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习 中 第二十九讲
主讲人: 内院看门人
校订: 李师兄,胡师兄,利行师兄
审核: 胡师兄,利行师兄,孙师姐,黄兰师姐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习
感恩世尊!感恩地藏菩萨摩诃萨加被!感恩弥勒菩萨摩诃萨加被!
又于过去。无量无数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号宝胜如来。
所谓宝,佛教一般说七宝
,分别是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磲、玛瑙
,宝之所以是宝,第一点是因为有价值
上的坚住性
,比如很多人喜欢收藏黄金
,黄金之所以是黄金是因为黄金有坚住性,不会过段时间就成为石头一样不值钱了,甚至经过几代人的传承价值上变化都不大。第二成色
上的坚住性,黄金始终都是那样的成色,不会过段时间就轻很多或者成为其他颜色了。第三黄金很稀少
,不是泥土一样的四处都有的,所谓物以稀为贵,要是太多了,显然也谈不上什么宝了。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们讲黄金具有抗通货膨胀,避险的功能,世界通行的特点。
那么这里说宝胜,字面的意思是说的殊胜的宝物,超越一切世间宝物的宝物,这样才叫做宝胜。首先至少符合世间宝物的特性,第一要有坚住性,价值上成色上的坚住性。第二非常稀少,不可多得,不是谁都想买就买得起的。第三要具有普遍性,在此处是宝物,在彼处也是宝物。倘若不符合这三点,也就谈不上什么宝物了,那么这里的宝胜是说的什么样的宝物如何稀少?如此珍贵?如此常住不变呢?这里的宝胜就是说的众生皆有的第八识阿陀那识
也就是如来藏
!
如胜鬘经
说如来藏者,是法界藏、法身藏、出世间上上藏、自性清净藏。此自性清净如来藏而客尘上烦恼所染,不可思议。
也就是说这个如来藏,众生皆有的第八识阿陀那识也就是阿赖耶识,是符合宝物的三个特性,非常的珍贵,常住不变
,并且非常稀少不可多得。之所以非常珍贵,是因为这个第八识如来藏
是一切清净功德法所依的法身
,所谓清净功德法者,比如说菩萨们的九力,佛陀十力,四智,无量神通三昧等等都是依这个第八识而建立的,那么这个第八识珍贵不珍贵?远超世间一切宝物了(凡夫的世间生活之种子亦是第八含藏)。
宝物不单单要具有珍贵性,还要具有常恒性
,要譬如黄金一样的不变成色,你不能够说这个时候是这个样子,过几十年就变成石头了。第八识阿陀那识
这个宝物也是如此的,具有常恒性,所以胜鬘夫人
这位大菩萨说第八识是自性清净藏
,也就是说,譬如我们讲火依热为性,谁把手指头放火上都会被烫烧,水依湿为性,谁都晓得水是湿的,并且几千年前火就是热的,水就是湿的,乃至几万年几百万年千万年前,水都是湿的,火都是热的,火以热为性,水依湿为性,这个第八识阿陀那识也就是如来藏就以清净常住
为性,毕竟清净
!众生上辈子当皇帝他的第八识是清净为性常住为性,不常住变来变去肯定不清净,所谓清净肯定是不变的。这辈子当猫猫它的第八识也是清净的是常住的,第八识本身并没有因为这个众生当皇帝和当猫猫的不同而有不同,不改其清净性常住性,故是宝!但世间宝贝不能带到下一世,而第八识众生乃至成佛,常所保持不改清净性,当然远超世间一切宝贝
,故名宝胜!
宝物要很稀少的,你不能够说就好比泥土到处都是,泥土太多了就不能够是宝物的,第八识阿陀那识就很稀少
。你会说,不对吧,你这样岂不是自语相违?你前面明明说贩夫走卒乃至猫猫狗狗蚊虫鼠蚁皆有第八识,怎么会稀少了呢?所谓稀少不是说众生皆有叫做稀少,是因为虽然一切众生皆有各自的如来藏第八识,即有各自的阿陀那识,但是能够亲证
的人中龙凤少之又少
啊!当今佛教界几乎就没有啊,如来藏第八识虽然毕竟清净,无上大宝,但是被客尘烦恼所染,就好像说人人家里有宝贝,各个不晓得在家中何处一样的,岂不是稀少吗?第八识如来藏超出了凡夫以及二乘所知,凡夫不论是人王还是多么了不起的科学家都找不到的,岂不是稀少吗(甚至很多凡夫乃至伪佛教徒都不认为有)?乃至菩萨们实证如来藏
,对于如来藏所含藏的一切妙功德性
也不是完全俱知啊,唯有佛陀才是完全俱知
,是不是稀少?而能够宣说这个无上大宝的人只有佛(菩萨亦是从佛得闻),但离我们最近的佛出世,也是 2500
年前了,是不是很稀少?对于凡夫来说真的不可思议,世间宝贝不论是红宝石,蓝宝石等,没有看到实物我们总可以看看照片吧?我们啥时候看过如来藏的照片?都没有啊,所以稀少,所以宝胜超世间一切宝物。
所以胜鬘夫人
这样讲了之后,佛陀就嘉许说如是,如是!自性清净心而有染污,难可了知!有二法难可了知:谓自性清净心难可了知,彼心为烦恼所染亦难可了知。
佛陀嘉许胜鬘夫人,说她说得对!如来藏第八识是无上大宝
,超出世间一切宝物,毕竟清净,晶莹剔透,但是如此无上大宝人人皆有各个不无,却非常稀少,因为他被烦恼给遮盖住了
,导致凡夫众生乃至二乘人找不到他了,如起信论
说是心从本已来自性清净而有无明,为无明所染有其染心,虽有染心而常恒不变;是故此义唯佛能知。也就是说真正的众生心源,众生的无上大宝就是自性心
就是毕竟清净
的如来藏第八识,但是无始以来,众生流转六道就有无明,对于这个无上大宝的无知就是无明,这个无明无知
就使得众生具足种种染污种种烦恼,这种种烦恼种种染污
是可脱可异
的,通过修行可以对治可以去除的可以转变的,脱离之后就证得了清净之如来法身功德
,因烦恼等可离可脱可异,故说烦恼是客尘
。众生虽然有烦恼但是在众生位,如来藏还是毕竟清净常住的,所以叫做名染而实不染
!正因为这样所以如来藏为无上大宝,名为宝胜
,超越一切世间宝物,因为他毕竟清净故(你或者说众生有烦恼有贪嗔痴,这个贪嗔痴的种子是依第八识而有的,第八识为何清净了呢?因为虽依第八识,而第八识本身却是清净的,譬如泥沙依水为体,滤除泥沙,我们可以看到水的性德却是本来清净的,没有滤除之前,难道说水的性德,所谓清凉性清净性就没有吗?)。
金刚经
不也这么说嘛,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所以诸位菩萨,我们一起来受持四句偈吧,南无宝胜如来!南无宝胜如来!南无宝胜如来!这个无上大宝超越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宝物啊,为什么不受持呢?我们都要受持才是啊!
