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门论讲记
诸位菩萨好,从今天晚上开始我们讲龙树菩萨所著《十二门论》,我们先来介绍一下龙树菩萨,龙树(人名)菩萨名。旧称那伽曷树那,那伽阿周陀那,梵语N&amacron;g&amacron;rjuna,生于阿周陀那树下,故名阿周陀那。阿周陀那是印度特有的一种乔木,也就是一种树,类似我们国家的柳树,他妈妈怀孕之后根据当时印度的风俗要回娘家生孩子,在回娘家的路上累了,于是在阿周陀那树下休息,在这棵树下生下了他,所以菩萨的本名是依树为名的“那伽曷树那”或者称为“阿周陀那”,那么后来为什么又称为龙树菩萨了?是因为龙树菩萨自小就非常有智慧,能够过目不忘并且一目十行,对于当时流传在印度的佛法(他是马鸣菩萨弟子迦毗摩罗尊者之弟子),以及世间各种学问不到二十岁就非常精通,后来大概说了佛法也就不过如此的话,本在龙宫的大龙菩萨知晓了这件事情,就带龙树菩萨到龙宫(龙树菩萨非常年轻就精通禅定并且有种种神通),当龙树菩萨看到龙宫中所藏的佛经数量之浩瀚就被惊讶到了,于是惭愧自己的无知,就在龙宫阅藏,并且带出了龙宫所藏的《华严经》,据说带出来的只是三册中的中册,可这也有七处九会八十品,翻译成为汉语有八十万字的样子。正因为受大龙菩萨之指引,后来就称他为“龙树菩萨”!
龙树菩萨是公元一世纪的人,当时的印度大乘佛法在马鸣菩萨广弘之后又沉寂下去了,当时最兴盛的是小乘部派佛教之一的说一切有部(从上座部分化出来的),说一切有部在当时的印度学人有数万人,他们屡次破斥外道,和其他的部派佛教展开很多次辩论,印度的辩论和我们现在的辩论还不一样,我们现在的辩论输掉就输掉了,印度的辩论输掉了要么就拜胜利的一方为师,要么自裁。说一切有部的论师在龙树菩萨之前从来没有输过,他们的思想之核心在于承认是无我的,但万物是有的,万物是所谓极微组成的,极微是真有,所以称为“说一切有”,也就是说他们认定“我无法有”。后来龙树菩萨出世倡导“一切法毕竟空”,讲能所双寂,也就是依般若经典为核心讲中观,中观不是有个中,是破尽空,有,生,灭,常,断,一,异,来,出等等,我们讲任何一个东西但凡的存在的,不外乎就是讲是空,是有,是出,是入,是来,是去,而这些在中观的理论来讲全部都要尽破,破了之后也没有个中,属于是舍相证性。
龙树菩萨很高寿大概百岁才离世的,据说暮年的时候得到当时中印度拘萨罗国王的供养(《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如此记载的),国王协助龙树菩萨广弘大乘,后来此国王和龙树菩萨岁数都已经百岁了,为何此国王如此高寿?是因为龙树菩萨为了广弘大乘就发明了一种长生药,说是长生药,这个世界哪儿有长生药呢?但定时的服用这个药的确可以延年益寿,国王都百岁头发却是黑的,看起来才四五十岁的样子(这个药有干预因果之嫌疑,所以除国王之外其他人不得服用,而且也只有龙树菩萨知晓配方)。 而国王的儿子都七十多岁却是白发苍苍,看起来行将就木,他这个儿子对这个事情渐渐就不满了,于是找到他的母亲就说,父王已经百岁,却年富力强,我都七十多岁了,恐怕我这辈子都当不上国王,父王未逝我已先行!他的母亲在他的哀求下就说我看佛经上面讲菩萨慈悲为怀,头脑肝髓皆可布施,你为什么不去求龙树菩萨?这个太子就心领神会,于是跪拜龙树菩萨,求龙树菩萨项上人头!龙树菩萨就说,我布施与你也没有什么问题,但你将会承担杀父的罪过(没人给国王配药,国王不久也就死了)!然后就在讲堂附近摘了一根草,运用神通变成一把剑就割头给与这个太子(这是一个说法,还有就是说天魔阻扰正法等原因),于是圆寂。
龙树菩萨的著作非常多,目前流传于世的就有《十二门论》、《空七十论》、《回诤论》、《六十颂如理论》、《大乘破有论》、《大乘二十颂论》、《菩提资粮论》、《宝行王正论》和《劝诫王颂》《菩提心离相论》以及大部头的《大智度论》《十住毗婆萨论》《菩提道资粮论颂》《庄严佛道论》,《中论》等等,举要言之,他穷尽一生就是广弘般若,倡导“一切法毕竟空”义,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龙树菩萨所著的中观学的重要著作《十二门论》。他圆寂之后他的弟子也就是圣天菩萨(提婆菩萨)继续广弘般若,著作也很多,包括《四百论》、《百论》、《百字论》,他以及弟子的著作后来翻译到中国来就形成了三论宗,三论宗主要就是学龙树菩萨的《中论》、《十二门论》,以及提婆菩萨的《百论》,所以叫做三论宗,并且龙树菩萨的思想深深的影响了后来的很多法师,包括天台宗,贤首宗,禅宗,唯识宗等等。
这里重点介绍龙树菩萨的生平,大家要明白一点,伪佛教藏密说藏密的乱七八糟的一些密宗经论是龙树菩萨(他们叫做龙猛)开所谓南天门铁塔而来是不符合事实的,因为密宗的兴盛都差不多是公元六七世纪之后的事情了,而龙树菩萨是公元一世纪的人!相差六百年。并且我们今天能够从诸位祖师的著作来看,不论是马鸣菩萨,还是龙树菩萨,提婆菩萨,还是公元三四世纪的无著菩萨,天亲菩萨都没有所谓密宗的著作(难道是他们不够慈悲,不愿意教授我们密法?),那么所谓的藏密必然是五六世纪之后才逐步产生的(这些人之所以没有密宗著作是因为当时还没有密宗,所以藏密等百分百是后来产生的),再说龙树菩萨是公元一世纪的中印度人,怎么可能去开六世纪之后的铁塔呢?事实是藏密的印度祖师爷为了防备别人说他们发明的密宗著作没有来由而伪托龙树菩萨的,这是必然的,诸有智者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我们接着讲十二门论,十二门论就是讲般若中观的,这一点是无疑的,在大乘经典来讲就可以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讲般若的,比如《大般若经》《金刚经》《实相般若波罗密经》等等。第二部分是依唯识为中心的,比如《解深密经》《楞伽经》《密严经》等,第三个部分是讲真如的,如《华严经》《法华经》等等,那么这三者之间的联系如何?窥基菩萨就讲“摄法归无为之主,故言一切法皆如也。摄法归有为之主,故言诸法皆唯识。摄法归简择之主,故言一切皆般若。”这段话很重要,就是说如果从真如出发一切法皆讲真如(《成唯识论》卷九:“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於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这里是讲阿赖耶识的自体性为真如,但真正的真如是专指佛的法身,佛的法身就是庵摩罗识,内外俱净故,所以如《华严经》等主要从佛果境界来讲,立意甚高)。那么般若经典也是讲真如的,如般若部的《法集经》讲“善男子,言真如,真如者,名为空,彼空不生不灭”,所谓般若就是舍相证性。讲唯识也是讲真如的,如《成唯识论》讲,所谓真如亦是识所显性!
那么从般若来讲,以简择为性成一切法毕竟空,所谓毕竟空就是无人我和法我,简择诸法成二无我就毕竟空,从这个道理来讲唯识也是讲般若的,唯识讲八识心王,五十一心所有法,十一色法,心不相应行法,无为法,讲这么多归根结底以二无我为标的,实证毕竟是离言绝虑,心行处灭,因为二我无故!所以无著菩萨讲“二无我即是二无我有,二无我有即是二我无”。那么讲真如也是讲般若,真如者非是离一切诸法之外有个什么真如,就是在一切诸法存在的当下就显真如,所以“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而要亲证此不可思议之真如,就需要离染,染即是烦恼,所以又讲“圣人所觉的即是凡夫所迷的,凡夫所迷的就是圣人所觉的”。也就是说空去本来即空的,方能显本来不空的,此本来不空的要显示出来,是要空去本来即空的,此目的非修般若不能达也!
那么从唯识来讲,一切法就皆唯识也,般若也是唯识,如小乘讲无人我,也就是说蕴处界无我,那么既然讲蕴处界无我,需要不需要先搞懂什么是蕴处界?这是必须的,于是就先成其有,佛菩萨从无可建立处炽燃建立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然后成人我无,所谓人我空!般若讲一切法毕竟空,甚深空义,非是说的世间讲的虚无空无之空,是不可名而强名为空,唯识讲八识,讲心所,讲色法,讲心不相应行法,讲无为法,有为无为相待成立,从无可建立处炽燃建立,从无可言说处巧立名言,归根结底还是悟入甚深空义,所以唯识也是般若,小乘也是般若!从有以显空,从空成立有,所以护法菩萨讲“若执唯识真实有者,亦是法执”,龙树菩萨说“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生”!有无双彰,性相俱泯,斯可以谈佛法也!
那么从真如来讲也是讲般若,更是讲唯识,如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了,真如者,所谓识所显性也,讲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即是讲此离言绝虑,心行处灭之真如也,总而言之,般若,唯识,真如三者举一就成其三,举三就汇归一,如法华经说“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此乘即是摩诃衍,一切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萨皆乘于此入佛地故。
因此太虚大师讲大乘佛法可以分为法性空慧学(般若),法相唯识学(唯识),法界圆觉学(真如)。
高故高矣!妙故妙矣!现在我辈凡夫为何要学龙树学?学般若呢?我们学这个般若,跟龙树菩萨学中观意义何在?总得有个理由吧?成佛太遥远,就现在我们切近的利益如何?你总得说说看吧?
我们学习般若的主要目的是革命,不是革别人的,我们是革我们自己的,所谓命者,无始以来我们在三界中生生死死,如果每一世流过的血泪不干涸,比四大海都多,每一世的尸骨如果不风化,积起来比妙高山都高,这样生生死死真的好吗?人生得意不外乎是“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可转眼即是无常,转眼就是孤坟话凄凉,唯有泪两行,一切行无常,无常就有败坏,败坏就是苦,所以弥勒菩萨说,在获得名利的时候要思坏苦,在受苦的时候要思苦苦,在不苦不乐的时候要思行苦,这三界之中一切众生都是苦性的,都不可避免有苦的必然性,苦的持续性,苦的逼迫性。那么这个苦从何而来的?举要言之不外乎是烦恼所谓贪嗔痴造业而来,那么贪嗔痴又从何而来?贪嗔痴从执人我法我而来,那么人我法我从何而来?人我法我即是无明,无明从何而来?无明从不了本心执幻为真而来,本心从何而来?本心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以无住本,立一切法!然一切法显则本心隐,一切法隐则本心显。譬如我们现在讲做梦,你越觉得梦很真实就越梦得深,当你觉得是梦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你将要醒来,所以我们要用般若为武器打破这重重梦境,我们要呵破他,以金刚般若破除这无明,离开这漫漫生死,最终成佛,舍般若无其他利器为凭借也!故我们从龙树菩萨学习中观。
其次大乘佛法我们前面讲分为三个部分般若,唯识,真如。这三个部分是和三自性联系起来的,所谓遍计所执自性,依他起自性和圆成实自性。所谓遍计所执自性就是在因缘果报的基础上起增益或者起损减,增益执比如明明只有蕴处界,却认定蕴处界中某部分是我,比如身体是色蕴所摄,认定身体是我就属于增益执,色蕴存在只能证明色蕴存在却不能证明我存在,我就是在色蕴上的增益执,是遍计所执。又或者说死掉之后,凡夫俗子认定人死如灯灭,这就是损减执,死只能证明这一期的色蕴没有了,却不能证明生死这回事情也没有了,譬如我们晚上无梦无想到第二天凌晨,只能证明昨天没有了,不能证明没有今天。认为这一期色蕴(身体和这一期的意识等)没有了就断灭空无当然是损减执,世间种种学说不是损减执就是增益执,比如种种哲学的,种种这样论那样论的都是遍计所执,在名言上来讲,但有言语统统都是增益或者是损减,因为说火不烧口,想火也不烧心,证明名言非关实际。唯有依二空智慧实证真如,依圆成实性来建立名言才能是符合实际的。当然我们不是说哲学数学语言学等这些不对,但这些都是世间的都是生灭的跟实际是没有关系的。
那么什么是依他起自性?所谓依他,这里的他就是缘,那么依他起自性的定义就很清楚了,就是所谓的因果报应因缘果报,我们学唯识一般是讲阿赖耶识为一切法的本母,因为种生现,现熏种,阿赖耶识中种子为因和合其他缘产生世间林林种种,但在依他起来讲因也可以是缘,故依他起就是“缘起”,也就是“因缘”,我们讲这个东西从何而来?从缘而来!所以叫做“缘起”,缘起的一切存在都是无有自性的,缘聚则有,缘散则灭,比如我们是因为有爹妈有阿赖耶识中的业种等,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就是十二因缘而有,因缘就是缘起,离开缘起就没有我们,我们就是缘起,世间一切都是从缘而来,故从何而起?从缘而起,既然如此,就皆无自性,因为离开缘(他)就没有,譬如芭蕉树剥开里面是空的,但我们不是说没有缘起,依他起的法和遍计所执是不同的,遍计所执所谓我,人,众生,寿者是真的没有,只有假名没有实际,但依他起的法是客观存在的比如桌子,板凳,地水火风,因果报应这个是客观存在的,只是他是缘起的,因缘而有的,离开缘就没有,缘有则有,缘无则无,无自性的。
那么什么叫做圆成实呢?《成唯识论》卷八解释:“二空所显圆满,成就诸法实性,名圆成实。显此遍常,体非虚谬……此即于彼依他起上常远离前遍计所执,二空所显真如为性”。也就是说所谓圆成实性是客观真实存在的,和依他起不同的是圆成实是本来存在的(非是缘聚则有,缘散则灭),本来常住(非是有生有起之法)的,所以玄奘菩萨解释为显此遍常,遍普遍的,常是常住的。证到这个客观存在的“法”,不是说这儿有,哪儿就没有,是任何地方都有故是普遍的,并且这个法他不是无常的,所以又说“体非虚缪”,无常的事情才虚缪,比如我们的人生恍惚是有,回头一想恍如昨梦,这就是虚缪的不实的,他不是无常的当然就“体非虚缪”。那么这个“法”如何可以证得呢?就是在我们前面说过的客观存在的依他起的事物上离开遍计所执,也就是说依般若中观实证二空,由二空显示的就是真如,真如就是圆成实,譬如说拨开乌云而见青天。此圆成实就是一切存在的唯一真实,不变的真实。
我们要亲证圆成实性,我们该不该学习般若?从文殊菩萨,龙树菩萨学习般若?当然应该啊,不然我们怎么离二我,证二空,又怎么实证真如?那么有处讲如来藏和这个圆成实是什么关系?圆成实就是如来藏第八识,也就是一真法界,我们讲因缘所生法,总不能是天上掉馅饼,总不能是石头生儿子吧,起风才有雨,履冰霜而知坚冰至,我们的命运也不是在妈妈肚子里面造的业所形成,这个业形成种子总得有个处所来保持,此即是阿赖耶识亦名如来藏,故如来藏成就一切世间,随所造业形成各个不同的命运以及有相似业的众生形成恍惚真实的世界,那么如来藏即是一真法界,圆满成就诸世间。但此一真法界却需要离二我才能实证,因为在依他起上离遍计所执方能证圆成实故!
