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历史问答汇总

原文件为 内院看门人群法布施.txt

2.27记录内院看门人菩萨略遍行、别境、心所法

末学一直弄不明白什么是五遍行心所有法,什么是五别境心所有法。他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我们平时应该怎么观察运用。请菩萨抽空帮末学答疑解惑。

回答:末学惭愧,不敢当,要搞懂什么是五遍行心所,什么是五别境心所,首先要清楚什么是心所,心所就是心的特征,心的功能,好比一个人,他能够打球,能够绘画,能够打牌,能够走路,能够说话,或者能够坐那里不吭气,能够跳舞,打球,绘画,跳舞就是这个人的特征,或者我们现在叫做功能,同样的,心好比是一个人,他在运作的当下也有很多的特征,很多的功能,不过八个心,有不同的功能,不同的特征,前面五识有三十四个,第六识有五十一个,第七识有十八个,第八识只有五个

最多就是五十一个,其中但凡是心出现了都有的,叫做遍行心所,比如眼识,视觉出现了,都有,耳识运作的当下必然有乃至身识出现,运作的当下也必然有,意识肯定有,乃至末那识和阿赖耶识运作的当下绝对有的,叫做五遍行,也就是说这五种特征,功能,是八个心识都有的,只要是存在就必然有,所以叫做遍行,没有那一个心没有,故名遍行,分别就是作意,触,受,想,思,所谓作意就是注意,比如意识注意这段话,意识作用眼识看到我说的这段话,注意才会接触,接触之后才有感受,愿意不愿意继续的看起来,有感受才会有思想,思考,最终才会产生思心所,就是造作,继续看下去?或者说得真不好,不看了!

你看,比如你眼识也就是视觉要观察某个东西,你首先得注意这个东西吧,注意是不是就看见(触),看见了不论的美的丑的还是不美不丑的总得有感受吧,然后就是想,对于这个东西建立某种认识,哦,原来是一部手机,建立认识之后,你会采取行动,是继续观察,还是走过去捡起来?

任何心识,八个心识都有五遍行心所的,倘若没有就不是心识,因为显然无法对于目标进行认识嘛,你不注意,不接触,你怎么认识?而注意,接触本身就是心的特征,心的功能,所以叫做五遍行

什么叫做五别境呢?这里的别是说的特别的,所谓境是说的心识所认识的对象,比如你到一个大房间里面去,这个大房间就是你的了别境,所认识的对象,也就是说别境,就是特别的认识对象,不是一般情况说的认识对象,不是一般的环境,好比顿顿吃粉条,显然不叫做特别,倘若吃了个把月粉条来一顿鲜笋,你肯定比较有兴趣,就叫做特别,所以五别境心所就是说在特别的环境中才会出现的心理特征

那么对于特别的环境产生那些心理特征了,归纳起来不外乎五种,分别是,欲,胜解,念,定,慧,好比你遇到美味,比如顿顿吃粉条,你遇到红烧鲜笋,你才会有吃的欲望嘛,第一个就是欲心所。当然吃得更差,粉条都没有,这一餐成为了酱油拌饭,菜都没有,你也有欲,叫做不愿意吃的欲。舍离的欲。有欲望你才会有胜解,对于这个事情,这个境界的了解,比如读书渴望学习,你才能够了解,有了胜解,你才记得住,就叫做念心所,一般人说的记忆,回忆,有了念心所,你才能够心得决定,此事必然是如此,真是如此,坚定的认为,然后才会慧心所,生起智慧

五别境心所,这些心理特征,他都是建立在特别的境界中的,比如这个境界好还是不好才有的,要是平平顺顺,无甚变化,习以为常,那么就没有兴趣也就是欲,显然就不会有胜解,和念,定,慧了。 大概讲讲五遍行和五别境心所有法的定义

这里要说到一点,欲心所是个很重要的心所,为什么有些人学佛就学得好?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对于学佛这个事情有兴趣,在他们看来是特别的境界,自己特别喜欢的境界,而一般人显然不会对这个事情认为是特别的境界,一般人认为不就是烧个香拜拜佛之类的嘛,他们是认为习以为常,当然不算他们特别的境界,他们没有善法欲,所以就学不好,也记不住,那么你怎么样才能够把学佛这个事情当成特别的境界呢?唯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激励,不断的生起信心,没有其他什么更好的办法,欲不一定就是坏的,也有善法欲,固然都是欲,但是坏的欲望,在佛教说来是对于财色名食睡上的欲,而不是对于出世间,对于学问的欲

至于遍行心所有法,其中的想,想本身叫做知,有注意,有接触,那么就有了知,所谓了知的范围就比较广,比如粗浅的了知,一个手机在地上,还有深入的了知,原来是华为手机,粗浅的了知,一般人说的知,深入的了知,已经加上了名言分齐了,对于了知的对象,已经进行界定了,也可以说产生思想了。而这里思不是说的思想,思想是想心所,这里是思是决定的意思,决定怎么样?要不要捡起来?揣在包包里?还是等着,看谁掉的,还给人家?已经在造作,在决定怎么样造作叫做思!

八识心王都能造作,视觉乃至触觉,也就是眼识乃至身识都能造作,都能了知(想),都能接触,都能感受,不接触你怎么看得到呢?都有作意,第六识也就是这个每天胡思乱想的,他当然更能作意,更能接触,更能感受,更能了知,更能造作,只是说第七识和第八识的五遍行的运营,因为普通人不知道他们是个啥东西,所以暂时无法了知他们到底在作意什么,在接触什么,在感受什么,在了知什么,在造作什么,其实他们也有的,不然的话单单靠前面六识,众生是无法生活的

阐述一下律仪戒,行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和别解脱戒,定共戒,道共戒的区别和关系

回答:这道题的关键在于首先要把名词解释一下:戒律,根本的道理就在于止恶扬善,为什么要止恶呢?因为佛教理论是建立在因果报应上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只是说譬如种地,播种收获不同时,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今生几十年播种,来生收获,譬如今年三月份种玉米,八月份才收获,在这个原则下,不止恶显然逃不掉恶报,不行善显然没有福报,也就是说首先是从自利的角度必须持戒,其次从利他的角度去讲必须持戒,倘若你不持戒,杀盗淫妄酗酒,别人且不说,父母妻儿跟着你肯定要遭殃的。最后从佛法修证来说,不持戒,那么就没有办法制伏这个散乱的攀缘的意识心,意根,那么怎么会有定呢?怎么可能制心一处,相应于实相?那里来的智慧?所以说来说去,戒律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一步,因此凡是学佛人首重戒律。 很多人,觉得学佛不准这样不准那样,你要知道,不准这样不准那样到底是为了谁好?闲话表过。大乘戒律,主要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叫做摄律仪戒,就是说这个戒条主要的目的是止息恶业,比如大乘首重不准杀生,杀生是恶业,那么这一条就是摄律仪戒,第二部分叫做摄善法戒,这样的戒条就是说精进勤奋的做一切善法,比如菩萨戒说,闻某善知识讲法,有时间的情况下,却不去听,犯轻垢罪,因为你犯了摄善法戒,有这个可以长养善根的机会,你不去。第三部分叫做饶益有情戒,就是说利益众生的戒条,因为菩萨戒的本意就是依同体大悲利益众生而建立,所以有这些戒条,比如说菩萨戒,说若遇乞讨的人,不布施,犯轻垢罪,你就是犯了饶益有情戒,这三者,摄律仪戒,饶益有情戒,摄善法戒又称为三聚净戒,聚就是聚合,相聚,也就是说依三种,三类来分别成立不同的戒律,而且这些戒律的本质都是为了转染成净,离世间染,得出世间净,故名三聚净戒!三聚净戒是横向的一个分类,是平行的,摄律仪,摄善法,饶益有情必须是都不可偏废的,不能说你只讲律仪,不讲饶益有情,那就不是大乘戒律,也不是说,你只是饶益有情而不摄律仪,那就成为世间善人了,谈不上菩萨了,所以是平行的,都不可偏废的,所以是一个横向的分类的。 另外还有一个纵向的分类,也是三种,分别是别解脱戒,定共戒,道共戒,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是别解脱戒?解脱,大乘小乘的共法,是佛教修证的通法,但凡是佛法都能解脱,那么加一个别是什么意思?就是说虽然解脱是佛教的三乘共法,你修声闻乘能解脱,修缘觉乘当然也可以,修大乘佛法也必然解脱,但是人跟人根器不同,业报不同,职业不同,比如说佛门有四众,分别是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比如末学就是优婆塞,我们职业是完全不同的,大慈大悲的佛陀根据我们不同的部类,职业来分别成立相应的戒律,比如这个淫戒,在比丘,比丘尼是完全不能的,在居士来说,只能够是正淫,就是婚配对象之间行淫,比如比丘戒是两百多条,比丘尼戒律是三百多,优婆塞戒又不一样的,是根据部众,部类,业报,职业的不同分别成立故名别解脱戒。

那么什么叫做定共戒,定是说的心得决定,心一境性,也就是说随着守别解脱戒的程度达到了,那么逐渐的远离五欲,远离财色名食睡上面的低级追求,而对于佛法心得决定,不像普通人一样的左右摇摆,到底有没有因果报应啊?到底有没有常住本心如来藏啊?并且还有一定的定力,有定力就能够坚定的,坚决的止息恶行,再加上心地清净,那么这个时候,不需要刻意的对他说,你要守某某戒律,你要如何如何了,因为他有了定共戒了,杀盗淫妄这些事情,因为心地清净的关系,因为心一境性的关系,因为心得决定的关系,绝对不会做的,这个叫做定共戒,也可以说,所谓定共戒是相对于别解脱戒来说的,那个别解脱戒刚开始受都是有点勉强的,有反复的,比如不能喝酒,结果控制不住,迎来送往又喝了,就忏悔,反反复复的,反复强调,反复的戒。而达到定共戒,自然能够以定力止息一切恶行而行众善、

有定共戒的基础上,进一步是闻思修,最终就能够证果,最起码证初果吧,成须陀恒人,七次天人往返,究竟脱离生死苦海,那么他成为初果人,须陀恒人,他不知道什么是我见?他断的就是我见啊,他不知道以后应该怎么修?他不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他当然知道!好比以前没有见过菠萝,听人家说菠萝,总是模模糊糊,还跟着一般人乱讲苹果是菠萝,而他因为实证的关系,自己吃着菠萝,他当然知道菠萝到底是怎么样的一回事情,也就是说所谓的道共戒是由解脱烦恼而成清净智,并且由这个清净智,不需要前面别解脱需要刻意强调,不需要定共戒,还需要加功用行(比如小乘要藏六如龟,守意如城),不需要这样,而身口意行因为解脱慧的关系自然能够合与出世圣道,故名道共戒。 也就是说,我们来讲,摄善法戒,摄律仪戒,饶益有情戒属于是横向的戒律,属于是横向的,都不可偏废的,整体的,齐整的角度去讲戒律,哪怕是一个初受菩萨戒的,这三者都不能够偏废的,都不能够偏驳的。而别解脱戒,定共戒,道共戒是属于纵向的,由浅入深的,随着修行的进步,逐渐的深入的达到持戒的不同程度。也就是说,摄善法,摄律仪,饶益有情属于是角度,门类的分判,而别解脱,定共戒,道共戒属于程度的,层次的分判。 因为说到这里了,讲佛法概论这么久,对于戒律都没有重点介绍,而这个佛法修证修不修得成,有没有希望,关键还是戒律!所以这里再多费唇舌,再讲讲@全体成员 群答疑汇总8.18(内院看门人)

阐述一下,什么叫做世间定,三乘定,大乘定?

回答:定就是三昧,也称为三摩地,三昧,三摩地是梵语,按照中国的语言来翻译就是定,意思就是说等持,也就是说等,平等的,不像凡夫一样的心地是散乱的,持就是说能够使得心保持平等,保持这种状态,所以定就是等持,根据程度不同又要划分为三种,因为有定所以止息妄想,不像凡夫一样妄想纷飞,就叫做奢摩他,又称为三摩钵底,中国语言叫做等至,那么怎么样达到等至呢,比如你观呼吸,12345这样,叫做三摩呬哆,呬哆,这个呬就是喘息,呼吸的意思,哆是停顿的,一入一出有停顿,当然等引的方法不止观呼吸,只是说用观呼吸这个过程来说明,当然还包括念佛等,然后达到等至,然后是等持位。

但是这里的世间定,三乘定,大乘定,并不只是说的四禅八定,是依智慧的不同而讲的住于那种智慧境界的意思,世间定一般就是讲没有出世间智慧的外道定,比如外道离欲得初禅,在初禅那种境界中,但是不离生死,没有智慧,故是世间的,所以叫做世间定,纵使他成为非想非非想,不也不离生死嘛,生死就是世间,所以叫做世间定。三乘定,是说的三乘共有的,共证的智慧境界,比如说三三昧,空,无相,无愿三昧,比如说小乘的,地界三昧,火界三昧等,这里的定更是说的住于某种智慧的境界,这些定也有很多种,是属于三乘共证的智慧境界,也就是对于某种智慧心得决定,这个外道完全没有的,至于大乘定,是大乘不共外道,不共二乘,所特有的智慧,比如真如三昧,就是实证如来藏而具有的,乃至佛陀的智慧不可思议,心离于物而契合真性,性持乎心而显乎物,物现乎心而寂乎性,故曰海印三昧。这有非常多种,无量无数,总而言之三乘定不多,大略就百八十种,大乘三昧,无量无数。

三昧狭义上来讲,比如持某个咒,比如大悲咒,心一境性也是三昧,念佛,念到心一境性也是三昧,无相念佛,住于无相念佛的境界,念佛三昧,那么也就是说定,通俗来说,就是等持,三摩地,广义来讲,凡是住于某种智慧境界都叫做三摩地,对于某种智慧心得决定,那么佛法上智慧就相当多了,真如三昧其实就是住于如来藏真如的自住境界,故是三昧,真如三昧,乃至十回向位成就如梦观,也是三昧,十住菩萨眼见佛性,如幻三昧,地上菩萨成就光影观,住于这种境界就是三昧,其中神通妙用难以俱说,比如如梦三昧,可以亲见自己过去很多世修菩萨道的历程....

阐述一下,什么是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分别的特征是什么?

回答:一般讲这个基础点,很遗憾,我发现很多人都没有讲对,什么叫做闻所成慧?就是通过多闻博学正法而具有的智慧,这里两个条件,其一是多闻博学,手不释卷,第二是所闻的是正法,你要把净空,南怀瑾一干人的多闻,不如不闻,因为他讲的都不是佛法,所以闻所成慧还是一定要学平实导师,太虚大师,杨仁山,唐大圆居士等真正大德的,不然你看他们那些人,学多少年,说句话都前言不搭后语的,就说我,我学太虚大师,平实导师的,几年下来,也可以讲讲嘛,所以一定要具备这两个条件,一是广学博闻,二广学博闻的对象一定要是正法,也就是依前人的教化而承受过来,相对而言,大乘更重闻慧。 然后我们讲思所成慧,一般人讲思所成慧,就说学了要思考,也对,但是没有这么简单!远远不是这么简单的,这个有两个重点,第一点是说的在闻所成慧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就是结合你的生活,工作,实事求是,是苦就苦,是无常就无常,是冷就冷,是热就热,把四圣谛,十二因缘,八识等联系到实际上去,这个是第一点,结合实际!第二点,要把如理思维,结合实际的,整理成为系统的思想,比如我们那天晚上讲三重法界,把三重法界联系三自性,联系四法界,联系戒定慧,要把这些知识系统化,关联起来,比如,我今天讲三法印,我就要把如来藏,把四圣谛,把十二因缘等完全都可以系统的阐述。@全体成员 最后是修所成慧,举要言之,所谓的修所成慧是说的在修行的过程中,最终产生的智慧,这也有两个关键点,第一个是抉择,通过思所成慧,我们对于切合实际的得到心得决定,不再怀疑,纵使全世界都来打骂,都来诽谤说没有如来藏,如来藏是外道神我,你能抉择,不改变,不游移,坚定的信仰,第二点是向身心体验修习,得成决定明见,前面思所成慧只是说结合实际,那么到了修所成慧就是体验,就属于是实证的了,比如断我见,通过修行实证初果,断掉我见,比如实证如来藏,这个就属于是修所成慧了,两点,第一是抉择,第二是实证。

当然实际上的修行不是一就而就的事情,实际上是闻思修,然后实证,然后再闻思修,再实证,在实证的基础上更有智慧,更闻深法而系统归纳,结合实际,然后再实证,再闻更深的佛法,再系统归纳,结合实际,再证,有大师就把这样的过程叫做大乘止观,叫做止观双运(不是密宗喇嘛教胡说的那种),是对于正法心得决定实证(止),再观更深的法(观),譬如登梯,一步步就更高了。

为什么定必然是戒律的基础上才能够成就起码的禅定呢?

回答:这道题是最简单的,只要大家静下心来,反观一下,你每天打妄想都在想什么呢?不外乎就是谁说了我,以前骂过我,谁长得漂亮,我要是做这个生意,在这个岗位,那么就可以多多少收入,是不是,总而言之,绝大多数都是财色名食睡方面的东西,还有就是习气导致的杀盗淫妄的念头反复出现,说白一点,根源就是一个贪!一个贪欲!对吧,你不持戒,你怎么对治贪欲?贪欲越多,内心越不寂静,你想成就禅定,想实证佛法就越难!爱欲迷人眼,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老子尚且知道如此,对吧?所以你不持戒,越来越沉溺下去,妄想就越多,越多就越难成就禅定。

阐述一下佛教和哲学,科学,宗教的异同?

回答:什么叫做科学,分科而学,比如数理化,乃至物理又分为量子物理学,机械物理学等等,总而言之就是分门别类的学习,故名科学,科学讲什么?讲实验,实验的要素就在于事实,通过实验验证事实,通过事实来归纳为定律,通过定律来合理的运用,最终产生手机,电脑等等,什么叫做哲学?哲学原本叫做爱智慧,就是通过逻辑的思维而了解到,‘宇宙万有的本体真相’比如我前面说过的孟德斯鸠等的唯心主义哲学,老庄哲学,无为而治,孟子的哲学,人性本善,其实他们说的都有一定的逻辑性,其实唯物主义没有什么哲学,只是假想。那么什么叫做宗教?宗教是一种意识形态,比如认为上帝创造世间,你必须信,只能信,不信等待你的就是火刑,所以首先他是一种单纯的信仰,其次,他是一种人类联系的纽带,比如把本不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通过信仰联系起来,如阿拉伯国家。 那么好,搞清楚了啥叫科学,啥叫哲学,啥叫宗教,我们来谈谈佛教和他们的异同,佛教讲事实吗?讲事实,诸行无常,有漏皆苦,生老病死难道不苦?这很事实啊,普天之下每一个人都在被实验,更古以来,结果都是这样,对吧,所以佛法是科学,但是他超越科学,因为科学只是在人类的这个基础上来做实验的,观察的对象取决于观察者!比如鸡观察水塘和鸭子观察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于是鸡看到水就恐惧,鸭子看到水就欢喜,观察对象取决于观察者,你再厉害,你的观察受制于你这个观察的主体,而佛法不是这样,是从大慈大悲的佛陀,俱知一切的佛陀清净法界所流出,远远超过于人这一个观察的主体限制了,所以又非科学 佛法是哲学,又非哲学,哲学是什么,我前面说了,是一种逻辑的推论得出宇宙人生的真相,但是我前面也说了,凡是有能所的,有能思考的主体和被思考的客体,那么随着思考的主体的不同,所思考的客体就不同,如孟子就讲,人性本善,荀子就说,人性本恶啊,孟子说从古到今,没有见谁生下来就不亲爱自己父母啊,所以人性本善啊,不逻辑吗?荀子说,从古到今,没有见谁一生下来就主动把奶头让兄弟姐妹吃的啊,都排斥啊,所以人性本恶啊,不逻辑嘛?

那为什么会产生相反的结论呢?因为没有断除我见,我执,没有断除法执,就不能俱知一切法,有执(错误的认识,这个是与生俱来的)就成病,譬如盲人摸象,只是看到一定的片面的,摸到大象脚就说大象是柱子,摸到大象的胸口就说大象是墙壁,正因为这样,所以说都片面化,佛法是俱知一切的佛陀,从事实上来讲的法义,是事物本来如此就如此去讲,而这个本来如此搞哲学的当然不知道的,所以佛法非哲学,但是佛法也讲逻辑啊,所以又是哲学! 佛法是宗教又非宗教,首先我前面也讲了,宗教第一点是信仰,第二点是纽带,信仰,我们现在当然没有佛的智慧,我们除了信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纽带,我们学正法的就在一起,他们学喇嘛的在一起,不就是纽带作用嘛,所以佛教是宗教,但是非宗教!因为我们这种信不是迷信,我们是闻思修,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有漏皆苦,我们是认真思维,实际观察,真是如此,所以我们才信更深的佛法,虽然我们还没有实证,不是他们信上帝,他们见过上帝啊?完全就是盲信好不好?所以又非宗教了。 今天先讲到这里,后面几道题比较重要,要展开讲,比较详细的讲@全体成员

因为现在普遍在信位,或者说还没有入信位的关系,分别解释一下正确的信仰应该信仰什么?以及信仰的不同层次是那些?

回答:信仰,正确的信仰有三个起码的标准,第一是信实,就是说所信仰的真理,到底是不是真实的?如果是虚妄的,假的,那么也不必信他,反观佛教的信仰,如我前面所说,尽管高深的我们无法理解,但是起码的诸行无常,有漏皆苦的确真实。第二是信德,也就是说所信仰的是不是符合道德的?那么道德是什么?道德是一种社会人群普遍接受的意识形态,也就是说这种事情是普遍大家都接受的,大家都认可的规范,反过来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者可施于人,也就是说你希望别人怎么样对待你,而别人如你希望那么对待你,别人就是有道德的。那么这样说来,谁最有道德,毫无疑问是佛陀,本来是生而为太子,却走下来为三教九流传道受业解惑。这就谈得上信。那么所谓密宗喇嘛教,搞什么男女双修,搞什么诛杀法,显然是不道德的,而如基督教等,异教徒就要被烧死,显然也不道德。@全体成员 第三是信能,能力有很多方面的能力,做业务能卖得出去也是能力,治理国家有条不紊更是能力,但是人类社会最重要是思想!中国从古到今两三百位皇帝,今天在那里?而儒家的思想,今天还在吗?唯有出类拔萃的思想言教可以穿越历史,佛教,佛陀的思想显而易见历经两千多年,现在还在弘扬,证明却有能力。信实,信德,信能是信仰的三个最基本的标准。 那么我们确定佛教为正确的信仰,那么既然我们选择这种信仰,就泛泛的信仰完事了?显然不是如此,信仰也有三个不同的层次,其一是仰信,佛菩萨真有道德,真有能力,所说真实,虽然说目前很多我们还暂时没有办法实证,对于没有办法实证的这个部分,我们就只有仰信,仰望,而不能随便去否定,比如说法华经所说的以长劫入短劫等内容,其二是信解,有仰信之后我们还要不断的学习,如果单单就是信,而不理解,那么毫无疑问就是迷信,如我们近段时间讲这些,其实有些人也回答不了,这不是迷信吗?真正的信必须建立在理解上,能够真实的理解才谈得上真实的信仰,当然也要防止另外一个误区,自以为解而不信,有些人,背的起来几句佛教的名相,就自以为了不起,反而不信了,如钱文忠,季羡林这些人,有解无信则为狂夫,所谓世智辩聪类的。

一人之善恶能影响于全宇宙,我们如此渺小,为什么我们的善恶可以影响全宇宙呢?是怎么样影响全宇宙的?

回答:这个在前面其实讲过了,譬如大海中的一滴,大海之所以成其为大海,是由许许多多的水滴组成的,每一滴水滴和其他的水滴本身就是互动的,一个个体的人也是如此的,我们吃的需要农民去种,我们穿的需要服装厂的去生产,我们用的手机,我们的电脑,都需要很多人不同的工作,不同的生活联系起来才有我们的一切,我们所作的也在为他人,推而广之,缘是无穷无尽的,乃至太阳也为我们作缘啊,对不?木星也是啊,对吧,上面也有众生,那么这样推演下去,是不是无穷无尽?你本身就在影响全宇宙,无外乎就是共中共,共中不共,不共中共,不共不共(这个涉及到增上慧学暂时就搁置)

也就是说本身你就是众缘的聚集,你也是其他人之所存在的条件,不论你是贩夫走卒还是神仙皇帝都是一样的,这个是从理上讲,从事上讲的话,人海,浩渺无边,全世界有七十亿人,何况众生海,在娑婆世界南瞻部洲,蚂蚁有多少只啊?众生海更是广阔无垠!就人海来说,有潮起潮落,某一世你有福德,你为浪尖,号令八方,我们为辅翼,某一世我的福德实现了,我为浪尖,你们为辅翼,浩浩荡荡穷未来际,福德实现的时候,某个人主观的善恶,是不是会影响很多的人?或者为万世开太平或者屍山血河一将成名万骨枯?所以说从这个道理讲,诸位要想将来更好的影响你所能影响的部分,那么就要抓紧培植自己的福德,不然口喊口号,都是无益的事情啊!

为什么说大乘修行信如来藏本来不生不灭,常住如是,才算是真的

回答:讲了这么久太虚大师的佛法概论,还知道我们第一个问题在讲什么吗?我们第一个问题在讲什么是佛教的因缘论,什么是外道的因缘论,我当时回答是说的外道的因缘论比如说,他们认为马云开淘宝是因,马云发大财是果,而佛教的因缘论是说的,上辈子的马云(也许不姓马)曾经做过某件好事,这个好事做完了,譬如学绘画,绘画学好了,毕业了,但是这个“技能”埋藏在他的第八识如来藏中,这辈子遇到合适的“纸笔”就画出了精美的画卷!也就是说外道只认可这辈子的,外道不认为有如来藏的,而我们所谓的因是建立在三世因果,建立在如来藏具有能藏,所藏,我爱执藏上的

也就是说我们所谓的因更侧重在这个因,在如来藏第八识来说的,而他们所谓的因是在我们看来是缘,是条件,是这辈子的“纸笔”,如果没有如来藏,业是作用的意思,作用譬如是电能,电能不依靠电线是到不了你家的,你家的电灯是必须有电线的,没有如来藏,就譬如说,你在讲,你家的灯泡不需要电线就可以发光,这是不可能的,作用,业,譬如技能,他本身必须要有人这个前提,才有技能可言,业也必须要有他所依靠的,依附的心识才能够起作用,懂了吧,否定如来藏本质就是在否定三世因果,那么还学佛干什么呢?凡夫外道都不如,凡夫外道至少不否定啊,他没有听过他否定什么,那么好,你学佛了,却故作高深,学满满的伪佛法,来否定三世因果,否定持业种的本心如来藏,你本想求福报而造大罪过啊

txt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三
大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 诏译
  钝根小智闻一乘  怖畏发心经多劫
 不知身有如来藏  唯欣寂灭厌尘劳
 众生本有菩提种  悉在赖耶藏识中
 若遇善友发大心  三种炼磨修妙行
 永断烦恼所知障  证得如来常住身
                -----教证,真实有如来藏
txt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七十八
尔时世尊复依一切住持藏法如来之相。为诸菩萨宣说般若波罗蜜多一切有情住持遍满甚深理趣胜藏法门。谓一切有情皆如来藏  普贤菩萨自体遍故。
txt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众生悉有如来藏   三宝于是现世间
 一切有情入佛智   以性清净无别故
                -----教证,真实有如来藏
txt
大宝积经卷第二十八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信成就。佛言。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行不谄行。得柔软行。彼菩萨信诸如来正真正觉无上菩提。信诸如来于一念中说三世事。信如来藏不老不死无量无边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信诸佛实际法界一切智一切智人所知力无所畏。
                ------------信如来藏不老不死无量无边不生不灭不常不断!

是不是这样的呢,所以古德说六即佛,所谓理即佛,也就是不论学佛不学佛,众生都是有第八识如来藏的,不然的话因果轮回无法成立,那么不会有众生,所谓名字即佛,就是听闻这个如来藏正法,听闻经典讲也好善知识讲也罢,真实信众生皆有如来藏,我也有,升起决定信就叫做名字即佛,观行即佛----乃至因为名字即佛的关系,如禅宗祖师还没有开悟以前,种种方便种种参访种种观行,寻找如来藏,故名观行即佛,然后是相似即佛---终于实证第八识如来藏,找到了,现观诸佛菩萨,乃至蝼蚁皆有,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但是你目前的第八识还有染污没有断除,故名相似即佛,然后是分证即佛,进入十地的修行,断除染污的种子故名分证即佛,最终第八识内外俱净,成无上正等正觉者,成就一切种智,就是究竟即佛。

这里面最重要是什么?是名字即佛,信有如来藏,倘若你不信,那么必然永远都在理即佛这个阶段,对不对,谈不上什么佛法的修学,谈不上转染成净,所以五十二阶次,最重要十信位的成就,就在于你信不信如来藏真实是有了!所以祖师们又说,名字位里真佛眼!楞严经也说信自性三宝才入干慧地,乃至文殊菩萨说,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乃至波罗蜜经,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皆如此说。 所以说佛法概论到今天就讲完了,最后希望凡是有见闻的善友,最起码都能够真入十信位,疾雷破山风振海! 诸天耽乐,修罗方瞋,禽兽怀狖獝之悲,地狱有幽沉之苦,可以端心虑、趋菩提者,惟人道为能耳’。端心虑,趋菩提,既入宝山,勿空手回,此则不佞与诸君共勉之者也!与君共勉!与君共勉!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正法得久住 广利诸群生 太虚大师著 佛法概论 讲演完毕 感恩诸位菩萨 10.11课后习题讲解(内院看门人)

金刚经是大乘经典,阐述金刚心如来藏的,那么金刚经为何说,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无余涅槃是小乘解脱道的目的,金刚经是大乘经典,为何不说无住处涅槃呢?

回答:是这样的,无余涅槃在解脱道来说,就是灭尽我见,我执,也就是灭除三界爱,使得未来世的苦依,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不再出生了,但是在大乘来说,无余涅槃的定义和小乘的是更加深广的,也就是说不完全等同,也就是说大乘所谓的无余涅槃是说的,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无明住地,这五住烦恼全部灭尽,两种生死也断除掉,就是说分段生死和变异生死也全部断除,这样叫做无余涅槃,而小乘并没有断除无明住地烦恼,也没有断除变异生死,也就是说大乘所谓无余涅槃是说的灭除烦恼的现行和灭除烦恼的种子,如瑜伽师地论说,是断除了随眠和粗重,而小乘只是断除现行,不断种子,所以金刚经的,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是这个意思,再次是因为,金刚经是破相显宗,显示如来藏的经典,是以这个为中心的,如@小不点 真的很有善根,说对了,如来藏无形无相,并没有所谓能断所断,无无明亦无明尽,第八识本身无所谓学还是不学,无所谓断还是不断,也就是说他本身就在涅槃中,本身就是无余的,所以金刚经要说,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不说无住处涅槃(无住处涅槃是说的无所凝住,谓依大慈悲行大方便,现八相利益众生,纵使成佛,佛的第八识也是无形无相的,所以用无住处涅槃不能呼应金刚经的主题,所以不用,而用无余涅槃) @全体成员

世间的科学,哲学等,比如科学发明显微镜,望远镜等,科学再发展个万年千年,当然更加进步不可想象,为什么说科学等不能得澈底根本究竟之大觉悟?

回答:这道题@小不点 师姐也回答正确,主要是因为其一是因为世间的科学,哲学,主义等都是相对待的法,比如科学讲实践,实践本身是不离观察者和被观察对象的,那么这样就是有能有所,也就是说观察的对象,观察的结果是依观察者而建立的,依观察者而建立,观察者就带有主观的成见(必然如此,世间上不带主观其实是假说,没有谁不带主观,如鲁迅说,道学家看到了道,理学家看出来淫,数学家看到了数),带主观的成见,就譬如盲人摸象一样的,对待事物只是看到一个方面一个角度,并没有看到整体的模样。其二如世间科学技术等,他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并不是一开始就完备了,以前讲经典力学,现在讲量子力学等,在某时实用,在某处实用,在彼时,彼处就不实用了,为什么这样呢?因为无常故,时代在发展,科学本身也需要发展,既然都是无常,就是变动,是变动就不是事物的真实,真实就不变,变的就不真实,只是说适应时代而具有的工巧而已。 而佛教不是这样,佛教没有所谓发展改变,认同佛教有发展改变的人是不懂佛法的人,佛说法从一开始就圆满了,如四圣谛,三十七菩提道品,八识二无我等,2500年前是这样,2500年后也是这样,此处是这样,彼处也是这样,为什么如此?因为是依的唯一的真理,实相心来讲的,就不变异。

阐述一下三论宗和唯识宗的异同

回答;佛教并没有这个宗派的说法,古来反对宗派的称谓的也不少,考察宗派的形成,主要的原因是当初不同的祖师从不同的层次角度去阐述某方面的法义,后来的人就把他以及他的弟子们称为某某宗,三论宗主要阐述般若中观的,唯识宗主要讲万法唯识,般若中观本质就是亲证唯识宗所说,万法本源的第八识如来藏的,前面我讲过了,这个第八识出生万法,万法出生了,他反而被遮障了,众生唯见五蕴种种花花草草男女,不见如来藏了,所以如龙树菩萨等破相显宗,破相就是破除种种在花花草草男男女女上的执着,而显示如来藏第一义这个宗,宗又称为性,性在古汉语叫做真实,真实为性,所以三论宗又称为法性宗。而唯识宗单单就显示第八识来讲,于此相反,是先建立第八识的第一义,然后从这个第一义开始讲百法,讲三性,讲八识...学的人,由此而明,万法皆可摄入第一义心,万法唯识,三界唯心,这样而深达宗门第一义,所以两者的目的是一样的,只是说三论并不能包括唯识种智的内涵。

以前南怀瑾这个庸师说“方便生下流”(在他的南禅七日),他为什么这么说?说得有没有道理?

回答:南怀瑾是根本不懂佛法的人,乱说一气,佛教的方便不是说世间人的方便,世间人的方便,好比说方便,好比尿急,找个地方方便方便,或者我手头紧,你给我点钱,让我方便方便,而佛法上的方便是两层意思,其一是说的方,方是说的时间和空间,时间是不断变化的,比如2500年前,比如现在是公元2019年,空间上,这里是中国上海,你那里是中国贵州,十里不同风千里不通俗,便是便利的,大家用没有用过便利店,小卖部啊?买个东西就开你家小区门口,便利吧?合起来叫做方便,也就是说佛法的所谓方便是说的,随时代地域的不同,而因这种不同诠释佛法,比如我们讲四圣谛,怎么个方便,怎么随时代呢?所谓苦,你有没有房贷?信用卡欠款吧?娶不到老婆吧?这样就非常方便的解释了什么叫做苦,如果你说你参加科举很难考中!谁现在参加科举啊?你这样说,就一点不方便了嘛! 举要言之,佛法所谓方便是说自己能够通达佛法的基础上,随时代地域众生根器的不同,而因材施教,因时因地随顺当代语言的教化! 所以南怀瑾根本不懂啥是佛教的方便。

论天台宗藏别通圆的意涵

回答:这样的划分不是分宗派,佛教经典必定多,目前除去密教部的某些伪经等,也是全世界做大的一套丛书,吉尼斯世界纪录上有的,这么多的书,就涉及到对于这些经典进行区分,使得所学的人大致能够了解有那些内容,天台宗智者大师的区分就是分为四部分,藏,别,通,圆,所谓藏读作CANG,就是说隐藏的意思,某些经典,如阿含等属于隐藏宣说宗门第一义心如来藏的,并没有明说,但是隐说了,比如阿含中,反复讲,非我,不异我,不相在(什么东西跟什么东西会不相在?),然后是通教,就是说这部分内容是修解脱道以及菩提道大乘的菩萨都需要修学的内容,比如四念住,三十七菩提道品,蕴处界等等,然后是别教,专门为大乘菩萨解说的,比如八识二无我,三自性等等,最后是圆教,究竟显示,显发如来境界的经典,佛菩萨的种种功德,种种境界的,整体的佛教唯有一佛乘,种种次第建立的比如法华经,华严经等等@全体成员 11.8日太虚大师佛陀学纲课件及内院看门人群主课后习题讲解

                佛陀学纲

──民国十七年太虚大师八月在首都毗卢寺讲──

一 原理──现实主义     甲 现行实事     乙 现事实性     丙 现量实相     丁 现变实力    二 动机──平等主义    三 办法──进化主义    四 效果──自由主义

今天在首都首刹毗卢寺(南京),和首都同人相聚一堂,更得李主席驾临指导,这岂但是太虚个人的荣幸,实在可以说是佛学昌明的预兆!到会诸君,大都已有相当的研究和行持,本不用太虚来讲说,不过因此盛会,太虚也很欢喜把二十年来研究所得,贡献各位以求各位的指教。

平常所谓佛,是梵语佛陀二字的简称,意义是觉者,就像世间有学问的叫做学者一般。所以,有普遍大彻悟的叫做觉者,觉者是人类最高人格的表现──因为人是小宇宙,与大宇宙一致不二,以全宇宙为自体是人生最高的价值,能够达到这个目的才是人生最高的意义;所以世界人类不可不求最高人格的实现────在人类得到最高觉悟的就是佛。佛是人类最高的模范,指示我们如何做人,如何进到超人地位,乃至如何做到完全觉悟。

因此,信佛不是迷信,是彻底破迷,是趋向觉悟的。而且、佛并没有说只我是佛,你们一切都应当信仰我。却说凡有心灵觉知的皆有成佛的可能性。所以,佛是主张平等的,是主张人人都可以成佛的,人人成佛乃佛学的目的。就根本上说,佛法既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学,所以有人说佛法非宗教非哲学。佛法虽可以包括一切宗教、哲学,而却又超出一切宗教、哲学之上。如别的宗教,信仰者不能与被信仰者平等,佛法却不然。所以,佛教应该叫做佛法,不是宗教,不是哲学。一 原理──现实主义(即法尔如是)

佛陀学的原理,用一种名词把他表示出来,就是现实主义。宇宙间一切存在的事事物物,都可以谓之现,这些一切存在的事实,就叫做现实。所谓现实主义,依佛陀学的道理讲,就是这些一切存在的事实,本来怎样就明白他是怎样,事实如何便还他如何。譬如花瓶就是花瓶,不能说是别样。现实主义的标题下何以写著「即法尔如是”呢?佛对于全宇宙完全觉悟,把全宇宙觉照得明明白白,所谓“洞见诸法实相”,也就是洞见全宇宙本来面目。全宇宙本来面目,在佛法上谓之法尔如是,就是说全宇宙一切存在的事实本来如此。其次,现实主义又可以说是佛陀无主义的主义。甚么缘故呢?世间上的种种主义,是参加个人主观和私见的,不是全宇宙公平无私和本来如是的;佛陀的现实主义,是全宇宙本来如此的真实主义,是非主观无私见的,所以是无主义的主义。总结一句,就是佛用很巧妙的言语文字,把本来如此的现实说出来,叫做现实主义;也就是根据佛陀教义,说明宇宙一切存在事实的真相。上来说明现实主义的名称所由来,此下再分开来讲。

甲、现行实事  现是显现出来,是现在有。譬如现在有世界,现在有人类,现在有万物。现前事物,无时不在流行变化中,不是一种固定的。宇宙间一切事事物物,大至世界小至一微尘,都在流行变化,所以叫他做现行实事。譬如人的一生,何年何月何日生,何年何月何日死;物件的何时成何时坏;推而广之,地球也是多少年数成多少年数坏;再讲远些,到太阳也有成时坏时;所以世事都有成坏、生死的一定限量。见到如此,还没有见到真相,因为宇宙万有不但是时时刻刻变化而已。一切显现的事物,生灭起伏,流行变化,如流水一般。这个变化之流,可以谓之生命之流。所以全宇宙一切存在的事实,都是大小相通,前后相生,刹那生灭相续的(最短的时间谓之刹那)。这种流变之理,依近代科学的研究,不但不违背,反而证明是很真实的。科学分析事物为分子、原子、电子等类,电子有阴阳性,是时刻有变化的;由此可见万物流行不息──科学的昌达,对于佛学虽有证明的地方,但科学是根据五官感觉而佛学是直接觉知的──,这才是见到宇宙的真相,即是宇宙现行的实事。

其次、人类的生命,其来无始,不是那年生后才有的;一生不过是生命流所现出来的一节,不是他的全体,如长江的一段一般。一生一死,不过是生命流的一种变化假相。一切事物亦如此,时时刻刻变化而又永久相续不断。能明白这种道理,即可以破除许多迷惑。

常人觉得人生是空虚的,无意义,无价值,除了饮食男女等以外,甚么事都没有。这样迷惑的结果,思想高的自杀;低的以为人生目的在衣食住等欲求的满足,所以全副精神用在追求生活的美满享受上。因之,彼此相争,使世界扰乱不已,争斗困苦的事情触目皆是,结果引出世界大惨劫来。这是对于宇宙流变的真相不明白,就是不明白现行实事所致,都不是觉悟者。另外有一种人,推测世界上一定有一个创造者主宰者,创造主宰世界万物,由此就产生宗教的迷信来,把人类本来的可能觉悟性障蔽,不能显出。无始无终,循环无端,是所有事事物物的真相。不明白这种道理的,只看见生命流的一节,所以立出造物主等类的名称来。但试问造物主是否一物?假如不是一物,就没有自身,何以能造别物?假如也是一物,造物主是谁所造?如此,可见造物主不能成立。

要知世界万物,都不用他物来造,而是生灭相续流行不息本来如是的。如能明白人生真相是这样的无始无终,世界也是这样的无始无终不是没有生灭成坏,不过是流行不息循环不断而已。这就可以把心量放大到无边无量,心量放大就没有执着而与宇宙真相契合。像这样,现行实事无始无终,人生世界都如此,都是无始无终之生命的实现。过去一切行为为因,现在为果,现在一切行为又发生将来的结果,因果重重相续无尽,所以人生有不朽的价值!这种道理,不但学佛成佛要知道,就是要做有人格的人,有道德的人,也都应当明白,否则会生出许多烦恼来。照大乘道理说,先要做一个完善人,然后再进到超人的菩萨,再进到超超人的佛。想做一个完善人,对于现行实事,就不可不先明白;明白无始无终,才知道人生行为是永久相续不灭的,所行所为有不朽的意义,有不朽的价值。

(太虚大师全集在佛法概论这个章节下总计是八章,目前我们讲了前面三章,我们接着讲后面的五章,后面五章相对于前面都比较通俗一些,短小一些,但是意义也是非常的深邃。)

内院看门人: 法相群课后问答题: 第一题:请问否定因果轮回的,为什么他要自杀,才显得他思想境界比较高?他如果苟活,吃吃喝喝一辈子显得他思想境界比较低呢? 第二题:人是小宇宙,宇宙是大宇宙,为什么说人这个小宇宙和大宇宙是一致的? 第三题:智慧的高低最终最究竟来说依什么为判断的标准? 第四题:简单阐述一下为什么佛法是真现实主义?为什么说我们现实不了呢? 第五题:为什么说凡夫众生都没有“进化”?唯有学佛才能够真正的“进化”? @全体成员 请所有群友参与群问答环节,大家彼此互动是最好的,不然加佛教群干什么呢?这是一点,你不参与群问答,群也不一定回答你的问题,潜水真不是好主意!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正法得久住 广利诸群生 @全体成员

内院看门人课后题解答:

请问否定因果轮回的,为什么他要自杀,才显得他思想境界比较高?他如果苟活,吃吃喝喝一辈子显得他思想境界比较低呢?

回答:要说明这道题,首先要明白一点,就是说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意义,一个正常人做事情都要讲意义,比如我工作的意义主要就是为了一家老小糊口,读书的意义就是为了将来找份好工作,这个叫做意义,对吧?为工作而工作,为吃饭而吃饭,为睡觉而睡觉那是痴呆!那么问题来了,人生一辈子是为什么啊?有多少人想过呢?很多人其实就是上学,工作,老死,从来也不思考这个问题,有些人稍微有点思想的,为了下一代,再有点思想的,所谓为了国家民族,奋斗一生....,但是否定了因果轮回,也就是说,没有下辈子,以前没有出生之前是空无,以后死掉是空无,至于这个子孙后代如何,请问,十代八代之后,你的血脉又在那里?前几天我看报道说,很多人都有成吉思汗的血统,很多人?那就是早就没有直系子孙了,这才多少年?更何况地球都要爆炸的呢?再说为国家为社会,地球又四十五亿年,这一次人类文明才多少年历史?中国才多少年?万里长城今由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对吧?归根结底都是没有意义的,从一个长远的角度去看,完全没有意义,毫无意义可言的,这短短的一生面对无尽的空虚,既然无尽的空虚是确定的必然的,那么现在何尝又不是空虚?没有意义的一生难道不是空虚?只是说认识到这一点的很少而已,比如王国维,海明威这些人认识到了,所以自杀了,没有认识到的就苟活,从来也不思考这个问题,那么很显然谁思想境界比较高?谁比较低呢?

是不是这样的,所以我们说有境界的唯物论者,应该自杀,自杀才能够体现出来他比较有思想境界,认识到了终究是空虚,这个结果不可改变,那么现在的一切无有意义,现在的一切没有意义,也等同空虚,既然如此,为何为了没有意义的现在而不勇敢的接受常恒的空虚呢?是不是这样,好吧,大家以后遇到否定因果轮回的,就问他,你是有思想境界的人吗?他当然说,是!然后你就说,你为什么还不自杀呢?他肯定不愿意,你就这样跟他讲,他不就想明白了,如果否定因果轮回实际上没有思想境界!(当然理论是这样,实际上你这样说他要揍你)@全体成员

人是小宇宙,宇宙是大宇宙,为什么说人这个小宇宙和大宇宙是一致的?

回答:菩萨们的答案我看了,大多都是从如来藏的角度去讲,从都是无常的角度去讲,这样讲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来藏对一般人太深,说明的目的是让对方听懂,所以不是个好答案,说无常,坦白讲也启发不了对方的心智,无常就意味着回答不回答都是无意义的,因为回答本身也是无常,就好像说唯一不变的就是变!这多少给人一种感觉,是狡辩。那么这道题应该怎么回答呢?

