资粮论颂》《庄严佛道论》,《中论》等等,举要言之,他穷尽一生就是广弘般若,倡导“一切法毕竟空”义,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龙树菩萨所著的中观学的重要著作《十二门论》。他圆寂之后他的弟子也就是圣天菩萨(提婆菩萨)继续广弘般若,著作也很多,包括《四百论》、《百论》、《百字论》,他以及弟子的著作后来翻译到中国来就形成了三论宗,三论宗主要就是学龙树菩萨的《中论》、《十二门论》,以及提婆菩萨的《百论》,所以叫做三论宗,并且龙树菩萨的思想深深的影响了后来的很多法师,包括天台宗,贤首宗,禅宗,唯识宗等等。

藏密著作托名龙树菩萨澄清

这里重点介绍龙树菩萨的生平,大家要明白一点,伪佛教藏密说藏密的乱七八糟的一些密宗经论是龙树菩萨(他们叫做龙猛)开所谓南天门铁塔而来是不符合事实的,因为密宗的兴盛都差不多是公元六七世纪之后的事情了,而龙树菩萨是公元一世纪的人!相差六百年。并且我们今天能够从诸位祖师的著作来看,不论是马鸣菩萨,还是龙树菩萨,提婆菩萨,还是公元三四世纪的无著菩萨,天亲菩萨都没有所谓密宗的著作(难道是他们不够慈悲,不愿意教授我们密法?),那么所谓的藏密必然是五六世纪之后才逐步产生的(这些人之所以没有密宗著作是因为当时还没有密宗,所以藏密等百分百是后来产生的),再说龙树菩萨是公元一世纪的中印度人,怎么可能去开六世纪之后的铁塔呢?事实是藏密的印度祖师爷为了防备别人说他们发明的密宗著作没有来由而伪托龙树菩萨的,这是必然的,诸有智者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第二讲 总论上

般若,唯识,真如

我们接着讲十二门论,十二门论就是讲般若中观的,这一点是无疑的,在大乘经典来讲就可以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讲般若的,比如《大般若经》《金刚经》《实相般若波罗密经》等等。第二部分是依唯识为中心的,比如《解深密经》《楞伽经》《密严经》等,第三个部分是讲真如的,如《华严经》《法华经》等等,那么这三者之间的联系如何?窥基菩萨就讲“摄法归无为之主,故言一切法皆如也。摄法归有为之主,故言诸法皆唯识。摄法归简择之主,故言一切皆般若。”这段话很重要,就是说如果从真如出发一切法皆讲真如(《成唯识论》卷九:“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於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这里是讲阿赖耶识的自体性为真如,但真正的真如是专指佛的法身,佛的法身就是庵摩罗识,内外俱净故,所以如《华严经》等主要从佛果境界来讲,立意甚高)。那么般若经典也是讲真如的,如般若部的《法集经》讲“善男子,言真如,真如者,名为空,彼空不生不灭”,所谓般若就是舍相证性。讲唯识也是讲真如的,如《成唯识论》讲,所谓真如亦是识所显性!

般若

那么从般若来讲,以简择为性成一切法毕竟空,所谓毕竟空就是无人我和法我,简择诸法成二无我就毕竟空,从这个道理来讲唯识也是讲般若的,唯识讲八识心王,五十一心所有法,十一色法,心不相应行法,无为法,讲这么多归根结底以二无我为标的,实证毕竟是离言绝虑,心行处灭,因为二我无故!所以无著菩萨讲“二无我即是二无我有,二无我有即是二我无”。那么讲真如也是讲般若,真如者非是离一切诸法之外有个什么真如,就是在一切诸法存在的当下就显真如,所以“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而要亲证此不可思议之真如,就需要离染,染即是烦恼,所以又讲“圣人所觉的即是凡夫所迷的,凡夫所迷的就是圣人所觉的”。也就是说空去本来即空的,方能显本来不空的,此本来不空的要显示出来,是要空去本来即空的,此目的非修般若不能达也!

唯识

那么从唯识来讲,一切法就皆唯识也,般若也是唯识,如小乘讲无人我,也就是说蕴处界无我,那么既然讲蕴处界无我,需要不需要先搞懂什么是蕴处界?这是必须的,于是就先成其有,佛菩萨从无可建立处炽燃建立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然后成人我无,所谓人我空!般若讲一切法毕竟空,甚深空义,非是说的世间讲的虚无空无之空,是不可名而强名为空,唯识讲八识,讲心所,讲色法,讲心不相应行法,讲无为法,有为无为相待成立,从无可建立处炽燃建立,从无可言说处巧立名言,归根结底还是悟入甚深空义,所以唯识也是般若,小乘也是般若!从有以显空,从空成立有,所以护法菩萨讲“若执唯识真实有者,亦是法执”,龙树菩萨说“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生”!有无双彰,性相俱泯,斯可以谈佛法也!

真如,唯有一佛乘及太虚大师判法

那么从真如来讲也是讲般若,更是讲唯识,如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了,真如者,所谓识所显性也,讲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即是讲此离言绝虑,心行处灭之真如也,总而言之,般若,唯识,真如三者举一就成其三,举三就汇归一,如法华经说“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此乘即是摩诃衍,一切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萨皆乘于此入佛地故。

因此太虚大师讲大乘佛法可以分为法性空慧学(般若),法相唯识学(唯识),法界圆觉学(真如)。

高故高矣!妙故妙矣!现在我辈凡夫为何要学龙树学?学般若呢?我们学这个般若,跟龙树菩萨学中观意义何在?总得有个理由吧?成佛太遥远,就现在我们切近的利益如何?你总得说说看吧?

为何学习般若中观

我们学习般若的主要目的是革命,不是革别人的,我们是革我们自己的,所谓命者,无始以来我们在三界中生生死死,如果每一世流过的血泪不干涸,比四大海都多,每一世的尸骨如果不风化,积起来比妙高山都高,这样生生死死真的好吗?人生得意不外乎是“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可转眼即是无常,转眼就是孤坟话凄凉,唯有泪两行,一切行无常,无常就有败坏,败坏就是苦,所以弥勒菩萨说,在获得名利的时候要思坏苦,在受苦的时候要思苦苦,在不苦不乐的时候要思行苦,这三界之中一切众生都是苦性的,都不可避免有苦的必然性,苦的持续性,苦的逼迫性。那么这个苦从何而来的?举要言之不外乎是烦恼所谓贪嗔痴造业而来,那么贪嗔痴又从何而来?贪嗔痴从执人我法我而来,那么人我法我从何而来?人我法我即是无明,无明从何而来?无明从不了本心执幻为真而来,本心从何而来?本心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以无住本,立一切法!然一切法显则本心隐,一切法隐则本心显。譬如我们现在讲做梦,你越觉得梦很真实就越梦得深,当你觉得是梦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你将要醒来,所以我们要用般若为武器打破这重重梦境,我们要呵破他,以金刚般若破除这无明,离开这漫漫生死,最终成佛,舍般若无其他利器为凭借也!故我们从龙树菩萨学习中观。