般若就是法性空慧学,所谓法性即圆成实性,而此圆成实性的实证需要扫荡一切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空遍计所执显不空的法性故名法性空慧。我们讲唯识就是法相唯识学,识由什么去显?识由相而显,有认识就有存在,有存在就有认识,存在就是所认识,有所认识就有能认识,能认识有八,分别是眼识乃至阿赖耶识,在唯识来讲四寻思,名寻思,事寻思,自性假立寻思,差别假立寻思,其中名寻思和事寻思就是悟入遍计所执是空,自性假立和差别假立是悟入依他起无自性,这和般若的核心是一样的,只是般若特别扩大了遍计所执,因为一切语言都非关实际,哪怕你说如来藏,那也不是实际,实际是要透过二空去实证的,是即名言而离言语的。而唯识所讲的五法三自性,八识心王,五十一心所有法,十一色法,二十四心不相应法,六种无为法,讲这些是在实证真如的基础上而展开的,从无言建立有言,依真而成立的幻有,就是后得智所包含的,实证真如是得根本智,根本智是没有名言的,从根本智巧施设名言建立后得智,让其他人也能依之悟入,后得智包括现观诸法的中道体性以及唯识道种智,但不论怎么讲法都是同一味,所谓解脱味。
历年以来,我接触过很多学佛的人,有些人认为“哈,这个是如来藏变现的,那个是如来藏变现的....”,他认为他就差不多开悟了,还有的人认为“一切就是如来藏”,这些都是不对的,因为他们没有断二我,完全是依葫芦画瓢,你说这个桌子是如来藏变现的,道家还说这个桌子是道变现的,婆罗门教说是梵天变现的,你说因果报应,那婆罗门教讲最开始都是梵天变现的,后来有因果报应的,岂不是说因果报应也是梵天变现的吗?谁规定的只能称为如来藏不能称为“道”不能称为“梵天”?这其中差别何在?商羯罗比你说得好得多,这算哪门子开悟呢?你说一切就是如来藏,古印度吠檀多派讲泛神论,西方的斯宾塞,孔德哲学讲一切事物是原动力散发出来的火花,你讲的跟他们讲的差别几许?泛神论不说一切吗?孔德不讲一切?关键问题就在于没有经过般若中观的现观,就没有般若智慧,纵使有善知识讲如来藏而听受也类似外道神我或者成了泛神论,分不清楚其中的大大不同,所以我们应该学习中观。
平实导师讲如来藏即是真如,也就是阿赖耶识,这个是经论如此讲的,如《大乘庄严经论》卷中“显示自作品有言,此中应说心真如名之为心,即说此心自性清净,此心即是庵摩罗识”,同书卷十三又说“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至于禅宗如《六祖坛经》嘱累品亦作此说“自性含藏万法,即是藏识”,而因为众生共业的问题,导致末法时代此法不彰,又因为文革使得大陆显教几乎荡然无存,后来改开西藏藏密伪佛教趁虚而入,打着龙树菩萨中观的旗号讲什么“一法不立”,讲一切皆空,讲“业灭生自果”,否定唯识,否定第八识如来藏等等邪见铺天盖地,若不是导师扶狂澜于既倒,在宝岛振臂高呼,我们今天也学不到正法了,所以他的丰功伟绩应当被我们铭记,但众生业重,特别是大陆这边难以亲奉尊颜,很多人听到如来藏三个字,就认为是离开五蕴之外的存在,或者说认为如来藏是有形有色的法,又或者认为有形有色的声香味触法是如来藏(且不说如来藏,很多人连意根是什么都搞错了,认为意根能够有明了分别,甚至是广大分别的),举要言之,这些都是因为没有证会二空而产生的错缪。
如以上所讲,是就修行人来讲着有了(禅宗讲着空就是断灭空或者是顽空),就一般人来讲全都是着有(就算是藏密外道他们也是对有说空的,这里有桌子他们给你分析得七七八八说没有,而不是二空观这样廓然无圣,有无俱遣),比如藏密外道讲的所谓中观,讲一切皆空,首先就否定了依他起也就是因缘果报(他们说因缘法是空是讲的断灭空,我们讲空是因缘法如幻有而本空),依他起不成立那么在依他起上离遍计所执就不成立了,都没有还需要离什么遍计所执?那么也就否定了圆成实,他们的所谓中观并不是真实的中观,龙树菩萨在《回诤论》里面讲得很清楚“若一切无体, 言语是一切 ,言语自无体 ,何能遮彼体?”。也就是龙树菩萨认为要是否定了圆成实也就是如来藏真如的真实有,那么一切都是“性空唯名”都是遍计所执那样的话,那么“何能遮彼体”,那么还需要辩什么辩呢?没有的东西还辩什么?而且龙树菩萨在《菩提心离相论》中说“譬如大海,众流所归,阿赖耶识,所依亦然。”也就是说阿赖耶识譬如大海能够收纳诸法种子,做过的业不论善恶,一旦做过就会被阿赖耶识埋藏,未来就会实现譬如种地一般会结果。接着他又说“若有如是观彼识者,即不可有分别心生。”分别心者比如空有,生灭,出入等就是分别,此心无分别,远离生灭,垢净,增减故,虽然阿赖耶识种生现,现熏种刹那刹那,但阿赖耶识自身却是远离分别的,没有生灭,垢净,增减,美丑可说可讲的。
在《楞伽经》中大慧菩萨就请问过佛,您也说空,外道也说空,您说的空和外道的空有什么区别?佛就回答,外道的空是对有而说空,比如虚无外道,藏密外道,他们都是就现前的有,比如有这张桌子,有这个人,然后他们给你胡乱分析一通,说是没有的是空的,而佛教说的空,是证会真如在真如如来藏的立场上来看待一切法非空非有,如空中鸟迹,你说没有鸟迹那么鸟是如何飞过去的呢?你说有,那么空中实无鸟迹实无可得,所以佛教的空其实是一种现观的境界,而不论是外道的空还是伪佛教密宗的空是一种错误的推理或者是想象的空。我们虽然讲十二门论等也有推理但我们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大家在语言文字上离语言文字。
再比如龙树菩萨有一首偈说“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存在,是从自己生的吗?当然不是,因为既然要生,那么证明现在还没有,没有“自”,自既然没有如何从自生?对自有他,自和他是相对才成立的,自既然还没有,如何有他?他既然也没有,又怎么从他生?自,他皆有可以叫做共,现在自也没有他也没有,那么就没有共,既然没有共,又如何共生?但我们不能说没有因却产生一个东西,不然应该天上掉馅饼,石头生儿子,可谁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呢?显然万事万物皆有因方能生,那么这个因就是说的本来无生的体,此无生体亦名阿赖耶识,亦名如来藏,亦名一真法界,亦名真如,依此无生体故,诸法尽无生毕竟空!
这样讲才叫做中观,而不是给你讲无常,对待空,分析空等等成立空,因为你不论是说无常对待分析你都是建立在现在有这个东西上来讲,如藏密外道讲空也是如此的,是对有而说空,而不是佛教的中观所谓的“非灭色而得空,是即色而即空”,心经讲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他们这些外道就灭了色来谈空(但凡对有说空都是灭了色了),这就是佛教的空和外道的空的根本不同处,我们将要讲的龙树菩萨的《十二门论》才是真正的中观,不是他们那样迷惑无知。
那么到目前为止我们差不多讲了三天,讲了大乘佛法的三核心真如,唯识,般若,又讲了三自性,又讲了外道空和佛教的空的区别,那么我们到底入正题还是没有入正题?其实已经入了,经论的意旨往往是在文字外,比如我们讲这么多是为什么呢?就是为了破空破有,有我们要破,空也要破,都是为了融通性相,让大家将来能够实证中道,而不至于走了错路。
我们前面讲那么多就是要告诉大家,我们讲的空不是世间人说的断灭空无,我们讲的有也不是世间人在蕴处界上的虚妄遍计的有,所以我们要空有双遣,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基本知见,倘若没有这一点基本知见,那么妙药就会成为毒药,所以我们才絮絮叨叨讲了好几天,希望大家能够明白我们的一片苦心。
整本《十二门论》分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叫做序分,从“今当略解摩诃衍义”起,至“当以十二门入于空义”止为序分,所谓序分主要是叙述该论文的产生原因和背景的,佛教经论都有非常严格的结构,经典是对于法会的记录,所以在最开始就有六成就,所谓信成就,闻成就,时成就,主成就,处成就,众成就,比如说《大乘理趣六度波罗密经》经文最开始就讲“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迦兰多迦竹林精舍。时与众多菩萨摩诃萨,住不退转,位阶十地,十波罗密多悉已圆满;复有众多诸大苾刍,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逮得己利,”,这里就包括了六成就,如“如是”就是信成就,“我闻”就是闻成就,“一时”谓时成就,“薄伽梵”谓主成就,“王舍大城”等谓处成就,听众谓众成就也。菩萨们造论在行文上都有序分,讲述为什么要造这本论,造这本论的目的是什么。
再比如说《摄大乘论》论文最开始讲“阿毗达磨大乘经中。薄伽梵前已能善入大乘菩萨。为显大乘体大故说。”,阿毗达磨大乘经就是说这一本摄大乘论是解释阿毗达磨大乘经的,“薄伽梵前已能善入大乘菩萨”是讲的谁来讲这本摄大乘论呢?就是无著菩萨来讲,他就是“已能善入大乘菩萨”也就是登地大士。为什么要讲这本论?是因为要“显大乘体大”,为了显示大乘佛法的深广深邃,怎么样的深广深邃?概括为后面的十种殊胜,那么同样的道理,在《十二门论》中开始就是序分,讲述了谁来讲?龙树菩萨来讲,目的是什么?目的是为了利益末法时代的众生(他这里的末法是正法的末法,也就是相法初期,不是说的现在),讲什么内容?讲大乘佛法。交代了造论的原因和背景等。
序分之后就是正宗分,所谓正宗分就是论文的主体,比如我们写一篇论文,一般是三个部分,论题,论证也就是论文正文,最后是结果。正宗分就是龙树菩萨写这本《十二门论》的正文部分,系统的阐述他的言教的部分,成立他的观点的部分,这一部分又分十二个部分,分别是观因缘门第一,观有果无果门第二,观缘门第三,观相门第四,观有相无相门第五,观一异门第六,观有无门第七,观性门第八,观因果门第九,观作者门第十,观三时门第十一,观生门第十二。最后总结“是故当知一切法无生,毕竟空寂故”,也就是结分,序分,正宗分三部分就属于菩萨造论一般的结构,这个结构一般就是三个部分,所以造论是非常严肃的一件事情,还记得我在《摄大乘论初分讲义》中讲过的吗?要有严密的逻辑性,要有庄严的格式。
那么为什么龙树菩萨要把他这本论称为十二门论,不称为别的比如十二支论?这里的门主要是两层含义,门是通达无碍的意思,我们从外面进入房间就得通过门,从外到内是必须经过门的,也就是说如果不证会二空实证真如,那么在大乘佛法上就属于还没有入门,就还是门外汉的意思,还根本不懂大乘佛法。因为证会二空,实证真如如此重要,是不二法门所以他把他这篇论文标位《十二门论》,他这本论的目的就是让学人能够入大乘佛法之门,也就是让大家开悟实证根本智乃至后得智的。另外门是通过的枢纽,一切善法由门而入,方能究竟圆满,不然要么就是凡夫,要么就是小乘,这是从通达讲。从闭塞讲,是说由门的存在,所以一切恶法能够熄灭,也就是说实证二空,亲证真如能够断诸烦恼所谓贪嗔痴等,总而言之,没有烦恼不断,没有功德不生故名门也!这就是般若,这十二门论所施设的教化,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莫不从此门入也。
这里之所以要称为“门”也是从“教”“理”来讲的,首先教法讲的是佛理,教和理是相辅相成的,其一教为理门,教是要运用语言文字乃至音声来阐扬的,理是通过教所悟的标的,在这个世界上离开佛菩萨种种语言文字乃至音声是不能悟入佛理的。其二教为观门,在实相上来讲,诸法本来就是离言的,如我前面浅尝辄止的说,说火不烧口,想火也不烧心,那么证明实际的火本来就是离言,但离开佛菩萨种种语言文字的表述,我们又如何能够起种种观行?又如何实证诸法离言自性,当然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从闻法才能起观行故,所以教是观门。其三教即是门,大乘佛教,虚通无碍,建立种种文字的目的就是生诸功德,灭诸烦恼,此大乘佛教的文字本来就是离诸烦恼的,所以教即是门。
从“理”来讲,其一理为教门,佛所讲的法是依法界的实相理来讲的,这个实相理就是真俗二谛,所谓俗谛既是小乘安立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无常,苦,空,无我,等等,所谓真谛属于大乘佛法的一真法界,一实相印,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等,讲此真俗二谛之理才是佛讲的法,所以理能起教,当然理为教门。其二理为观门,在听经闻法的基础上明了二谛之理,那么才能够起观行,不论是在生活工作中如是观察,还是独一静处林间树下依教理来深观细观都是如此的,明理方能起观,所以讲理为观之门。其三,理即是门,逐步通达教理的基础上,那么才能够断种种疑问,比如对于因果轮回有没有的疑问,乃至三苦八苦是否真实的疑问,有疑问就有缪执(似信非信因果轮回就是缪执,执唯心唯物都是缪执),理逐渐的通达,那么缪执就去除了,就譬如经过门进入一间大厅登堂入室一般的,所以理即是门。
这样讲教有三门,理有三门,总计就是六门,这是从教理相资来讲。
从经论相资来讲,论这种形式本来就属于佛典十二分教之一种,但佛陀讲法随听法的众生根性而有差别,随听法的众生程度而有差别,而且广博深邃,并不是所有的众生都能随文起观,都能悟入堂奥的,所以需要菩萨们造论来解释经典的甚深意涵。那么佛陀讲的就属于能资助论典阐述的能资,论典就属于从佛经而阐述佛理的所资,经典讲的佛法,要怎么样才能够申扬?就需要菩萨们造论来申扬,这样才能够普济群生,也就是说从经为能资来讲,一切菩萨所造的论,都是由佛陀讲法为门才得发挥的,那么经典当然就是论之门。从菩萨造论发挥佛说来讲,论是发挥教理,那么论就是经的门,龙树菩萨这本《十二门论》是申扬十二分教的,就是后一种解释,所谓论开演申扬经典的意涵,当然论是经的门。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龙树菩萨所造的《中论》《十二门论》等是阐扬十二分教的,可中论等并没有讲唯识的,甚至都没有阿赖耶识的名称,十二门论等是讲般若中观的这个不假,但大乘佛法并不仅仅只有中观,怎么能够说是阐扬十二分教?十二分教明明还包括唯识等内容啊!这样说就是我前面反复讲的,没有二空观的洗礼还不懂佛法。没有实证真如就谈不上学习唯识,唯识属于是后得智,是菩萨在已经亲证真如的基础上而学的,当然我们不是讲没有开悟之前不可以学唯识,但要真的学习唯识必须要经过二空观的洗礼,任何人想要成佛都是必须的,二空观的基础上实证真如才有出世间法可说可讲,不然种种言说都非关实义,在真如的基础上来讲,并没有一切分别可说可讲,此无分别智亦名根本智是佛法的首要关键,所以龙树菩萨在中论等并没有建立唯识的名词,因为他的目的是让大家实证离言自性,依此为门方有六度万行,方有十二分教,所以他讲此门当然是讲十二分教。
那么“门”这个字我们搞清楚了,为什么要称为“十二门论”,不可以称为十三门论?十五门论呢?如我前面说首先一个原因是这本十二门论是讲根本智的,根本智是实证是一切大乘佛法的根本处,佛菩萨依实相理所讲的佛法就是十二分教,所以龙树菩萨这本论称为十二门论,所以不能称为十五门论,十三门论,只能称为十二门论,这是一层意思。另外龙树菩萨这本论他主要的目的是显示性相皆空,如如不二的,那么从性相来讲,一切诸法无自性故为“空”,从相来讲,相所相无故为“无相”,从一切诸法如如不动故,远离能作所作故名“无作”,就是“空”“无相”“无作”,这样就性相双泯,具体的分析十二门就足矣,当然就是十二门。
再次为什么要称为《十二门论》,此十二有何意涵?因为佛法虽然广大,但讲门来说,不外乎就是染门和净门,所谓染门阐述众生有无明,无明故有种种烦恼,由种种烦恼造种种业受种种报,也就是说烦恼杂染,业杂染和生杂染,在四圣谛来讲就属于是苦圣谛和集圣谛,在净门来讲就是三十七菩提道品,六度万行,初地乃至十地菩萨,证十真如,离十重障,成十种智慧等等,这个在四圣谛就属于是“灭圣谛”和“道圣谛”的内涵,另在人言人,在人来讲十二因缘,顺十二因缘就是染法,逆十二因缘就是净法,这本十二门论通申佛法,所以龙树菩萨在第一观就观十二因缘,由十二因缘就能够彻底的得到究竟,所以接下来讲的都是以观十二因缘为本,当然此论称为《十二门论》,而不能是十三,十五,十七。
龙树菩萨在第一观依十二因缘为本,依般若智慧,乘六度之行,觅生死涅槃了不可得,那么还有什么触,爱,取,有,生,老,死等可说可讲呢?但众生根器下劣,又到了末法时代,所谓业不重不生娑婆,难以通过第一观明了诸佛无上心印,所以龙树菩萨大慈大悲继续依甚深空义,无得正观,申明十二因缘之教,务必使学人能够心境双忘,缘观俱寂,如实而谈,不增不减。因此本论名《十二门论》。
最后十二是圆满的数,一年十二个月,一天十二个时辰,经典十二分教,这就是讲般若为诸佛母,出生一切佛故,究竟圆满不离十二故。
