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习 下 第四十四讲

主讲人: 内院看门人
校订: 李师兄,胡师兄,利行师兄
审核: 胡师兄,利行师兄,孙师姐,黄兰师姐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习(2022.6.21)

感恩世尊加被!感恩地藏菩萨摩诃萨加被!感恩慈尊加被!

至于六地菩萨摩诃萨就是我们说的现前地菩萨,现前地菩萨在六地入地心的时候能够断除六识相应俱生烦恼,也就是无明等业因,并且断除由于无明导致的造福非福和不动业不动业是说的修禅定所得,无明如我们前面讲的迷理无明迷事无明,所谓迷理无明是说的不知不证如来藏导致认蕴处界某部分为实我,也就是常说的不了本空而起我执。所谓迷事无明是讲不了本空如来藏所以对于如来藏所出生的一切存在执空执有,执常执断,比如唯心唯物的等等。因为有迷理和迷事的缘故种种造作,藏第八识中成为种子,遇缘复发现行,现行复熏种子,种子复生现行,众生无始以来就是这样的。无明生执着,造业受苦,无有穷尽,入于六地,则起对治断其根本,故无我执(六地涉及的是断我执的种子,不单单是阿罗汉断现行我执),以无我执故无明等亦无有也。常说六地菩萨修十二因缘,他是依三解脱门(三解脱门是必须要建立在如来藏的基础上的,而辟支佛未必实证如来藏,缘觉只是推导出来必有本心不灭)修十二因缘,观照惑,业,苦不一不异,非有非无。依他的大智慧成摩诃般若,普照一切,普利一切众生。

至于七地菩萨远行地菩萨摩诃萨,住于灭尽定中,灭尽定又称为灭受想定,是把第七识的受心所和想心所给灭去了,能够证灭尽定的都是圣人的。但二乘也就是小乘的阿罗汉或者是辟支佛住于灭尽定就无所能为了,而七地菩萨因为有平等性智的关系,所以他的第七识还在示现度生的功用(灭尽定非灭第七识,通俗的说是灭四惑相应的末那之痴,见,慢,爱),他能够不起于灭尽定,同时示现无量无数的意生身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

接着我们说八地菩萨摩诃萨,但凡是学佛的,学得比较深入的大概都晓得或者至少听说过八地菩萨不假功用。什么叫做功用?比如说人类要制造一个东西,比如说手机,要先制图,要硬件工程师,软件工程师乃至工人等配合,最终才能够制造手机出来,这就叫做假诸功用。乃至天人化乐天以下自然出现他们需要的物品等(还是根据他们当初造作善业的不同出现的不同,造作就是功用,这个福报当然是当初他们造善业而来的),八地以下菩萨能够变化,但也需要禅定作为加行这就属于假诸功用。到八地的时候不需要这样,他的度生事业,神通变化完全是不假功用的,也就是说他变化任何东西出来,完全没有局限,都不需要以入定为前提的,完全可以搅长河为醍醐,变大地为黄金。之所以能如此,是因为六地以前,依真如如来藏有相观多,无相观少,到第七地纯粹是无相观,但是第七地的无相观主要是靠定力为功用的(灭尽定),到八地无相观任运生起,就不假功用了(觉海性澄圆,我前面讲过八地能够灭掉能所习气,没有能所的局限性),这样的情况下,他的第八识已经是异熟识,分段生死已断,超越时空的局限性。

九地善慧地菩萨摩诃萨,前面八地主要是空所缘一切相分的,比如我们看到一张桌子,桌子是我们所见的相分,我们的心识也被现前的所见局限了,最粗浅的比如人类这种,由所见的相而被相所局限。八地空一切相,那么他可以同时缘无量无数的境界,所以我们说八地乃至八地以前,是空所缘一切相分(还记得楞严经虚空神没有身体也可以感知吗?其实如来藏第八识本可以直接缘一切事物的,我们因为有根识反而把第八识的妙功德性画地为牢了)。