第三讲 总论中

三自性之遍计所执性

其次大乘佛法我们前面讲分为三个部分般若,唯识,真如。这三个部分是和三自性联系起来的,所谓遍计所执自性,依他起自性和圆成实自性。所谓遍计所执自性就是在因缘果报的基础上起增益或者起损减,增益执比如明明只有蕴处界,却认定蕴处界中某部分是我,比如身体是色蕴所摄,认定身体是我就属于增益执,色蕴存在只能证明色蕴存在却不能证明我存在,我就是在色蕴上的增益执,是遍计所执。又或者说死掉之后,凡夫俗子认定人死如灯灭,这就是损减执,死只能证明这一期的色蕴没有了,却不能证明生死这回事情也没有了,譬如我们晚上无梦无想到第二天凌晨,只能证明昨天没有了,不能证明没有今天。认为这一期色蕴(身体和这一期的意识等)没有了就断灭空无当然是损减执,世间种种学说不是损减执就是增益执,比如种种哲学的,种种这样论那样论的都是遍计所执,在名言上来讲,但有言语统统都是增益或者是损减,因为说火不烧口,想火也不烧心,证明名言非关实际。唯有依二空智慧实证真如,依圆成实性来建立名言才能是符合实际的。当然我们不是说哲学数学语言学等这些不对,但这些都是世间的都是生灭的跟实际是没有关系的。

三自性之依他起性

那么什么是依他起自性?所谓依他,这里的他就是缘,那么依他起自性的定义就很清楚了,就是所谓的因果报应因缘果报,我们学唯识一般是讲阿赖耶识为一切法的本母,因为种生现,现熏种,阿赖耶识中种子为因和合其他缘产生世间林林种种,但在依他起来讲因也可以是缘,故依他起就是“缘起”,也就是“因缘”,我们讲这个东西从何而来?从缘而来!所以叫做“缘起”,缘起的一切存在都是无有自性的,缘聚则有,缘散则灭,比如我们是因为有爹妈有阿赖耶识中的业种等,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就是十二因缘而有,因缘就是缘起,离开缘起就没有我们,我们就是缘起,世间一切都是从缘而来,故从何而起?从缘而起,既然如此,就皆无自性,因为离开缘(他)就没有,譬如芭蕉树剥开里面是空的,但我们不是说没有缘起,依他起的法和遍计所执是不同的,遍计所执所谓我,人,众生,寿者是真的没有,只有假名没有实际,但依他起的法是客观存在的比如桌子,板凳,地水火风,因果报应这个是客观存在的,只是他是缘起的,因缘而有的,离开缘就没有,缘有则有,缘无则无,无自性的。

三自性之圆成实性

那么什么叫做圆成实呢?《成唯识论》卷八解释:“二空所显圆满,成就诸法实性,名圆成实。显此遍常,体非虚谬……此即于彼依他起上常远离前遍计所执,二空所显真如为性”。也就是说所谓圆成实性是客观真实存在的,和依他起不同的是圆成实是本来存在的(非是缘聚则有,缘散则灭),本来常住(非是有生有起之法)的,所以玄奘菩萨解释为显此遍常,遍普遍的,常是常住的。证到这个客观存在的“法”,不是说这儿有,哪儿就没有,是任何地方都有故是普遍的,并且这个法他不是无常的,所以又说“体非虚缪”,无常的事情才虚缪,比如我们的人生恍惚是有,回头一想恍如昨梦,这就是虚缪的不实的,他不是无常的当然就“体非虚缪”。那么这个“法”如何可以证得呢?就是在我们前面说过的客观存在的依他起的事物上离开遍计所执,也就是说依般若中观实证二空,由二空显示的就是真如,真如就是圆成实,譬如说拨开乌云而见青天。此圆成实就是一切存在的唯一真实,不变的真实。

学习般若亲证圆成实性

我们要亲证圆成实性,我们该不该学习般若?从文殊菩萨,龙树菩萨学习般若?当然应该啊,不然我们怎么离二我,证二空,又怎么实证真如?那么有处讲如来藏和这个圆成实是什么关系?圆成实就是如来藏第八识,也就是一真法界,我们讲因缘所生法,总不能是天上掉馅饼,总不能是石头生儿子吧,起风才有雨,履冰霜而知坚冰至,我们的命运也不是在妈妈肚子里面造的业所形成,这个业形成种子总得有个处所来保持,此即是阿赖耶识亦名如来藏,故如来藏成就一切世间,随所造业形成各个不同的命运以及有相似业的众生形成恍惚真实的世界,那么如来藏即是一真法界,圆满成就诸世间。但此一真法界却需要离二我才能实证,因为在依他起上离遍计所执方能证圆成实故!

法同一味

般若就是法性空慧学,所谓法性即圆成实性,而此圆成实性的实证需要扫荡一切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空遍计所执显不空的法性故名法性空慧。我们讲唯识就是法相唯识学,识由什么去显?识由相而显,有认识就有存在,有存在就有认识,存在就是所认识,有所认识就有能认识,能认识有八,分别是眼识乃至阿赖耶识,在唯识来讲四寻思,名寻思,事寻思,自性假立寻思,差别假立寻思,其中名寻思和事寻思就是悟入遍计所执是空,自性假立和差别假立是悟入依他起无自性,这和般若的核心是一样的,只是般若特别扩大了遍计所执,因为一切语言都非关实际,哪怕你说如来藏,那也不是实际,实际是要透过二空去实证的,是即名言而离言语的。而唯识所讲的五法三自性,八识心王,五十一心所有法,十一色法,二十四心不相应法,六种无为法,讲这些是在实证真如的基础上而展开的,从无言建立有言,依真而成立的幻有,就是后得智所包含的,实证真如是得根本智,根本智是没有名言的,从根本智巧施设名言建立后得智,让其他人也能依之悟入,后得智包括现观诸法的中道体性以及唯识道种智,但不论怎么讲法都是同一味,所谓解脱味。

学人常见误区及现观

历年以来,我接触过很多学佛的人,有些人认为“哈,这个是如来藏变现的,那个是如来藏变现的....”,他认为他就差不多开悟了,还有的人认为“一切就是如来藏”,这些都是不对的,因为他们没有断二我,完全是依葫芦画瓢,你说这个桌子是如来藏变现的,道家还说这个桌子是道变现的,婆罗门教说是梵天变现的,你说因果报应,那婆罗门教讲最开始都是梵天变现的,后来有因果报应的,岂不是说因果报应也是梵天变现的吗?谁规定的只能称为如来藏不能称为“道”不能称为“梵天”?这其中差别何在?商羯罗比你说得好得多,这算哪门子开悟呢?你说一切就是如来藏,古印度吠檀多派讲泛神论,西方的斯宾塞,孔德哲学讲一切事物是原动力散发出来的火花,你讲的跟他们讲的差别几许?泛神论不说一切吗?孔德不讲一切?关键问题就在于没有经过般若中观的现观,就没有般若智慧,纵使有善知识讲如来藏而听受也类似外道神我或者成了泛神论,分不清楚其中的大大不同,所以我们应该学习中观。

