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习 下 第四十一讲
主讲人: 内院看门人
校订: 李师兄,胡师兄,利行师兄
审核: 胡师兄,利行师兄,孙师姐,黄兰师姐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习(2022.6.18)
感恩世尊加被!感恩地藏菩萨摩诃萨加被!感恩慈尊加被!
是诸人等。见地藏形像。及闻名者。至心归依。或以香华衣服。宝贝饮食。供养瞻礼。是善男女等。所愿速成。永无障碍。
也就是说上面发四弘誓愿
的善男子,善女人。这样的善男子,善女人是很稀少的。就好比说今天有人问什么叫做佛教的实修?其实一直以来很多人对于佛教的实修理解得都很怪,很不可理喻,比如很多人认为就是持咒,很多人认为就是一天到晚打坐……,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普遍都无明,不晓得佛教的修行是紧紧围绕在断除无明
上的。无明无知之所以要断除是因为无明无知导致生死种种苦厄,苦难这事儿不好。而要断除无明不是靠搞个什么巫术,也不是靠不知所谓的持什么伪咒,如持喇嘛教那些伪咒,也不是天天不学佛法而打坐。那么到底是靠什么呢?因为你我要断除的是无明,无明
的本质就是无知
,譬如说小孩子不懂数理化?怎么样才能够懂?要学习才会懂嘛!对不对?不学怎么会懂呢?不学永远都无明都无知啊,所以我们讲实修,是要依据经论从真正的善知识学习,学习的过程就是闻思修
的过程。
所以学习很重要的,没有学习你就断不了无明,对于出世间的无明不能断除,你到底在学什么呢?这能靠你持伪咒打坐能懂的(持真咒必然学正法)?断除无明的关键在于闻思修
,特别是闻所成慧
。闻是说的要大量的阅读善知识的著作,对比佛教经论大量的精进的学习,要储备相当的佛法知识。很多愚痴人看了几遍楞严经
,也不懂到底在讲什么,就说佛呵斥阿难尊者
学得太多,其实楞严经
那段话是说阿难以指为月
(实相是非关文字,离言绝虑的),强调佛教重在实证,而阿难陀多生多世博闻强识
,他比较偏重在博闻
上而当时轻实证
,为了强调实证离言真实,所以佛才那么讲的。然而正因为阿难多生多世博闻强识,所以楞严会
结束人家就是初地
了,目前是佛陀十大弟子中证量最高的,在法华经
中也看得出来,他是十大弟子中最快成佛
的,未来号山海慧自在通王如来,他成佛远远快于其他的弟子,而他能这么快成佛跟他多闻
是有相当关系的。
学习的重点在于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则而改之,根据我的经验一定要放下轻心慢心
,我从来不跟人家瞎起哄,谁谁就是邪师,我自己看过之后对比经典之后如理思维,然后才确定到底怎么样,哪怕是个三岁小孩能够教我,使我增长智慧,我也恭敬的呈上棒棒糖,喊一声师父
!哪怕全世界都说他是大师,但是对照经论,所言不实,经不住逻辑的推敲,我也不会跟他学。这就是闻所成慧
所需要注意的地方,前面也讲了很多,如四依四不依等。
其次是思所成慧
,思在这里不单单说的是思考的思,更重要的是说的抉择
,也就是对于所学要能抉择出来善知识,抉择出来佛法修行的理路。而之所以能抉择前提是能够把所学的系统化,最典型的比如我们讲第八识如来藏,第八识有很多的名字,比如说阿赖耶识
,什么情况下用阿赖耶识?什么情况下用如来藏
?真如
和第八识
是个什么关系?为什么般若经典说到第八识要说是非心心
而不直接用阿赖耶识?这些问题都能够有很好的回答并且所学完全系统化才叫做有思所成慧
。而不像是一般人说什么阿赖耶识不是如来藏,如来藏不是真如,还有什么第九,第十识,他们那样就没有思所成慧,把整个佛法给割裂开了,成一块儿一块儿的了。
再比如说,我们讲断我见,我执
。为什么佛陀要讲五蕴
?讲了五蕴为什么讲十二处?讲十八界?讲六大?把蕴处界
的内涵搞清楚了之后,就要思维整理系统化,系统化的结果就是之所以讲五蕴是对于精神方面比较执着的众生讲的,如受想行识都属于精神方面。讲十二处
是对于能见能闻能触比较执着的众生讲的,比如很多人认为能看能听能享受所以有我,于是为他们分析能看能听是十二处导致的,表面看似和合了,其实没有和合,眼根还是眼根,色尘还是色尘。如果还是没有断我见,就讲十八界