这道题应该这么回答,一个人所谓的身体,受用比如钱财,美色,房子等,一个人的想法等等构成了一个人的宇宙,所谓宇是说的所有的时间,所谓宙是说的所有的空间,你的身体,受用,思想,认识都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内的,所谓一个人的宇宙就是一个人一辈子所拥有的所有时间和空间,那么这个大宇宙是离开时间和空间了吗?没有!离开时间空间不存在宇宙,时间空间的集合就是宇宙故!好比离开张斌无张三,因为张斌张三是同一个人,从这个角度去讲是一致的。还有,你的身体,你的受用,你的思想等都是你自己认识的对象,宇宙是不是你认识的对象?也是,不然你根本说出来宇宙这个名词,既然你说出来,那么宇宙不离你的认识,他本身就是认识,和你的身体,思想,受用在认识这一点上没有什么区别,都是认识的对象,不离认识本身,所以是一致的。

智慧的高低最终最究竟来说依什么为判断的标准?

回答:智慧的高低判断的标准在于所知境的深广,比如一个人懂炒菜,懂开车,懂数学,懂艺术,懂历史,懂机械,这样叫做他的所知境很广,通俗来说相对于其他人这也不懂那也不懂当然是比较有智慧的,有些人懂机械,他对于机械的原理,机械工程学,机械力学,设备工程,机械工艺学完全能够掌握,这个叫做有深度,对于机械这个所知境认识上很有深度,所以有智慧,所以判断智慧的高低就在于----对于所知境的深广上面来判断!

同样的,我们是学佛的,在佛法上来讲,谁的智慧最深广,毫无疑问是伟大的佛陀,佛陀具备十智,能够具知无量光年以外的一个世界下了几颗雨,乃至对于某人无量亿万年前做的事情完全具足清楚,无量亿万年之后某个人会怎么样也具足清楚,这就非常深广了,所谓非常有智慧,没有人智慧超过他的,有师兄师姐回答是如来藏,亲证如来藏那个是入门,不是通俗讲的世间出世间是否有智慧的判断标准!亲证如来藏又不是佛很显然不懂机械工艺学嘛,唯有佛陀的所知境是究竟的深广,故名一切智智@水面清莲 @全体成员

简单阐述一下为什么佛法是真现实主义?为什么说我们现实不了呢?

回答:很多无知的人说我们佛教徒生活在虚幻中,其实他们才是生活在虚幻中,我们才是真真正正非常现实的人,他们不现实,比如说诸行无常,既然如此,钱财美色不可久保,他们活到七老八十,还要抓钱还要喜欢美色,死也不愿意死,放也放不下,谁不现实呢?佛教的现实就是说事物本身是如此就是如此,事物本身是无常,本身是苦,本身是和合假,相续假,对待假,我们就说他是如此,一般人认为身体是我,而身体实际上是心肝脾肺肾和合而有的,就是和合假,很多东西凑在一起的,比如林场是说的很多的林木凑一起,离开这些林木并没有林场可言,身体也是一样,离开各种器官无身体,而他们认为是主体,好比认定林场是真实,独立存在的一个东西一样的,而佛教徒不如此,请问谁更现实呢?

那么为什么一般生死凡夫如此不现实?因为他们没有学佛嘛,没有学佛就对于事实本身是如此不了解,那么他们为什么一定要学佛才能够现实起来呢?因为他们无始以来,形成了虚妄分别的习气,我们并没有和他们生活在不同的世界,而认识上有如此巨大的偏差,根本原因是无始以来虚妄分别的习气他们没有去除,就好比一个人带着墨镜,看到的和没带的是不同的。

为什么说凡夫众生都没有“进化”?唯有学佛才能够真正的“进化”?

回答:这道题参与回答的菩萨们都回答正确了,赞叹/赞,因为,一个人不学佛,不相信有下辈子,说白一点,纵使王侯将相,也是混吃等死而已,他没有任何必要去为他压根不相信存在的下辈子做任何的努力,为不存在的东西去努力是痴呆,所以也就意味着,他这辈子是伟人是王侯将相,下辈子流转六道,还不知道具体是个啥,就这样如旋转的摩天轮一样的,毫无意义的流转,看起来转了很多圈,脑袋都转晕了,其实还是在原地的!凡夫众生就是这样的。而佛教徒,我是说真正的如参与回答的这些想学的能学的真正意义上的佛教徒,藏传伪佛教的那些排除掉,那么必然要探讨生命的本质,生命的起源,生命的由来,生命的苦患,如何解决的问题等等,那么他就会为了一世而努力,有如来藏持种的关系,他会戒定慧,闻思修,这样一生就更比一生进步了,乃至最终成佛。实现最终的“进化”,最终的涅槃重生。@全体成员 11.10日太虚大师佛陀学纲课件内院看门人群主课后习题解答

                佛陀学纲

──太虚大师民国十七年八月在首都毗卢寺讲──

一 原理──现实主义     甲 现行实事     乙 现事实性     丙 现量实相     丁 现变实力    二 动机──平等主义    三 办法──进化主义    四 效果──自由主义   乙、现事实性  现事,就是现行实事。把他仔细考察起来:一人或一屋都有个体,其实这个个体不是定性,也无独立性;依佛法讲,是因缘所生。譬如粉笔,是垩、水、人工、模型等众缘凑合所成,有因还有缘;又如一茎草,是由种子、水、土、日光等所成,也是有因有缘;又如人生是生命之流,加上父母和合机缘,乃至水、土、日光、空气等关系;大而言之,世界的成功,也是由于因缘──因是四大(色法)种子(化学上的原子电子),缘是一切众生的业力──。由此推论,万事万物都是众多因缘所成,无固定性,无独立性。

像以上所说,人是聚合全宇宙一切而有所成功的,所以人是社会性的、宇宙性的,人的成功,就是宇宙的成功。古人说:“一言兴邦,一言丧邦”,也就因为每一种行动都是交互错综的,都是互相影响发生关系的。再如世界的成功,是由于人类的业力,这是确实真理,并非玄想。譬如一个地方,都是有道德、有福气的,自然可以造成一个好地方,否则只能造成一个坏地方。由此,可见人是社会性的、宇宙性的,并无一个实体我──自我性。

大圣大贤,把关于全社会的力量发挥出来,普遍于全人类全世界,能够由人为转移一切;所以人对于社会的一切行动,不可不审慎。因为人的行为业力,不但影响于人类,而且还影响于全世界(世界也是业力为缘所成)。可见人无我性,是社会性、宇宙性,所以一言一行能够影响全社会全世界。既然知道人无自我性,依此道理做事,自有公平性,即成大公无我;因为大公无我,就是人生宇宙的实性。

平常人认定自我,自私自利,斗争不已,以致世界不安,人生无宁日。其实人类是应该互助的,不是应该斗争的。孙中山先生所讲的三民主义,也讲到此处,说斗争是社会的病态,真正的人生态度是互相调和的。明白现实的真实性是社会性、宇宙性,是大公无我,由此发心做事,自然一切都是和平安乐。这个并非勉强造成,是宇宙万有的真实性本来如此。佛陀学的原理,就在众缘所成,本空无我。既明白人生宇宙的真相如此,知识方面就有智慧,行为方面也就把握到妥当做人的方法。

丙、现量实相  量是测量,能量的即是知识。用知识量度宇宙万物,所以宇宙都是被量的。量有两种:一现量,二比量。现量是直接知识到的,譬如看见颜色听见声音,是现在显现的。比量是依据直接觉知而推知的,如望见茶而知止渴。量就是正确的知识,一点没有错误的。归纳一句,现量是事实上的直接觉知,比量是理论上的推知。还有一种错误的量度,叫做非量,是不正确的知识。依科学上的知识,平常的知识,错误很多。又、世间的现量是部分的零碎的经验,不是普遍的、完全的,这种缺陷可以由比量补足。比量有普遍性,而其缺陷是缺少确实性。有这两种缺陷,所以常时发生错误。譬如古代政治制度,在当时的环境里,是适用的;当时的人,虽然认为天经地义,现在却不能适用。可知比量远离确实性,就会发生流弊,甚至由错误而生苦痛。

真正的现量,是完全的普遍的直接知识,不用推论而足以弥补平常知识的缺陷。准于现量的实相,就是人生宇宙万有的真实相;也就是佛陀最高觉悟的无分别智的境界。相对的知识,譬如黑白的知识是有分别的,不完全不普遍而且是相对的。佛学上所要成功的智慧,是要将相对的不完全的超越而成为完全普遍的知识──一切智。成功此智,是佛法上的目的。学佛,即是学得此完全智慧的方法。得到此智,亲切证明宇宙人生的实相,能够了知的觉悟性完全发挥。这就是学佛的理由。因为人生的苦痛由于错误,没有真正的现量而来;假如证成了此智,就一切迷妄已去,一切苦痛皆无。至于这佛智如何而得,就必须用深刻的修持工夫。前两重还可以用理论解释他,第三重必须依法实行。人人可成,但须有适当的方法。修积成功,达到成佛目的,是佛学的最精要处。 丁、现变实力  全宇宙中一切显然的存在的事事物物,都是随时变化的,而变化的当中有一种能变的力量,这就是现变实力。平常误会是神或造物主,依佛学说起来,这是错误的。须知能变的力量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是心识的力量。万有都变化,而真实变化的力量是人心乃至一切众生心。人人有心所以人人自己能变化,都能自由自主,只要自己对于宇宙真相有相当的认识,立志力行,即可达到目的。大圣大贤英雄豪杰乃至发大愿成佛,都能自由自主,不过看知识到何种地位而已。

譬如唯物史观,只看见唯物一方面的道理,不知道是欲望知识进步、发见发明渐多的缘故。由心识变化而人生行为变化,以致生产方法亦从而变化;乃至民族心理,人类知识,都是世界转变的原因。故所有事物,都是随心理知识变化的。讲远一点,天文学上所考究到的全宇宙,也确实是随众生心理的变化所显现。试看佛学上修养相当的人,不能见的能见,不能听的能听,就因为心理的力量能冲过自然界的力量的缘故。总结一句,就是能变力在心。我们都有心,故都能自由自主的向上发达到最高成佛地位。简约说,佛学不是消极的、厌世的或迷信的,而是发达人生到最高最圆满的地位的。以最高成佛为模范,把人的本性实现出来,从人生体现出全宇宙的真相,才完成人的意义。

内院看门人所留法相群课后习题 第一题:用三量也就是现量,比量,非量的道理解释一下唯物论的错缪到底在那里? 第二题:所谓“我”到底是个什么意思?为什么无我才符合事实,有我是不符合事实的? 第三题:世间讲比量,为什么往往会出现错误呢?出现错误的根本道理是因为人类有怎么样的错缪心态导致的? 第四题:实际上我们想什么往往都是不对的,比如你想象嫁给富二代,所谓韩剧那样的,往往都不行,那么为什么还说现实都是心识的力量? 第五题:为什么开悟一定要现量?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正法得久住 广利诸群生 未完待续@全体成员 希望诸位群友踊跃回答问题,这样大家才能够共同进步,进步的意义在于交流,其实本身就我们现在的程度出现一点错缪,只要不是根本错误,在所难免,关键还是要敢于说,勇于讨论才是。@全体成员

内院看门人所留法相群课后习题解答

用三量也就是现量,比量,非量的道理解释一下进化论的错缪到底在那里?

回答:这道题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三量,量就是尺度的意思,比如我们用尺子来量布,布有多长?多宽?就叫做量,比如一块布,我们用尺子来量,长度是五米,宽度三米,就叫做现量,真实这样,实事求是直接的真实的量度,长度五米,宽度三米就叫做现量,我们量了这一块布是如此,我想,曾经在某处我见过相似的一块布,看起来大小也差不多,估计那块儿布也应该是长度五米,宽度三米,这个叫做比量,依据现在的正确的量度来测度,推断,猜测现在没法直接量度某事某物是如何如何就叫做比量,比是比较,比度的意思。那么什么叫做非量呢?比如我们现在眼目前用尺子量布,尺子有问题,不是正确的尺子,人家的尺子真正一米,我们这个尺子只有0.8米,但是标记为一米,那么不可能得出来正确的结论,或者说尺子没有问题,但是我们用尺子量布的时候太马大哈,明明是长度五米,量成四米,这就是现量错误,又或者想当然的根据现量长度五米,宽度三米推测某地方的布匹也是如此,结果不是如此,这就是比量错误,凡是现量错误和比量错误归纳为非量,非就是错误的,不如实的,统统叫做非量。@全体成员

回答:弄清楚了现量,比量,非量是个什么意思,那么我们来讲进化论,进化论的内涵主要是说,由低级生物进化到高级生物,这个是进化论的核心观点,比如由单细胞生物进化为三叶虫,由三叶虫进化为鱼,到猴子进化为人,这样叫做进化。首先我们来讲,他这个进化符合现量吗?你长这么大啥时候见过鸡能生鸭蛋?猴子变人?没有见过吧?那么就不符合现量,就是非量,非现量,再说,既然是猴子变人,那么不可能砰的一声就变了,必定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比如应该有半人半猴的化石出土,你看到了,叫做现量,可是至今没有!依据现量上破碎的,片面的(有些鸟类在某些岛飞不出去,翅膀退化,可是它还是鸟啊,并没有跨物种啊!)根本没有见过的,比量得出多少年前猴子如何如何变人,现量不正确,这种比量绝对不可能正确,所以进化论既不符合现量,也不符合比量,完全就是伪说,就是非量。

所谓“我”到底是个什么意思?为什么无我才符合事实,有我是不符合事实的?

回答:这道题群里也是经常讲的,可谓是反复讲,常常讲,诸位回答的师兄师姐基本上都回答正确了,其他的人估计依然懵懵懂懂没有概念,所谓我,就是说的常恒,主宰,纯粹的,真实的主体,比如我们面前一部手机,我们认为是真实存在的主体,是真正存在这么一部手机,但是实际上手机是不存在的!为什么呢?疯了嘛?明明我拿到手上你说不存在?因为手机本身不离和合假,手机是很多的电子元器件组成的,单一的显示屏能是手机?主板能是手机?芯片能是手机?你所谓的手机只是存在你意识上的认识,实际上就是一大堆电子元器件的综合产物,有元器件存在,并没有手机存在!而元器件本身又是由更小的元器件组成的....再说,手机从出厂那一刻开始,就不断的变化,就在变旧,变坏,不离生,住,异,灭这四个相,因为这四相存在你才可以判断它存在的,那么生是真实存在的吗?如果存在,存在的东西应该也有生住异灭,对吧,生还有生生,生生还有生生生....乃至无穷!这是不可能的!对不对?手机不离对待假,手机之所以叫做手机,是因为有人来使用它,有人来认识它,是因为它区别于电脑,桌子,板凳等不同,你才能够认识,也就是说他的意义,它的存在是因为其他的物质存在所以才有它的存在,而其他的事物不是手机!你是手机吗?正因为其他的事物不是手机,所以手机也是不存在的,不过就是你意识上认为而已!手机是如此,你也是如此,所以你根本就是无我,就没有真实。

世间讲比量,为什么往往会出现错误呢?出现错误的根本道理是因为人类有怎么样的错缪心态导致的?

回答:世间人为什么没有正确的比量呢?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没有正确的现量,比如唯物论就是在没有正确的现量上面得出的错误的比量,但是你也许会说,科学家发现万有引力,发现光的波粒二象性是正确的啊,对的,在世俗上来说,正确,但是并不是普适的!比如万有引力在量子力学就不适用了,而佛教的现量,比量具有普适性,两千五百年前是无常,苦,空,无我的,现在也是一样啊,无常,苦,空,无我,以前没人长生不老,今天没有,未来也不会有,所以世间现量具有局限性,局部的正确,不会是整体的永远的正确。再说,人类因为忽略现量的关系,他们的比量也往往不正确,当今很多人喜欢看穿越剧,为什么喜欢穿越剧?穿越到过去当皇帝,三宫六院那里不好?然而,他们忽略掉现量,一个人的知识,技术,思想能够离开他所处的时代吗?答案是不能,比如量子力学不可能产生在古罗马奴隶时代,AK47也不可能出现在南北宋朝,人是时代的产物,反过来人又作用他所处的时代,假如说有人能够穿越(实际不可能,过去就好像你昨晚的梦,已经不存在了,这么去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地方),那么也不离当时的时代,也就是说你还是成吉思汗屠刀下的可怜虫而已,因为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没有AK47.

也就是说,在现量来讲,作为个体的人其实是时代的条件下,各种元素的综合产物,比如当今的农民给你种菜,产生工人创造元器件,老师教育你.....现量就是这样,没有那一个人是孤立的,那么你假如能够穿越,就会是当时的条件来满足你,你就不会有现在的思想和技术,你认为有,就是非量,不符合现在的事实,那么就是非量。正因为这样,所以很多历史书,我发现个问题,过去司马光,司马迁讲历史多少不带个人色彩,如此既如此,现代讲历史,往往有强烈的个人角度,这个时代的角度,比如讲梁武帝,你站在现在你的角度,他为什么没有如何如何,站在他的角度,他的时代又能怎么样呢?人是时代的产物,不是封闭的个体!

实际上我们想什么往往都是不对的,比如你想象嫁给富二代,所谓韩剧那样的,往往都不行,那么为什么还说现实都是心识的力量?

回答:心就是识,心和识是不同的角度去讲,实际上是一个东西,有时候说心,在现在讲叫做主观能动性,人有主观能动性,所以能够自主,比如我可以选择,我可以自己努力,我可以思考,因为人人都有心,所以大家都能够自主,乃至一条狗,它也有心,它也可以自主,对主人就摇尾巴,对陌生人就汪汪叫,正因为这样说心,心主要是因为带有自主的意涵,所以叫做心。有时候叫做识,比如眼识,耳识乃至第八阿赖耶识,识是说的分别的意思,眼识也就是视觉分别的对象就是我们所见的花花草草,表色,形色等,能分别所以叫做识,心和识是同一个东西。@全体成员

回答:既然心有主观能动性(在唯识叫做心所,思心所,思就是造作,决定的意思),正因为这样一个人之所以成其为一个人,是因为有主观能动性,所以不是瓦块,不是木头,因为有心,有造作,那么一个人能够造作,他能自主,他就可以或者善或者恶的造作,就导致说形成苦乐的种种果报,果报不是上帝伟人恩赐的,不是科学家发明的,完全就是因为这个人有心,由心而造,又造而受报,所以导致受种种苦乐报,归根结底所谓心造!在受种种苦乐报的时候,业报是有局限性的,叫做报障,比如当初心造恶业,成为一头猪,这头猪就是业报的体现,我们人也是,那么这头猪,它想反抗屠户是徒劳的,因为它的业报导致它没有办法解放前肢,没有办法使用火,打造武器,人也是一样,种种苦乐报成为事实,你就不可能再随心所欲了(境界本身不离识的分别作用,其实也是在心受),所以你当然不可能想当然的就嫁个温柔体贴的富二代,像韩剧一样阳春白雪嘛!但是无论如何,这个业报,还是因为你当初有主观能动性,也就是心而造啊!所以正因为你现在想好不得好,处处惹烦恼,才证明是心造啊(不然就是如上帝创造的,他是啥毛病,要把人造得贫富不均?贤愚两分?)

回答:所以说正因为大家都有心,都有主观能动性,普劝见闻者,勤修戒定慧,你有心,那么你的未来你可以自主的,可以做主的,所以太虚大师这里讲皆是心识的力量,不要埋没自己的心性,不要懈怠,这样一生更比一生好,最终成就最圆满的觉悟!加油,再加油!

为什么开悟一定要现量?

回答:首先要说开悟到底是悟什么啊?六祖慧能大师天天讲自性,自性,他所谓的悟,就是悟个自性,我们没有开悟,我们也不知道啥是自性,幸好,他慈悲得很,在六祖坛经嘱累品说,我说自性,即是藏识....原来,所谓的标的就是第八识如来藏啊!所谓自性就是第八识如来藏,第八识如来藏又称为实相心,就是找到这个,现观他的真如性(真就是不变,不变为真实,如就是如其本来,如如不动,因为他具有真如性,所以亦名真如),原来就是悟这个,那么凡夫为啥悟不了呢?主要是因为,有种种错误的认识,也就是说一直生活在非量中,比如我前面说的唯神论的,唯物论的,进化论的,否定因果的种种粗浅的错误认识,还有深细的错误认识,比如说我们眼所见不过是色尘,色尘本身是个独立单位,和声尘并没有直接关系,也就是说前面五识,都有自己的区域的,而意识参与进来,把这些本身是独立的色,声,香,味,触给连贯起来,形成了,你,我,他,形成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不符合事实的,因为事实其实前面五尘是分开的,再者意识的能力很强,他有种种独影境,能够产生有或者没有,有的就是攀缘过去未来,没有的就是虚妄计者兔角龟毛,而离真实就更远了,考察这些,其实都是非量,真实必须要符合现量的才叫做真实,如我前面破进化论所讲,正因为这样,所以开悟必须要现量。@全体成员

那么怎么样达到现量呢?如祖师们以及平实导师所讲,首先你要看话头,使得这个意识心清净起来,心一境性,达到这个程度,就属于现量,达到这个程度,再参究,参究不是说自己在心理喃喃自语,而是深深的疑情,这样的情况下,总有一天会爆发的,就能够触证,现在平实导师说无相念佛,体究念佛本质也就是过去祖师们讲的看话头,参话头。

11.15太虚大师佛陀学纲课件内院看门人课后题解答 佛陀学纲

──太虚大师民国十七年八月在首都毗卢寺讲──

一 原理──现实主义     甲 现行实事     乙 现事实性     丙 现量实相     丁 现变实力    二 动机──平等主义    三 办法──进化主义    四 效果──自由主义 二 动机──平等主义(即大慈悲性)   依前面所说的学理,可知人人都可以成佛,佛不只是被人信仰的,而是做人模范的。只要明白佛是如何发心,如何修行,如何成功,照着他去办,就一样的可以成佛。发心,就是动机。动机正当,后来所发生的行为结果必定圆满;假如动机偏颇或者误谬,结果也就必定不完善。成佛学佛的动机,就是平等主义,所谓“一切众生悉皆平等”。

就是近从人类,广到宇宙间一切形形色色,体性悉皆平等。但在世法上看起来,并不如此,一类一类的分别是不平等的。像土石是无生机的,草木之类是有生机的,动物是有感情知觉的,到人类更有思想理性道德,这似乎没平等可言。那末一切众生之类悉皆平等,到底在何处见到呢?佛讲实事实性完全平等,小自一微尘大至一世界,近自人类远至一切众生,都是流行不息的生命之流。在这点上悉皆平等。一切众生皆有心,皆有现变实力,都有可以达到最高觉悟的可能性,就是佛性。──依此点讲,就一切平等。众生都可以达到最高尚最圆满的地位;佛的地位,并非超出一切人类之上。此项思想,与共和国的道理相合,如共和国民皆有做共和国元首的可能性,与君主国不合。佛的平等主义,是全宇宙界、全众生界的平等主义。成佛的动机,是在全宇宙悉皆平等的地方发心,普为全宇宙一切众生发心成佛,非为一人、一时代、一地域成佛,这是最普遍平等的愿心,也就是大悲心。

佛心具有普遍全宇宙的大光明智慧与一切完全的道德能力。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向来迷而不知把自己看得很小,将生命流上一点假相认为自己,向外推求;人人如此,便互相隔碍争斗,种种苦恼随之而生。其实,这都是冤枉,完全由于自性不觉,自找苦吃!这并非是外物给予我们的,也不是绝对不可变的,不过是对于宇宙真相自性不觉悟,所以起种种推求争斗而生种种的苦恼。人人都是佛──都有成佛的可能性,但都迷而不知,可悲可悯!像这样,知道全宇宙一切众生都可悲悯,都可以成佛而却在冤枉受生死轮回之苦,于是起大悲心。因此,自己不成佛,永远没有脱离痛苦之处,一切众生亦然。凡是未到成佛地位,都是不圆满,不免向外有所求而有变化,在流转变化中有不能自主处,所以有种种苦恼。但是众生本性,像山溪间的流水,千回百折非流到大海不止。

一切众生的本能觉性,也一定要流到通河入海之处,就是走上成佛之路。有这条路,一切众生就都有成佛的可能。明白一切平等义,从此理性上发心,便走上成佛的路。愿令众生究竟离一切苦,得一切安乐,才是成佛动机!倘若单为自己个人,或者以为佛是不可企及的,想倚赖佛去求福避祸,即非学佛者。平常人以为佛与鬼神一样,信佛可以免祸得福;这种动机,在佛法上是迷非信。所以学佛应当普为一切众生发心,不过在实行上,可以用种种不同的方法。譬如我们中国人,现在受着种种压迫苦痛,就应该去做救国救民的事业,这种动机是正当的。但是实行,必须从能够做到的先去实行,而动机上却又须完全平等。在大平等主义上发心,才能够做救国救人类的事业。此在佛法上讲起来,即所谓发菩提心,修菩萨行。从佛性上发动为社会性宇宙性而发心,自然是善的而无恶的,学佛的动机如此。

世人对于学佛每误以为是自私自利;古代读书人,也以为学佛的死后可以安乐。其实在小乘部分固有求个人解脱之意,但并非佛法根本。佛法根本,在普为一切众生发心,所谓“众生无边誓愿度”。释迦发心出家修道度世的动机,就由于对于自然界之观察:自然界虽生生不息种类繁多,但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互相吞噬互相残杀,能不能够生存能不能够安乐,却非天地所问。一切生类互争互杀而得一日之生,觉得过于残酷,太可悲悯,于是去讲求如何免除一切悲痛惨苦的方法,这个就是大慈悲心。像孙中山先生民生主义的动机,也是出于想免去人类苦痛叫他得着安乐和平,也无非是出于一种菩提心。

佛的大慈悲心,普为一切众生,但要免去众生悲惨的生活,先要自己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相而具备救济众生的功能。释迦幼年,有一次到乡间观察,看见农人耕地的时侯,虫从土里出来,乌鸟随即把它吃掉。释迦嗟叹自然界的生活残酷可悲悯,痛彻心腑,从此发心考察人生宇宙的真相如何,免去苦痛的方法如何,而勤求无上正觉的大道。此乃成佛发心,所以不是消极的;结果也就得着和善安乐的生活,就是大涅槃。释迦修道的动机在成无上正觉之佛,所以成佛以后,居不宁处,说法度人。

由此可知佛是普为一切众生发心的,不是自私自利的,又不是空想做不到的,是有一种妥当办法切实进行去实现的。平常以为佛法乃非人生的,厌世的,非伦理的,都是误会。生命之流不自觉悟,所以有不安宁的状态;求世界人类的生活完全平等,再进一步求一切众生皆得平等安乐,即是成佛动机。所以佛法不是非人生的,乃发达人生的;不过不是专发达物质的生活,也不是专发达精神的生活,乃发达生命的完满生活。这是大乘佛法的本义,学佛的动机,须辨别清楚。

学佛原有小乘大乘之别,小乘动机但求自己解脱,平常以小乘为真正的佛法;还有对于佛法真理不明白的,以为佛是鬼神,这都是错误,因此生下许多误会的评论。所以要辨清学佛的动机,可以约为四义:“皆有佛性,皆能成佛,自悯悯他,普成正觉”。就是说皆有成佛的可能性。皆有学佛平等的实性及可能性,所以皆可以成佛。这又可分做四层讲:第一重是相信宇宙万有有一种普遍完全的真理;第二重是相信这个真理有最高无上大觉悟的完全认识(无上菩提);

第三重是相信这个无上正觉有得到过的,如释迦;第四重是相信人人都可以得到。佛学根本信仰不出这四重。但现在人类,在知识上、行为上、能力上、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都不圆满而生种种欲望,以至生种种痛苦,虽说都可成佛,而实处于可悲可悯的地位。把此世界人类众生所有痛苦,都看作如我自身痛苦一样,发自悯悯他心,才是大乘动机。这样发起大心,普为一切众生求得无上正觉,有真觉悟才能破迷,一切行为才能合理。惟佛法为能明白一切痛苦之源起于迷惑,根本铲除,可以说是彻底革命。而成佛的动机,可以说是在改造成全宇宙全人类的安全生活。

法相群课后问答题: 第一题:人人都有心,有心就是能够自主的,因为能够自主的,所以可以或者善或者恶的造作,那么既然说能够自主,为何又没有我呢?又说无我呢? 第二题:论为什么说众生平等?明明实际上钱财权势都不平等,为什么还说众生平等呢? 第三题:既然人人皆有佛性,为什么还必须发心才能够成佛?不发心为什么成不了佛? 第四题:学佛不是为了发达物质,不是为了发达精神,离丰富的物质精神怎么谈得上达到生命的圆满生活? 第五题:在这个世界上弱肉强食,以暴凌寡是常常见到的事情,几千年前是这样,现在是这样,未来也是这样,既然这个事情存在如此久了,为什么是错缪的?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正法得久住 广利诸群生 未完待续@全体成员 希望见闻者,踊跃参与回答,闻思修的根本还是在于相互交流。@全体成员

内院看门人课后习题解答:

人人都有心,有心就是能够自主的,因为能够自主的,所以可以或者善或者恶的造作,那么既然说能够自主,为何又没有我呢?又说无我呢?

回答:这道题讲到自主和凡夫的我,首先我们来说,最关键的一点,还是要说,一般人说的我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一般人天天说我,说到底,他们也不晓得这个我到底是如何定义的,根据他们的说法,是说的一个常恒,主宰,纯粹的主体,你或者说,人家认为身体是我,人家又不是痴呆,谁不知道身体是会灭掉的呢,他们不认为常恒啊!那么请问,他们是不是认为人就这么一辈子?这只有一辈子,什么东西只有一辈子?就是身体嘛!既然只有一辈子几十年,死掉之后这个世界跟他有什么关系?站在他的角度毫无意义,对吧?断灭的本质就是认为身体存在这几十年是“常恒”(有意思才有常恒可说嘛,死掉没有意义就无所谓恒不恒了),只不过他把常恒换成了有意义而已。在佛法上来讲就是把生灭的存在执为实有,所谓实有就是认定生住异灭的阶段有意义(也就是认定为常恒)。

还有主宰性,一般凡夫都认为,我只要如何如何就能如何如何,他们把主观能动性,也就是我们这里说的心识的自主性认定为是我,能主宰了,实际上很多事情不能主宰,生老病死你固然有自主性,可以保健,可以药疗食疗,终究还是要死啊,生老病死你可以在一定的程度自主,但是你无法主宰!最后他们所谓的我是一种纯粹的主体,比如说灵魂,死掉了从身体冒出来,不需要条件可以单独存在的东西,综上所述,心识本身是不能够不依条件而存在的,比如眼识需要九缘,乃至意识需要三缘,需要意根,意识自己的种子等,乃至我们讲第八识如来藏要出现世间,也需要缘的,需要第七识的存在,所以并不是世间说的我不需要条件,人有心识固然有主观能动性,可是不能主宰,这辈子是上辈子的业报导致的,譬如狗,有自主性,它能主宰中午吃狗粮还是吃排骨?人也是一样,有自主性,这辈子是上辈子所造业导致的,很多事情无法主宰。再说心识本身除去第七识和第八识,前面六识都是生灭的,第八识固然常恒,但是完全不主宰,所以每一个人都随业受报,第七识有决定性,可是他蒙昧得很,他完全就是根据业报随所生所系。所以根本就没有凡夫说的我,心识的自主性和凡夫的我是两回事情@全体成员

论为什么说众生平等?明明实际上钱财权势都不平等,为什么还说众生平等呢?

回答:这道题我看了小不点,孙小红还有阿兰若师姐的回答,都回答得挺好的,有说依如来藏在一切众生心中都是无觉无观,本来清净说一切众生平等,有说一切众生都是无常的,所以平等,回答得挺好的,我们要跳出一种思维模式,我学佛十多年,我发现依世俗的眼光来看,大家会觉得贫穷贵贱很真实,聪敏蠢笨很真实,有能给你付首付的爹妈和一穷二白的爹妈完全不一样,这个不一样很真实!对吧?凡夫众生都认为这些很真实,那么我们要说这些到底真实不真实?在佛教看来这些都不真实!你说贫贱富裕真实,请问贫贱是不是依富裕来说,肯定是啊!那么两者必然有关系,对应的关系,对吧?那么既然有关系,贫贱中有富裕?富裕中有贫贱?都没有!那就没有关系,没有关系何来的富裕贫贱?

凡夫众生最强调的就是生老病死,人人喜欢生不喜欢死,可是既然生就必然会死,就好像一个石头扔到天上去,你希望不落下来,那是不可能的,那么生死是相对待的法,生中有死吗?生中有死不应该叫做生,好比石头向上扔如果有落不应该叫向上,同样,死中有生吗?死中如果有生,不应叫做死!两者没有关系?没有关系何以必须要先有生才后死?一切众生莫不皆然,故平等

既然人人皆有佛性,为什么还必须发心才能够成佛?不发心为什么成不了佛?

回答:这个在经典中讲过很多次了,我记得是说的,金非销有,离销无金,我们去富含金矿的山里面淘金,要先挖金矿石,然后用水冲洗,冲洗因为金的比重大,就留在了筛子上了,砂石就冲走了,然后这个金沙要用火来烧,金融化了,杂质就清理了,整个过程称为“销”!那么我们来说,你拿一块泥巴,可以销出黄金?当然不行,因为随便捡一块泥巴,它不含金啊,对吧?那么金矿石不销就是黄金,那么我拿一块儿金矿石,卖你399一克,你会说我有毛病,想坑人,对吧?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好比说是金矿石,其中含有很多杂质的,并不就是纯金,如果就是纯金,佛经不应该讲离销无金,当今末法时代,很多法师,大居士,卖弄风骚,其实在佛法上讲一窍不通!什么道不用修啊,什么你越学越执着啊,你们遇到这些无知的人,就应该随手抓把泥沙,卖他399一克!他不干,你说,既然如此,你凭什么说,道不用修呢?所以说,众生皆有佛性,还是需要发心,好比山中有金矿,还是要起心动念去“销”!有个动机,有动机才会有行动,有行动才最终会有纯金。

学佛不是为了发达物质,不是为了发达精神,离丰富的物质精神怎么谈得上达到生命的圆满生活?

回答:这道题首先要明白一点,生命,到底什么是生命?拆开这两个字,所谓生,在佛教讲众生,不外乎两层意思,一是说的很多东西和合在一起,五蕴和合,地水火风和合,成为人,成为狗,叫做众生,众者多也!二是说的经过众多的生死,比如我们从往昔以来,生生世世,我们生了死死了生,不知道经过多少生死,太多了,数不清楚,纵使成就不得了的宿命通,算一算看一看,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用众来代指这种无法计算的次数,叫做众生,所谓命就是说的业报,一个人上辈子造善恶业导致这辈子受不同的苦乐报,我们说这一期的生死的过程所有的境遇叫做命,那么生命的意涵你搞清楚了,你就明白所谓发达的精神物质享受不外乎就是你有那种命才有的,你是津巴布韦的,你就那种命,你想开宝马,可能吗?

那么比较而言,请问在这样真实的(虽然的确残酷)前提下,到底是发达的精神物质重要,还是生命重要,我想肯定是生命重要,对吧!没有生命你啥也没有,所以本质来说,发达生命就已经发达了精神物质了,发达的精神物质实际被发达的生命包含的!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样才可以发达生命呢?我们天天胡吃海喝可以发达生命吗?如藏传藏密伪佛教教导我们修拙火,男女双修搂搂抱抱可以发达生命吗?命是业报导致的,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法界定律如此,唯有修行真正的佛法,你才搞得清楚到底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正见),然后你才可以起行(正思维,正命...乃至正定,八正道),然后你才可以发达生命!不学佛是没有可能发达生命的,纵使世间科学,那也就发达一世,其实你能学得了,那也是你有那种命,但是终究不可能发达生生世世的生命的,所以太虚大师这里量发达究竟圆满的生命,就是成佛!

学佛不是为了发达物质,不是为了发达精神,离丰富的物质精神怎么谈得上达到生命的圆满生活?

回答:这道题首先要明白一点,生命,到底什么是生命?拆开这两个字,所谓生,在佛教讲众生,不外乎两层意思,一是说的很多东西和合在一起,五蕴和合,地水火风和合,成为人,成为狗,叫做众生,众者多也!二是说的经过众多的生死,比如我们从往昔以来,生生世世,我们生了死死了生,不知道经过多少生死,太多了,数不清楚,纵使成就不得了的宿命通,算一算看一看,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用众来代指这种无法计算的次数,叫做众生,所谓命就是说的业报,一个人上辈子造善恶业导致这辈子受不同的苦乐报,我们说这一期的生死的过程所有的境遇叫做命,那么生命的意涵你搞清楚了,你就明白所谓发达的精神物质享受不外乎就是你有那种命才有的,你是津巴布韦的,你就那种命,你想开宝马,可能吗?

那么比较而言,请问在这样真实的(虽然的确残酷)前提下,到底是发达的精神物质重要,还是生命重要,我想肯定是生命重要,对吧!没有生命你啥也没有,所以本质来说,发达生命就已经发达了精神物质了,发达的精神物质实际被发达的生命包含的!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样才可以发达生命呢?我们天天胡吃海喝可以发达生命吗?如藏传藏密伪佛教教导我们修拙火,男女双修搂搂抱抱可以发达生命吗?命是业报导致的,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法界定律如此,唯有修行真正的佛法,你才搞得清楚到底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正见),然后你才可以起行(正思维,正命...乃至正定,八正道),然后你才可以发达生命!不学佛是没有可能发达生命的,纵使世间科学,那也就发达一世,其实你能学得了,那也是你有那种命,但是终究不可能发达生生世世的生命的,所以太虚大师这里量发达究竟圆满的生命,就是成佛!

在这个世界上弱肉强食,以暴凌寡是常常见到的事情,几千年前是这样,现在是这样,未来也是这样,既然这个事情存在如此久了,为什么是错缪的?

回答:存在的未必就合理,就好比说病苦,死苦,求不得苦,亲爱别离苦,刀兵劫,瘟疫劫,怨恨会苦等等无量诸苦都是客观存在的,都是从古到今就存在的,那么合理吗?如果合理,那么这种合理也没有见几个人心甘情愿的接受啊,看来这种所谓的“合理”除去浑浑噩噩的人之外,大家都觉得不合理,不接受,可是不接受并不代表可以避免,为什么呢?凡事总有原因,这些显而易见不是上帝伟人恩赐的,不是科学家发明的,不是爹妈给的,那是怎么来的?就因果报应,所谓奉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弱肉强食,以暴凌寡这些人自己造下的!过去世自己种下的,只不过当初造业的时候觉得理所应当,你看他们振振有词的说,不看正义与否,要看有没有势力,乃至一些学佛的,其实学正法的有些人的做派,我也看不起的,本质也是作恶(比如曾经有人为了反对另外个人,居然栽赃嫁祸,故意曲解诽谤另外个人),没有所谓正人用邪法,其邪亦正,邪人用正法,其正亦邪,因为众生在三界六道中流转生死,就没有所谓绝对的正人和邪人,只有所作的事情是否正是否邪,如果界定某人是正,某人是邪,离他所作的事之外有所谓正邪吗? 也就是说合理导致合理,今天奉行这种错误的理论,食物链的进化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错缪理论,明天导致尸山血海,导致种种苦患的合理,如果这样讲合理的确很合理的,所谓冤有头债有主嘛,就是换个皮囊,也得把账算清楚啊,难道不是吗?如果你不希望如此,觉得不合理(世人做到时候觉得合理,受果报的时候哭哭滴滴觉得不合理),当然唯有你学佛了,知道其中因果的联系,站在三世因果的角度去看,你才觉得真的不合理啊!因为当初这样做,最终还是自己受纯大苦报嘛,所以在无知的只看一世的角度觉得合理,而把眼光放远,放到三世来讲就不合理了,时间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种错缪的认识是经不起时间的检验的(在一世来说,也没有多少大奸大恶的人能够笑到最后),所以虽然存在但是不合理。 11.18太虚大师佛陀学纲课件内院看门人课后习题解答 佛陀学纲

──太虚大师民国十七年八月在首都毗卢寺讲──

一 原理──现实主义     甲 现行实事     乙 现事实性     丙 现量实相     丁 现变实力    二 动机──平等主义    三 办法──进化主义    四 效果──自由主义 ...................... 三 办法──进化主义(由人生而佛)   有动机而无适当的办法,即不能实现;办法不对,结果必适得其反。譬如社会主义,目的也在使人类得丰富安乐的生活,但无适当的方法,而利用鼓动人类嫉妒愤恨不平心的偏激方法,以致人类不但不能够得到安宁,反而使现社会更不安乐。可知理想虽好而无相当办法,反生更不好的结果。学佛亦然,最初讲了原理,又讲了动机,若无办法,如何能成佛?譬如旅行者,须有一条路,才可以前进,而佛法之路,即是一种进化主义。此进化主义,与平常不同。依佛法讲,此自然界一切众生是循环流转(轮回)的,不是进化的,增进到一定限度即会退回。

譬如人,小孩是经验少,少年时求智识学问,壮年做事,到了事业成功的时候,逐渐进入衰老期,结果不免一死。一生进化成绩,至死全毁。又如地球,有成住坏空的变化,也是循环而非进化。人类与世界,不过新陈代谢而已。平常的自然现象,免不了佛法上所谓生死轮回的循环,到限度满足时即退,不能成为进化。所以,现在的进化主义,乃假进化,非究竟进化。生死轮回的循环流转是最不幸最可痛的,辛苦勤劳所得的成绩,到最后一齐毁灭,劳苦而无结果。对于这种苦痛,要有一种方法,打破生死轮回的束缚,才能达到真正的进化。

假如能明白生命之流,大大小小互相关系互相交通,依此见到无限度的真生命,就无所拘碍无所执着,只会增进而不会退堕下来。先前说过,无论何物,都是全宇宙的关系所成,一物即一切物,一入一切。在此真相中,各各事物个体无实自我,乃全宇宙种种关系集合所成的假相;而真相是普遍全宇宙。又人生与世界,是无始无终无边际无限度的,既知道无限度,就见到宇宙人生的无限量,能与真相完全契合,将人生思想行为改善,逐渐进步而成进化,这是超出生死轮回的起点。

大乘佛法上讲,由发菩提心修菩萨行(菩萨不是偶像的代名词,乃有觉悟的众生),打破循环流转,走上进化的大路。由众生的地位用种种方法修证,走到佛的地位,这个就叫做进化。也就是由人到十信菩萨地位。再经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经过这种种进化,到佛地位才算圆满。可知宇宙是进化的,人非最后进化之结果,还有超人地位。十信完成人的地位,例如世间的大圣大贤;十住是超人的地位;十住以上是超超人的地位。佛以全宇宙为生命,全宇宙无限量,佛身亦无限量,这才是最后进化的结果。

佛虽然普度一切众生,一切众生虽皆有成佛的可能性,但惟人类最宜于佛法中修学。人以下的众生如畜生之类,一则苦痛逼迫,一则知识不发达,虽有佛说法也不能领会。人以上的众生,所处境遇太好太快乐,心为当前境界所迷醉,不想学佛。所以人类是六道中最能端正心意趋向菩提的。就是唯有人类最富于成佛的可能性。所以佛示现在人类中说一切法,现在所讲的佛法,就是人类中流行的佛法。

自释迦成佛至今,已两三千年,流行的国土有好几十国,所经过的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所以佛教史上很有相沿相革变化的地方。从佛的教化上看,第一、是契真理──所谓真理,是佛的圆满大智慧所证得宇宙人生的真相。第二、亦须合时机──即所谓合时代潮流符群众心理,倘若不合时机,就不得通行。佛法流行两千多年,经过几十国,当然是符合群众心理的。所以,佛法真理,虽然亘古亘今不变不迁,但因为符合各时代各民族思想之不同,佛法的法门也随着不同。

讲到此地,且把佛教历史的变迁说一说:释迦在印度出世时,国家安靖,民殷物阜,人民只怕生老病死。怕死之极,就求个人解脱。释迦为适合当时印度群众求个人解脱心理,于是先说小乘法。换句话说,就是当时求解脱的太多,并不知道人生世界当体是无始无终、无限量、无生死可解脱的;所以佛法不得不迂回曲折,适合当时群众求解脱的心理,说无我解脱。把个人看空,我且无有,尚有何生死流转可得?但从无我上否认自我,非佛法真正意义,不过适合当时群众心理。所以所说小乘解脱法,是迂回曲折使由小乘达到大乘的,像大乘妙法莲华经中所说。小乘是一时的方便,不如此群众不生信心,不能到佛法中来。

佛本来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即令一切众生受佛开示,悟入佛智,得安宁无障碍的快乐。当时一般人只流传小乘;到四五百年后,龙树等才昌明大乘,但仍然是小乘形式。临了婆罗门教复兴,佛教衰落,就因为大乘思想与印度民族不十分相合的缘故。过后,大乘从北印度到中国来,中国人的思想是顺自然重人生的,所以小乘思想不甚合宜而流行大乘思想。但一般社会上流行的,非纯正之佛教,而为羼杂神道设教之佛教。大乘思想在儒家思想的中国政治社会下,只能退处山林,不能做社会事业,不能社会化,所以虽然昌明大乘思想,亦未能成社会民族教化。近来佛教有逐渐衰落的趋势,就因为不能随中国民族之变迁而进步的缘故。

现在讲佛法,应当观察民族心理的特点在何处,世界人类的心理如何,把这两种看清,才能够把人心中所流行的活的佛教显扬出来。现在世界人心注重人生问题,力求人类生活如何能够得到很和平很优美。所应用的工具乃科学的;所实行的方法乃社会的、有组织的群众生活。换句话说,就是成功科学的、组织化的生活。现在中国民族所奉行的,是中山先生集合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精华和世界上一切文化的特长的三民主义,要求佛学昌明于中国昌明于世界,应当在这个基础上昌明佛学,建设佛学!引人到佛学光明之路,由人生发达到佛。小乘佛法,离开世界,否定人生,是不相宜的。大乘顿教,也有与现代思想不相合的地方。能与现在的中国民族世界人类最相宜的,以大乘渐教为最。大乘渐教以人类为基础,进一步有一步的实证,就是大乘渐进之法,与科学化、组织化渐得完善之法相近。所以在此时显扬佛法,应当提倡大乘渐教。