第四讲 总论下

如来藏种种名

平实导师讲如来藏即是真如,也就是阿赖耶识,这个是经论如此讲的,如《大乘庄严经论》卷中“显示自作品有言,此中应说心真如名之为心,即说此心自性清净,此心即是庵摩罗识”,同书卷十三又说“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至于禅宗如《六祖坛经》嘱累品亦作此说“自性含藏万法,即是藏识”,而因为众生共业的问题,导致末法时代此法不彰,又因为文革使得大陆显教几乎荡然无存,后来改开西藏藏密伪佛教趁虚而入,打着龙树菩萨中观的旗号讲什么“一法不立”,讲一切皆空,讲“业灭生自果”,否定唯识,否定第八识如来藏等等邪见铺天盖地,若不是导师扶狂澜于既倒,在宝岛振臂高呼,我们今天也学不到正法了,所以他的丰功伟绩应当被我们铭记,但众生业重,特别是大陆这边难以亲奉尊颜,很多人听到如来藏三个字,就认为是离开五蕴之外的存在,或者说认为如来藏是有形有色的法,又或者认为有形有色的声香味触法是如来藏(且不说如来藏,很多人连意根是什么都搞错了,认为意根能够有明了分别,甚至是广大分别的),举要言之,这些都是因为没有证会二空而产生的错缪。

真实的中观

如以上所讲,是就修行人来讲着有了(禅宗讲着空就是断灭空或者是顽空),就一般人来讲全都是着有(就算是藏密外道他们也是对有说空的,这里有桌子他们给你分析得七七八八说没有,而不是二空观这样廓然无圣,有无俱遣),比如藏密外道讲的所谓中观,讲一切皆空,首先就否定了依他起也就是因缘果报(他们说因缘法是空是讲的断灭空,我们讲空是因缘法如幻有而本空),依他起不成立那么在依他起上离遍计所执就不成立了,都没有还需要离什么遍计所执?那么也就否定了圆成实,他们的所谓中观并不是真实的中观,龙树菩萨在《回诤论》里面讲得很清楚“若一切无体, 言语是一切 ,言语自无体 ,何能遮彼体?”。也就是龙树菩萨认为要是否定了圆成实也就是如来藏真如的真实有,那么一切都是“性空唯名”都是遍计所执那样的话,那么“何能遮彼体”,那么还需要辩什么辩呢?没有的东西还辩什么?而且龙树菩萨在《菩提心离相论》中说“譬如大海,众流所归,阿赖耶识,所依亦然。”也就是说阿赖耶识譬如大海能够收纳诸法种子,做过的业不论善恶,一旦做过就会被阿赖耶识埋藏,未来就会实现譬如种地一般会结果。接着他又说“若有如是观彼识者,即不可有分别心生。”分别心者比如空有,生灭,出入等就是分别,此心无分别,远离生灭,垢净,增减故,虽然阿赖耶识种生现,现熏种刹那刹那,但阿赖耶识自身却是远离分别的,没有生灭,垢净,增减,美丑可说可讲的。

在《楞伽经》中大慧菩萨就请问过佛,您也说空,外道也说空,您说的空和外道的空有什么区别?佛就回答,外道的空是对有而说空,比如虚无外道,藏密外道,他们都是就现前的有,比如有这张桌子,有这个人,然后他们给你胡乱分析一通,说是没有的是空的,而佛教说的空,是证会真如在真如如来藏的立场上来看待一切法非空非有,如空中鸟迹,你说没有鸟迹那么鸟是如何飞过去的呢?你说有,那么空中实无鸟迹实无可得,所以佛教的空其实是一种现观的境界,而不论是外道的空还是伪佛教密宗的空是一种错误的推理或者是想象的空。我们虽然讲十二门论等也有推理但我们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大家在语言文字上离语言文字。

再比如龙树菩萨有一首偈说“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存在,是从自己生的吗?当然不是,因为既然要生,那么证明现在还没有,没有“自”,自既然没有如何从自生?对自有他,自和他是相对才成立的,自既然还没有,如何有他?他既然也没有,又怎么从他生?自,他皆有可以叫做共,现在自也没有他也没有,那么就没有共,既然没有共,又如何共生?但我们不能说没有因却产生一个东西,不然应该天上掉馅饼,石头生儿子,可谁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呢?显然万事万物皆有因方能生,那么这个因就是说的本来无生的体,此无生体亦名阿赖耶识,亦名如来藏,亦名一真法界,亦名真如,依此无生体故,诸法尽无生毕竟空!

这样讲才叫做中观,而不是给你讲无常,对待空,分析空等等成立空,因为你不论是说无常对待分析你都是建立在现在有这个东西上来讲,如藏密外道讲空也是如此的,是对有而说空,而不是佛教的中观所谓的“非灭色而得空,是即色而即空”,心经讲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他们这些外道就灭了色来谈空(但凡对有说空都是灭了色了),这就是佛教的空和外道的空的根本不同处,我们将要讲的龙树菩萨的《十二门论》才是真正的中观,不是他们那样迷惑无知。

那么到目前为止我们差不多讲了三天,讲了大乘佛法的三核心真如,唯识,般若,又讲了三自性,又讲了外道空和佛教的空的区别,那么我们到底入正题还是没有入正题?其实已经入了,经论的意旨往往是在文字外,比如我们讲这么多是为什么呢?就是为了破空破有,有我们要破,空也要破,都是为了融通性相,让大家将来能够实证中道,而不至于走了错路。

第五讲 论文结构总述 一

我们前面讲那么多就是要告诉大家,我们讲的空不是世间人说的断灭空无,我们讲的有也不是世间人在蕴处界上的虚妄遍计的有,所以我们要空有双遣,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基本知见,倘若没有这一点基本知见,那么妙药就会成为毒药,所以我们才絮絮叨叨讲了好几天,希望大家能够明白我们的一片苦心。

序分

整本《十二门论》分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叫做序分,从“今当略解摩诃衍义”起,至“当以十二门入于空义”止为序分,所谓序分主要是叙述该论文的产生原因和背景的,佛教经论都有非常严格的结构,经典是对于法会的记录,所以在最开始就有六成就,所谓信成就,闻成就,时成就,主成就,处成就,众成就,比如说《大乘理趣六度波罗密经》经文最开始就讲“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迦兰多迦竹林精舍。时与众多菩萨摩诃萨,住不退转,位阶十地,十波罗密多悉已圆满;复有众多诸大苾刍,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逮得己利,”,这里就包括了六成就,如“如是”就是信成就,“我闻”就是闻成就,“一时”谓时成就,“薄伽梵”谓主成就,“王舍大城”等谓处成就,听众谓众成就也。菩萨们造论在行文上都有序分,讲述为什么要造这本论,造这本论的目的是什么。