我们解释了“门”的含义以及为什么这本论称为十二门论的道理,我们前面也讲了这本论分为三个部分所谓序分,正宗分以及结分,在正宗分中我们也讲了又分为三个部分,所谓“空”“无相”“无作”,实际言之,这十二门不外都是讲的空(我们说的空不是平常人讲的空),但也有所区别,其中“性空品”中专门讲的是因缘所生法无实自体性,比如说这个人,这个人就是因缘和合,只有因缘存在,并没有实际存在的这个人,就拿我们来讲吧,不外乎就是心肝脾肺肾以及受想行识的和合,有五蕴的存在却没有人的存在,人就是自体,自体是没有的,所以我们就是性空,乃至手机是屏幕,主板,芯片等因缘和合,所以也是性空,有屏幕,主板,芯片只能证明这些东西存在,却不能证明有手机的存在,乃至小到一个原子,也是因缘和合,所谓原子核和电子光子和合,在这个道理上讲,如果认为万事万物是独立的存在就是自体见,也叫作自性见,因缘和合只能证明因缘存在,不能证明这个东西存在,这个是性空品的基本知见。
“无相品”:我们在性空品中经过龙树菩萨的教诫,我们明白了一切诸法都没有自性,但没有自性却有相,比如五蕴和合的狗狗有狗相,猫猫有猫相,人有人相,虽然讲都是无常的,都是因缘和合的,但小猫跟老猫是不一样的相,总是有相的,那么这一品就要破相,也就是说不论是有的相,猫猫的相还是狗狗是相都是不存在的,乃至不存在的空相也是不存在的,从观相至观因果等六门,皆观相为无相,也就是我前面讲的“相所相无故”的真实道理。
“无作品”,在观有相,无相全都虚假的基础上,一切诸法全都没有自性的基础上,也就是在性空和无相的基础上,那么我们讲有没有自性,有没有相,不论是有相还是空相是在建立在什么的基础上?是建立在能观察的心识上的,“作”必定是意业,身业,语业的造作才有的,既然有所观的一切诸法,那么就有能观(作)的作者,没有“作”怎么会有观呢?有观不论是凡夫外道的颠倒观,所谓不净计净,无常计常....,还是说学佛人通过佛菩萨的教诫已经观“性空”和“无相”,既然你有所观那么必然有能观,也就是说你必然是有“作”的,在這一部分中龙树菩萨就破“作”,所以称为“无作品”,也就是说实际而言是没有作者的,能观的也是没有的。
然后分析下来,性,相,用(作),全都空寂,在这个基础上就可以悟一切法毕竟空的玄旨。
我们前面分析下来是“空”“无相”“无作”,具体来讲就是十二个小节,我们也讲了所谓圆成实是在依他起也就是因缘果报上面离遍计所执,所谓遍计所执就是凡夫俗子认定的有自性有相,一些人所谓的断灭空也是相,不离作者(能观)故,三者离才是依他起上离遍计,既然如此龙树菩萨就首先讲观因缘门,观因缘门在众生法上就是十二因缘,这个叫做内因缘,还有外因缘,内因缘就是十二因缘,外因缘比如植物矿物地球等生住异灭,但外因缘是依内因缘而有的,这里就重点分析的十二因缘,上来分析十二因缘其性本空,接着具体的阐述因中有果无果,有果无果都是戏论,这就是前面第一二品所讲的。那么因中既然有果是戏论,无果也是戏论,那么后来这个诸法(果)产生了,难道是从缘中产生的?比如这稻穗,稻谷种子中是无稻穗的,但不可以离稻谷种子而有稻穗,那么这个稻穗是从雨水中来的?从肥料中来的?所以在第三门讲缘都是假有,也是没有自性的,统摄为空。
缘中也没有,因中也没有,但我们不可以说手里面没有这把稻穗,那么这个稻穗到底是什么?或者这部手机到底是什么?当我们这样问的时候,你是依什么在问?很明显你是依有这个稻穗的相,有这个手机的相在问,对不对?那么在第四门的时候就要告诉你相也是没有的是空的!接着在第五品,以此类推,万事万物森罗万象统统都是无相,相在表现上来讲,或者是有相,或者什么都没有是无相,在第五品不论是有相还是无相,全都是空寂的,所以在第五品成为“观有相无相门”。接着我们讲有相无相都是虚缪的,即便承担下来,可从相来讲,又不是说只有我手上这部苹果手机是这个相,其他的手机就都这个相啊,同中有同,异中有异,所谓森罗万象那么就是林林种种,在相上来讲就有一个一(同或者相似)异(不同)的问题的存在,你说无相,一异的问题又怎么讲?龙树菩萨就接着辩证,实际而言是没有一异的,也就是说一异是空寂的,所谓一切诸法非一非异或者即一即异,这一门就是观一异门。
第六品龙树菩萨辩证一异之后,那么只能说明此事物和其他事物的一异问题,或者此人,此猫,此狗和其他猫狗以及万事万物的一异问题,那么万事万物还有一个处非处的问题,比如桃花春天开,梅花冬天开,时间不同季节不同,倘若桃花梅花不是真的有,又怎么会这样呢?所以龙树菩萨再开第七门观有无门,也就是说处非处也是空寂的,处非处也是虚假的。那么既然时处都是虚假的,但万事万物的确是无常的啊,无常就变异啊,比如小猫逐渐成为老猫,孩子逐渐成为老人,这就是无常嘛!无常难道不是相?无常是依相而有的,有相才证明无常,怎么叫做无相?龙树菩萨接着这一门继续破变异相,破无常相,故开第八门观性门,所谓无常是空寂的。
到了第九门的时候,龙树菩萨就总结呈词称为观因果门,万事万物,有相无相,一异,有处非处无非因果故,所以这一品就属于总观因果,审查一切诸法性相因缘全部空寂,没有一毛端许的法他不是空寂的,可以说他是真的有的,统摄无相品,所谓“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是假名,义是中道义”。
从第十门开始主要是破斥真实的有“作”(能作),众生因为无明的关系就认为万事万物有个作者,这个作者或者是“我”或者是上帝真主,或者是伟人,或者是神我作,或者如唯物论认为有个奇点开始作,这万事万物前前是无始的,后后是无终,无始无终就没有作者的,因为你说有作者,那么“作者”又是谁为作者呢?所以在这一品中破大自在天为作者。在第十一门中继续破作者,观察万事万物一切法上并没有前后,也没有同时,也就是说是没有过去,现在,未来可讲的,那么先因后果,先果后因,因果同时都是不可成立的,何来的作者可言(有作者就证明有先后,无先后当然无作者可言)?一切法毕竟无生故。到了第十二门,最终就讲观生门,一切存在毕竟不可得,也就是说毕竟空寂,求一个实体是不存在的,忍可无生法性,了达诸法如幻本来中道。总而言之,十二门教的次第上,龙树菩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比如他是总观因缘,然后观因,然后观缘,是有一个渐进的,先后次第的。
菩萨造论有两种,一种是宗论,就是核心的,其他的论都以此为核心展开的,这一本《十二门论》以及《中论》就属于是宗论,是龙树菩萨中观思想的核心,重点在于宣讲大乘般若,所谓无生法忍的,这种宗论是菩萨修行所得广宣自宗的。其他的论比如《大智度论》《十住毗婆沙》属于是释论,是属于解释经典的,比如《大智度论》是解释大般若经的,十住毗婆沙是解释《华严经》十地品的,这种就属于是释论,专门解说佛经的。比如天亲菩萨的《唯识三十颂》也属于是宗论,他写的《十地经论》属于是释论,也是解释华严经十地品的,在印度本来还有龙树菩萨造的《大无畏论》也属于是宗论,据说很长,不但是宣说中道并且还广破当时种种外道邪说,很遗憾这一本没有翻译到中国来。
《大无畏论》《中论》《十二门论》龙树菩萨的这三本宗论来讲,其中大无畏论是篇幅最大的,其次是中论,中论不广也不略,篇幅最小的是这本《十二门论》,其中大无畏论和中论都有相当的篇幅广破邪外的,发狮子吼的(到了这个末法时代,居然很多法师说什么破斥邪说的人自己就是邪人,那么龙树,无著菩萨,玄奘都破斥邪外,都有相关著作,难道他们都是邪人?这些人真是无明深重啊,若不摧邪,如何显正?)。在十二门论中虽然在观作者门破斥大自在天创世的邪说,但总的说来《十二门论》主要是申正,也就是申扬大乘佛法,发无得正观的,所以这本跟其他龙树菩萨的著作还不同,每一门只是标注“观”没有标注“破”或者是“立”,而在《中论》中就有标注“破”或者是“立”,在中论是先树立正见,然后破斥邪外的。
过去菩萨们造论,比如无著菩萨,龙树菩萨,马鸣菩萨,天亲菩萨等他们是先造偈颂,类似诗歌一样的,比如龙树菩萨的“大圣说空法,为离诸有见,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这就是偈颂,有些偈颂很长如《唯识三十颂》就有三十颂,造了偈颂之后就造长行,所谓长行是专门来解释偈颂的,至于这个长行是不是自己来写?这个不一定的,比如天亲的《唯识三十颂》,他造了之后就往生兜率天了,后来造长行解释的是十大论师,如护法菩萨,难陀,安慧等诸人,再后来玄奘菩萨集合十大论师的长行为《成唯识论》,那么在这本《十二门论》中我们非常肯定的说,偈颂肯定是龙树菩萨造的,各个翻译版本都是这样讲的,那么长行也就是对于这本十二门论的解释是不是龙树菩萨?过去有人认为长行不是龙树菩萨造的,或者是他的弟子提婆菩萨造的,后来隋代的三论宗祖师吉藏法师判断十二门论偈及长行均为龙树一人所造。我们分析这本论的偈颂和长行也完全可以判断都是龙树菩萨造的,因为在过去长行是其他人造的都要标注的,乃至天亲菩萨为他哥哥无著菩萨的《摄大乘论》造释,他也是标注了是他造的,而在这本《十二门论》则有“我愍此等欲令开悟”;“是故我今但解释空”等,所以非常确定这本《十二门论》不论是偈颂还是解释偈颂的长行都是龙树菩萨造的,而非是提婆菩萨等弟子所造长行。
佛典中讲十二分教,本来就有论这种形式,所谓论这种形式不但佛弟子有,佛陀也有的,但总的说来,佛讲的或者佛印可的比如《胜鬘经》就都属于是经,凡是弟子造的就称为论,舍利弗、大迦旃延之自作者,谓之论。以此区别,论为佛弟子所著作,比如舍利弗尊者写的《舍利弗毗昙论》。但也有是论称为经的,比如《瑜伽师地论》这本是慈尊造的,也称为经《地持经》,百论中提婆菩萨写的偈颂,也称为修多罗,再比如《六祖坛经》也称为经,也就是说经论其实是可以互通,但通常情况下,我们讲佛或者佛印可的称为经,弟子们写的解释宣扬佛法的称为论,这就是经论的区别。
在梵语中,通常我们讲论藏就有四种,分别是“阿毗达摩”、“摩怛理迦”、“优波提舍”、“奢萨怛罗”,阿毗达摩我在《摄大乘论初分讲义》中解释过的,称为“无比法”,而且也有经典称为“阿毗达摩”,所以这个名字是通经也通论,而“摩怛理迦”翻译过来是“尽言”的意思,也就是通过各种语言,譬喻,研究,宣传佛法,宣达诸法性相,理无不尽的意思。“优波提舍”翻译过来是交流问答的意思,也就是说菩萨们造论用相互问答的形式,用这种书面形式来宣传佛法,“奢萨怛罗”翻译成为汉语是说的抉择的意思,也就是说这种论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如何如何。总而言之,经论二藏,各有广各有略,如果是随缘来讲,就是散说,随宣说正义而设就是聚说,经是直宣明理,但经是佛说,是佛教的圣教量,属于亘古亘今之常法是定则,没有所谓发展的可能,这是宣说的真理,论是属于对于圣教的申明,申扬。
序分我在前面也解释了,主要是讲造这本论的意义,这句“今当略解摩诃衍义”就点出来造这本论的意义,意义就是解释大乘佛法,摩诃衍就是大乘的意思,略解是简略的,并不是广大的。这里的义是深义,相对于世间法以及小乘佛法这里就属于是深义。在这本论的开始,我们看到并没有其他论一样的先有皈敬,比如其他菩萨造论开始的时候就有皈敬佛陀,皈敬慈尊也称为皈敬分(比如我们这本讲记前面就有皈敬分),而这本龙树菩萨的《十二门论》没有,并且后面结束也没有利益分,所谓利益分比如马鸣菩萨的《大乘起信论》最后就有读诵学习持论的种种利益,已经毁谤会产生种种罪过,就称为利益分,但这本《十二门论》却都没有,从这个道理来讲整本《十二门论》都可以算是正宗分,和心经类似。
没有皈敬分也没有利益分同时也可以看得出来是龙树菩萨晚年造的这本论,为何?因为普通造论,都是先有皈敬分,紧接着用问答体的方式开始阐述义理,比如《唯识三十颂》,而这本《十二门论》却没有,这就说明龙树菩萨当时在印度已经德高望重,无小乘和外道敢于和他辩论,所以不用以问答体的形式开讲,直接就直奔主题了,用问答体的方式一般都是巧设辩难,预防后面有邪外不信正法来诽谤正法,而他不用这样,就证明是他晚年造这本论的,他已经广破邪外,让邪外哑口无言了,所以他造这本论直接就直奔主题。我龙树菩萨现在观察因缘时机很合适,应该宣说应说之法,此应说之法就是大乘佛法。宣说大乘佛法的甚深义理。
原文--问曰:解摩诃衍有何义利?答曰:摩诃衍者,是十方三世诸佛甚深法藏,为大功德利根者说。末世众生薄福钝根,虽寻经文不能通了,我愍此等欲令开悟;又光阐如来无上大法,是故略解摩诃衍义。
那么要解说大乘佛法,解说大乘佛法的目的是什么呢?干任何事情都有目的,龙树菩萨造这本《十二门论》当然也有他的目的,他的目的举要言之就是两点,第一点下悟众生,使得听法众生能够依之悟道。第二点,弘扬佛法,使得大乘佛法能够兴盛,就是普度众生之义。
分为两分,那么首先“摩诃衍者,是十方三世诸佛甚深法藏,为大功德利根者说。”首先就点出来大乘佛法真是佛说,非是自己捏造的或者自己臆想或者自己建立的,龙树菩萨也是从佛学习然后成为登地大士的,这个道理来讲又分三层意思,所谓佛法僧三宝也,诸佛当然是讲的说法之人的殊胜,无上正等正觉当然殊胜,这里的十方是说的全法界的,这个法界跟宇宙是有相似的意义,这里三世是讲的过去,现在,未来。佛为宣说者,佛宣说的法就是法宝,这就表示所讲的大乘佛法由殊胜的佛来讲,当然这个大乘佛法也是非常殊胜的,依佛法信解修行就能证果,这个佛法并不是其他的九法界众生不依佛说而能知晓的,也不是其他的九法界众生能够究竟的。所谓十法界就是地狱法界、饿鬼法界、畜生法界、阿修罗法界、人法界、天法界、声闻法界、缘觉法界、菩萨法界和佛法界。
宇宙和法界其实是有区别的,宇是讲的所有的时间,宙是讲的所有的空间,但这更多是从物质来讲,而法界是从众生来讲(佛在三界示现也有五蕴故在这一点也算是众生),众生的境界是千差万别,所以世界是种种不同,讲法界更多是侧重在含识众生而不是侧重在物质来讲。这个大乘佛法超越一切心缘相,什么叫做心缘相?凡是有所思所想所触所领受都属于心缘相,色尘被眼识所缘乃至法尘被意识所缘故名心缘相,而大乘体超一切心缘相,如金刚经讲“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也就是要在离言自证(虽然也是心证但却无相可得)!并且龙树菩萨讲这个大乘佛法,不是无明妄想能够通达的,什么称为无明妄想?比如着有,有我,人,众生,寿者,死掉了就一个骨灰盒啥也没有了(着空),听善知识讲空,就不如理作意,就认为什么都没有,所谓断灭空无,这些就是无明妄想。大乘佛法非无明妄想能够通达故,能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是古今中外娑婆极乐不变异法故,此为甚深法藏,故名法宝。
有佛宝,有法宝,就有宣传宣讲佛法的人就是僧宝,龙树菩萨就是僧宝,胜义僧宝,登地大士,由他从佛学习,由他依从佛学习而得到的甚深智慧来给我们宣说,就表示被机的人非常殊胜,龙树菩萨殊胜,我们听龙树菩萨讲大乘佛法,能够信解受持,我们也殊胜,所以他强调他为“大功德利根者说”,所谓大功德就是讲有大福德的人,这里的大福德是讲的超越世间的大福德,纵使亿万千万家资乃至权势滔天那也是世间有为有尽的,龙树菩萨讲的是无为无尽之法,如金刚经讲“若人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胜过布施三千大千世界七宝)。”能够生生世世受用之法,能够成无上正等正觉之法,所以能听闻的当然是大功德人,这里讲利根,所谓利根就是说已经在佛道修行很多世了,有深厚善根,方能对于这个大乘佛法领解受持,如理作意,龙树菩萨就是为有大功德大智慧的人宣说这个甚深大乘佛法,那么宣讲的人殊胜,听讲的人一样殊胜。
接着龙树菩萨讲“末世众生薄福钝根,虽寻经文不能通了,我愍此等欲令开悟;又光阐如来无上大法,是故略解摩诃衍义。”首先从未世众生到欲令开悟是利他,菩萨所行都是自利利他,当然末法时代的世智辩聪的人会说,你要利益我,那么你给我拿几千块钱,这样才是利益我!我遇到好几个厚颜无耻的公然问我要钱,说“你不是当菩萨吗?你不拿钱给我你怎么利益我”?钱我可以给,但也取决于我有没有或者我愿意不愿意,更何况这里的利他是说的法义上的利益,智慧上的利益,究竟上的利益,有钱没钱是过去世的业报导致的,倘若不断无明不得智慧,那么生生世世都是穷困潦倒的,乃至会下三恶道的。我在《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习》中就说过,众生过去世无明的关系造业,这辈子成为一头猪,请问你准备怎么利益它?是把这头猪买下来跟你同吃同睡养在你家?将来为它送终?还是请个屠夫来让它提前结束这不堪的业报,下辈子找你讨命债?我们要利他的关键最起码是宣说让众生往生善处的法门,乃至解脱生老病死的法门,乃至成佛的法门,讲不了那么多那么深能讲少分也是利他,而不是愚痴人认为的,你必须给他钱才称为利他,那样的利他,首先建立在愿意接受的正法的基础上,都不愿意接受正法,所谓无明愚痴,你给他钱又真能解决他的问题?还会结了恶缘,纠缠不清,因为他好逸恶劳,会反复问你要的,你给他是助长了他的无明烦恼,这样的“布施”不做也罢!
