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习 下 第六十八讲

主讲人: 内院看门人
校订: 李师兄,胡师兄,利行师兄
审核: 胡师兄,利行师兄,孙师姐,黄兰师姐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习

感恩世尊加被!感恩地藏菩萨摩诃萨加被!感恩慈尊加被!

昨天晚上我们讲了智慧,也就是说不可思议的智慧是佛智,佛智具体的内涵就是一切种智。现行的一切存在就包括十八界,眼根界鼻根界乃至意根界。色尘界声尘界乃至法尘界,眼识界鼻识界乃至意识界,就是种子的意思就是功能差别,比如眼识有眼识的种子,乃至耳识有耳识的种子,种子不同功能就不同,眼识能看就不能听,耳识能听就不能看。举要言之这些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如来藏源源不断的流注自类种子才能够产生的。但每一世的缘是不同的,比如说上辈子是美国人金发碧眼,这辈子是中国人黑头发黑眼睛,虽然都是从如来藏中种子流注产生的(人的种子流注出来和合父母的缘成为人),但缘不同产生的效果就不同,模样就不同。所以这个世界你不大可能找到两个一模一样的人,甚至一模一样的树叶你都不大可能找到(因为每一片叶子条件不同的,比如背光或者面光,但都是树叶),但不论怎么样讲,都是这十八界的。所谓种智就是对于如来藏中一切种子的亲证,因为亲证一切种子的关系,对于依之而起的各种缘也能够透彻源底(缘当然也不是离如来藏而别有,所谓外在的不过是众生共变的,在个体来说也是独变的,就算有外缘,但被你认识了,也是要托你的第八识为本质才能被你认识的,所以第八识统摄一切法)。

如来藏的境界甚深广大的,我们一般讲第八识称为阿赖耶识具有三义,分别是能藏,所藏,我爱执藏。阿赖耶识中所藏的一切种子,不可穷尽,到底有多少?我们这个程度当然不知道,你想每一世不同的样子,不同的境遇等等的都是依其中能藏的种子现行才有的,而种子不断的现行不断的演变,前种子现行又为后种子现行做缘,其中是如何演变的?比如我们讲上一世为恶这辈子成为一头猪,也许不是上一世是很多世以前为恶熏习成为种子,过去之过去,未来之未来,这之间是如何演变的?因为蕴含的种子是无穷无尽的。

所谓这无量无数的法就是依如来藏中种子现行而有的,但无量无数的法是可以归纳的,比如天亲菩萨归纳为百法,就是初地菩萨通达的百法明门万法就是二地菩萨通达的,万万法是三地菩萨通达的……乃至十地通达无量数法,这些都是依道种智而建立的,如弥勒菩萨无著菩萨的请求讲瑜伽师地论,把这么多的法就在瑜伽中归纳为六百多法,这显然是往低了讲。就百法明门来说可以概括为两种(这两种才是实法),一者是心法,一者是色法,因为心所法是心的助伴心所拥有故,心不相应法是色心二法的分位故,无为法是色心二法的真实性故,所以五位百法只有两种,但实际只有一种就是心法,因为色法心法相分故。

所藏的一方面也是无穷无尽的(种子和如来藏非一非异,如来藏无形量,种子也无形量,不存在装不下的事情,种子是功能差别,譬如世间说的艺多不压身),不论众生怎么造作他都会被熏习,完全没有局限。一个众生如来藏中能藏的种子无穷无尽(就现行来说当然意味着无限的可能),就有种种形类,种种境遇,种种思想等等的不同,众生不同的境遇不同的造作,那么如来藏所藏也是无穷无尽的,而这些我们的地藏菩萨摩诃萨完全俱知,当然智慧不可思议

‘汝之辩才,不可思议’

地藏菩萨摩诃萨从根本智起后得智,亲近过无量无数恒河沙诸佛,如前面第九品说到的那些佛,地藏菩萨摩诃萨都亲近随学过,之所以提到那些佛名是跟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有关联的,更何况没有提到的无量无数恒河沙诸佛呢?他无量无数阿僧伽劫以来跟随诸佛修学,大用现前,巧妙无方,运用种种语言,施无量的方便,观察众生的根机,说种种方便之法,无不药到病除,闻法受益,他的辩才也是不可思议的。

要说到佛法的辩才,佛法的辩才主要是两点,第一点是说的真实语,只有说真实语才能够开示别人,才能够使得别人得到智慧,自己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第二点佛法的辩论不是为了争胜负,而是为了使得自己和别人得到智慧。这两点跟世间的辩才是完全不同的,世间的辩论辩才大多数情况下是为了自己胜利,而不是为了使得别人得到智慧。所以我们一般讲律师辩论找法律的漏洞,乃至说找别人语言上的漏洞,大多数时间也不是说的真实语的,比如我看很多人说得言之灼灼,其实要不就是否定了前提,要不就是举证有问题,要不就是以偏概全的。

所以我们大概讲讲因明,因明属于五明之一,五明我们大家都晓得的,明这个词和世间的学术是相似的意思。我们就说研究语言文字的学术叫做声明,只是菩萨的语言文字的学问甚深广大,如我们前面讲过的还包括种种他星球的语言文字等等。当然你会说菩萨示现在这里也没有见他说他星球语言?甚至都没有说外语?因为没有这个必要,他主要是某个区域某个国度度众生的关系,他又不是在其他星球示现的(当然大菩萨也同时在其他世界示现的,但他不会告诉你他星球语,大菩萨久远劫前已经远离炫惑世人了)。