法相群课后习题: 第一题:阐述一下“一入一切,一切即一”具体的内涵。 第二题:为什么说印度不适合大乘佛法,而中国适合,中国适合为什么在实际上又往往会夹杂一些神仙,道教呢? 第三题:讲解一下什么叫做佛教的应机应理? 第四题:为什么说现在社会不太推崇顿教,而应该推崇渐教? 第五题: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在当时的印度不先讲大乘,而要从大乘中抽出小乘先讲?难道单单就是因为这个世界众生根器的问题?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正法得久住 广利诸群生 未完待续@全体成员 讲到此地,且把佛教历史的变迁说一说:释迦在印度出世时,国家安靖,民殷物阜,人民只怕生老病死。怕死之极,就求个人解脱。释迦为适合当时印度群众求个人解脱心理,于是先说小乘法。换句话说,就是当时求解脱的太多,并不知道人生世界当体是无始无终、无限量、无生死可解脱的;所以佛法不得不迂回曲折,适合当时群众求解脱的心理,说无我解脱。把个人看空,我且无有,尚有何生死流转可得?但从无我上否认自我,非佛法真正意义,不过适合当时群众心理。所以所说小乘解脱法,是迂回曲折使由小乘达到大乘的,像大乘妙法莲华经中所说。小乘是一时的方便,不如此群众不生信心,不能到佛法中来。

佛本来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即令一切众生受佛开示,悟入佛智,得安宁无障碍的快乐。当时一般人只流传小乘;到四五百年后,龙树等才昌明大乘,但仍然是小乘形式。临了婆罗门教复兴,佛教衰落,就因为大乘思想与印度民族不十分相合的缘故。过后,大乘从北印度到中国来,中国人的思想是顺自然重人生的,所以小乘思想不甚合宜而流行大乘思想。但一般社会上流行的,非纯正之佛教,而为羼杂神道设教之佛教。大乘思想在儒家思想的中国政治社会下,只能退处山林,不能做社会事业,不能社会化,所以虽然昌明大乘思想,亦未能成社会民族教化。近来佛教有逐渐衰落的趋势,就因为不能随中国民族之变迁而进步的缘故。

现在讲佛法,应当观察民族心理的特点在何处,世界人类的心理如何,把这两种看清,才能够把人心中所流行的活的佛教显扬出来。现在世界人心注重人生问题,力求人类生活如何能够得到很和平很优美。所应用的工具乃科学的;所实行的方法乃社会的、有组织的群众生活。换句话说,就是成功科学的、组织化的生活。现在中国民族所奉行的,是中山先生集合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精华和世界上一切文化的特长的三民主义,要求佛学昌明于中国昌明于世界,应当在这个基础上昌明佛学,建设佛学!引人到佛学光明之路,由人生发达到佛。小乘佛法,离开世界,否定人生,是不相宜的。大乘顿教,也有与现代思想不相合的地方。能与现在的中国民族世界人类最相宜的,以大乘渐教为最。大乘渐教以人类为基础,进一步有一步的实证,就是大乘渐进之法,与科学化、组织化渐得完善之法相近。所以在此时显扬佛法,应当提倡大乘渐教。

法相群课后习题: 第一题:阐述一下“一入一切,一切即一”具体的内涵。 第二题:为什么说印度不适合大乘佛法,而中国适合,中国适合为什么在实际上又往往会夹杂一些神仙,道教呢? 第三题:讲解一下什么叫做佛教的应机应理? 第四题:为什么说现在社会不太推崇顿教,而应该推崇渐教? 第五题: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在当时的印度不先讲大乘,而要从大乘中抽出小乘先讲?难道单单就是因为这个世界众生根器的问题?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正法得久住 广利诸群生 未完待续@全体成员

阐述一下“一入一切,一切即一”具体的内涵。

回答:这道题小不点师姐回答正确了,“一入一切,一切即一”这是华严经的说法,大宝积经也有这种说法,当然很多经典都有讲,其中影响最大是华严经,后来杜顺和尚(历史上相传是文殊菩萨化身)特别倡导这种理论,因为他多讲解华严经,后来的人把他以及他的弟子们称为华严宗,我们今天讲这句话,平常多不大理解,用唯识来解释就会好理解一点,也就是说任何事情都离不开条件,比如你要吃饭,简单说需要火,需要大米,需要水,需要碗,筷子等等缘,这是直接的,还有间接的,火从那里来的?从煤气公司,大米农民种植的,水是自来水公司的....乃至煤气还有石油队的勘探,管道工人的架设............乃至很多很多的缘,在佛法上可以把任一一个事物所需要的缘归纳为四种,就是因缘,所缘缘,等无间缘和增上缘,因缘就是如来藏中某事物产生的种子,产生了叫做现行,比如某个人过去有善业,善业成为种子(潜在的功能)埋藏在第八识中,后来现行了发财了,这个种子叫做因,叫做因缘

那么发财了,就买了路虎,买了兰博基尼等豪车,买了别墅,享受生活,他所享受的豪车别墅是他的眼耳鼻舌意来享受,来领受,来欣赏的,叫做所缘缘,他享受这些主要是他的眼耳鼻舌意来享受(如来藏无觉无观,痴呆一样的,当然享受不了,意根蒙昧得很,意根本质就好像个高度近视而没有带眼镜的,也享受不了,不过也需要等无间缘),眼耳鼻舌身意诸识,产生都是刹那生灭的,前刹那灭后刹那才能够生起,前刹那灭去的同类识做后刹那生起的同类识的等无间缘,前面不灭,后面没法生嘛,故是等无间,中间看起来没有间隔的意思。

还有增上缘,华严经特别明的是增上缘,比如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佛性,可是没有佛陀作我们的增上缘,他不来示现八相成道,我们肯定学不了佛的,乃至太虚大师,平实导师都是我们的增上缘,乃至说一碗饭,农民,工人,学生都可以作我们的增上缘,没有地球我们也吃不了这碗饭,那么太阳,太阳系,月球是不是增上缘?是的啊,没有银河系怎么会有太阳系?那么银河系是不是我们的增上缘?这样推而广之,一入一切,一件事情背后都有无穷无尽的关系,所以一切即一。只是说凡夫众生,愚痴深重,分割为你的,我的,我们的,国家的,社会的,实际上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本不可分。

这里一般学佛的不是太明白一点,如来藏种子为因,讲唯识从这个叫做叫做因缘,因其实也是缘,也是条件,只是我们把这许许多多的缘,其中最主要的叫做因而已,什么最主要?很显然是如来藏中的种子最重要,所以叫做因,和其他的缘有所区别,但是实际也可以归纳为缘,所以缘是无穷无尽的,只是可以区别为四种,所谓因缘,所缘缘,等无间缘,增上缘。说四缘其实就讲了无穷无尽了,只是说含义有深广的不同。如果从第八识的角度去讲,第八识种子现行为缘,未现行为因,这样合起来叫做因缘,他心现行为自心因作缘,亦是四缘所摄。

为什么说印度不适合大乘佛法,而中国适合,中国适合为什么在实际上又往往会夹杂一些神仙,道教呢?

回答:印度这个国家从宗教来说,种姓制度根深蒂固,从国家来说,大多数时间是属于分裂状态,在历史上,印度多数时间不是同一的国家,除去先前的阿育王时期和之后的伊斯兰的阿克巴统治时候(后来印度统一也是因为英国人殖民的方便),几乎就没有统一过,根本原因是因为个人强调自我的利益,而对于公众的利益,国家的利益没有过多的强调,也就是说没有所谓中国这种千秋家国梦的情怀,之所以产生这种国民性的差距是因为印度和中国的地域,气候各方面原因造成的,在印度来说,极少有所谓的大面积的长时间的天灾,他们那边但凡你有一块地,一年普遍可以收割三次稻谷,而且土地肥沃,我们这边大多数地区也就一季,遇到天灾基本上这一家老小在过去就只有逃荒,也就是去乞讨。@全体成员

这样的情况下,在印度一个有土地的家庭,完全不需要过多的依赖别人,他一年产量又高,又收割三次,一家老小怎么都吃得饱,维持基本的开销没有任何问题的,所以现代印度只有不到三分之一中国的国土面积,养活了中国这么多人口(近现代唯一一次大的饥荒在印度是因为英国殖民者的过度剥削),而中国古来就不行,天灾又多,战乱频繁,土地基本上产量也不高,没有办法,只有依靠群体的力量,所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所以在中国就产生儒教,墨家乃至后来的思想家,教育家如王阳明等,反复强调家国情怀。所以中国在这样的前提下比较适合推行大乘佛法,大乘佛法的基础就是说慈悲为本,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而印度就不行,比较适合小乘佛法。

因为小乘讲自利嘛,我解脱了,至于你解脱得了不,管我什么事呢?对吧,也正因为印度主要宣传的小乘,大多数人侧重在小乘,学大乘的少,禅宗印度二十五祖,都是单传,一个原因是因为大背景下,没法广传(世尊在世,佛俱威神,当然不存在这个问题)!后来又婆罗门教复兴,导致渗透佛教,产生密宗,小乘无力抵挡,一败涂地而退出印度。只是说中国弘扬大乘比较适合,往往夹杂神道,这又是什么原因呢?也是因为国民性导致的,中国这种大国家,大历史观,大格局下,就不太注重细节,强调整体的利益,就往往会忽视掉个体的利益,所以在中国往往说牺牲某小部分人的利益来如何如何,既然这样,那么对于这个大乘佛法,具体讲什么,细节如何,大多数人是不在意的,反正我学了就行,于是就导致说,实际上学的是伪佛法,相似佛法,是夹杂了神道的东西在里面的,比如今天你跟很多学藏传藏密的分析,他学的为什么不是佛法?他就不喜闻,这其实不单单是情执的问题,还有大背景下国民性的问题在里面的。

讲解一下什么叫做佛教的应机应理?

回答:这道题以前讲过的,这里的机主要是说的时机和根机,时机比如说现在的社会发展就是如此的,我们讲飞碟好不好?不好,没有任何意义,纵使未来社会发展到能够制造飞碟,现在讲也没有什么意义的,因为现在制造不出来,没有材料没有理论发展到那个地步,大家纯粹就是互相吹吹牛。很多无知的人,喜欢说,你们说佛陀很厉害,佛陀预见不了未来有飞机大炮啊,怎么厉害了呢?实际上在佛陀的年代,讲这些没有意义,完全就是戏论,对于听众能够不能够解脱,能够不能够证果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当时没有,没法譬喻说明,没法比较说明,即便佛陀说出来制造飞机的方法,材料从那里来?所以时机主要是说的当时的时机,当然为了以后佛教的住持,佛教的流传,佛陀也会讲未来佛教会遇到的问题,比如在楞严经等就预见未来会有搞男女双修的(就是藏传密宗嘛),那也是因为佛教流传的必要,所以我上次在说藏传喇嘛教自己编造的什么龙树礼记,说什么抽烟不好,一眼就看出来是编造的,龙树是公元一世纪的人,烟草是哥伦布14世纪从南美洲带到欧洲,16世纪传入印度的,龙树菩萨不可能说16世纪的烟草如何不好的,因为他当时没有!

所以现代佛教的住持,流传主要是符合现在的时代,其中包括现在的语言,也就是佛教的通俗化,现代化,并不是说佛法的改变,是我们在宣传佛法的过程中,要用现代的语言,现代的譬喻来宣说深奥的佛法,这样才叫应时机,应时机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应理,所谓佛理,佛理的核心就是以如来藏为本,如来藏是一切众生的理体故,所谓佛言心为宗,就是这个意思,前面已经讲过很多,就不再繁述

为什么说现在社会不太推崇顿教,而应该推崇渐教?

回答:这道题的核心首先要搞清楚我们是在什么世界,是在什么时代?我们是在娑婆世界,娑婆的意思就是堪忍,也就是说众生生活在这里勉强可以忍受,勉强活得下去的意思,实事求是来讲,也的确如此,寿命短暂,也就几十年,各种资源缺少,就如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去不到百年,应该算是一个相对全世界的和平时期,还是有局部的战乱和饥荒,坦率的说,这不是个好地方!其次现在是末法时代,五浊恶世,烦恼浊,命浊,劫浊,众生浊,见浊,烦恼浊就是说贪嗔痴特别重,见浊就是邪见特别多,比如唯物论,进化论,喇嘛教的“即身成佛”.....劫浊就是灾难特别多,08年不是才512大地震嘛,众生浊就是种种非法的事情特别多,不孝顺父母,打架斗殴,淫乱,比如前几天湖南的那个未成年少女被侵犯事件,命浊,寿命短少,就上海来说,平均寿命72.5岁,各种癌症,各种疑难杂症多得不得了。 这样的情况下,在印度一个有土地的家庭,完全不需要过多的依赖别人,他一年产量又高,又收割三次,一家老小怎么都吃得饱,维持基本的开销没有任何问题的,所以现代印度只有不到三分之一中国的国土面积,养活了中国这么多人口(近现代唯一一次大的饥荒在印度是因为英国殖民者的过度剥削),而中国古来就不行,天灾又多,战乱频繁,土地基本上产量也不高,没有办法,只有依靠群体的力量,所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所以在中国就产生儒教,墨家乃至后来的思想家,教育家如王阳明等,反复强调家国情怀。所以中国在这样的前提下比较适合推行大乘佛法,大乘佛法的基础就是说慈悲为本,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而印度就不行,比较适合小乘佛法。

因为小乘讲自利嘛,我解脱了,至于你解脱得了不,管我什么事呢?对吧,也正因为印度主要宣传的小乘,大多数人侧重在小乘,学大乘的少,禅宗印度二十五祖,都是单传,一个原因是因为大背景下,没法广传(世尊在世,佛俱威神,当然不存在这个问题)!后来又婆罗门教复兴,导致渗透佛教,产生密宗,小乘无力抵挡,一败涂地而退出印度。只是说中国弘扬大乘比较适合,往往夹杂神道,这又是什么原因呢?也是因为国民性导致的,中国这种大国家,大历史观,大格局下,就不太注重细节,强调整体的利益,就往往会忽视掉个体的利益,所以在中国往往说牺牲某小部分人的利益来如何如何,既然这样,那么对于这个大乘佛法,具体讲什么,细节如何,大多数人是不在意的,反正我学了就行,于是就导致说,实际上学的是伪佛法,相似佛法,是夹杂了神道的东西在里面的,比如今天你跟很多学藏传藏密的分析,他学的为什么不是佛法?他就不喜闻,这其实不单单是情执的问题,还有大背景下国民性的问题在里面的。

讲解一下什么叫做佛教的应机应理?

回答:这道题以前讲过的,这里的机主要是说的时机和根机,时机比如说现在的社会发展就是如此的,我们讲飞碟好不好?不好,没有任何意义,纵使未来社会发展到能够制造飞碟,现在讲也没有什么意义的,因为现在制造不出来,没有材料没有理论发展到那个地步,大家纯粹就是互相吹吹牛。很多无知的人,喜欢说,你们说佛陀很厉害,佛陀预见不了未来有飞机大炮啊,怎么厉害了呢?实际上在佛陀的年代,讲这些没有意义,完全就是戏论,对于听众能够不能够解脱,能够不能够证果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当时没有,没法譬喻说明,没法比较说明,即便佛陀说出来制造飞机的方法,材料从那里来?所以时机主要是说的当时的时机,当然为了以后佛教的住持,佛教的流传,佛陀也会讲未来佛教会遇到的问题,比如在楞严经等就预见未来会有搞男女双修的(就是藏传密宗嘛),那也是因为佛教流传的必要,所以我上次在说藏传喇嘛教自己编造的什么龙树礼记,说什么抽烟不好,一眼就看出来是编造的,龙树是公元一世纪的人,烟草是哥伦布14世纪从南美洲带到欧洲,16世纪传入印度的,龙树菩萨不可能说16世纪的烟草如何不好的,因为他当时没有!

所以现代佛教的住持,流传主要是符合现在的时代,其中包括现在的语言,也就是佛教的通俗化,现代化,并不是说佛法的改变,是我们在宣传佛法的过程中,要用现代的语言,现代的譬喻来宣说深奥的佛法,这样才叫应时机,应时机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应理,所谓佛理,佛理的核心就是以如来藏为本,如来藏是一切众生的理体故,所谓佛言心为宗,就是这个意思,前面已经讲过很多,就不再繁述

为什么说现在社会不太推崇顿教,而应该推崇渐教?

回答:这道题的核心首先要搞清楚我们是在什么世界,是在什么时代?我们是在娑婆世界,娑婆的意思就是堪忍,也就是说众生生活在这里勉强可以忍受,勉强活得下去的意思,实事求是来讲,也的确如此,寿命短暂,也就几十年,各种资源缺少,就如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去不到百年,应该算是一个相对全世界的和平时期,还是有局部的战乱和饥荒,坦率的说,这不是个好地方!其次现在是末法时代,五浊恶世,烦恼浊,命浊,劫浊,众生浊,见浊,烦恼浊就是说贪嗔痴特别重,见浊就是邪见特别多,比如唯物论,进化论,喇嘛教的“即身成佛”.....劫浊就是灾难特别多,08年不是才512大地震嘛,众生浊就是种种非法的事情特别多,不孝顺父母,打架斗殴,淫乱,比如前几天湖南的那个未成年少女被侵犯事件,命浊,寿命短少,就上海来说,平均寿命72.5岁,各种癌症,各种疑难杂症多得不得了。

业不重不生娑婆,这里的众生其中大多数来讲都是具有深重物欲的,而又我慢恭高的,重物欲必定我慢,因为物欲的满足是慢心的凭借,比如他有兰博基尼开,他瞧不起其他人,兰博基尼就是他慢心的凭借,乃至地域歧视,都是依物而有,而深重物欲的必定我慢深重,我慢深重的必定有深重物欲,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也就是说现在社会很多人我慢深重,提倡顿教,也就是禅宗的顿悟,很多人会认为自己已经开悟,我有钱,就算没钱,我也是天之骄子,我出生的时候红光满室,我肯定悟了,就导致大妄语,而且没有任何实际的对治贪嗔痴的意义,所以在现代应该多讲五十二个阶次,实打实的每一个阶次需要证什么,所学的内涵是什么,要达到如何的理解程度,实证程度,要这样循序渐进的讲清楚,说明白,就好像工笔画一样的,一丝不苟的来。

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在当时的印度不先讲大乘,而要从大乘中抽出小乘先讲?难道单单就是因为这个世界众生根器的问题?

回答:对的,主要是原因前面也说了是因为在娑婆世界,众生根器低劣,所以只有从整体的完整的一乘的佛法中分析出来一部分能够当生,一辈子,几十年能够实证的内容先讲,那么必定是关于如何解脱的,解脱道的内涵就是在大家能够现观的蕴处界上面着力的,你衣食住行是无常,是苦,是空,是无我,但凡用点心,只要学的的确是正法,实在找不到善知识,你就只读佛经,特别是四部阿含等(兼读楞严经,楞迦经,大法鼓经等,这样是为了成立无余涅槃本际不灭的决定认识),反复的琢磨,其实我觉得吧,证个初果须陀洹也不难的,难只是难在你要攀缘,听说这个好那个好,就意乱情迷了。

需要补充的地方就在于,还是根据当时的情况有关,公元前二十一世纪雅利安人打进印度,到公元前五世纪,差不多千年了,种姓制度已经在印度根深蒂固了,当时的印度低种姓的固然能够吃得饱,到不至于饿死,但是没有社会地位,受人歧视,没有出路(低种姓的你想经商,从政都受到限制),于是很多人就苦行,跟中国不同,中国想着改朝换代,他们都认同梵天造物的,既然是梵天造的,梵天造的总有个过去多少年造吧?他造了之后,我就轮回,我只要苦行,把轮回的罪业消灭掉,比如他造了之后,我轮回二十世,那么我把我二十世的罪业消灭掉,我就解脱了,逻辑上的确是这样的,但是实际众生是无始的,当然这是另外个问题

于是当时的印度就有很多人去苦行,苦行就必须要放弃掉财色名食睡的五欲,放弃了五欲就有很多人证得禅定,五欲是禅定的头号敌人,小窍门--也就是说你看某某大师,某活佛,不论在家出家,要是喜欢钱财,看有点姿色的女性色眯眯的眼神,你就知道他肯定没禅定的。正因为这样,所以世尊出现在古印度示现八相成道,也要随顺众生的根器,当时的时代,所以首先讲怎么样才能够解脱,怎么样才是真正的解脱!所以要先讲小乘,就是这样的,还是应机应理的问题

南无慈尊!/玫瑰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正法得久住 广利诸群生 未完待续

11.24日太虚大师佛陀学纲课件及内院看门人群主习题解答

                   佛陀学纲

──太虚大师民国十七年八月在首都毗卢寺讲──

一 原理──现实主义     甲 现行实事     乙 现事实性     丙 现量实相     丁 现变实力    二 动机──平等主义    三 办法──进化主义    四 效果──自由主义 ......................  详细一点说,就是佛学的第一步,在首先完成人格,好生地做一个人。一方面,衣食住等物质生活,要有相当的解决;一方面,也要有合于人类理性上的知识、道德上的行为,做成有人格之人,与古来所谓士君子相合,然后把所明白宇宙人生的原理拿出来实行。就是先做一个完完全全的人,安全物质的生活,增高知识的生活,完善道德的生活;再以此完成优美家庭、良善社会、和乐国家、安宁世界,到士希贤贤希圣的地步,成功人中圣人。

完成了完善的人格,再发无上圆觉的大心,起普度众生的大愿,到圣希天的地位,这是在人生上求进化,绝非离世独善的生活。像这样高尚的进化,就是十信心菩萨地位,也就是达到人格优美高尚的地位,使世间受其教化,古来圣贤都如此。这是大乘佛法头一步所行;所以大乘佛法初步,是人间世一切所行的道德。第二步十住,也有十种经过阶段。所有十信心完成的功能德用,结合成初发心住;此住成功,才真正的走上进化的道路。到这时候,生命流不是随风飘荡的,不是轮回流转的。发起了尽未来际普度众生悉皆成佛的决定心,所以须广学世间一切学问才能等等。这是坚固的菩提心,从此有进无退。

初发心住以上还有九住,从这条路一阶段一阶段进化上去。第三步是十行,从十住心更进一步而入十行地位。十住心由理观上去用功,修行圆满的时候,对于真理的理性已经能够符合一致。有此基本能力,多做牺牲利他之事,修波罗密多行:第一是修布施行,又叫做欢喜行,以世间一切众生之欢喜为欢喜,生命财产都以之布施,乃至牺牲一己去救人救世救国──这是财施。还有法施,以种种所发明的真理以及好方法,布施一切人。最后为免除众生恐怖危险,济人救世,叫做无畏施。这样经过了十重阶位,所修行也一步进一步。佛法所说的神通证验,由此经过都实现出来。第四步是十向,向是回向的意思。从前十住偏于理,十行偏于事,到了十向事理就相一致(回事向理、回理向事到事理不二),这是第一重。其次、回众生心向佛,回佛心向众生,回自一切功德向他众生,以一切众生为自己( 回自向他、回他向自,自他不二),是第二重。

进化上所经过的阶级,由人而信而住而行而向,已经走了三分之一,就是佛典上所谓初阿僧祇劫。更起加行,就是集中以前所修种种行再加功用之行。由加行到初地──欢喜地,此时已经到了见道的地位,体验到宇宙人生无始终无方体离一切言说不可思议的实相(与思想上假思理想不同)。身心改变,为平常人思想上所不能有,程度越高,力量越大。心理力量渐高,生理物理都变化,现实世界随心理改变,所谓宇宙唯心,万有唯识,到此都能实现。在现实世界上所可见到的,唯虫能知虫之境界,只能随天然生理生活,不能凭心理所造。高等动物生活,有心理力量。 心理强影响生理,生理影响物理;到禅定成功,身体变化,眼耳鼻舌不同,自然一切物质跟着变化,入火不爇,入水不沉。改造进步的结果,心的智慧光明充满全宇宙,全宇宙无不洞澈。从初地起,宇宙真相完全证明,但智慧还有可以充实之处。一重一重再进步,到第十法云地,尽十方世界一切诸佛所说法,一刹那心中全能了知;到了菩萨最高地位。如观音菩萨等、离佛甚近,十地圆满,即到佛位。佛不是相对的,也不是单独的,是不思议的。既不是一,也不是多,既不是异,也不是同,无论出现何种自体,而此自体都遍满全宇宙,以全宇宙为佛;而佛之全宇宙,究竟安乐光明清净完善。所以佛法是改造人类、改造全宇宙都成最善圆满,实现佛之理想的办法。此乃实事,须实行;能实行,便可以由人进化到佛。

内院看门人: 法相群课后问答题: 第一题;这里太虚大师说十行位第一修布施行,也叫做欢喜行,讲救人救世救国,一般人不信佛的,也讲救人救世救国,这两者的区别在那里? 第二题:如果从五乘佛法(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大乘)来讲,老子,孔子在什么乘?为什么? 第三题:亲证如来藏之后的修行,十回向位要回事向理,回理向事乃至回自向他,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说不经过十回向位无法进入初地? 第四题:为什么说低等动物完全是天然的生理生活,高等动物的生活,有心理力量?举例说明。 第五题:为什么这里太虚大师又说佛的自体都是遍满全宇宙的?和导师批判月溪法师的遍满是同是别?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正法得久住 广利诸群生 未完待续@全体成员@全体成员 @全体成员 欢迎大家踊跃参加群问答,您参加群问答,别的师兄才有回答你问题的动机嘛,大家都是相互的

这里太虚大师说十行位第一修布施行,也叫做欢喜行,讲救人救世救国,一般人不信佛的,也讲救人救世救国,这两者的区别在那里?

回答:两者的区别主要的出发点完全是不一样的,一般不学佛的讲救国救民,出发点还是说我的国,我的民,他不大会去救不是他的国,不是他的民的,其实这就已经落到我所中来了,只是说一般人的我所就是自己的老婆孩子车子房子,他的我所包括了国家,社会,团体,固然在世间说来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但是根源还是因为有我,而有我所,因为有我所,所以要救,他绝对不会去救根本毫无关系的国家或者人。而菩萨讲救世救国不是这样,菩萨的出发点是无我当然也没有我所的,菩萨以度众生出轮回为究竟的,菩萨本来可以远离世间不再出生世间继续受轮回生老病死之苦,而为一切众生出轮回故留惑润生,菩萨讲法,绝对没有说这个是我的徒弟,跟我有关系的,我就多讲,关键点就讲透彻一些,跟我没有关系,上次还骂过我,我就不讲,在菩萨眼里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没有取舍之心,而前面讲的一般人的救世救国是有取舍之心的。

这里有个问题,就是一般无知的人会认为人家上阵杀敌,人家反抗侵略,你们就磨磨嘴皮子也谈得上救国救民?那么反问一句,当然如果不信因果轮回就不必回答,大家各走各路,信因果轮回的话,就明白所谓生老病死,怨嗔相会,所求不得等等苦,都必然有原因的,一些人生在就在贫贱多难之地,难道说这个因是在娘胎里面造下的不成?!肯定不是娘胎里面造下的啊,对不对?只能够说在这一世之前还有上一世嘛,而上一世为什么要造不好的业?不外就是因为有我见我执,有贪嗔痴,贪人家的钱财,美色,比如学城那样而造业嘛,造业形成种子埋藏在第八识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导致说这辈子生来贫贱,生在三恶道中,有宰割之苦嘛!

如果世人觉得给几个馒头,给点钱就真正的救,乃至安得广厦千万间,那么你管得了他一世一时,你能管得了他生生世世?再说你怎么不把你家变成难民营呢?你怎么不把市场上那些即将宰杀的猪牛羊等全部养在你家?纵使你真有如此大善心,你养得了多少?所谓因果报应,在这辈子看来,实际已经木已成舟,覆水难收了,所以在这一世的角度来讲菩萨们多多宣传佛法,使得更多人得到佛法的教育,而改恶从善,熄灭苦因(那么下辈子就安康了,乃至生生世世就必然安康,这样才是真正的救),菩萨之伟大正是如此,菩萨之救国救民正是如此!这才是真正的救国救民。

当然作为佛教徒,就当世布施等也是义不容辞,也做得很多的,布施不单单包括法布施,还包括无畏布施和财布施等。就太虚大师个人来讲,是我们的楷模,在国家在民族的层面上做了很多了不起的大贡献,比如在国家危机存亡的关头,亲赴缅甸和缅甸当局谈判,使得缅甸当局不听日本侵略者的蛊惑,开放滇缅公路(当时唯一的生命线),比如成立僧侣救护团,比如跟达癞喇嘛,班蝉沟通,保证西藏,西南的稳定...........

---太虚大师各地演讲鼓舞民众抗战到底!

---太虚大师弟子大醒法师带领上海僧侣救护队开往前线

如果从五乘佛法(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大乘)来讲,老子,孔子在什么乘?为什么?

回答:这道题,老子和孔子毕竟没有在现代,我们也没有办法亲从他们的言行来考证,只能够从他们的著作来推断大致属于那一乘,就老子道德经来讲,讲过,吾之患者唯吾有身(看得出来老子是认为色法的存在是苦,甚至认为是苦的根源),同时他又强调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也就是说老子认为种种美色美景乃至财色名食睡(必定有五色,五音才有所谓财色名食睡嘛)都是有过患的,乃至他又说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看起来是强调无欲的境界的,虽然说,我们没有找到道德经中具体讲解如何证禅定的步骤,但是我们知道欲望,五盖是初禅的最大敌人,证初禅必须要离五盖,离欲,也就是说根据老子的著作推断,他极有可能是证禅定,色界天境界的人。@全体成员

回头我们再来说孔子的境界,孔子强调得比较多的不讨论下一世的,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也就是说孔子本人不讨论下一世的,他主要的谈论是在怎么样完成一个人应该拥有的品格和道德,所以讲的最多的就是忠孝礼义仁智信,不单单如此,他也很强调十善,所谓吾一日三省其身,他这里的身就包括了身语意的过失,思的原则是什么呢?所谓见贤思齐,见不贤则而改之,这就是强调十善了,所谓十善的成立就是不行恶法,比语言上不妄语,绮语,恶口,两舍等就是语言上的四善(加身行上的三种不作,心理上的贪嗔痴不作就是十善),故知孔子是立足于人格的完善而行十善的,那么孔子有没有讲过禅定呢?应该也是讲过的,比如儒教重点著作大学中说---知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这其实不止讲到了禅定,还讲了戒定慧了,止就是戒嘛,然后是定,所谓虑,得就是慧),所以孔子不止是讲过人乘还讲过天乘还讲了禅定,我个人是认为孔子也是大菩萨示现,为佛法东传再先打造良好的环境。之所以不讲下一世,不讲“性”是因为当时的条件不准许,另外未来佛法东传也会讲的。

亲证如来藏之后的修行,十回向位要回事向理,回理向事乃至回自向他,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说不经过十回向位无法进入初地?

回答:是这样的,我们首先来讲十住位的修行主要修什么?十信位成就入初住位,初住位的前提条件是对于宗门第一义也就是如来藏真实是有决定无疑,能够解脱生死,有三宝真实存在决定无疑等等,那么既然真信深信叫做入初住位,信了之后得求证啊,对不对,就好比我对于经典力学,机械力学,生物学等真能使得我未来找好工作得到保障,我信了就完事了?信了之后我得学啊,对不对?光信有什么用呢?信还有不同的层次了,还有解信,证信。然后就开始学,学什么呢?学佛理,所以从初住位开始都是在围绕这个理体上面来学,一直学到了六住位,学得差不多了,然后才是真正的上机实习,到七住位亲证如来藏,接着的八住,九住,十住都是围绕着真如理来学习的(你七住位实证了,只是具备根本智,对于后得智的熏习还是需要的,要到十住位才算是理上的阶段达到了)

那么十行位又是在干什么呢?是说已经在十住位的基础上,实证如来藏之后,并且发起了真正的菩提心,度众生了,要真正的做啊(十住位前面的六住位根本没有开悟的,谈不上普度众生,自未得度,而言度人,无有是处!就好像你是穷光蛋,你要教导大家怎么发财,怎么可能呢?唯有你成了大富翁,教导大家发财才有得说嘛),后面七住位开悟,八住,九住,十住也还是侧重在整理学习的阶段的,也就是说在万事万物上面观察中道性的阶段,十行位才讲度众生了,还谈不上普度,只是说具备度众生的能力了,真正的具备(并不是说十住以前不能度,你发善知识如太虚大师,平实导师等的著作当然也是度,只是这里说是自己你具备这个能力了,自能度,但不是普度,普度要成佛了,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才叫做普度)。

我们大致了解十行位包括了欢喜行,饶益行,无嗔恨行,无尽行,离痴乱行,无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实行,大家看这些名词,所谓欢喜行,就是度众生的要欢喜,要乐于宣传正法,以法为乐,也就是说讲法度人是你的兴趣所在,而不是赚钱打游戏,饶益行,能够真正的想尽千方百计的利益众生,无嗔恨行,遇到愚痴的,特别是深信伪佛法藏传喇嘛教的人,骂你的甚至打你的不要生起嗔恨心,无尽行,种种法,财,无畏施等没有尽头,没有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甚至后来不了了之了,要一直作,就好像我们群一些菩萨,每天法布施三年,五年,从2012年到2019年现在每天都作.......所以我们看得出来,佛菩萨讲十行位的修行主要是侧重在事上来讲的,对不对?都是讲如何度众生的,都是从事上,所作事来讲十行位的修行的。

接下来十行位满足了,就进入了十回向位了,这个十回向位我们大概看看是什么内容呢?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不坏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处回向,无尽功德藏回向,随顺平等善根回向,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如相回向,无缚无著解脱回向,法界无量回向,总共也是十个阶位,概括起来就是三种,所谓回事向理,回俗向真,回自向他,第一,第二,第三都属于回事向理,第四,第五,第六,第七,都属于回俗向真,第八,第九,第十是属于回自向他,也就是说在十住位的时候主要是侧重在理体上的学习,熏习,也就是侧重在理上的,而在十行位作这样的布施那样的布施,主要是侧重在事上的,事上的修行,到了十回向位主要的修行的侧重是理事无碍,包括两重,回事向理,回理向事到事理不二,大致就是说在作种种度众生的事业的时候,能够事理齐观,而不是十回向位以前理事是分割开的,第二重是说的能够回众生心向佛,回佛想向众生,回自己一切功德向他终生,一切众生位自己,十住位和十行位实际上还是有自有他的,比如我现在在给群里师兄们解题,我肯定是认为有我,有大家的,而十回向位的菩萨们是自他不二,称性圆融的!

这三个阶段也可以概括为习种性,十住位主要就是熏习故名习种性菩萨,然后是性种性,十行位的修行主要在度众生中调伏自己的性障故名性种性,过十行位之后就是十回向位,十回向位主要是十种回向,属于入初地的阶段,初地学道种智了,所以十回向位叫做道种性菩萨,合起来这三个阶段叫做三贤位(进入初地如龙树菩萨那样才是真正的圣人,所以前面的阶段叫做贤位。合起来叫做三贤位)那么我们又来说,为什么进入初地必须要经过这个十回向位的阶段呢?因为你不经过这三个阶段,你如何断除性障具备初地应该有的功德呢?这很明显了嘛,初地才是欢喜地,才叫做通达如来藏了嘛,通达中道第一义谛嘛(对下地言)

为什么说低等动物完全是天然的生理生活,高等动物的生活,有心理力量?举例说明。

回答:比如低等动物如螃蟹,乌龟等大多都是依靠本来已经存在的所谓天然的洞穴,还有泥沙来生活的,寄居蟹可以自己挖洞,洞挖得深不深宽敞不宽敞舒适不舒适具体也看环境怎么样,要是旁边石头太多就是小小的洞,总而言之它们是不大会用各种办法来改变环境利用环境的,比较高等的动物,如猩猩,是会制造工具的,只是这种工具可能就是一个树枝,乃至我听说国外有猩猩还会十多个字母,有些狗狗还会识得一些简单的数字,这说明什么呢?说明越是高等的动物,所谓的“办法”所谓的'思维”的能力越强,思维能力越强代表着器具越来越精细,改变环境的能力就越强,越是低等的动物“思维”能力越弱,器具越来越粗糙,改变环境的能力就越弱。

思维是什么?联想是什么?在佛法来说就是心的心所有法,好比说我们看到这个地方冒烟,知道这个地方有火,既然有思维,联想的存在,必然就有心,也就是说高等的动物之所以高等是因为他们有心,能思维,能联想,能创造!也就是说高等动物的生活,心的力量的呈现越明显,只是说在粗重的四大所成的世界,比如人类,是体现在种种器具的精细上的,种种工具的精细上的,种种工具,种种器具,汽车飞机大炮等等就显示了人类的生活中,心理的力量远远大于动物!

也就是说越是低等的动物,业报导致低等的动物,越是被动的受环境的制约。心理的力量越是不明显。越是高等的动物,因为业报更好,福德更好的关系,心理的力量更加得到展现,越是可以改变环境。那么在天界的境界中,他们的世界是相对于人类的世界来说更加精细的世界,那么他们心的力量体现就比人类更不收约束了,比如化乐天能够自在的变化种种需要的东西自己受用,他化自在天不但可以变化自己需要的,还可以变化其他人需要的,故名他化自在天。乃至菩萨们经过长劫的修行,其福德,其智慧,其禅定更加广大,心的力量得到更加的展现,那么就能够“变大地为黄金,搅长河为乳汁”。乃至佛陀的福德,智慧,神通不可测量,没有局限,他的心的力量就不可思议了。

为什么这里太虚大师又说佛的自体都是遍满全宇宙的?和导师批判月溪法师的遍满是同是别?

回答:所以判断一个人,一件事情往往不要以偏概全,看一段话就说如何如何,读文章也是一样的(我不是说世间人写的毫无营养的豆腐块,那种不需要讲学习方法,看不看都一样,不看少烦恼。我是说读理论专著,特别是平实导师,太虚大师等写的理论专著),一定要整体的,联系上下文的认真看,认真思维。这和月溪说的是两码事情,因为后面太虚大师又说了,只是我还没有发上来-------------------自由主义,并非放纵自我,恣其妄为。无一佛而非遍满全宇宙,即无障碍法界,亦名无碍法身。无障碍与无我理不相反,无我故无障,无障故自由。这是以全宇宙关系力量成此一物,能够互相为主,互相为伴,就是主伴重重无尽不可思议的无障碍法界(平常思想是相对的分别的,就是非彼此互相对待而言的)。

为什么这里说佛身遍满宇宙,因为佛的境界是无障碍法界,我们凡夫众生在物我法界,经典说过我们这个境界,才举心也,尘劳先起,也就是说我们没有断除人我执,法我执的关系,没有成就一切种智的关系,我们的所谓世界,所谓“身”,所谓所知境,境界都是有种种局限性的,比如我们就看不到其他道的众生,我们一辈子也受业报的拘束,我们的所知很有限,人生也就几十年,宇宙这么大,我们能够知道多少?其实严格说来我们连夏虫都不如,根佛的智慧比起来,萤火虫的光芒而已,因为我们的世界就这么大,我们世界就这么大且不说,我们看待任何事情都是有相对待的,片面的,因为我们没有断除我见,我执,更没有亲证诸法的根本心如来藏,如来藏如何出生万事万物,我们一窍不通故

而佛的不同,佛已经成就了一切种智,已离两种生死,所谓分段生死,变异生死,已断除二障,世出世间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乃至一刹那能够见十法界众生所见,一刹那能够俱知无量无数世界所发生的事情,任何事情的如是根,如是体,如是性,如是相,如是本末究竟无所不知,无量数世界之外的一世界下了几颗雨都了知的,他有无量无数的应化身,他早已经突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性,没有任何障碍,那么宇宙是什么?所有空间时间的集合,宇为时间,宙为空间,佛的智慧,佛的所知境当然是遍满整个宇宙的,而导师批判的月溪说的遍满不是这个意思,是说他的第八识,在凡夫位第八识不遍满,和自己的十八界同处,更何况他也不是佛啊,所以两者其实是两码事情

南无慈尊!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正法得久住 广利诸群生 未完待续 11.28日太虚大师佛陀学纲课件及内院看门人群主习题解答 佛陀学纲

──太虚大师民国十七年八月在首都毗卢寺讲──

一 原理──现实主义     甲 现行实事     乙 现事实性     丙 现量实相     丁 现变实力    二 动机──平等主义    三 办法──进化主义    四 效果──自由主义 ...................... 四 效果──自由主义(即无障碍义)   自由主义,并非放纵自我,恣其妄为。无一佛而非遍满全宇宙,即无障碍法界,亦名无碍法身。无障碍与无我理不相反,无我故无障,无障故自由。这是以全宇宙关系力量成此一物,能够互相为主,互相为伴,就是主伴重重无尽不可思议的无障碍法界(平常思想是相对的分别的,就是非彼此互相对待而言的)。到此境界,即不可说不可说,非不说而极尽说之能事无所不说(但言说不过做进行上的指导方向,如以手指月)。学佛目的,就是成功无障碍法身。在此无障碍宇宙中,自他不二,圆融无碍,得大自由。

一、境智自由  境是被智慧所认识的一切事物。宇宙间一切事事物物的真相完全无碍,境无碍故显于无碍智慧光明,智无碍故境亦无碍;无境外智、无智外境,境智一如无二相可得,而又了了然知一切境,一切境而为一切了知智所了。这就是无上正遍觉知,圆明了知宇宙诸法真相,不为空时所拘。平常的知识是相对的,是为空时所拘的;因生理心理关系不同,各以其心理境界为是,各有障碍。佛则完全无障碍。又菩萨见普遍真理不见差别,不见差别的缘故,智慧有区别有隔碍;而佛的智慧是正遍觉知,就是平等普遍智慧──一切时、一切空、一切种类、同时无不周遍了知,能知智所知境圆融无碍。这个境智自由,佛典上叫做智德。

二、业果自由  业果、是以前业力为因所得的结果,业力、是以前的行为。以前的行为结合成现在生命,结果又为前世及现生的行为力量所束缚,受新陈代谢,生死轮回。到阿罗汉位,还只有部分的自由,到佛才是大自由──去尽一切有漏不善业,无量劫无漏清净业因圆满,成就无障清净之涅槃果。一切不好皆无,一切好的皆圆满(圆寂),成就断除一切不良业因所成涅槃功德。这个业果自由,佛典叫做断德。

三、完全自由  完全自由是法身,就是无障碍法界本身,也就是宇宙全体。一切众生在法身中生死,而法身在全世界一切众生中完全自由。宇宙法身自他不二,能够加被众生,利益众生。众生于不知不觉间受佛感化,发佛智慧,解一切苦,得一切安乐──于众生有大恩德,所以佛典上叫做恩德。   以上三种自由,就是三德佛果,是学佛者所希望达到的目的。(忏华达蕴合记)(见海刊九卷第九及十期)

内院看门人: 法相群课后问答题: 第一题:解释一下为什么说--一切众生在法身中生死,而法身在全世界一切众生中完全自由?怎么样的自由? 第二题:凡夫众生多赚点钱就可以吃点好的,少赚点就没得吃,很自由啊,怎么不自由?为什么要业果自由呢? 第三题:我们认识一个境界,比如我们要认识美国纽约,我们要么就去纽约,要么就看电视电影介绍纽约,为何这里说佛的境智一如?一切境而为一切了知智所了?难道他不用去纽约就了知纽约吗? 第四题:解释一下--无我故无障,无障故自由? 第五题:解释一下什么叫做主伴重重无尽不可思议的无障碍法界@全体成员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正法得久住 广利诸群生 完结@全体成员@全体成员

解释一下为什么说--一切众生在法身中生死,而法身在全世界一切众生中完全自由?怎么样的自由?

回答:这里的法身就是说的如来藏,当然严格说来我们的第八识如来藏还不能够叫做法身,法身的定义是五法为身,就是说佛以法界性相无量功德庄严为身。五分法者: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戒、定、慧为因,解脱、解脱知见为果。由解脱为涅槃果;由解脱知见为菩提果。要具备这五法才叫做法身,也就是说在凡夫位的第八识还不是法身,因为还有染污的种子,还没有内外俱净,还存在变异性,还有熏习的缘故,比如凡夫众生生生世世贪嗔痴烦恼不断的增加,修行的人熏习圣教,闻思修戒定慧,贪嗔痴不断的减少,而佛的已经是具足清净的种子不再变异故名法身,但是从第八识识体来说,佛的和众生的都是一致的,都是如此清净的,故可以说是法身。

我们会说阿罗汉,辟支佛也有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啊,为何他们的第八识严格说来不是法身?因为声闻二乘并不具备法界性相无量功德庄严,也就是说他们只是具备入无余涅槃的能力,而并没有断除第八识相应的染污的种元,而且如来藏本身具备的无量无数的功德性并没有能力完全的显现,所以严格说也不能够说是法身,究竟来说唯有佛的第八识可以称为法身。 从第八识体来说,一切众生的第八识都可以叫法身,如以上说,那么众生在生生死死中为何第八识却是完全自由的,首先他是无形无相的,他们没有形象他当然不受生死,不会变老,变丑,没有贫穷贵贱的,所谓不自由,是因为我们大家有生老病死,贫穷贵贱所以不自由,那么第八识没有这些,他难道不自由,很自由啊,对不对? 再次,第八识本身没有任何心行的,他不像我们这个第六识一样的,有种种分别,有种种思维,思想,会难过,会开心,会一念不生,他没有这些心行,那么他在现象界来说完全就没有感受,就不会开心也不会难过,他难道不自由------------这是对比的说法。

凡夫众生多赚点钱就可以吃点好的,少赚点就没得吃,很自由啊,怎么不自由?为什么要业果自由呢?