在这里龙树菩萨说的末世不是说的现在的末法时代,所谓末法是说的佛陀的教法流传的三个时期,所谓正法时代,相法时代和末法时代,一般的说法从佛陀讲法开始一千年为正法时代,之后一千年为相法时代,再之后为末法时代,末法时代大概是一万年的样子,这是一贯之说,也有说正法五百年,相法五百年,然后末法一万年的。所谓正法就是说真正的佛法,正确的无缪误的佛法是普遍存在,谁在这个时期都不太可能遇到邪法的时代,所谓相法这里的相是相似的意思,比如藏密伪佛教打着佛教的旗号,看起来也持咒也念佛,但藏密的本质是婆罗门教性力派,苯教,佛教名相的大杂烩,会产生这种相似佛法的时代就叫做相法时代,很多法师说是开始造像偶像崇拜了称为相法时代,这是错误的说法!因为正法时代给孤独长者也给佛陀塑像过,还有《造像功德经》,莲花色比丘尼因为佛陀去忉利天为母说法思念佛陀的关系也造像了,所以相法时代是说开始产生相似佛法的时代。所谓末法这里的“末”是少的意思,也就是说学习正法的佛教徒是很少的一部分人,大多数学的都是相似佛法或者干脆就是伪佛法,你看现在多少人学习密宗那一套?多少人认为佛教就是放生,就是念咒?多少人认为佛法就是一切皆空,断灭空无?有几个人搞得清楚四圣谛,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的具体内涵?“末”是少的意思,倘若是时间,一万年算是末,这个末也太久了吧?逻辑上就不对了。
这里龙树菩萨说末世没有说末法,是因为他是公元一世纪的人,正法五百年到他这里就五百年了,是讲的正法的末世,在这个时代已经少有人能够开悟实证本心真如了,已经少有人能离二我证真如故,所以他称为末世,正法的末世,不是说的现在,现在是末法时代离龙树菩萨的时代过去又两千年了,我们还能够学习这不二法门,我们难道不是利根?不是具备大福德的?肯定是啊,佛陀说“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所以大家也不用妄自菲薄,此时此刻你们没有打牌,没有打游戏,听我来讲《十二门论》,那绝对是有深厚善根,有大福德的。这里的“我者”是龙树菩萨自称自词,谁来讲这个中观法门?“我”来讲,就是龙树菩萨来讲。
那么“我”来讲这本《十二门论》是为什么要讲呢?是因为龙树菩萨大慈大悲的缘故,菩萨造论都是为了自利利他,利他我们前面讲过了,所谓自利是庄严自己未来成佛之路,圆满成佛需要的福德和智慧的关系,这里重点强调利他,因为龙树菩萨悲悯正法末期众生薄福的关系(其实比我们福德大多了,能生在当时的印度风调雨顺,又能学习纯粹的正法,还少有邪师,肯定比我们福德大),薄福的关系就缺少增上的戒学定学,比如当时的印度人大多学的小乘,接触大乘也比较困难,钝根就是讲缺少增上慧学的关系,就没有办法开悟甚深大乘法藏,戒定慧,戒定是修福的,慧是说的出世间的智慧,因为当时有些人薄福钝根的关系,龙树菩萨为了让他们能够开悟,所以造这本《十二门论》,“又光阐如来无上大法”,就是讲的弘法,倘若菩萨们不是这样一代又一代不断的投生到这个污浊世界来弘法,那么早就没有佛法可学了,在末世中虽然有经典,但大多数人因为福德智慧不够,所以往往是读不懂的,甚至错解缪解是大多数的情况,龙树菩萨悲悯此等众生,所以要造论来弘扬佛法,把般若经典的真意呈现给诸位,龙树菩萨是欢喜地菩萨,登地大士,所以这里讲“是故略解摩诃衍义。”,其一篇幅的缘故,其二大乘佛法根本智很重要,但根本智不代表一切佛法,还有后得智,还有道种智等等,无量无边。
原文— 问曰:摩诃衍无量无边不可称数,直是佛语尚不可尽,况复解释演散其义?答曰:以是故我初言略解。
这里是问答体的,是辩名为什么称为“略解摩诃衍义”,世界无量所以众生无量,就比如我们这个南瞻部洲,有大概七十亿人,其他的鸡鸭猪狗有多少?这个世界蚂蚁有多少只?这就是天文数字了,每一个众生的心量是不同的,地狱众生有地狱众生的心量,饿鬼道的有饿鬼道的心量,畜生道的有畜生道的心量,乃至我们同样是人,我们环境不同,我们知识不同,我们的境界也不一样的,佛陀知一切众生心量,依众生心量运用大方便力,建立佛法普度众生,那么众生无量,众生之心量亦是无量,众生之心量无量故佛陀所讲的摩诃衍义也是无量无边不可称数的,也就是说这里有两层意思,首先依圆满至极的佛语,尚且不能尽周量说明全法界的佛法,因为法界无量故,众生心无量故,语言有局限故,既然如此龙树菩萨又如何可以演尽大乘佛法?其次佛语甚深,甚巨,甚多,甚多众生都不能领受,龙树菩萨又如何做到演说其义?众生的心应所知量(注意,我这里的心应所知量和前面的心量是有区别的)就那么多(人见水为水,鬼见脓河火焰,彼此因业报的关系是有隔绝),纵使龙树菩萨能够广演,可有语言的局限性,岂不是令他们因为语繁义杂而更加不明了吗?
龙树菩萨回答说“我亦说十方三世诸法尚说之法不能尽,所以我约广义而略解释”,这里的略并不是说略去深广的佛法而对于某部分佛法有所遗弃,不是某部分不讲的意思,是说约束广泛之佛语,而简略说明,此简略说明就是如何证根本智,证二无我证真如,此法门总摄一切佛法故,如心经说“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看大般若经600卷,多少字?这本十二门论就是龙树菩萨把深广的般若经进行略解。
原文——问曰:何故名为摩诃衍?答曰:摩诃衍者,于二乘为上,故名大乘;诸佛最大,是乘能至,故名为大;诸佛大人乘是乘故,故名为大;又能灭除众生大苦与大利益事,故名为大;又观世音、得大势、文殊师利、弥勒菩萨等,是诸大士之所乘故,故名为大;又以此乘能尽一切诸法边底,故名为大;如般若经中佛自说摩诃衍义无量无边,以是因缘,故名为大。
这里接着还是预设问答,就问为什么大乘称为“大”,首先我们要解释什么叫做“乘”,乘是运载的意思,从此处以火车,汽车,轮船为工具到彼处,火车,汽车,轮船就称为“乘”,在佛法上是譬喻的说法,这个佛法能够使得众生达到解脱生死的彼岸,或者成佛的彼岸,那么这个成佛的方法就称为乘。当然这样讲来的话,广义上杀盗淫妄的方法可以使得众生受恶报,让他们下地狱的方法也可以称为“乘”,可众生不愿意受苦,未见有众生希望自己倒大霉受大苦的,他们杀盗淫妄不外乎因为贪嗔痴,不明白因果报应的决定道理而胡乱造业,不是他们喜欢下地狱或者当猪狗。所以凡是为恶的方法也就不讲了,决定受恶报故,他们不喜欢恶报故!那么为善将来得善报就有五乘佛法,分别是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佛乘,人天乘也称为人天善法,比如教导众生深信因果持五戒将来继续当人,教导十善业道将来升天,但人天乘的方法外道也有讲,比如儒教讲忠孝礼仪仁智信。所以佛法来讲真正的乘就是三乘,分别是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亦名佛乘或者是大乘)。
那么这里龙树菩萨预设问答,首先要解释大乘为什么称为大乘,主要就是七点理由来说明大乘之所以称为大乘的道理。
第一点,大乘之所大是相对于小乘,也就是声闻乘,缘觉乘来讲“大”,不是相对于世间科学艺术来讲大,因为再好的科学艺术两眼一闭腿一蹬,这个科学就跟你没关系了,倘若下辈子成为天人你生来就有五通你还需要手机汽车干什么(人道的乐才需要无量工巧来实现,天人的乐根本不需要)?要是下了三恶道那就更不消用了,再比如那些作恶下地狱的,地狱自然有铜床炮烙,不需要制造研究,往生到地狱就可以“享用”,这些都是世间无常生灭之法,这里的大是相对于小乘来讲大,众生依大小乘修学都可以解脱生老病死,而世间法是不行的,但小乘只能解脱自己的生老病死,定性阿罗汉纵使未入无余涅槃以前,他讲佛法,他所讲的也只能是解脱生老病的方法,而不会是成佛的方法,修学大乘才能成佛,所以对小乘来讲大乘为大,实际上就小乘佛法对世间法,那也是高不可攀的了,未见有外道能解说解脱生老病死的法门故。
大乘也称为无上乘,因为是成佛的法门,佛是三界至尊,无上士,没有什么成就可以超过佛,如伪佛教藏传佛教什么“金刚乘”“时轮乘”讲还有什么“诸佛的总集”“佛上佛”等等是糊弄愚痴人的是伪佛法,这一点一定要明白,不要着了他们的道了。
第二点“能至大处”:世间就是地狱,饿鬼,畜生道,人道,阿修罗,天人,出世间是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佛。佛是成就最高的,是无上正等正觉者,能成佛的方法只有大乘唯有大乘,所以大乘成其为“大”,菩萨们依此大乘佛法修学能成佛,那么不论是结果也就是成佛,还是大乘这个方法都称为“大”,大乘成大果至果,至高无上故,那么大乘成其为“大”,也就是摩诃衍。
第三点:“大人所乘”:所谓大人有至高的志向,非同凡愚才称为大人,所谓大人,就是说有大功德大智慧之人,诸佛大人,这属于是持业释也。而大乘是大人所乘,譬如人世间能开迈巴赫,劳斯莱斯的都是有钱有势的人,未见有穷光蛋买几百万一部的迈巴赫来开的,所以能修大乘佛法的人,都是志向高远,有大功德大智慧的人,因此大乘名“大”。
四、“利用广大”:利用就是讲的利益,大乘佛法的利益非常巨大,无以复加,能灭除众生大苦令众生得大利益,这个大利益需要再强调一次,不是说你我学了正法,明天我们去买彩票就中个1.3亿,首先国内的彩票都是骗人的,其次我们目前就是一个业报身,过去世所作譬如播种种在我们的本心中,这辈子遇到爹妈譬如种子遇到雨水就发芽结果,过去世种的土豆怎么都不可能变成甜瓜,土豆种是土豆种,甜瓜种是甜瓜种,那么你会说,既然我不能中彩票几个亿,你如何说利益我?这里的利益是说的利益你我的未来(其实现在也利益,至少你看我讲法学进去了,多少能做到少欲知足心平气和增长智慧),毕竟过去已经过去,我们是无能为力了,我们现在依正法,戒定慧闻思修将来是会得善报,如我在《地藏经讲习》上广解,另外能够解脱生老病死,我前面也讲过色蕴这个身体灭了只能证明这一世的身体没了,不能证明没有生生死死轮回这回事情了,不然我们也是人,王思聪(前首富王健林的儿子)也是人,为啥我们不是王思聪呢?能解脱生老病死才是大利益,乃至能成佛超越时空的局限,成就一切智智,功德智慧无不圆满才是至大利益。
也就是讲众生修学正法,能够解脱一切烦恼,所谓贪嗔痴等,解脱一切无明,所谓一念无明,无始无明,远离生老病死,获得常住身,安乐身,众生依大乘佛法能够得究竟无上之妙乐,概括起来就是解脱乐,慧觉乐,法身圆满乐。
五、“大士所乘”:观世音、得大势、文殊师利、弥勒菩萨等,是诸大士之所乘故,故名为大。说实话末法时代众生不要看什么专家学者的所谓研究,大多都是欺世盗名之徒,还说大乘佛法是龙树菩萨开创的,这显然不是嘛,因为龙树菩萨是公元一世纪的人,他既然这里提到观世音、得大势、文殊师利、弥勒菩萨,证明再早这些菩萨是客观存在的,因为他既然写这本论,这本论是要用贝叶刻写要流传的,倘若再早没有这些菩萨,龙树菩萨又这样写,阅读的人如何理解是何菩萨呢?他这样写就证明在公元一世纪,佛灭五百年,这些大乘菩萨名是在当时的印度普遍流传的,既然这些大乘菩萨名都普遍流传,为何大乘是后来产生的呢?又说是龙树菩萨首创呢?逻辑就讲不过去!
前三讲对小名大,能至大处,前面大人所乘都是从果上来讲大乘之所以名大的道理,这一段是从因中来讲能乘之人大所以大乘称为大乘,也就是讲发心大,具大力,有大名称之因地菩萨皆乘大乘故,所以大乘名“大乘”,但这里举出来的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就是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弥勒菩萨都是八地以上菩萨,已经能够于相于土自在的大菩萨,不是我们这种小菩萨,此等大菩萨已经能够功德庄严,神通方便无不具足,这些菩萨都修学大乘,宣说大乘,大乘所以名大乘!这里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是西方极乐世界的大菩萨,观世音菩萨是西方极乐世界的补处菩萨,他们也在这个娑婆世界应化的,而文殊菩萨和弥勒菩萨是随释迦牟尼佛来此土示现的菩萨。
好,我们接着讲十二门论,前面讲了五点大乘之所以为大的原因,接下来我们讲第六点,为什么大乘称为“大乘”?也就是从“功能立名”,所谓从功能立名是因为大乘能够尽一切诸法的边底,所以称为大乘,乘简单讲就是方法,那么这个方法就包括教,理,行,果,小乘有小乘的教,理,行,果,大乘当然有大乘的教,理,行,果。讲大乘是不共之乘,就是说大乘佛法有不共二乘之处,这个不共二乘之处即是要尽一切法之边底,最终所谓无所不知。
这个无所不知我在《地藏经讲习》也讲过,所谓无遗知,无颠倒知,无量知,不共知,有些人可能会讲科学家也知很多,他们即便不能称为无所不知,至少也是知一部分,非也!首先科学家并没有证二空,所以科学和佛法是不同的,科学是认为有一个一个具体的事物,对这一个一个具体事物去研究,而佛法是不认为有具体的一个一个事物(我)的,一切存在不外乎是因缘所生,缘生就无自性,如梦如幻,其二科学家也是业报产生的,非是断除分段生死的菩萨,所以科学研究只能是人类这个相似业报的前提下,比如科学家可以研究水,问题是鬼道见水是脓血,倘若鬼道有科学家他的研究结果又大大不同,不彻底众生心量是没有办法真正的“知”的,所谓的研究譬如研究梦境罢了,无常性的,苦性的,众生轮回生死的,梦中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再怎么样研究也改变不了梦是假的啊。
如我们前面说大乘佛法者,尽一切众生心,佛陀能够于一刹那顿见十法界众生所见,这样才能够称为尽一切诸法之边底,所谓一切诸法的性,相,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无不彻了,这样就是澈透全法界也,由透彻一切诸法边底的佛陀来讲大乘佛法,那么这个大乘佛法是能尽一切诸法的边底的,而之所以能尽一切诸法边底,是因为佛陀四智圆明已尽全法界之理,法界海慧能够照了全法界所有境界,所以讲理大则教大,境大则智大,那么此成佛的法门,大乘佛法当然明“大”,前面五段都是以胜故名大,比如前面说是大菩萨所行,是对小言大等,这一段是讲以大故大,一切诸法无量无边所以大,尽一切诸法边底的大乘佛法当然大,无底之底故。
接着讲第七点大乘之所以为大的理由,所谓“以多名大”在般若经中,佛自说摩诃衍义无量无边,以是因缘故名为大。当然你会说大藏经包括小乘佛法在内,一个人要是不上班每天不断的阅读,其实五六年也就读完了,怎么能够说无量无边呢?因为大乘的体就是真如,真如从本以来就无有界限,不可穷尽,而且真如从本以来就具有种种功德受用,如六祖讲“何其自性元无生灭,何其自性能生万法”,此自性亦名藏识,藏识所显性即是真如故,我前面也讲过,那么既然以真如为体,大乘佛法也就无量无边,只是在人间讲人类能够理解的,对于其他都是简略的介绍,如佛说,我已说法如手中叶,未说法如山林中的树叶。所以大乘佛法极多极深邃极庞大故名为“大”。
以上归结起来就是三点,第一胜故,如前面五段所明,所以大乘佛法为大,第二大故,如第六段所明,第三多故,如第七段所明,因为具有胜,大,多三义所以大乘佛法为大。
龙树菩萨讲大分深义,所谓大分深义就是空也,“空”我前面也反复强调了不是世间人说的没有的断灭的,末法时代很多世智辩聪又业障深重的就说他开悟了,悟了个一切都空,如伪佛教藏传佛教就讲吃肉喝酒无所谓,因为一切都空嘛,你说我吃肉喝酒是你执着了,这就是龙树菩萨说的“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这些人深可哀悯,地狱种性,空是不可名而强名,也就是真如,真如本来也不可以名,因为大乘体是离言绝虑,心行处灭的,但为利益众生的缘故,不可名而强名为空,强名为真如,乃至强名为如来藏,如果通达是义,就通达大乘,就能具足六度波罗密,乃至无有障碍,那么你会说,为何通达此“空”才能具足六度波罗密?因为不通达此空,就会落在有自性上,有自性于是就会讲是无,是有,是生,是灭,是垢,是净,是增,是减等等,就落到生死里面去了,自不能度?如何度人?但有言说,非关实义,无法超越世间,所谓自未得度,而言度人,无有是处!
