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十二门论讲记 第七十一讲 观性门-释观性门-性相

主讲人: 内院看门人
校订: 李师兄,胡师兄,利行师兄
审核: 胡师兄,利行师兄,孙师姐,黄兰师姐

观性门第八

未讲本文,先明大义,明大义分二:

一、释门题:不释观、门,但释性,释又分二:

接着我们开始讲第八门,观性门,我们先来讲讲这一门的名义,搞什么事情都要师出有名,讲佛法也是这样的,所以有很多博闻强记的大师讲法,往往一部经的名称都要动辄讲个很多天的,我们从去年腊月(2023年12月)讲到现在了(2024年2月),也不算讲得简约,之所以啰啰嗦嗦的讲这么多,实在是不想浪费大家的时间也不想浪费我自己的时间,不讲多一点,不讲得通俗一些,看的人一点都不懂,那意义何在?

哎,几年下来,到今年中旬(2024年9月)又好几位师兄师姐发心把我的《地藏经讲习》以及《摄大乘论初分讲记》和这本《十二门论讲记》整理发布(之前就群里讲讲),由于大陆众生共业的关系,新的宗教管理办法的原因不能出版,只能在网上发布,目前看起来,看得人很少,并且极少人看得懂,所以真的是青目睹人少,唯有问路白云头了。

我们先截取太虚大师解释的原文,大师已经解释得非常好了(大师就有《十二门论讲录》我之所以还要再讲一遍,主要是因为想把大师的深义用当今的语言再阐述一遍,使得深义能够更普适一些)。

性相通义

先审名义:若约性相之通义,则性相之名义无定。盖以性相本可互用,性可表相,相可表性。如云“诸法实相无相,非言说所能及”,此相字即是表诸法离言自性义。又如成唯识论所言之三性,解深密经即名之为三相,是相字可表性义也。性可表相义者,如经所说之异生性及善、恶、无记三性,即是表分齐义、界限义──凡有分齐可取者,皆谓之相。又如起信论所谓之真如相,是性亦可表相义也。

(也就是讲这里的是对于来讲的,我们平常所谓的性就是讲的真实性,实性,比如通常说的性质,存在,或者讲这个事情是善的,是恶的,是无记性的,或者说是实在的,比如讲有自性,乃至说火有燥热性,水有润泽性,地有坚固性,相一般是讲的可见的,可闻的,可尝的等,一般讲有相就有性,这是世俗来讲的,但在佛法有时候就是讲的,性就是讲的相)。

性相别义

若言性相之别义,则性相各有其假定之义。一、无表现无变异之理体,曰性:无表现者,谓非言说之所能施设,思想之所能缘取也。无变异者,谓于时间、空间上皆无变化转异也。理谓遍常之理,体谓真实之体。二、有表现有变异之事物,曰相:事谓事情,物谓物象,有变异有表现,反前无表现无变异义应知。

(这一段主要是讲的佛教说的特别的性相定义,佛教说的性是说的诸法理体称为,我们讲的真实理,这个真实理不是兔角龟毛,是真实存在的,所以称为性,禅宗称为自性,三论宗等称为真如,唯识宗说的如来藏,这个是不变的,非是思想上建立的,也不是言说可以明确的,正因为这样,所以相对于真如就把变异的林林总总事物称为,比如男人女人地球桌子,声音水火等等,这些东西可言语可思议可建立故。)

辨性诠旨

次辨诠旨:一、真实性者:性义,即真实义,常不变异义,真实即性,持业释也。所明者乃真实之性,非虚妄之性,依士而释曰真实性。所约不同,所诠亦别,故约遮、表等而真实性之所诠有四:“约遮诠”,曰三无性:一、相无性,以法从缘生,无决定相故;二、生无性,以法从众缘生,无有自体性故;三、胜义无性,以胜义无相,非言说之所能表示、思想之所能安立故。

相无性

(关于三自性我们在前面也讲过了,这里的三自性就是说存在的一切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我们平常讲的遍计所执,比如平常人说的以及平常人认为有实体名言,是真没有,但人们言语上有,其实一切语言文字本没有错,但执名有事就属于遍计所执了,名并不等于事,说火不烧口,想火不烧心,但凡夫认为名等于事,既然如此就是相无性,名词并没有个真相可言,比如我们,我们是因缘和合,有的不过是五蕴,离蕴处界之外并没有别的什么,但凡夫俗子认为我有,这个就属于相,属于遍计所执相,但这个相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仅仅只是凡夫们执因缘所生的这个臭皮囊为一个不相干的罢了,我是没有的,当然我相更是没有的,所以遍计所执是相无性,不真实的。)

生无性

(其次是依他起性,所谓依他起就是因缘和合的一切事物,讲遍计所执完全就是人们的虚妄想象,比如 众生 上帝等等,没有相!完全没有的!但桌子板凳地球人类这个事物上来讲,却是因缘和合的,既然是因缘和合的,那么就没有自体的无自性的,譬如我们吧,就是心肝脾肺肾四肢以及精神的和合,或者就是四大和合,既然是和合的,譬如稻草人一般的,就没有自体的,和合就无自体,无自体所以才和合,稻草人离开稻草还有个什么稻草人?所以因缘和合的事物我们不否定存在,但存在是假有的,没有自体的,是把一堆条件凑合在一起,也就是因缘生假名为某某,因缘生的凡夫们说的实物,是无自体故所以生无性,这里的生就是说的自体,无自体,无自性)。

胜义无性

(那么遍计所执的东西是完全没有的,是相无性,依他起的事物的因缘和合无自体,是生无性,那么事事物物就胡乱的和合了?并没有!事物如此和合背后肯定有实质的,这个实质所表现的性质就是圆成实性,但这个圆成实性是要离遍计所执才能显示的,遍计所执譬如在依他起上起的一层污垢,污垢不清除,依他起的真实性也就是圆成实就无法表现出来,既然如此,那么就要离遍计所执,所谓有啊,无啊,空啊,生啊,灭啊之类的,在一切名言上执有执无都属于遍计所执,不然说火就烧口,想火就烧心,那么胜义肯定是离言的,非思想之所建立,思想是用来量度的,但真实不可量度的,是离名言的,简单说,二无我就是二无我有,二无我有就是二我无,所以胜义无性)。

本文来源于 QQ 唯识群, 欢迎诸位学人点击 联系我们 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