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门论讲记 第十讲 序分 中
主讲人: 内院看门人
校订: 李师兄,胡师兄,利行师兄
审核: 胡师兄,利行师兄,孙师姐,黄兰师姐
明造论利益
接着龙树菩萨讲末世众生薄福钝根,虽寻经文不能通了,我愍此等欲令开悟;又光阐如来无上大法,是故略解摩诃衍义。首先从末世众生到欲令开悟是利他
,菩萨所行都是自利利他
,当然末法时代的世智辩聪的人会说,你要利益我,那么你给我拿几千块钱,这样才是利益我!我遇到好几个厚颜无耻的公然问我要钱,说你不是当菩萨吗?你不拿钱给我你怎么利益我
?钱我可以给,但也取决于我有没有或者我愿意不愿意,更何况这里的利他是说的法义上的利益,是智慧上的利益,究竟上的利益,有钱没钱是过去世的业报导致的,倘若不断无明不得智慧,那么生生世世都是穷困潦倒的,乃至会下三恶道的。我在《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习》
中就说过,众生过去世无明的关系造业,这辈子成为一头猪,请问你准备怎么利益它?是把这头猪买下来跟你同吃同睡养在你家?将来为它送终?还是请个屠夫来让它提前结束这不堪的业报,下辈子找你讨命债?我们要利他
的关键最起码是宣说让众生往生善处的法门
,乃至解脱生老病死
的法门,乃至成佛
的法门,讲不了那么多那么深能讲少分也是利他,而不是愚痴人认为的,你必须给他钱才称为利他,如果要那样的利他,首先建立在愿意接受的正法的基础上,都不愿意接受正法,所谓改不了他的无明愚痴,你给他钱又真能解决他的问题?还会结了恶缘,纠缠不清,因为他好逸恶劳,会反复问你要的,你给他是助长
了他的无明烦恼
,这样的“布施”
不做也罢!
在这里龙树菩萨说的末世不是说的现在这个末法时代,所谓末法
是说的佛陀的教法流传的三个时期,所谓正法时代
,相法时代和末法时代,一般的说法从佛陀讲法开始一千年为正法时代,之后一千年为相法时代
,再之后为末法时代
,末法时代大概是一万年的样子,这是一贯之说,也有说正法五百年,相法五百年,然后末法一万年的。所谓正法就是说真正的佛法,正确的无缪误的佛法是普遍存在的,谁在这个时期都不太可能遇到邪法的时代,所谓相法这里的相是相似的意思,比如藏密伪佛教
打着佛教的旗号,看起来也持咒也念佛,但藏密的本质
是婆罗门教性力派
,苯教
,佛教名相的大杂烩
,会产生这种相似佛法的时代就叫做相法时代
,很多法师说是开始造像偶像崇拜了称为相法时代,这是错误的说法!因为正法时代给孤独长者
也给佛陀塑像过
,还有《造像功德经》
,莲花色比丘尼
因为佛陀去忉利天为母说法三月思念佛陀的关系也造像
了,所以相法时代是说开始产生相似佛法
的时代。所谓末法这里的末
是少的意思,也就是说学习正法的佛教徒是很少的一部分人,大多数学的都是相似佛法或者干脆就是伪佛法,你看现在多少人学习密宗
那一套?多少人认为佛教就是放生,就是念咒?多少人认为佛法就是一切皆空
,断灭空无
?有几个人搞得清楚四圣谛,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的具体内涵?末
是少的意思,倘若是时间,一万年算是末,这个末也太久了吧?逻辑上就不对了。
这里龙树菩萨说末世没有说末法,是因为他是公元一世纪的人,正法五百年到他这里就五百年了,是讲的正法的末世
,在这个时代已经少有人能够开悟实证本心真如了,已经少有人能离二我证真如故,所以他称为末世,正法的末世,不是说的现在,现在是末法时代离龙树菩萨的时代过去又两千年了,我们还能够学习这不二法门,我们难道不是利根?不是具备大福德的?肯定是啊,佛陀说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所以大家也不用妄自菲薄,此时此刻你们没有打牌,没有打游戏,听我来讲《十二门论》