九地菩萨见分亦空,他的见分也是完全没有局限性的(在凡夫有所知就妨碍遍知,菩萨久断烦恼,不受一法,所以能遍知一切法,如我们前面讲法界缘起)。所以他不单单是能够自在的变化万物,还能够同时具足无边妙智。所谓变化是说的能见相上,由依第八识空一切相,所以自在变化没有局限。证智是说的心识的见分,见分空,于是成就一切妙智,这里的空是说的依第八识的无局限。正因为这样他在无量无数的世界示现分身,他断除了见相于是无碍障,就成就四无碍解,以之广流正法,毫无障碍的。无量无数恒河沙数众生,在一念间同时问难,此菩萨以神通自在神力,无碍解力,一音普演,于一名句字中说一切名句字,于一义中说一切义,一方音声中现一切音声,皆令无量无数恒河沙众生,同时普生欢喜也。

十地法云地菩萨摩诃萨,如我们前面说属于下品寂灭忍上品寂灭忍佛陀。我们一般讲八地菩萨因为空一切相,所以自在变化一切,故八地菩萨色自在菩萨九地菩萨摩诃萨因为空了见分,所以成就无量无边的妙智(因为他完全没有能碍所碍),故名心自在菩萨十地法云地菩萨摩诃萨,证业自在,他三大阿僧伽劫修无量无边的助道法,大福大智两足,修助道法是因,增长大福智是果,之所以说增长因为还不是佛。他的福德智慧已经圆满自在,只是还没有到金刚喻定,还没有断除最后一品无明。但上求下化的业用已经圆满,最后一品无明一断就成佛了,所以圆满自在,佛是十法界众生究竟果位。所以十地叫业自在菩萨!他的所化国土是百万亿大千世界析为微尘数之国土也,也就是说把我们这个银河系乃至无数这样的银河系碎为微尘,一微尘代表一个星系,他在这么多的星系中普度众生。并且无量无数恒河沙数世界众生的一切根性,一切心念,一切境界,一切业报果……完全俱知,他演说三乘佛法,全部都能够令这些众生安住般若波罗密

以上就是大概介绍一下菩萨的自利利他的功德,总而言之菩萨从初发心到成就十地法云地始终都是自利利他的,唯有佛陀完全利他,因为佛陀已经究竟自利了,是究竟无学果位的缘故。

其实按照古解地藏经,按照古德的解释前面的白毫相光,瑞毫相光,玉毫相光,紫毫相光,青毫相光,碧毫相光是解释成为六道的。佛陀放光照破三界六道一切众生的无明,按照古解,这样解释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我没有采用,我还是赞成圣一法师解释为十度波罗密,为什么要解释成为十度波罗密?因为这段经文是说发四弘誓愿的,肯定是说的菩萨的。为了前后经文能够呼应,假如有人看我的讲习,就大概能够明白修学次第菩萨境界(当然其实远远不是我们说得这么简单,实质还包括很多种现观的,比如平实导师说的光影观乃至寻香城观等等现观境界的),这么读起来收获我想会更多。

也就是说发四弘誓愿就是十信位满足的菩萨了,必定是相信第八识常住真常唯心才会发四弘誓愿的,不然的话死掉一了百了,或者有邪见的说第八识也是生灭的(前面七识都是刹那生灭),那么一个正常人就应该想到,滚滚长江东逝水,今日之长江早已经不是三国时候的长江了啊!(没有这辈子的本心到下辈子成为下辈子的本心,就没有相同的本质,没有相同的本质岂不是两不相干,那么还学什么佛)?再说生灭最终是必灭的,也就是说无量无数劫之后成佛的跟你现在其实没有关系,就算你愿意,实际也反驳不了刹那生灭毕竟不同这个决定道理啊!并且任何刹那生灭的譬如长江最终都必定灭的啊,地球都要灭,何况长江呢?也就是说纵使按照他们说的刹那生灭,最终也是断灭空无啊!

