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十二门论讲记 第三十三讲 观有果无果门 释因中先有果不生-异果门-后二破

主讲人: 内院看门人
校订: 李师兄,胡师兄,利行师兄
审核: 胡师兄,利行师兄,孙师姐,黄兰师姐

责了因破

复次、了因但能显发,不能生物,如为照闇中瓶故然灯,亦能照余卧具等物;为作瓶故和合众缘,而不能生余卧具等物,是故当知非先因中有果生。

这里属于异果破第三,讲的是责了因破,什么叫做了因?这里的了因是对生因来讲的,是讲的本无今有称为生,比如说本来没有苹果,后来种了苹果树有苹果,这样的苹果种子对苹果就属于是生因。而我们讲房间很黑暗,后来开了灯,于是房间的桌子板凳电脑等看得清清楚楚,这桌子板凳电脑是房间里面本来就有的,不是因为开灯所以才有的,那么灯光就是了因(能辅助认识之因,这里的了是明了的意思)而不是生因,这里的了因就是讲本有今显为了,如果讲因中有果,譬如地上有香粉未洒水不显发,那么因对果就是了因就不是生因了。

也就是讲如果因中有果,譬如房间里面本来就有桌子板凳一样的道理,那么后来因缘和合,譬如开灯,就不应该只是生这种果,比如西瓜种子本来有西瓜,后来和合雨水肥料而结西瓜,既然是了因,譬如灯光,开灯就不止是照得见桌子,做了因故,应该还照得见板凳电脑等,那么西瓜种子就不应该只是结西瓜而应该还可以结冬瓜南瓜!然而事实绝无此事,所以因中有果是决定无法成立的。

坏二造作破

复次、若因中先有果生,则不应有今作、当作差别。而汝受今作、当作,是故非先因中有果生。

这里接着讲如果因中有果,那么既然先有果已经存在了,就不应该说今作当作,譬如说学生想考大学为因,勤奋的学习参加高考为今作,当作,而既然已经在大学读书了,为什么还要高考呢?岂有所谓的今作,当作可言?这里的今作是说现在需要作的,当作是讲的未成立而需要造作的意思。因中有果今作上讲不通,已经做过为什么还要今作?当作更说不通,已经成立为何还应当作?当然讲因中有果就属于是坏二造作,这里就是坏二造作破(凡是造作毕竟有今作,当作,讲因中有果就破了今作当作,当然就不成立了)。

结二十四破因中有果

讲到这里总计是二十四破因中有果,凡夫俗子可能看到这里会觉得很烧脑,觉得这样辩来辩去无法理解,谁都知道西瓜种子里面没有西瓜,南瓜种子里面没有南瓜的,这么明显的事情,为什么还要破斥呢?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南瓜种子里面没有南瓜,西瓜种子没有西瓜,为何种南瓜就收南瓜而不收别的什么?种西瓜就收获西瓜而不收别的什么?既然因中没有,为何后来会有?如现在科学讲南瓜种子里面有南瓜的基因,这其实和说一切有部的思想不谋而合,但我们要说的是基因属于脱氧核糖核酸,并不是后面的成品南瓜!南瓜是一种植物,脱氧核糖核酸属于生物细胞内含有的生物分子,这是两个不同的东西,有基因存在并不能证明因中有果(有南瓜)。

深邃道理

所以我一直认为,真正要说学佛,这个学佛并不是绝大多数人学得了的,他有非常深邃的道理在里面,而往往又会让凡夫俗子看起来觉得非常简单。也就是说之所以要这样长篇大论的分析因中有没有果,是要告诉大家一切法毕竟空,本来离空也离有,既然要达到这个目的首先要离有(凡夫的空也是依有建立的),有不外乎是因缘有,因中没有,缘中也没有,那么就毕竟空

释辩证

那么愚痴人又要说了,你直接告诉我们都是空不就行了?为什么要反复辩证呢?如果你这么想的话又大错特错了,我什么时候告诉你空了?我是说毕竟空,因缘生故,空也没有,有也没有。离四句绝百非,不是你想象的那个空,不是你理解的那个空!根本原因还是为了有心人通过这些文字而实证中道。真正的意思不在于你想象个空,不在于你的理解,或者也不在于我写的这些文字,真正的意思超越想象和理解,以及我的文字,所以你不读这些文字你是无法实证的,不理解更是无法实证的。

另外学习中观的确可以增进智慧,大家看龙树菩萨严密的逻辑,缜密的思维这不值得我们学习?佛法讲信为道源功德母,不是讲的迷信,这里的是要的,有信无解是蠢人,有解无信是狂夫,外道也讲信上帝,现在明白他们的信跟佛教这个信不是一回事情了吧(他那个完全是迷信,根本无所谓理解不理解)?

中观唯识双结合

或者有些人又认为读唯识的书就能悟,对绝大多数人来讲几乎不可能的!中观唯识双结合才最容易,否则去参加禅三,但善知识导师的禅三,大陆对比来说就在边地,我们就是生在佛法的边地(有正法流传的地方才是正统,所以我们是边地),我们去不了。

这一直是我从一开始反复强调的,这里龙树菩萨二十四破也是为了这个目的,总共是三番回答,破一切计因中有果(比如因中果太微细,还没有变化等不可见的邪论),总而言之不明一破,龙树菩萨就讲第二破,这样下来就有二十四破,到二十四破这里就结束了,计因中有果的就无话可说了,所以这二十四破总破一切因中有果的妄计,也就是破他们的遍计所执

本文来源于 QQ 唯识群, 欢迎诸位学人点击 联系我们 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