大乘佛法的义理是非常深邃广大的,但可以归纳起来,就是三点,第一是体,第二是用,第三是相,比如我们大家都学佛的当然听说过“真空妙有”,真空就体言,妙有是就用言,但这三者体义是最深妙的,这个东西可以讲还是不可以讲?其实是可以讲的,几句话可能就讲明白是什么了,但也非关实义,这个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需要离言自证的,本来这就是离四句绝百非的,他就不是在言语中的事儿,非凡虑所及,比如正觉有几个人打探出来密义,为什么后来退转了?因为不是他自己证的,他没有通过证二空这个过程,就仅仅只是知道一个答案,这是没有意义的,几乎都会退转的,我在《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习》也讲过,其一这样的人会怀疑,其二这样的人慢心深重故无法成就后得智。不经过这最深妙的一关就不能称为大乘行者,也就是说还没有入门,所以这一关是最难的,根本智证真如,后得智了万法,乃至逐渐得道种智,倘若不退转此法就决定成就阿惟越致。
通者,通明,达者,到达,成唯识论讲真见道和相见道,所谓见道就是亲证真如,能“见”真如,所谓非见而见,慧眼所见就得无分别智,也就是讲真见道实证真如,相见道发起不思议智,真见道是了的真谛,相见道是了的真俗二谛,相见道前必有真见道,所谓“非不见真如,而能了诸行,皆如幻事等,虽有而非真”,大利根人来讲真见道和相见道都是一起的,所以顿入通达位,但不要说现在这个末法时代就有很多大利根人,这样的人凤毛麟角(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学佛万万不可认定自己就是大利根人,很多人这样想,其实是我慢的体现),就是相法时代末期,比如我国唐宋开始禅宗很多都是先真见道,后相见道了,主要是根器不行了。菩萨真见道相见道就有双照真俗之不思议智,能成就大乘的相大(成就相大逐渐就有三身四智,无量神通成就用大),不然的话纵使你对于般若经典倒背如流那也非关实义。所以我们应该明白,最重要在于证大乘体,证大乘体在于首明二空,所以龙树菩萨慈悲为怀,以大分深义之空为我们解释,总而言之他的意思就是让学人由教起观,依观证体,发二慧、修六度。故曰:是故我今但解释空。解释空者,当以十二门入于空义。
我们今天开始讲解《十二门论》的正宗分,这里第一门称为观因缘门,观这个字在佛教中有很多意思,就是讲的思维,推求,审察,照了,通达等,就比如说,我们拿着手机,我们对于手机这一法认真的仔细的研究分析,这个手机是什么品牌,是多少重量,配置如何如何,手机系统是什么,我们这样仔细的研究分析的结果就能对这部手机照了而通达,这个是寻常来讲。
一般都讲止观,止就是心一境性,观就是推求,审查。平常我们对于一个事物要观察得正确也需要专注专心,而之所以做不到专注专心主要是散乱掉举太多,而散乱掉举重的根本原因是贪欲重,仔细想想我们平时胡思乱想主要是什么内容?不外乎就是财色名食睡等。
真正的心一境性要成就禅定,禅定等持位修观行有两个好处,第一禅定中对于事物的审察是没有主观的分别的,所谓主观分别比如明明这个事情不好,因为偏见的缘故你会想这个事情从某方面也是好的,没有主观的分别就会是无常就无常,苦就是苦是完全如实的观照。第二点具备禅定修观行就容易降伏烦恼,首先禅定本身是要远离五盖(贪欲盖、嗔恚盖、惛沉睡眠盖、掉举恶作盖和疑盖)才成就的,又因为对于客观事物无主观分别,就能认识到无常,苦,空,不净,乃至修四加行就很容易见道。
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在散心位就不能观照,其实我们读太虚大师的著作乃至平实导师的著作,念兹在兹,心无旁骛,最终能够理解这本身就属于是观照的效用,起码我们随文起观了,不然我们就谈不上理解,有理解那么证明肯定有推求审察有观行观照,只是效用和具足初禅乃至以上诸定的没法比的,但在目前来讲并不是每一个人学佛就能够成就禅定,特别是末法时期很多人讲自己有禅定大多都是吹牛。禅定最起码要修远离,而现在愿意放下手机电视钞票等去深山老林里面修禅定的几乎没有。不修远离行又如何修厌离行?既没有远离也没有厌离又如何离五盖?所谓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不能离五盖又如何成的禅定?
所以我们这里讲的观主要是讲的依圣教量,依佛菩萨的经论闻思修随文起观。而不是特别强调禅定中的观行,我们能够念兹在兹,心无旁骛这也算是止,当然这样的前提下的推求,审察也属于是观,也是止观。
这里龙树菩萨立第一门为“观因缘门”,观我们解释清楚了,那么因者是何道理?所谓因就是此果产生的亲因,果凭借这个亲因才能够产生,比如西瓜种子为亲因才有西瓜,对西瓜来讲西瓜种子就是因,西瓜的亲因,这个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西瓜的因必定是西瓜种子,芝麻的因必定是芝麻种子,未见有人种西瓜结芝麻的。再比如现在这个人生在大凉山,一辈子穷困潦倒,这个果也有亲因,所谓亲因就是上辈子不修布施一毛不拔。在佛菩萨看来就好比是西瓜种子结西瓜,芝麻种子结芝麻一样的,无始以来未曾有人广修布施而贫困,也未曾有人铁公鸡一样的而生来富贵的。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你我现在能接受正法可我们也没什么钱,按理我们不应该是过去修过布施的吗?这个问题可以肯定的说这个穷的果是不布施的因产生的,我们能接受正法只能证明过去世在正法上有投入,但不能证明我们就广修布施了,或者过去世也有修布施,但有其他的恶业的缘故,这个恶业目前现行遮障我们的善业实现,需要中老年或者下一世等这个恶业实现恶报结束才会实现善报,但不论怎么讲,都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瓜为果瓜种为亲因,豆为果豆种为亲因。
那么缘又是什么?所谓缘者就是讲能够促使资助此因此果成立的其他条件,比如说西瓜种子结西瓜,那么雨水,肥料,土壤等就属于资助西瓜种子(亲因)成就西瓜(果)的条件,这些条件就称为缘,缘就是其他条件的意思,之所以称为其他条件,因为主要条件在西瓜种子结西瓜这回事情中亲因是西瓜种子。
所以我们从这个道理来讲,那么平常说的因说的缘非是决定的说,比如有些情况下把缘也称为因,比如在《大毗婆萨论》中讲因讲六因,其中能作因是缘,有时候也把因称为缘,比如我们讲“缘起”,在这里所谓因也是概括在缘中的,他没有讲因起嘛,缘起就把因概括在缘中了,再比如大小乘都讲四缘,所谓因缘,所缘缘,等无间缘,增上缘,其中因缘是缘,但其实是因,实际来讲因缘是可以互相摄入的,缘可以称为因,因也可以称为缘,这不是死板的东西。
之所以这里要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大家今后读经论的时候要注意联系前后文,根据全文的意旨来判断具体一个词汇甚至是一个字的意思,往往同样的一个词汇,一个字在不同的经论中是不同的意思。
一切世间出世间法,都是因缘所生的,我们是本心持种,本心入胎和合爹妈的缘出生的,西瓜是西瓜种子为因和合雨水肥料而有的,手机是科学家发明产业工人制造而有的,乃至成佛是发菩提心为因修六度万行为缘而成的,未曾有一法不是因缘生,万事万物都是因缘生,这是决定的。
但这个说起来恍惚很简单,其实因缘生有极为深邃的意涵,因为对于因缘生的真实情况不了解,所以就产生种种颠倒分别,种种错误执着,在见到客观存在的万事万物上,对因缘生的真实不了的缘故,于是说是上帝创造的,是进化的,是唯心的,是唯物的(他们这些邪执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看见存在这个东西,推究来推究去,比如他们看见人生来贫穷富贵,贤愚两分的差别,聪明愚蠢又不可能是爹妈造就的,所以认为是上帝创造的)。所以在这一门中龙树菩萨首先破除邪计因缘,使得听闻者能够离开妄执。
真正对于因缘所生法明了,就能够离种种遍计所执,离种种遍计所执就能证到圆成实性,也就是讲圆成实明,自然遍计所执就离了,依他起就是因缘所生法,这是一个平台,在因缘所生法上种种虚妄分别就是遍计所执,离种种虚妄分别就证到圆成实,所以圆成实并不是在依他起的基础上而别有,遍计所执也不是在依他起的基础上而别有,依他起就是因缘生。因为此当然需要明遍计所执的假,明遍计所执的虚妄就自然显了真实的依他起,以及证到了圆成实。
这第一门既然是明因缘所生法之理,那么为何不称为因缘门,而要在前面加一个“观”成为观因缘门?主要是因为两个原因,第一龙树菩萨是登地大士,对于因缘法的彻了是龙树菩萨的现观,比如心经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这里的观自在是说的观一个本来心,常住心的菩萨们,菩萨从佛学习逐渐证道,就能自己现观种种佛说真实不虚。第二,这里他标明为“观因缘门”,如我们前面说,是希望学人们能够随文起观,最终有正观就能照了中道了义之法,并且真正通达因缘的道理,一切法就都能通达,一切法因缘生故,故名“观因缘门”。
当然学正法的师兄会讲,即便有根本智那么对于后得智乃至道种智未必明了,何以说对于一切义理都能通达?这里是说根本智所证真如是遍一切法的,注意是一切,因为一切法皆是因缘所生,因缘生上离遍计所执就是证圆成实也就是证真如,证真如就彻了因缘生!既然如此明了因缘所生的根本,难道不可以称为一切义理皆可通达?有一法他不是因缘生的(当然你会说如来藏非因缘非自然性,可你想一想这个如来藏和因缘生是一还是二)?明因缘生即得根本智,得根本智即明一切法因缘生,如后得智,道种智还是在此因缘所生法上面建立的,只不过是见有深浅的问题而已。
这里的门的门字,有四义,第一是以破病为门,破病就是止息邪见,要明因缘所生法的真实道理当然要破除虚妄分别。第二龙树菩萨讲十二门论乃至中论等的根本目的是要阐扬佛教,所谓十二分教。第三既然是阐教,教是由法界真实理而施设的,所以依此门可以通达二谛真理。第四龙树菩萨不是为了写给自己看,他的目的是为了让学习的人能够依他写的得无得正观,所谓得而无得,无得而得。后面的观有果无果主要是破病,但破病,破遍计所执就是阐扬中道了义正法,如我们前面说,破除依他起上的虚妄分别即是显示圆成实。
原文---初是因缘门所谓。
这一门观因缘门分三节,这里说初,就是第一节的意思,接着龙树菩萨又说“所谓”,就是引出下文,那么这里就点出来观因缘门第一节,就是此第一节的发起部分。
接着就是讲偈,龙树菩萨先用偈来说明这部分的宗旨。所谓偈类似我们讲的唱词,梵语是偈夜,翻译过来就是颂,接下来这四句就是龙树菩萨的颂,先说明自己的宗旨,依此宗旨然后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过去的法师讲经讲到偈,就说是“长行的法本”,所谓长行就是后面的散文体,长行的法本就是宗旨,宗旨是这里开始的偈,长行即是对于法本也就是偈的解释,两者相得益彰,这是一种文法。
这里的偈如下
众缘所生法,是即无自性;若无自性者,云何有是法?
原文-- 众缘所生法,是即无自性;若无自性者,云何有是法?
第一句“众缘所生法”,就是说“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有故彼有就是讲的诸法因缘所生,任你去举出来任何一法都是“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的,也就是讲任何一种存在都是众缘所生的,没有这些条件(缘)就不会有这个法的存在,比如你家楼下的鹅卵石,是大山里面的石头经过河流的冲刷碎成很多小块,又经过人工打磨而成的,此中所谓众缘就包括了大石头,河流,人工,其他石头等等,离开“此有”这些条件(人工等)就不会有彼有(你家楼下的鹅卵石),正因为有这些缘(此)的客观存在,所以才有(彼)。再比如说门口那棵树,它是榕树,必须要有榕树种子,雨水,土壤,时节,人工等等“此有”,有这些“此有”的客观存在,才会有彼有“这颗榕树”。乃至人也是一样的道理,所谓本心,父母,饮食,学校,单位等等缘存在,才会有这个人存在,这样是“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
一切有为法都是本无今有的,那么为什么有为法是本无今有的?因为“众缘所生法”,必须要条件也就是缘(此)存在才会产生(彼),再比如我们存在的条件包括本心,爹妈,饮食,四大等等,倘若少了一个“此有”比如爹妈还没有,也就不会有我们。
众缘所生法,也就是“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是佛教的至教量,如果不讲这个就不是佛法,就非佛法,如龙树菩萨三法印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其中诸行无常,这里的无常就是讲有为法的本质是众缘所生法,是“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的,一切有为法存在必须要条件具备那么就有生,一切有为法既然是必须条件具备才生,那么死亡也是有为法,当然也需要条件具备,比如有生这个“此”,方能有“死”这个彼,我们既然出生了,那么我们也就满足了死亡的条件了。
所以生也罢,灭也罢都是众缘所生,都是“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有生就有灭,生灭即是无常,所以诸行无常,因缘所生故!所谓生而不灭,灭而不生那就是外道的说法了,就非佛教了,比如上帝真主这一类的,今晚上就讲到这里。
很多人看到我上面讲有为法是众缘所生,是“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的,就会产生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会认为离有为法之外还有个无为法(有有为当然有无为,他们认为有为和无为的相对有的),这个观念是不对的,后面龙树菩萨会重点解释,所谓无为法并不是离有为法之外别有,所谓无为法就是有为法的真实性,也就是圆成实性,所以在《成唯识论》中玄奘菩萨说“真如亦是识所显性”,识亦不离因缘生,比如眼识是九缘具备方有,乃至阿赖耶识出现世间也是四缘方能出现。
第二个问题平常总是讲“缘聚缘散”,这话在佛教来讲也是不对的,缘就是条件,因条件而生,并不一定如手机一样显示屏,主板在一起组成手机,可能就是遥远的一个事情,比如美国某议员修改了一个法案,这个法案就是缘,导致中国某生产商就改变了产品,改变产品恰好张三有技术,就实现了他的福报,成为技术骨干拿到丰厚的工资,众生在三界中都是互相为缘的,但这个缘不一定要聚在一起。另外也不会散,因为万事万物离开产生它的缘是不存在的,平常打碎一个杯子称为散,可条件的存在产生这个杯子,这个杯子的本质不外乎就是漆料,陶瓷,人工等为缘的,这个杯子离开这些缘是不存在的,其中漆料,陶瓷,人工等亦是他缘所生的,平常人想象的“因缘所生”是认为生了另外个东西,其实没有的,所谓另外个东西就是“众缘”,如我们的就是四大以及心识,离四大和心识不存在我们,我们既然不存在即是众缘(就没有和合产生另外一个东西),又如何缘散呢?
第二句“是即无自性”,就是说众缘所生之法没有自性,所谓自性如我上段所讲,比如凡夫众生会认为既然是众缘所生,那么就真的生了一个东西出来,这就是法我见,自性在这里称为自体的决定性,不论是手机还是我们人类乃至猫猫狗狗既然是众缘所生,那么就是依缘而有的,比如我们是因为本心持种,爹妈等缘而有,我们不是自己可以有,不是自己能够决定的(如果有所谓自己,那么自己就能主宰能决定,请问生老病死我们能决定吗?),就没有决定性,那么我们就是无自性。
始终要明白一点,众缘所生的一切存在,只有众缘和合,离众缘之外并没有东西可说,比如我们是四大以及八个心识和合,离这些就没有我们,就譬如拼图看起来是一张完整的图画,但实际离开种种组成的小图片就没有的,所以无自性。
再次,这个众缘所生法,平常讲众缘和合,既然是众缘和合譬如拼图那么图画就是空,并且和合也是不可得的,比如我们是四大和合,身中血液等是水大,体温是火大,种种运行属于风大,骨头等属于是土大,这四大和合了吗?如何和合了就产生了一个新东西出来,那么就不是这样了,不是四大了,但实际是四大,只不过四大有条不紊的运作而已,倘若和合了那么骨头是血液,血液是骨头我们就没法生活了,再者根尘相触而生识,眼根和触尘和合了变成另外个东西了吗?眼根和触尘真的和合了?没有啊!没有人一看东西眼睛就不见了嘛!所以和合尚且不可得,更何况说我们有自性可得?所以我们就是性空,所以平常人讲人,我,众生,寿者是乱讲一通,无异于说兔子有角乌龟有毛。
退一万步来讲,我们就说这个张三李四是真的有个人,有个我,是有自性的,那么既然是有自性的为何要爹妈等众缘而有,本来有为何要众缘有?既然是因他(爹妈等缘)而有,那么就无自性啊!