,眼根界乃至意根界,色尘界乃至法尘界,眼识界乃至意识界,这其中并没有一个我
,所以蕴处界,我们一般是放在一起说的,这有一个层层推进的关系在里面,这样才叫做所学系统化。没有思所成慧
,那么你这里也不通,那里也不通,完全是支离破碎的,就证明目前学得一塌糊涂。
那么什么叫做修所成慧
呢?修所成慧是在前面具备了闻所成慧和思所成慧才有的,闻所成慧
具备才具备真正的信
,修所成慧
具备才能够真正持戒
,比如我上面那么分析,能够把如来藏,阿赖耶识,阿陀那识,真如等第八识的异门相解释清楚,他所学系统化了成就思所成慧了,所学系统化他当然晓得第八识是常住真心,那么持戒肯定是有意义的,至少下辈子不会去恶道。要不是这样的话,就谈不上持戒,因为他会觉得佛经处处都是矛盾的,有些地方讲第八识阿赖耶识可灭(依阿赖耶识来讲,阿赖耶是染污的意思是可灭的,但并不是灭第八心体,是灭第八的染污性),有些地方怎么又讲第八识是如来藏是常住的(比如楞严经
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因为第八识体是清净,无漏种子本具,烦恼可离,第八体和无漏种不可离,故名如来藏
)。没有思所成慧,他们就认为阿赖耶识不是如来藏,第八识不是心真如,中观不同唯识,他们认为佛经都是矛盾的,还持什么戒呢?所以思所成慧
成就才能够真正持戒!在能持戒的基础上才有心一境性
,然后才有修所成慧
。
在闻所成慧,思所成慧的基础上才有修所成慧,举要言之,所谓修所成慧
是说的定慧相应
,在不断的闻思的基础上心意识训练得非常纯熟,并且越来越远离世间法上的贪爱,因为都是无常的啊,都不离苦的(小乘在知苦断集)。在大乘来讲第八识如来藏的角度来说,这些都无是无非,如梦亦如幻,有而不真,不过是自心取自心,那么还贪爱什么?贪爱离于是心一境性,故我们讲思所成慧是定慧相应!因为有慧所以明取舍
,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因为明取舍所以心安,因为心安所以起心动念符合佛理。如此身心虽在忙碌却如禅定之轻安。因为他的精神非常的集中,统一通达,安和平静,久久如此,亲证实相而得智慧,依实相心,宴坐水月道场,大作空花佛事。我们一般讲定,是说的搬石头压草,所以下座一样是贪爱的,不是你我得个小定是如此,那些外道纵使非想非非想定成就,出定也是这样的。而修所成慧是明了佛法谛理以生信持戒,而修习到集中心力
统一精神所得的定,渐能引发无漏慧
,乃为佛法上的正定
。说白了他是在离二我,证真如的角度讲的实证的智慧。
所以我们天天讲实修,实修,真正的实修是这样修的,天地良心,我们真没有搞个什么奇怪的巫术,总而言之都是为了断二无明,离二障,紧紧围绕这上面展开的,明白吧?这段经文讲欲发广大慈心。救度一切众生者。欲修无上菩提者。欲出离三界者就是要闻思修,也就是戒定慧三无漏学是基本的,在这个基础上,怎么样才可以更快的进步呢?我们前面也讲过了,众生本具如来藏叫做正因佛性,众生勤修戒定慧叫做了因佛性,众生恭敬赞叹供养佛菩萨善知识叫做缘因佛性,那么我们讲了正因,了因,我们应该怎么样满足缘因佛性呢?我们大慈大悲的佛陀接着说。
是诸人等。见地藏形像。及闻名者。至心归依。或以香华衣服。宝贝饮食。供养瞻礼。是善男女等。所愿速成。永无障碍。
上来就说这些善男子,善女人能够欲发广大慈心。救度一切众生者。欲修无上菩提者。欲出离三界者真是人间优昙钵罗华
,世间罕见的了,这个污浊世界,且不说求成佛(明面上好像很多人希望成佛,抛开那些学伪佛法的,抛开那些压根不晓得佛法是啥意思的,还有几个呢?)就说求解脱生死苦的,求成阿罗汉的都不多的(因为不知苦不断集,也就是难离贪爱),所以我们的佛陀首先赞叹这些善男子,善女人。说是诸人等 这种人太少了啊,人间优昙钵罗华
!那么这些人要满足缘因佛性应该怎么样做呢?就是说见到地藏菩萨摩诃萨形像,不论是画像还是塑像,乃至说仅仅就是听闻到地藏菩萨摩诃萨名号,就要至心归依地藏菩萨摩诃萨,并且要用香花衣服,宝贝饮食等等去寺庙,乃至家中恭恭敬敬的供奉赡礼地藏菩萨塑像或者画像。如果能够这样,这些善男子,善女人的大愿就能够很快的达成,并且在学佛的道路上没有障碍,一直到成佛。
本文来源于 QQ 唯识群, 欢迎诸位学人点击 联系我们 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