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门论讲记 第二十四讲 观有果无果门 偈本正破
主讲人: 内院看门人
校订: 李师兄,胡师兄,利行师兄
审核: 胡师兄,利行师兄,孙师姐,黄兰师姐
诸法实相
,就是因缘生法之相
,离此相别无个什么相可得可说,一切存在看起来恍惚是有的,是宛然如幻
的,如水中月
,镜中花
,看起来有实际是没有的,所以一切存在之体毕竟空寂
,又存在的东西是刹那离此幻有之相
,因为是无常
,诸法本来就远离空有,能所,美丑,好坏,增减 的,本来就离名言
的,所以在实际来讲实在没有什么能破所破
可说可讲,一个东西是有的或者是没有的(如果是没有的比如上帝,我们可以详细的解释为什么没有,一个东西是有的比如地球,我们可以详细的说明地球为什么有),或者有或者无的东西才可以讲如何如何,一个东西他既不是空也不是有,如何破?又破个什么呢?
凡夫俗子不明白这个实相上是这个道理,就有种种邪执
,比如认为苦瓜种子结苦瓜,苦瓜既然是果,他们认为这个果本来就是在苦瓜种子里面的(或者称为性能),或者不在苦瓜种子里面,那么肥料中,雨水中,土壤中有这个苦瓜(果),比如进化论认为猴子变人,是因为猴子有所谓的人的性能(不然他们为啥不说蟑螂变人呢?),所以猴子为因人为果,人是猴子变的,这就是遍计所执,有这个遍计所执
的根本原因是他们有人我见
和法我见
的关系,有遍计所执所以才需要破除,当然没有遍计所执就不用破除。
偈本
先有则不生,先无亦不生,有无亦不生,谁当有生者?
四句
这里和前一节是一样的,先说宗本
,这里讲先有
,就是说因中如果已经有果,先无
,是说因中如果先无果,这里讲有无
,就是讲因中亦有果亦无果,这里讲的先有
,先无
,有无
三义,就是一般说的有无四句
,先有是第一句,先无是第二句,第三句通第三句和第四句,所谓四句就是讲有第一句,无为第二句,亦有、亦无一句,以及非有、非无一句,这里就破四句
,所谓亦有通的非无,亦无通的非有,所以这里是破四句的,所谓离四句绝百非,为什么要离四句绝百非?因为凡夫外道乃至小乘等所执不超过这四句之范围,这一首偈就能遍破一切
。
外道能生及所生
进一步讲一切外道,他们认为能生
和所生
都是有自体的
,都是决定的是有自性的
,那么既然这个东西存在,这个东西就有如何产生的问题,比如基督教
认为上帝为能生是真的有上帝,汤姆是上帝生的也是决定有的,乃至道教
认为道是真的存在,道所生的万事万物也是真的存在,这就是计能生和所生都有自体
,并且有决定相
的。
数论及小乘部派
再比如数论
(古印度哲学流派)执这个因中必定有能生之果
,小乘部派佛教说一切有部
执过去,现在,未来都是真实有
(现在很多人拍穿越剧,跟说一切有部差不多,不过他们的水平跟说一切有部差远了,说一切有部是祖师爷级别的,既然可以穿越回到过去,那么过去,现在,未来肯定真的有),不过说一切有部认为三世真的有,但必须要因缘才能生
。胜论
(古印度哲学派别)和大众部
(和说一切有部一样,属于小乘部派佛教)他们执法有现在而本是无
,他们认为稻谷是有的,但稻谷种子中是没有稻谷的,就是果在因中是没有的,但因中已经有能生果的力(类似进化论
,猴子中是没有人的,但猴子具备成为人的能力),所以果当然是有,这些都是计能生所生有自体的。
龙树菩萨观一切法实相并不是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所能决定,所以讲这一门。
释前三句以明不生
若果因中先有则不应生,先无亦不应生,有无亦不应生。
这里就开始系统的阐述宗本,诸法离言不在四句中
,何以见得?就是若果因中先有则不应生,先无亦不应生,有无亦不应生。就凡夫俗子的缪执进行反驳,如果按照凡夫外道以及小乘的缪执,那么因中如先有果
则不应该是因缘生的,既然已经先有了,为什么还要因缘生?所以因中先有果这个说法是不对的。那么如果因中没有果,这也是不对的,既然因中没有果
,那么种瓜就应该得豆,种豆就应该得瓜,可谁见过这回事情?所谓亦有亦无
也是不对的,外道说猴子不是人,但人是猴子进化来的,猴子有人的能力,这就是亦有亦无,这当然是乱讲的,这也是不对的。还有讲因中非有非无
的,非有就是无,非无就是有,那么此外道辈到底在说有还是无(这种说法典型的就是不死矫乱外道
)?
接下来开辩因中有果无果
,亦有果亦无果
,非有果非无果
这些说法有七大过,所以这里称为七破
。
本文来源于 QQ 唯识群, 欢迎诸位学人点击 联系我们 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