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习 下 第六十三讲
主讲人: 内院看门人
校订: 李师兄,胡师兄,利行师兄
审核: 胡师兄,利行师兄,孙师姐,黄兰师姐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习
感恩世尊加被!感恩地藏菩萨摩诃萨加被!感恩慈尊加被!
接下来讲,佛灭度之后,当然是在其他世界去示现普度众生八相成道去了,不是凡夫之人,凡夫法师讲的佛就没有了,更不是说弟子对佛永远的怀念所以创造经典。因为每一个众生都有真常唯心第八识如来藏
就是不生不灭的,佛当然也有第八识,并且内外俱净为无垢识
,怎么可能就没有了呢?执断执常是凡夫人没有证如来藏导致我有法有根深蒂固而产生的邪见,他们这些生死凡夫讲空也是对有说空不是佛教经过空之极点如来藏而有的真空妙有
。真空妙有是非灭色而得空,是即色而即空,跟他们那个愚痴见是两码事!
佛灭度之后,诸大菩萨,各化一方,如前面讲过的,文殊菩萨
侧重在教导十方世界的有缘众生亲证如来藏得到根本智,普贤菩萨
教导菩萨们修普贤行,观世音菩萨
寻声救苦。唯有地藏菩萨
发愿强调普度三恶道的众生,在南阎浮提下三恶道的很多的,所以他的悲心偏向南阎浮提
,好比十个孩子的母亲,此母亲的关怀偏重在疾病最深重的孩子身上,这里的嘱累,是佛特别的嘱咐,嘱托地藏菩萨摩诃萨在这里度众生。
就如我们前面讲的一样的道理,就说一个大家庭,父亲临终,没有把维护家庭照顾弟弟妹妹的重任交给在外读书工作的儿子女儿,而是特别的把这些弟弟妹妹乃至年幼的幼儿托付给在家的长子,这里说长子就是讲的地藏菩萨摩诃萨
,嘱咐这位有能力有智慧的家里的长子要教导弟弟妹妹使得他们成才,使得他们饱暖,不能令他们无依,所以这一品叫做人天嘱累品
。嘱咐地藏菩萨摩诃萨要令人天中学佛人实证道果,乃至令三恶道众生解脱三恶道的痛苦果报,使得他们往生人天,往生人天善根充沛的,要令他们学佛,解脱生死乃至最终成佛,所以这一品叫做嘱累人天品
。
从上面的解释我们就晓得了这个嘱累人天品,第一层意思是说劝慰大众要流通这本地藏菩萨本愿经
,要宣说地藏法门
,当然是依第一义如来藏而讲地藏法门,地藏菩萨在占察经
也是这么说的。第二层意思勉励人天要努力精进
,第三层意思是嘱托地藏菩萨摩诃萨
在这里继续普度众生。
这本地藏菩萨本愿经总计是十三品,分为上中下三卷,直接从梵文翻译过来的版本估计没有分卷,根据西夏的残卷是没有分卷的,我们大概说说分卷的意义。
第一品和第二品讲的是地藏菩萨摩诃萨度化众生的事迹,开宗明义讲我们的地藏菩萨的能化之主
。
从第三品观众生业缘品
,第四品阎浮众生业感品
,第五品地狱名号品
讲的是地藏菩萨摩诃萨所化之机
。主要是在三恶道普度众生的,众生又是如何会下堕地狱的。
第六品如来赞叹品
,第七品利益存亡品
,第八品阎罗王众赞叹品
,明度生之缘。众生要得到地藏菩萨摩诃萨的护持,要得到三宝的护持需要怎么样做,比如利益存亡品其中说到家人亡故慎勿杀害,要在四十九天之内为亡者追福,造地藏菩萨摩诃萨画像和塑像等等。
第九品称佛名号品
,第十品校量布施功德缘品
,第十一品地神护法品
,第十二品见闻利益品
,这几品重点讲成佛之因
,首先第九品点出来佛菩萨的境界,如我们前面所讲。然后讲校量布施功德是侧重在修福
,见闻利益我们讲了七篇主要侧重在修慧
,地神护法品讲的僧宝,也就是说这四品就讲了三宝,并且涵盖了修福修慧。
最后以第十三品为总结,汇归为三宝,功德圆满结束全经,可谓是洋洋大观,理无不尽,事无不圆!
