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习 下 第七十七讲

主讲人: 内院看门人
校订: 李师兄,胡师兄,利行师兄
审核: 胡师兄,利行师兄,孙师姐,黄兰师姐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习

感恩世尊加被!感恩地藏菩萨摩诃萨加被!感恩慈尊加被!

说是语时。会中有一菩萨。名虚空藏。

我们昨天晚上讲了世间极成真实道理极成真实,这两种真实在世间法上至少是当时当处的人们共同公认的,比如说茶杯叫做茶杯属于世间极成真实,没有人会把茶杯叫夜壶,夜壶是晚上撒尿用的,茶杯是喝水的,国外国内都一样的。这实质的缘故是因为相的缘故,茶杯的相和夜壶的相不一样的,依相来立名,然后大家公认这个相就是茶杯,这个相就是夜壶。道理极成真实是聪明人根据万事万物的规律总结出来的,比如万有引力,你若是不信,五楼上跳下去腿就折了。但凡你在地球上都这样,所以叫做道理极成真实。但不论是世间极成还是道理极成,因为是世间经验就没有永远适用的道理,比如我们举出来酒杯时代不同名称不同,相也不同,初汉时候的这种器皿不跟你讲,你看那个相怎么也联系不到是拿起来喝酒用的。经典力学也不适用于量子力学。

至于说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关键烦恼的定义要清楚,烦恼不是世俗人说的很倒霉,不是遇见倒霉事儿不开心叫做烦恼。烦恼的本质是潜藏在我们精神方面的扰乱份子,比如贪嗔痴慢疑等等,这个扰乱份子是潜藏在我们的第八识中的有种子有现行,解脱道断除身语意上的烦恼属于断现行。大概说就是六大根本烦恼,乃至很多的随烦恼,相互配合就产生无量无数的烦恼。导致我们造恶业受恶报的,烦恼中的重心就是贪爱,所以不论声闻还是缘觉在修道位(已经断我见的基础上,断我见属于解脱道的见道位也就是实证须陀洹果)都是以断贪爱为本,比如修四念住等。

末法时代有些很粗浅的凡夫众生的谬论,大家根据佛教理论就应该有起码的认识,比如某某主义,人人都有贪嗔痴的,更何况第七识证道以前始终恒内执我有俱生我执的,伟人不可能没有,伟人又不是圣人,这个事儿肯定搞不成的,最终就成为了谁有分配权谁有所有权了,就成为了集权了,贪欲是无穷的,伟人也一样的,且止!

烦恼障的断除切记是两点,第一点就是正觉多次强调的现观蕴处界的无我性,无非是无常,苦,空,无我行的,第二点观察补特迦罗无我性,生生世世的流转毫无意义,每一世不同的五蕴身,不外乎是无常,苦,空,无我性的。

我们接着讲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梵文中有个词儿叫做尔焰,翻译过来就是所知的意思,所知主要是对于境上来讲的,比如给你一份试卷,试卷属于你的所知境,你能回答叫做对于所知境有了知,你考鸭蛋叫做无了知。所以我们多次强调,所知障叫做对于所知境认识不足或者认识错误,因为认识不足认识错误障碍成佛。并不是现在末法时代很多法师那么乱讲,说什么因为知道得太多障碍了!所以现在末法时代学佛不容易,并不是说没有正法,正法是有,但邪教导邪见太多了,普遍接触不到正法的。

细分来说能不能有所知就是三个要素,第一是要有所知境,第二是和所知境匹配的能知智,你要学习你才有能知智。第三是障碍物,比如说你看不到窗外的树,是因为你没有拉开窗帘,同样的,你不能成佛不能解脱是因为无明的遮盖。

在凡夫众生的角度来说,这三个要素中最重要的是障碍物,并不是说他们的所知境和圣者有什么区别。前段时间有人还说圣人感受不到痛苦,受是一个心所,是遍行心所,圣人手臂被划破了,假如没有苦受,就不处理血就一直流,他感觉不到,他不得提前舍弃度众生了吗?!圣人当然有苦受,你看到的你感受的他也感受到了,比你的更广大更细微,只是他对于所知境有正确的认识,你的认识是他的广大认识中的一个几乎可以忽略的墨点而已(好比猴子看到雨林,我们也看到了,但我们看到的却是猴子无法想象的广大,并不是我们没有感受,我们当然有感受!只是我们比猴子了知得更广大,更正确,更有深度),圣人能够彻底知一切人前世今生因果报应,你的不过就是当前一辈子的,是不是几乎可以忽略的墨点?但就当前境来说,你知他也知的,只是你我对于当前境看起来知实际也往往是错误了,而我们之所以错误的是因为没有拉开窗帘我们有无明无知障碍住了,就不了事实的真相,最粗浅来说因果轮回有多少人相信?任何人从十八楼跳下去死定了,所以大家相信万有引力。人人都知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为啥这辈子生在富裕贫贱的家庭就是完全无因的呢?