,那绝对是有深厚善根,有大福德的。这里的我者
是龙树菩萨自称自词,谁来讲这个中观法门?我
来讲,就是龙树菩萨
来讲。
那么我
来讲这本《十二门论》是为什么要讲呢?是因为龙树菩萨大慈大悲的缘故,菩萨造论都是为了自利利他
,利他我们前面讲过了,所谓自利
是庄严自己未来成佛之路
,圆满成佛需要的福德和智慧的关系
,这里重点强调利他,因为龙树菩萨悲悯正法末期众生薄福的关系(其实比我们福德大多了,能生在当时的印度风调雨顺,又能学习纯粹的正法,还少有邪师,肯定比我们福德大),薄福
的关系就缺少增上的戒学定学,比如当时的印度人大多学的小乘,接触大乘也比较困难,钝根
就是讲缺少增上慧学的关系,就没有办法开悟甚深大乘法藏,戒定慧
,戒定
是修福的,慧
是说的出世间的智慧,因为当时有些人薄福钝根的关系,龙树菩萨为了让他们能够开悟,所以造这本《十二门论》,又光阐如来无上大法,就是讲的弘法,倘若菩萨们不是这样一代又一代不断的投生(我们这些小菩萨是投生,大菩萨是示现)到这个污浊世界来弘法,那么早就没有佛法可学了,在末世中虽然有经典,但大多数人因为福德智慧不够,所以往往是读不懂的,甚至错解缪解是大多数的情况,龙树菩萨悲悯此等众生,所以要造论来弘扬佛法,把般若经典的真意呈现给诸位,龙树菩萨是欢喜地菩萨,登地大士,所以这里讲是故略解摩诃衍义。其一篇幅
的缘故,其二大乘佛法根本智
很重要,但根本智不代表一切佛法,还有后得智
,还有道种智等等
,无量无边
。
问曰:摩诃衍无量无边不可称数,直是佛语尚不可尽,况复解释演散其义? 答曰:以是故我初言略解。
这里是问答体的,是辩名为什么称为略解摩诃衍义,世界无量所以众生无量,就比如我们这个南瞻部洲,有大概七十亿人,其他的鸡鸭猪狗有多少?这个世界蚂蚁有多少只?这就是天文数字了,每一个众生的心量是不同的,地狱众生有地狱众生的心量,饿鬼道的有饿鬼道的心量,畜生道的有畜生道的心量,乃至我们同样是人,我们环境不同,我们知识不同,我们的境界也不一样的,佛陀知一切众生心量,依众生心量运用大方便力,建立佛法普度众生,那么众生无量,众生之心量亦是无量,众生之心量无量故佛陀所讲的摩诃衍义
也是无量无边不可称数的,也就是说这里有两层意思,首先依圆满至极
的佛语,尚且不能尽周量说明全法界的佛法,因为法界无量故,众生心无量故,语言有局限故,既然如此龙树菩萨又如何可以演尽大乘佛法?其次佛语甚深,甚巨,甚多,甚多当然众生都不能领受完备,龙树菩萨又如何做到演说其义?众生的心应所知量(注意,我这里的心应所知量和前面的心量是有区别的)就那么多(人见水为水,鬼见水或者是脓河或者是火焰,彼此因业报的关系是有隔绝),纵使龙树菩萨能够广演,可有语言的局限性,岂不是令他们因为语繁义杂
而更加不明了吗?
释得造论意
龙树菩萨回答说我亦说十方三世诸法尚说之法不能尽,所以我约广义而略解释,这里的略
并不是说略去深广的佛法而对于某部分佛法有所遗弃,不是某部分不讲的意思,是说约束广泛之佛语
,而简略说明,此简略说明就是如何证根本智
,证二无我证真如
,此法门总摄一切佛法故,如心经说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看大般若经600卷,多少字?这本十二门论就是龙树菩萨把深广的般若经进行略解
。
本文来源于 QQ 唯识群, 欢迎诸位学人点击 联系我们 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