那么我们说到这个无上大宝,人人都有这个无上大宝,超过三千大千世界七宝的无上大宝殊胜之宝,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无法实证呢?是染污(也就是有泥沙)!那么染污到底是怎么样的染污
呢?主要是三种,分别是业杂染
,烦恼杂染
和生杂染
。
所谓烦恼杂染
,就是我们一般讲的贪嗔痴等等心所有法,这要分两种,第一种叫做自性杂染
,比如说根本烦恼
中的贪嗔痴等以及随烦恼中的忿恨覆等,这些本身就是烦扰恼害的,众生这些烦恼生起,心理上就不寂静的,就是扰动不安,乃至随之造业而得苦报的。第二种叫做相应杂染
,也就是说贪嗔痴等自体本身是有害的,这些烦恼生起之后,以及和烦恼随起的心理特征或者善或者无记性的其他心所有法,比如五遍行中的触,作意,受等,这些非烦恼性的,但是和贪嗔痴俱起,他不作意他怎么去贪这块儿黄金呢?所以也成为杂染的了,这样就是相应杂染,我们讲烦恼杂染主要就是说这两种(讲相应杂染也就是一颗耗子屎打坏一锅汤,实话说凡夫也有善心所如不贪,不嗔乃至不害等,但因为没有断除根本烦恼以及随烦恼
,这些全部成为有漏
的了)。也就是讲,所谓漏
就是烦恼
,而有漏就是指一切没有断除烦恼现行以及种子的众生,不论他们是有善行无善行,不论他们是从事无记性的造作都是有漏众生,因为没有断除烦恼那么善行也是染污的,乃至无记性的科学研究等全是染污的,就都是有漏的了。
业杂染
者,业就是造作
的意思,造作善恶无记业,今天我们讲业杂染,讲业杂染就是说行蕴
,行是说的迁流的造作的
,主要是说行蕴,重点是说五遍行心所
上(行蕴)的思
心所,思
是决定
的意思,决定之后就去作,所以思心所又名造作决定。比如决定要贪,就去偷去骗等,由思心所的作用导致身语意上产生动作
就是造业,恶业的造作是因为烦恼贪嗔痴等而发动的,所以是杂染的,我们叫做业杂染。广义上来讲凡夫众生造作种种善行,也是为了人家的赞美,为了博人的欢心,为了将来的福报都算是杂染
(不相应于二无我的真实),固然将来能实现福报,也是不离三界有,其次这些善行是和烦恼俱起的,为了人家的赞美就是和贪心所俱起,所以广义上来讲凡夫众生即便为善也是业杂染的。
但因为众生是厌苦欣乐的,没有谁跟自己过不去非要自找苦吃,所以讲业杂染狭义上
我们主要是讲恶业
,造作杀盗淫恶口两舌绮语妄语,以及意识上的贪嗔痴。意识上的贪嗔痴属于意业,产生之后才有身业上的杀盗淫,以及语业上的恶口,妄语,绮语,两舌。世间作恶虽然多,归纳起来在身语上不外乎这七种(杀盗淫加上两舌恶口绮语妄语)。其中在意业
上是三种分别是贪嗔痴
,贪为上首
,贪
不得才会嗔
。痴
在一起杂染造业中为遍行
,这里的痴
是一念无明
属于我见我执
,一切善恶都有痴,痴
导致贪嗔慢疑等烦恼
,贪嗔慢疑等烦恼又长养痴
。口业
上来讲绮语最广如讲黄色笑话,拍马屁,戏谑,凡是能够引起别人邪思邪见
都属于绮语
。妄语主要是说大妄语
,在世间人是说否定因果轮回,因果报应。在学佛人是说的未证言证
,比如无禅定说有禅定,未悟言悟
的没有开悟说自己开悟等。
本文来源于 QQ 唯识群, 欢迎诸位学人点击 联系我们 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