回答:其实凡夫众生没有真正的自由可言!固然说你可以是马云,可以是王思聪,有钱,乃至你可以是XXX,可以是XX,有权,你想要名气,想要一大群愚痴人赞美你,想要买什么都可以,但是你不可能一直有钱有权,你的自由是有局限性的,比如说,你希望某个美人帅哥共度今宵,你总得等她吧,他也不能飞过来,就算飞过来也要时间,再说除非你恬不知耻,你也会觉得多少不合适,再说了,愉快的时候过得总是快,你的自由是有变化性的,再美的事物总会产生审美疲劳,总会因为重复性而厌倦,再说了,你的自由的有败坏性的,迟早的磨灭的,纵使家财万贯,可你得死吧,两眼一瞪,两腿一伸,这家财万贯的自由跟你有什么关系呢?而且你的自由,是需要待缘的,比如你要买菲亚特汽车的限量版,你得要对方制造吧?他没有,我要订购飞碟,可以吗?不可以,没有.................所以严格说来,世间任何人都是囚徒,只是说有的人住的牢狱比较豪华一点

那么我们的自由是怎么样的自由呢?比如说我实证如来藏了,我随时随地都可以现观他的运作,有人有缘我就说说,没有我就默默的观察他的中道性,太有意思了!观察观察着,我又对某些东西有了体悟,请问我的自由是别人的给的吗?不需要任何人给我,所以我自由!下一世凡夫之人的所谓自由烟消云散了,我还有这个功德在,不久我又可以开悟,然后再上一世的基础上继续突飞猛进,不然人家不懂的佛法我是怎么懂的呢?所以没有局限性,没有败坏性,也不需要借助他人的缘来满足我的自由!而且绝对没有审美疲劳,因为越对如来藏的现观深入,智慧的境界越是深细,转依越是彻底,就好像嚼甘蔗一样的,从头甜到尾,是不是很自由?乃至没有实证如来藏,最起码来说,你能够了解蕴处界,所谓人生世界不外乎就是无常,苦,空,无我,得之不值得庆喜,失之不值得难过,自由不自由?比凡夫得之就被拘束,失之就脱掉靴子,拿头撞地自由多了,真的啊!

再来说业果自由,生老病死是不是业果?是业果的,就好像春华秋实,有生长就有凋零,万事万物皆是如此,只是说你是榕树的种子长成榕树可以存在几百年,你要是杉树种子,也就是不到十年,你要是青菜,那么也就几个月,对吧?每一个人都是过去的业因导致的业果,你的身心就是业果。存在多久,这得看当初你造的业因如何了!就好像用力向天甩出去一块石头,什么时候掉下来,看你当初用多大的力,总而言之,肯定掉下来,而阿罗汉辟支佛能够解脱生死,长生不老,是不是很自由?乃至八地菩萨不受时间空间的局限性,他同时在无量无数的世界有无量无数的意生身,请问某个世界的身,因为那里的众生无得度的因缘而离去,对他来说很重要吗?极乐世界一天娑婆世界一劫(几百亿年),这真是彻底的完全的游戏而已,生死对他来说毫无意义!乃至他能够于相于土自在变化,众生需要什么,只要不是妨碍他以后学习圣教,他想变化什么就变化什么,是不是很自由?乃至佛菩萨具备三身四智,三类分身熄苦轮,真身永远安乐寂静,是不是很自由?@全体成员

我们认识一个境界,比如我们要认识美国纽约,我们要么就去纽约,要么就看电视电影介绍纽约,为何这里说佛的境智一如?一切境而为一切了知智所了?难道他不用去纽约就了知纽约吗?

回答:佛菩萨是不必像我们这样为了知道一个地方,必须要看电视电影听人家说,或者自己跑去实地考察的,如果要这样才知道的话,就必然不是佛!所以如喇嘛教藏传这种所谓的“活佛”,所谓的'法王”必然都是假“活佛”,假“法王”。 佛陀为什么能这样呢?因为佛陀有十力,分别是一、知是处非处智力,即是决断的知道事理的对与不对。二、知业力,即是决知一切众生的业行。三、三昧力,决知诸禅定与八解脱等。四、知根力,决知一切众生之根性。五、知欲力,能知一切众生之希求。六、知性力,能知一切众生之种性。七、至道力,能知修何种善法得至无上菩提。八、宿命力,能知一切众生过去所经之事实。九、天眼力,能见远近一切事物,不为山川所障蔽。十、无漏力,永断一切烦恼习气而无过失。

也就是说,假如你将来能够去极乐世界的话,你问阿弥陀佛,我在娑婆世界的某某堂兄怎么样,阿弥陀佛能够说出来他过去久远劫前如何如何,现在如何如何,未来多少亿万年之后会如何如何,这个叫做知业力。阿弥陀佛决定没有任何错缪的了解任何事理的正确与否,这个叫做知是处非处智力。阿弥陀佛具备无量无数的三昧神通,这个叫做三昧力,阿弥陀佛知一切众生,不论是在何方世界,这个众生到底有何种能力,何种见解,何种认识,这个叫做知根力,阿弥陀佛知一切众生心之所想,一切种种心理所抱有的希求,希望,这个是知欲力。阿弥陀佛知一切世界,一切众生究竟是声闻种姓?菩萨种姓?或者是一阐提?这个是知性力。阿弥陀佛究竟晓了修何种善法得何种善报,修如是善法得究竟菩提,至道力。阿弥陀佛能知一切众生过去久远劫,恒河沙劫,无量数亿万年以来所经过那些事情,不像声闻缘觉菩萨宿命有所界限。阿弥陀佛透彻能见宇宙中一切世界,一切众生,一切事物,不被障碍,非声闻缘觉菩萨天眼有所拘碍,阿弥陀佛永断一切烦恼染污种元无任何过失。佛佛道同,如释迦牟尼佛,药师佛乃至将来慈尊成佛同具十力!

那么阿弥陀佛为什么会具备这样的伟力呢?因为阿弥陀佛过去久远劫以来勤修“此经”也就是如来藏的缘故,为什么修如来藏有如此伟力呢?因为说到底,每一个众生都在自己的如来藏中生了死,死了生,生生世世皆不离自心如来藏,所谓得之失之,不从外得不从外失,只是说众生未断我见我执乃至法执的关系,迷失自性,随逐外境。当实证如来藏之后,逐渐的实证如来藏所蕴含的一切种子的智慧,自然具备一切种智,具备一切种智自然能够通达宇宙一切法,所谓宇宙者本不离却自心也!

解释一下--无我故无障,无障故自由?

回答:所谓我是说的主体认识,一个事物本身是无常,是很多条件组成的,没有自性的,诸法本来无我,无自性,本来如幻,凡夫之人在本来无我无自性的诸法上恒生计较,执有实我,实法,于是起种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起增益执,如藏密伪佛教来源下劣邪教性力派,在上面拔无真实心,起损减执,需知,一切诸法见相离相,本不可相故离增益执,虽一切诸法无相,但有幻用,所谓用不离体故离损减执,一切诸法空,无相,无愿故毕竟空,一切诸法毕竟空故第一义显,这两者本身是一致的。

也就是说诸法本来无障,凡夫之人有执有障,凡夫之人有我见,我执,法执的关系就把本来无障的一切诸法给区隔开了,譬如本来是长河落日圆,碧波千万里,他人为的把长河碧波给区隔开了,本来是活水,波澜壮阔,而成一潭潭的死水了,于是导致凡夫之人产生种种邪见,造作种种恶业,由恶业故受报,由受报故更不得自由,流转生死,苦海无边。

解释一下什么叫做主伴重重无尽不可思议的无障碍法界@全体成员

回答:所谓无障碍法界就是事事无碍法界,我们都是在物我法界的,物我法界是凡夫的境界,比如大街上人来人往的人,每一个都有财色名食睡等,为什么有财色名食睡呢?因为有我,有我所拥有的,我为主体,所拥有的财色名食睡等为物,乃至色界天,无色界天都有我所拥有的境界,故名物我法界,物我法界就属于一一事所显示的法界,比如你赚钱为事,也就是物,境界义,相对于我而有的事,物,境界,物我法界就是凡夫法界也称为事法界。然后是修学佛法(不学的,学错了的永远都在物我法界),一一事背后有真实理,这个理体就叫做如来藏,实证如来藏的人,所处的境界叫做理法界,虽一一事不同,却皆由如来藏所生所持,故是同一理。也称为心缘法界,但是这个程度很多初悟的人还是说事是事,理是理,这样就导致他们还是有性障的,有时候还是有贪嗔痴的现行,为什么贪嗔痴他们开悟了还是有现行?因为他们没有究竟转依如来藏这个平等不二的理体,当他们不断的转依,就是回事向理,回俗向真,回自向众,理事就圆融了,就达到初地的境界,这个叫做理事无碍法界!

解释一下什么叫做主伴重重无尽不可思议的无障碍法界@全体成员

回答:所谓无障碍法界就是事事无碍法界,我们都是在物我法界的,物我法界是凡夫的境界,比如大街上人来人往的人,每一个都有财色名食睡等,为什么有财色名食睡呢?因为有我,有我所拥有的,我为主体,所拥有的财色名食睡等为物,乃至色界天,无色界天都有我所拥有的境界,故名物我法界,物我法界就属于一一事所显示的法界,比如你赚钱为事,也就是物,境界义,相对于我而有的事,物,境界,物我法界就是凡夫法界也称为事法界。然后是修学佛法(不学的,学错了的永远都在物我法界),一一事背后有真实理,这个理体就叫做如来藏,实证如来藏的人,所处的境界叫做理法界,虽一一事不同,却皆由如来藏所生所持,故是同一理。也称为心缘法界,但是这个程度很多初悟的人还是说事是事,理是理,这样就导致他们还是有性障的,有时候还是有贪嗔痴的现行,为什么贪嗔痴他们开悟了还是有现行?因为他们没有究竟转依如来藏这个平等不二的理体,当他们不断的转依,就是回事向理,回俗向真,回自向众,理事就圆融了,就达到初地的境界,这个叫做理事无碍法界!

理事无碍法界进一步修行,从初地一起修到究竟位就成就事事无碍法界,所谓事事无碍,也就是这里的无障碍法界,怎么个无障碍呢?就是上面说的具备十力,我们有种种障碍,有三障,所谓报障,业障,烦恼障,诸佛菩萨永离三障,就有不可思议智慧,智慧无障碍,无不周遍,身形无障碍,可以在无量无数世界示现,可以同时示现在三界六道普度众生,变化无障碍,可以顿变一切根身器界,时间空间无障碍,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大小无障碍....诸法总别、同异、一多、隐显、相夺互成而不相碍也,大略说说这样叫做无障碍法界,也称为事事无障碍法界,也称为性如法界!

南无慈尊/玫瑰 太虚大师佛陀学纲到今天就讲完了,非常感谢参与的诸位菩萨,阿弥陀佛!感恩有您。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正法得久住 广利诸群生 完结 12.4日内院菩萨为新梧桐佳苑答疑对话

【活跃】新梧桐佳苑?2019-12-5?19:31:32 @内院看门人?师兄,请教一下,人的情绪是否是由末那识控制的? @新梧桐佳苑?此中没有控制与被控制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0:19:24 @新梧桐佳苑?你说末那识在控制,末那识是一个心识,心是一种,物是一种,两者是不同的形态,就好比说水火不同类,水能控制火吗?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0:20:40 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 【活跃】新梧桐佳苑?2019-12-5?20:26:16 @内院看门人?这可能是方便的说法,我记得正觉公开课里讲意根的时候曾经这样提到,所以来问一下,请师兄开示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0:26:58 呵呵,这个是方便说?这个才是真实说 【活跃】新梧桐佳苑?2019-12-5?20:27:42 @内院看门人?我是说正觉公开课说意根控制情绪可能是方便说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0:27:57 也是真实说 【活跃】新梧桐佳苑?2019-12-5?20:28:02 额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0:28:06 只是说功能不同

【活跃】新梧桐佳苑?2019-12-5?20:30:08 @内院看门人?请师兄给解释一下吧,另外我不太明白意根控制情绪的时候,意识在干嘛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1:15:37 阿赖耶识是宇宙的本体是方便说,不是实义说,实际上阿赖耶识出现世间也是需要缘的,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1:16:19 阿赖耶识存在就必然是法,阿赖耶识既然是法,就必定有出现世间所需要的条件,比如第七识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1:17:02 @新梧桐佳苑?没有谁在控制,我们讲控制,比如我们打游戏,你是背后的主体,你在控制其中的人物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1:17:42 @新梧桐佳苑?实际上没有背后的人,不过就是很多的条件促成这个现象的出现,其中有主要条件,有次要条件而已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1:18:08 主要条件就是阿赖耶识,意根,次要条件就是意识,法尘,色尘,眼识等等

【活跃】新梧桐佳苑?2019-12-5?21:47:07 @内院看门人?师兄,我并不是问的这个,我是想问,比如一个人无缘无故被打了一巴掌,这个人肯定非常生气,就起嗔了。但是起嗔的这个过程,心所法是怎么作用的呢,莫那识是不与嗔心所相应的,那么也就是说嗔心所是意识的作用,但是由意根不断引生嗔心所的种子,是这样吗【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1:58:04 @新梧桐佳苑?末那识没有嗔,他只有痴见慢爱,认定有我,人家打我,导致他配合出生意识,然后意识生起嗔心?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2:01:19 说末那识控制主要是从他的心所,他的特性来讲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2:01:34 但是嗔心并不是他的心所有法

【活跃】新梧桐佳苑?2019-12-5?22:06:47 @内院看门人?那么也就是说,既然嗔心是意识的心所有法,起嗔的时候是意识不断的对起嗔的境界在颠来倒去的把玩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2:08:18 对的,但是这必须要阿赖耶识和意根在后面不断的配合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2:08:40 阿赖耶识不断的输出意识的种子,意根作为意识生起的根,依靠才能够完成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2:11:32 @新梧桐佳苑?你看是不是诸法因缘生?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2:11:40 对吧,其中没有谁在控制的

【活跃】新梧桐佳苑?2019-12-5?22:13:30 @内院看门人?嗯,是这样的。我最近遇到比较多的烦心事儿,也不知道是不是业障现前了。升起了很多的担忧、恼怒等情绪,但是我考虑自己学佛,就去观察这些情绪,发现对于意识的体性还是观察不清楚,最主要观察不清楚,意识的相分和见分,感觉像是一体的,这怎么办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2:16:35 你没有亲证第八识,你这样观察等于零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2:16:43 就算是对的,也等于零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2:17:34 目前对治烦恼只有三个办法,第一是观察无常,好的是无常,坏的也是无常,没有什么好担忧,好愤怒的,因为一切都会过去的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2:18:32 第二是观察一切都是因果报应,好的是因果报应,所以不值得欣喜,都是我过去的善业在今天实现而已,坏的也是因果报应,不过是过去的恶业实现而已,不值得难过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2:18:51 第三是修无相念佛功夫,修禅定,把他压制住 【活跃】新梧桐佳苑?2019-12-5?22:18:53 @内院看门人?其实我当前没有别的,就是想控制自己的情绪,情绪起来了就努力观察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然后就想顺便把意识的体性搞明白,但是心里还是担忧,感觉有点闷的慌。这是意识的境界吗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2:19:10 @新梧桐佳苑?你要用这三个方法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2:19:14 你搞不清的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2:19:55 因为你又没有看话头的功夫,又没有参话头,你我学唯识,目前都不过是呀呀学语的阶段

【活跃】新梧桐佳苑?2019-12-5?22:20:00 @内院看门人?好像稍微有所压制,但是还是感觉隐隐的担忧,身心不自在,不洒脱,非常苦闷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2:20:07 现在还达不到用唯识来解决的地步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2:20:15 你就这三个方法是最好的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2:20:51 很多人唯识比你我背得滚瓜烂熟,为啥还诽谤佛法?为啥还那么多烦恼?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2:21:10 因为真正的修唯识必须要通达中道,也就是亲证第八识 【活跃】新梧桐佳苑?2019-12-5?22:21:24 @内院看门人?好吧,而且我总想知道自己到底做了什么,引生了这些烦恼,到底是好是坏,我当前该做什么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2:21:31 没有,那么如达摩祖师说就是用这三个方法 【活跃】新梧桐佳苑?2019-12-5?22:22:57 @内院看门人?亲证第八识真的是太必要了,要不然情绪来了,那种努力挣脱,又挣不开的感觉太难受了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2:23:18 不一定要亲证第八识才能够对治烦恼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2:23:24 用这三个方法一样的 【活跃】新梧桐佳苑?2019-12-5?22:23:32 @内院看门人?好吧,我先试试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2:24:17 修四念处一样可以对治烦恼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2:24:37 达摩祖师说的四行当然也可以,关键是你修不修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2:24:53 亲证第八识当然更可以对治,但是首先你得亲证得了啊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2:25:13 不然总归是说食数宝 【活跃】新梧桐佳苑?2019-12-5?22:28:19 @内院看门人?我现在就是感觉自己疑心很重,明明从理智知道,八识的道理正确无比,可就是不敢承当,每天在理智与放逸之间来回的拉锯。我最近一直在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希望观世音菩萨慈悲保佑自己,但是好像都事与愿违,不知道是业障现前了,还是自己诚心不够,观世音菩萨用违缘来警醒自己,所以来请教师兄 【活跃】新梧桐佳苑?2019-12-5?22:33:06 @内院看门人?我很担心自己在无意间悖慢了佛法,造成重罪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2:35:47 不会的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2:36:23 每个人生活在世界上都有很多的苦,很多的烦恼,没有苦没有烦恼,我们学佛干什么呢?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2:36:39 只是说你怎么去认识这个苦,这个烦恼?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2:37:21 就好像好些人沉迷游戏一样的,在游戏中没有打到所谓的装备就非常的苦恼。根源在那里?@新梧桐佳苑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2:37:49 根源在于,他把游戏当真实了,对不对?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2:38:40 人生也是这样的,是无常的,是变化的,是前因导致后果的,并没有说真实,真实就不变,变者不真实,你何苦想得那么复杂呢?@新梧桐佳苑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2:39:16 万里长城今由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对吧?都会过去的,既然如此,想开点,不必在想 【活跃】新梧桐佳苑?2019-12-5?22:39:49 @内院看门人?而且因为观行意识虚妄的缘故,感觉自己有点脱离实际,比如看见一个人,就想我看到的这个人是我的内相分,但是欢迎久了发现与人特别不亲近了,表面和气,实际内心有点远离,觉得是假的。但是因为这种感觉导致很多的情绪蕴积、爆发,与人的关系也处不好,感觉好像有点走歪了,与自己的初衷背离了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2:40:07 你先把我说的看看好不好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2:40:12 放下你的唯识,谢谢 【活跃】新梧桐佳苑?2019-12-5?22:40:20 @内院看门人?正在看 【活跃】新梧桐佳苑?2019-12-5?22:40:56 @内院看门人?这句话好像说到我心里了,我好像被唯识困住了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2:41:22 不是的,是你把一切看得太真了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2:41:40 @新梧桐佳苑?我问你嘛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2:41:55 一切是不是无常?身体思想是不是无常?@新梧桐佳苑 【活跃】新梧桐佳苑?2019-12-5?22:42:30 @内院看门人?是的,但我心里总有股力量不让我彻底接受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2:43:08 那么你就努力说服自己,一切是无常,总归是无常,既然最终如此,必然如此,我为何现在不接受最终的结果呢?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2:44:12 我既然接受最终的结果,今天的苦恼也是无常啊,我为什么要为一个最终磨灭的事情而苦恼? 【活跃】新梧桐佳苑?2019-12-5?22:44:46 @内院看门人?嗯,所以我也不知道怎么了,我越是观察无常,就时不时发生一两件不顺心的事儿,让我回来感受这种真实性,好苦闷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2:44:55 如梦一样,如一场游戏,如幻,如电光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2:45:13 无常就是真实性啊 【活跃】新梧桐佳苑?2019-12-5?22:46:03 @内院看门人?我不是说这个,就是让我生起烦恼,感觉这个世界特别真实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2:46:27 那是因为你本身认为很真实的缘故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2:46:52 就好像打游戏,你本身认为是真实,当你没有打到你需要的装备,你会认为更真实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2:47:32 群文件里面有四念住观可以看看,三十七菩提道品讲解里面

【活跃】新梧桐佳苑?2019-12-5?22:48:37 @内院看门人?那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我自己没学佛之前,就能够自己思维到世间万物都是当体为空的地步,现在学的很深入了,反而感觉退步了,有种进退失矩的感觉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2:49:46 没有学佛以前,也没有体会到当体为空,世界上天天嘴巴上空空的多得去了,他们空得了嘛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2:49:51 不是一样贪嗔痴嘛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2:50:49 真正体悟到当体即空是开悟的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2:51:37 只是因为你本身没有在佛法上熏习无常观,没有戒定,就没有慧,就没有无常观,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2:52:12 没有解决又学习唯识,你感觉应该是这样就是唯识观,其实不过是另外一个角度的执幻为有而已 【活跃】新梧桐佳苑?2019-12-5?22:55:21 @内院看门人?我忏悔,我是说我思维到这个道理,没说亲证,在此诚心忏悔,以免让人误会。但是以前那个时候,我反而感觉头脑清醒,很多时候能够说服自己。我当初就这样思维,这个世界一定没有固定的善,或者固定的恶,要是有固定的善,那么世间的人一定不用断恶修善,因为压根不知道恶是什么,或者产生不了恶。既然能行善,也能行恶,那就说明本体是空的。但是古代圣贤为什么有异口同声的教人断恶修善呢,也就是说在这个空里肯定还有一个真实的道理,让人必须这么做。现在想想,感觉自己惭愧得很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2:55:57 你没有念住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2:56:13 不是说无常,是说时刻有念兹在兹的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2:56:39 就好像我们读书被英文单词,时时刻刻一个单词都要反复的背诵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2:56:49 默念,开口念,不断的念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2:57:16 四念住的修行也是这样的,不是我们知道怎么样就行,是时时刻刻要念兹在兹的 【活跃】新梧桐佳苑?2019-12-5?22:58:50 @内院看门人?我就是感觉自己修念住很吃力,心老是散漫,时不时的跑远了,忙的时候想思维佛法,但是真闲下来的时候就去看电视、睡觉去了,感觉心口不一,名为修行,实际上增长了很多增上慢,返观到这一点,有没有很有效的办法,苦闷的不行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2:59:09 从无相念佛开始吧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2:59:15 诸位菩萨晚安 【活跃】新梧桐佳苑?2019-12-5?22:59:47 @内院看门人?感恩师兄 【活跃】新梧桐佳苑?2019-12-5?22:59:57 @内院看门人?我再反思一下自己 【群主】内院看门人?2019-12-5?23:06:13 修无常观还是要先断我见才行,而断我见必须要大量的熏习解脱道的方法 【活跃】新梧桐佳苑(859369279) 2019-12-06 20:59:04 @内院看门人 就是说不要让别人恶行成立,同时不要去报复他 【活跃】新梧桐佳苑(859369279) 2019-12-06 21:04:12 @内院看门人 但是,遇到喜欢欺负别人的人,可以诉诸于法律,这也是摄护众生吧 【活跃】新梧桐佳苑(859369279) 2019-12-06 21:06:03查看前后消息 @内院看门人 我有一件事不明白,是否存在一个人被恶人欺负,但是并不是因为这个人以前欺负过别人,二就是碰到了恶人 【群主】内院看门人(510619595) 2019-12-06 21:08:10 @新梧桐佳苑 两者肯定是有缘的,不然根本碰不到的

好,接着我们讲三十七菩提道品中的八正道,实际上八正道是证果之后才能够真正行得了的,所以在弥勒菩萨的辩中边论中把三十七菩提道品中的七觉支和八正道都算在得果之后所行,七觉支如昨天所讲的,但凡是证果必定有七觉支,也就是有相应的功德利益,这个功德利益具体的说就是七觉支,很多人认为自己证果了,实际上并没有,因为他没有功德利益,也就是说没有七觉支的发起,这些人中我相信还是有品行善良的人,他们只是一时糊涂,造大妄语的业,主要还是因为对于佛法不了解,甚至对于三十七菩提道品是怎么一回事情也不知道,也不是说他们不想了解,是因为末法时代,邪说是主流,不信的话,你在百度上去查,还是你听人家讲,又有多少人讲过,七觉支实际上是证果,不论是证初果还是二果乃至开悟等的功德利益具体的内涵呢?所以很多人想当然的认为,这个查一下就知道,为什么要了解?问题是,你查出来的也是错的啊! @全体成员 @全体成员

所以末法时代真的很难学佛,学的人如过江之鲫,真正能够跃龙门的不过两两三三而已。有时候想想真的很颓丧的,也不是说我喜欢讲,半夜深更的,也没有人给我拿一分钱,这不过就是为了弘扬正法,这对我来说是信仰,是兴趣所在,另外我自认为说得还可以。好,闲话表过,首先我们来说正见,八正道第一个讲正见,实际上凡夫是没有什么正见的,除非跟善知识学,你才有正见,但是你又怎么判断他是善知识呢?你的判断只能够是依据经典,看过很多人的来对比得出某某人是善知识,实际上这里面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学喇嘛教伪佛教的,学净空的,学印顺邪师的谁不说自己对照过经典?你跟他们比长比短的讲,往往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所以我们讲在凡夫位能不能遇到善知识还是看因缘,看上辈子有没有福报,没有这个福报还是不行的,除非你是再来,不然你怎么可能生来就看得懂经典,就懂唯识,懂般若呢?关键就看有没有福报,有没有理智的判断了,而福报显然更重要。

八正道第一正见,你没有证果,好比说搞地质工作的,搞地质勘察的,你把地图背得滚瓜烂熟,你找的地图是正确的,但是你没有身临其境,这必定对于当地的情况是一种模糊的大概的了知,但是你证果了就不同了,因为那个地方是你去过的,有那些风土人情,当地到底有那些植物?是不是就切实的了解了呢?所以我们讲正见,实际上主要还是说的亲证真如之后的后得智,或者说是断我见之后对于我见是如何事,如何断?确定的了解叫做正见,后来再重新阅读温习佛经,必然是“身临其境”他对于佛经上讲的这些部分,就好像在讲自己的老家一样的亲切,这样才叫做有正见。很多人目前没有证果,跟平实导师学,学习太虚大师的,有相似正见,好比把地图背得滚瓜烂熟,毕竟没有“去过”,实际上还没有真正的正见。

八正道第二正思维,就是说开悟或者断我见之后,正确的依亲证而得的正见,依这个正见而起正思维,思维什么呢?思维我怎么样把这个法义通过合适的恰当的方法使得大众能够了解的,能够接受的说法来教化众生,也就是说自悟悟他,这个是需要思维的,有些祖师坐下很多人开悟,但是能够讲法的却只有几个,就是在正思维上要差一些,不能有效的思维整理语言。 八正道第三为正语,弥勒菩萨在辩中边论说是诲示,就是说有正见,并且有很强大的思维能力,并且把这个思维整理成为语言,这样就是正语,通过这个正语来教导他人,这个正语,因为是亲证的关系,所说都是非常正确的法义,离种种过失,比如妄语的过失(包含讲法错误),离猗语的过失(无意语,戏论等)能够使得听众最起码生起信心。

八正道第四为正业,这个业在一般讲主要就是说身语意的言行,比如身体的行为,语言的行为,意识上的构画,凡夫来讲都没有正业,即便说身体上不杀盗淫,语言上不妄语恶口猗语两舌,但是意识上多少都会有历缘对境有贪嗔痴的心行的,而证果的人,是没有身语意都清净,叫做三业清净。这样的目的也是为了教化众生,众生长久跟他打交道,长久的观察,这个人很不错,我跟他相处这么久,重来没有见他恶口,妄语,也比较谦逊,这样众生就自然愿意跟你学。但是末法时代很奇怪,那些密宗喇嘛上师我也接触过一些,色眯眯的眼神,语言又粗俗,偏偏还有很多人抢着供养他们,我只能够说是业力不可思议了! 八正道第五为正命,就是正当的生活方式,比如佛在的时候,要求出家人一定要乞食,三衣一钵,远离身心的沾染,或者我们讲在家居士不能卖酒,不能作屠户等,不作这些,而作其他的正当职业就是正命。 举要言之,正语,正业,正命,正语表示他有殊胜的智慧,没有智慧他也说不出来什么佛法啊,不然就是逻辑不通,东拉西扯,言不及义。能够讲殊胜法义正语表示见净,正业主要能够让人家知道自己有真正的净戒,由自己正命就能够让人知道自己的确是有远离染污的。

八正道第六为正精进,这个在弥勒菩萨说是对治障的方法,也就是说开悟或者断我见之后,只是断了见惑,毕竟还有思惑存在的,在正觉叫做断除性障,比如断我见属于断见惑,而断三界爱也就是我执属于断思惑,也可以讲断不恒行无明为分别烦恼,不恒行唯在第六识相应故,断恒行无明属于是断俱生烦恼,属第七识相应,这个就断俱生,三界爱等需要精进的修行的,所以这里的正精进,是在已经断除分别烦恼,断除见惑之后要增进,继续的取得更高的果位所行的,所以三十七菩提道品,如五根,五力,所讲是不同的。

八正道第七为正念,这里的正念主要是说的对治大随烦恼,大随烦恼主要是八种,分别是掉举、惛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之所以叫做大随是因为随根本烦恼而起,根本烦恼好比是树冠,大随烦恼好比是树枝,树枝是很多的,很沉重的,故名大随,开悟证初果等断分别烦恼,但是大随烦恼主要体现在俱生上,而大随烦恼等要后面精进的学习才能够断除,但是精进必须要正念,因为有正念才会不断的精进故,这样才能够对治故。

八正道第八为正定,这里正定和前面五根五力的定不同,前面五根五力讲的正定,主要是在讲对于正法心得决定,或者心地清净,四神足的定主要是讲与禅定相应的定(不一定是说的深定),七觉支的定是证果的功德利益,而这里的定主要是说的对治开悟,证初果等之后断性障,断大随烦恼等,因为有正念,正精进的关系,所以能够系念安住在止上,止于至善!是证果之后对治性障的方法,另外这里的正定是说的,更深的三昧力,因为没有更深的禅定三昧力,那么就无法引生种种功德,主要是这两个意思。

实际上八正道只能够是开悟或者证初果之后才能够说的,当然呢,我们要跟一般学佛的人讲,使得他们也能够沾点法义,我们要怎么针对他们来讲八正道呢?也就是说单独讲八正道,我们要这么讲!第一个正见就是说要学习正法,要多闻博学,要肃清唯神论,唯心论,唯物论,喇嘛教密宗等等一切错缪,这样跟他们讲那些人说错了,那些说法是不对的,那些说法是正确的,帮他们树立正见。 第二讲正思维,要讲正欲,欲是别境心所,本身来说有善恶无记的欲,如果和私心和贪嗔痴相应就是恶欲,求清净法,学佛就是善欲,也就是说所谓正思维在他们讲,就是教导他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第三讲正精进,跟他们讲要鼓励他们,加油学佛,不要打击他们的积极性,要告诉他们学佛对治烦恼,就好像古代的壮士,荆轲一样,荆轲刺秦,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一人与万人敌,大雄大力,不屈不挠,精进勇猛。 @全体成员

【【群主】内院看门人(510619595)?2019/10/11?8:55:24 诸位菩萨早上好,大概说说十二因缘,所谓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十二因缘就是说众生生老病死流转三界六道的一个过程,概略来讲不出这十二个步骤,分别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老病死。这个无明和行属于上一世的。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属于这一世的,生老病死属于未来世的,十二因缘主要讲三世因果,也就是上辈子两个,这辈子八个,下辈子两个,总计就是十二有支,所谓人也好众生也好,就是随着这十二有支流转生死 【群主】内院看门人(510619595)?2019/10/11?8:55:53 上辈子两个是说的无明和行,也就是说上辈子没有断除无明,因为有无明所以造作有漏的善恶业(行),导致这辈子阿赖耶识入胎,入胎之后长养名色(色是说的身体的,名是精神的,一个人不外乎就是身体精神组成的),有名色的缘故这辈子有六入(所谓眼能见色,耳能闻声,鼻嗅香等),有六入于是呢才有接触种种色尘,声尘乃至香尘等,也就是有触,接触的意思,有了触这辈子现在就有种种感受,所谓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比如财色名食睡就是乐受,被人打骂是苦受等,有了受的关系,对于乐受就爱,对于苦受就排斥,因为有对于乐受的爱(比如名利的爱),然后就有种种造作(取),比如有些人偷啊抢啊妄语啊制假贩假等等都属于取,因为有取的关系就是有造作的关系,所以有未来受报在三界的“有”,也就是未来世继续投生三界的业存在,这辈子结束,下辈子开始,因为有这辈子的业存在,所以下辈子依然有生老病死种种苦,就是这样三世因果就是十二因缘@全体成员 【群主】内院看门人(510619595)?2019/10/11?8:56:25 这样就是生死流转的三世因果,举要言之,凡夫众生从本以来,就没有断除无明,那么就会不断的流转生死,受种种苦恼,那么怎么样才能够还灭呢?下辈子的生老病死,是因为这辈子的“有”,也就是这辈子造作的有漏善恶业导致的,善恶业是因为取也就是造作,为什么造作呢?是因为有爱,不爱没有谁会起五更睡半夜,爱是因为有受,受是因为有触,触是因为有六入,六入是因为名色,名色的产生是因为有阿赖耶识入胎(所谓三缘,自己的阿赖耶识,父缘,母缘),而之所以阿赖耶识入胎是因为上辈子没有断除无明,有无明而有上辈子的业行。 【群主】内院看门人(510619595)?2019/10/11?8:57:07 这样看来,断除的关键点在那里?在现在世的爱和取,过去世的无明和行,你断除不了,因为已经过去了,现在的名色,六入,触等你也断除不了,人活着没有谁不接触外境的,唯一可以选择断除的爱和取,爱,取断了就没有“有”,没有“有”就没有下辈子了,爱取两个最根本是爱,无爱不取故,怎么样断除爱呢?考察这个爱是因为无明,有我才爱,没有我,没有谁会为别人去爱,而我就属于无明,所以断爱的关系在于断除我见,我执(我执是三界爱),也就是说断除无明就能断爱,断爱就是断除无明,断除我见我执才能够断爱,断爱就是断无明,这两者其实是一回事情,这样就没有未来世的“有”,此生一过,决定无余涅槃,远离三界,成缘觉智。 大概说说就是这样,实际上还必须配合十因缘观来讲的,缘觉,必须是先观十因缘,然后再来观十二因缘,这十二因缘在小乘是这样讲,在大乘就甚深极甚深了,其中每一支都有十二因缘,相当复杂,是菩萨所学,菩萨所知。】 法相群法布施后答疑汇总(7.30)

论为什么空间和时间是假相?

答:首先时间空间是不是你的意识所了知的对象?比只如现在是十点三十八分,空间,比如我的房子是这么大,八十三个平方,也是我意识了知的对象,而意识本身是刹那生灭的,你能同时想两个不同的对象嘛?绝对不可能,其实是刹那生灭的,也就是说时空都是我们意识的刹那生灭境,意识所了知的对象,就是刹那生灭境,其次时间和空间都是心不相应行法,都是色法和心法的分位,色法是心法的相分,所以其实就是心是分位,然而睡眠无梦,或者打了麻药,都无时间是概念,对吧?也无空间的认识,意识是生灭法,依意识而生,而有的法怎么可能是实法?

五乘共法是什么?三乘菩提是那些?

答:1、五乗共法就是因缘所生法,比如这个持五戒下辈子成为人,修十善下辈子成为天人,必定是你要相信因果轮回真实存在,才有这个下辈子可说嘛,你才能够信嘛,不然说说有什么意思呢?反正你认为人就这么一辈子,人死如灯灭,哪怕最粗浅的五戒十善,你仔细想想也是无意义的,对吧?往大了讲,成为阿罗汉,辟支佛,乃至佛菩萨,都是有如是因,如是果的,比如成为三大阿僧伽劫的修行,也是因果的,所以因缘果报就是五乗共法 2、三乗菩提为什么要从五乗法,也就是人乗,天乗,声闻乗,缘觉乗,大乗分出来讲,因为声闻乗,缘觉乗,大乗是能够出世间,解脱生老病死的,而世间学问固然有人乗,天乗,如儒教不就讲忠孝礼仪仁智信,其实也是五戒,但是必定没有出世间可说嘛,所以讲菩提,三乗菩提,只能够是,声闻菩提,缘觉菩提,和佛菩提道。

为什么说所缘缘和等无间缘可以包括在增上缘中?

答:因为增上缘本身是促使因缘能够现行的,而增上缘的意涵就包括了逆增上缘和顺增上缘,而实际上所缘缘就是心识所了别的对象,等无间缘也是后面心识升起的条件,所以都可以包括在顺增上缘中的,只不过为了说明心色二法的差别,介绍心法,而别立

什么叫做法?为什么在这里只说有为法,不说无为法呢?

答:法就是轨生物解,任持自性,无为法不外乎就是四种,一种是有为法的真实性,一种是过去未来,现在还没有的,一种的胡思乱想的东西,比如上帝,兔子的角,乌龟的毛,实际没有的,第三种是虚空,是因为色法存在,有为法的存在而假立的。后面三种对现在法单单只是认识的对象,而不实际存在,所以说这里只讲有为法,而不特别强调无为法

小明上街去买菜,进行比较判断,最终买的萝卜,论,其中因缘是那些?所缘缘是那些?等无间缘是那些?增上缘是那些?

答:因缘,其实小明买菜每个步骤都有因缘,因为因缘是说的阿赖耶识中的种子为因,他不管挑选也好,购买也罢,最终买下也罢,都必须有种子,所缘缘就是心的识别对象,就是萝卜,摊贩,等无间缘,他只要有意识升起,乃至诸识出现都有的,增上缘,有心识上的增上缘,比如意根做意识的增上缘,也有于外的增上缘,比如摊贩搞促销

佛教和外道都讲因缘,外道的所谓的因在佛教是什么?佛教的因缘主要是说的什么?

外道所谓的因,实际上是缘,比如他们认为马云开淘宝是因,马云赚大钱是果,实际上因只能够是如来藏中的种子,不然马云前有人搞网上购物,马云后,马云当时都有,为何只有马云发大财呢?他们的因要不就是缘,要不就是无知,于因缘所生法无知而虚妄的想象,比如上帝,真主,实际没有,他们认为有。

转起者、以转而生起,转现者、以转而显现-----解释一下这段话大概是什么意思?

答:这里的转作动词,所谓转而生起,就是讲说因缘所生法,本无今有,因缘和合,不断转变才会有,才会显。比如手机以前没有,后来科学家们发明了晶体管,发明了液晶屏,工人制造,逐渐的,动态的变化的,最终有了手机的出现,故名转而生起,本无今有,因缘和合,转变而有,故名转而生起,转而显现。万事万物皆是如此。

什么叫做不恒行烦恼,什么叫做恒行烦恼?

答:这个烦恼恒行还是不恒行,因为烦恼本质就好比是字体,字体必须要有载体,不论你写在墙上还是纸张上,总得有个载体嘛,对吧?不然何来的字体呢?烦恼,贪嗔痴慢等也是如此,所以说到这个烦恼恒行还是不恒行,关键看是八个心识,具体哪一个心识的烦恼,实际上,凡夫位,前面六识所具有的烦恼都属于不恒行,后面末那识具有的烦恼才是恒行,第八识有烦恼的种子,但是他没有烦恼。

解释一下第八识阿赖耶识为何又称为藏识?

答:大师也说得很清楚了,主要是两个原因,其一是因为第八识含藏了前面七识的种子,其二是因为蕴处界出生之后,反而把他给埋藏了,凡夫众生找不到了,因为此,五蕴也称为五阴,阴就是遮盖的意思。因为这两个原因,所以第八识又称为藏识。

平常人为什么只能够对于散位意识比较了解呢?

答:意识有五俱意识,散位独头意识,梦中独头意识和定中独头,五俱意识升起的时候,凡夫众生是着眼在眼所见耳所听的,他们当然不会注意这个时候意识也在参与,梦中,他们也是沉迷的,他们极少时候知道自己在做梦,无法反观,定中独头意识,末法时代,万万人修禅定,难有一二具备初禅,何来的定中独头?切莫说初禅,就算是一念不生其实是意识状态,他们都未必知道,所以一般讲,他们只能够在思考,认识,思想,等散位独头意识的状态了知意识的存在。

解释一下什么叫做随烦恼?

答:随烦恼顾名思义,随根本烦恼而起的烦恼,比如忿,恨,覆等,比如嗔这个根本烦恼起来了,紧随者就有忿,就有恨,恨得牙痒痒,对吧?所以叫做随根本烦恼而起的烦恼,也就是根本烦恼的分类或者流类,比如这个覆,隐藏自己的过失,本质是痴的分类。

阿赖耶识本身无烦恼,为何又称为染污识?

答:阿赖耶识固然无烦恼,但是他埋藏有前七识的种子,凡夫众生胡乱造业,导致他埋藏染污的种子,故名染污识

第七识末那识有那些心所?多少种?

答:5遍行、别境慧1、四根本烦恼(贪、痴、慢、我见)、大随烦恼8个,共18个@小不点 不错,不错!连我都直接照着抄写了。

惑业苦叫做烦恼杂染,业杂染,生杂染,为什么这样说呢?

答:惑就是烦恼,因为有无明,你才会有贪嗔痴嘛,对吧,所以惑本身就是烦恼,烦恼就不清净就是杂染,业从何而来?凡夫众生不都是有烦恼而造业,造业而受报,不管他们造恶业还是有漏的善业,都和烦恼相应,所以业杂染。有业就受报,不论他们当神仙皇帝,还是贩夫走卒,总而言之不离八苦,三苦,乃至生老病死苦,苦的持续性,决定性,必然性,他们的无法超脱的,故他们就是生杂染。

法相唯识群答疑汇总8.1(内院师兄)

世间的善人,比如比尔盖茨,刘光标,乃至李嘉诚等人捐款,为什么在佛教看来还是属于烦恼?属于有漏善业?

答:因为他们都没有证果,连初果都没有的,也就是说连须陀洹都不是,遑论开悟不开悟,为何证果如此重要,因为不证果,那么不论做任何的善行,都是立足于我的,既然立足于我,不过就是大我小我的区别罢了,那里有人真心实意的愿意为善?大我言之,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要诛之杀之,哪怕再好的人,讲人人平等,不会认为自己跟条狗平等吧?小我言之,所谓善业,不外乎就是来世富贵,以为满足我之的凭借而已!

什么叫做一生,一生怎么定义?生到底是怎么样来的?

答:所谓一生,简单说就是从生到死的阶段,然而佛法言之,不是如此简单,佛法的一生是建立在分段生死的基础上的,众生在三界六道中不断造业,不断受生,我们把他们当人的一个阶段叫做人生,造了恶业,成为狗,我们叫做狗生,乃至天人的阶段,熊猫的阶段,皆有生,生就是分段生死的阶段,生死之间,故名生!生是造业而来,不是上帝赐予的,更不是科学家发明的,都是善恶因果,如影随形,有何种业有何种形,故名生。

人生世界为什么都是染污的?苦恼的?

答:还是前面的回答,因为他们没有证果,没有证果,谈不上清净,都是有漏的业导致的生死阶段,既然是有漏的业导致的,漏就是烦恼,就好比茅屋下雨,淅淅沥沥的,就把他们给漏到三恶道去了,总也离不开生老病死的制绊,绝对有,苦的逼迫性(乃至皇帝希望自己不要老得快,最好长生不老),苦的连续性(就好像狗脖子挂了骨头,一直追,追不到),苦的必然性(最终皆是一场空)

我们讲四有,为什么说一般人只能够了解本有的存在?其他三有他们为什么不能了解?

答:四有,就是本有,生有,中有,死有,生有就是初投胎这个阶段,这个阶段都还没有意识,怎么了解呢?中有是中阴阶段,他一投胎,下辈子新的父母,新的五色根,就是新的意识了,他怎么可能记得中阴阶段的事情?死有,是从生到死,中阴身还没有出现的阶段,还没有中阴意识的阶段,完全无意识,那么他怎么反观自我的存在呢?所以凡夫众生只能了解四有中的本有。

为什么要说有情众生是生住异灭,而世界是成住坏空?

回答:因为有情众生有心识,心识刹那刹那的产生,就有一个生起,暂时连续,不断变化,最终消失的过程,乃至一个念头都有生住异灭的过程,表现在众生就是生老病死的过程,称为生住异灭,而器世间,没有心识,是完全被动的,依有情存在而存在的,比如手机,没有有情创造,没有有情的业,它不可能存在,所以只能说成,不能说生,所以只能够叫做成住坏空

简单介绍一下那些属于无记业

回答:@小不点 很不错,看起来,是真的认真学习了,加入本群大半年,佛法上真的突飞猛进了!走路,吃饭,学习,睡觉,养花,打球。。。等等(我又照抄了)呵呵,其实,艺术,科学等都属于无记业,无记业本身非善恶,就好像刀子一样的,本身不是恶的东西,端端看人怎么样运用了

介绍一下色法的特征,另外色界是什么意思?

回答:很多善友都回答对了,色法两个特征,比如这个电脑,首先他有质碍,质就是质量,碍就是障碍,其次是无常,就是变动,最终就会毁坏。所以弥勒菩萨说色法的定义就是有质碍和变动。色界,是说在那里的众生,已经超越了欲界,他们是没有财色名食睡上的欲望的,何况低级层次的男女和合欲,没有欲,但是有身体,有这个色法的身体,故名色界,区别欲界和无色界来说。

法相唯识群答疑汇总8.3(内院看门人)

分别阐述一下什么叫做分别所起我执?什么叫做俱生我执?其中分别所起我执又称为什么?

回答:俱生我执,就是与生俱来的,第七识意根和第八识如来藏都能够从过去世来到现在世,第七识的我执就与生俱来的,天生就有对于我的执着,比如婴儿上来下就和兄弟姐妹抢奶头,俱生我执,这里的俱生就是与生,意根坚固的执着,故名俱生我执,什么叫做分别所起我执,分别是说的需要学习的,需要接触的,思考的,思想的,接受的,就是第六识意识,因为意识能学习嘛,第六识意识所具有的我执,叫做分别所起我执,所谓分别,比如大家走在马路上,看到人就这么一辈子,要好好珍惜,还有凡夫说的,吃好喝好长生不老,他们浅而言之不外乎就是教导你身体是我,感受是我,乃至很多佛门表相大师说,活在当下,意识一念不生长时间叫做大悟,短时间叫做小悟,就是教导你,意识就是我,只不过说法不同而已,这个就是由邪教导所产生的我执,在意识相应。分别所起我执,又称为我见,也称为萨迦耶见,仔细想想,不论身体,还是感受,还是意识,不都是聚合的假法嘛,因缘和合而有,譬如茭芦,对吧?萨迦耶就是聚合的意思,所以分别所起我执又称为我见,可不能像诽谤正觉的那个琅琊阁一样,说经典没有说我见哦。

为什么执实我就会成为“异生”呢?