伪佛教藏传佛教格鲁派应成派伪中观为了回避没有如来藏最终一切都会必定灭,那么就没有因果轮回的,他们为了回避这个问题(因为他们说自己是佛教,倘若没有因果轮回,还修行干什么?那么他们自己说自己是佛教岂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吗?),就建立了所谓业灭生自果伪论,所谓业灭生自果,就是说如果善业成善果,这个善果还会成为果,如果恶业生恶果,恶果还会成为恶果,他们认为这样就规避了刹那生灭的最终必灭,这样说是典型的胡言乱语,因为既然是因果轮回的,那么必然是佛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既然善业成果,善果还成果必然是善报,恶业成果,果还成果必然还是恶报,一切人都没有办法转染成净了,因为恶报了却,还是恶报啊!

一些业障深重的,我慢恭高的还说什么伪中观格鲁派是最高级的佛教理论,这些人真是倒霉他妈给倒霉开门,倒霉到家了!既谤第一义心如来藏又谤因果轮回!实际上在开悟的来说,所谓生灭就是不生灭,在真谛来说,所谓生从何生?如果从自生那么既然需要生,那么证明现在还没有,既然没有,如何从自生?对自有他,自还不存在,如何有他呢?自他都不生,如何有?自他一起名共嘛!可又不能说无因,无因生就榨沙子出油,这不可能的,所谓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真谛世俗谛本来就非一非异的。

今天那个谁还说我们没有说对(他不认为初住的实证是必须深信这个)。初住位的满足是必须相信深信真常唯心的,第八识常住的。虽然境界变化,心体常住。这样才有发四弘誓愿的必要嘛。要相信这一点今天看来也是很不容易的事情。首先佛经就很难懂,你想经典说不生不灭。凡夫俗子会认为现象界的东西不生不灭,或者一切都是空的没有,他们认为没有的东西当然就不生不灭。其实不生不灭就是说的有个东西无始就存在,是没有生也没有灭的,依证此本来不生不灭的东西,依这个东西来看待万事万物就会发现万事万物都是不生不灭的,譬如找到镜子,依镜子来看待镜子中的一切影像当然是如镜子般的体性,是非一非异的,而没有找到镜子,说什么不生不灭当然是瞎说的。

这就是从发四弘誓愿之后为初住位菩萨,当然后来又退了深信真常唯心的那些人不算的(满足初住对有些人来说要一万大劫,在这个世界来讲一万大劫是大多数人肯定需要的)。十住,十行,十回向我们叫做三贤位,之所以叫做三贤位是因为纵使开悟没有到初地,第七识并没有成就下品平等性智,所以说十住,十行,十回向叫做贤位不叫做圣位,七住位只是在六识上观真如的,并不能契合真如如来藏的。初地修遍行真如,逐渐逐渐修有相观无相观,到纯粹无相观,而且逐渐断除染污的种子,逐渐成就道种智,就是圣位菩萨的事情了。正因为这样所以说初地以前是伏忍菩萨,也就是说十住为下伏忍,十行为中伏忍,十回向为上伏忍,所谓伏忍是说的忍可如来藏这个无生法,降伏烦恼无明。

所以说平实导师讲初地以前要伏性障伏忍就包括了忍可所伏两层意思(这话是仁王般若经讲的)。接着初地,二地,三地为信忍菩萨……乃至九地,十地为寂灭忍菩萨,这个我们前面解释过,就不多言了。今天XXX那伙人,其实我不想理会他们,他们提到我们群,我才说几句,他说十住位是住于某种境界,这纯粹就是外行话,金刚经不是说若有所住,则为非住吗?他们XXX一伙儿到底要住于什么境界呢?搞不清楚,我也不想清楚。

