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习 下 第七十三讲

主讲人: 内院看门人
校订: 李师兄,胡师兄,利行师兄
审核: 胡师兄,利行师兄,孙师姐,黄兰师姐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习

感恩世尊加被!感恩地藏菩萨摩诃萨加被!感恩慈尊加被!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天若人。随业报应。落在恶趣。临堕趣中。或至门首。

上段经文说了下堕三恶道在这个世界来讲是很普遍的事情,司空见惯的事情。主要原因第一是内无善根外有恶缘,如我们前面翻来覆去的讲,所以导致造恶业是很正常的事情,恶缘一来了,比如四五十多年前,大家相互斗来斗去,批因果报应是狗X,这就是恶缘啊,倾巢之下安有完卵?大家都这么说,你敢不说?不说就斗你,以后有没有这些事情?估计也有的。

第二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无明也就是无知的关系,造了恶业他会认为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他压根就不会认为那样是恶业,所以也就不会忏悔的,搞不好他早就忘记了,或者心安理得的。但倒霉的是,身语意的行为一旦造作就熏习在第八识如来藏中了,如来藏可不会忘记(你想很多事情你忘记了,为啥你打坐相对清净了又冒出来了,做梦梦到自己早就记不起来的小时候的事情了呢?之所以大多数人梦不到过去世的事情,一来在人道大脑是意识的俱有依,二来第七识意根是随所生系缚,也就是第八识出生在什么道,第七识在凡夫来讲就被系缚在某一道,但也不是不可以突破这个限制,比如成就禅定修神通就可以),没有发露忏悔改过,恶业一直在本心中,如来藏譬如是大地,大地埋藏了种子,长出来就会遮天蔽日的,所以一旦下三恶道就是旷劫久远的事情了,再次成为人不晓得是什么猴年马月的事情了,我们翻来覆去的讲因果轮回,有无常不断不移小因生大果(因为没有忏悔),因果相似(善恶有报)的特点。

菩萨们为什么不能让他们下三恶道呢?因为下三恶道譬如覆水难收木已成舟生米已经做成熟饭了,就好像一头猪是我们过去世的眷属,我们怎么来救拔它?难道说把它扛回家好吃好喝的供着?这样的话,我们这辈子的眷属怎么看我们?估计该离婚的离婚,或者没有结婚的爹妈该把你连带这头猪一起赶出去吧?而且就算你好吃好喝的供着它,你也改变不了它是一头猪的事实!所以我们讲一旦下三恶道就是生米煮成熟饭了,就只有祈求佛菩萨让他早点舍报,别无它法,我们也不可能当屠夫杀了它,也不可能请屠夫帮个忙,这是杀生业,只能是请求它的业报赶紧了却(可站在猪的立场却不愿意早点舍报),所以很多愚痴人说谁看着就要死掉了,佛菩萨却不救,人家下一世往生天界呢?你非要他在人间多受十几年苦是为何?所以因果轮回的道理跟凡夫讲不明白,他们不信的。

这个随业受报非常惨痛的,这真不是佛教异想天开,非要把好端端的人和肯德基的食材,和猪脚饭的卤猪脚联系起来,你想嘛,那个猪就没有心吗?一样有啊,不然杀猪的时候它叫什么呢?它知道痛,痛是受心所,心所是心的助伴,心譬如是皇帝,心所譬如大臣,有感受必定有心(它被杀嗷嗷的叫唤当然是苦受并且猪肯定有心才能感受)。它既然有心,我们也有心,心和心有什么不同呢?请你告诉我?不都是无内无外无中间的嘛,对不对?那么这个心是猪爸爸猪妈妈给它的?是猪肉自己产生的?是自然产生的?是上帝创造的?都不是啊,是它本来就有的。