回答:这个贪嗔痴是怎么来的?你会为了埃塞俄比亚的某位兄台受欺负而嗔?会为了赞比亚挖出一个钻石而贪?你会因为李嘉诚有钱,而嫉妒?不会嘛,对不对?为啥,你因为身边的人得利而嫉妒,身边的人欺负你而嗔?因为你有我嘛,有我,我是有一定范围的,就目前的情况,你又不是总统又不是联合国秘书长,你的我,还不至于去嫉妒赞比亚的人。你目前认定身体为我,感受为我,意识乃至变相为我,也有一定范围,在这个范围内,为了使得我得到,具有,长养,保持,你就会贪嗔痴,然后就会造业,难免造恶业,百分百时间的长短问题,肯定造恶业,谁不想让自己好呢?那么决定将来要下三恶道。所以有我就有异生性。

外道修禅定,乃至附佛外道修禅定,乃至佛教假名大师修禅定,他们为什么不能够解脱?

回答:禅定是通法,不是佛教的专利,佛陀也没有说过禅定是佛教的专利,佛教的专利是佛所讲的教法,通过佛陀的言教,具备智慧,智慧才能够解脱,智慧才能够成佛,而不是说打坐,佛前有人打坐,佛后也有人打坐,还是生死凡夫,因为没有解脱道相应的断除烦恼的智慧,智慧是利剑,智慧是舟阀,智慧是钥匙....那些人,榆木疙瘩一样的坐过来坐过去一样的,没有智慧,那个烦恼只是暂时被压制住了,就好像用石头去压草,他不打坐,不在定中,烦恼不又起来了嘛,好比石头搬开,草不又长出来了嘛,唯有智慧是利剑,才能斩草除根

阿罗汉位为何是三乘共果?为什么佛可以称为阿罗汉,而阿罗汉不能称为佛?

回答:这道题很多师兄都回答正确,只是语言上再组织一下,阿罗汉叫做杀贼,杀的什么贼,烦恼贼,就是贪嗔痴慢疑等烦恼贼,三乘就是声闻乘,缘觉乘,大乘,声闻乘的极果,最高果位就是阿罗汉,缘觉乘最高果位是辟支佛,辟支佛通过观十因缘和十二因缘,断除我见,我执,所证同阿罗汉,大乘最终结果是成佛,无上正等正觉者,阿罗汉辟支佛对于法界实相究竟真理还有不知的,不然不会从佛学而得阿罗汉嘛,辟支佛实际也是在有佛之世从学佛学习,而在无佛之师而成独觉,本质过去劫还是从佛闻法的,所以不可能超过佛,他们是弟子不是师父。再说他们所证的只是有关如何断我见,我执,生空的部分,法空的部分,也就是对于宇宙人生彻底的洞见,还没有涉足,或者只涉足了一部分,所以佛可以是阿罗汉,因为阿罗汉那部分佛也证了,但是阿罗汉不能是佛,佛证的相当一部分,阿罗汉还没有证故

说一下所知障的定义。

回答:这个以前在群里面讲过很多次了,古德说过,所知不是障,被障障所知,什么意思呢,简而言之,所知障就是对于宇宙人生的无知而障碍成佛,实际上宇宙人生,不外乎就是如来藏自变根身,和其他众生共变器界,对吧?所以所知立足点,在于实证如来藏,并且实证如来藏所具有的功德性,也叫作种智。也就是说所谓所知障,就是因为没有亲证如来藏,乃至没有亲证如来藏所蕴含的一切种子的智慧,而因为这种无知而障碍成佛。这个在如来藏中没有种子,和烦恼障不同,所以,所知不是障,但是呢,这种无知的确障碍你成佛,所以,被障障所知,使你不能透彻的俱知宇宙众生一切法。

为何说生空慧是偏慧,而法空慧是圆慧?

回答:生空慧是什么?不外乎就是解脱十智嘛,九智是:世俗、法、类、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尽、无生。如果俱解脱阿罗汉加一个他心,就是十智,但是这个是小乘所证的十智,只是偏向于解脱,个人解脱的,并没有涉及到圆满亲证如来藏,并没有涉及到断除法执,所以称为偏慧,这里的偏就是偏重,偏向的意思,偏重于,偏向于解脱故名偏慧,而大乘量周沙界,无理不包,圆测古今未来,故名圆慧。

经典有说众生皆有如来藏,皆具佛性,为何又有五种姓的差别,有一份众生决定不能成佛?是何道理?

回答:经典说众生皆有如来藏固然是真,但是正因为众生皆有如来藏,所以每一个众生都有无数的过去世,数不清的过去世中,有部分众生就从没有接触过正法,接触过佛法的,那么站在现在的角度,他们就缺种子,陈胜吴广不是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事实上,真的有啊!他们缺种子,站在现在的角度,就决定不能成佛,也就是说种子有两种,一种叫做本有种,一种叫做新熏种,从本有种的角度去讲,他们没有,故决定不能成佛,从新熏种的角度去讲,他们不可知的未来也许能够熏习产生种子吧,所以皆可成佛,至于不可知的未来成不成得了,看条件,非我们所能知也。 法相唯识群答疑汇总8.2(内院看门人)

阐述一下,为什么佛教几乎所有经典都会提到三界?明明上两界我们根本看不到,为何还要反复的讲?

回答:因为业从性质上来分有三种,分别是,善业,恶业,无记业,但是呢,从将来得果上来讲,分为罪业,比如导致将来堕落到三恶道的业就是罪业,分位福业,比如将来导致往生人中,天界的业就是福业,总比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好多了吧?故是福业,导致将来往生色界,无色界的业叫做不动业,因为他们常在定中的关系,故名不动业,要说明如是因,如是果,那么必须要讲三界,哪怕我们不知道的色界,无色界也要讲,不然不圆满。

佛说一佛化境有三千大千世界,有百亿须弥山,请问须弥山在那里?

回答:所谓须弥山,其实就是太阳系,一佛化境有百亿太阳系,一个太阳系对应一个须弥山,佛陀降生的时代,那里有太阳系的概念,这个是世界悉檀,当时人的程度不到,故要方便说,当时的婆罗门教是认为世界在大海中,大海上有座山,山底是人类,山腰是天人,山上是梵天(唯有这么一个世界),为了方便说明,不在这个问题上影响正法的弘扬,又要善巧方便,就说太阳系就是一个须弥山,一佛化境有百亿须弥山。

分别说一下,舍念清净地,离喜妙乐地,定生喜乐地,离生喜乐地,分别对应的禅定是什么?

回答:分别就是四禅,三禅,二禅,初禅。

至初禅天,离欲界生色界,忧愁、苦痛已无,只有欢喜快乐;然此尚不在定中,亦有言语行为,是为初禅天。----问,这里说然此尚不在定中,亦有言语行为,这是属于什么位?

回答:然此尚不在定中,亦有言语行为--这个是在初禅的等持位,初禅的等至位并没有所谓的言语的,证初禅如果在人中,等持位往往会出现过去世的情景。

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什么叫做非想非非想定

回答:非想就是说意识心在这样的状态下已经不能反观自我的存在了,不像我们这样,自己在思想总还是知道的,非非想是说,虽然不能反观自我的存在,但是还是有意识,有定境法尘的。

三、畜趣名不甚正,应曰傍生,即指人以外动物而言,然亦有动物非人眼所能见者,亦包其中。-------------请举出那些动物非人眼所能见者?

回答:比如畜生道的精灵,龙,大鹏金翅鸟,摩睺罗伽(大蟒神)等等。@小不点 /赞

鬼见则人不见,其实鬼亦有色身。人碍鬼不碍,鬼碍人不碍,可同与人在一处而不互见。----为何如此?

回答:因为所谓世界就是业报,固然在同一个空间,但是世界本身就是业报,所以虽然有些是我们的业报,比如墙壁,我们无法穿过,但是未必是他们业报,所以他们能够穿过

用自己的话阐述一下鬼道众生大概分几类?各有什么特点?

回答:主要分三类,有财鬼,比如罗刹,补单那等,这些鬼虽然堕落鬼道还是有吃有喝,是饿鬼道极为少量的部分,少财鬼,比如脓疱鬼,臭毛鬼,他们可以吮吸自己的脓疱,而得饱腹,或者吃自己身上长的虫子而得饱腹。无财鬼,比如针尖鬼,喉管就好像针尖,即便食物入口,也无法下咽,无财鬼是饿鬼道中的大多数,故饿鬼道名饿鬼道

用自己的话阐述一下什么叫做异生?什么叫做异生性。

人类,天人,菩萨,阿罗汉等都长大差不多,都是直立的,都是这样两个肩膀抗脑袋,两只脚,而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形态千奇百怪,有多脚,无脚,长得像盒子的,长得像木板的,长得像帆布的....所谓异,就是异形,形态太多,往往没有一致性!异生性,就是说具有将来下三恶道的因,因这里做性解。 法相唯识群答疑汇总8.5(内院看门人)

解释一下法雨在五种姓上的意义。

回答:法雨就是说诸佛菩萨讲法,就好像天上下大雨一样的,小草得到润泽,灌木得到润泽,小树得到润泽,大树得到润泽,但是哪,众生根性是不一样的,虽然一场法会,听着众多,但是人和人是不一样的,修证的层次不一样,所以人天种姓听到佛讲法就发挥他们的种姓就只能够将来修五戒十善未来升天,声闻种姓听到佛讲法,就断除我见,我执成阿罗汉,菩萨种姓同样是听到佛讲法,就各自能够当场开悟,乃至亲证无生法忍,成为初地,五地,六地,他们听的都是同样的一场法会,但是根器不同,所证不一样,比如我们今天讲阿含经,阿含经其实很多是大乗经典的,但是集结的人是小乘人,集结下来就成为小乘经典了,佛菩萨比如讲,一切法毕竟空,同样这么一句话,人天种姓听了就知道舍弃贪欲,而行十善,小乘听了,就证生空,大乗人听了,就证悟如来藏。 为何如此?是佛菩萨给大乘菩萨开了小灶?单独给他讲了什么,不要其他人来听?不是的,如果这样,就不是佛,是因为根器不同的缘故,好比有些是小木桶,有些是水杯,有些是大木桶,有些是大盆,众生有根器差别,过去世所修不同,喜乐不同的缘故,所以叫做,佛以一音说佛法,众生随类各得解。

解释一下人天善法在三乘菩提上的意义。

回答:人天善法在三乘菩提上的意义就在于,首先是实证三乘菩提的阶梯,也成为次法,在阿含叫做法次法向,一个人五戒做不到,十善做不到,都不是人,还能是佛?好比登梯,固然有三层楼阁,但是楼阁建立在山上,没有爬上山,谈什么上楼不上楼呢?对吧?所以固然从三乘菩提的角度,人天善法不属于出世间,但是是出世间的先导,前提条件。重大意义就在这里。

为什么会有三乘佛法呢?佛陀建立三乘佛法的根据是什么?

回答:其实在极乐世界,清净世界也不会如此,比如在香积佛的世界,在东方琉璃世界就没有建立三乘,那个世界众生的根器很好,直接宣讲大乘就行,大乘本身就包括了声闻乘和缘觉乘,但是在娑婆世界五浊恶世就不行,众生根器太差,需要把其中比较容易亲证的,让众生先能够实证,那么才能够迈向三大阿僧伽劫最终成佛的修证道路,不然人寿不过百岁,你说多少劫如何如何,我又怎么相信呢?多数众生信根不具,所以要从整体佛法分出声闻乘和缘觉乘,这也是因为众生本身有五种姓的差别。

为什么说佛法,佛教的修行,所证的果位还是不离因缘果报?

回答:因为如是因,如是果,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的关系,修行证果本身也是如是因,如是果的,众生皆有烦恼障,所知障的缘故,皆有烦恼的缘故,有烦恼必然涉及到断烦恼,岂有不断烦恼,而烦恼自灭的道理呢?所以也是因缘果报。

解释一下佛法修证上最难的是什么?和最先需要明的是什么?为什么最难的又是最先需要明的呢?

回答;佛法上修证最难的是对于因缘果报的透彻了解,如是性,相,根,力,体,用,非常深奥,其中有极为不紊乱的连续性,比如楞严经佛说十习因,某众生某世做某事,导致堕落地狱,堕落地狱寿命多久?是什么地狱?然后从地狱出来成为什么鬼?如何境遇?然后多久出生在畜生道?如何境界?分别成为那些畜生?然后什么时候成为何种人?在某种情况下了却余报?非常深奥,难可了知,乃至等觉菩萨都不能具知,唯有佛能具知一切。但是因缘果报,又是最需要先信的,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必然不是唯物论那样的断见就是基督教那样的常见,佛门难入啊!门都入不了,如何学佛?

五通中,哪一种神通是可以看见未来的?为什么这种神通可以预测未来?

回答:五通中可以预知未来的是天眼通,天眼通之所以能够预知未来是因为凡是真正的神通,由禅定发起的,必然是离染,至少是离欲界染的,那么心地清净,他心能做自心疏所缘缘,这样自心能够了解到他心的情况,而呈现未来的景象。但是都有层次的差别,如三禅发起的神通,天眼通就远胜初禅的,乃至菩萨的就胜声闻的

神通中的五通,分别是天耳,他心,宿命,天眼和神足通,有处说神足通的说法没有如意通好,这是为什么呢?

回答:神足通的利益在于身体能大能小,能穿过障碍物,能飞行,能履火焰,能去他方世界,如果单单说神足的话,给人的感觉,好像只是移动上的,然而实际上还有身体的变化的,所以称五通中的神足通为如意通为最合适。 8.5日第六题、第七题重新更新完善

五通中,哪一种神通是可以看见未来的?为什么这种神通可以预测未来?

回答:五通中可以预知未来的是天眼通,天眼通之所以能够预知未来是因为凡是真正的神通,由禅定发起的,必然是离染,至少是离欲界染的,那么心地清净,平常人心地不清净,偶尔也有预见力,对自己的即将变现的种子有所感应,而天眼成就的人,能够对他心即将成熟的种子有所感应,他心能做自心疏所缘缘,这样自心能够了解到他心的情况,而呈现未来的景象。但是都有层次的差别,如三禅发起的神通,天眼通就远胜初禅的,乃至菩萨的就胜声闻的

神通中的五通,分别是天耳,他心,宿命,天眼和神足通,有处说神足通的说法没有如意通好,这是为什么呢?

回答:神足通的利益在于身体能大能小,能穿过障碍物,能飞行,能履火焰,能去他方世界,如果单单说神足的话,给人的感觉,好像只是移动上的,飞行上的。然而实际上还有身体的变化的,如经典说俱解脱阿罗汉,上身出水,下身出火,甚至能够变成其他人,其他众生。都属于神足通的内容,所以称五通中的神足通为如意通为最合适。

8.7

如来藏中有法种,有业种,在摄大乘论中讲,名言种子,有支种子和我执种子,那么请问,名言,有支,我执那些属于法种,那些属于业种?

回答:法种又称为识种,因为一切法皆不离识故,业种也属于是法种(识种)的一种,上次讲过的,不论是存在的还是不存在的,总而言之,都属于认识的对象,包括认识本身也是认识的对象,而认识的对象总名为法,所以识种即是法种,区别只是说,前面六种识,眼识乃至意识了别的是粗境,而第七识和第八识了别的是细境,既然如此,摄大乘论中的,名言,有支,我执都摄属在法种,法种中有一部分导致后来苦乐报的称为业种。

分别举出三个实例,证明众生这个现象是有我的,是属于我见的。

回答:这道题基本上参与的群友都回答正确了,只是说没有和五蕴一一对应起来。 第一,比如很多人认为身体(色蕴)就是我,大街上写的清清楚楚的,人就这么一辈子,要好好珍惜,乃至说大脑能够产生意识,这就是典型的执色蕴为我。 第二,执意识心(识蕴)为我,这个在佛教内部,乃至伪佛教喇嘛教中相当普遍,比如元音老人就公开说,一念不生就是开悟(一念不生是意识的状态),乃至说一念不生一会儿是小悟,很长时间是大悟,都属于执意识心或者意识心的变相为我。 第三,比如很多人认为,人生就是要吃好喝好,长生不老,成吉思汗不是说,人生就是要抢劫杀戮他人,抢地盘抢金银财宝,总而言之干这种事情,不外乎名利,说白了,就是追求乐受(执受蕴为我)

用朝代更替的例子说明业种,比如用唐太宗取代隋朝说明,业种在第八识如来藏中的粗浅运作。

回答:当然这个涉及到历史学了,李世民唐太宗在隋朝的时候其实就是一个小将,当时谁说了算,是隋炀帝杨广说了算,但是呢李世民跟他老爸李渊也是存在隋炀帝的隋朝中的一份子,后来李世民势力越来越大,最终隋朝覆灭,唐朝建立,这说明什么,说明在业种譬如是领袖,譬如是皇帝,强势的业种创造一个朝代,好比人这辈子的主报,在这个强势的业种显现作用的时候,其他的业种,将来取代他的已经存在了,在等待他的覆灭,最终这个刚开始势微的,取代原来的强势的业种,成为新的强势的“领袖”,开辟一个新的王朝(一生)。

三法印,我们知道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请问这三法印有没有明说如来藏?

回答:实际上三法印并没有明确的说如来藏,我们的同修基本上都回答正确了,虽然没有明说,但是隐说了,首先我们来看诸行无常,无常的东西,譬如灯光必须要相对常恒的灯泡发光才能持续,既然是无常不可能没有“常”在后面支持,所以讲诸行无常,实际就隐藏宣说了如来藏的常。接着是诸法无我,人们把什么当成我了?不外乎就是把五蕴当成我了嘛,比如上文说的执色蕴为我的,执受蕴为我的,蕴是假法,是聚合法,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蕴是由种种条件聚合而成的,种种缘聚合而成的,譬如军队是由很多军人组成的,只是缘的聚集,那么既然讲诸法因缘生,“因”又是什么呢?不会无因有缘嘛,对吧?这里的因就是第八识如来藏,所以讲诸法无我,也就隐藏宣说了'常'如来藏了

接着龙树菩萨的三法印讲,涅槃寂静,涅槃,涅是什么?是不生,槃是不灭,涅槃就是不生不灭,寂静是常如其性,真正的寂静是本来寂静,不是你打坐坐到寂静,这里是说有个东西是本来不生不灭,本来寂静的,又说灭尽十八界,是有这个本来的东西常住不灭,远离一切愦闹的,这是说什么?还是说的如来藏!

为什么无常可以言非断灭呢?为什么又可以言断灭呢?

回答:这道题是就生灭法言,无常的事物,就无常本生来讲,的确可以说断灭,比如人活一辈子,到老了,一口气上不来,对吧,一毛钱也带不到下辈子的,喜爱的美女,财宝,帅哥,妻儿更不可能带到下辈子了,再说下辈子即便在人中(其实绝大多数是不可能在人中的,主要是没有断除异生性的关系),即便在人中,上辈子是上海的富翁张三,这辈子是四川贫贱的李四,这李四张三有什么关系呢?何况基本都不会在人中呢?所以真的是没有了,戏结束了!散场了!

为什么又可以说非断灭呢?因为这个上辈子下辈子有因果的连续性,必定是上辈子或者善或者恶的造作,形成业报埋藏在第八识中,导致这辈子有这样的果报,有因果的连续性,这辈子贫贱的李四,他的贫贱,不是爹妈给他的,不是科学家发明的,不是领袖恩赐的,更不是上帝赐予的,都是上辈子的张三为富不仁造成的,是不是不应该叫做断灭呢?如果断灭,站在你面前活脱脱的乞丐李四从那里来的?

当然,我很清楚很多愚痴人会想,会说,下辈子的李四跟我有什么关系,我这辈子享受了,他下辈子乞讨没关系呀,反正我都享受了,你这么想就错了,请问,你这辈子认为有我是什么缘故,不外乎就是你有身体有感受有精神方面的嘛,你挨揍,痛不痛?是不是很痛?你认为有我,说到底是因为苦受真实,受蕴真实,五蕴真实,下辈子当乞丐,乃至诽谤正法的那些人下地狱,也有五蕴,和你这辈子一样真实,既然这辈子你因为有五蕴而真实,为何说下辈子和这辈子的五蕴没有关系,就不真实呢?同样是五蕴啊,对不对? 就好像春夏秋冬,固然春天不是夏天,夏天不是冬天,可是你的感受如此真实,如何说是断灭呢?所以无常本身就是非常也非断。

简单解释一下什么叫做分段生死?

回答:这道题还是比较难的,算是增上慧学的内容了,我们群回答问题的师兄很了不起,很多人都回答了,基本上都回答对了一部分,分段生死,重点在分段两个字,比如我们把一个布条裁剪了,成为一定的长度宽度,就叫做段,也就是说是二维的,如果是一块蛋糕,我们把他分段,那么就还要加上高度,就是三维的,对吧?人生和布条,蛋糕不同,还要加上一个维度,叫做时间!这样就是四维的

所谓分段生死,就是只能够存在一定的区域(几何上叫做长宽高,佛法叫做器世间)和一定的时间内,比如说人类就这么个样子,现在绝大多数不过百年寿命,狗狗大略也是那个样子,寿命最长不过十二年吧?我记得狗的寿命是十二年,不论是人还是狗,都在地球这个区域内,一个人存在地球上,不会同时存在极乐世界,不会同时在月球上,故名分段生死,都是在一定的四维空间里面,一定的区域一定的时间内的,故名分段生死,和变异生死是完全不同的,当然变异生死后面会讲。

第七识:为什么到佛果才是真正的真常呢?

回答:这道题基本上回答的师兄师姐都回答正确了!主要的原因,如来藏第八识的体性是本来常住的,如成唯识论说,受熏第八识体是坚住性,体是真常,因为他是受熏的,被熏的对象,他的体不真常,就好像用玫瑰熏房屋,房屋也是变动的,无法受熏,任何一切众生第八识体是真常,但是种子是变动的,唯有到达佛地,佛的第八识里面的种子完全转染成净,永不变异,这样才是表里俱净,真实的真常,所以常乐我净。

普通居士或者是出家人离世为何不可以用圆寂这个词?

回答:首先要解释圆寂这个词,这个词本身其实是涅槃的意思,是圆满寂静的简称,实际上只有佛陀示现涅槃才可以称为圆寂,圆满是说的具备一切智慧,具备一切福德,才能够叫做圆满,寂是寂静,是相对烦恼而言的,有烦恼肯定不寂静,烦恼的表现是躁动的,贪嗔痴起来不都躁动嘛,所以寂静就是远离一切烦恼,真正的寂静不但是断除了烦恼的现行(心念上的也属于现行),连种子都断除了才叫做真正的寂静,比如释迦牟尼,释迦是能仁,具有大慈大悲,牟尼,寂寞,止熄一切烦恼。

【群主】内院看门人 2019/8/9 23:09:57 严格说来,只能是佛陀八相成道,示现涅槃才能够称为圆寂,严格说来是这样的,但是呢,有四种涅槃,有余涅槃,无余涅槃,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无住处涅槃,佛圆证四种涅槃,阿罗汉,辟支佛证前两种,开悟的菩萨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乃至开悟之后的菩萨摩诃萨,证有余,无余,本来涅槃,圆寂既然又称为涅槃,那么可以方便说,阿罗汉,辟支佛入灭称为圆寂,最起码要亲证实相如来藏的菩萨示灭,才可以称为圆寂。一般人是不能够用这个词的。

【群主】内院看门人 2019/8/9 23:10:19

用自己的话说说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的区别在那里?

回答: 这道题基本上参与问答的菩萨们都回答正确了,有余涅槃这里的有余最主要是说的有余苦未灭,什么叫做余苦未灭呢?比如他听闻佛陀讲法,已经成阿罗汉,但是这辈子的业报还没有结束,那么就会等待这辈子的业报结束才入无余涅槃,直到他入无余涅槃,他也得吃饭,也得托钵吧,印度那么热,也得找七家去乞食,这是不是苦?当然是苦,故叫有余苦未灭,但是他已经是解脱道的圣人了,具备入无余涅槃的能力智慧了,只是现在还没入,故名有余涅槃,这是狭义上来讲有余涅槃是这样的

【群主】内院看门人 2019/8/9 23:10:42 广义上讲有余涅槃,主要是因为解脱道有俱解脱阿罗汉,有慧解脱阿罗汉的区别,俱解脱阿罗汉成就了四神足,具备禅定神通,而慧解脱阿罗汉未必亲证四神足,未必来有禅定神通,只是具备解脱的智慧,所以讲慧解脱阿罗汉包括前一种情况都属于有余涅槃。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的区别主要就是体现在有余苦,余学未了的情况,但是肯定是具备解脱道的智慧的。也可以说有余涅槃亲证的暂时还没有入无余涅槃,还在人间或者还在净居天,而入无余涅槃就会灭尽十八界了,不会在三界中出现了,所有一切苦全部止熄!

【群主】内院看门人 2019/8/9 23:11:10

为什么说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是三乘通义?

回答:因为大乗的内容实际上就包括了小乘解脱道的内涵了,本身解脱道的内涵,四圣谛,乃至有余,无余涅槃的实证就属于整体佛法的一部分,而整体佛法就是大乗佛法,如法华经中,唯有一佛乘,无二亦无三的,实际上真是这样的,只是因为这个世界的众生根器下劣,从整体佛法中分出一部分,能够当生亲证的内容,成立解脱道,使得众生能够亲证这部分简单的,然后再方便引入大乘。所以大乘地上菩萨必定是有入无余涅槃的能力的,实际上初地菩萨也必须具备慧解脱阿罗汉的能力智慧,所以有余,无余涅槃实际上是通义,共通所证的。 23:11:50 【群主】内院看门人 2019/8/9 23:11:50

一、自性圆寂,即诸法之毕竟空性,以因缘所生法本来毕竟空故。此空性本来圆遍常寂故,谓之自性涅槃。----------------凡是学正法的都知道这里的空性是说的如来藏,那么伪佛教藏密喇嘛教格鲁派却认为这里的空性是说的一切法因缘生最终断灭叫做空性,他们的根本错误在那里?怎么反驳他们?

回答:关于伪佛教藏传佛教,其中黄教格鲁派是最大的派别,他们这些愚痴人最大的问题,其实回答的师兄基本上都回答正确了!主要是他们否定第七识,第八识的存在!他们跟凡夫外道没有什么区别,比如一般人认为,马云开淘宝是因,马云发大财是果,其中不需要有个本心来储藏业种,但是业如何来往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呢?宗咯巴这个邪人,他说是业灭生自果!就是说,这个业结束了,比如这个人上辈子杀人,这辈子被人杀,还了债,但是这个业没有了结,还有业,这个叫做业灭生自果!

【群主】内院看门人 2019/8/9 23:12:52 那么怎么来反驳他们呢?很简单,你遇到这个学伪佛教喇嘛教的,不论是'活佛'也好“法王”也罢,你先赞美他,总之怎么赞美得他听得舒适,你怎么赞美,然后呢,伸出你的五爪金龙,啪的一声,打在他脸上,他肯定暴跳如雷,然后,你说,你不说业灭生自果嘛,你刚才那么开心,现在如此暴怒,开心怎么会生出来暴怒的果呢?这两者性质完全不同啊!就好像水火不容一样的啊!再说,你诽谤如来藏,说没有第八识,那么你这个嗔恨没有发作以前,储藏在那里?如果是大脑,大脑是物质的啊,暴怒是心理的啊,这两者不是一回事情啊,物质怎么产生心理呢?(我不是推荐大家去打人啊,你不希望打人,那你自己想想这些伪佛教的“活佛”们说得对不对)

【群主】内院看门人 2019/8/9 23:13:28

既然这里说诸法无自性,毕竟空,为什么大乘菩萨们又说如来藏不空,常住不灭?是同是别?

回答:首先要明白一点,第八识为什么要叫做藏识?前几天刚刚回答了这个问题,不外乎就是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前面七识的种子埋藏在第八识中,所以第八识叫做藏识,第二个原因,第八识出生了蕴处界这些法之后,第八识本身反而被这些法给遮藏了,因为这样五蕴又称为五阴,对吧?阴就是遮藏的意思嘛,因为这两个原因所以第八识又称为藏识,前两天刚刚讲过的 正因为这样,所以自古以来,从佛陀开始就有两种不同的角度阐述这个第八识,给众生指示这个第八识的方法,在教理是有这两种方法的,在文学上叫做归纳法和演绎法,什么叫做演绎法呢?比如我先说橘子,然后我就分门别类的说,橘子是黄黄的,圆圆的,酸甜的,种种的特征,然后大家看到橘子就知道是橘子了嘛,什么叫做归纳法呢?比如我说,黄黄的,圆圆的,酸甜的,秋天长出来的,然后归纳为---这个东西是橘子!@全体成员 23:14:14 【群主】内院看门人 2019/8/9 23:14:14 般若中观类似于归纳法,把蕴处界用般若的智慧剑,去除掉人们在蕴处界上的虚妄遍计所执,空去了遍计所执,因缘所生法,空无自性,然后显示空性心如来藏,如龙树菩萨说,诸法如无体,无体不得名,有自体有名,无体云何名?如果没有宣示的本体,那么怎么建立种种名呢?般若又在说什么呢?岂不是戏论嘛,说白一点,就是烘云托月,空去蕴处界而显示出本来寂静的真实心,离言实相。 而唯识所讲又是什么呢?属于是演绎法,比如无著菩萨讲摄大乘论,他是先讲大乘什么殊胜?所知依殊胜殊胜分,对吧?首先提纲揭拎,把如来藏建立起来,然后再分门别类的对于种种邪见进行破斥,对于如来藏(也就是阿赖耶识)种种体性再详细的分类细说,最后总结,阿赖耶识成大王路!这个叫做演绎法

【群主】内院看门人 2019/8/9 23:14:40 所以实际上没有空有之争,这两者要揭示的都是一个东西,只是说方向不一样,善巧不一样罢了,这本身就是一个东西的,绝招殊途同归,口沫四溅的说什么空有之争的人是根本不懂佛法的人,真正的佛法没有所谓空有之真,伪佛教藏传佛教才有,因为他们都是凡夫!真正的唯识中观两者其实是一致的,所以说,龙树菩萨说,以有空义故(空去遍计所执,拨开蕴处界显示的胜义空性心如来藏)一切法得生(有第八识阿赖耶识故才有一切法),而倡导唯识的护法菩萨(玄奘菩萨的师父)说,若执唯识真实有者亦是法执(实证的如来藏,如来藏本身和言语不相应,无形无相,同真际,等法性)

【群主】内院看门人 2019/8/9 23:15:46 但是不幸的是,这个世界的众生根器太差,又是五浊恶世,这么好的方法,这么妙的东西,居然这个情况也不是太好搞,比如你说龙树菩萨的烘云托月的手法,遇到伪佛教藏传佛教密密麻麻的人,全部取了断见,拔无因果成大邪见,唯识这种遇到这些人也有问题,比如伪佛教藏传佛教宁玛等承认第八识,但是他们的大圆满是意识心一念不生,把第八识当成第六识,还有的,比如释惟护,台湾那个什么琅琊阁,正觉几次法难退转的,问题出在那里?没有真正的空去遍计所执,就好像身上的癌细胞没有清除干净,又服用了唯识这个大补药,一下子就毒发身亡,谤佛谤法谤僧了! 23:16:26 【群主】内院看门人 2019/8/9 23:16:26 是不是这样,所以这道题要重点讲讲,多耽误一点时间,关于这个问题,我个人的经验是唯识中观都要学习的,目前用中观这个方法讲得比较好的,是太虚大师,用唯识这个方法讲得非常好是平实导师,我建议还是都看看,当然我这里不是说唯识增上慧学的角度,只是说同样都宣示如来藏的角度来讲。是不是这样?真是这样的。

【群主】内院看门人 2019/8/9 23:17:13

解释一下,变异生死是怎么一回事情?

回答:首先再次强调什么叫做分段生死,分段生死是因为无明,业的关系导致不得不在三界中受生死业报,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是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内的,比如我们就是受分段生死的众生,我们的寿命是有局限性的,不外乎百年,乃至天人,哪怕无想天,极限也就五百大劫,多不了哪,区域也是一定的,比如我们在地球就不会在月球,在极乐世界

【群主】内院看门人 2019/8/9 23:17:50 变异生死不同,变异生死是因为要断除所知障的缘故,大愿配合的缘故,已经断除分段生死的缘故而产生的一种不可思议的状态,首先他是没有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的,这些大力菩萨等,他们没有时间的局限性,他们的寿命完全自己做主了,想活个几千年,几万年,都可以的,而且,他们在地球上,也可以同时存在其他的世界的,比如他在地球上,也可以同时存在极乐世界,琉璃世界等等无数的世界

【群主】内院看门人 2019/8/9 23:21:25 变异生死虽然在人中,是不受人类业报的限制的(也就是说不是通俗意义上讲的人),也就是说,他想看什么都可以看得到,他想变化什么,都可以变化什么,人类没法想象的,搅长江为乳液,变大地为黄金都没有问题的,他同时可以在六道示现的,颠倒乾坤,呼风唤雨都不是什么问题的。 所以变异生死叫做不可思议变异生死,不可思议,凡夫难以想象的,我们这个角度听起来简直是神话,就不可思议嘛,但是还有生死,不是说像我们这种生死,一口气不来,身体就僵硬,然后就腐烂的生死,他这里的生死是说的他的第八识还没有转成内外俱净,还没有成佛,他的种子还在变化,是第八识内在的种子的一种迁变,不是我们这种有形有相的生死,我们这种生死对他来说已经没有了,因为他同时存在无数的世界普度众生,请问,那个世界的他在生?那个世界的他在死?他已经超越了时间空间的局限性了! 说实话,比上帝都伟大,上帝那里能这样,上帝还是凡夫呢!对吧,上帝那里懂什么分段生死,变异生死,变异生死的大菩萨是咋回事情,上帝知道啊?变异生死的菩萨在那么多世界普度众生,他知道有那些行?在那些世界?那些方便善巧?

23:21:50 【群主】内院看门人 2019/8/9 23:21:50

名是因为有相而立名,比如狗狗,猪猪,人类,皆是依相立名,那么相在普通人的认识上讲有几种?

回答:很多师兄侧重在表义名言和无表义名言上的回答,也对的,但是这里主要是说的凡夫能够认识的相,凡夫能够认识的相不外乎就是三种,其中有相貌之相,比如树木,花草,猫狗,男女都有相貌,故名相貌之相,第二种叫做义相之相,没有相貌,不过凡夫自己在想什么,他应该知道的吧?这就是义相之相,还有最后一种叫做体相之相,就是凡夫的直觉认识,感觉这个事情不对,感觉的直觉的,叫做体相之相

解释一下四法界,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的意涵。

回答:好,简单解释一下,所谓法界,界是因义,法是轨持,所谓事法界就是说心法也好,色法也好,手机,电脑,板凳,桌子...乃至名词上的,语言上的,横平竖直,ABCD等,差别相,界限差别,分别,A是A,跟B就不同,又好比说水是水,冰是冰,开水是开水,不会混淆,都有种种差别,即差别以显事,即事以显差别。这个就叫做事法界,事实差别的意思。 什么叫做理法界,理法界就是说种种事实差别背后的真实理,在唯识就是说的阿赖耶识,也就是说的如来藏,般若中观叫做空性,真空,真如,法性,阿陀那识,阿含叫做本际,入胎识,有很多种名字,都是说的第八识。他是一切事实差别之所以由来的根本,依事显平等不二之理,依事显此根本,故名理法界。

理事无碍法界,就是说这个真理,真实心是由事来显现的,也就是说不离开蕴处界这些事事物物,不能离开,离开了就找不到第八识如来藏这个理体了,即事显理,即理显事,这个一般是讲初地以上的菩萨的境界,初地是通达位,初地以上的菩萨能够理事圆融,平等不二,心境上来讲,虽然普度众生,忙忙碌碌,而心境却始终是在涅槃不二境界,故名理事无碍法界。

那么什么是事事无碍法界呢,这个是佛陀的境界,就是说既然我们讲一切差别事相本身是平等理体第八识所显示的,理事既然无碍,那么进一步,事事无碍法界,就是说差别的一切法,本不离理体,称性圆融,一多互摄,大小互融,重重无尽,是离开了情我法执,究竟所成,在现象上来说,十方世界普现分身,普度含识,有不可思议神通变化,一入一切,一切即一,具备十力,四无畏惧等等无量功德性,故名事事无碍法界。

当然具体的讲,其实事事无碍法界,我也是不是太清楚什么境界,我听平实导师说,这个时候,八识心王都具有二十一心所,众生有求,诸佛有应,哪怕是无量光年以外的一个世界,也就是说完全超越了距离,时间,完全超越了一切形质,达到了最完美的状态。

请解释一下华严宗,物我法界,心缘法界,性如法界的意涵。

回答:首先感谢@阿兰若 师姐,这道题回答正确,这个物我法界,就是说一般人,没有学习佛法,一般凡夫的境界,凡夫的境界,比如说,我要战胜大自然,有我以及我相对的物,这个物就比较宽了,我要赚人家的钱,这里物就是说的钱,我要获得财色名食睡,这个的物就是财色名食睡,也就是说这里的各个的个体相,钱嘛不管是人民币还是美元都有相嘛,自然,自然也有一定的相,我就是说的,个体的主意,就是能够起到主宰作用的主体,谁战胜?战胜谁?我战胜,战胜自然(物我法界),这样就叫做物我法界,凡夫的认识一般就是如此,总而言之,在凡夫看来,不外乎就是物我而已,比如我的妻子,儿女,我的名利,我要改变世界,举心动念不能够超出物我这个范围,所以经典讲‘汝才举心,尘劳先起’又说:‘以生灭心辨净圆觉,彼净圆觉亦同流转’,有物我就有尘劳。

什么叫做心缘法界呢?心就是说的有缘虑作用,有分别作用的的心识,识的意思就是分别,缘,就是转变依靠依持,我们来看一切法,凡是你看到的都不离你的眼识,听到的不离开你的耳识,乃至你想象的,思考的不离你的意识,你之所以有这样的根身,有这样的器界,不外乎是你的第八识如来藏亦名阿赖耶识在后来作为大本营,具有能藏,所藏,我爱执藏性,导致今生后世永不断灭,上天下地,不外乎就是缘起性空唯识现!对吧?都不离开你的心识的作用的,实际上不外乎就是第八识变缘内相分被你的前面七识所了别,总而言之,不离心识的作用,认识到这里属于心缘法界,其中实际并没有物我,只是,缘起性空唯识现罢了,这样叫做心缘法界!

什么叫做性如法界,这里的性就是说常遍真实,常就是说这个如来藏本身,这个真如本身是常恒存在的,如六祖说,是本来无生,非灭色而得空,是即色而即空,即是常恒存在又是永不变异,并且遍一切众生,一切处都是如此的,这个真实理体是远离一切变异无常和虚幻的,这样就是如,合起来这两个意思,叫做性如,这个就是诸菩萨所亲证的绝对真理,绝对真实,也就是如来藏,本来不可以名,因为有名皆是落到蕴处界故!

那么我想诸位菩萨应该也明白了,讲到这里应该也明白了,其实这个三重法界所对应的是什么?物我法界所对应的就是遍计所执,这个心缘法界对应的就是依他起,性如法界所对应的就是圆成实,这样三重法界是不是就和三自性,三无性就一一对应了呢?

这三重法界还可以和具体的修行,也就是戒定慧对应起来,要超越物我法界,应该首先依戒,对吧,不然的话被物所迷,轮回生死,没有戒怎么行呢?那么接着讲定,定在佛教怎么说?叫做心学,为什么要叫做心学呢?因为要制心,要制散乱心,我们处处攀援的意识,意根要不要制?所以心缘法界就对应定学了,对不对?接着我们持戒,我们修定,为什么啊?是为了智慧,而智慧是相应与实相的,不亲证实相有个什么智慧,所以性如法界是不是可以对应慧学,是不是就和戒定慧对应起来了?

三重法界还可以和四法界对应起来,比如物我法界,物物都是事,都是一一的个体,是不是和事法界对应起来了,而心缘法界就涉及到实相,万法唯识是不是和理法界对应了?性如法界本身就是实相,是不是也和理法界对应了?然后开悟,通达理事无碍法界,最终成就事事无碍法界,是不是就和四法界对应了? 其实这样讲的话,可以通过三重法界摄无量的佛法的,只是简单这样讲讲,是不是一入一切,一切即一?

请解释一下三法印为什么说狭义是明小乘法,广义只是通大乘法,如果我们加上一个法印,可以总包所有佛法,应该加上那一句?

回答:这个问题以前我在知乎上回答过,最后我的号被封掉了,再次说说吧,三法印是说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实际上三法印都讲如来藏的,我前面说过的,但是只是说到了小乘的修学和涉及般若总相别相,并没有涉及到唯识种智这一块的,如果要把三转发论全部包括的话,加一句万法唯识,这样就圆满了,很多大师是说加有漏皆苦,无常不就苦嘛,对吧,这本身三法印就讲了,所以要加就加万法唯识。

为什么说此处只是说八识三分?不说四分?

回答:在历史上,分别有陈那的三分说,和护法菩萨,玄奘菩萨的四分说,相分是见分所了知的对象,见分了别这个相分,那么见分了别相分,量果是什么?就是自证分,见分为自证分所了知,证自证分又为自证分的量果,自证了别的证自证,证自证了别自证,他们是互相为量果的,但是这里大师立四份不是这样意思,是譬如蜗牛寓,蜗牛不是头长长两只角嘛,其实这两只角只是幻有。

说说为什么佛教不常用万有而经常用万法?这是为什么呢?

回答:为什么用万法少用万有,因为万有比较侧重在存在的,实际上法包括了存在的和不存在的,比如兔子的角乌龟的毛,不存在,但是可以被人们虚妄遍计,那么也属于法,但不属于有,比如今天群里说流浪地球,未来世界末日可以把地球推动到另外个地方,这个是不可能的,没有的,所以不是有,但还是法,凡是可以被认识的皆是法,法比有宽,所以多数情况用法不用有

再次讲讲一实相印和三法印的关系

这个在前面讲过的,就不再一一说明了 法相群课后习题10.25日(内院看门人)

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为什么在中华历代祖师极少讲四念处,讲蕴处界无常,苦,空,无我的呢?甚至如何用小乘的方法断我见,断我执都比较少呢?

回答: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两点,第一点,佛陀具备种种智慧神通,能够知道一切众生的根性,而后来的祖师是没有佛陀的能力的,不知道对方的根性如果讲小乘,那么对方是大乘根器就没有兴趣,如果对方本身是小乘根器,而小乘最终是要入无余涅槃的,那么正法又谁来护持呢?实际上小乘根器纵使在祖师的引导下成就阿罗汉果,他入无余涅槃,对于佛法的护持传播意义是不大的。第二点佛陀具备种种伟力,我们知道今天很多号称学南传也就是小乘的诽谤大乘很厉害,主要原因就在于,小乘本生是在蕴处界上面的现观而断除我见,我执的不涉及到亲证第八识如来藏,一些没有办法领会佛陀隐覆宣说如来藏的人,想当然就认为如来藏是外道神我(其实他们也不想想,小乘灭尽为究竟,要是没有第八识,无余涅槃岂不断灭?),一旦这样谤法,祖师们如何收拾?再则,小乘不断法执断我执的,只是小乘根器的人会认定外境实有,如说一切有部就认为极微真实是有,佛在世佛具伟力,可以破除,祖师们不是佛,固然也可破斥,但是引导正道却是很难的事情。 最后大乘佛法本身就兼顾小乘所证的,小乘讲四圣谛,归纳为了生死为因,离贪爱为本,灭尽为究竟,亲证如来藏,现观根本心识无形无相,无来无去,本来清净,难道转依真如不能离贪爱?实际上完全可以达到,所以在中华佛教,历来少讲四念处等,多是直接引入大乘,并不是那些诽谤大乘的所谓法师如妙境,印顺等说的那么回事!

根据上图阐述小乘是大乘的正方便。

回答:我们说解脱道的核心就是四圣谛,概括来说就是三点,了生死为因,灭尽为究竟,离贪爱为我,而大乘也可以三句话来概括,就是菩提心为因,大慈悲为本,方便为究竟,所谓菩提心为因是说的实证如来藏,而如来藏又称为藏识,为什么要称为藏识?1是因为第八识生起蕴处界,而第八识本身反而被蕴处界而覆藏了,2是因为第八识含藏万法的种子,第一个原因的前提下,第八识被覆藏,为什么找不到?因为你我有我见,我执嘛!越觉得真越执,越执就越真,小乘断我见,我执的前提下,是不是对于蕴处界的贪爱越淡薄?是的啊,真正成就解脱道的那么更容易达成实证如来藏,其次大乘慈悲为本,离我见,我执的前提下,实证如来藏的前提下,他了知万事万物都是相辅相成的,所谓本来无我,以众生为我(所谓菩萨无自依,有他依心),是不是达成大慈悲为本?最后大乘讲方便为究竟,方便要有本事的,没有本事你方便个什么?而断除我见,我执是禅定神通的前提条件的(从一开始就学大乘,转依真实心当然断我见,后面随着转依也会断我执,但是这里侧重在小乘),具备禅定神通才能够说具备种种方便,所以这样说来小乘是大乘的方便

如果一个人特别喜欢钱财,我们应该跟他们怎么阐述佛法?如果一个人特别喜欢清静安逸,我们应该跟他们阐述那方面的佛法?