实际上来说,初住外门修布施,二住外门修持戒,三住外门修忍辱,四住外门修精进,五住外门修禅定,六住外门修文字般若,都是依金刚心如来藏而无所住的,我们说有一个常住真心,并不是说住于这个常住真心的境界,常住真心的从本以来不可住,我讲真心就无所住,但有所住显然就不真嘛!就是生灭法嘛!所以护法菩萨若执唯识真实有者亦是法执。开悟实证的是如来藏心体,如来藏就是圆成实性,而如来藏是在依他起的基础上远离遍计所执,所谓二无我有(圆成实)就二我空(遍计所执空),所谓二我空就二无我有,这个圆成实从本以来就是离言绝虑,心行处灭的,唯识相性的真实是离我法二执的,既然是离我法二执的,是离法执的,就不可说有不可说空的,说有说空都是遍计所执,虚实并遣,有无全非,当然若执唯识真实有,就非实住唯识,若执真实有,当然亦是法执,所以讲胜义无性(佛密意说,遍计所执是相无性,依他起是因缘和合故生无性,圆成实是依他起上离遍计故胜义无性)。

又未证真如的凡夫们说的有,比如一个人有爹妈能生他故名生,后来死掉了成了一个骨灰盒故名死,这中间叫做有,也就是说凡夫讲的有是有生灭的,而如来藏无生无灭,当然就非世间有!凡夫说的空是说本来是有的,比如他本来是爹妈生的,一直七老八十,最后死掉了当然就空了无了,可如来藏既然无生怎么会有灭呢?所谓也非世间人理解的断灭空,非世间人离开的无。这样的前提下当然不可执实也不可执虚,执实就成了世间有,执虚就成了世间无,而如来藏远离空有,所以若执唯识真实有者,亦是法执,在弥勒菩萨《辩法法性论》来讲,首先是无得加行,认取一切外境皆是识显,离识无外境,印证所取空。其次是有得加行,没有外境,外境是识显,只有识可得。再次是有得无得加行,有得就是讲所取的境界不论是男女还是家国都是空的,认识的对象是空,那么能认识的识必然也是空!因为存在和认识是匹配的。最后是无得有得加行,能认识的是空,所认识的也是空,能所皆空故就皆无所得,就双印二空,唯有不可言说,不可拟议的真如可得,故名无得有得加行,但这还是加行,因为还有真如可得嘛!要到真如何能证智皆不可得,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入无分别智。这当然是和中观讲的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生是完全一致的。

学习正法的人容易认为有个如来藏是有,如我们这本地藏经讲习也反复强调是有的,但我们说的有不是世间人理解的有,因为世间人理解的有是对空来讲的,比如有钱是相对于没钱来讲的,我们讲的有不是这样的,而是不可拟议,离言绝虑,心行处灭的,因为是不可拟议,离言绝虑,心行处灭所以强名,因为此,所以称为即有即空,即空即有,所以心经上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一点是需要强调的,我整本地藏经特别是在中卷下卷不厌其烦的讲中观就是强调这一点,学者需要牢记!不然毫厘有差,天地悬隔,就会成为基督教数论胜论那样的自性见外道了!所谓外道神我论了!岂不悲哉?!

再说七住位以前都没有实证,怎么住?想住也没有办法啊,如来藏的境界就是毕竟空,毕竟空还怎么住?我们说有常住真心是说的修行的前提!实际上十住位这里的就是说的住于真谛之理,也就是布施乃至般若都是在忍可有常住真心如来藏这个前提下的,这样叫做住于真谛之理,再说十住位并不是说住于某种境界,而是说因为十住位的菩萨是伏忍菩萨属于习种性,是说的住于如来正法乃至降伏性障的意思。故名十住位菩萨!并不是X通达说的初住到十住都住于某种境界。

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说六住位熏习文字般若,所谓般若龙树菩萨中观是般若,佛经是般若,导师讲经都是般若,也就是说凡是讲大乘的都是般若,都需要熏习,我个人是认为住位菩萨既然已经忍可第一义心如来藏常住不灭真常唯心,又迫切想实证如来藏,可以多熏习太虚大师法性空慧学太虚大师全集里面有的,多熏习龙树菩萨中观学说八不中道乃至三解脱门缘起性空等等我们前面多有讲解,可以对照着看看,配合平实导师的著作当然也很好,最好是结合着熏习

本文来源于 QQ 唯识群, 欢迎诸位学人点击 联系我们 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