再比如说《摄大乘论》论文最开始讲“阿毗达磨大乘经中。薄伽梵前已能善入大乘菩萨。为显大乘体大故说。”,阿毗达磨大乘经就是说这一本摄大乘论是解释阿毗达磨大乘经的,“薄伽梵前已能善入大乘菩萨”是讲的谁来讲这本摄大乘论呢?就是无著菩萨来讲,他就是“已能善入大乘菩萨”也就是登地大士。为什么要讲这本论?是因为要“显大乘体大”,为了显示大乘佛法的深广深邃,怎么样的深广深邃?概括为后面的十种殊胜,那么同样的道理,在《十二门论》中开始就是序分,讲述了谁来讲?龙树菩萨来讲,目的是什么?目的是为了利益末法时代的众生(他这里的末法是正法的末法,也就是相法初期,不是说的现在),讲什么内容?讲大乘佛法。交代了造论的原因和背景等。

正宗分

序分之后就是正宗分,所谓正宗分就是论文的主体,比如我们写一篇论文,一般是三个部分,论题,论证也就是论文正文,最后是结果。正宗分就是龙树菩萨写这本《十二门论》的正文部分,系统的阐述他的言教的部分,成立他的观点的部分,这一部分又分十二个部分,分别是观因缘门第一,观有果无果门第二,观缘门第三,观相门第四,观有相无相门第五,观一异门第六,观有无门第七,观性门第八,观因果门第九,观作者门第十,观三时门第十一,观生门第十二。最后总结“是故当知一切法无生,毕竟空寂故”,也就是结分,序分,正宗分三部分就属于菩萨造论一般的结构,这个结构一般就是三个部分,所以造论是非常严肃的一件事情,还记得我在《摄大乘论初分讲义》中讲过的吗?要有严密的逻辑性,要有庄严的格式。

门义

那么为什么龙树菩萨要把他这本论称为十二门论,不称为别的比如十二支论?这里的门主要是两层含义,门是通达无碍的意思,我们从外面进入房间就得通过门,从外到内是必须经过门的,也就是说如果不证会二空实证真如,那么在大乘佛法上就属于还没有入门,就还是门外汉的意思,还根本不懂大乘佛法。因为证会二空,实证真如如此重要,是不二法门所以他把他这篇论文标位《十二门论》,他这本论的目的就是让学人能够入大乘佛法之门,也就是让大家开悟实证根本智乃至后得智的。另外门是通过的枢纽,一切善法由门而入,方能究竟圆满,不然要么就是凡夫,要么就是小乘,这是从通达讲。从闭塞讲,是说由门的存在,所以一切恶法能够熄灭,也就是说实证二空,亲证真如能够断诸烦恼所谓贪嗔痴等,总而言之,没有烦恼不断,没有功德不生故名门也!这就是般若,这十二门论所施设的教化,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莫不从此门入也。

第六讲 论文结构总述 二

教理相资

这里之所以要称为“门”也是从“教”“理”来讲的,首先教法讲的是佛理,教和理是相辅相成的,其一教为理门,教是要运用语言文字乃至音声来阐扬的,理是通过教所悟的标的,在这个世界上离开佛菩萨种种语言文字乃至音声是不能悟入佛理的。其二教为观门,在实相上来讲,诸法本来就是离言的,如我前面浅尝辄止的说,说火不烧口,想火也不烧心,那么证明实际的火本来就是离言,但离开佛菩萨种种语言文字的表述,我们又如何能够起种种观行?又如何实证诸法离言自性,当然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从闻法才能起观行故,所以教是观门。其三教即是门,大乘佛教,虚通无碍,建立种种文字的目的就是生诸功德,灭诸烦恼,此大乘佛教的文字本来就是离诸烦恼的,所以教即是门。

从“理”来讲,其一理为教门,佛所讲的法是依法界的实相理来讲的,这个实相理就是真俗二谛,所谓俗谛既是小乘安立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无常,苦,空,无我,等等,所谓真谛属于大乘佛法的一真法界,一实相印,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等,讲此真俗二谛之理才是佛讲的法,所以理能起教,当然理为教门。其二理为观门,在听经闻法的基础上明了二谛之理,那么才能够起观行,不论是在生活工作中如是观察,还是独一静处林间树下依教理来深观细观都是如此的,明理方能起观,所以讲理为观之门。其三,理即是门,逐步通达教理的基础上,那么才能够断种种疑问,比如对于因果轮回有没有的疑问,乃至三苦八苦是否真实的疑问,有疑问就有缪执(似信非信因果轮回就是缪执,执唯心唯物都是缪执),理逐渐的通达,那么缪执就去除了,就譬如经过门进入一间大厅登堂入室一般的,所以理即是门。

这样讲教有三门,理有三门,总计就是六门,这是从教理相资来讲。

经论相资

从经论相资来讲,论这种形式本来就属于佛典十二分教之一种,但佛陀讲法随听法的众生根性而有差别,随听法的众生程度而有差别,而且广博深邃,并不是所有的众生都能随文起观,都能悟入堂奥的,所以需要菩萨们造论来解释经典的甚深意涵。那么佛陀讲的就属于能资助论典阐述的能资,论典就属于从佛经而阐述佛理的所资,经典讲的佛法,要怎么样才能够申扬?就需要菩萨们造论来申扬,这样才能够普济群生,也就是说从经为能资来讲,一切菩萨所造的论,都是由佛陀讲法为门才得发挥的,那么经典当然就是论之门。从菩萨造论发挥佛说来讲,论是发挥教理,那么论就是经的门,龙树菩萨这本《十二门论》是申扬十二分教的,就是后一种解释,所谓论开演申扬经典的意涵,当然论是经的门。

唯识属于后得智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龙树菩萨所造的《中论》《十二门论》等是阐扬十二分教的,可中论等并没有讲唯识的,甚至都没有阿赖耶识的名称,十二门论等是讲般若中观的这个不假,但大乘佛法并不仅仅只有中观,怎么能够说是阐扬十二分教?十二分教明明还包括唯识等内容啊!这样说就是我前面反复讲的,没有二空观的洗礼还不懂佛法。没有实证真如就谈不上学习唯识,唯识属于是后得智,是菩萨在已经亲证真如的基础上而学的,当然我们不是讲没有开悟之前不可以学唯识,但要真的学习唯识必须要经过二空观的洗礼,任何人想要成佛都是必须的,二空观的基础上实证真如才有出世间法可说可讲,不然种种言说都非关实义,在真如的基础上来讲,并没有一切分别可说可讲,此无分别智亦名根本智是佛法的首要关键,所以龙树菩萨在中论等并没有建立唯识的名词,因为他的目的是让大家实证离言自性,依此为门方有六度万行,方有十二分教,所以他讲此门当然是讲十二分教。