回答:其实最重要在于投其所好,如果是一个非常喜欢钱财的,首先应该讲布施得善报,而不是说一开始就讲无常苦空无我,因为你一开始就讲这个,人家会很反感的,你还这么引导他进入佛法修学?你要讲布施得大财,布施得大利才对嘛!讲这个的前提下,再讲三世因果的道理,然后再让他持戒。对于一个喜欢清静安逸的人,你要跟他讲色界天的境界,如何的清净,欲界天神仙的境界如何的清净,然后怎么无相念佛,怎么修习禅定,所谓八背舍,所谓薄欲定,未到地定,初禅乃至四禅....

为什么二乘人断除我执却会法执随起呢?

回答:主要的原因我前面也说了,如公元一世纪的说一切有部等,乃至当代很多号称学南传的,一个原因是因为解脱道的法义是隐藏宣说第八识如来藏的,并没有明说,修行的重心,现观的重心主要还是在蕴处界的无常,苦,空,无我,面前一个杯子是如何的无常,你贪爱是如何的苦,最终为空,无主宰需要因缘和合故无自体也就是无我,但是这个杯子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这个玻璃杯是工人制造的,工人只是缘,也就是条件,单单只有条件不成杯子,必须要设计,构画,思想,思想等是看得着的?看不着吧,为啥人家有这个思想,这个创造,你却没有呢?不涉及到如来藏的情况下,就会认为万物固然是无常,苦,空,无我,但是断人无我,未必断法无我,所以说一切有部等,说极微是真实有,如现在很多学南传的也是如此说的(不过说一切有是真正的解脱道的,他这种认识不妨碍他解脱,而现在学南传的很多未必搞清楚啥是我见了)

法相群问答-佛教部派历史,南传佛教来由,宗派历史

法相群 网络佛学交流课内习题 第一题:佛灭一百年小乘分为那两个部派? 第二题:大乘真是佛说,分别阐述一下真谛三藏,玄奘三藏等关于大乘集结的说法。 第三题:大众部有几破?上座部有几破? 第四题:在斯里兰卡也就是南传小乘经典的翻译者觉音论师,属于部派佛教中的哪一部? 第五题:中华佛教最早是谁在什么时间开始传播?从印度翻译的? 第六题:中华佛教竺法兰等和后期鸠摩罗什(童寿)等对比翻译的特色区别是那些?

希望诸位善友踊跃回答问题,这样就加深了认识了,不然学佛,学佛,所谓何事呢?

佛灭一百年小乘分为那两个部派?

答:分为大众部和上座部,这两部都属于是小乘的,是先有上座部,后从上座部分出大众部。大乘当时是同时流传,只不过佛灭初年,小乘兴盛而大乘隐传。

大乘真是佛说,分别阐述一下真谛三藏,玄奘三藏等关于大乘集结的说法。

答:真谛三藏说大乘是大乘经典是广慧菩萨集结,又说是文殊菩萨弥勒菩萨(当时佛入灭,二位菩萨都在)以及阿难尊者集结....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第一百卷,也是说由文殊菩萨和弥勒菩萨,阿难尊者集结。玄奘大师的西域记记载,有窟外集结,包括了经藏、律藏、论藏、杂集藏、禁咒藏。

大众部有几破?上座部有几破?

答:大众部有四破或者说五破,上座部有七破或者八破,把初一百年第一破加上来就是五,八。

在斯里兰卡也就是南传小乘经典的翻译者觉音论师,属于部派佛教中的哪一部?

答:觉音是公元五世纪的人,当时南印度的潘迪亚人(就是后来的泰米尔人的祖先,一直和斯里兰卡信仰佛教的僧伽罗人敌对)信奉湿婆神,打进斯里兰卡,斯里兰卡的寺院以及之前的经典在长达二十五年潘迪亚统治时候全部被毁,现在的南传经典是觉音翻译的,他本身不是上座部,属于南印度赤铜碟部,并且所谓的巴利文经典,实质是由锡兰字母拼写而成的。

中华佛教最早是谁在什么时间开始传播?从印度翻译的?

中华佛教最早是在汉朝汉明帝时期从印度传入的,最早来华的僧人是摄摩腾竺法兰,当时修的洛阳的白马寺

中华佛教竺法兰等和后期鸠摩罗什(童寿)等对比翻译的特色区别是那些?

竺法兰等翻译的基本是佛经的段落,或者部分义理,大多不属于是完整的法会的翻译,比如四十二章经,之后的鸠摩罗什等,是整体的,整部的经典的翻译,如鸠摩罗什翻译的金刚经等。

第一题:一般历史上讲大乘八宗和小乘二宗,请说明分别是那些? 第二题:藏地第一次接触佛教是什么时间?是由谁,从什么地方传入的? 第三题:后来藏地伪佛教喇嘛教黄派,也就是格鲁派,有四大“活佛”其中负责后藏事务是那位“活佛”?负责内蒙事务又是哪一位喇嘛“活佛”? 第四题:清朝以前,喇嘛教主要流传在外蒙,内蒙,藏地等区域,是什么原因导致在汉地无法流传?没有影响? 第五题:现在泰国,缅甸的小乘佛教是由那个国家传入的?第六题:本来历史流传是有十三宗的,为何到后来就成为了大乘八宗和小乘二宗了?

一般历史上讲大乘八宗和小乘二宗,请说明分别是那些?

答:宗派的说法,实际上各宗派的祖师是没有要成立个什么宗派的意思,没有这个意愿的,根据太虚大师的讲述,大家也可以了解,因为弘扬的侧重不同,所以后来的弟子们把侧重在弘扬某部经论的人称为某某宗,实际上法同一味,佛教是没有宗派的。实际上大家也看得出来,所谓的摄论宗,就是侧重在弘扬摄大乘论的,地论宗侧重就是弘扬天亲菩萨十地经论的,净土侧重在念佛的,禅宗侧重在实证真如如来藏的,并不是祖师们不讲其他,只是侧重不同,后来的人说他们是这个宗,那个宗,实际上佛教没有这个说法。十三宗:涅槃、地论、摄论、三论、唯识、天台、华严、禅、净土、律、密、俱舍、成实---最初是十三宗,后来涅槃宗(专门弘扬涅槃经的)地论宗和摄论宗归于天台宗了,就只剩下十个宗派,其中除去俱舍宗(专门弘扬天亲菩萨的俱舍论的)和成实宗(古印度诃梨跋摩尊者所著)属于小乘,其他的八宗都属于大乘。古印度诃梨跋摩尊者所著成实论,当初在中华有一些人专门研修这本,所以他们叫做成实宗,和俱舍宗同样是中华佛教小乘的代表。?第二题:藏地第一次接触佛教是什么时间?是由谁,从什么地方传入的?

藏地第一次接触佛教是什么时间?是由谁,从什么地方传入的?

根据历史记载,藏地第一次接触佛教是公元641年,文成公主进藏,带去了释迦牟尼佛十二岁等身像,也就是说藏地知道佛教比汉地晚了将近七八百年的样子,因为汉地是汉明帝年从印度传入的。

藏地后来伪佛教喇嘛教黄派,也就是格鲁派,有四大“活佛”其中负责后藏事务是那位“活佛”?负责内蒙事务又是哪一位喇嘛“活佛”?

苯教和印度教性力派的杂合产物,所谓的喇嘛教密宗。其中最大派别格鲁派,有四大“活佛”分别是大癞、班禅、哲布尊丹巴、章嘉,在旧藏地属于政教合一的制度,也差不多就是土皇帝嘛,班禅负责后藏,章嘉负责内蒙事务。其中章嘉后来跑到TW,号称不再转世,也就是说现在只剩下三个。 ?

清朝以前,喇嘛教主要流传在外蒙,内蒙,藏地等区域,是什么原因导致在汉地无法流传?没有影响?

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清朝以前,禅净等真正的佛法已经在汉地扎根了,像喇嘛教的男女双修等,没法生存,没法传播,如@佛印禪心?师兄所讲,这个是最主要的原因,其他还包括了地理的缘故,战争的缘故,来往也不方便,极少交流,只是知道他们不以佛为尊,以上师为准,上师说什么就听什么,故名喇嘛教,喇嘛就是上师的意思。

现在泰国,缅甸的小乘佛教是由那个国家传入的?

斯里兰卡,古代叫做锡兰,前文已经介绍过了,本来是很早就有流传,估计佛世就有,只是公元五世纪被潘迪亚人给彻底毁灭了,后来由南印度的觉音重新翻译的,并且由斯里兰卡传到了缅甸和泰国,所谓巴利文是由斯里兰卡字母拼写的,并不是原巴利文。而实际上同时代也就是中华南北朝时期来华的求那跋陀罗,佛陀跋陀罗(佛陀叔父甘露饭王的嫡孙)才是真正的原上座部的传承。 法相唯识群10.30日课后习题(内院看门人)

论算命为什么佛教不推崇?算命是过失有那些?

回答:佛教不推崇的原因是因为这辈子是上辈子所作的业产生的结果(业报),佛教的立论在于依这辈子的业报(身体精神皆是业报的体现,比如上辈子造人的业这辈子就是人的身体精神,造猪的业就是猪相应的身体精神),立足于人就人的业报而求解脱乃至成佛,即使不能解脱乃至成佛,至少要向上增进,最起码要保持人身乃至成就天身,譬如做生意出门总得赚点钱,过去讲上山抱柴归家,下海捉鱼捉虾。而算命,就算是准,那也就是算这辈子的业报如何如何,对于这种增进有什么好处?没有任何好处,还有坏处!为什么还有坏处呢?算命的人,当然是深深执着这辈子的,就好像手里面紧紧拽着麻布口袋,他又如何能够求得更好的丝绸口袋呢?算命的人,都抱有一种侥幸,不好的嘛希望不灵,上次几个人偷盗被抓了,有个人穿鞋子,鞋面写着逆天改命,就算不抱有侥幸,他就会认为命是如此,那么就只有逆来顺受而已,不求努力了,需要知道,既然讲因果轮回,今日所作明日所收,少年培福老年安康,非是必然如此,总而言之群里两位菩萨阿兰若和小不点师姐都回答得很好,赞叹。

所谓成神仙是修色阴坚固妄想而得?怎么修色阴坚固呢?为什么又是妄想呢?

回答:色阴,色就是说的身体的,阴就是说的遮盖,一般也讲色蕴,也就是说外道等因为认定身体是我的缘故,不愿意接受无常,接受死亡,但是死亡不因为接受不接受而来,反正都要来,于是就想各种办法,自认为能够长生不老,使得这个色身永远不坏,故名色阴坚固,当然具体怎么样坚固,有很多方法,广义来讲,比如现在的换头手术啊,比如冷冻人,要死不活的时候全身冷冻,几十年后解冻啊之类的,总而言之也是五花八门的,在这林林种种希望色阴坚固的外道中,也有有可能成功的,比如楞严经说的十种地行仙,那个内丹外丹的,那个房中术的,那么既然有百万分之一的人成功过,比如彭祖活了八百岁,为啥又叫做妄想呢?是因为色阴纵使你坚固一段时间,迟早还是会毁灭的啊,还是会死的啊,所以终究是不坚固的,故名妄想,合起来就叫做色阴坚固妄想

大概说说在人间现证佛乘的功德利益,请用自己的语言、

回答:为什么讲以人身修道最为妥帖,道理主要是两个,其一是因为天界日子过得很好,要什么有什么,就算是欲界天,如慈尊说,不过就是三苦,所谓被天主放逐苦,死苦,阿修罗共战伤苦,色界天只有死苦,他们日子过得舒适,也就没有人想解脱,一个人过得好,往往会忽视他人的痛苦,更何况他对于人间,三恶道的苦也没有兴趣了解,也就不想成佛,至于三恶道,畜生道太愚昧,没有丰富的表义名言,狗就只会汪汪汪,没法学习,饿鬼道饭都没得吃,根本听不进去你讲什么,地狱道的乐只有一种,就是死,除去死亡的片刻时间,其他时间都在受苦,地狱道是唯一以死为乐的地方,如慈尊说,所以真正最好学佛的地方就是人道,其二主要是人道五蕴十八界健全,如平实导师说,这样亲证如来藏不会缺缘,五地以前的菩萨成就道种智也方便,总而言之,人道这个条件好,正因为条件好,所以增进也就方便,是解脱是成佛条件具备当然方便。

论佛教所谓宗教和世俗所谓宗教区别在那里?@全体成员

回答;这道题参与的两位师姐都回答正确,佛教的宗教,佛言心为宗,这里的宗是说的如来藏,真如,第八识。依这个第八识如来藏来成立一切法,举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来开示一切法,开示一切法,为了教育谁?当然不是教育佛菩萨自己,是教育我等凡夫,合起来故名宗教,而世间的宗教,一神教还是多神教,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神教嘛,那个宗不是上帝就是真主,多神教如印度教比较多一点,梵天,湿婆,毗湿奴,对吧,反正就是人格化的神为中心,两个基本点,第一,你信则永生,学不学那是其次,第二,这个“唯一真神”说的你都不能质疑,不能思考,你只有跪在地上唱征服的义务,没有思考的权利,这样叫做世俗的宗教! 法相唯识群课后习题10.28日(内院看门人)

论科学所谓的因果律和佛教的因果律同在那里?不同在那里?

回答:科学所谓的因果律和佛教的因果律同的地方就在于,都讲万事万物必然有其原因,比如说天上为什么下雨,科学认为是热带气压的影响,植物为什么是绿色,因为植物生长必须要叶绿素的。佛教也讲万事万物必然有其原因,为什么有人穷,因为这个人上辈子福业做得少,因缘果报是佛教的根本思想,根本理论。这个是共同点,不同的地方在于,科学只是从现象来观察,并没有从三世因果的角度去观察,固然有其积极意义,显而易见是无法解脱生死轮回(因为他根本不承认因果轮回,这个东西也无法被科学验证,现见没有任何人带得走一分钱到下一世,你叫科学怎么验证?),所以科学也就没有办法根本的解除人类的苦患,解除苦患的根本在于除去苦因,而苦因是上辈子造下的,不承认三世因果,这辈子也不可能说,修善积德,当然下辈子的苦因也不可能去除,这实话说,科技再发达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比如现在就很发达,解决了吗?还是一样的贫富差距,只是相对来说物质更丰富而已)

为什么说科学重因果,重经验,重分析就否定了基督教以及众多一神教多神教的观点了呢?

回答:重因果的情况下,凡是必有因,既然上帝创造我们,那么上帝为什么要创造我们?不管他是因为无聊也好,还有什么原因也罢,既然他能创造我们,那么他是谁创造的呢?他不需要被创造自然而有,为什么我们必须他来造?是不是就否定了一神教多神教的创世观点?重经验的话,上帝存在,就好比万有引力可以反复被验证,那么如何反复被验证?重分析的话,上帝可以被分析吗?符合逻辑的吗?当然都不符合,所以科学的昌明必然否定“万能的上帝”

科学重分析,请问通过时间的分析产生了那些学科?通过空间的分析产生了那些学科?

回答:时间的分析产生了历史学,气象学,生物学等等,空间的分析产生了量子力学,几何学,数学,地理学等等,时间加上空间产生了语言学,物理学,化学等等等,所谓科学不一定是制造手机才叫科学,一切分科而学的都叫做科学,都是在对时间空间上的分析的前提下分门别类的建立的学科

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属于什么样的哲学?

回答:其实谈不上什么哲学,哲学探讨的前提是两个,第一是探讨本体,我是谁?我从那里来?我要到那里去?第二在于探讨本体的前提下,怎么求证本体,比如罗素认为意志是本体,也就是心理为本体,而所谓的心理的求证的方法在于直觉....而马卡斯不过是把机械唯物论,达尔文的机械唯物论生搬硬套到社会变迁上面来而已,所以谈不上哲学

论述世间宗教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全体成员

回答:世间宗教存在的积极意义主要是两个,第一个是纽带作用,比如伊斯兰教团结了十亿教徒,天主教团结了十亿天主教徒,人是社会动物,因为有宗教的关系,不同的人被团结起来,第二点宗教的意义在于,心理上的慰籍,且不说这个宗教说的是真是假,至少说信仰的人,心理上或多或少得到了慰籍,这个是从积极意义来讲,当然消极的暂且不讨论 第一题:一小世界为一太阳系,一大千世界为一银河系(大略),试问,一大千世界毁灭,那么一小世界生而又灭,灭而又生已经毁灭多少次了? ---------------太虚大师讲的都是有佛经依据的,怎么说没有佛经依据?只是说佛陀讲法大多是对机讲法,对机而深邃深广,菩萨阅读大量的佛经,从佛学习,把佛所说整理为自己的,然后讲出来给予众生说明。 诸比丘。如此小千世界。犹如周罗(周罗者隋言髻也外国人顶上结少许长发为髻)。名千世界。诸比丘。尔所周罗一千世界。是名第二中千世界。诸比丘。如一第二中千世界。尔所中千一千世界。是名三千大千世界。诸比丘。此三千大千世界。一时转合。一时转合已而还复散。一时转散已而复还合。一时转合已而安住。如是世界周匝转烧。名为败坏。----起世经原文! 对吧,经典是这么讲的,大概意思就是讲一日一月所在的世界为一小世界(这里是以人类的角度来说明太阳系,所以讲一日一月,其实还包括其他很多星系的,比如四小天下等,只是说因为业报的关系,你看不到某些星球上有众生)。

也就是说一千个这样的太阳系为一小千世界,犹如周罗,就是这样一千个小世界围绕着二禅天转动,转动起来就犹如周罗,一千个一千个小世界就叫做一个中千世界,这样的中千世界一千个,就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这样的三千大千世界围绕着什么转动?围绕着三禅天转动,这样叫做犹如周罗,这个大千世界如此的情景我们看不到,但是我们知道太阳系的其他行星都围绕着太阳转动,那么太阳难道没有公转?太阳有公转(科学证明也有),那么太阳围绕着什么在转动呢?依次类推,你必然知道应该有这回事情的! 接下来经文说----一时转合已而还复散。一时转散已而复还合。一时转合已而安住。如是世界周匝转烧。名为败坏。--------周匝转烧,周匝的意思不是说这个银河系一下来就全部毁灭,是说的小世界,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也就是说太阳系,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是有次第性的毁灭的,不是一下子就全部毁灭了的。

火劫也就是太阳系毁灭一次,这样太阳系毁灭七次,会出现一次水劫,那么二禅天就毁灭了,这样出现八次水劫,就会出现一次风劫,风劫出现一次,三禅天就毁灭了,那么三禅天毁灭为一个大劫,总计是五十六次火劫!你算的话是(七次火劫一次水劫)四十九次,但是还要加七次火劫,因为最后还有第八次水劫,那一次产生风劫的水劫,是第八次产生的,前面七次水劫都没有毁灭三禅天,所以四十九就应该加上七次,这次产生水劫,水劫之后产生了风劫(那一次不是前面的那样只毁灭下界的,是从太阳系到二禅到三禅一起毁灭的所以要加一次,这次是整体毁灭的),于是三千大千世界毁灭了,至始至终,毁灭太阳系的都是火劫,毁灭二禅天的都是水劫,只有风劫才能毁灭三禅天,于是要多加七次火劫,就是五十六次火劫为一大劫!上午算错了,应该是五十六次火劫,大千世界毁灭。一个大劫也就是一个风劫,就包括了八次次水劫,五十六火劫。(前面四十九次,每七次产生一次水劫,并没有毁灭三禅天,只有第八次是从下界火劫七次,水劫一次,风劫一次整体毁灭的)。那么经典说上一个大劫叫做庄严劫,有千佛出世,最后三尊佛,分别是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其中毗婆尸佛距离今天有九十一劫,这个劫是什么劫?@全体成员

这个算法又不一样,这个算法是说的以南瞻部洲的寿命来算的,南瞻部洲的人一百岁增加一岁,一直到八万四千岁,到了八万四千岁,每一百年减一岁,一直到十岁,我们现在就是在减劫中,一增一减叫做一小劫,这样二十次为一个中劫,这个地球形成到毁灭有四个阶段,分别是成,住,坏,空,其中住这个阶段才有众生,住这个阶段包括了四个中劫,所谓毗婆尸佛是九十一劫,是说的上一个大劫中的九十一个中劫前出现的佛。不是依火劫,水劫,风劫那样算的。

不论是现实世界还是梦中世界,都是心识所变,为何会越执而越深?

回答:实际上,比如这杯水,我们眼识看到是水,是谁在了知,是我们的意识在分别这杯水,是纯净水还是蒸馏水,对吧?同样,这里的执实际上就是所谓的贪爱,当然你恨某人某事,也是因为贪爱,是因为某人某事妨碍你得到,妨碍你贪爱,所以你才嗔恨的嘛,对吧,而贪爱本身,这个爱本身是什么东西?你能够说那个美女,那个帅哥就等于是爱?爱是一种心理的,是意识的作用,他本身就属于意识,他就是意识的功能,当意识越来越贪爱(执着),他就会越来越爱,越来越爱就会认为越来越真实(因为真实不真实也是意识的判断而来的,无意识还有个什么真实不真实?所谓真实在凡夫来说就是注重,注意,在意的,越是在意的才会越贪爱,越贪爱就越在意,于是越真实) @全体成员

论述一下为什么说,各人自身,他人身,动物身,人类本身属于是有情世间,这里为何说也是器世间,道理何在?

回答:太虚大师已经讲得非常完善了,宇宙分为两部分,就是有情世间和器世间,一般讲有情世间就是说的六道众生嘛,器世间是说植物地球等等无心识的。这两部分其中器世间又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资用我们的身体的,体现就是能够资用,能够给我们生活生产带来益处的,比如粮食,资本,各种矿物植物等等,一种叫做身根观念依,是普遍的普惠的,不能够使得我们发财,但是没有它们我们就没法活,比如太阳,地球等,一种是纯粹就是观念依,比如星云,星系,我们身根也不在那个上面存在,只是体现在我们的观念上,比如猎户座星系

那么第一种所谓的资用观念依的特点是能够资用,那么鸡鸭鱼对于我们有没有资用?资用不资用我们的生活?是资用的,比如双汇做火腿肠的,乃至人们,对我们资用不资用,是资用的,有人们我才能够做销售嘛,不然我产品卖给谁?所以广义来讲,也属于是器世间,属于器世间中的资用观念依!

所谓本空是什么意思?所谓随心现有是什么意思?

回答:所谓本空就是因为随心现有,随心现有既是本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一切存在的事物,不外乎就是两种情况,一种是和合假,一种是相续假,和合假,比如这个桌子,是木板,钉子,漆料等组合而成的,实际上你指出其中那一样是桌子都不对,比如你说木板是桌子,那么钉子,漆料算什么?只能够说木板,钉子,漆料组合而成的,既然是组合而成,桌子本身就是和合假,不过是随心现(八识和合运作,意识来约定俗成安立名词而已),桌子从被制造出来就在刹那刹那的变化,从完好到朽坏不是说一下子就朽坏了,他是刹那刹那在朽坏的,就好像说极快的转动火星,看起来像一个火环,实际上只是一个火星,并没有环,因缘所生的一切法本身就不可名,不过就是随人心上而妄执,妄立而已。

再比如说我们人类,从生下来是个婴儿,七斤重,到现在快四十岁了,120斤,也是刹那刹那变化,我们的身体是刹那变化,本不可名,你说张三是某人,请问婴儿和四十岁的变化这么大,到底婴儿是张三还是四十岁是张三?相续假!再比如说考察这个张三,实际上他就是精神的和物质的组成的,物质的包括一切器质性的器官,比如心肝脾肺肾,心肝等各有自己的特性,功能,心脏不能等于肝脏,所以张三实际上是这些器官组合而成的,我们所谓的张三,是说的这一大堆器官的组合就是假立的名言而已,人是如此,乃至小到分子(原子电子的组成),原子(夸克等组成),一切万事万物求一个不可分的本体(实体)终究是不可得的,完全就是随心现(随心而立),随心现就是本空,又譬如梦,实际上没有,只是心执为有,由心贪爱故,而梦中境界越来越真,越来越真就越来越贪爱,难以出离。

佛教讲出世间的真义是什么意思,请用自己的语言

回答:佛法所谓出世间,通过我们前面的讲述,所谓出世间其实并没有个“出世间”让你去出到那里,本身就是求个“真现实”!比如说小乘断烦恼,贪嗔痴等,不论是五上分结还是三缚结,请问身见,边见等是事实吗?凡夫所执,都没有事实,不过是执幻为真而已,人生难道真的有我?没有啊,不过就是由于无明和贪爱不符合事实的不能放舍,导致不断轮回,活在虚妄中,梦里称王称霸,一口气上不来,梦一场而已!大乘佛法更是求个“真现实”所谓缘起性空唯识现,如佛陀说,我说识所缘法唯识所现。但觉自心现量,唯识,自心现量就是“真现实”。实证“真现实”也没有得个“真现实”,因为真现实不过就是凡夫不觉而已,是本住法。@全体成员 执着上次讲过了,一般的定义是说的坚持,坚定的做某事,很多附佛外道,乱解释这个词,按照一般的解释,佛教并不是讨厌执着,学佛难道不需要坚持,坚定的持戒,闻思修?肯定需要啊

佛教所谓的执着,是某个区域内,某个范围内的坚持,坚定的做某事,什么范围内呢?是说的杂染生死内的法去坚持,坚定的做,比如坚定追求财色名食睡,坚定的追求色声香味触,之所以不能去坚定,坚持的执着这些是因为这些会导致受生死苦,会导致造业,下三恶道

比如某某人坚持去赌博,坚持去打劫,坚持去唱歌跳舞,某喇嘛教密宗的粉丝,坚持去拜喇嘛上师,好乐神通有为法的坚持去见王林,天远地远去见一个实际上毫无证量的“大宝法王”----本质你们都可以看到,他们这样执着的动机都是因为财色名食睡的贪爱,在色声香味触上的贪爱,所以这样的执着才是佛教否定是执着 @全体成员

而不是说执着有苦,苦不应该执着?其实也应该执着,因为苦是真实存在的,不是吹牛撒谎有神通,如'大宝法王”那样,真实的东西,不存在执着不执着,执着也是那样,不执着也是那样的,所以佛教的执着,所排斥的执着主要是说的有染污,杂染的,和生死相应范围内的坚定,坚持的去干@Sattva

也就是说佛教所谓的执着,所反对的执着,是说的认妄为真,明明没有我,明明财色名食睡等是无常的,你却认为能够常恒拥有,值得追求,实际就好像小孩子玩水泡,认为是珍珠,玩得很快心,大人说,孩子,不要玩了,这个是假的,不要执着啊!过一段时间,小孩子考试,考个鸭蛋,大人要揍他,他却说,老爸,你不要执着啊。你不是教导我不要执着吗?我考鸭蛋,你也不应该执着啊

你说这个孩子是聪明的孩子吗?佛教譬如老爸,孩子譬如这些凡夫法师,凡夫大居士一样的,简直气得你吐血,这个执着只能够是针对认妄为真,把水泡当真的,把沙堆的房子当自己家的孩子来说,不是说不该学佛,不该读书,不该厌苦欣灭!

佛教讲执着 为离诸染污 染污为执着 离染为清净 若求清净法 坚定与坚持 本非执着性 记录2月20日内院看门人菩萨讲解“若人骂我。计从声出音来。到此观了无形本音所来。出于心意。观于心意亦复无形。察心所猗猗于四大。四大还本则亦无名。亦非彼我亦非男女。亦非老少。计了无主。惭辱所在无形立字。于两无之中又亦无形。计此三者空无所有。智者散意观虑。如此则嗔恚不生。以空忍空。”--《乾隆大藏经 大乘单译经 成具光明定意经》

白话---如果说有人骂我们,我们应该这样的如实的思考观察,就是说,这个声音到底是怎么样的一回事情?这个声音实质是没有任何形象的,不管我们说什么,声音固然是有抑扬顿挫,但是没有任何形象的,你不能够说骂人的声音长得很难看,赞美人的声音长得很美丽,实质上这个声音本质是因为要赞美的要骂人的人他们的意识意根心理的一种表达

而骂人的还是赞美人的人,他们的心理有没有形象?也没有形象的,你不能够说骂人的人他的心理就是能够让你看到的财狼虎豹的形象,你不能够说心理,赞叹人的心理就是你看得着摸的着的喜鹊的形象,一切心理本质都是无形无相的,实际的观察,再来说,心理是因为有身体,没有身体无所谓的心理的,而身体是什么?是地水火风四大所构成的,比如骨头内脏属于地大,体温属于火大,呼吸属于风大,血液属于水大,这个身体本质归于四大,你假如说骨头内脏是地大,那么外在的土壤也是地大,既然都是地大,你为何不可以说土壤是内脏是骨头呢?本质内在的四大和外在的四大没有区别啊

而且四大的本质,我们把微小的一颗尘土分析再分析,从分子分析到原子,从原子分析到电子原子核,这样分下去,就几乎是一无所有了,也就无形无相的,这样的四大的究竟相貌本质来讲,也就根本无所谓男女,无所谓老少了,无形无相还有个什么人在骂你呢?

被人骂感觉自己受到了侮辱,然而侮辱是什么?是一种心理感受,实际上你说这个心理是什么样的?是方的?是圆的?是长的?是扁的?在你受到别人的辱骂而感到侮辱的时候,这个侮辱本质也是无形无相的,骂人的是无形无相,挨骂的也是无形无相的,骂人的语言还是无形无相,实质是空无所有的啊!有智慧的人应该这样的观察,这样观察就不生嗔恨,以三空而忍于世间一切讥讽。

今晚上不讲摄大乘了,刚才有菩萨问这一段经文的解释,就解释这一段,好的,就这样了 皈依、小乘、业

解:皈依的意思就是皈命,好比入党宣誓,整个生命生活完全的投入,以这个道路,这个标的为一切的准绳,1是全身心是皈命,生命都完全的投入进去,2是既然是皈依,那么就依这个为准绳,就不能再皈依外道,3就应该依佛法的标准为生活工作的标准。这里又说,佛法二字不可得?为什么不可以说呢?很多人的解释都是胡说的,实际上,凡是有相有名都是言不及义,都是生灭的,并不是真的,比如说,如果你认为相名是真的,你说火如何不烧口,想火为什么又不烧你的心呢?真正的法性,是离言的,唯诸佛内证绝对真实,只不过为了度生的方便,所以从无言而立有言。善巧方便。乘就是车,古代把车叫乘,一般家里有牛车,马车,驴车,乘是说的运载,自己和众生进行运载,从生死苦恼的此处到常乐我净的彼处,这个方法譬如是车,所以叫做乘@全体成员

解:小乘,小是说的行小,果小,境小,果小,就是说学这个法只是能够达到解脱个人生死的目的,不能单单依靠这个就成佛了,行小是说的,学小乘的你给人家讲法,你也只能够是教导人家解脱,因为你纵使成阿罗汉,也只能让人家成阿罗汉,再说,定性阿罗汉决定无余涅槃,不来啦,还怎么个穷未来际普度众生,所以行小。境小,小乘所证的,所断的烦恼不外乎就是九十八种见思惑,所成智慧就是十智,对于大乘境,不止是断九十八种见思惑,还要断无量无边的上烦恼,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境当然小很多,但是凡夫也没法比了,小乘所学主要是什么内容呢?就是了生死为因,离贪爱为本,灭尽为究竟,首先为什么要了生死呢?生死那里不好吗?目之所见林林种种高矮胖瘦的人们,他们嘻嘻哈哈,快乐无边啊,为啥要了啊?

因为,不论他们快乐不快乐,纵使一辈子快乐,既然叫做快乐都是会泯灭的,都是最终会不快乐的,伟人领袖神仙皇帝富二代官二代都是这样的,迟早会病会死的,乃至我们能够观察到的任何事物大到天体,小到夸克,都是在无常变化的,我们就好像是在一间破旧的房屋躲雨,固然一时不被雨淋,可是房屋破旧,终究有坍塌的危机,而且是避免不了的!我们面对这个必然,是无所能为的,我们是不安稳的,从古到今,遍观古今中外,遍观十方都是这样的,这个苦,就好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是悬在我们头上的,并且必定要掉下来,斩断我们的头颅,认识到这一点,就明白,人人都在苦海中漂泊,人人都不自在,人人都有苦的逼迫性,苦的持续性和苦的必然性!

我们不是在学个什么巫术,也不是在搞个什么把戏,目的单单就是我们认识到了这个苦的存在,这只是说认识到和没有认识到的区别,没有认识到和蠢动蠕虫没什么区别,就不说他们了,而认识到的人中有投火的,有苦行的,有换脑的,有祈祷上帝的,有希望把自己的回忆编辑成为一张芯片,有求神仙恩赐仙丹的......在认识到苦这一点的中,当然也包括我们学佛的,所以讲从学佛的这个角度去讲,小乘佛法就是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小乘以了生死为因!连生死都不能了,苦都不能解决,我学你这个干嘛?所以解决苦是佛教的第一等大事,大慈大悲的佛陀,也首先讲这部分内容,否则纵有无上妙味,满汉全席,你不把我的燃眉之急解决了,我如何品尝?

那么我们了解到这个苦是需要解脱的,这样生生世世三界中生生死死非常的不好,生死之中还有无量无数的苦患,如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嗔会苦...乃至能够延伸出无量无数的苦患,总而言之,不求出离,生死是无穷无尽,苦恼也是无穷无尽,所以苦海无边,那么要求出离,求解脱应该怎么办呢?首先我们要解决某个事情,我们要对于这个事情透彻的了解,了解这个事情是怎么产生的呢?如果对于这个事情不了解,你又怎么解决呢?孙子兵法不是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倘若既不知彼也不知己,岂不是每战必败,所以了生死不就成为笑话了吗?那么生死是怎么来的?上帝赐予的?伟人恩赐的?科学家发明的?爹妈给的?给生可以啊,干嘛要给死呢?好像都不对,那么这个生死从那里来的?我们知道你开汽车必须要加油,你开电灯必须要有电力,对吧?不可能说我们平白的,没有任何力量作用的,我们就这么生死了!在佛教中,把这种使得我们不得不生死的力量,叫做“业”,就是羯磨,也就是作用的意思。@全体成员 @全体成员 灭尽为究竟,灭尽什么?怎么灭?(内院看门人)

前面我们讲了小乘是离贪爱为本,灭尽为究竟,了生死为因,我们大概讲了为什么要了生死,为什么说离贪爱为本,接着我们讲什么叫做灭尽为究竟,所谓灭尽为究竟,灭什么呢?如上广述,就是灭贪爱,所谓内情爱我,外贪欲尘,把这两个灭掉,欲尘上面大概也讲了,有粗,有细的,只是没有明确的说,其实这个三界中只有离下界欲,才能够得上界乐,比如吕洞宾去参加科举考试,结果没有考中,回家路过一个旅馆,当时看到几个旅客因为饥饿的关系,正在煮黄粱(也就是小米粥),这几个旅客邀请他待会一起喝小米粥,看他精神不好,就给他一个枕头,他靠着就睡着了,梦见自己高中状元,还娶了公主,并且带兵杀敌,平定四方,于是封侯拜相,儿女成群,个个聪明伶俐,人间的种种荣华富贵享尽,寿命八十,一命呜呼,就惊醒过来,原来自己还是在旅馆,并且小米粥都还没有熟!@全体成员

吕洞宾醒来之后,觉得人生一世,所谓封侯拜相,扫平天下,荣华富贵不过是黄粱一梦,于是他舍弃人间的粗五欲,而得神仙的细五欲,最终成为神仙,乃至说舍弃神仙的五欲而行禅定,成就色界天身,这都需要离下界染,而得上界妙境,当然,有很多人基本也不信因果轮回,遑论三界?但是大家要明白,从世间来讲,李嘉诚早年不舍弃他的塑胶花厂,他能成为地产大亨?马云不舍弃教师工作?会有阿里巴巴?所以说,世间尚且如此,三界必然如此。也就是说,讲到这里,大家要明白,不管你以前是不是学密宗的,你要明白个道理,密宗喇嘛教的所谓的男女双修等是欲界粗五欲,不可能是上界境界,神仙都不要这个,何况是三界至尊佛陀?所以密宗的所谓污七糟八的修行,实际上他们并无证量,基本的佛法道理都不懂的。不外乎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那么灭尽是什么?是三界中的一切贪爱,一切境界,一切我与我所全部彻底的放弃,妙应真常,这样的情况下,知见解脱,我生已尽,梵行已立,不受后有,出苦边际,有爱故有苦,灭一切爱,就不受后有了,三界流转就到此为止了,如果在人间亲证涅槃,那么还有先业未了,这个已经成熟的业报还没有未了却(此生的身体等就是个先业导致的业报),还需要等待,就叫做有余涅槃(如果是四禅八定成就不必等待了,可以立即入无余涅槃),如果遗业已经泯灭,那么就可以入无余涅槃,就是只有第八识如来藏离一切境界独存,所谓灭尽为究竟,就是在小乘来说,无余涅槃就是最终目的,涅槃为究竟。

那么我们接着讲,这个解脱道小乘,主要是以佛陀说的什么法而讲呢?就是太虚大师这里说,离贪爱为本,了生死为因,灭尽为究竟,这依什么讲的呢?这主要是依佛陀说的四圣谛为本来讲,因为一切众生皆有生死,生死就是苦圣谛,那么生死苦从何而来?是因为贪爱而来,贪爱就是苦集圣谛,灭尽一切贪爱,入无余涅槃,就属于灭尽为究竟,也就是苦集灭圣谛,那么怎么样灭贪爱呢?就是说的苦集灭道圣谛,这个四圣谛中的道谛就是三十七菩提道品,这个部分留待明后天有时间继续讲。 七觉支

好,接着我们讲七觉支,其实大家不要去看网络上的解释,还有某些大名声的法师的解释,他们的解释真的有点问题,比如七觉支,如你在百度上去搜,比如百度百科说的“觉,意谓菩提智慧;以七种法能助菩提智慧开展,故称觉支”--其实这样的说法是有问题的,为什么三十七菩提道品,要先讲四念住?因为四念住是说的了生死苦,你不了生死苦,你怎么会学佛呢?又好像一些人一样摇头晃脑,什么内相分之类的吗?终究是没有什么意思的。所以三十七菩提道品要把四念住排在前面,先真实的了解认识到生死苦,真的苦,心得决定,然后学佛,才会有四正勤,你才能够真正的学佛,有四正勤你才会有四如意足,也就是四神足,有四神足(欲,勤,念,慧)你才能够长养善根,所谓信,精进,念,定,慧根成为五力,有了五力,为什么才讲七觉支?因为七觉支实际上是见道之后才具备的功德,是你开悟或者是至少要证须陀恒果才能够具备的,一般人学佛都很笼统,很颟顸,你也不看看,这个七觉支这里有定,有精进,四正勤,五根五力也讲定啊,这么会这么啰嗦?其实一点也不啰嗦,四正勤,五根五力固然也讲定,但是那个是没有证果之前的,而七觉支的定是证果之后的,是这样的!字同境界是两码事情。@全体成员

也就是说没有证果以前谈不上什么七觉支,本来三十七菩提道品都可以称为觉支,四念住讲观身不净,难道不是相对于凡夫众生以不净为净的觉悟?也是啊,对吧?但是如我上一段说的,这里重点在说入见道位之后的觉,没有证果从佛教来讲,谈不上觉悟不觉悟,也就是说所以四念处,五根五力,四如意足等不算觉支,你能入定,你有神通也未必就证果了啊,对吧?这个七觉支只能是针对证果的人来讲的!也就是说七觉支是你证果没有证果判断的标准,标准!如果你觉得你开悟了,断我见,而你没有七觉支,那么,真不好意思告诉你,你还是个凡夫,七觉支满足为圣贤,不满足就是凡夫。

所以百度百科那些人讲的,讲得那里对嘛,乱说一通,七觉支分别是一、念,二、择法,三、精进,四、喜,五、轻安,六、定,七、舍。首先我们来讲念觉支,念他必须建立在听闻正法,记忆纯熟的基础上,今天下午有人还跟我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在佛教没有这回事情!一切标准,以经典为准!公也好婆也好,到底张三李四王二麻子有没有五根五力,一切依经典为标准(当然除去密教部某些伪经),在听闻正法的基础上,正念能够时时刻刻的明了现前,因为对于佛法记忆纯熟(他亲证了他当然纯熟,而不单单说你背下来),那么这个智慧就能够得到安住,比如,一个证初果的人,他断三缚结,他看任何人的写的佛法著作,一般随意翻一翻,就马上能够明确的指出,这个写书的到底断我见没有断我见!这个就是因为亲证的关系,而由念,慧得安住。就是念觉支的妙用

第二觉支是说的觉自性支,也叫作择法觉支,也就是说,这个证果的人,对于一切事理,能够作详细的抉择,比如平实导师,好像是第二次法难吧,有些人在八识之外建立第九识,平实导师马上写一本真实如来藏,从各个方面,不同角度,起码有三四十多条反驳这个这种错缪的说法,也就是说所谓择法觉支,是对于一切法的事理,有详细的抉择,到底是空是有?是正是邪?为真为妄,为染为净,为善为恶?能够详细的抉择,如理如实逻辑谨严无有破绽的抉择故名择法觉支! 说到这里有说到有些人,其实我很想劝他们不要学佛了,什么你要分辨善恶,你就是分别心啊之类的,正邪对错都不分别....真是愚不可及!那样你还学佛干什么呢?你先不要学了,就是在护持三宝,善莫大焉。 第三是觉出离支,就是精进觉支,跟前面四正勤所谓的精进是不同的,四正勤那种还是需要加功用行的,自己或者他人还要鞭策自己,而这种是因为已经证果了,法界实相相应了,真是如此,而不需要加功用行,行住坐卧,日常用度无非道业!什么财色名食睡等恍如昨梦。

第四叫做觉利益支,也就是说的喜觉支,本来喜觉支是说的成为初地菩萨才有的,所以初地叫做欢喜地,初地为啥有,是因为他通达如来藏妙法了,初地能够对于一直到成佛需要成就那些智慧,那些功德,那些道路如实的了解,并且他远离了异生性,自己作证自己决定成佛,而生大欢喜,故名欢喜地,这个是狭义讲,广义来说,证须陀恒的人相对于没有证的人,还在苦海漂泊的凡夫来说,他自作证,自己七次天人往返,决定究竟苦边,并且对于佛说解脱道决定无疑,他难道不欢喜?不欢喜的是我们这些凡夫好不好?有些人连门都没有摸到,还听人家否定真如如来藏,否定因果轮回,还是事而非,吃不准的有什么好欢喜的呢?所以证果必然有欢喜,故名喜觉支!

第五,第六,第七觉支就是轻安,和定,舍三个觉支,这三个觉支在弥勒菩萨辩中边论叫做无染支,这三种的自性,特性,相应的特性也是智慧,是证果之后的智慧的,首先我们讲轻安觉支,这种轻安是因为证果而有的,没有证果以前多少对于佛法,佛教都有摇摆,对于自己将来的道路都有彷徨的,能不能往生啊?我这辈子结束,下辈子还在不在人中啊?我学平实导师,学太虚大师的,到底对不对啊?我要是学佛,我家里老婆孩子父母咋办?财产等怎么弄?反正不会轻安,而证果之后,哪怕是须陀恒果,也对于自己远离三恶道得到确定,对于人世间也减少贪爱,就好像以前背了两百斤爬山,现在如释重负,当然轻安。 也就是说凡是证果的,必然有轻安,有轻安就意味着,完全和种种有漏,有漏就是和烦恼相应的法相反了,所以轻安是离杂染的因缘,离杂染的特性,你如果觉得自己证果了,还很多烦恼,你就要考虑你到底证还是没有证了!就因为是这个原因,所以弥勒菩萨把轻安,定,舍算七觉支中的离染支,离染功德故。然后就是第六定觉支,定就是三摩地,也就是等持,就是说的平等的任持,我们一般讲凡夫的心理是沉掉的,会因为某些事情,比如被领导批评,心情低落,或者被人赞扬,尾巴翘起来,心理高举的,但是证果的人没有这种心理的,而且也没有散乱,胡思乱想的,攀缘种种欲尘,初果的人,他起码知道实无有我嘛,为谁而贪呢?为谁低落?为谁兴奋?所以他的心态是平等任持的(当然必须是证未到地定的初果)

第七就是行舍支,因为有轻安,有定的关系(不是前面讲五根五力那个定,这里的定如我上面说,已经是升华到行住坐卧,通俗语言说,已经是吃菜喝汤无非如此了,真正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行于右然目不瞬,就是西施站他面前,他的心态都波澜不惊了,完全是平等任持了),然后是行舍,如金刚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是说的第八识如来藏,但是他开悟了,转依成功了,他的意识心对于世间一切也没有任何贪爱,他行布施,真正是无能施,亦无所施,亦无施物,而成三轮体空的无相大施,你不要说明天问他,你昨天布施我钱你还在意吗?不要说明天,当下他就丝毫不在意的!他已经完全不像凡夫一样有所偏重了,有所执着了。

执着为啥不好?佛教说执着是说的染法相应,凡夫一天到晚执着啥?无非就是财色名食睡嘛,这里证果的人对于这些,乃至美色,美声,美触等完全波澜不惊,毫无执着,并不是说他就不需要学佛了,如前面说还有精进觉支。也就是说这个七觉支,就是三乘证果,不论你是证初果,还是开悟,还是成为辟支佛了,必然有的,实际上这个七觉支可以对应善心所二十一种的,念觉支和择法,定觉支属于别境心所,欲,胜解,念,定,慧中的,精进,轻安,舍,三觉支,是属于善心所的。喜觉支,是属于遍行中受的。所以,七支正是二十一无漏善心所摄。 好,今天就讲到这里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正法得久住 广利诸群生!@全体成员

唯心主义者哲学家孟德斯鸠说过一句话,叫做,我闭上眼睛世界没有悬崖,很多佛门内的附佛外道也说,世界是你一念变现的,请问,为什么他们这么说是错误的呢?