可能这里大家还是不明白,我们讲自他,是说的自他真实存在的,这里有把椅子,你当然不用去外面卖买把椅子回来用,同样的道理,如果“自”真的存在,又为何要其他的众缘满足而此“自”才存在呢?既然你去买椅子,就证明你家本来没椅子,那么既然我们是众缘所生,是依他而有的,那么就证明我们本来没有的!我们既然本来没有是凭借诸缘而有,那么此有必然是假有,当然“自”是无自性,对自有他,自没有自性,他必然也没有自性,所谓自性就是他缘和合假立而已。
那么既然众缘所生法,是即无自性,此法就等同兔角龟毛,实际是不存在这个东西,因为存在的就是众缘而已,众缘所生就证明这个东西不存在,这个东西无自性就证明是众缘所生!万事万物既然都是众缘所生,那么就空无自性!
那么问题就来了,龙树菩萨就设问“若无自性者,云何有是法”,这个东西众缘没有和合之前是不存在的,东西就是众缘,众缘就是这个东西,既然没有和合之前是不存在的,和合之后必然也是不存在的,因为存在只能证明众缘存在故! 有众缘和合这回事情,在这个事情产生之前此法没有的,众缘和合才有故,既然没有和合之前就没有,没有譬如虚空一般的,何年何月我们看到虚空掉馅饼?空就是没有,没有不可能产生有。比如我们讲眼识是九缘具备才生的,况且眼识产生也只能证明九缘存在,譬如我们存在只能证明四大心识这些缘存在,那么眼识既然是九缘,眼识就无自体的,既然无自体,怎么能够说真实存在?万事万物都无自体,因为皆是因缘所生,因缘所生就无自体,无自体所以才因缘所生,那么如何说万事万物真的存在?
龙树菩萨讲的这首偈“众缘所生法,是即无自性;若无自性者,云何有是法?”主要是破内外一切邪执的,在当时的公元一世纪破以下四种妄执,现在明白什么称为执吧?就是不了因缘所生,而执空执有,现在很多外道大师看到你坚持做什么事儿就说你执着是错误的说法,其实他们不懂什么称为执着。
第一破外道,当时的数论,胜论都认为我是存在的,我相对于外在的狗狗猫猫,扫把矿物都是实有的,跟现在唯物论差不多,只不过唯物论认为人死如灯灭没有了,而数论和胜论外道是认为有轮回的,数论派认为有个所谓的冥性能生万物(他们不认为是因缘生,)。冥性和冥性所生的二十三谛体是一致的(万事万物就是二十三谛组成的),冥性和二十三谛非一非二的关系。另外一个古印度哲学派别胜论认为能生万物的大有性和所生万物的基本要素实,德,业体是非一的。他们都属于是唯心主义哲学。
我国国情比较特殊,因为是阶级唯物论的关系,所以对于唯心主义大多在学校就不讲或者讲的很少,其实唯心主义在欧美有发达的体系,影响上一点不输唯物论,为什么会有唯心主义呢?因为万事万物不外乎就是物质和精神两种,或者称为认识和存在,物质的东西不论是板凳还是手机都没有认识作用,认识是属于精神的不是物质的,唯心主义者认为精神肯定是先于物质的,比如哪怕是刚生下的婴儿如果没有最初的空间的认识(精神),是如何吃奶的呢?还有假如没有先有的对于吃的认识,又如何会吃呢?既然如此肯定是精神先于物质的,所以万事万物是唯心的,推而广之所谓春去秋来,日月星辰那么必然有一个第一因,所谓创造者,如此这般就有了冥性,道,上帝,真主等等说法,这就是唯心主义外道,这里的数论和胜论就是当时古印度的著名唯心主义哲学流派。
这里龙树菩萨这句偈就是破唯心主义其次破唯物主义,既然一切存在经过我们上面的反复论证都是“众缘所生法”,那么既然是从众缘所生,就没有第一因的,就不是上帝创造的,也不可能是“道”或者是“冥性”创造的,因为是因缘所生的,比如大家都是爹妈为缘而生,那么显然不是上帝生的,也不是“道”生的,如果是上帝生的,“道”生的,那么就不是爹妈生的嘛!其次破唯物主义,唯物主义是认为一个一个事物是有主体的,是真实存在的,龙树菩萨就说“是即无自性”,哪怕是原子分子它也是众缘和合的,比如我们要得到一个原子,我们需要科学家,需要原子对撞机等,离开这些缘就没有一个原子可讲,并且原子本身也是电子和原子核为缘而有的,离众缘就无自体,既然是众缘所生那么就无自性,既然无自性无自体又如何可以唯物呢?
“众缘所生法,是即无自性”就通破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了,今天有师兄问我,第一个世界是怎么产生的?没有第一个世界,因为万事万物都是众缘所生(假如有第一个世界那么他必然是众缘所生,这些缘必然是先有的,那么他就不会是第一),有而非实,空无自性,并不是确定存在的一个东西,因为离众缘并没有这个东西存在,而和合的众缘亦是其他的缘和合而有的,所以都无自性的,没有自体的,既然如此,如何能够说最初产生这个东西?所以不可能有第一因。凡是存在的必然是因缘和合而有故。
第二,上半偈破外道我执,下半偈破小乘法执,凡夫外道认为真的有个我,有个张三,这就是我见,认为五蕴中某部分是“我”也是我执,那么既然是众缘所生法,我们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和合而有的,离开这些缘就并没有我们的存在,五蕴的存在只能证明有五蕴存在,不能证明有“我”存在,譬如这儿有椅子的存在只能证明椅子存在,不能证明有桌子存在!所以我们的存在只能证明众缘存在,而不能证明我们存在。其次破小乘的法执,小乘认为无我,也就是无主观的但有客观,比如山河大地等,龙树菩萨说“是即无自性”,那么这些山河大地等也是无自性的,也是没有的。
第三破小乘,主要是破“说一切有部”,一切有部是古印度小乘佛教的重要派别,我在《摄大乘论论初分讲义》中详细介绍过,他们认为一切法固然是缘生无我,但有主体有实质的,他们就认为极微聚集产生了一切,类似现在讲的分子原子构成万物,不过他们说的极微比分子原子还要小,大概纳米那么小,但既然极微是真实存在的,说一切有部又承认缘生,他们又说一个极微要二缘生,虽然要二缘生但一一极微都有自性有自体的,只是假借二缘而已,比如一个人是有的,要假借车辆才能来到这里。龙树菩萨就说“众缘所生法,是即无自性”,既然这个极微真的有,有自体是存在的,那么为何还要二缘?不论你假借不假借,总是要二缘的吧?既然是二缘那也就是说极微如我,人,众生,受者,山河大地一般的并不是真实存在,好比一个东西是黑的就不是白的,是二缘那就无自性!极微既然无自性,不真实存在,由极微组成的山河大地等怎么可能真实存在?
其次破小乘成实宗,成实宗在小乘部派佛教中也有很大的影响,后来他们的一些著作也翻译到中国来,和萨婆多部(说一切有部)一样的,成实宗也认为无我,但有法,也就是无主观但有客观,他们认为一切存在固然是从众缘而生,但众缘所生的一切存在就有假体相,比如说这个泰山是从众缘生,从众缘生就有假的无常的体以及相,这一点跟大多数学佛的认识差不多,我开始也是这样认为的,然而龙树菩萨的这首偈是一切尽破,既然是众缘所生,比如人是五蕴和合,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那么就没有自体,也没有相,所谓的相不外乎是色蕴(四大),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的相而已,不论是人还是山河大地皆是如此,所以不但无体也没有相,因为有是众缘有,众缘有就无自性,无自性就无相,所谓相是缘的相,并不是这个东西的相,这个东西没有,没有的东西就没有相。
第四,龙树菩萨这首偈在破一切,就好比以楔去楔一个道理,古时候干木工活需要拼装木头,过去又没有铁钉子就是用木钉子卡住两块木头,要拆掉这个木头家具,这个木钉子又怎么拿下来呢?就需要打个木头的楔子,用这个木头的楔子去把之前的木钉子打下来,龙树菩萨的这首偈在于破外道破小乘之执,譬如这个楔子一般的道理,要是外道小乘本身没有缪解,当然就不需要破,有缪解误解才需要破,凡夫众生有种种虚妄执着所以才需要破除,倘若没有何须破除?所以譬如楔子一般,龙树菩萨的偈在实相来讲也是假理,《三论玄义》就讲十二门论多用就缘假,不但是所破被破,所破破之后能破亦破,总而言之,他苦心孤诣就是要大家亲证实相,实相是离言的。
一切凡夫外道乃至小乘之病所谓遍计所执,也就是所谓执着不外乎就是两点,第一点是增益实无妄执,第二点是损减实有妄执,简单说就是增益执和损减执,所谓增益执比如凡夫外道在因缘所生的一切事物上,本来是因缘生就无自性就是空,无自性所以就因缘生,却执有真的我,真的人,真的众生,真的寿者,譬如做梦一样的,梦是因缘生,你疲倦睡觉,有梦中独头意识,阿赖耶识,意根等运作而有的梦境本质是啥也没有的,但在梦中认为梦中有实法,实我这就是增益执,大千世界皆是因缘生,就皆是空无自性,而凡夫认为有,这个“有”就是增益实无妄执。 所谓损减执,一些业障深重的钝根的并不清楚佛陀说空说有,是为了破除众生执有之病,所以讲空。要是众生无妄执,那佛也就不用说空说有了。
我讲到现在讲断灭空吗?不要诬赖我!我是说因缘生是有,因为因缘生就无自性所以就空,我并没有讲断灭空,我什么时候说过没有因缘吗?如藏密外道那些人就不是我这样讲空的,他们就恶取空,就是损减执,谤了因缘法了,说一切皆空(比如他们经常说因果轮回也不真实,他们哪儿懂正因为因果轮回真实有所以才空)。
这龙树菩萨的偈的核心再说一遍,因缘生故无自性,无自性故空,空故无自性,无自性故因缘生。所以其实是破损减执也破增益执的,既破损减实有(因缘)之妄执,明自性以及法毕竟空寂,又破增益实无之妄执,也就是破一切在因缘生法上执有自性的邪见邪计,这样正观妙观才会有。
龙树菩萨这首偈破一切邪见,即是申明大乘了义般若经的意涵,又是破斥邪见使得邪见不至于壅塞学正法之人的耳目,倘若不破邪就不能显正,但凡显正就要破邪,破邪就在显正。
二:通理,既然讲破邪显正,正是讲的法界的真实理,也就是佛理,通了那些佛理?一:通二谛之理,凡夫外道虚妄遍计种种邪因能生种种实法,比如唯心主义的上帝真主,比如唯物主义的奇点,进化论,人是猴子变的,其实唯物论这个东西和基督教等都属于一元论,他们认为物质真实有,物质产生精神,这跟唯心主义讲精神真实有,精神产生物质哪儿不一样?或者认为物质一元或者认为精神是一元。也有二元论,比如胜论和数论的,也有多元论,比如其他的泛神论,后期道教有点像是泛神论,各种乱七八糟的神,其实在印度也有就是吠檀多派。
龙树菩萨这首偈明众缘所生法就无生无自性,所以法和众缘就都非实法(因为“缘”也需要其他缘来满足才会有,所以必然也是空),再比如电脑是主板,显示屏,芯片等因缘和合而有的,那么电脑就非实法,主板是实法吗?也不是实法,因为主板也是芯片,电子元器件等因缘和合而有的,所以法和众缘就都没有自性,毕竟空寂,所以讲因缘即空,空即因缘,真俗二谛就明矣!
龙树菩萨这首偈破一切邪见,即是申明佛陀大乘了义般若经的意涵,又是破斥邪见使得邪见不至于壅塞学正法之人的耳目,倘若不破邪就不能显正,但凡显正就要破邪,破邪就在显正。
二:通理,既然讲破邪显正,正是讲的法界的真实理,也就是佛理,通了那些佛理?一:通二谛之理,凡夫外道虚妄遍计种种邪因能生种种实法,比如唯心主义的上帝真主,比如唯物主义的奇点,进化论,人是猴子变的,其实唯物论这个东西和基督教等都属于属于一元论,大家都是单细胞生物演化的,单细胞是无机物演化的。也有二元论,比如胜论和数论的,也有多元论,比如其他的泛神论,后期道教有点像是泛神论,在印度也有就是吠檀多派。
龙树菩萨这首偈明众缘所生法就无生无自性,所以法和众缘就都非实法,比如电脑是主板,显示屏,芯片等因缘和合而有的,那么电脑就非实法,主板是实法吗?也不是实法,因为主板也是芯片,电子元器件等因缘和合而有的,所以法和众缘就都没有自性,毕竟空寂,所以讲因缘即空,空即因缘,真俗二谛就明矣!
我们讲因缘即空,那么因缘就是假立的,因缘即非因缘了。空即因缘,那么空就非空了,空也就不是空,因缘也不是因缘,就是非空非因缘。这样就成了空与因缘都是俗谛,只有非空非因缘是真谛。
既然这么讲,那么真空俗假这是相对来讲的,没有真怎么会有假呢?没有假怎么会有真?真空俗假就是二,非真空非俗假才是不二,但二与不二也是相对就都又是俗谛了,非二非不二才是真谛。
但我们既然讲非二非不二了,对二讲非二,这里两个,相对这两个我们讲这里一个,对不二言非不二,这里一个我们讲非是两个,始终还是对待之说,假立而已,对待就是假,假就是俗谛,所以真正的真谛是绝对离言绝虑,心行处灭的,这首龙树菩萨的偈就开四重二谛之理。
其二在通理来讲,通三性之理,关于这一点我前面已经反复的解释了,成唯识论以唯识为宗旨,一般来讲缘有很多种,任何一法既然是存在的所需的缘就很多,那么如何统摄这些缘?于是就讲唯识,不离识,识有八,根本心识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所显性即是真如,阿赖耶识即是圆成实性。而观阿赖耶识不可以分别心生。
唯识主要是明依他起(五位百法),离遍计所执,证圆成实。也就是讲如果遍计所执离,那么当然就证圆成实,也就是如果明了依他起,当然遍计所执就离,那么如果证了圆成实,当然也就了依他起。这里龙树菩萨讲的和唯识讲的是一致的,其中第二句偈讲“是即无自性”就是破的遍计所执(执有自性就是遍计所执,损减执本身也是执有自性,因为他们是对有说空),如我们前面反复的讲,第一句“众缘所生法”就是明依他起,依他起即是因缘生故。第三四句“若无自性者,云何有是法”就是明圆成实,明圆成实胜义无性,总而言之,此偈上半明的就是依他起,同时就离遍计所执,此偈下半,明了无自性的无法的缘故就明因缘所生的实相,二我无即是二无我有,二无我有即是二我无,所以龙树菩萨这首偈是通三性的。
四:发观,关于观行我们前面也讲过了,那么怎么个观行的次第?首先应该观察外物,外物就是我们讲的桌子板凳手机电脑等,或者是植物,矿物等色法,就是讲器世间林林种种的但凡不是动物不是有情众生就需要先观,这一切事物,都是因缘生的,没有一个半个不是因缘生,那怕就是现在讲的分子原子也是因缘生的,所谓原子是没有的,有的就是原子核和电子等,原子核和电子有就证明原子没有,原子没有就证明原子核和电子有,非空非有!纳米极的原子分子都没有的,何况有原子分子组成的万物世界可言?这里不说量子,因为目前量子还是一个数学模型还没有实体的关系,纳米级原子分子尚且不可得,何况这个地球可得?地球者所谓和合而起的诸缘也,诸缘有则地球不可得,地球不可得故诸缘有,这样观察,那么外在的器世间,桌子板凳电脑手机都是毕竟空的,缘生故!
发观外在诸法所谓山河大地,手机电脑汽车房子之后,就观内身,内,就是说有情众生,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动物当然包括人,凡是有五官不管丑还是美的,但凡有五官所谓眼耳鼻舌身的还有感觉的,有主观能动性的所谓有主观意志的,有神经能思考的肉身都属于是内身。
猪牛狗就先不讲,我们是人我们就讲人,我们是人就有身体,这个身体就是心肝脾肺肾四肢等和合而有的,并且心脏是心脏的样貌功能,肝脏是肝脏的样貌功能,没有正常人心脏肝脏分不清楚的,既然分得清楚,那么证明这两个不一样的,离心肝脾肺肾四肢等还有没有个人身?就没有了啊,所谓人者就是心肝脾肺肾四肢心识等因缘和合,所谓缘起的,心肝脾肺肾四肢存在就证明人不存在,人不存在才能证明心肝脾肺肾四肢存在,那么此人身的自体根本就没有啊,有只能证明众缘有,无法证明人身有嘛! 再说精神的部分,不外乎就是你能看能听能思考能感受,然而这些不过是你的眼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以及他们的心理功能(心所有法)这些众缘和合而有你的精神的,离开这些受,想,行,识,你还有个什么感受?什么思考可言?这些存在只能证明这些缘存在,证明不了你存在啊!