也可以说,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讲了缘因佛性
。第九讲的正因佛性
,第十,十一,十二讲的了因佛性
,所谓正因佛性,众生皆有如来藏,皆有无漏种子含藏在第八识如来藏中,无边身如来,波头摩胜佛(红莲华)……满月佛,净名王佛等等都是在讲众生皆有如来藏
,如来藏就是无边身,就是红莲华啊。我们要使得这个佛性显现,所谓大涅槃是所显得,大菩提是所生得,如何显现如何生那么就要学佛就要修行,所以,第十,十一,十二讲的如何修行
,所以我们讲了十度波罗密乃至四无量心等等,修行还需要有胜缘
,就是佛菩萨的护持,所以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侧重在地藏菩萨摩诃萨就是我们的胜缘。最终汇归为第十三品嘱累品,三因齐备。整本地藏经就是讲三因佛性的。
综上所述,这就是地藏菩萨本愿经的整体架构。也是古德如此分卷的道理所在。
凡是读一本经,这本经主旨在什么,为什么这本经章节要这样安排,这些都需要理清楚的,这样才叫做读经,不能读过之后连架构都没有搞清楚的,这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我们接下来开始讲第十三品正文。
尔时世尊。举金色臂。又摩地藏菩萨摩诃萨顶。
这段经典小心哦,这个时候,世尊举金色臂,因为世尊是金色身,类似檀金的金色光彩夺目,举起金色的手臂(印度拍了一部佛陀的传记电影,拍得怎么样倒不讲,演员肤色是黑色不是金色,这就不对了),比如你在大众中,大众都默然,你把手臂举起来,代表什么?首先代表你有要事要郑重的普告大众
。比如佛灭度之后,有阿罗汉看到某些恶比丘行非法事,于是在大众中他就举起手臂,我是某某某,我是阿罗汉,佛在世的时候说这样做是不可以的。举起手臂紧接着要郑重的普告大众了,这是一层意思。还有一层意思,举起手臂,世尊举起手臂,大众看到他的手臂,檀金色的手臂,你是用什么看的
?是用眼睛?眼睛是肉体的如何看?是用眼识?所谓眼色因缘生眼识是方便说,因为眼根内无眼识,色尘里面也无眼识的!再说眼识不会自己生自己的,既然都没有就不从他生,那么到底你用什么在看?那么你看我们讲如来藏,你说是用如来藏在看?那么我们不是多次强调如来藏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嘛,他又如何看呢?到底什么在看?你不确定去把我们前面讲过的八不中道,三三昧,缘起性空等内容再复习一下,其实这是一个公案,也就是说佛陀在经典中多次使用机锋
,教外别传
的方式。
这里世尊举金色臂,是说要郑重的在大众中普告大众,普告大众之前又摩地藏菩萨摩诃萨顶,这里说又摩
,是因为前面也有摩顶的,前面的摩顶出现在第二品分身集会品的,当时地藏菩萨的无量无数的分身从无量无数的世界来到忉利天善法堂,然后汇归为一形,佛陀摩顶,第二品的摩顶侧重在慰劳地藏菩萨度生的辛劳
,虽然也有嘱咐的意思在里面,但阅文可知主要是侧重在慰劳上,这里的摩顶是讲的嘱累,侧重在嘱咐地藏菩萨摩诃萨要普度这个阎浮提的这些苦难众生。前面还记得吗?世尊是首先用一手摩无量无数的地藏菩萨摩诃萨顶,摩顶之后无量无数的地藏菩萨摩诃萨的分身才汇合成为一形的,说的是什么意思?说的是华严三昧
,也就是法界缘起
,法界缘起的重点在于四句义,一摄一
,一一诸法皆有自相,比如水就冷,火就热。一摄一切
,举任何一法莫不与全宇宙的其他法有关系,比如这个手机是工人制造,科学家发明,矿工采矿乃至与地球形成等等都有关系。一切摄一
,宇宙中任何一法都和现前的一法有关系。一切摄一切
,进一步来说,宇宙中所有诸法,任一法莫不与其余诸法有联系。主伴重重无穷无尽。所谓道种智就是在根本智,后得智的基础上对于任何一法因缘生,如是因,如是缘的完全俱知,在法华经
就叫做如是性,相,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完全俱知。