回答:这道题主要是说明唯心主义和佛教的区别,唯心主义最精髓的核心思想在于说,被认识的离不开能认识的,不论是花花草草,还是猪狗牛羊,乃至张三李四,都不能够离开你能认识的意识,所以唯心主义者比如孟德斯鸠(西方三权分立的最早倡导者),笛卡尔(科学家,哲学家),罗素(思想家)等人认为,我闭上眼睛世界就没有悬崖,因为悬崖不悬崖,不也离不开我的认识嘛,你们唯物主义说这样科技那样科技,本质不离你们的认识,对不对?那么一切唯心,当然他们这个唯心主义,不是上帝真主,不是附佛外道那种低层次,低档次的唯心,什么世界是你一念变现的,你变现个什么!他们这个唯心主义,实际上就逻辑上来讲比唯物主义更有档次,只不过在我们这里,是唯物主义为纲领,不宣传他们而已,其实在西方,他们是引领风骚的。

所以这道题,你首先要明白,孟德斯鸠,笛卡尔,罗素等人的唯心主义本质和愚痴的附佛外道讲什么世界是他一念变现的是两码事情,所以孟德斯鸠等人受到赞赏,而附佛外道这些不读书的人受到嘲笑,因为前者是一种哲学思想,后者是思维不清楚,这不是一回事情,唯心主义也有很多的层次的差别的,可谓是天地悬隔。

低档次的上帝创造世界,附佛外道说什么世界是你一念变现的这些我们都知道错,就不讲了,大家基本都回答正确了,实际上是因为如来藏的能藏,所藏,我爱执藏,是因为共变,自变,而意识是第六识,意识本身是没有办法改变第八识所变现的根身,器界的,所以悬崖还是悬崖,他们不学科学,不看哲学,也不学佛,所以导致这么重大的错误,包括印广以及诸位密宗喇嘛教“活佛”'法王”等@全体成员

我们这里只是讲最尖端的唯心主义,因为我们的眼光要高,不跟他们低层次的一般见识,也就是说孟德斯鸠,笛卡尔,罗素等人,认为的被认识的离不开能认识的,正因为能认识存在所以有被认识存在,那么不圆满在哪里?不圆满就在于,他们诸位哲学家的前提,他们的前提是有能所的,有能认识的主体和被认识的客体,正因为所认识的离不开能认识,所以他们倡导一切唯心,我们佛教讲既然有能所,那么就不是佛法,佛法讲什么,佛法的核心讲的是无能所,能所双泯,因为有能所就有对立,有对立就不符合事物的真实性,就有矛盾性,冲突性,主观性,所以佛教非是唯心主义,不是客观唯心主义,更不是主观唯心主义,这点要明白。

为什么说有分别是杂染了知?识的意思不就是分别吗?既然如此怎么说分别属于杂染了知呢?既然分别是杂染了知那么不就是那些附佛外道说的,我一念不生就是智了吗?假如这样,跟河蚌蜗牛又有什么区别?

回答:这道题,@阿兰若 师姐回答得非常正确,我非常感动,原来她每天都是做了笔记的,了不起,我得学习了/赞,这个在佛法上,有句话说过的,好像是黄檗希运禅师说过,目前无法,意在目前,就是说诸识,八个识,识就是了别的意思,但是这八个识所分别的区域是完全不一样的,眼识分别的区域是色尘,耳识分别的区域是声尘,乃至身识分别的是触尘,意识是总管前面五尘乃至分别法尘的,至于意根是遍缘的,不能专注在某一个事物上,阿赖耶识譬如太阳,虽然光彩万张,根本不管事,也就是说把八个识作为一个整体,真正管事的是意识。

那么凡夫的分别就完全是因为意识的分别了,问题就来了,凡夫之所以叫做凡夫是因为他们连初果都没有证到,没有从佛陀的经教中得到一丝一毫的相应与实相,如龙树菩萨说,世无真现量!那么他们的分别不外乎就是在无明以内的,所以有分别为识,因为他们是虚妄分别嘛!都没有一丝一毫相应过正智,正智从那里来?不是靠打坐,不是靠天天不知所谓的唠唠叨叨念伪咒而来,是靠闻思修,戒定慧而来,大乘佛法,首重闻慧,固然我们现在没有证果,但是经典是证果的人说的啊,逐渐的听经闻法,最终就能够相应与圣智,就好像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样的道理,那么最终就会相应与离虚妄分别的无虚妄分别智,叫做,无分别智(这样解释也可以的),所以有分别为识,无分别为智。无虚妄分别为智。

当然这个无分别还有更深的层次,比如亲证如来藏,如来藏第八识本身是无贪嗔痴的分别的,没有见闻觉知的,还有更深的意涵,譬如一潭碧波,本来是浑然一体,但是被人为的区隔开来,成为一个一个的部分,导致无法一刹那间具足了知一切法,这个更深的层次留待以后讲吧。

一切所了知不离能了知,那么问题来了,这个茶杯你看到了,我也看到了,既然是你心识所显现,为何我也看到了呢?

回答:因为你也有如来藏,我也有,我们都是从无始以来就在三界中流转的,当人你不知道当过多少次,其实我也不知道我当过多少次了,我们都不知道我们经过多少次人类文明,以及多少次文明之后又刀耕火种了,你的第八识中有成为人的种子,我的也有的,我们这一世因为相似的业报,导致都成为人,使得我们彼此第八识中的人相应的种子现行了,所以你看到这个杯子,我是人,我当然也看到了,因为我们第八识中有相似的种子,遇到同样的条件(缘),就产生了相似的认识!

依中国古代的哲学家老子和荀子所说,名实对立,也就是说有这个名词必定有这回事实,在佛法上为什么说是不对?

回答:这道题,首先说一下中国古代哲学家,思想家老子,荀子,他们为什么要这么说,他们认为,任何一个名,都代表着有那么一回事情,即便你虚构一个东西出来,比如虚构一个乌龟的毛,乌龟本来是没毛的,你虚构一个龟毛这个名词出来,即便世界没有这个东西,但是这个东西存在你的意识上,存在你的想象上,所以必定有这回事情,有这回事情,肯定才有这个名,这个思想比较符合近现代主观唯心论的思想,不能说错,只能够说不圆满 其实你仔细想想,人家孟德斯鸠,笛卡尔,罗素,老子,荀子等人能够千百年来被人传扬,赞叹,人家怎么可能是等闲之辈呢?对不对,他们说的,你想想,真的是有价值的,普通人没法反驳的。 但是在佛法上来讲,这个是错误的说法!首先没有确定是相,相是不断变化的,一个刹那,也就是一秒钟的三分之一秒,弥勒菩萨说是九百次生灭,就好像流速非常快的水流,看起来好像是一块整体,实际是刹那生灭,心念尚且如此,何况你我不是生灭变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是乎!那么这样的无常变异,有个什么实相可得?不管你是想到的真的还是假的,必然都是如此的,没有固定的相,相是无自性,何来的相对的名?请问老子,荀子,请问你们,相不真实,名岂附焉!?

用自己的话说说三性三无性。

三自性就是,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三自性本来是不可立的,因为要觉悟凡夫众生的关系,所以不可立而立,因为站在凡夫的立场,真的有这三自性,首先是依他起性,什么叫做依他起性?依他起就是因缘所生法,比如你,就是先世业报,第八识种子,父母的缘和合而有,手机就是电路,电磁,屏幕等和合而有,其实不是上帝创造的,也不是单单就只是科学家一个条件就可以有的,都是众缘所成,不是众缘所生,乃至如来藏也是说有这个种子,但是法不孤起,只有种子,没有缘还是不能生,非众生所生,其实你就是众缘,就是依他起

在依他起的基础上,执着这个因缘和合的东西,是我,是人,是众生,是寿者,是我的财色名食睡,我的五子登科,就叫做遍计所执,其实只是因缘和合的综合产物,譬如白云苍狗,只有刹那变化的云彩,而执着为,你看,狗啊,马啊,兔子啊...什么叫做圆成实?就是在依他起的基础上离这个遍计所执,这个事物本身是如何既是如何,就叫做圆成实,圆满成就,法尔如是

那为什么又说三无性呢?首先遍计所执的东西真的有啊?没有的,只是你意识上以为有的!相不可得啊,所以相无性,因缘所生法,依他起的事物,上帝生的?科学家生的?爹妈生的?都不是,其中没有能创造和所创造,不过是因缘和合,暂有还灭!白云苍狗,刹那变异,有而非实,故是生无性!胜义离言,圆成实性,更古不变,本身就离虚妄分别,非言语所能到,所以胜义无性,这就是三性三无性!

遍计所执性,这里说内执实我,外执实物,也就是不如实,既然不如实譬如先秦的哲学家宋玉说,增之一分则太长, 减之一分则太短,这样讲的话,应该怎么说遍计所执性?

回答;这道题最简单,要说一下故事,宋玉是著名文学家,他到楚王那里去应聘,结果楚王的臣子登徒子就说,宋玉好色,不可大用,楚王就说,我听登徒子说,你好色啊!宋玉说,我不好色,楚国最美的美人,长得如花似玉,走到大街上满大街的人都忍不住回头,那个身材,多一分则胖,少一分则瘦...这个美人每天爬到我家墙头偷偷看我,跟我打招呼,我三年都没有理她,而登徒子,他老婆牙齿黑黑的,头发就好像鸡窝,皮肤就像是树皮,走路是跛子,登徒子还跟这样的极丑女子生了五个娃,大王,你觉得,是我好色,还是他?

增之一分则太长, 减之一分则太短---这样来讲遍计所执,就是增益执和损减执,比如附佛外道藏传佛教最大派别格鲁派,就是损减执,他们在因缘所生法上,拔无因果,诽谤没有第七,第八识成大邪见,还有增益执,比如一般凡夫,在五蕴这个基础上,认定有我,有我所,其实只有五蕴并没有我

名相分别正智皆依他起性,为什么皆依他起性呢?为甚不说真如是依他起性?

回答:因为真如就是事实,就是因缘所生法上所显示的如来藏的本来面目,并不是其他什么东西促使他那样,是他本身就那样,事实如此,你虚妄分别不分别,执不执都这样的,所以当然不可以把真如包括为依他起。

请用自己的话反驳南北朝时期,道士写的诽谤佛教的三破论,说什么佛教, 入国破国、入家破家、入身破身。

回答:这段话是南北朝时期道士污蔑佛教的第一话,道士们是觉得佛教抢占了信众,抢占了资源,类似同行是冤家的那么个道理,后来被反佛教人士屡次使用,也不管是谁说的,说得对不对。 首先讲入国破国,这个在佛教产生的印度是不存在的,实际上佛教兴盛的时候,比如公元前230年间的阿育王时期,阿育王推崇佛教,佛教兴盛,基本上统一了整个南亚次大陆包括今天的阿富汗在内。就说后来的戒日王,推崇佛教,中国老百姓知道这位王是因为西游记,对的,他本人赞助过玄奘菩萨,他统一了整个北印度,国力强盛。佛教在公元八世纪之后,在印度被印度教性力派侵蚀,产生后期密教,严重衰败,这个时候印度也被阿拉伯入侵,后来佛教泯灭,印度也被阿拉伯人的莫卧儿王朝取代,也就是说在古印度来讲,是佛教兴则印度兴,佛教亡则古印度亡。 在中国历史上,历来饱受诟病的是推崇佛教的梁武帝,但是,但凡有点稍微史学素养的就知道,这位皇帝高寿86岁,统治南梁48年,他统治的时间甚至比南北朝一个王朝几位皇帝统治的时间加起来都要长,如南朝齐,三个皇帝加起来才24年,南朝陈也是三个皇帝,在位时间加起来也不过31年。 在中国历史上,如梁武帝自己开辟朝代,做皇帝长达半世纪,其福报的体现,怎么着也是无可厚非的吧?(梁武帝也不是饿死的,根据资治通鉴记载,属于心梗一类的疾病导致的)。 接下来说,现代社会,佛教作为国教,首推泰国,97%都是佛教徒,目前人均GDP是7273.56美元,中国是8827美元,中国只是略高,在日本,佛教徒目前大概有33%的样子,肯定佛教是入了日本了,韩国目前是23%的样子,肯定也是入了韩国了,这两国的人均GDP比中国如何?其他如柬埔寨,斯里兰卡,缅甸等,总而言之就目前的形式,都属于总体稳定,欣欣向荣的阶段。 所以南北朝胡说八道的道士所讲的第一条入国破国是根本不成立的,纯粹就是谩骂。 @全体成员 南北朝的道士们又说,入家破家,入身破身,当然现在网络上那些喷子假道士乱说什么盛世道士归隐之类的不提也罢,有另外的原因导致他们如此歇斯底里,只说入家破家,实际上佛教最基本强调什么?强调五戒十善,对吧?三皈依五戒是最基本的,五戒的内容是,戒杀,戒盗窃,戒邪淫,戒妄语,戒饮酒,一个人果能做到五戒,对他的家庭是好是坏呢?莫非在诸道士眼中,一个残暴好杀,吃喝嫖赌,奸淫掳掠,满嘴假话的人更有利于家庭建设?如果一个家庭需要这样,才算是比较好的家庭,那么这样的家庭我觉得不要是不是会更好一点呢? 最后入身破身,我不知道道士们所谓的身是什么身,是说身体吗?如果是说的身体,那么修身养性,持守戒律,还是放荡不羁,这两者到底谁更有利于身,诸道士们既然认定修性修命,不会认为放荡不羁更有利于身体的健康吧? 综上所述,可知,南北朝道士的所谓三破论,完全是无稽之谈,胡说八道!

概述一下印度佛教为什么最终会在印度泯灭了。

回答:在印度佛教走向灭亡,有一个逐渐的过程,概括来说,主要是三点导致的,其一是所谓的去教理化(不是大家都学习教理,去的意思是去除,扔掉),其二是印度教教义对于佛教的侵蚀,其三是随着侵蚀,逐渐的彻底的密教化。最终导致印度佛教和印度教同质化,无差异化,被印度教(过去叫婆罗门教)彻底吞噬,印度佛教泯灭,接着我们分别介绍一下,这个过程到底是怎么样的一回事情。 首先我们讲印度佛教在公元七世纪左右开始的去教理化,佛教的中心在那里?如天亲菩萨说,非不见真如,而能了诸行,也就是说,最重要是要实证真如如来藏第八识,这个是整个佛法的中心,小乘佛法固然不需证,但是这个也是立小乘无余涅槃为非断灭空无的根本!然而在公元七世纪之后,印度出现了很多佛教所谓的“恶人”,这些人如佛陀说--《大般湼槃经》卷七:佛告迦叶:我般湼槃七百岁后,是魔波旬渐当坏乱我之正法。譬如猎师身服法衣,魔王波旬亦复如是,作比丘像比丘尼像优婆塞优婆夷像,亦复化作须陀洹身,乃至化作阿罗汉身及佛色身。魔王以此有漏之形作无漏身,坏我正法。---其中的佼佼者,就是现在藏密喇嘛教的祖师爷月称与寂天(他们叫做菩萨)。月称公然反对佛说八识论,他写了入中论,就不许有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当然事实上不止他们,还有很多打着小乘旗号,如六世纪的般若鞠多等等

正因为否定七八二识,导致证无所证,没有实证的标的了,没有标准了,你想怎么来就怎么来了,乱套了,而同时代的清辩“菩萨”等不同意月称“菩萨”的说法,清辩认为,有第八识如来藏,但是他认为所谓的第八识如来藏就是一念不生的意识状态,两者其实都是错悟的加错误的,史学家把这个时期叫做佛教的“空有之争”,后来传到藏地,月称等叫做应成派中观,就是格鲁等的祖师爷,清辩就是自续派中观,就是宁玛等的祖师爷。 正因为没有所证,或者你懂缘起性空,或者只需要打个坐就差不多就成佛了,导致严重去教理化,那么佛教的三乘,佛教大乘的五十二阶次,佛教的教理行果就荡然无存了,彻底粉碎了,根本不需要证了啊,对不对?所以这个是印度佛教泯灭的第一个关键原因 第二点印度佛教在印度彻底灭亡的原因,也就是所谓的婆罗门教的侵蚀,为什么婆罗门教会侵蚀佛教呢?主要是第一点原因佛教的去教理化,这样的情况下佛教的教理行果就自然荡然无存了,而在同期,波罗王朝(孟加拉语意思是“保护”)8世纪~12世纪时统治印度东北部(今孟加拉国和印度比哈尔邦大部)的一个重要王朝兴起,这个王朝的绝大多数皇帝都是信奉的婆罗门教,一时之间,婆罗门教三大派(毗湿奴,湿婆,性力派)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很多本来是佛教的,甚至大多数是出家的,因为学无可学,证无可证,然而是人都要吃饭,并且要吃得好赚得多,于是主动的或者被动把这些婆罗门的东西吸纳进来,又不能直接说这个是婆罗门教的,于是谎称,是所谓公元一世纪的龙猛菩萨(又翻译为龙树)开铁塔而得,是佛陀在所谓的香巴拉国所说的!是所谓超越原有的更高级的密法,如史学家佛学家景昌极的研究------- 又,湿婆派的经典《Ka^mika A^gama》亦承继前述,谓tantra是宣扬救护与真实(tattva)、真言(m antra)有关的广大智,并述其目的。................密教梵语称怛特罗教(Tantrika)。怛特罗(Tantra)本义为经纶或网罟,假借为纲领或统系,寖假而成为密教经典之专名。往日译家,或译为教,或译为本续,或译为秘密本咒。(史学家景昌极--密教考) 系,寖假而成为密教经典之专名。往日译家,或译为教,或译为本续,或译为秘密本咒。(史学家景昌极--密教考) 第三点印度佛教的泯灭,最终导致整体的全盘的密教化,如日本史学家宇井伯寿《译经史研究》(岩波书店,1971年)就说 “……超岩寺……是密教专门道场,所说的多半是左道派。正因为这样的内容渗透进来,导致佛教的灭亡” 密教为了表征悲智相应,部主均有女尊为偶,修法者付之实际,便是行的男女双身的大乐。后来,遂以金刚上师为父,以上师之偶及一切修密法的女性为空行母,竟至将上师修双身法而遗的男精女血为甘露、为菩提心。……以男子生殖器称为金刚杵,以女子生殖器称为莲华;以性交称为入定......大乐、妙乐,……不过,此法(男女双修法)原非出于佛教,并由于此法之实行而伤害了佛教的慧命。”(摘自《印度佛教史》圣严法师著) 最终的结果,婆罗门教和印度佛教严重的同质化,也有史学家认为,前期的婆罗门教的侵蚀主要是湿婆派等,崇尚持咒,种子字等,这个时候叫做右道密,后期崇尚以性交为主要修行方式的性力派的侵蚀叫做左道密,在印度左是肮脏的,右是洁净的。再后来作为一个印度人,当然是有根深蒂固的婆罗门教情节的,那么所谓印度佛教居然和婆罗门教讲得差不多,单单就是名相不同,为何还要学习佛教呢?实际上,当后来阿拉伯人打进来的时候,真正的佛教在印度早就已经灭亡了两三百年了。

佛教的革命,主要的内涵是什么?

回答:所谓革命就好像电影闪闪红星中唱的那样“砸碎万恶的旧世界,万里江山披锦绣”。当然佛教不是去革人家的命,主要是革自己的命,那么就要说到当前这个命从何而来,为何要革掉呢?当前这个命是先世的业报,业行为父,无明为母而来的,是因为无明造种种染污业,导致本识投胎而形成的,是有种种苦患的,是无常的,是终究会泯灭的,是有苦的持续性,苦的必然性,苦的逼迫性的,这个命实际情况并不大好,所以要革之,在小乘所谓的革命就是:了生死为因,离贪爱为根本,灭尽为究竟。 在大乘的革命就是:答曰:菩提心为因,大慈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菩提心就是说的每个众生普遍具有的第八识如来藏,亲证第八识如来藏,现见自性清净心而有染污,所谓“如来恒在众生心中转发轮,众生恒在如来心造染污”当然要修十度万行转染成净了嘛!所谓大慈悲为根本,现见众生皆有此如来藏本心,本来自在,清净,奈何如在大海却不得水,不能遨游,受苦无量,而起救拔之心,所谓慈能与乐,悲能拔苦,在这个过程中,也逐渐的成就自己的佛国。 方便为究竟者,就是最终成佛,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其实时间是无限的,此时不能度者,令种善根,将来度之)于一字中说无量义,于无量义不见一字,三身千身亿身无量身,一乘三乘五乘无量乘;我为法王,法自在转;事事圆成,头头解脱。这就是大乘的革命,大乘的革命当然也包括小乘所要革的,以及小乘所要成的,所以大乘的是最终的,最圆满的,最彻底的!

请问为什么这些凡夫众生认为一定有一个开始呢?

回答:为什么凡夫一定认为有一个开始呢?我前面也讲过了,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凡夫们是遍计所执的,他们是在物我法界的,有个体一个我,有我相对的财色名食睡等等,不管怎么样,都是一个个体相对于很多个个体,或者很多个体相对一个个体,乃至他们相对自然,自然在他们看来也是一个模糊的个体,那么既然是一个个的个体,以他们有漏的智慧来看待,总有这个个体开始和结束,因为他们本身就是生活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的,所以导致他们所观察的对象,个体都是认定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这样明白了吧,所以他们认定必定有个开始! 佛教不认为有开始,为什么佛教认为众生无始以来,在无量劫,无量世以前都没有开始呢?因为佛教是从事实上来讲法,不是虚构一个什么来胡说,比如我现在电脑桌有一瓶农夫山泉,请问需要多少的缘?需要塑料厂的工人吧,需要石油吧,需要印刷厂的吧,需要快递工人吧,需要农民吧,需要科学家吧........你仔细想一想,这一瓶农夫山泉,需要的缘其实是不可限量的,对不对?而但凡是存在的,都是如此的不可限量的,本身就是无量的缘所成的,本身就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你存在不存在?你存在,对吧,你也就是如这瓶农夫山泉一般的,是无量的缘所成的,本质就必定是无边际的。

为什么说“常人知识上,只有错或不错之共通理,至于各别事,非佛学的现量智不能证明。”?

回答:因为一切法皆是识变,唯识变即是事,唯识现即是理,凡夫没有佛智,他们都是看的一个个的个体,大家推崇科学,科学是什么?分科而学,对不对?火是烫的,我被烫,你也一样,那么就是对的,我们都被烫嘛,有个傻瓜说火不烫,就是错的,不符合大多数正常人的的共同理嘛,对吧。是不是这样的呢?必然是这样的,所以科学有种种定律,公理,并用这些定律,公理产生更多的深入的学科,或者交叉学科。 但是佛法上讲,不单单是如此,更重要是能够是能够通达各别事,凡夫不证不知唯识,他只是在现象上去总结归纳定律,规律,而佛智是在根本上着眼,一一事之间的功能,一一事之间的联系,一一事的演变,一一事的性,相,根,力,体,用都能具知

比如说,这个人现在做了某件事情,故意打死一条狗,那么这个事情未来导致他受什么报应?果报是什么?是恶心杀生,又有其他的恶业,综合来讲,未来下堕地狱,在什么地狱?多少寿命?后来到饿鬼道,是三十六种鬼中的哪一种?为什么会成为哪一种?寿命多少?又到畜生道,在畜生道中,分别成为那些食肉动物?成为那些食草动物?或者为什么会做某种昆虫?乃至最后到人道,干什么工作?文聘是什么?在未来某年某月某日会遇到过去劫的那条小狗变的人,被人家杀,还命债? 这个对于一个事,本末究竟,性,相,根,力,体,用,演变俱知,才叫做对于各别事俱知,凡夫也知道,哎呀,打仗了,他被敌人屠杀了,为什么呢?就不得而知了。

既然说没有实体可得,为什么我们有真实的感受,所见,思想等呢?佛教说的没有实体可得跟虚无主义的说法不同在那里?

回答:这个很多师兄都回答正确的,一般不学正法是无法了解分毫的,基本上不是常见就必然断见,虚无主义是说的一切都会灭,他们现见这个人会死掉的,秦始皇,罗斯福,没有看谁永远不死啊,这个是必然的结局,凡夫说,不要看现在闹得欢,将来必然拉清单,这个清单是必然的,躲不掉的,所以这个人生没有半点意思嘛,生前是虚无,死后也是虚无,难道在他们的角度不是如此?

而佛教是讲有常住本心,也就是说你这个肉身会灭掉,意识也会灭掉,但是有常住本心如来藏会去到下意识的,也就是说身体精神会灭去,但是业报是存在的,因为有第八识如来藏存在,所以因果报应,如影随形,并不就是人死如灯灭了,下辈子的你的境遇,完全取决你现在的所作所为的,那么一个人能够改恶从善,就能一生比一生更好,乃至能够学佛,最终生生世世不断的转染成净,就能达到最圆满的境界,无上正等正觉,这样是非常积极的,非常澎湃的,岂是虚无主义可以相提并论?

为什么佛教才是真正的无神论。

回答:外道说的神是说的造物主,过去讲多神教,图腾崇拜,形成一个个部落,因为部落和部落认同的造物主不同,认为是同一个神创造的就成为一个部落,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一神教,比如基督教,总而言之他们都是说某种神祗创造世人 佛教不认为有这样造物主也就是神存在,但并不是说没有鬼神的存在,佛教之所以认定没有造物主的存在是因为众生都是因果报应而来,前前无始,后后无终,都是因缘果报,自作自受,如果有人问,造物主是谁?你也可以说有,然后他问,是谁啊,你就大大方方的站出来,说,哎呀,就是我嘛,我生生世世,自作自受,我的人生即不是科学家发明的,也不是爹妈给的,更不是领袖赏赐的,都是我自己造的,我就造物主嘛! 什么是辟谷?(12.8内院菩萨答疑什么是辟谷

善男子:在近代佛教上,据说广钦和尚一坐能坐40天;虚云和尚能做10天,大概就是你说的那个意思了 内院看门人:@善男子 /赞对,其实所谓辟谷就是禅定 禅定在禅定中那段时间可以不吃饭不睡觉的,但是出禅定必须吃饭睡觉,因为这里是欲界,粗重四大所成,你没有放弃这个身体之前必须要段食,也就是吃饭,还必须要睡觉,要维持这个身体正常的运作故 我们吃饭,食物进嘴,牙齿咀嚼,是分段的,胃部也是分段的,乃至胃酸的分泌,肠道的益生菌群也是把大的复合的分子化合物分解成小分子的氨基酸,蛋白质,这是欲界食的一个典型特征

不是这样的话,只有一个可能,你不是在欲界

也不是说,可能不是人,是人即便你成就禅定,也只是你在禅定中那段时间不需要段食,出定必须要吃饭的

禅定(初禅等持位以上)也还有三食的,分别是触食,思食和识食的,所以一切众生皆以食住。

触食指所穿衣服、所住房屋、所见所闻等等而言。故衣食住均包括在食字内。思食即前途有希望,向前进取,如希望断绝而能百折不回,勇往直前延续生命之义。识食指第八识,受前七识熏成诸业种子,持身命相续不断义。

初禅天他们只是没有味觉和嗅觉,但是他们也有房屋,也有衣服的,所以也有触食

初禅天那个身体如云似雾的,没有内脏,也没有益生菌,所以也就没有段食

孤独的野鬼:内院师兄为什么一定要吃饭?有神通不可以不吃饭吗?

内院看门人:@孤独的野鬼 我上面不解释了吗,因为你有这个欲界的身体,这个身体是地球的地水火风构成的,欲界的特点是粗重的,必须不断的进行物质交换才能维持的@孤独的野鬼 @孤独的野鬼

Juemao: 我们欲界众生一般以团食为主,欲界六根具足的众生都是要吃东西的,欲界天人也一样

内院看门人:对,主要是欲界的特性造成的,你听到谁说他可以一直不吃饭,你就知道纯属扯淡,除非他不是爹妈生的,不然不可能的@孤独的 什么是业?为什么会有业?(内院看门人) 好,我们接着解释太虚大师的佛法导言,上次说到众生之所以有生死,是因为有这种动力,也就是业,业就是作用的意思,那么这种业又是怎么来的呢?主要是因为贪爱而来,为什么说主要是因为贪爱而来呢?因为事实上,如果没有对于名利的贪爱,是没有谁会去杀人放火的,是没有谁会去造种种业的,所谓无利不起早,什么原因导致大家起五更睡半夜?还不是因为有名利的追求?而对于名利的追求本质就是贪爱 你或者会说,我不是的啊,我追求很简单,只要起码生活就可以了,起码生活也是贪爱,只不过你是爱乐的清闲而已,而为什么有贪爱呢?你总不能是为隔壁老王去起五更睡半夜的努力吧?肯定是为我(一般说的自己),为老婆孩子老爸老妈为国为社会,都是建立在我的老爸老妈,我的国我的社会,对吧?不然你咋不为津巴布韦的人去追逐呢?也就是说之所以有贪爱是因为我,而你认为有我,这个叫做无明!

也就是说,因为有我的关系,不明白这个蕴处界根本就没有常恒,主宰,纯粹的主体,也就是没有主体的关系,认定有我这么个主体,所以呢,就不觉心动,就是无明缘行,因为第七识的俱生我执的关系,而盲然心动,希望处处做主,时时做主,因为第七识认定有我,处处做主,时时做主的关系,主这里做我解,有我才有主,所以我见其实就是主体见,因为这样,所以产生意识,意识虚妄分别,意识也有分别我执的,于是虚妄分别,建立了我以及我所,比如身体是我,其他的感受等是我所,比如唯物论说大脑能够产生意识,其实就是执身体为我,意识为我所,这样建立我与我所,这就叫做行缘识,识缘名色,这样把身体,感受,思想,行为,前面六识进行了分判,那么就有了能见所见,能知所知。、

有能见所见乃至能知所知的关系,就是名色缘六入,平常人就是说的我是身体精神的集合(名色)那么我分别是感受的是什么呢?就是六入,所谓的眼入乃至身入,法入,也就是说眼耳鼻舌身意所观察的,所入的对象就是色声香味触法,有了这个能见所见的关系,有了六入的关系,那么就有有根尘识三和合转,比如眼根色尘眼识三者互相运作,叫做三和合转,有了这三者和合运作,也就是说的六入缘触,那么就会产生感受,苦乐忧喜舍的感受,苦乐舍包括身受和心受,忧喜只是心受,这里就是触缘受也,那么这样的话,六识对于可爱的境界就升起了贪爱,对于不可爱,不可乐的境界就生起了嗔恶,这样就叫做受缘爱,这样讲是从一生的角度去讲,不是从三世两重因果的角度去讲十二因缘,最终就得出来,什么结论?最终得出来,生死就是因为有我的关系而导致贪爱,所以才有生死。 四念处

好,我们接着昨天晚上的继续讲,昨天晚上讲到道谛,就是讲三十七菩提道品,这三十七菩提道品按照太虚大师这里说的,了生死为因,离贪爱为本,灭尽为究竟,那么了生死苦即四念处;而其离贪爱中持戒生定,即四正勤、四如意足;由定开发无漏真慧,即五根、五力、七觉支;从无漏慧具修戒定慧法满足,即八正道。接下来我们先讲讲所谓了生死为因,为什么是四念处,四念处是说的什么呢?就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首先我们来讲观身不净,一般法师解释这个观身不净就是说身体很肮脏,不过是看起来比较好的皮囊之下隐藏着心肝脾肺肾,白骨等等,这样是说不净观,实际上观身不净,最主要是说的凡夫众生的有漏身躯,充满了矛盾性,没有调和性,因为有身体的关系必然要维持这个身体的运作,于是就起了贪嗔痴的烦恼,造了很多的罪过,比如我们要滋养这个身体,要吃牛羊肉,要吃鸡鸭等,所谓杀生而自活,实际上是害弱小的生命而得到滋养的,天天讲食物链,本质就是在说观身不净,就是在欺凌弱小,以长养自己的寿命,最终吃他半斤还他八两,来世他又吃我,凡夫有漏的身无非是业无非是罪!费尽心机保护的身体,也就几十年时间,最终就是一把骨灰而已,并且作茧自缚,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而已。@全体成员 @全体成员 那么什么又是观受是苦呢?有漏凡夫都看重种种感受,因为有受的关系,所以人家打我骂我所以我要嗔恨,美色,美味,美音等是可乐的受,所以我要追逐,凡夫所谓的美丽的爱情,本质就是追逐乐受而已,倘若他是猪八戒,你会去追求吗?当然不会,因为没有乐受嘛!即便你能够追到可意的爱情,即便你能够通过各种方式使得你的身体的乐受长期保持,一辈子不生病。你即便因为先世福报的关系一辈子拥有权势,那么会不会死啊?最终你都在走向死亡,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鲜少有不出生种种疾病的情况,所谓乐受本质就好像一个头上长了癞的秃子,他有手去抓一抓他的脓疮,是会好受一点,但是脓疮并没有得到治愈,他不抓,不挠了,脓疮更加痛痒,并且最终终究是无法治愈的,脓疮转成癌症,一命呜呼了,凡夫众生,谁不是这样?拥有权势,拥有美色,你害怕失去吧?你得不停的“挠”,不停的“抓”吧?所以机关算尽,这本身就是苦!并且这种你追求的乐受,也会泯灭的,所以受,苦受就不讲,被人打骂本身苦,其实乐受也是苦,追逐本身就苦,得到就要维护(就要造业,为未来受苦的资粮),害怕失去,在惶恐中,在压力下,最终还是要失去,起于一声啼哭,终于一声叹息,领袖伟人,莫不如是,这个就是观受是苦。

那么什么叫做观心无常呢?观心无常其实真正的含义是说的观世无常,我鲜少看到有法师解释正确了,特别是一些口口声声说什么南传才是正统佛法的,我真搞不懂了,佛经你都看不懂,你有个什么正统不正统可言?!这个观心无常为什么说是观世无常呢,因为所谓的世界,所谓的国家,社会,是你的意识心所了别,分别的境界,所以讲观心无常,是讲观世无常(也不是讲意识心无常,讲意识心无常是后面的观法无我),所谓观世无常,我们大家因为共业的关系,所以处于同样的国家,同样的社会,被同样的官员所管制,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有了对于国家社会的认识,有了国土的认识,很多人就认为,特别是进化论,人是无常的,但是是不断进化的,最终如何如何,还有说,人是会死的,但是血脉可以流转,一代又一代(十代八代谁知道你谁?你的血缘早就烟消云散),还有国家是永存的,所谓千秋家国梦嘛

然而实际上是这样的吗?国土危脆啊,万里长城今由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秦始皇,成吉思汗,所谓唐宗宋祖,今天又在那里?他们的王朝呢?古罗马帝国纵横欧亚,亚历山大踏平四方,曾今他们的帝国何其强大?都泯灭了,没有了,看起来铜墙铁壁的王朝,也灰灰湮灭了!这个就是世事无常啊!往大了说,青藏高原发现有贝壳,说明什么?说明这个地方以前是大海!沧海桑田的变化,都是国土危脆的殷鉴,地球都会毁灭的,你何尝不是在对水泡执为珍珠?所以对于国家,社会,王朝,帝国,没有什么好贪的,再伟大的王朝,国家,不外乎就是漫漫长河中的一两个小水泡而已,这样才能看破世界,不生贪嗔心,不造诸有漏业。

那么什么又叫做观法无我呢?这里的我是说的主体,主宰的意思,比如凡夫看到人家没有发财,最喜欢说,你没有努力啊,人家都起五更睡半夜了,还没有努力?那要怎么样才能够努力,其实发不起来财实打实的讲,不外乎爹妈没钱,教育受限,环境影响,其实说白了,最重要是因为先世业报报在今生!那生死凡夫为什么说,你没有怎么样?我没有怎么样呢?因为他们认为他们有“我”,有这个主体,这个主体能够主宰!实际上根本没有我,没有能够主宰的主体,因为所谓的我不外乎就是身体和精神的和合,也就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的集合,你有感受,只能够证明感受存在,并不能够证明你在主宰感受!你不能主宰就证明没有我,你能主宰疾病?你能主宰你的富贵?富贵并不是谁主宰,没来由的来的,而是条件满足,所谓因缘和合而有对吧,无时无刻不在告诉你,根本没有我啊,如果有我,还需要因缘和合干什么呢?

身体身体是无我性的,只有一个东西是确定存在,并且不变化才叫做“我”,身体,你十岁的身体,跟你现在三十岁差别这么大,细胞都不知道换多少代了,请问到底十岁是我?还是现在三十岁是我?所谓精神,你的意识心是刹那刹那在变化的,你二十岁,你去年,你昨天的认识,都不是今天的,那么不是常恒,好比一个东西,这个时候像马,一会儿像狗,一会儿像猪,那它到底是猪还是狗还是马啊?就好像天边的云彩,白云苍狗的变化不同,怎么能够是主体?并且是主宰?这样就是观法无我! 当然涉及到大乘的话,四念处的讲法又有不同了,今天暂时讲到这里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正法得久住 广利诸群生! 四正勤、四如意足(内院看门人)

好,接着昨天的继续讲,昨天讲了四念住,所谓念住就是说思维的统一,也就是说但凡是佛教的修行人,不论是大乘还是小乘,心理上当统一的认识,念念不忘这四种观察,就是前文讲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也就是一无常观,二苦空观,三无我观、四不净观。很多人喜欢高深的东西,喜欢讲断我见,讲开悟,但是你不修四念住观即便是晓得那个名相,他终究是名相,如释惟护那样的情况,晓得名相又能如何,最后还不是一样诽谤萧导,诽谤圣贤,末学以为,主要还是在四念住这一块儿强调得少,四念住强调得少,性障必然不会断除,性障不断除,我执很重的人,晓得开悟的名相,反而更加造业,不然,为何说下品往生极乐世界,要在莲花苞里面听无常,苦,空,无我的法音许久许久,这都是有道理的,且止,我们接着讲下面的@全体成员

那么我们通过长期的修习四念住观,对于人世间无非是苦,没有什么好追求的,乃至没有一毛端许他不是苦,值得追求升起定解,心得决定,那么我们就开始学佛了,学佛首先要持戒,持戒比如五戒等,切实的施行,通过持戒对治烦恼,这样妄想就少了,于是就能得定,这个定不单单说的打坐,最重要是说的心地清净,行住坐卧不像凡夫一样的妄想纷飞,心如野马亦如猿猴,并且对于正法,心得决定,不怀疑。这个由戒生定主要是讲的心地清净和对于正法心得决定。有定的基础上就有四正勤和四如意足,首先说四正勤就是说第一,已经生起的恶念乃至恶行能够精进勇猛的断除,二,对于还没有生起的恶念乃至恶行能够精进勇猛的遮止,使得不出现,三,对于还没有出生的善念和善行能够随时扶持,使得这些善念善行能够出生,四,对于已经生起的善念善行能够不断的茁壮成长。这就是四正勤。站在初学佛法的角度去讲,也就是说不好的念头,杀盗淫妄的念头能够马上制止,或者正在做吃喝嫖赌的事情立即停止,平常自己诸如打游戏,唱KTV等事能统统避免,还没有广行布施等,能够立即去做,正在做种种善行,诸如阅读正法书籍等能够更加增进,勤奋。 定成就的基础上首先能具备上面说的四正勤,四正勤成就定力就能够越来越加深,因为你肯定能够离欲界的染污的,欲障初禅,离欲得初禅,那么就能够具备种种神通妙用,所谓神通妙用的基础,具体的讲就是四神足,神足也称为如意足,用神通肯定如意,没神通走什么地方不是公交就是地铁,多少都不如意。四神足者:即欲、勤、念、慧四个,都是侧重在修定慧上面的,首先是欲如意足,也就是说对于佛法对于禅定有希望的意愿之力,勤神足,就是精进无间,比如古时候有个肋尊者,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因为他非常精进的修定修慧,好多年肋骨都没有靠过床,都没有睡过觉!心神足(念神足)也就是心一境性,为心念之力而生的,也包括说佛法之念不断,能够不断增长,观神足就是这里说的慧神足,观察思维佛教法义而产生的智慧,这样讲是把定慧合在一起讲,如果侧重在定上讲的话,那么还有八断行,分别是欲、勤、信、安、正念、正知、思、舍。 关于八断行内容就暂且搁置,太虚大师佛法导言都讲了两个星期了,小乘的部分都没有讲完,如果继续展开,没完没了哪。那么好,再捋一遍,求解脱道首先要了生死为因,不是瞎了,是说你得修四念住!然后你持戒修行,才能够具备四正勤和四如意足,四正勤,四如意足具备了,那么你就能够具备五根,五力和七觉知,什么叫做五根呢?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所谓根就好像大树的根一样的,是种在我们的第八识如来藏心田上的,上辈子虽然过去了,但是这辈子遇到正法又开始学了,并且能够分辨正邪,比如我吧,其实我开始也是学伪佛教喇嘛教南怀瑾印顺净空的,没法子,铺天盖地都学这个!但是我觉得他们说得不对,很多人骂平实导师是“邪魔”,又没有人主动来跟我讲怎么样分辨正邪,我还是支持平实导师,十多年始终学他的。后来接触到学正法的师兄,又说太虚大师讲得不对,如何如何,闹得很不愉快,我还是坚持太虚大师的,我认为对,为什么这样呢?我觉得我可能似乎应该是有五根的吧,起码也有一两根吧,不然何以如此?五根就是这个意思! @全体成员

往生兜率天内院的标准(2.23讲解)

                                      ~内院看门人
大概说一说往生兜率天内院的标准,我看了下,介绍往生兜率的文章目前都不多,实际上往生兜率天内院追随弥勒菩萨,功德非常巨大,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
   最重要的功德,如佛陀讲的观弥勒菩萨上生经的说法------‘如是等众生,若净诸业行六事法,必定无疑当得生于兜率天上,值遇弥勒;亦随弥勒下阎浮提,第一闻法。于未来世值遇贤劫一切诸佛,于星宿劫亦得值遇诸佛世尊,于诸佛前受菩提记’。

-----------也就是说如果能够往生兜率天,追随弥勒菩萨的话,不但可以在兜率天听到妙法,证到很高的果位,因为现在这一大劫,这一次世界形成,叫做贤劫,有千佛出世的,目前只是出现了四尊,分别是拘留孙佛,迦叶佛,拘那含穆尼佛,释迦佛,弥勒菩萨在将来五亿七千万年之后也会在这个世界示现成佛,到时候人寿八万四千岁,还会和弥勒菩萨一起下来,参加龙华盛会,得到弥勒尊佛的受记,因为弥勒菩萨是第五尊佛,还有995尊佛,都会一一恭敬供养,从他们学习,到贤劫结束想来就有很高的证量了,不但如此,未来这个世界毁坏了(去其他世界学习),过一段时间,又会形成新的时候,到时候就属于星宿劫,星宿劫也有千佛依次出世,我们依然可以恭敬供养从学,并且得到他们的受记。 不过兜率天内院的往生也有九品,分别是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这一段就是介绍上品往生的,这里的所谓六事法就是讲的六度,分别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般若,如果这个六度都是全修的话,最后一度是般若,肯定是说的开悟的人,开悟的才实证般若嘛,全修将来往生兜率内院就是上品上生,如果只是多分修,比如没有开悟,当然修不了般若,可是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了,将来往生兜率天就是上品中生,如果只是少分修,比如就修了布施,忍辱,精进学佛等,那么就是上品下生。 接着佛陀继续讲中品往生兜率天的要求----佛告优波离:‘佛灭度后,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等,是诸大众若有得闻弥勒菩萨摩诃萨名者,闻已欢喜、恭敬、礼拜,此人命终,如弹指顷即得往生,如前无异。但得闻是弥勒名者,命终亦不堕黑闇处、边地、邪见、诸恶律仪;恒生正见,眷属成就,不谤三宝’。 也就是说中品往生的人,也分三品,分别是中品上生,中品中生和中品下生,但是这些人都是业障轻微,没有恶业的人,这里说到天龙八部,都是佛弟子,这些人不可能有多么大的恶业,业障也是非常轻微的人,都是久修佛法的人,这些人没有侧重在努力修六度,但凡是得闻弥勒菩萨的名号,听到讲弥勒菩萨,第一种人,闻名欢喜,恭敬礼拜,不但是内心非常的欣喜无限,并且能够马上恭敬礼拜,比如立马迎请弥勒菩萨的圣像,每天恭敬礼拜,没有遗漏,这种是中品上生。 第二种人听到弥勒菩萨的圣号,当然也是非常的欢喜的,非常的欣喜的,也恭敬,也礼拜,但是不像上面那种人一样每天礼拜弥勒菩萨,没有间隔,这种人命终也决定往生兜率天内院,是中品中生。最后一种,听到弥勒菩萨的名号,也是欢喜的,他有供奉,但是没有每天念,每天供奉,也就是寺庙烧香偶尔的,更没有努力向其他人介绍弥勒菩萨的功德,劝导别人念,这样就会将来中品下生,如果他愿意往生兜率天内院的话 佛陀继续说下品往生兜率院---------佛告优波离:‘若善男子、善女人,犯诸禁戒,造众恶业,闻是菩萨大悲名字,五体投地诚心忏悔,是诸恶业速得清净。未来世中诸众生等,闻是菩萨大悲名称,造立形像,香、华、衣服、缯、盖、幢、幡,礼拜、系念: 下品往生兜率天内院也有三品,分别是下品上生,下品中生和下品下生,这些人是怎么个情况呢?是本身业障比较重的,甚至戒律都有问题的,比如因为业障的关系,没法清净得财,比如一些搞主播的,甚至还有造了恶业的(比如有偷盗,杀生等情节的,当然有些他未必知道他过去世做过,但是他这辈子学佛业障多,他总该是知道的),这些人听闻到弥勒菩萨的圣号,首先,能够五体投地诚心的忏悔,那么恶业就会转轻,乃至重罪轻受等,并且能够称念弥勒菩萨圣号,能够教导人家学习正法,称念弥勒菩萨,并且听闻什么地方为弥勒菩萨造像,就去捐助,没钱就出力,乃至用香、华、衣服、缯、盖、幢、幡供养,并且礼拜,系念,所谓系念就是每天不间断的称念。 这些事情能够完全做到的就能下品上生,如果只是部分做到的话,就能下品中生,如果能够做到其中的少分,比如只能念弥勒圣号,只能够忏悔,礼拜,做不到供养,但是也能够下品下生,总而言之,下品往生前提是诚心忏悔,根据后面所作的福德有三品的差别。 今天正好看到太虚大师讲佛说弥勒菩萨上生经,就大概讲讲。感谢大家

兜率变化土为等觉大士示现作众人之归依处,一生即得不退,是故欲生净土,唯此最宜。愿诸大众,发愿上生皆不退转!凡发大心之士,勉之!勉之!