所谓研究身命心性之学术叫做内明,身命心性就是说的佛法,佛法讲三乘菩提,三乘菩提所讲的怎么样成佛,怎么样解脱等属于真正的身命心性之学术。其他世间宗教哲学达成不了这个目的,所以内明是佛教专有的。

所谓明工艺技巧的学习我们叫做工巧明,用现在的话说叫做科学。科学本身是时代的产物,必须要时代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才有相应的产品,假如你在两千年前获得了手机的制造方法,基站哪里来?液晶屏谁制造?晶体管怎么来?最终你有方法也是白搭,很多无知的人说佛不讲怎么样制造电视机,纵使佛说,在当时的条件也是无意义的事情。只是菩萨在特定的时代出现为了度生的关系,他适应那个时代有所创造发明,最古老的牙刷不就是佛陀发明的吗?五亿七千六百万年之后人寿平均达到八万四千岁,那个时候科技相当发达,是现在没法比的,那个时候弥勒菩萨摩诃萨也就是慈尊也讲一些工巧方面的学问做为摄受众生的方便。

所谓明医方药物之学术,叫做医药明,对于种种药物的性能,种种药物之间的搭配,种种药物的制备等等相关的学习,我们叫做医方明,这也是菩萨需要学习的,不过一般是五地才会开始学习的,并且到五地之后学这些事半功倍。因为这些东西究其实质也是依本心如来藏为本的,也是在唯心这个基础上建立的。

所谓明立言所因的学习我们叫做因明,因明就是佛教的辩论术,东西方相关辩论术,但辩论是建立在逻辑学上的,所以辩论术的发达也意味着逻辑学的发达,比如中国的墨辩,曾经墨子就和大名鼎鼎的鲁班就进行了一场辩论。再比如西方的逻辑学,逻辑学最早是希腊的三段论后来逐渐发展起来的。而因明虽然并非佛教独有的,但是佛教使得因明学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因明学的本质就是逻辑学,逻辑学也可以说是因明学。所谓因明,就是明所专明之,比如你提出一个观点“一切都是无常”这就是你的因,那么怎么样让人了解的确如此,当然就需要说明之,这就是因明的一般解释。从因明的因上讲主要是两种,一是生因,立言的人比如张三立一切是无常,那么张三就是立言者。立言者之言是说给闻言者李四听的,立言者能够使得李四得到智慧,从立言者来讲就是生因。听闻立言者的讲述,闻言者李四了解了立言者张三的意思,从李四来说他就是了因

因明在商羯罗主菩萨《因明入正理论》中阐述了四义,上段这个解释是最完备的。那么因明是干什么的?因明就是为了树立正义,正义得到树立那么邪说就不攻自破了,比如我们树立如来藏体是常住我们树立了这个正义,这就是因,因明中的因。比如我们在知乎上树立藏传佛教是来源性力派,这就是因,这就是我们要说明的重点,下面就讲出来我们这样说的道理所在,就是明为什么成立。合起来就是因明,总而言之,因明就是为了树正!

那么因明主要包括什么格式内容呢?主要是宗因喻三支。因明的目的是运用正当的言论,使得他人了解真理。所以在因明的格式上,首先树立自己的正义,自己所树立的正义我们叫做,比如我的此山有火就是我的正义我的宗,这也叫做所立。为什么我说此山有火呢?总要摆事实讲道理吧?因为此山有烟,我们大家共同见证这座山在冒烟,这种直接成立我所立的道理叫做,要是别人还是不明白,需要继续的讲,我们就要讲,喻就是进一步说明的的意思,比如说有烟必有火如灶,你看过去烧柴炒菜,有烟生起来肯定有火啊,对不对?灶是如此的,那么此山有烟肯定有火,我的“宗”此山有火不就成立了嘛,宗由因和喻来成立。所以宗是所立,因喻是能立,简单说这就是这样的。

在因明上要能破能立能破就是破对方的邪论,比如对方说声不是无常,我们立宗声是无常,我们的因所作性故,所作性故就是说因缘和合的(造作的都是因缘和合的),声音是因缘和合的,声带嘴巴喉管和合而有,因缘和合当然就是所作性故(比如手机桌子板凳都是因缘和合,都是人工材料所作性的)。对方还是不明白的情况下,我们就进一步譬喻说明,就是我们的继续譬喻说明--所作性皆是无常,如瓶。玻璃瓶是制造的是因缘和合的所以无常,声音也是因缘和合是所作性当然无常。我们就破了对方的邪见,除非他能够找到某种事物是因缘和合是制造出来的而是常的,不然就被我们所破了,当然他是不可能找到的。同时我们就能立也能破了。所以因明的内涵要达到两点能破能立

当然有似能破 似能立,世间的戏论等大多是似能破似能立。真正从因明讲能破能立是要首先有自悟之智的,不然我们讲因明,自己都不了解,你又如何让别人了解呢?所以因明学之根本还是在于能立,你要是自己都没有自悟之智,自己所立的都不符合事实,如何能立?又所破什么呢?

本文来源于 QQ 唯识群, 欢迎诸位学人点击 联系我们 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