这里龙树菩萨的偈“众缘所生法,是即无自性,若无自性者,云何有是法?”就通明一切法皆是因缘和合生,就皆无自体,你要找一个东西它不是因缘和合的,你找不到的,所以你要找一个东西他是存在的,也找不到的!一切法皆因缘生就无自体,无自体就无有这一切法,一切法经过我们这样的分析尚且不可得,何况你我可得?我们这个身体可得?你我皆不可得,还有美丑贤愚等可得?一切法毕竟空!如凡夫俗子追求财色名食睡,不是颠倒是什么?本来就是眼睛有毛病看到了空花乱坠,他们却痴痴呆呆的盼着空花结空果,不是颠倒是什么?
那么有些人说讲我们这个身的确是心肝脾肺肾四肢和合勉强可以理解,但我们能思考,我们有心识啊,哪怕是头猪,被杀都嗷嗷的叫唤,证明猪狗也有感受,证明它们也有心识啊,心识总不能是毕竟空吧?那么你想多了,心识也是毕竟空无所有的!为何?就拿我们来讲,我们的思念我们的思想我们的看法,这些东西都是根,境(尘)和合而生识的,识也是因缘生的,比如你看到这儿一堆钞票,是你眼根和合钞票(境)而生眼识(了别),此眼识也是众缘和合,所谓根境和合而有,离根境实无有眼识可得,眼识无自性则根境有,根境有则无眼识自性,总而言之离六尘所谓色声香味触法,离我们的五官乃至净色根就没有识,所谓“众缘所生法,是即无自性,若无自性者,云何有是法”?就明一切法毕竟空寂,一切法都毕竟空何况心法?唯识讲不过是摄一切法归识,并不是真的有识可以去唯,所以护法菩萨说“若执唯识真实有者,亦是法执”!一切法当体就不可执实执虚。
总结:这一首偈我们前面讲过了,属于接下来长行的宗本,提纲挈领才叫做宗本,此偈总观因缘,并破邪因缘也就是凡夫外道以及小乘某些部派佛教的虚妄执着,所谓遍计所执,遍计破而通二谛,所谓真谛俗谛,明三性之理,所以依这首偈可以明无得正观,生般若方便之智,乃至能具六度万行,证圆成果,我们翻来覆去讲了好几个晚上,我记得好像是大年初一开始讲这首偈吧,今天初六了,真的明这首偈,就已经明了整本十二门论,乃至中论,百论等了,也就不需要再讲了,但末法时代我估计很多人都没有看我讲的,看了的也未必能明深义,所以我们还要讲下来,接下来就是长行的部分,龙树菩萨对于这首偈系统的解释。
原文— 众缘所生法有二种,一者内二者外。众缘亦有二种。一者内。二者外。
现在就开始解释长行,长行就是我们一般说的散文体的,这个散文体主要是解释前面说的宗本的,就是龙树菩萨说的前面那首偈“众缘所生法,是即无自性,若无自性者,云何有是法?”,也就是讲一切法毕竟空。为什么毕竟空?长行就给出具体的解释。众缘所生法归类就是两种,一种是内,一种是外,众缘也有两种,一种是内,一种是外,由有众缘的关系所以有果,众缘既然有内外之分,那么果也有两种,所谓内果,外果。缘在一些地方也称为因,如我们前面讲,那么就是外因,内因,由因生果,果当然就有内果,外果。所谓内因是针对有情众生来讲,有情众生就是内果,外因就是针对无情物如手机电脑等无情物。总之,有情也称为补特伽罗就是数取趣,不断的三世流转的故名数取趣,之所以会不断的三世流转是因为十二因缘为因,这就是内因。那么外在的手机电脑等,就是人工,电子元器件,四大等为因,所以有手机电脑。
当然末法时代很多世智辩聪的业障深重辈就会说,植物也是有情,这是错误的,情是情识,知觉乃众生,有主观能动性的,没有谁见过一颗大树在他面前跑来跑去,含羞草之所以会开合是因为特殊的类似网兜的植物蛋白结构。另外又有人说机器人,机器人是按照事先编写的程序来运行的,超出程序之外就无反应,它如果有主观能动性有知觉,还需要事先编写什么程序?这些愚痴人的奇谈怪论我们且止!
原文--外因缘者,如泥团、转绳、陶师等和合故有瓶生;又如缕綖、机杼、织师等和合故有氎生;又如治地、筑基、梁、椽、泥、草、人工等和合故有舍生;又如乳、酪、钻器、钻摇、人工等和合故有酥生;又如种子、地、水、火、风、虚空、时节、人工等和合故有芽生;当知外缘等法皆亦如是。内缘者,谓诸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各各先因而后生。
因为有器世间林林种种的关系,所以才有一切器世间的万有现象产生,也就是说不论是车辆还是大桥还是桌子板凳,都是因缘所生,这里所谓的缘就是促使这个现象(桌子)存在的条件,比如说有泥团,有转绳(做陶器的时候是把泥团放在转盘上转动的,转绳使得泥团成为一定的形状)还有陶工等为缘于是才有陶瓶,这个陶瓶就是众缘而生,当然无自性的。缕綖是织物的细线,很多根细线套在编织的机器上,然后织工操作就编织在一起成为织物比如布匹,此布匹是无自性的因为是以上众缘生的关系,离众缘无布匹故。接着说房屋也是众缘生,所谓培土,筑基,上梁(过去的房子用大木头来做大梁承载小木头,然后铺瓦片或者是茅草),椽就是长木条,泥、草、人工等众缘,所以房屋是无自性的,所谓房屋就是众缘。酥是奶油的意思,这个奶油是牛奶先要成为乳酪,然后用钻器、钻摇、人工才能制造,制造出来的这个奶油是无自性的,奶油即是众缘故,并不是这些众缘生了个其他的东西叫做奶油,奶油就是众缘和合故。又比如种地,地、水、火、风、虚空、时节、人工等和合故有芽生,所谓芽就是众缘和合,离这些缘并没有个别的什么芽可说可讲。外缘生的万事万物都是这样的,因缘和合所以无自性,无自性故因缘和合。
一:内因缘专门就有情众生来讲,不论是人还是狗狗猫猫都不是固定的,都是三界轮回的,之所以轮转是因为十二因缘,所谓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各各先因而后生。
离十二因缘并没有轮回这个现象可说,离轮回就没有有情众生可讲,我们就是轮回这个现象的具体体现,所以有情众生称为补特伽罗。
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龙树菩萨讲种地讲生芽这个现象产生需要的缘中有虚空,一般的人会想,你说肥料,雨水,时节还能理解,可这个虚空跟芽有什么关系,虚空能够生芽?实际上种种缘中有主要的缘比如种子,也有相对主要的缘而次要的缘比如肥料,雨水,虚空等,这个现象是众缘所生,那么在这里虚空也是生芽的一个关键条件,这里的虚空就是讲的不相违因,是大乘十因之一(这里因就是缘,我前面反复强调了很多地方讲因实际是讲的缘)。这里的虚空就是无障碍的意思,倘若这个公路上堵车了我们开车过得去吗?肯定过不去,此虚空使得芽生无障碍故也是缘之一种。没有这个无障碍的条件芽就没法生,生到什么地方呢?所以大家应该明白一点,一切现象一切果,不论是内还是外必须要众缘不缺,倘若缺一种,那么这个现象这个果就不会产生,这个是一切因缘法的定则,大家一定要牢记。 2. 由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之和合连续之假象产生内因缘所生法,因为先世无明对于实相无知的关系,迷异熟识迷异熟果就是无明(迷异熟识就是迷理无明,迷异熟果就是迷事无明),无明于是就有种种染污的造作,有造作使得阿赖耶识熏习成为种子,于是阿赖耶识入胎和合父母的缘,于是有这辈子的五蕴,所谓名色,名是精神方面的受想行识,色是身体等。有名色有六入,所谓眼入乃至意入,有六根六入于是有触,触色声香味触法,有触于是有受,所谓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有乐受于是有爱,有爱就有造作所谓取,有取就有未来往生到三界中的“有”也就是业种,有“有”于是有下一世的生老死,这里不说病是因为病主要是人道,鬼道,地狱道,畜生道,而天道没有病。因为有十二因缘所以有有情众生的生死轮回。
原文-若法自性无,他性亦无,自他亦无。何以故?因他性故无自性。若谓以他性故有者,则牛以马性有,马以牛性有,梨以柰性有,柰以梨性有,余皆应尔而实不然。若谓不以他性故有,但因他故有者,是亦不然。何以故?若以蒲故有席者,则蒲、席一体不名为他;若谓蒲于席为他者,不得言以蒲故有席。又蒲亦无自性,何以故?蒲亦从众缘出故无自性,无自性故不得言以蒲性故有席,是故席不应以蒲为体。余瓶、酥等外因缘生法,皆亦如是不可得。
这里接着解释外法,开始就借因他性来阐明无自性,第一段的这个“他”是说的生起这个法的众缘,比如电脑是显示屏,主板,显卡等众缘和合而有的,那么既然是显示屏,主板,显卡为缘而有电脑,电脑就是不存在的,电脑就是众缘(显示屏,主板,显卡)故,那么既然这么讲,显示屏,主板,显卡就是有的?也没有的,也是无自性的!何以故?因为显示屏是晶体管,有色金属等众缘和合故,主板是芯片塑料晶体管,画板软件软件工程师等众缘和合故,因此自性是无(电脑是无),他性(显示屏,主板,芯片等电脑依的众缘)还是无,他性自性都是从众缘生故,所以无自也无他。
另如果这个东西(自)是本来存在的,那么就非是其他条件(众缘)产生的,因自就非他,如果这个东西是因为其他条件产生的,而不是自己就存在的,因他就非自。好比电脑是因为“他”主板等而有,那么因他就非自,自体就是空,就没有电脑可得。如果电脑是真的存在的,所谓有自性的,那么电脑显然就不需要显示屏芯片等诸缘,因自就非他,可这样违背事实。所以在电脑这一法上讲自讲他都是不对的,所以这里讲“自他亦无”。
因他,就是依众缘,以他之他,这里的他就是说在自己这个范围以外的事物,器世界的一切事物桌子板凳手机电脑瓶子地球等等,所促使这个器世间事物产生的众缘有两种,一种称为疏缘,比如在种地这个事情上讲雨水,肥料,耕作,人工等就是疏缘。二种称为亲缘,种地这个事情上讲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瓜种才是瓜的亲缘,豆种才是豆的亲缘。再者如制作陶器,疏缘就是转绳,转盘,人工等,亲缘就是泥团。一切器世间的事物,比如这个西瓜大豆,比如陶瓷,它们需要的亲缘和疏缘对于它们来讲不能称为他,因西瓜大豆存在即是众缘是体现故!离雨水,土壤,肥料,种子,时节无别西瓜大豆可说可讲,所以不论是亲缘还是疏缘都不能称为他。如果要讲器世间的万事万物是因他性而有,既然亲缘疏缘不能称为他,那么不相关的称为“他”,那么牛是因为马而有吗?马不是牛的亲缘也不是牛的疏缘所以才相对于牛而为他,既然说万事万物是因他而有,牛是因为马而有?梨是因为柰(小苹果,花红)而有?显然不是这样啊,牛跟马有什么关系?苹果跟梨子有什么关系,所以不应该讲万事万物是因他性而有,都必须是自己的亲缘疏缘而有的,但亲缘疏缘是自就不是他。
那么既然不能讲因他性而有,他性有没有跟这个事物没有关系,这个客观事物有关系的就是促使自成立的亲缘疏缘故,既然这样讲,那么促使这个客观事物成立的亲缘和疏缘是假立的他,这样讲那么客观事物因他而有,就没有毛病了吧?这样讲也是错的,就比如我们用芦苇(文中是说的蒲草,蒲草就是水烛)来编织凉席,既然是用芦苇来编织凉席,那么凉席和芦苇本来就是一体的,就不能说芦苇相对于凉席是他,这就是一个东西啊,怎么能说是他呢?所以因他而有是不成立的(即便把此事物产生的缘界定为他也是不对的),再譬如用显示屏,主板,显卡组装成为电脑,电脑就是显示屏,主板,显卡等啊,怎么能说显示屏等是他?那么既然不是他如何讲因他而有?
其次芦苇也没有自性,芦苇也是不存在的,所谓芦苇蒲草者,也是种子,土壤,时节,肥料,雨水等众缘和合而有故,非离它们的缘也就是种子,土壤,时节,肥料,雨水等众缘有个什么芦苇蒲草可讲可说!所以不应该讲因他故有,他也是无自性的啊(说席子无自性,然而芦苇有自性当然不成立,既然芦苇也无自性,如何讲依“他”芦苇有凉席?),不存在的东西如何产生存在的东西?那么怎么能够说器世间万事万物是因他(缘,亲缘和疏缘)而有?