------------大师这句话,大家共勉!

  补充一点就是不论怎么样,但凡能够往生兜率天就能够不退,也就是说起码能够开悟的,假如不往生呢?只要能够称念弥勒菩萨名号,也能免除千二百劫生死之罪,所谓生死之罪,比如某些恶业导致流转三途,受多种生死,比如有些畜生道的,做好多世鸡鸭,并且还能够不堕黑闇处(比如地狱,饿鬼世界长期幽暗,没有光明)、边地、邪见、诸恶律仪;恒生正见,眷属成就,不谤三宝,

@全体成员 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附注:@阿兰若 相对而言,往生兜率比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容易得多,往生极乐世界上品,中品是要净念相续的,而兜率的没有这个严格的要求,至于极乐的中品中,下品生还要到莲华苞的大宫殿中听化佛讲法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虽然这里也是极乐世界,但是毕竟是在化宫殿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进入极乐世界

@阿兰若 只要是能够往生都决定不退的

极乐世界时间是真的长,一天这里差不多百亿千亿年,日子过得是舒服,又没有外道,都是大善知识,你往生兜率天将来也要供奉995尊佛,等到这一大劫结束,下一大劫还有千佛出世,每一尊佛示现灭度之后,你要护持正法,你说我们现在护持正法累不累啊?的确很累的,你看导师,多少人骂他,网上多少人说他?

但是这样证量的提升肯定比在极乐快,如佛陀在解深密经所讲

因为这里有减劫增劫的问题存在的,不是每一尊佛出世都在增劫,人心都特别好,没有灾难,好些过去悲愿的关系也有在减劫的,比如释迦佛,减劫灾难又多,人心又恶劣,比如这次他们管不住罪,那么可怜的动物也下得了嘴

但是相应的火中生红莲,莲华出淤泥,只要是这1996尊佛能够一一供奉,从学,乃至将来护持他们的正法,到星宿劫结束,应该是证量非常广大了,起码也得是大菩萨了。

我见、我执8.26—8.28(内院看门人) @全体成员 好,我们接着讲太虚大师的佛法导言,关于小乘的部分,我们接着讲,这个因为有我的关系所以有贪爱,贪爱说到底不外乎就是满足我的欲望,满足不了的话,妨碍我满足的我就嗔恨,你认为有我其实就是无明,实际上只有五蕴,只有肉体,感受,思想了别,行为,识别本身存在,根本就没有我存在,你说有我,我应该是个确定的东西嘛,然而肉体只是肉体,思想只是思想,肉体存在,思想存在,只能证明肉体思想存在,证明不了我存在,但是凡夫不是这样想的,所以一切众生无明为父,贪爱为母,有无明父的关系,所以要贪爱,为我而贪爱,于是造无边的罪业,受生死苦恼。

我见可以摄属在贪爱中的,因为贪爱的东西,当然包括我,而且没有我也不会贪爱,众生无不爱我故!也就是说贪爱就是我执,我执就包括了我见,我见本身也是属于一种贪爱,只不过我见属于是见上烦恼,是一种不正知,属于五利使中的,断这种升起正见就能断除,比较容易,而我执属于修上烦恼,属于五鈍使,很难断除的。

这样的话,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由爱故生恨,由爱故生忧,若离于爱者,无恨亦无忧,而这个我见,还有个广义来讲,我所拥有的也可以摄属到我的,比如我的妻子,我的儿女,摄属于我,属于我所,我从广义来讲就包括了我与我所,然而这也是有变化的,比如我以前说,所谓“开悟”的释惟护,他刚开始的时候所谓的我不外乎就是他的肉体他的思想,他的感受乃至他拥有的一间小小的庙宇,他所谓的我不外乎就是他的肉体思想乃至他小小的一间庙宇(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当主持哈,我是比方说)。后来不知道什么因缘的关系,在上海遇到了正觉招人,于是他感觉大展宏图的机会就来了,于是参加正觉的线下授课,正觉迫切希望在出家人中传播,于是厚待他,他这个时候的我就变成了横跨海峡两岸了,又不一样了,这个我又变大了。

然后呢,不知道在台弯怎么搞的,不管是在退转者那里买的也好,还是怎么来的也罢,反正有个开悟的名头了,不得了,不得了,差不多整个大路都是他的区域了,他的我见就变成了960万平方公里那么大了,你想,从当初不到八九十个平方的小庙宇变到960万平方公里,是不是变大了?所以实际上这个我是可以变大变小的,一般都是从小变大的,因为我所可以摄属在我中的,只不过后来遇到正觉要统一规划,他就发飙了,写了七大卷的所谓破“正觉”?大家注意看,是不是说,由于我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我没有得到满足,所以生嗔?是不是我前面说的,由爱故生恨,由爱故生忧?这个佛法一定要运用到生活中来的。

好,我们接着讲太虚大师的佛法导言,上次说到这个我见,我执,用释惟护的例子做一个比较的说明,也就是说这个我是有一定的范围的,随着自己所拥有的范围越来越大,这个我执的范围也会越来越大的,一般人不论是伟人领袖,还是说王侯将相,都难以跳出这个规律,比如你家农村的朋友老李,三十年前还在农村,他所谓的我不外乎就是说乡下的一亩三分地,当他突然开公司了,最初十几个人,他的我就发展成为了这个十几个人这样的公司这么大了,当他成为了集团公司老总了,他的我就发展成为了数千人的集团公司那么大了,越来越大,哪一天他破产了,只剩下几件衣服,那么他的我又缩小了,也就是说凡夫的我,执我都是非常深的,执我深的人,会把我所拥有的也算我这个范围中来的,乃至所谓我的国家,把自己的公司,把国家都摄属到我中来,很多人很爱社会,口口声声爱社会爱这个爱那个,其实真不好意思告诉你,你把社会摄属到我中来了,你就属于执我很深的一类人。

出去极少数的圣贤,起码是证初果的人以上,任何领袖伟人,王侯将相,慈善家科学家各种家都是有我执的,所以说正因为有我执的关系,就会因为我而造业,谁不想我拥有得更多呢?造业就会受三恶道的苦报,还加上一个第八识中就有过去世未了的恶业种子,所以理论上来讲,大多数人下一世是不会是人类的。所以很多禅师说,这一世不努力求道,这一下下去了,沉沦永劫!荣华富贵的更糟糕。还有一种执我深的跟这个情况恰恰相反,他们不会认为说我拥有得越多就越有我,他们认为所谓的我,身体都不是我,何况是财产名誉老婆孩子?更加不是我了,不过他们认为有一种潜藏的灵魂为我,或者无常的意识却是我(如附佛外道不经常讲一念不生就是真如嘛),或者一些唯心主义哲学家如尼采,罗素,笛卡尔等认为有所谓的理性是我,他们这种也属于执我非常深的。不过这里要补充一句,比如喇嘛教密宗格鲁派等,否定第八识,他们也说无我,好像也没有说国家是我,社会是我,也没有讲理性等是我,他们难道断我见了?当然没有!其实他们所谓的“佛法”,单单就是一种戏论,完全就是为了跟人家争论而产生的一种狡辩,他们自己本质还是非常爱乐财色名食睡的,多数是执着感受为我的,不信,你看他们看到有几分姿色的女士那个色迷迷的眼神就多少了解了。

这就是要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佛教非科学也是科学,科学重实践,这么多人有一个人有一天不在实践着佛法吗?领袖伟人,贩夫走卒每天都在实验,用自己做实验,只是说他们不识庐山真面目罢了,居然这个我还可以变大变小,说明什么问题?如果有个东西是真的存在,他不应该有时间大,有时间小嘛,有大有小就无常啊,对吧?就不是常恒真实的存在,所以每一个人都小白鼠都在被实验,实验的结果就是根本没有我!其实都是在因缘果报上虚妄的遍计,就好像小孩子玩水泡一样的,不过是认假为真而已!但是因为有这种虚妄的遍计,有这种认假为真所以造种种恶业,而这一切的根本就是因为你有贪爱,你爱我,爱我所拥有的一切,所以就要造业,你得保护吧?你得不断让我增大吧?于是就造种种杀盗淫妄的恶业出来了。 @全体成员 好,今天有点时间,我们接着讲太虚大师的佛法导言,所以我们讲我执就是三界爱,就是贪爱,这里有一个问题,比如你爱钱爱名,财利都是外在的东西,为啥要说是我执呢?没有人会认为眼前几万块钱是“我”啊!佛教讲三界爱是我执的关键原因就在于,任何贪爱的对象不离开能贪的主体,比如几万块钱是贪爱的对象,这个几万块钱谁在贪?几万块钱本身不会自己贪,肯定是你贪,有人来贪,我来贪,所以叫做我执,明白吧!我见也可以摄属在我执中,前面也讲过了,道理就是“我”也属于贪爱的对象,这个世界无人不爱自我故,不过有杠精又不懂佛法的肯定要说,自杀的不爱我啊,需要知道除非是神经有问题的,大多自杀还是因为“我”受了欺负,接受不了现实的残酷(我所处的无法接受的境遇)而自杀,本质还是爱我,所以我见是摄属在我执中的,只不过我见更偏重在错误的认识。由错误的认识而认定有我。所以大多数时间也分开讲,我见,我执。 @全体成员

具体的讲,也可以分开讲,贪爱,爱是自内的,自我的,乃至附属于自我的,比如爱我,爱自我,乃至爱自己的老婆孩子,爱自己的家庭,老婆不是别人的,是属于自己的,自我的,对吧?那么爱主要是说的内爱情我,或者爱附属于我的于内的我所。贪,主要是说的,贪外在的东西,所谓的能够使得我得到长养,得到增广的东西,也就是说种种欲尘境,也就是我们一般说的五欲,五欲就是内在的情“我”贪爱的对象,有两种,一种的粗浅的五欲,比如说财产,男女,名誉,衣食,睡眠等,这都是相对于内情我而于外的,所以叫做欲尘,因为是显而易见的东西,不属于内在的感情,爱情一样的细微的,你喜欢某人是看得出来的吗?那么所谓爱情是个什么东西?对吧,不可以量化的,是细微的细腻的内在的,而财色名食睡,摆你面前几百万美金,不是心理感情那种内在的细腻的存在,是显而易见的存在,既明显又在身外,所以财色名食睡都属于粗五欲。

再重复一遍,贪爱分开讲,爱属于内爱情我,包括自己和附属于自己的妻儿等,贪主要是讲的外爱五种欲尘,粗浅的就是财色名食睡,之所以粗两个原因1很明显,你看得到的,2是外在的。还有一种贪是说的精五欲,就是说的美色,美音、美香、美味、美触,这个是遍一切处一切境界的贪的,不是说只是人间有的,欲界有的,比如一些有格调的人,非要去米其林五星餐厅吃饭,不是说大排档做得不好,是不够档次,不精细,不精美,欲界也有,但是精细五欲是通三界的,比如八仙过海里面的歌唱的,仙山隔云海,世外有蓬莱,说这个大海中有蓬莱仙山,住着神仙,神仙喜欢美金吗?喜欢美女吗?喜欢米其林餐厅吗?喜欢爱马仕包包嘛?喜欢大家赞叹他是"祖师”吗?真的不喜欢!他们的五欲就更精细了,是一种超凡脱俗追求,他们所爱的五欲,是比人间的低层次的更精细了,但是还是五欲,也属于美色、美音、美香、美味、美触。

说到这个喜欢当“祖师”(本质属于粗五欲的),我又想起一些正法师兄说我要另立山头,要当“祖师”,既然讲到这里,我再重复一遍,没兴趣,虽然我还不是神仙,但是我学佛的,要超越神仙境界嘛,神仙境界的精细五欲境界都超越不了还学佛干什么呢?神仙的精细五欲境界,庄子好像说过吧,他有个朋友叫做惠施,惠施在楚国当宰相(总理),庄子去拜访他,惠施害怕得很,因为庄子很有智慧,很有名气,害怕庄子把他的宰相职位给抢了,庄子就说,我听说南方有一种鸟,叫做凤凰,这个凤凰展翅有九万里,非梧桐树,凤凰不栖息的,不遇到人间少有的甘泉凤凰是不饮的,有一天,凤凰在天上翱翔,他的影子正好把一只在地上吃死老鼠的猫头鹰给遮住了,猫头鹰以为突然天黑了!抬头一看,原来是凤凰,猫头鹰就说,吓!你不要来跟我抢死老鼠! @全体成员

神仙的精细五欲就已经如此了,非梧桐树不栖息,非少有的甘泉不饮,何况是忉利天的境界,那个甘露又是个什么味道?乃至化乐天的精细五欲?初禅天的精细五欲,乃至四禅天的精细五欲?四空天的精细五欲?所谓种种美色、美音、美香、美味、美触,就我们人类言之,甚至是所言言不得,所思无从思了!但是这也是五欲啊,只是说其一,是遍一切境遍一切事的,不论是谁都有这种五欲的,也就是眼耳鼻舌身领受的色声香味触,有钱没钱,地狱畜生道都有或者不完全具有,但是肯定具有一部分眼耳鼻舌身所领受的色声香味触的,所以遍一切处一切事,但是之所以要加个美,因为三恶道以及人间的其实根本不值一提,这里加个美,主要是说的五上分结所断的精细五欲。 固然天人神仙境界,美则美矣,但是或者福业或者定业所成-----这段话改一下,应该是或者福业或者不动业,我本来的意思是说禅定业,初禅天以上主要靠不动业,也就是禅定成就才能够往生的,如果这里禅定业简称定业,容易和决定受报的业(定业)混淆,所以改一下,之所以叫做不动业,是相对于下界,比如欲界扰动不宁来说,他们初禅天以上心理上没有扰动,行动上也没有人间这种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景象,故名不动。从果立名,故说不动业所成,末学抱歉@全体成员 五根、五力

五力分别是,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和慧力,这个五根和五力是什么样的关系呢?前面已经解释了五根好比是大树的根,我们种树,这个树要活得了,它必须有根深深的扎入到土壤中吸取养分,然后树枝树冠树叶才能够茁壮的成长,五根好比是大树的根,五力好比是大树的树叶树冠等,也就是说五力,也就是说有信根然后才有信力,比如相信如来藏常住,其性坚固,任何人来讲(包括出家大法师讲)都不动摇,你有信根,只是不信他的邪说,但是你会多少有点摇摆,有点疑问,但是有信力就不一样了,毫不犹豫就破斥他了!并且有信力的基础上还会产生充足的求学更高佛法的欲望。第二精进力,有精进根当然你也会精进,比如早上晚上百忙之中念佛拜佛,拖家带口的人是难免的,偶尔也会因为俗事而懈怠一段时间,但是有精进力又不一样了,饭可以不吃,觉可以不睡,工作甚至可以不要,但是每天精进闻思修正法不得不为之。

第三念力,念就是明记不忘,无论对于五法、正行、正果,都不忘失,此即能为不忘境的增上,实话说,真正念不退,那是八地菩萨,在我们这种低层次的角度来讲,有念根,你对于佛法会非常容易记得住,其实吧,我也没有经常看,经常温习三十七菩提道品,充其量就看过几次,谁天天反复查这些名词?但是我就容易记得住,有念根,你就容易记得住佛法,但是我没有念力,念力是什么?念力主要是历缘对境上的一种时时提起正念,比如说摆放几百万美元在你面前,叫你诽谤某个人,你只有念根难免会自己找理由啊,会说他可能不在意啊,也不是什么大恶事啊,有念力,就不同,会提起四念住等,斩钉截铁的拒绝,真正是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然后是定力,这个定力是说的心一境性无有散乱,有定根的人不像普通人那么妄想纷飞,比较容易心地清净,有定力又不同了,他是行住坐卧都不散乱不妄想纷飞的,比如无相念佛,念佛三昧成就的同修们。

第五慧力,有慧根的人听人家讲男女双修是佛法,绝对不信的,伟人来讲,都不信,何况是喇嘛以及拥护喇嘛的现出家相的?听人家说一念不生就开悟也不信,听附佛外道诽谤大乘,诽谤第八识如来藏也不信,不信是不信,但是他没有抉择力,有抉择力的,也就是慧力的人能够通过教证,理证详细的破斥这些邪说,有慧根的未必做得到的。以上就是大概讲讲五根五力。 暂时讲到这里

原文件为 内院讲记2.docx

把藏民迎接“活佛”的图片发出来,那些无知的人还会认为“活佛”真是如何如何不得了你看这些人,都在下面迎接“活佛”的漱口水,谁要是能接住了,他感觉都是无上的大功德要用嘴巴接住要是发这些照片,他们发现了马上就叫你删除,你不同意,他们就会叫平台删除,平台不愿意就说破坏统战不过新规出来之后,他们这些喇嘛包括索达吉之类的是不能来汉地传教了,这可能也是新规的一点功德吧,但正法也没得宣传了对,我们多宣传正法就更多人知道伪佛教藏传佛教的底细,就可以救更多的人,这是大功德,佛在楞严经,大般涅槃经都讲过的我有时候都在想,我为啥学佛还有点所得?我琢磨着跟我之前掏腰包给很多人结缘正法有关系,也和长久以来破斥伪佛教有关系前几天某师兄的父亲中风,开始他占察了说了做手术,结果他们家不愿意,现在越来越严重,有瘫痪的风险我想起来,就在年初的时候我经常梦见我和爸去一些危险的地方,比如遇到地震,遇到古怪的人,我在想,我很久不做噩梦了呀,难道有什么问题?有问题估计不会是我的问题,难道是我老爸的问题?结果我表弟到闵行上班,我爸那天莫名其妙的发脾气,要穿新衣服,要给我表弟买手表,要如何如何,自己穿新衣服在镜子旁看了好久,他从来不这样的,我心理明白了,这个事情不妙啊后来和表弟吃饭的时候,他一口菜突然卡住了,手就不能动,眼珠都不能转动了,我想,糟糕了,中风了。还好,菩萨保佑,大概两分钟,缓过来了,一直没事所以觉得菩萨没有保佑你,你要想到众生就是生老病死苦,而不应该去埋怨,我被骗几十万差点跳楼,我埋怨了吗?我还是一如既往的讲地藏经吧?哪怕讲完就去死,那我现在也要念佛没有保佑你,你还要想到你投入多少了,有没有摧邪显正?有没有散尽家产来护持正法?这些都是标准。今天还遇到一个师姐,算是老同修,其实跟我们也不同修,因为她内心是不信三宝的,奇怪的是还经常串庙门,我也不知道这些人是咋想的,她说她相信因果轮回,可她口口声声对于王思聪是富二代不满,她觉得应该公平,她这样讲是非常矛盾的说法,就证明她不信因果轮回。

为什么这样讲是不信呢?譬如种地,我在这里看见一颗白菜,当然三五个月前有人种过白菜种在这里,不然这颗白菜从何而来呢?你看见王思聪吃香喝辣,那就证明人家过去世有善业啊,对不对?你怎么能觉得不公平呢?还以此来诽谤因果报应呢? 不是嘴巴上说信就信,真正的信因果轮回,我自己遭难了,要明白都是过去世自己恶业导致的,不要怨天尤人,看见别人受善报了,比如生下来就是富二代,要明白都是别人过去世善业导致的,不要嫉妒不满当初造作有善恶性,果报上来讲都是无记性的,从果报来讲没有穷人就一定恶,富人就一定善的,但从果报来看,我们可以知道当初他造业的时候是善还是恶譬如从这颗白菜,我们知道当初有人在这里种了白菜种子

中国在佛教传播演变中为哪种角色,中国近现代学佛的国人写过哪些书,尝试提出、解决什么问题,做出哪些实践?

回答:佛教在中国是汉朝传入,到今天已经一千九百多年历史了,不论怎么样讲,佛教特别是大乘佛教属于我国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这一点是事实,所谓传统文化也就是儒释道;

但儒教和道教都比较偏向于政治,儒教依靠宗法制度对于政治的影响尤其大,而道教对于统治者的影响也不可谓小,历史上道教皇帝屡见不鲜,如嘉靖,唐武宗,宋徽宗,宋钦宗等等,还有几次席卷全国的起义都有道教背景,比如黄巾起义,方腊起义等。而信仰佛教的皇帝却是间或有一二,所以佛教属于是偏向于民间的,对于民间信仰的建立尤其大(道教讲清静无为也使得对于民间信仰的建立比较佛教有薄弱,大乘佛教讲普度众生,积极入世)。

在近代影响最大的僧人毫无疑问是太虚大师。

太虚大师的功绩首先是整理僧伽,元明清之后佛教颓势,寺院成为僧众的私产,乃至很多寺院并不修行,而沦落为泛鬼神教,热衷搞所谓供火放焰口打卦之类,太虚大师振臂高呼,兴建多处佛学院,比如武昌佛学院,汉藏教理院等等,树立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之根本。

太虚大师传法于欧美,他是传播大乘佛教于欧美的第一人,曾经给罗斯福写信传播佛教观点,又到欧洲和亨利柏格森,罗素等人思想交流,传播佛法。

太虚大师积极响应抗战,在东南亚吉隆坡,新加坡等地演讲,不辞劳苦使得海外法人信仰佛教,支持祖国抗战,现在马来西亚以及新加坡海外华人都缅怀他,在槟城三慧讲堂等均有供奉他的舍利子。

太虚大师有太虚大师全集数百万字传世,是真正的法身舍利。

太虚大师在抗战最关键的一年1938年,游说缅甸僧团,使得缅甸开放滇缅公路,保障当时最关键的抗战生命线(当时缅甸是世界上的富裕国家,日本侵略者挑拨中缅关系,关闭滇缅公路)。

太虚大师维护祖国统一,抗战初期日本侵略者煽动答莱度立,太虚大师运用自己在佛教的巨大影响力和班蝉交流沟通,使得日本侵略者的阴谋不能得逞。

...... 大都算不准,能算准的是极少数的,而且说得也很模糊,意义也不大,你想要是算准了就不可改变,你要这个结果干什么?要是算不准就更没有意义了。@时来运转 民国的林庚白是同盟会的,后来研究命理很由心得,是算命最准的人,算准了袁世凯称帝,算准了袁世凯的死,算准了宋教仁会被杀,全部都灵验了。他算自己只能活到五十岁,怎么都躲不掉,他这个人有一天突发奇想,给自己算了一卦,算了自己可以娶一个貌美如花的老婆,他看自己的老婆又老又丑,他认为也许重新娶个老婆,可以避免只活到五十岁就死于非命,于是就抛妻弃子,再后来没多久北大一个校花年轻貌美就嫁给他,再后来日本人打过来,他后老婆在香港有亲戚,就带着他逃亡香港,结果香港也被日本人占据了,他和后老婆躲起来饿了好多天,不得已出门找吃的,遇到日本宪兵被当成间谍打死了,正好过五十岁生日第二天。@时来运转 算准了就没法改,像林庚白这样算命如此准确的人,当今估计没有人了,他也就这个下场我之前算过要因为婚姻问题而残疾因为我前任的问题,我的确是出了车祸,五辆车高速公路连环撞但我毫发无伤,车子撞报废了第二辆车那个驾驶员都死掉了,我是最后那一辆就看投入大不大,投入大,有坚定信仰,乐做功德,摧邪显正可以改的我都这样了,但还不愿意放弃,还跑去找她,人要出事脑袋是昏的,她那个野男人还准备埋伏我,但我后来遇到普贤菩萨就把这个恶报彻底给灭去了,我发现自从我遇到普贤菩萨之后,我内心就不躁动了我讲地藏经正好讲到普贤菩萨,晚上做梦就梦见一位长相非常俊美和蔼的少年,那个少年就对我说“你妹妹都谈了三个男朋友才结婚的...”,言下之意就是说我太在意了,然后他又笑着说,我脸上有道皱纹不好,要给我抹去,我觉得他人非常好,就让他抹,他就用手指头在我右脸抹来抹去然后我就跟他一起逛一个花园,一边走一边安慰我,我就要求加他微信,他非常爽快就同意了。第二天我发现我右边脸都是热乎乎的,感觉还是烫烫的,说来奇怪,以前怎么都放不下,她打电话过来我却不愿意接,又问我要钱我就没有给,发微信我也不想回,我感觉我的心态都变了以前内心是躁动的,一下子感觉她就是个陌生人了我妹交三个男朋友才结婚这个事情我也不知道,我知道的就是我妹夫,我妹也不可能跟我讲这些,她大学毕业就去新疆支教了,我哪儿知道,结果第二天问我老妈,真的是三个学校一个,新疆支教一个,加我妹夫,正好三个就好像是我同事,以前的同学,小区的邻居一样的一点爱恋都没有了电话我都不想接,之前还天天盼着电话@三轮体空 不是忘不了,我咋跟你说呢,以前觉得比自己生命还重要,菩萨帮我把皱纹抹掉之后,第二天我感觉我前任就是一个陌生人,什么是陌生人知道吧?所以普贤菩萨的神力真是不可思议,我是亲自领教了@时来运转 我跟你讲不明白了,没有做这个梦之前,感觉为了挽回她都可以去死那种,遇到普贤菩萨之后,她就是一个陌生人,跟别的女人没什么不同我琢磨着普贤菩萨是有更改别人如来藏中种子的能力的@小不点 不是,是普贤菩萨直接把我的业种子改掉了所以这个业直接就了啦,也就没有恶报实现了,他直接把恶因给我拔出了你想,要不是这样,我还要去找她,我不得遇到其他的祸事吗?躲不掉啊普贤菩萨把这个恶因拔掉,就不可能再找她了,就彻底更改了@时来运转 普贤菩萨是倒转慈航的,第八识已经成为无垢识了,他是佛陀 成佛之后第八识就没有什么恶业了,连贪嗔痴的种子都没有了,他完全可以审时度势的帮助学佛人,他久远劫以来就离开三界生死系缚,他观察这样做,有利于佛法的传播,有利于我继续修行,又不会增加我的贪嗔痴,他就可以这样做。他是古佛再来@蓝 成家了吧,当初还想回来,但她在我眼里已经是陌生人了,我当然不愿意,钱我也不要她还,她也还不起,送她了她应该感到荣耀,这个事情居然惊动普贤菩萨了。有关联,我不出事,至少把地藏经讲习讲完了,哈哈,我在地藏经讲习讲过,人世间能弘扬正法,就是增诸菩萨以及诸善法神力谁不喜欢增自己力呢?虽然他不需要再增力,但他的誓愿是普度众生,我们也是众生,能成就我们的福德,智慧就是增他力我在地藏经讲习讲过啊,某个人一个月两千块钱工资,捐出一千块就比马云捐一个亿的功德大布施要看根本,方便,成已。所谓根本善,方便善,成已善,你想一个月只有两千块捐一般做功德,这个从根本也就是发心来说殊胜不殊胜?马云几千个亿,捐一个亿也谈不上比前者发心殊胜啊

人类是以父精母血为缘出生的,入胎识值持父精母血在母胎吸收四大,制造色身,当入胎识值持父精母血时那父母有没有在值持父精母血呢?

回答:说入胎识也就是阿赖耶识执持胚胎色身主要是从两点来讲,也就是从长和养来讲,父精母血和合之后入胎识入住产生最初的胚胎,在子宫中固然有母体提供营养,但不能说母亲在执持胚胎,因为现见胚胎是有生长的,不然十月怀胎怎么说?这个胚胎是能不断成长的,所以不是母亲在让他成长,是入胎识在让他成长,如果是母亲在让他成长,那么我们搞一块儿猪肉,不断的打营养剂,也没有看见这块猪肉成为一头猪了,固然现在有保持干细胞,但干细胞也不生长的,有克隆,但克隆本生是一个入胎识入住(科学家创造条件,模拟父精母血的环境)所以我们讲第八识阿陀那识的执持主要是从两点来讲,一是能生长,生老病死就称为能生长,二是使得保持,保持在业报没有势力尽的前提下,这个身心不会散坏了,很显然父母是不能如此的,他们也不愿意如此,谁愿意自己的儿女去老去死呢?

当人类吃砒霜,色身出现问题,这个因果循环,如来藏是怎么运作的呢?比如每天吃饭,所吃到的东西,是有缘众生的如来藏共同变现的呢?还是自己的如来藏变现的呢?

回答:吃砒霜,这个要看情况,我在地藏经讲习中讲过有很多情况会导致死亡,有自杀的,有他杀的,有横死的,有寿命尽的,横死的比如受不了非人的待遇,欠一屁股房贷还不了,又失业了,妻离子散,想不通吃了砒霜自杀了,这就属于业报还没有尽,但这个身体被破坏了,那就死掉了,如来藏在里面做所知依,他买砒霜是因为他知道这个东西是砒霜,他吃砒霜是眼耳鼻舌身意配合,他死掉了是意根拉着阿赖耶识去继续投胎,但意根也是阿赖耶识产生的,所以他每一步都没有离开阿赖耶识,他能自杀就是因为阿赖耶识。所以你说阿赖耶识在怎么运作,阿赖耶识无时无刻不运作,众生花前月下他运作,众生走投无路他也运作,倘若他不运作众生就没法作,做不了!但砒霜不是这个吃的人发明的,是科学家发明的,但科学家发明也不是别于这个自杀的人之阿赖耶识的,因为阿赖耶识和别人的阿赖耶识是互入的,譬如一间房子有百盏灯,灯光是互相摄入的,有人需要所以才有发明,没人需要发明这个东西干嘛?有人需要不就正好说明是互相摄入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吗?所以可谓是共同变现,但可以个别受用。 内院看门人讲记:

其实我琢磨着就是神经,神经没有听谁可以单独吃的,目前也没有神经可以移植的道理的,过去没有天眼的确是看不见的,现在显微镜等可以观察,但肉眼也看不见。

没有爆炒鸡神经,红烧猪神经的,对吧?因为这个东西别人无法受用,纯粹的自己阿赖耶识单独变现的

怎么可能是基因呢?基因是脱氧核糖核酸,是一种核酸.....你看见的基因序列图是根据碱基等画出来的,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他就不是一个具体的东西

而且佛经上说是视觉,触觉等产生的根本,神经被切除一部分有些实验动物就没有视觉或者听觉了

再过去没有显微镜的确是需要天眼才能看见的,因为天眼能够小能转大,比如绣花针在有天眼的人看起来可以跟墙柱一样的大

不过我上次看有新闻说某两个国外医学院的剥离了神经展览,我估计是吹牛皮,国外的新闻转载到国内多少都要变味,如果真的剥离展览那么为啥神经不能移植?另外2018年有个俄罗斯的首富从小小儿麻痹要换头,后来他为啥不干了?因为神经没有办法移植的,符合佛经上说,他众生无法受用。

@灸逵 父母相像很好解释的,一来是因为父母提供的营养物质,二来是因为如来藏的熏习作用,哪怕是领养的孩子,只要是从一两岁领养,长大了也会像养父母的 很多人说DNA,一根头发都有,这是第八识的大种性自性导致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区别于其他人的DNA,因为每一个众生过去世所作不同,但即便是亲人也是相像,不是完全的一回事情,不然通过DNA抓逃犯,要是逃犯有哥哥弟弟怎么办? 如果是父母执持孩子的身心,那么很显然应该完全一样,可事实是不同的,有差别的

@时来运转 意根也是心,神经是物质的,就算神经是净色根,净色根也是物质的,佛经也这么讲,科学也这么说,所以怎么可能意根是神经呢?不可能的,之所以讲净色根是视觉,听觉等产生的真实根,科学是说把实验动物的某部分神经切掉,实验动物外在的眼睛耳朵很好,却没有视觉听觉了,这个观点和佛教的观点是一样的(佛教认为净色根才是真实的视觉等产生的根),所谓根譬如一棵树一样的,一棵树之所以能够长大,不在于外在的枝繁叶茂,而在于土壤里面的树根,一个人有听觉等固然需要外在的眼球等,还需要净色根作为视觉等产生的真实增上缘。 这就完美的回答了一个问题,后天的瞎子,眼球坏掉,为什么会看见一片黑暗?因为他只是浮根尘眼球坏掉了,并不是内在的负责视觉的净色根坏掉了,所以他能看见一片黑暗,要是先天的瞎子那就不可能的,他就压根没有“看见”不看见这回事情。@时来运转 阿赖耶识也是心,心这个东西类似我们讲的意识心,你想问题的时候你看你的意识能说在某种不在某处吗?就没有所谓在某种不在某处的事儿,也没有在身体某处的说法可讲,只是说人活着这个意识是依这个身体来运作的,阿赖耶识和意根都是这样的,活着的时候跟这个身体是同时同处运作的,但不可以说是身体的一部分,不可以说是神经,不可以说在身体的某处。 在身体上找阿赖耶识,找意根是完全错误的,且不说这两个,你在身体找找意识,你找得到吗?这其实是未断我见的说法,找阿赖耶识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禅宗的看话头,参话头,一种是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就是观世音耳根法门,过去听法用耳朵,现在是阅读。 现在科技发达,凡夫众生包括科学家在内,都想长生不老,他们就认为意识是大脑,意识是神经,多年以来想把意识做成芯片,或者大脑移植,或者冷冻,全部都失败了,因为你固然可以思考,可身体上无意识,怎么可能保存成芯片?又怎么移植?说白了只是意识和身体如茭芦互依而已,意识这个生灭法,何况他背后的阿赖耶识? 那么为何大家会觉得是大脑在思考呢?因为真正的知觉器官是内在的净色根,净色根本身是遍布全身的,但在大脑这个位置有集中或者可以称为中枢,又净色根是知觉听觉等的真实根,所以大家觉得就觉得是大脑在思考,科学家也是没有断除无明的凡夫,他们当然也是如此认为的,所以才说要把大脑做成芯片,要大脑移植,哎,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所以从来没有人成功过。 【内院讲记】

为什么说贪爱为一切烦恼的根源?

回答:烦恼很多,比如贪嗔痴慢疑邪见等等,但是实际上最根本的烦恼就是贪嗔痴,为什么要把贪爱排在前面,不把痴或者嗔排在前面呢?因为有贪爱所以才会有嗔,比如喜欢挣一大笔钱,乃至愚痴人喜欢玩游戏,有人妨碍你挣钱,妨碍你打游戏,你才会嗔嘛,所以嗔实际上是因贪而嗔,所以嗔不可能排在贪爱前面,至于痴,痴是一种潜在的心理特质,表现并没有贪嗔猛烈,比如一般讲这个人是痴呆,痴呆就傻乎乎坐那里,他不做事不说话,你也大略是看不出来的,人们的无明也是如此的,他不否定因果,不说话,你咋知道他愚痴?所以第一点,贪必须排在前面,第二点,贪爱能够助长其他的任何烦恼,一个人爱钱爱名,逐渐的就不折手段,不折手段的同时当然更不承认因果报应,是不是助长愚痴?贪爱,所谓爱之深恨之切!所谓谁要是阻拦我得到财色名食睡,我就和他拼命,对吧?综合这两层意思,我们讲贪爱是一切烦恼的根源。 【内院讲记】

大家都是怎么修行的,有没有具体的方法?

答: 我数月未回院,今天略备茶果招集大众谈谈。我半月前在渝,成都有来人谈到,他们对本院有两种批评:一、是说我们院中只有听讲而没有实地修行。二、是所讲的佛学,院内不一致,互相冲突。

这两点,我们要辩驳也很容易。如讲说、听闻、研思、诵读等,皆是修菩萨十法行。至于讲学的不一致,正显门庭之广大,能容纳各派各宗。像唐时印度的那烂陀寺一样,各宗各派都有。但与别人辩论是一回事,而对自己检点、反省,则不充足者应充足之,进步的须更求进步,方对自己有益。所以在此二点上,本院以听讲为必然的功课;至于诵读及早晚殿课等一般认为修行的,因以听讲为主,所以很是简单。那么,大家的事务也不怎样繁重,很可随宜参加。但也不必如学生一样,完全参加自首到尾固好,而在殿课时或头或中间或尾,也可以自由行之。

此自发的有意识之一拜,胜过奉行故事之千拜。同时,也可得互相增上的利益。我们正可因别人的话而自己警策一下。

——太虚大师

关于修行目前很多人理解是错误的。

他们认为坐在哪儿一动不动的就是修行,首先禅定就不是这么修的,因为禅定是要离事障,欲障,离事障讲的是调身,调息,调睡,调食,还要配合修五停心观,这个基础上离五盖(最主要是离淫欲)。禅定是通法,并不是佛教所特有的。

大乘佛法的重心是十法行!首重在闻慧。举要言之就在于听闻正法,现在就在于不断的阅读学习正法为修行的切要,不断的学习正法之次第就在于十法行。这本身就是修行,离此无别修行可言。

不是建立在正法的基础上的所谓修行都是盲修瞎练,另正法的学习方能相应于奢摩他(止),相应于毘鉢舍那(观)。

书写供养及施他,

听闻批读并受持,

开演讽诵与思维,

此是十点正修习。 内院讲记:

业障,善知识讲是说的学佛有障碍,其实真正来说业障不学佛障碍更多,比如说凡夫俗子想发财,想娶个心仪的老婆,想找份好一点的轻松的工作.........但各种原因,因为自己学历不够,因为长得不好看,因为爹妈反对,因为其他原因,导致想好不得好处处惹烦恼(这里是烦恼是说的苦闷不得志,不是佛教的烦恼,佛教的烦恼是说的心理上的贪嗔痴)。

善知识因为他讲法讲给学佛人听嘛,又不是讲给阿拉伯人听,更不是讲个南非洲的黑兄弟听,他当然是按照他的受众来讲,但事实是一切众生都有三障,所谓报障,业障,烦恼障,说起来容易,解释起来很多人难以会意,因为众生投胎到任何一道,他的环境他的身心就会沉醉在那一道,导致对于其他道的情况就无法了知,比如我们成为人,就是人的身体,人的境界,就有业报的局限性,我们就看不到地狱道,饿鬼道乃至天道的情况,成为一头猪就没有丰富的表义名言,没有办法互相学习积累经验,没有办法使用火打造武器,这个是投胎到了这一道与生俱来的,倘若他不投胎成为猪,那么就没有猪的境界,显而易见也就无所谓猪的报障,对不对? ​三界中的一切众生都有报障,也就是业报身的局限性,哪怕就是非想非非想天的众生都有的。所谓烦恼障是专门就障碍解脱来讲,就是贪嗔痴慢疑邪见等,根源是无知也就是无明,正因为无明无知所以导致有贪嗔痴慢疑等,譬如一个开悟的人,无我,人,众生,寿者,他还有什么好贪的呢?都没有的东西,你贪个什么劲呢?由证圣果而断贪嗔痴,不证圣果断不了的,所以三障里面只有烦恼障可以专就学佛人来讲,只有学佛人才会断这个,凡夫俗子他们还认为好得很呢。自己无明深重,他认为好得很,说什么“真理只在大炮的范围内”又说什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不就是贪嗔痴嘛,对不对?

讲三障,方便说可以就学佛人来讲,实际只有烦恼障是专门针对学佛人的

我不是说凡夫俗子没有烦恼障,烦恼障他们更是深重,我是说学佛的人来讲,重点需要强调烦恼障,因为只有学佛人才会意识到这个需要断除,所谓供需关系才会出现。 ​三障要特别强调烦恼障,一是受众不同,能接受三障观点肯定是学佛人,不学佛的人还认为自己冰晶玉洁,无往不利呢,自己只要一努力差不多就是佛就是上帝了,这些愚蠢人讲也没有意义。二报障和业障的实质是生杂染和业杂染,根本是烦恼杂染也就是烦恼障。三,既然是给学佛人讲,既然你来学佛,就想证果,那么断除烦恼障是证果的必须,譬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断烦恼障就断了业障和报障了。 内院讲记:

其他众生的心识可以做自心如来藏运作生起的增上缘。比如我们去外面抓个黑人,我们的造作导致黑人的如来藏以我们的造作为增上缘出现他念佛这回事情。譬如这块地本来没有南瓜,但有一天一个人吃南瓜籽走那儿过掉了几颗一样的道理。地未必是他的,但这块地儿可以依别人的南瓜籽为增上缘长出来南瓜。

唯识也是这么说的,外境是不存在的,但唯识遮外境不遮外心,所以众生皆有如来藏。譬如说灯光外面还是灯光,但别的灯光可以让这盏灯的灯光更耀眼。一间屋子里面有百盏灯,灯光和灯光是不交涉的? ​虽然是我们强制黑兄弟来念佛,但念是他念的啊。我们的造作以我们的如来藏为本,他念佛当然也是依他的如来藏为本,但我们叫他来,或者抓他来,使得他的如来藏开始新熏了。这就是唯识上说的,众生如来藏是互相为缘的,主要是增上缘。

如果只有一个如来藏,为啥别人解脱了,我们还在流转生死?按理说他的如来藏是他的本心,他的本心不会出现在三界中啊,为什么我们还在?必然是独立的,因为善恶果报是独立的,譬如一间房子百盏灯必然是独立的,不然怎么说是一百盏?不说一盏? ​佛陀讲法金口一开,就是诸菩萨,诸善男子.....诸众生,对不对?再说假如是一个,佛陀到底在给谁讲法呢?他自己给自己讲吗?

关于佛菩萨加持我也讲过了,四缘,因缘,增上缘,所缘缘,等无间缘,其中他众生的帮助或者阻碍都属于增上缘。佛菩萨的加持也属于是增上缘的。比如你发工资了,去买手机,手机店的员工,手机厂的工人是你使用手机的增上缘。

同样的道理,佛菩萨的加持也属于是增上缘,只不过有些看得见有些是潜移默化的,超出我们认识的。这本身并没有否定如来藏各自有。譬如你和手机店的员工以及手机厂的工人是一个人?还是各自不同的人? 不论是依导师学习,还是依任何善知识,归根结底都是依佛菩萨学习,都是依佛菩萨为准,我讲众生如来藏也就是阿赖耶识相互为缘是《瑜伽师地论》《唯识二十颂》《解深密经》说的,不满意还要扯那么就只有踢。且不说我们这些人应该依经论为准,就算是导师以及诸善知识都应该依经论为准,学佛最重要是四依四不依,这一点诸位同修要清楚。

【内院讲记】

如何在红尘中修行?最近特别迷茫,觉醒了,但是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修行提升自己.....

回答:每一个人生于世界都有自己的追求,所以佛法上讲“乘”,乘的本意就是运载的意思,有自己的追求,就应该有达到这个目的之方法,此方法譬如舟船,故名为“乘”。

实际来说去往三恶道也有方法也可以称为“乘”,但没人愿意去,所以广义来讲有五乘,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和大乘。

所谓人乘顾名思义也就是继续当人的方法,概略言之就是五戒,不杀,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时时刻刻尽其一生做到这五条就叫做修行。

所谓天乘就是十善业道,身三,口四,意三,身三不杀盗淫,口四,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意三不贪嗔痴也。

以上人乘和天乘之修行貌似容易,但一辈子都如此,却是很难的事情,也称为基本修行,因为以上做不到就遑论其他了。

人天乘的修行方法其他宗派都有的,这并无特殊之处,更不是佛教的专利,佛教的特色在于解脱道和佛菩提道,也称为三乘,声闻乘,缘觉乘和大乘。

声闻和缘觉的主要目的就是解脱生死,概括起来三句话,了生死为因,离贪爱为本,灭尽为究竟。

所谓生死的本因就是因为我见,我执,具体的来说就是五利使,五钝使,配合三界九有就叫做八十八见思惑。要断五利和五钝,在不断闻思修解脱道法义的基础上,主要是修三十七菩提道品,指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

其中八正道是正修,其于是助道法。

大乘的修行也可以三句话概括,菩提心为因,大慈悲为本,方便为究竟。

菩提是觉悟的意思,菩提心是就意识亲证真如如来藏而言,因为第八识是世间出世间根本故,亲证第八才有起码的觉悟,亲证之后还有漫长的路要走,最终第八具备慧心所就成大圆镜智,就成佛了。

依如来藏而言,自他不二,身土不二,垢净不二,来去不二,常无常不二....所谓众生是心中之众生耳,依之发大慈悲。

所谓方便为究竟者,具足种种法门,法界海慧,普度众生无有涯际。

就现在如今眼目前来讲,大乘的修行核心在于十法行,大乘首重在闻思修正法故。

十法行:一书写谓于佛所说经律论文。书写流通。使不断绝也。二供养谓于佛经典所在之处。如佛塔庙。皆应恭敬尊重供养也。三施他谓所闻之法。为他演说。或施与经卷。不专自用。但欲利他也。四谛听谓闻他人读诵。解说一切经法。深生爱乐。而专心审听也。五披读谓于诸佛所说之经。时常披阅看读。不释手也。六受持谓于诸佛所说教法。从师禀受。持而弗失也。七开演谓于如来所说正法。时常开示演说。令人信解也。八讽诵谓于如来所说一切道法。讽诵宣扬。梵音清彻。令人乐闻也。九思惟谓于如来所说一切法义。思惟筹量。忆念不忘也。十修习谓依如来所说之法。精修数习。以成道果也。 【内院讲记】

度无量众生,为什么众生界不增不减?不能尽众生界我能浅薄地理解,可为什么众生界不增不减呢?

回答:因为任何现前的一法都是无边无际的。

比如桌子上这一支铅笔,这支铅笔就是无边无际的,铅笔需要的缘包括但不限于木材,油彩,铅芯,人工...乃至地球,太阳,月球,甚至包括星系的运转,他方星球(比如他方星球的陨石撞击)。

也就是说这一支铅笔就是因缘所生法,是无自性的。

因缘所生法就有两种假,一种的相续假,在时间上来讲这支铅笔可以上述到无穷时间段以前,是过去的过去分分秒秒不断的转变而有的(从结绳记事一直不断转变才有铅笔),乃至可以连续到无穷时间以后,比如用这支铅笔写字,传递信息,信息的表述传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第二种假叫做和合假,比如我前面讲的现前这支铅笔需要的缘,你真正细究起来其实是无量无数的,不可穷尽的,凡是和它有关系的都称为缘故。

那么宇宙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必然如这支铅笔一样的是无穷无尽的,宇宙世界是依观察者的众生而建立,众生心如来藏而得建立的,那么众生也是无穷无尽的,诸佛普度众生以无尽入无尽,当然就是不增不减的,此其一也。

再者,既然是因缘所生法,那么必然无自性,无自性故无本体,无本体故就是假有的,是假有的就实无众生可度,亦无能度,无可度能度当然就不增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