十二的意涵

那么“门”这个字我们搞清楚了,为什么要称为“十二门论”,不可以称为十三门论?十五门论呢?如我前面说首先一个原因是这本十二门论是讲根本智的,根本智是实证是一切大乘佛法的根本处,佛菩萨依实相理所讲的佛法就是十二分教,所以龙树菩萨这本论称为十二门论,所以不能称为十五门论,十三门论,只能称为十二门论,这是一层意思。另外龙树菩萨这本论他主要的目的是显示性相皆空,如如不二的,那么从性相来讲,一切诸法无自性故为“空”,从相来讲,相所相无故为“无相”,从一切诸法如如不动故,远离能作所作故名“无作”,就是“空”“无相”“无作”,这样就性相双泯,具体的分析十二门就足矣,当然就是十二门。

再次为什么要称为《十二门论》,此十二有何意涵?因为佛法虽然广大,但讲门来说,不外乎就是染门和净门,所谓染门阐述众生有无明,无明故有种种烦恼,由种种烦恼造种种业受种种报,也就是说烦恼杂染,业杂染和生杂染,在四圣谛来讲就属于是苦圣谛和集圣谛,在净门来讲就是三十七菩提道品,六度万行,初地乃至十地菩萨,证十真如,离十重障,成十种智慧等等,这个在四圣谛就属于是“灭圣谛”和“道圣谛”的内涵,另在人言人,在人来讲十二因缘,顺十二因缘就是染法,逆十二因缘就是净法,这本十二门论通申佛法,所以龙树菩萨在第一观就观十二因缘,由十二因缘就能够彻底的得到究竟,所以接下来讲的都是以观十二因缘为本,当然此论称为《十二门论》,而不能是十三,十五,十七。

龙树菩萨在第一观依十二因缘为本,依般若智慧,乘六度之行,觅生死涅槃了不可得,那么还有什么触,爱,取,有,生,老,死等可说可讲呢?但众生根器下劣,又到了末法时代,所谓业不重不生娑婆,难以通过第一观明了诸佛无上心印,所以龙树菩萨大慈大悲继续依甚深空义,无得正观,申明十二因缘之教,务必使学人能够心境双忘,缘观俱寂,如实而谈,不增不减。因此本论名《十二门论》。

最后十二是圆满的数,一年十二个月,一天十二个时辰,经典十二分教,这就是讲般若为诸佛母,出生一切佛故,究竟圆满不离十二故。

第七讲 论文结构总述 三

性空品

我们解释了“门”的含义以及为什么这本论称为十二门论的道理,我们前面也讲了这本论分为三个部分所谓序分,正宗分以及结分,在正宗分中我们也讲了又分为三个部分,所谓“空”“无相”“无作”,实际言之,这十二门不外都是讲的空(我们说的空不是平常人讲的空),但也有所区别,其中“性空品”中专门讲的是因缘所生法无实自体性,比如说这个人,这个人就是因缘和合,只有因缘存在,并没有实际存在的这个人,就拿我们来讲吧,不外乎就是心肝脾肺肾以及受想行识的和合,有五蕴的存在却没有人的存在,人就是自体,自体是没有的,所以我们就是性空,乃至手机是屏幕,主板,芯片等因缘和合,所以也是性空,有屏幕,主板,芯片只能证明这些东西存在,却不能证明有手机的存在,乃至小到一个原子,也是因缘和合,所谓原子核和电子光子和合,在这个道理上讲,如果认为万事万物是独立的存在就是自体见,也叫作自性见,因缘和合只能证明因缘存在,不能证明这个东西存在,这个是性空品的基本知见。

无相品

“无相品”:我们在性空品中经过龙树菩萨的教诫,我们明白了一切诸法都没有自性,但没有自性却有相,比如五蕴和合的狗狗有狗相,猫猫有猫相,人有人相,虽然讲都是无常的,都是因缘和合的,但小猫跟老猫是不一样的相,总是有相的,那么这一品就要破相,也就是说不论是有的相,猫猫的相还是狗狗是相都是不存在的,乃至不存在的空相也是不存在的,从观相至观因果等六门,皆观相为无相,也就是我前面讲的“相所相无故”的真实道理。

无作品

“无作品”,在观有相,无相全都虚假的基础上,一切诸法全都没有自性的基础上,也就是在性空和无相的基础上,那么我们讲有没有自性,有没有相,不论是有相还是空相是在建立在什么的基础上?是建立在能观察的心识上的,“作”必定是意业,身业,语业的造作才有的,既然有所观的一切诸法,那么就有能观(作)的作者,没有“作”怎么会有观呢?有观不论是凡夫外道的颠倒观,所谓不净计净,无常计常....,还是说学佛人通过佛菩萨的教诫已经观“性空”和“无相”,既然你有所观那么必然有能观,也就是说你必然是有“作”的,在這一部分中龙树菩萨就破“作”,所以称为“无作品”,也就是说实际而言是没有作者的,能观的也是没有的。

然后分析下来,性,相,用(作),全都空寂,在这个基础上就可以悟一切法毕竟空的玄旨。

十二门概述

我们前面分析下来是“空”“无相”“无作”,具体来讲就是十二个小节,我们也讲了所谓圆成实是在依他起也就是因缘果报上面离遍计所执,所谓遍计所执就是凡夫俗子认定的有自性有相,一些人所谓的断灭空也是相,不离作者(能观)故,三者离才是依他起上离遍计,既然如此龙树菩萨就首先讲观因缘门,观因缘门在众生法上就是十二因缘,这个叫做内因缘,还有外因缘,内因缘就是十二因缘,外因缘比如植物矿物地球等生住异灭,但外因缘是依内因缘而有的,这里就重点分析的十二因缘,上来分析十二因缘其性本空,接着具体的阐述因中有果无果,有果无果都是戏论,这就是前面第一二品所讲的。那么因中既然有果是戏论,无果也是戏论,那么后来这个诸法(果)产生了,难道是从缘中产生的?比如这稻穗,稻谷种子中是无稻穗的,但不可以离稻谷种子而有稻穗,那么这个稻穗是从雨水中来的?从肥料中来的?所以在第三门讲缘都是假有,也是没有自性的,统摄为空。

缘中也没有,因中也没有,但我们不可以说手里面没有这把稻穗,那么这个稻穗到底是什么?或者这部手机到底是什么?当我们这样问的时候,你是依什么在问?很明显你是依有这个稻穗的相,有这个手机的相在问,对不对?那么在第四门的时候就要告诉你相也是没有的是空的!接着在第五品,以此类推,万事万物森罗万象统统都是无相,相在表现上来讲,或者是有相,或者什么都没有是无相,在第五品不论是有相还是无相,全都是空寂的,所以在第五品成为“观有相无相门”。接着我们讲有相无相都是虚缪的,即便承担下来,可从相来讲,又不是说只有我手上这部苹果手机是这个相,其他的手机就都这个相啊,同中有同,异中有异,所谓森罗万象那么就是林林种种,在相上来讲就有一个一(同或者相似)异(不同)的问题的存在,你说无相,一异的问题又怎么讲?龙树菩萨就接着辩证,实际而言是没有一异的,也就是说一异是空寂的,所谓一切诸法非一非异或者即一即异,这一门就是观一异门。