所以不是佛教非要把这辈子的人和下辈子人吃的卤猪脚联系起来,是本来就联系起来的(没人造恶业,没有因果报应,怎么会有肯德基炸鸡给你吃呢?),那么怎么办呢?世尊当然是非常清楚这些道理的,所以再次嘱咐地藏菩萨摩诃萨,未来世中,包括现在一直到佛法灭尽九千年这段时间不能让任何一个哪怕在佛法上种微尘善根的众生下堕三恶道,当然那是他得有正见的基础上,倘若宣传相似佛法鸡汤佛法喇嘛教密宗相似佛法,他等同破坏佛法,帮助他岂不是一起破坏佛法吗?所以不包括这些人在内。

其次如果有天人五衰现前,因为天人是福报,各种受用比人类好太多了,美到我们想不到那么美。他们的福报当然也不是科学家发明的,不是上帝创造的,不是伟人给我们恩赐的(愚痴人动不动就感恩,其实他最该感恩的是他的上一世,上一世不造善业这辈子何来善报?但这辈子恶报也别怪上一世,说来说去都是自己,所谓自作自受)。福报源于造作,所为善有善报,可造作毕竟有势用就有尽头,福报既然如此实现,有恶业当然也会实现,所以大多数天人下堕都是三恶道(往生天界又修不了福,你布施没人要的,在天界过去世积累的福报消耗大,天福享尽,就是本有的恶业种了),人类更不消说了,前面已经反复说明。

随业受报,如天人的情况,是因为他过去在人中造了善恶业,但在人中所造善业大善业多,所以善报先实现就先往生天界,一般众生善恶业驳杂在中阴身的阶段就可能出现很多的场景,比如出现人世间的场景,出现往生地狱道,畜生道,饿鬼道的幻景,这些出现他没有加入进入,如果善业多过恶业,接着就会出现天道的场景,天女殊丽,天子俊朗,他心生爱乐就加入进去了,然后就在休憩的天子膝盖化生,开始五天也是婴儿模样,五天之后就成了十六七岁的少年少女,一辈子都如此青春美好。但他第八识还是有恶业的种子,不然中阴身阶段不会出现地狱道,畜生道,饿鬼道的景象,只是因为他善业大,善业多往生天界的业报先实现了。人类也是如此的,好些人看着一辈子也很善良的,临死却有恶相现前,甚至有横死的事情发生,就是过去世有恶业的关系,他善报实现先成为人,恶业种子还在如来藏中,所以业有宿业,有今业等的区别,宿业是过去世的还没有了却的,今业是这辈子造作的,这些都属于没有了却的。

所以这段经文就是说嘱咐地藏菩萨摩诃萨,未来世有天人五衰现前,有人类舍报了,或者将要去世,或者已经在中阴身阶段,临堕恶趣是说将要去世,或至门首是说中阴身阶段,七天一期,最长七个周期,绝大多数决定往生,不往生就会自动转为鬼道,成为家鬼一类的。

是诸众生。若能念得一佛名。一菩萨名。一句一偈。大乘经典。

这些即将要下三恶道的众生,不论有没有罪,比如有罪就是犯过杀盗淫妄,要下三恶道的,在这个情况下,能够念一佛名,比如听人讲生重病需要念药师佛佛号他信了他能念,其他的佛号也记不得,乃至念观世音名号的,或者说能够背诵大乘经典一句一偈,比如真性有为空,缘生故如幻……需要注意这里是说大乘经典,为什么不说小乘经典一句一偈?因为要和佛菩萨的悲心相应的关系,大乘讲普度众生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小乘是佛法,但是小乘侧重在讲自我解脱,你念小乘阿罗汉的名也没什么太大的用。这里是嘱咐地藏菩萨摩诃萨救度,你不读大乘难以和他的悲心相应,如何蒙他的救度呢?当然这里也包括天人的,因为天人会五衰现前的。