这里只是一臂摩一顶,表示什么?表示本际一如
。还记得当初六祖
开悟说的那段话吗?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摩一顶,这个一顶就是讲的如来藏,如来藏一法摄一切法,我们讲心外无境,但心外有心
,但他心所变,也要你自己的第八识如来藏变为本质尘
,然后才会被你的眼耳鼻舌身意乃至末那识所了知,而你的前面七识也是你的如来藏变的,如来藏又含藏诸法种子,倘若没有如来藏中的种子就没有现前这一法,没有现前这一法当然就没有根本智,后得智,道种智可讲,也就没有华严三昧,所以摩一顶,就总摄一切法
,此一法是万善之根本,是因果之枢要,是三世诸佛的秘密藏,这个才是真正的密,除此之外别无所谓密法可言。
平常人读经,一般就是理解到两次摩顶有不同的含义在里面,比如读得比较深的能够理解到第二品的摩顶是侧重在慰劳,第十三品的摩顶侧重在嘱托,但是你要想经典的经文不是你我表面看到的那个意思,每一个细节都在揭示实相
,所谓的实相在般若
就是简择一切诸法离遍计所执为空
,而显示第一义心
。在唯识
就叫做非空非有
,在唯识就叫做唯识性相
,在禅宗
就叫做本来面目
就叫做自性
,在地藏菩萨本愿经就是这两次摩顶,其实已经告诉你什么是实相了,所谓实相者,森罗万象许峥嵘,归元无二事事新。
当然你可能说,哎呀,照你这么说,这样几个人真正读得懂啊?这么复杂的事情,这么深奥的事情。所以我多次说嘛,同样一场法会,有的只是得了个无根信,有的人成了须陀洹了,有的成了阿罗汉,有的成为了初地乃至十地了。智慧差别如此之大,根源来讲,经是一样的,每一个人如来藏中的种子不同,理解
就不同受用
就不同。好比说种种器皿,比如方形的水缸,圆形的水壶,不规则的水池,一场大雨,雨水没有什么差别可言,积为方形的水缸就是方形的,积为圆形水壶就是圆形的,积为不规则的水池就是不规则的。
众生之所以种种差别亦复如是,是因为如来藏中种子不同,所以现行之后形态不同,总而言之都是水。也就是说,佛以一音演佛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所以当初集结经典有好些不同的版本,往往差别还挺大的,因为集结经典的人,他认识吸收理解的程度不同,小乘人参加大乘法会,集结下来是小乘经,大乘人参加阿含时期法会,集结下来是大乘经就是这个道理(这个道理一般生死凡夫很难懂,首先他们不信因果轮回,导致他们无法理解同样的爹妈的分泌物,为啥兄弟姐妹各不同,为啥吃一样米出百样人,其次貌似学佛但不信如来藏的,就理解不了,为啥一样的法会,不同的人接受的程度不同,理解不同,证量也会不同?他们就坚持认为南传集结的就是对的,而丝毫理解不了佛讲法是一样的,听众不同,证量不同,集结的就不同,比如小乘人集结楞严法会
就成了《摩登伽女经》
,其中并无深法,理解不了谈何记忆?大乘菩萨集结就是《楞严经》
,就好比这里世尊举金色臂,小乘根器就只是看见表相,于是说佛陀把手臂伸展出来了劝慰地藏菩萨,而大乘菩萨就说这是显示实相,所以肯定有本心持种,肯定有因果轮回吧,不然为何同样的事儿,所见所理解的完全不同)。
而作是言。地藏地藏。汝之神力。不可思议
世尊在这次忉利天地藏法会上,又摩地藏菩萨菩萨摩诃萨顶,连连呼了两次地藏菩萨摩诃萨名号,地藏地藏,此情此景,譬如慈祥的父亲将要离世,要把家业乃至年幼的孩子等嘱咐给最年长最有能力最有担当的大儿子,连呼两次大儿子的名字,然后语重心长的讲到应该如何如何。又譬如说国王将要驾崩,将自己的儿子,目前很小的储君托付给最有能力最忠心的大臣,于是就把大臣叫过来,储君还是几岁的孩子,国家如此之大,你当年辅助我治理国家,劳苦功高,现在我将要仙游,孤子年幼,把孩子以及国家托付给你,就好像刘备托付诸葛亮一样的。这里也是一样的,所以连呼地藏之名
。
本文来源于 QQ 唯识群, 欢迎诸位学人点击 联系我们 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