第六品龙树菩萨辩证一异之后,那么只能说明此事物和其他事物的一异问题,或者此人,此猫,此狗和其他猫狗以及万事万物的一异问题,那么万事万物还有一个处非处的问题,比如桃花春天开,梅花冬天开,时间不同季节不同,倘若桃花梅花不是真的有,又怎么会这样呢?所以龙树菩萨再开第七门观有无门,也就是说处非处也是空寂的,处非处也是虚假的。那么既然时处都是虚假的,但万事万物的确是无常的啊,无常就变异啊,比如小猫逐渐成为老猫,孩子逐渐成为老人,这就是无常嘛!无常难道不是相?无常是依相而有的,有相才证明无常,怎么叫做无相?龙树菩萨接着这一门继续破变异相,破无常相,故开第八门观性门,所谓无常是空寂的。

到了第九门的时候,龙树菩萨就总结呈词称为观因果门,万事万物,有相无相,一异,有处非处无非因果故,所以这一品就属于总观因果,审查一切诸法性相因缘全部空寂,没有一毛端许的法他不是空寂的,可以说他是真的有的,统摄无相品,所谓“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是假名,义是中道义”。

第八讲 论文结构总述 四

从第十门开始主要是破斥真实的有“作”(能作),众生因为无明的关系就认为万事万物有个作者,这个作者或者是“我”或者是上帝真主,或者是伟人,或者是神我作,或者如唯物论认为有个奇点开始作,这万事万物前前是无始的,后后是无终,无始无终就没有作者的,因为你说有作者,那么“作者”又是谁为作者呢?所以在这一品中破大自在天为作者。在第十一门中继续破作者,观察万事万物一切法上并没有前后,也没有同时,也就是说是没有过去,现在,未来可讲的,那么先因后果,先果后因,因果同时都是不可成立的,何来的作者可言(有作者就证明有先后,无先后当然无作者可言)?一切法毕竟无生故。到了第十二门,最终就讲观生门,一切存在毕竟不可得,也就是说毕竟空寂,求一个实体是不存在的,忍可无生法性,了达诸法如幻本来中道。总而言之,十二门教的次第上,龙树菩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比如他是总观因缘,然后观因,然后观缘,是有一个渐进的,先后次第的。

宗论与释论

菩萨造论有两种,一种是宗论,就是核心的,其他的论都以此为核心展开的,这一本《十二门论》以及《中论》就属于是宗论,是龙树菩萨中观思想的核心,重点在于宣讲大乘般若,所谓无生法忍的,这种宗论是菩萨修行所得广宣自宗的。其他的论比如《大智度论》《十住毗婆沙》属于是释论,是属于解释经典的,比如《大智度论》是解释大般若经的,十住毗婆沙是解释《华严经》十地品的,这种就属于是释论,专门解说佛经的。比如天亲菩萨的《唯识三十颂》也属于是宗论,他写的《十地经论》属于是释论,也是解释华严经十地品的,在印度本来还有龙树菩萨造的《大无畏论》也属于是宗论,据说很长,不但是宣说中道并且还广破当时种种外道邪说,很遗憾这一本没有翻译到中国来。

《大无畏论》《中论》《十二门论》龙树菩萨的这三本宗论来讲,其中大无畏论是篇幅最大的,其次是中论,中论不广也不略,篇幅最小的是这本《十二门论》,其中大无畏论和中论都有相当的篇幅广破邪外的,发狮子吼的(到了这个末法时代,居然很多法师说什么破斥邪说的人自己就是邪人,那么龙树,无著菩萨,玄奘都破斥邪外,都有相关著作,难道他们都是邪人?这些人真是无明深重啊,若不摧邪,如何显正?)。在十二门论中虽然在观作者门破斥大自在天创世的邪说,但总的说来《十二门论》主要是申正,也就是申扬大乘佛法,发无得正观的,所以这本跟其他龙树菩萨的著作还不同,每一门只是标注“观”没有标注“破”或者是“立”,而在《中论》中就有标注“破”或者是“立”,在中论是先树立正见,然后破斥邪外的。

偈颂

过去菩萨们造论,比如无著菩萨,龙树菩萨,马鸣菩萨,天亲菩萨等他们是先造偈颂,类似诗歌一样的,比如龙树菩萨的“大圣说空法,为离诸有见,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这就是偈颂,有些偈颂很长如《唯识三十颂》就有三十颂,造了偈颂之后就造长行,所谓长行是专门来解释偈颂的,至于这个长行是不是自己来写?这个不一定的,比如天亲的《唯识三十颂》,他造了之后就往生兜率天了,后来造长行解释的是十大论师,如护法菩萨,难陀,安慧等诸人,再后来玄奘菩萨集合十大论师的长行为《成唯识论》,那么在这本《十二门论》中我们非常肯定的说,偈颂肯定是龙树菩萨造的,各个翻译版本都是这样讲的,那么长行也就是对于这本十二门论的解释是不是龙树菩萨?过去有人认为长行不是龙树菩萨造的,或者是他的弟子提婆菩萨造的,后来隋代的三论宗祖师吉藏法师判断十二门论偈及长行均为龙树一人所造。我们分析这本论的偈颂和长行也完全可以判断都是龙树菩萨造的,因为在过去长行是其他人造的都要标注的,乃至天亲菩萨为他哥哥无著菩萨的《摄大乘论》造释,他也是标注了是他造的,而在这本《十二门论》则有“我愍此等欲令开悟”;“是故我今但解释空”等,所以非常确定这本《十二门论》不论是偈颂还是解释偈颂的长行都是龙树菩萨造的,而非是提婆菩萨等弟子所造长行。

经与论

佛典中讲十二分教,本来就有论这种形式,所谓论这种形式不但佛弟子有,佛陀也有的,但总的说来,佛讲的或者佛印可的比如《胜鬘经》就都属于是经,凡是弟子造的就称为论,舍利弗、大迦旃延之自作者,谓之论。以此区别,论为佛弟子所著作,比如舍利弗尊者写的《舍利弗毗昙论》。但也有是论称为经的,比如《瑜伽师地论》这本是慈尊造的,也称为经《地持经》,百论中提婆菩萨写的偈颂,也称为修多罗,再比如《六祖坛经》也称为经,也就是说经论其实是可以互通,但通常情况下,我们讲佛或者佛印可的称为经,弟子们写的解释宣扬佛法的称为论,这就是经论的区别。

