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习 下 第六十讲

主讲人: 内院看门人
校订: 李师兄,胡师兄,利行师兄
审核: 胡师兄,利行师兄,孙师姐,黄兰师姐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习

感恩世尊加被!感恩地藏菩萨摩诃萨加被!感恩慈尊加被!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这里开始就属于是佛经十二种体裁中的重颂,所谓重颂我们前面讲过的,佛经是散文体的,修多罗的本意就是散文体的,比如佛陀讲法,前面讲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的种种功德利益,就属于是散文体的,这样的体裁叫做修多罗的。修多罗也称为契经是说的,我们叫做道路的,通过这样的散文体的使得我们理解深邃的佛法。所谓契合的意思,契合听法众的根器心性等。讲完之后,为了方便记忆,就把讲过的散文体的修多罗用颂的形式就好像诗歌一样再说一遍就叫做重颂。一般是四,五,七个字的,至于多少行不一定的。总而言之如果是对于前面经文的归纳我们叫做重颂,当然实际上也有前面经文没有讲的,我们叫做增颂

至于为什么要讲重颂?主要是因为四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因为随国土,所谓随国土主要是因为我们南瞻部洲的人写一篇文章,不论是中国人,外国人,整体的一篇文章,就分三个部分,序文,正文,总结。所以按照我们这个世界的情况就要讲总结,在佛经就是重颂,在印度更是这样的,印度不大喜欢笔录,而喜欢背诵口口相传,这样讲重颂,他们就记下来了,方便传播。

第二是随生解,人跟人是不同的,有些人在前面的散文就理解了佛经的意涵,有些人前面的散文他未必就明白了,后面讲重颂,自己多背诵几次就理解了。

第三是随乐欲,如来藏中种子不同喜好不同,有些人喜欢散文体的,有些人喜欢议论文的,有些喜欢章句,有些人就喜欢吟诗作对的,你用重颂的形式,往往这部分人很喜悦。

第四,随利钝,有的人言下顿悟的,有的人要反复的读,反复的说,反复的背,然后才能悟。

综合这四个原因所以要讲重颂,佛经因为是当时的人现场记录的,基本上都有重颂的。

吾观地藏威神力。恒河沙劫说难尽。
见闻瞻礼一念间。利益人天无量事。

吾观无体随情假,有体强说假,这里的具足两义)就是佛陀说,佛眼观察,还记得佛眼的定义吗?一刹那能够具足十法界众生所见没有局限,而不像人类一样的,人类所见和天人所见是不同的,导致人类不知天人所见。清净佛眼观察地藏菩萨摩诃萨具足无量无边的威神力,在无量无数的恒河沙世界普度众生,如果要具体的说地藏菩萨摩诃萨有怎么样的威神力,怎么样的普度众生的事宜,恒河沙劫佛金口宣说,一直说一直说,说不完的。总而言之,众生见闻赡礼地藏菩萨摩诃萨画像乃至塑像乃至地藏菩萨本人,但凡能够至诚的,在一念间就能够得到非常大的利益,而不论他是什么人乃至天龙八部都是一样的可以得到利益的。

若男若女若龙神。报尽应当堕恶道。
至心归依大士身。寿命转增除罪障。

这里说若男若女若龙神(也包括天人,因为欲界天人有男女相),龙和迦楼罗我们前面讲过的,是属于畜生道的精灵,人道也有精灵就是所谓的神仙,畜生道也有精灵就是龙,迦楼罗,摩睺罗伽等。这些我们一般也看不到的,因为他们有不同这一道众生的特殊能力,最关键是会变化,龙可以变成一个人,站你面前你也不知道他是龙啊。人道和畜生道的精灵是很容易造业的,特别是容易造恶业的。畜生道其他的狮子老虎等并不是一直当老虎,因为畜生道是花报,所以畜生道是食草,食肉的不断的流转,老虎要吃肉完全是业报,吃草就得死(而且也不会一直当老虎,看外部条件决定,也看他自己的种子),普通的畜生道的众生谈不上造业,畜生道被动受报多过主动造业。