所谓我们学佛,学佛断除无明无知。天地良心,我们不是搞什么打卦算命,我们也不是搞什么巫术,这个事情真的是彻头彻尾的求智慧而已。而求智慧就涉及到 问题,开始是渐修的,不论你我是学解脱道还是佛菩提道,我们都有一个学习的过程,这个肯定是渐的,纵使多生多世学佛,没有到三地满心发起意生身,这辈子都有隔阴之谜,我们这辈子还是要重新学,但恰恰是过去世学的程度不同,导致有人很短时间就开悟了,有人一辈子都开不了。学到一定的程度,就属于,比如四加行世第一位证真如就极为短暂属于,而之前暖顶忍就属于,证悟譬如世间说的灵感一现,而这个一现的背后是无数个夜晚披星戴月的努力。证悟之后,贪嗔痴等烦恼我们叫做见思惑,见思惑的断除也是个漫长的过程,宇宙无边无尽,对于法界的一切所知圆满的成就当然更是个极为漫长的过程(尘沙惑的断除还是在自己的如来藏中的),但金刚喻定断最后一品无明也是顿断的,总而言之顿渐相辅相成的。

今天还有人在知乎问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属于是道理极成真实?道理极成属于世间上比量而得出的,其实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等属于是所知障净行真实,譬如幻师变化幻境,你我不找到幻师,我们怎么可能知道境界是如梦如幻呢,唯有你找到幻术师,你才晓得境界真是如梦如幻(如果不是找到第八识而是所谓理解的话就会出现依然不懂般若经典,以及烦恼等毫无断除和十有八九会大妄语造重大恶业的可能,有些说一切即是如来藏,是耶非耶?其实也对也不对,这样说是没有找到第八识心体的,没有找到就无法理解非即非离,就没有离世间也没有出世间智慧,再说如来藏在万事万物上有自己的单独的运作的,并且如来藏是真的有体的,而他的体显然不属于你所谓的一切,所谓的色声香味触法等,要说错这样说也错,要说对这样说也对,所谓对是找到如来藏心体之后来看待一切事物才可以这么讲,所以没有明确指出来如来藏心体是什么的,说什么一切都是在禅宗讲就是没有开悟,学了经典和善知识的话而已)。

当然没有开悟以前,从佛陀从善知识学,我们能够理解必定有如来藏的,不然因果轮回不成立,这样勉强说是道理极成真实,比如我们根据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晓得肯定有上一世,但这不是道种智成就,没有找到如来藏心体就会全部堕到世间有为法上去,另对于后得智对于道种智的修持也是无意义的,首先后得智上你说如梦如幻和那些世间人说人生就是一场梦没有区别,世间人这么讲人生是场梦他们难道就断了贪爱断了无明了?没有啊!而开悟是依第八识心体来看待一切存在,这就不一样了,因为是依真来看待妄,世间一切就真的是梦幻泡影了,说白了世间人说人生是一场梦,完全是他们想象的,就好比梦中说梦还是梦啊,而开悟是醒过来了,他能够依真来看待如幻的世间,在的前提下世间恒如梦这是两回事情

再说我们之所以不能成就道种智,根据我对于经论的了解,不外乎就是几个原因,针对没有开悟的人来说,第一,没有找到如来藏,没有成就根本智,就没有办法对于一切事物的如所有性透彻的了知,这样的话从根本心上就被障碍住了,谈什么透彻了知他所蕴含的种子的智慧?人都没有见到,谈什么了解他有哪些技能呢?他长得如何?第二是因为第七识没有转化成为平等性智,第七识出现在三界中,他虽然有慧心所,但慧非常的低劣,导致他出生在人道就被人道束缚,在畜生道就束缚在畜生道了,我们连做梦都是当生当世的了。而如来藏是普遍法界的,第七识被束缚住了,导致你我随业报身所处的环境就执为真实,而不能普遍了知一切,比如鬼看恒河是猛火,我们看是水,之所以如此是能知的地位的差别,也就是业报的限制,所以道种智的成就首先是找到第八识,只有他是普遍一切世间,不论是人类世间,还是饿鬼世间,还是天界都是如此的,其次必然是初分平等性智的成就,因为第七识在因地始终是恒内执我,在圣位也就是初地转为平等性智,方才了知无我而才有于外的分别的。但依禅宗的教外别传七住位开悟未必就有初分平等性智,初分平等性智是初地成就的,从七住位老实说到初地还有十行,十回向位的过程,如我们前面广说。第三是因为没有断除性障,内心不清净,譬如浑水不会映射月影,清水才可以。