论藏

在梵语中,通常我们讲论藏就有四种,分别是“阿毗达摩”、“摩怛理迦”、“优波提舍”、“奢萨怛罗”,阿毗达摩我在《摄大乘论初分讲义》中解释过的,称为“无比法”,而且也有经典称为“阿毗达摩”,所以这个名字是通经也通论,而“摩怛理迦”翻译过来是“尽言”的意思,也就是通过各种语言,譬喻,研究,宣传佛法,宣达诸法性相,理无不尽的意思。“优波提舍”翻译过来是交流问答的意思,也就是说菩萨们造论用相互问答的形式,用这种书面形式来宣传佛法,“奢萨怛罗”翻译成为汉语是说的抉择的意思,也就是说这种论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如何如何。总而言之,经论二藏,各有广各有略,如果是随缘来讲,就是散说,随宣说正义而设就是聚说,经是直宣明理,但经是佛说,是佛教的圣教量,属于亘古亘今之常法是定则,没有所谓发展的可能,这是宣说的真理,论是属于对于圣教的申明,申扬。

第九讲 序分 上

序分我在前面也解释了,主要是讲造这本论的意义,这句“今当略解摩诃衍义”就点出来造这本论的意义,意义就是解释大乘佛法,摩诃衍就是大乘的意思,略解是简略的,并不是广大的。这里的义是深义,相对于世间法以及小乘佛法这里就属于是深义。在这本论的开始,我们看到并没有其他论一样的先有皈敬,比如其他菩萨造论开始的时候就有皈敬佛陀,皈敬慈尊也称为皈敬分(比如我们这本讲记前面就有皈敬分),而这本龙树菩萨的《十二门论》没有,并且后面结束也没有利益分,所谓利益分比如马鸣菩萨的《大乘起信论》最后就有读诵学习持论的种种利益,已经毁谤会产生种种罪过,就称为利益分,但这本《十二门论》却都没有,从这个道理来讲整本《十二门论》都可以算是正宗分,和心经类似。

没有皈敬分也没有利益分同时也可以看得出来是龙树菩萨晚年造的这本论,为何?因为普通造论,都是先有皈敬分,紧接着用问答体的方式开始阐述义理,比如《唯识三十颂》,而这本《十二门论》却没有,这就说明龙树菩萨当时在印度已经德高望重,无小乘和外道敢于和他辩论,所以不用以问答体的形式开讲,直接就直奔主题了,用问答体的方式一般都是巧设辩难,预防后面有邪外不信正法来诽谤正法,而他不用这样,就证明是他晚年造这本论的,他已经广破邪外,让邪外哑口无言了,所以他造这本论直接就直奔主题。我龙树菩萨现在观察因缘时机很合适,应该宣说应说之法,此应说之法就是大乘佛法。宣说大乘佛法的甚深义理。

问曰:解摩诃衍有何义利?
答曰:摩诃衍者,是十方三世诸佛甚深法藏,为大功德利根者说。末世众生薄福钝根,虽寻经文不能通了,我愍此等欲令开悟;又光阐如来无上大法,是故略解摩诃衍义。

那么要解说大乘佛法,解说大乘佛法的目的是什么呢?干任何事情都有目的,龙树菩萨造这本《十二门论》当然也有他的目的,他的目的举要言之就是两点,第一点下悟众生,使得听法众生能够依之悟道。第二点,弘扬佛法,使得大乘佛法能够兴盛,就是普度众生之义。

略标释大乘

分为两分,那么首先“摩诃衍者,是十方三世诸佛甚深法藏,为大功德利根者说。”首先就点出来大乘佛法真是佛说,非是自己捏造的或者自己臆想或者自己建立的,龙树菩萨也是从佛学习然后成为登地大士的,这个道理来讲又分三层意思,所谓佛法僧三宝也,诸佛当然是讲的说法之人的殊胜,无上正等正觉当然殊胜,这里的十方是说的全法界的,这个法界跟宇宙是有相似的意义,这里三世是讲的过去,现在,未来。佛为宣说者,佛宣说的法就是法宝,这就表示所讲的大乘佛法由殊胜的佛来讲,当然这个大乘佛法也是非常殊胜的,依佛法信解修行就能证果,这个佛法并不是其他的九法界众生不依佛说而能知晓的,也不是其他的九法界众生能够究竟的。所谓十法界就是地狱法界、饿鬼法界、畜生法界、阿修罗法界、人法界、天法界、声闻法界、缘觉法界、菩萨法界和佛法界。

宇宙和法界其实是有区别的,宇是讲的所有的时间,宙是讲的所有的空间,但这更多是从物质来讲,而法界是从众生来讲(佛在三界示现也有五蕴故在这一点也算是众生),众生的境界是千差万别,所以世界是种种不同,讲法界更多是侧重在含识众生而不是侧重在物质来讲。这个大乘佛法超越一切心缘相,什么叫做心缘相?凡是有所思所想所触所领受都属于心缘相,色尘被眼识所缘乃至法尘被意识所缘故名心缘相,而大乘体超一切心缘相,如金刚经讲“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也就是要在离言自证(虽然也是心证但却无相可得)!并且龙树菩萨讲这个大乘佛法,不是无明妄想能够通达的,什么称为无明妄想?比如着有,有我,人,众生,寿者,死掉了就一个骨灰盒啥也没有了(着空),听善知识讲空,就不如理作意,就认为什么都没有,所谓断灭空无,这些就是无明妄想。大乘佛法非无明妄想能够通达故,能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是古今中外娑婆极乐不变异法故,此为甚深法藏,故名法宝。

有佛宝,有法宝,就有宣传宣讲佛法的人就是僧宝,龙树菩萨就是僧宝,胜义僧宝,登地大士,由他从佛学习,由他依从佛学习而得到的甚深智慧来给我们宣说,就表示被机的人非常殊胜,龙树菩萨殊胜,我们听龙树菩萨讲大乘佛法,能够信解受持,我们也殊胜,所以他强调他为“大功德利根者说”,所谓大功德就是讲有大福德的人,这里的大福德是讲的超越世间的大福德,纵使亿万千万家资乃至权势滔天那也是世间有为有尽的,龙树菩萨讲的是无为无尽之法,如金刚经讲“若人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胜过布施三千大千世界七宝)。”能够生生世世受用之法,能够成无上正等正觉之法,所以能听闻的当然是大功德人,这里讲利根,所谓利根就是说已经在佛道修行很多世了,有深厚善根,方能对于这个大乘佛法领解受持,如理作意,龙树菩萨就是为有大功德大智慧的人宣说这个甚深大乘佛法,那么宣讲的人殊胜,听讲的人一样殊胜。