人道和龙乃至迦楼罗等和鬼神,主观能动性强造业的能力也强。人和龙乃至鬼神道的鬼神,比如我们前面说的大力鬼神等是有选择性,用现在的话叫做主观能动性强(就意味着我们前面讲的根本,方便,成已,造业三要素的“根本”强),造业的关系就会下堕恶道。天人是不会造恶业的(除天道阿修罗有天福无天德),因为他们资源很丰富,别的天人的受用物资也抢不到更没有必要抢偷,所以天人畜生道造业上来讲类似,偏重于受报多,主动造业少

这里就说人和龙以及迦楼罗乃至一些大力鬼神受报尽了,因为有作恶的关系,乃至天人受报结束恶报实现要下恶道了(天人是因为福报享完就只是过去世造的恶业现行了,并不是天人要造恶业,除去天界阿修罗,一般的天人根本没有造恶业的动机,他们内心平和受用很充足没必要造恶业),但凡能够皈依地藏菩萨摩诃萨,那么就可以转增寿命乃至转增天福,并且这个罪障,下堕恶道的罪障还能得到消除至少减弱,如前面广说。

少失父母恩爱者。未知魂神在何趣。
兄弟姊妹及诸亲。生长以来皆不识。

很小的时候父母过世了,或者父母离散了,特别强调过世这种情况,那么不知道现在往生到哪里去了,或者说和自己的兄弟姐妹乃至自己的爷爷奶奶阴阳相隔了,长大思念自己的父母,思念自己的亲人乃至思念自己的爷爷奶奶等(当然也包括失散的情况)。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是魂神佛教不讲灵魂,因为灵魂我见的一种形式,其实根本不需要灵魂这种假设,因为在如来藏常住不灭的情况下,死掉之后如来藏有大种性自性,会摄受地水火风等再次出现一个身体,没有投胎之前我们叫做中阴身。投胎之后是利用父母的缘,父精母血等出生下辈子的身体。如果是在天界除非是往生无色界天,无色界天完全是一种精神的存在,就没有中阴身(下大地狱也没有),中阴身这个身体也是如来藏所出生的,实际情况根本不需要灵魂这种假设,这里的魂神可以理解为中阴身(因为中阴身是投胎的)也可以理解为如来藏也就是阿赖耶识,所以阿赖耶识亦名神识,但和世间人说的灵魂完全不同,因为阿赖耶识出现世间也需要缘的,比如需要第七识意根,而不是灵魂那样完全不需因缘具备而有想象的东西。

或塑或画大士身。悲恋瞻礼不暂舍。
三七日中念其名。菩萨当现无边体。

每一个众生都有自己专属的如来藏第八识,每一个众生生生世世身体心理差别很大的,比如这辈子是人下辈子是天人,那么样子完全不一样的,思想喜好也完全不同,但因为如来藏的关系,所以这个天人上辈子就是那个人,不可能是别的什么人,众生各自的如来藏是唯一的。好比我们有如来藏持身,现在四十岁对比十岁样子变化很大,思想变化很大,但四十岁的张三就是十岁的张三,不可能搞错!

一切众生六道轮回,无常,不断,不移,因果相似(善恶有报),小因生大果。不断就是讲自作自受,上辈子的张三就是这辈子的李四。如愚痴人说,纵使下辈子真的有,我记不得这辈子了,跟现在的我有什么关系?你下辈子记不得(上升天界和下堕地狱饿鬼道是记得的),没有你现在造业怎么会有下辈子?毕竟不断!再说哪怕成为一只狗,狗不记得上辈子作恶,这辈子被人宰杀也决定的疼痛(我以前做动物保护主义者,我看到过即将被宰杀的狗狗是有眼泪的),下辈子的感受和你这辈子的感受一样非常真实,这跟你记不得记得没有关系啊!所以不需要灵魂的假设,恰恰是因为没有灵魂,唯有阿赖耶识的基础上种现互生,所以决定有下辈子的。这些失去父母的失去亲人的,想念亲人,就应当塑画地藏菩萨摩诃萨的画像等,要悲恋瞻礼,就好像前面经文说的婆罗门女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画像一样的悲恋瞻礼,在三七日中念地藏菩萨名号要一心不乱,地藏菩萨摩诃萨就会在他们的定中或者梦中示现。