一直以来,对于所知障烦恼障到底障碍什么有争议,有些祖师说烦恼障障碍理,所知障障碍事,其实这二障理事皆迷,只是各有偏重的。烦恼障更侧重在贪嗔痴等烦恼上,所知障侧重在对于宇宙人生透彻的正确的了知不足上,都有相应的事和相应的理。比如烦恼障,没有成就阿罗汉果位以前,烦恼现行没有彻底的断除,在事上就不能说一个微细的贪嗔痴的心念都没有(至少习气是有的),在理上对于解脱道的深理就还有无知的。所知障开悟才涉及到断除一极小部分,才会相应到,虽然找到了第八识如来藏,如何在万事万物上现观中道性?如何亲证如来藏所含藏的一切种子?这不都是即迷理又迷事儿嘛(对于深法无知就是迷理,因为对于深法无知所以不能现观种子当然是迷事)。总而言之在所知障来讲,首先要亲证如来藏证得二无我,所谓人无我法无我,所谓是说的离如来藏而别有(比如他们认为色受想行识某部分为我,既然认色受想行识为实有是我,那么就是外于心而执,很显然色法是物质不是心法故,或者基督教说离个人的身心之外有上帝,唯心论唯物论等这都是心外求法),正因为不别有,皆是依如来藏而有,所以一切存在如梦如幻,有而非实。

离二我,离凡夫俗子的无明,一切存在毕竟空,胜义本身是离言绝虑,心行处灭的,因为胜义是在依他起上离遍计所执,所谓空有,来去,垢净,生灭都不符合第一义心的,所以胜义离言,不是说胜义没有,是说胜义离遍计,语言文字有无,来去等都是遍计故,既然遍计离当然胜义才是真正的毕竟空。而说如梦幻泡影是说的依他起的因缘所生法,因缘所生法在第一义心来看是如梦幻泡影,假必依真故! 也就是说离遍计所执,证得了圆成实,那么就对于依他起才能彻底的了知。譬如说一根绳子,你看是蛇(遍计所执,大家认为有我,有人,有山河大地,有众生等),结果走进一看是根绳子(依他起),但绳子不是这个事物的真实相,真实相是,这个绳子是由麻做的,当你知道这是麻,那么就知道本来没有蛇(遍计所执无),绳子其实也不成立(依他起如幻),而麻是远离蛇的错误认识,麻是绳子的真实道理,如果不离蛇的错误认识,终究不会认识到麻是真实,绳子是依麻而起的。也就是说首先证得根本智,根本智是离遍计,然后有后得智,因缘生的一切如梦如幻,然后有道种智,成就一切不可思议神通变化,就是这样的,我们把整个过程叫做所知障净行真实

地上菩萨,于二境界皆作平等观照。根本智亲证离言自性,普遍一味,故为平等。而后得智照了宇宙现象互为缘起,一律如此,故亦为平等也。前者、为如所有性,后者、为尽所有性。证此境界可谓第一,以再无有超过亲证实相──真如,了知所知边际──依他者也。一思惟抉择,至此皆悉退还而不复生矣,以其已圆满证得诸法性相也。倘愚者更欲求得高出此种真实之境界,非独不如其愿,却转增法执焉!--太虚大师 《瑜伽师地论真实义品》节选。

总而言之地上菩萨就是依如所有性尽所有性而修持的。

我们一般讲世间的学问,其实就在于改良,比如以前的大哥大改良为手机,是对于现行的进行改良,而佛法则在彻底铲除此种有漏不堪之自然界,而另创成完美之净妙世界,就是彻底的转俗谛的世间而成世间出世间的,也就是说打碎原有的宫殿重新的重造,所以完全和科学哲学不同,科学哲学只有前面两种真实,没有后面两种,佛法其实四种真实都是齐备的。

我们讲四种真实,都是依如来藏而建立的,大家这样看就明白了,对不对?世间极成真实,道理极成真实,要是没有众生有个什么世间?有个什么道理?毫无道理嘛!有能观察才有所观察的对象。众生的本质其实是五蕴,五蕴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如来藏受熏持种,如来藏心体常住,因果轮回,有因果轮回才有不一样的众生,于是众生前面的六识各个不同,能知不同,所知不同,所以才有鬼看恒河是火焰,人看恒河是水的差别。

烦恼障净行真实成就的目的是为了无余涅槃,无余涅槃不是断灭空无,是因为第八识独存,他不出生蕴处界了,因为第七识意根自杀了,在三界第七第八是互为根的,阿罗汉断除见思惑,他能够让第七微劣更微劣,于是在入无余涅槃之前断除,就没有办法为后面的第七识作等无间缘,于是第七自杀了,第八识就独存了,不再出生三界了,第七识都不存在了,也就无所谓第七对第八的我爱执藏性,所以阿罗汉的第八识为异熟识,而在大乘来讲,八地色自在菩萨以前,要留惑润生的关系,第七识这个我爱执藏不能少的,只是转化为下品平等性智了,只有八地于相于土自在才舍弃这一分我爱执藏,在八地菩萨来讲当然有第七识,不过他的第七识成就中品妙观察智,时时刻刻也是观察无我的,所以讲八地菩萨的第八识异熟识。所知障净行真实,不论是根本智,后得智还是道种智,都是依第八识如来藏而展开的。所以我们讲虚空藏就是四种真实此菩萨依此立名,号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南无虚空藏菩萨摩诃萨

本文来源于 QQ 唯识群, 欢迎诸位学人点击 联系我们 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