第十讲 序分 中

明造论利益

接着龙树菩萨讲“末世众生薄福钝根,虽寻经文不能通了,我愍此等欲令开悟;又光阐如来无上大法,是故略解摩诃衍义。”首先从未世众生到欲令开悟是利他,菩萨所行都是自利利他,当然末法时代的世智辩聪的人会说,你要利益我,那么你给我拿几千块钱,这样才是利益我!我遇到好几个厚颜无耻的公然问我要钱,说“你不是当菩萨吗?你不拿钱给我你怎么利益我”?钱我可以给,但也取决于我有没有或者我愿意不愿意,更何况这里的利他是说的法义上的利益,智慧上的利益,究竟上的利益,有钱没钱是过去世的业报导致的,倘若不断无明不得智慧,那么生生世世都是穷困潦倒的,乃至会下三恶道的。我在《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习》中就说过,众生过去世无明的关系造业,这辈子成为一头猪,请问你准备怎么利益它?是把这头猪买下来跟你同吃同睡养在你家?将来为它送终?还是请个屠夫来让它提前结束这不堪的业报,下辈子找你讨命债?我们要利他的关键最起码是宣说让众生往生善处的法门,乃至解脱生老病死的法门,乃至成佛的法门,讲不了那么多那么深能讲少分也是利他,而不是愚痴人认为的,你必须给他钱才称为利他,那样的利他,首先建立在愿意接受的正法的基础上,都不愿意接受正法,所谓无明愚痴,你给他钱又真能解决他的问题?还会结了恶缘,纠缠不清,因为他好逸恶劳,会反复问你要的,你给他是助长了他的无明烦恼,这样的“布施”不做也罢!

在这里龙树菩萨说的末世不是说的现在的末法时代,所谓末法是说的佛陀的教法流传的三个时期,所谓正法时代,相法时代和末法时代,一般的说法从佛陀讲法开始一千年为正法时代,之后一千年为相法时代,再之后为末法时代,末法时代大概是一万年的样子,这是一贯之说,也有说正法五百年,相法五百年,然后末法一万年的。所谓正法就是说真正的佛法,正确的无缪误的佛法是普遍存在,谁在这个时期都不太可能遇到邪法的时代,所谓相法这里的相是相似的意思,比如藏密伪佛教打着佛教的旗号,看起来也持咒也念佛,但藏密的本质是婆罗门教性力派,苯教,佛教名相的大杂烩,会产生这种相似佛法的时代就叫做相法时代,很多法师说是开始造像偶像崇拜了称为相法时代,这是错误的说法!因为正法时代给孤独长者也给佛陀塑像过,还有《造像功德经》,莲花色比丘尼因为佛陀去忉利天为母说法思念佛陀的关系也造像了,所以相法时代是说开始产生相似佛法的时代。所谓末法这里的“末”是少的意思,也就是说学习正法的佛教徒是很少的一部分人,大多数学的都是相似佛法或者干脆就是伪佛法,你看现在多少人学习密宗那一套?多少人认为佛教就是放生,就是念咒?多少人认为佛法就是一切皆空,断灭空无?有几个人搞得清楚四圣谛,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的具体内涵?“末”是少的意思,倘若是时间,一万年算是末,这个末也太久了吧?逻辑上就不对了。

这里龙树菩萨说末世没有说末法,是因为他是公元一世纪的人,正法五百年到他这里就五百年了,是讲的正法的末世,在这个时代已经少有人能够开悟实证本心真如了,已经少有人能离二我证真如故,所以他称为末世,正法的末世,不是说的现在,现在是末法时代离龙树菩萨的时代过去又两千年了,我们还能够学习这不二法门,我们难道不是利根?不是具备大福德的?肯定是啊,佛陀说“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所以大家也不用妄自菲薄,此时此刻你们没有打牌,没有打游戏,听我来讲《十二门论》,那绝对是有深厚善根,有大福德的。这里的“我者”是龙树菩萨自称自词,谁来讲这个中观法门?“我”来讲,就是龙树菩萨来讲。

那么“我”来讲这本《十二门论》是为什么要讲呢?是因为龙树菩萨大慈大悲的缘故,菩萨造论都是为了自利利他,利他我们前面讲过了,所谓自利是庄严自己未来成佛之路,圆满成佛需要的福德和智慧的关系,这里重点强调利他,因为龙树菩萨悲悯正法末期众生薄福的关系(其实比我们福德大多了,能生在当时的印度风调雨顺,又能学习纯粹的正法,还少有邪师,肯定比我们福德大),薄福的关系就缺少增上的戒学定学,比如当时的印度人大多学的小乘,接触大乘也比较困难,钝根就是讲缺少增上慧学的关系,就没有办法开悟甚深大乘法藏,戒定慧,戒定是修福的,慧是说的出世间的智慧,因为当时有些人薄福钝根的关系,龙树菩萨为了让他们能够开悟,所以造这本《十二门论》,“又光阐如来无上大法”,就是讲的弘法,倘若菩萨们不是这样一代又一代不断的投生到这个污浊世界来弘法,那么早就没有佛法可学了,在末世中虽然有经典,但大多数人因为福德智慧不够,所以往往是读不懂的,甚至错解缪解是大多数的情况,龙树菩萨悲悯此等众生,所以要造论来弘扬佛法,把般若经典的真意呈现给诸位,龙树菩萨是欢喜地菩萨,登地大士,所以这里讲“是故略解摩诃衍义。”,其一篇幅的缘故,其二大乘佛法根本智很重要,但根本智不代表一切佛法,还有后得智,还有道种智等等,无量无边。

问曰:摩诃衍无量无边不可称数,直是佛语尚不可尽,况复解释演散其义?
答曰:以是故我初言略解。

这里是问答体的,是辩名为什么称为“略解摩诃衍义”,世界无量所以众生无量,就比如我们这个南瞻部洲,有大概七十亿人,其他的鸡鸭猪狗有多少?这个世界蚂蚁有多少只?这就是天文数字了,每一个众生的心量是不同的,地狱众生有地狱众生的心量,饿鬼道的有饿鬼道的心量,畜生道的有畜生道的心量,乃至我们同样是人,我们环境不同,我们知识不同,我们的境界也不一样的,佛陀知一切众生心量,依众生心量运用大方便力,建立佛法普度众生,那么众生无量,众生之心量亦是无量,众生之心量无量故佛陀所讲的摩诃衍义也是无量无边不可称数的,也就是说这里有两层意思,首先依圆满至极的佛语,尚且不能尽周量说明全法界的佛法,因为法界无量故,众生心无量故,语言有局限故,既然如此龙树菩萨又如何可以演尽大乘佛法?其次佛语甚深,甚巨,甚多,甚多众生都不能领受,龙树菩萨又如何做到演说其义?众生的心应所知量(注意,我这里的心应所知量和前面的心量是有区别的)就那么多(人见水为水,鬼见脓河火焰,彼此因业报的关系是有隔绝),纵使龙树菩萨能够广演,可有语言的局限性,岂不是令他们因为语繁义杂而更加不明了吗?

释得造论意

龙树菩萨回答说“我亦说十方三世诸法尚说之法不能尽,所以我约广义而略解释”,这里的略并不是说略去深广的佛法而对于某部分佛法有所遗弃,不是某部分不讲的意思,是说约束广泛之佛语,而简略说明,此简略说明就是如何证根本智,证二无我证真如,此法门总摄一切佛法故,如心经说“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看大般若经600卷,多少字?这本十二门论就是龙树菩萨把深广的般若经进行略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