示其眷属所生界。纵堕恶趣寻出离。

地藏菩萨摩诃萨示现在他们的梦中或者定中就能够指示他们,目前他们的亲人到底现在出生在什么地方了,比如出生在三恶道什么地方,出生在天界,乃至人道什么地方,到底是往生成为天人还是人类?还是畜生道的?如果已经下堕三恶道了,我们前面讲过的,地狱道一死业风一吹,就活过来继续受苦了,饿鬼道也是一样,并不是说死掉就一了百了,乃至畜生道花报,食草食肉形形色色要很多圈的,因为过去世他的亲人为他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乃至念地藏菩萨名号回向给他,所以他假如在三恶道就会一死掉就往生天界做天人了,假如本来就在天界或者人道的更能增福增寿,如果是失散的情况下,只要能够修净业念地藏菩萨名号,也能够重聚的。

若能不退是初心。即获摩顶受圣记。
欲修无上菩提者。乃至出离三界苦。
是人既发大悲心。先当瞻礼大士像。
一切诸愿速成就。永无业障能遮止。

如果说这个善男子,善女人能够发心成佛,乃至发心解脱,供养赞叹地藏菩萨摩诃萨画像塑像乃至念地藏菩萨名号,能够得到地藏菩萨摩诃萨摩顶受记,地藏菩萨摩诃萨会出现在他们的定中或者梦中,授记他们不久就会开悟或者不久会成就初地等等。这几段颂是倒装句,按照汉语的习惯应该是---

欲修无上菩提者。乃至出离三界苦。
是人既发大悲心。先当瞻礼大士像。
若能不退是初心。即获摩顶受圣记。
一切诸愿速成就。永无业障能遮止。

梵语是一种拼音文字英语类似,是有倒装句的,为了强调突出特定的词句的目的而颠倒原有语序的句式叫做倒装句。比如英文的He can do it,and so can I. (他能做到,我也能做到。)在英文中我在后面的,就属于英文中的倒装句。梵文中也有很多的倒装句,像这一段颂若能不退是初心。即获摩顶受圣记。 因为要特别强调能够得到地藏菩萨摩诃萨的摩顶受记,所以排在前面了,实际这一段应该是在是人既发大悲心。先当瞻礼大士像这段之后的,按照这样的排列,大家就比较清楚了,如果不是这样,那么这段和上一段在经文中并没有体现出来联系性的。所以从这一段经文也看得出来,地藏菩萨本愿经绝对是从梵文翻译过来的。因为古汉语没有这样的倒装句。

这四段话也就是说,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有这个善法欲学习正法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愿成佛普度众生乃至愿出离三界证得解脱,这样的人既然发了这样的无上菩提之心,如我们前面说的四弘誓愿,那么这样的人就应当首先瞻礼地藏菩萨摩诃萨的画像和塑像。以地藏菩萨摩诃萨的精神,地藏菩萨摩诃萨的大愿,地藏菩萨摩诃萨的大慈大悲为榜样,这样赡礼

如果能够不退这样的愿欲或者说是初心,如我们前面说苦难不改初衷,纵使热铁轮,使我顶上旋,终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并且能够修事忏理忏,能够念地藏菩萨名号,学习正法,持之以恒,这样的人就会在梦中或者定中得到地藏菩萨摩诃萨的授记,他因地藏菩萨的开示能够证到某种果位,并且他的一切愿望,修学佛道上的愿望,或者与此相关的生活上的愿望都能够成就,而不会有业障来遮障他,比如说遇到邪师,纵使遇到,因地藏菩萨的加持他也不会相信,乃至究竟成就菩提妙果

本文来源于 QQ 唯识群, 欢迎诸位学人点击 联系我们 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