这里的念更侧重在心念,我们一般讲口念,心不念怎么会口念?至少意识心作意,然后嘴巴才能念嘛,那么意识心为什么要作意念佛呢?特别是这个时候?因为如来藏中本有念佛的种子所谓清净的念佛种子,此时此刻。钱财名利过眼云烟,有钱的爹妈能力卓越的儿女乃至贤惠的老婆都帮不上忙了,你念爹妈的名字也给你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啊。如果本有佛法的种子,当然才能够念,不管是心念还是口念。如果没有的话,念不了的话,遇到这样的情景这样的境界就只能凄凄哀哀了,菩萨也没有办法的,所谓不能度无缘,所以这个时候念佛的人肯定是深信三宝的人,过去修过佛法的人,他已经久修善根,或者平时就持之以恒的念佛的。他或者因为贪嗔痴重而造恶导致要下三恶道,或者因为先世恶业没有忏悔要下三恶道,或者因为遇到恶人,恶友而导致造恶要下三恶道,都能够因为临命终念佛而不下三恶道,转生善道。

所以从这个道理来讲我们就要得到启发,平时好端端的时候就要念佛就要诵经,多读善知识的著作包括太虚大师平实导师的。能够实证当然好,不能实证即使连解行位都入不了,但能够念佛一心不乱也不错,实在不行只要不谤法,至少结了深厚的善缘。人将要死掉了,不靠佛菩萨靠谁?还有谁靠得住?是不是这个道理?我们翻来覆去的讲因果轮回真实有,如果你还是不信,你要想万一有呢?你平时没事多念念佛,没什么不好的(总比你天天看电视剧,看小说浪费光阴强吧)!

是诸众生。汝以神力。方便救拔。于是人所。现无边身。为碎地狱。遣令生天。受胜妙乐。

我们的世尊嘱咐地藏菩萨摩诃萨,对于这样的众生,依地藏菩萨的无边神力,方便救拔,比如我们讲觉林菩萨偈的时候,就讲过这个觉林菩萨偈是因为宋代有位僧人叫做释僧俊,他一辈子就是个粥饭僧,没干什么好事,犯戒是有的。所以要下地狱,在阎罗王那里候审,大地狱不归阎罗王管辖,饿鬼道和小地狱是归阎罗王管的,遇到个僧人,说以前你绘过我的像,本要下地狱,我现在传你一首偈可保你出地狱,这首偈就是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后来定罪的时候他一唸,地府就开始震动,就死而复生了。

那么这段经文也出现了,现无边身。为碎地狱。这里的无边身也是说的如来藏,比如传释僧俊那首偈,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所谓唯心是说的把眼识乃至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合在一起讲,所谓唯心就是唯有一心的,一心说就是讲根本心如来藏,前面七识都是他所生故附属于他故。当你开悟之后,你会发现在如来藏的立场来看,前面七识都是常住的,都是本来不生不灭的,全部是第八识的局部体性如波涛与水,当然找第八识也是在前面七识运作的当下找,或者在前面六识上找,找到一个不假功用非空非有离言绝虑的本住法。如来藏他是跟前面诸识和合运作的,不在前面七识上找,到哪儿去找?所以唯心是讲的唯有第八识如来藏是真心所谓真常唯心。依依正之总相就是三界唯心,依体用之别相言就是万法唯识,讲唯识是说的八个心识和合运作于是有山河大地等就体用上来讲。讲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实际就是讲如来藏,如来藏的境界当然没有三恶道可说,是不是就碎地狱?

于是人所。现无边身。为碎地狱。遣令生天。受胜妙乐。

也就是说在临命终时,这个时候能够念佛,念经,念佛菩萨名号的人必然是多生多世修行佛法的人,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的人,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地藏菩萨摩诃萨方便救拔这样的人,比如释僧俊那样的,能令他们在中阴身阶段开悟。纵使没有开悟,至少使得他们深信如来藏常住,在如来藏的立场来讲一切诸法本来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非灭色而得空,是即色而即空,在中阴身阶段理忏事忏,于是罪业消除往生天界,当然就受胜妙乐嘛。

本文来源于 QQ 唯识群, 欢迎诸位学人点击 联系我们 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