这里龙树菩萨讲牛马蒲席不可得,是从缘到果的,那么果不可得,果即众缘故,不是因“他”所谓众缘而有,那么果就不是从众缘生的,果法无自性根本不存在的,那么此果法且没有的,还有这个果法的生?所以果法是无生,通过以上的现观,那么不论是说从此果法的亲缘疏缘讲都不是因他(亲缘疏缘)而生,也不是无关的事物而生来讲,依无关的事物(无关的他)有生,那么此果法就是无生,就是毕竟空的!我们讲无生,是为了破有生之缪执,遍计所执,并不是离有生之外还有无生,有生破也就无无生了。
原文-- 内因缘生法皆亦如是不可得,如七十论中说:‘缘法实无生;若谓为有生,为在一心中?为在多心中?’是十二因缘法实自无生。若谓有生,为一心中有?为众心中有?若一心中有者,因果即一时共生。又因果一时有,是事不然。何以故?凡物先因后果故。若众心中有者,十二因缘法则各各别异,先分共心灭已,后分谁为因缘?灭法无所有,何得为因?十二因缘法若先有者,应若一心、若多心,二俱不然。
这里就开始讲内因缘,所谓内因缘我在前面也解释了,就是说的有情众生,有情众生为内因缘,石头电脑桌子板凳器世间为外因缘,内是讲的有心识有主观分别的,石头板凳当然没有心识不能分别故是外,这里龙树菩萨引证了七十论,这本论在我国的大藏经中是没有的,有些人说是数论外道的《金七十论》,这不可能的,龙树菩萨不可能引证外道的经论,有些人说是天亲菩萨的七十论,这更不可能,天亲菩萨比龙树菩萨要晚出生数百年,他是公元三四世纪的人,龙树是一世纪的人,所以只能是龙树菩萨说的这本论在早在印度是有的,后来没有翻译到中国来,同时也证明在他之前就有菩萨讲中观的,中观并不是龙树菩萨才开始讲。
在这本七十论中就系统的讲过中观,其中说“缘法实无宗,若谓为有生,为在一心中?为在多心中?”,这里的“缘法实无宗”就是立宗,也就是讲内因缘法也是无自性的,无宗就是讲无自性的无自体的。下三句就开始讲为什么说内因缘也就是有情众生是无自性无自体的?是因为“若谓为有生,为在一心中?为在多心中?”,这里说缘法,就是讲的十二因缘法也称为十二有支,十二有支这里的有支是表面看起来各个不同故,十二因缘是成立众生的根本,讲十二有支如我们前面讲无宗,这里的无是讲的本来无有毕竟无有的,并不是说本来有或者已经有后来让他没有,是从本以来就无所有的。自,就是自体的意思,无始以来,一切在三界流转的众生,现在不论是人,是狗,是猫,是猪等依十二因缘流转,不管过去世是个什么,未来世是个什么,都是毕竟无有本来无有的,因为十二因缘法之自体是毕竟空寂的,十二因缘来讲每一支没有所谓生,当然没有生就不会有灭,所以也就无灭,无生无灭就空寂,既然十二因缘如此,那么一切众生人,天人,猫猫狗狗全部都是空寂的。
为什么说十二因缘每一支都没有生?都没有灭?是空寂的?因为如果十二因缘每一支是有自体的,那么既然有自体是确定存在的,是在同一个刹那中,还是在多个刹那中?比如十二因缘中无明是一支,行是一支,无明缘行,假如无明和行都是有自体的存在的,既然无明导致行,那么两者是在同一个刹那产生的?还是两个不同的刹那产生的?也就是这里的一心,多心中?这十二支是同时而有的,还是多个时间段各自有的?不论是同时而有,还是多个时间段各个有,比如无明在这个时间段,行在下一个时间段都是不对的!为什么这么讲?首先我们要清楚,无明,行这两支是能引支,过去世没有断除无明,导致染污有漏的造作引发来生阿赖耶识入胎,产生名色也就是来世的五蕴,名色的基础上有六入,有六入于是有接触色声香味触法,于是有触,有触就有感受,这五支是过去世的无明和行所引,就是所引支。在现在来讲,阿赖耶识为福,非福,禅定业所熏习,后后种子随逐,于是这辈子结束了,又产生下辈子就导致下辈子的生老病死的苦果,是有一个次第性的,先因后果,事实就是这样的,如果十二支在同一个刹那,那么就不是先因后果的,那么就成了因果同时了,就违背十二因缘本身的次第性了(更何况现实世界中都是妈妈和儿子不可能同时产生的),当然不可能在一心中。
如果在一心中,在同一个刹那就有十二支,那么十二支就是平等的,就好比左右手一样的是平等的,左手向上跟右手向上不向上没有关系的了,既然没有关系,如何说前面支是后面支的能引支,马是牛的能引支吗?这不可能嘛!那么十二因缘也就无法成立了,所以十二因缘在同一心中,同一刹那就产生了是不对的。 那么这里为什么要说“心”而不说时间上的刹那?因为任何人感知任何事物都是现前的一刹那故,也就是平常说的一念,大家心平气和的观察自己的心念,是不是一念一念的?就是一刹那一刹那的,所以我这里解释为刹那和龙树菩萨的一心多心是一个意思的。
那么既然在同一刹那产生十二有支不对,十二有支是各各别异而起的?比如现在产生一个,过一个小时再产生一个?这样讲也是不对的,因为我们讲无明缘行,凡夫众生的染污行,比如贪嗔痴造作杀盗淫妄肯定是因为无明,不无明怎么会贪嗔痴呢(我见就是无明的体现,不认定有我,你总不会为隔壁老王去杀去抢吧)?既然讲十二因缘每一支在多心中有,是多个刹那不同产生的,那么无明和行就没有关系了,比如昨天已经不存在,昨天你吃了饭,并不是你今天饱的因,你今天不吃饭今天能饱吗?你不能说我昨天吃了饭,所以今天不用吃饭,这是不对的,你今天饱是因为你今天吃了饭。如果讲十二因缘是各各产生,是在多刹那产生的就会遇到这个问题,昨天吃饭跟今天的饱有什么关系呢?无明跟行就成了没关系了。
另外如果十二因缘是各各别异产生的,那么先一念心有无明,问题就在于心识一刹那有九百次生灭,就算观察不如此细微,可大家晚上都睡觉的,眠熟无梦我们的意识心就断档了,那么在第二天,我们昨天的无明就没有了啊,那么为何第二天我们还有贪嗔痴呢,别人骂我,我还是恨恨的呢?这个嗔恨行又是从哪儿冒出来的?不论怎么样讲,前面的已经灭了才有后面的,昨天不存在了才有今天,这个是事实,任何人都无法反驳,那么十二有支既然是各各别起,前面的必然灭,后面的才能生,前面的既然已经灭跟后面的生又有什么关系呢?已经灭就是不存在啊,不存在的东西如何产生存在?如果不存在可以产生存在,为何虚空不会降下黄金呢?所以十二因缘体本自空寂,一切众生本自空寂,毕竟空无所有! 【群主】内院看门人 2024/2/19 22:11:50 原文-是故众缘皆空。缘空故,从缘生法亦空,是故当知一切有为法皆空。
有为法,有为就是造作的意思,万事万物哪怕是深山老林里面的植物也是雨水,种子等缘和合而有,不是本来有,哪怕就是一颗鹅卵石也是因缘和合,何况人类?有为就是造作,就是因缘和合而有的一切现象。有为法不出内外法,所谓外在的器世间和内在的有情众生,这里龙树菩萨讲了内外皆无自性,就总结说,不论是内法还是外法都是空,因为皆是众缘和合而有,所以一切有为法皆空无自性。
这里有个问题,通常都是讲先观生空(内空)后观法空(外空),那么在这里龙树菩萨为什么是先观法空后观生空?主要是三个原因,第一承上启下的关系,前面讲了因缘生法,因缘生法主要是就法空讲,所以先明外空后明内空。第二从本而末的次第关系,生空是包含在法空中的,所以先明法空。有为法是众生之体,众生乃有为法之用,有情众生人类猴子鸡鸭等毕竟是依器世间而得存在的,没有有情众生器世间没有意义,,所以有情众生就是器世间之用,并且众生之相就是有为法相续和合之假相故,比如男女老少之相本质是四大和合相续之假相,离四大更无有男女老少之相可讲。第三结明内外因缘生法皆不可得。
原文--有为法尚空,何况我耶?因五阴、十二入、十八界有为法故说有我,如因可然故有然;若阴、入、界空,更无有法可说为我,如无可然不可说然。
这里接着讲,有为法尚且是空无自性的,不存在的无实体的,那么人是不是有为法?肯定是啊,所谓十二因缘有才有人可讲可说,那么人是有为法中的一种,当然有为法是空无自性无自体,人属于有为法,人必然是空无自性无自体可言,所以这里讲“有为法尚空,何况我耶?”。
我们平常讲的我是以什么来讲我,不外乎有五蕴,有十二处,有十八界所以讲有我,比如平常人说我思故我在,这里的思就是想蕴,思只能证明想蕴存在,如何证明我存在?平常说身体存在,可身体存在只能证明心肝脾肺肾四肢存在,你能说心脏是我?那么肝脏是不是?如果心脏肝脏肾脏都是我,岂不是成了一个身体很多的我了?有些人又说我有感受所以有我,但感受是受蕴,受有三种,所谓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有三个我?有些人说我能努力赚钱我能造作所以有我,努力造作是行蕴,行蕴是变动的,所以你努力才有钱,倘若不变动,你努力不努力不也是当一辈子的穷光蛋吗?既然是刹那变动,岂不是有无量无数的我?那么何年何月何时的我才是真的我?又说我能认识所以有我,认识是识蕴!是了别的总相,是能观察的功能,要是没有所观察的对象,你又如何证明你能看?那么所观察的是狗屎,我就成了狗屎了?!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存在只能够证明五蕴存在,却不能证明我存在的。
这里用五阴不用五蕴,蕴是聚合的意思,而阴是遮盖的意思,因为众生执着五蕴,比如前面这些人执色身的,执感受的,执造作的,执有主观分别的,这些执我的缘故不见真性,好比被什么东西遮盖住了看不见青天白日了,就称为阴。
接下来说的十二入,就是十二处,就是六根,六尘,因为六根在我们身上长着,比如眼根乃至意根,比如眼睛在我们身上长着,既然是我们身上长着是不是依身体为处?色尘乃至法尘是相对于六根观察的对象,不属于我们身体上的,是观察的处所,处是处所的意思,方所位置的意思,眼睛有眼睛的处所,色尘有色尘的处所,眼根在内的,色尘在外的,乃至意根在内,法尘在外的,各有各的处所,由眼根对色尘于是有眼识,乃至意根对法尘于是有意识,平常人唯物论认为有我,不外乎就是因为十二处,这样分析下来所谓的认识不外乎就是十二处,并且十二处都是分开的,各有内外的,是很机械性的,比如要根尘相对才有作用,就好像机器人一样的必须要发动才有动作,根尘相对譬如机关一样的(好比机器人是要扫描前方的物质才能认识,既然是十二处那么就是机器人一般的,就根本没有主动性的我啊),是完全被动的事情。
十二处是各各分开的,各有各的处所的,比如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乃至意根,各有各的处所,眼睛不是鼻子,鼻子不是耳朵,并且根相对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也各有各的处所(声音是声音,气味是气味,色尘是色尘),根尘相对才有动作作用,譬如说很多的机关一样的,虽然打开机关机器能运作,但各是各的功能处所,十二处也是各各各别的,这就譬如一个一个的零件凑成一个整体,其中并没有一个主体的存在。
那么有些人说十二处是机械的,那么我能认识啊,我知道谁谁是我爹妈,怎么能说机械呢?那么你为什么能认识?因为有十八界!十八界是讲的,眼识界乃至意识界,眼根界乃至意根界,色尘界乃至法尘界,界就是种子,功能差别的意思,你想,你眼根有眼根有眼根的功能,色尘是色尘的功能比如手机,你能认识是认识的功能,各自都是各自的功能,功能和功能不同不就是界吗?不同的功能存在只能证明功能存在,却不能证明功能背后有一个一致性的我啊!倘若有一致性,那么岂不是说能用嘴巴来看?耳朵来吃饭?这不是咄咄怪事嘛!
仔细的分析所谓我根本是不存在的,存在的所谓内外在的身心以及世界不外就是这十八界,我是独一的,是主体的,主宰的意思,不可能有很多个,而且一一都是这根尘识所概括,除根尘识之外并没有别的东西可说可讲,基本上十八界就摄尽了现象界的一切法了。
既然一切有为法都是缘生,缘生就无自性,那么五蕴,十二入,十八界都是有为法,那也是缘生的,众缘所生法就无自性就是空,实体不可得的,任何事情我们讲如果有,我们就讲有,如果无,我们就讲无,那么既然如此,“我”假如是真实存在的东西,什么东西是我呢?所以不论是人还是猫猫狗狗还是别的什么,都是不存在的,无实体无自性的也就是无我的。
原文-- 如经说:‘佛告诸比丘:“因我故有我所,若无我则无我所。”’
我们讲有我才有我的车子,我的钞票,我的房子,我的妻儿等,这些是依我而有的,倘若没有我何来的我的妻儿钱财?也就是说没有我就没有我所有,既然我是无自体的,不存在的,那么我所有的一切也就无法成立了,就没有我所有了。不是现在才没有我没有我所有,是过去,现在,未来都是如此无我亦无我所。而有的是什么?有的不过是众缘而已,众缘有就无自性,无自性方能众缘有。
原文-- 如是有为法空故,当知无为涅槃法亦空。何以故?此五阴灭更不生余五阴是名涅槃,五阴本来自空,何所灭故说名涅槃?又我亦复空,谁得涅槃?复次、无生法名涅槃,若生法成者,无生法亦应成;生法不成:先已说因缘,后当复说,是故生法不成。因生法故名无生,若生法不成无生法云何成?
这里的有为无为中的“为”是说的造作,有造作所以就有生起的功用,我们就是过去世造作善恶业形成种子熏习在阿赖耶识中,这辈子遇到爹妈的缘于是有今生,所以我们是因缘和合而有,既然是造作而有,那么造作就有功用,功用尽了那么就灭了,就称为凡夫俗子死掉了。如果没有造作就没有生起的功用,没有生起的功用那么也就没有灭这回事情,既没有生也没有灭就是不生不灭法,就是无为法,这里是说的涅槃的别名即是无为法也。
小乘佛教有说无为法有九种或者有三种,俱舍论立三种无为法,分别是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虚空无为,其中择灭无为就是涅槃,百法明门论立六种无为,虚空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不动无为,想受灭无为,真如无为,其中虚空无为是真如所显二空,真如无为其实就是第八识所显性,非择灭是讲的真如本净,在凡不减在圣不增,择灭无为就是无余涅槃,不动无为是包括四禅以及以上的禅定,都不苦不乐故,想受灭无为是灭尽定。
这里讲的无为就是讲涅槃,小乘以见道发起的生空慧,断一切起生死的烦恼,也就是见惑和思惑(见惑思惑也就是平常说的我见我执,我执属于三界爱故名思惑),这些烦恼分别有见所断和修所断两种,灭除烦恼无明,那么今生的五阴也就是这个业报身灭了就不会再出现来生的五阴身了,就更不复生,灭尽十八界,只有本心常住不灭,这样就是涅槃。
在大乘来讲,小乘行人经常讲小乘有涅槃可得,这就是法执,因为本来五蕴就是空寂的就无能灭可灭的,并且根本就没有我的,那么谁证涅槃?谁得涅槃?既然没有我,何来的我得涅槃?再说涅槃是对生死来讲,那么生死来讲五蕴本来是空,而且本来无我,就没有实体的,那么当然就本无生死,没有生死,涅槃相对生死来讲,生死即空,涅槃对何来讲?涅槃既然不能立,那么无为法是不是空?真性有为空,缘生故如幻,无为无起灭,不实若空华!
原文--是故有为、无为及我皆空。
这里对以上的进行总结,这个小节就讲完了,龙树菩萨就进行总结,总结法空(外空),人空(内空),可能大家还是没有搞明白,为什么外空为法空?并且人空是包含在法空中的?因为一切能认识的也是所认识故,比如我们依这个身体五根,根尘相触而生识,识能对于外在的对象了别认识,但这个五根虽然长我们身上却是了别的对象(比如你照镜子认识自己的样貌),乃至这八个识也是了别的对象,比如你的意识对于视觉(眼识)能认识吧?肯定能,对于身体舒服不舒服能认识吧?肯定能,但你眼识属于是能认识,能认识却被意识所认识,乃至意识本身也能被意识认识,所以讲能认识的都是所认识的认识对象,那么外空(所)肯定是包括内空(能)的,所谓法空就包括我空了,只是在前面讲外空是器世间,内空是有情众生,器世间是所认识故,有情众生是能认识,但有情众生亦是所认识。
在这里龙树菩萨总结万事万物,不论能所皆是空无自性的,故是法空,人空。对于因缘所生法彻底的正确的认识,那么就明白万事万物,有为无为全部都是毕竟空的,有的就是因缘法,正因为有因缘和合所以一切皆空,正因为一切皆空所以万事万物毕竟空寂,这样究明了诸法的实相甚深空义,所以这一门可以摄其他的十一门,其他的十一门不过是对于我空,法空的更具体的分析。先体,次相,次用,后总,后别,有次第性,比如这个手机,整体如何先讲,然后讲这个手机的相如何,比如屏幕多大,颜色如何,配置如何等,然后讲用,有什么样的功能,然后总的说来如何,最后对比其他的竞争品牌就是别,那么这里讲法也是如此。接下来是具体的分析,当然这一门属于是总就可以贯通其下十一门,我们对于这一点有了解,那么读十二门论就有头绪,有线索,就能明本旨。
观有果无果门第二
原文—复次、诸法不生,何以故?
钝根的人对于以上讲的还是不明了,其实我估计都不明了,大家听得也是似懂非懂的,不明了的关系,所以就会产生一个问题,诸法都是因缘生,比如爹妈生孩子,孩子就是果,这个孩子既然是存在的不是没有的,虽然是因缘生,但也是存在的啊,那么这个果你总不能否认吧?如何说是空呢?进一步万事万物都可以说是果,但凡存在的都是果,都是因缘生的果,一一缘也是果,比如手机是众生相似的种子以及软件工程师,硬件工程师,产业工人,电子元器件等众缘和合,但手机是存在的,手机是果,众缘和合的果,这个果,我明明在使用,如何说是空的?这样想的人是聪明人,愚蠢人的就不会提什么质疑,就会大妄语,哎呀,我懂中观了,一切皆空嘛!这就是愚痴人无可救药了。
所以这一门就专门来讨论到底是有果还是没有果,这个孩子到底是存在还是不存在?这个手机,我们手上拿的这个东西,到底有没有呢?所以这一门称为“有果无果门”。
这里说复次,就是继续,更进一步的意思,上面说过后当复说,就是上面讲内空外空,龙树菩萨认为还不够详细,当复说就是后面还要仔细分析,进一步分析的意思,这一门就开始仔细分析,进一步分析诸法不生的真实道理。
分析什么?既然讲果是存在的,那么果是从因缘而生,这个果是因中先有果而生?还是讲因中先无果后面逐步发展有果而生?所以这一门就别观果法,上一门以四义为门,众缘所生法,是即无自性,若无自性者,云何有是法?这一门讲有果无果主要是以破为门,破除凡夫小乘等执因中有果,因中无果等的缪见,同时就显示正义,总而言之般若主要是依破而显,这个方法就是“烘云托月”。
诸法实相,就是因缘生法之相,离此相别无个什么相可得可说,一切存在看起来恍惚是有的,是宛然如幻的,如水中月,镜中花,看起来有实际是没有的,所以一切存在之体毕竟空寂,刹那离此幻有之相,诸法本来就远离空有,能所,美丑,好坏,增减的,本来就离名言的,所以在实际来讲实在没有什么能破所破可说可讲,一个东西是有的或者是没有的(如果是没有的比如上帝,我们可以详细的解释为什么没有),才可以讲如何如何,一个东西他既不是空也不是有,如何破?又破个什么呢?
凡夫俗子不明白这个道理,就有种种邪执,比如认为苦瓜种子结苦瓜,苦瓜既然是果,他们认为这个果本来就是在苦瓜种子里面的(或者称为性能),或者不在苦瓜种子里面,那么肥料中,雨水中,土壤中有这个苦瓜(果),比如进化论认为猴子变人,是因为猴子有所谓的人的性能(不然他们为啥不说蟑螂变人呢?),所以猴子为因人为果,人是猴子变的,这就是遍计所执,有这个遍计所执的根本原因是他们有人我见和法我见的关系,有遍计所执所以才需要破除,当然没有遍计所执就不用破除。
原文--先有则不生,先无亦不生,有无亦不生,谁当有生者?
这里和前一节是一样的,先说宗本,这里讲先有,就是说因中如果已经有果,先无,是说因中如果先无果,这里讲有无,就是讲因中亦有果亦无果,这里讲的先有,先无,有无三义,就是一般说的有无四句,先有是第一句,先无是第二句,第三句通第三句和第四句,所谓四句就是讲“有”第一句,“无”为第二句,「亦有、亦无」一句,以及「非有、非无」一句,这里就破四句,所谓亦有通的非无,亦无通的非有,所以这里是破四句的,所谓离四句绝百非,为什么要离四句绝百非?因为凡夫外道乃至小乘等所执不超过这四句之范围,这一首偈就能遍破一切。
进一步讲一切外道,他们认为能生和所生都是有自体的,都是决定的是有自性的,比如基督教认为上帝为能生是真的有上帝,汤姆是上帝生的也是决定有的,乃至道教认为道是真的存在,道所生的万事万物也是真的存在,这就是计能生和所生都有自体,并且有决定相的。
再比如数论(古印度哲学流派)执这个因中必定有能生之果,小乘部派佛教说一切有部执过去,现在,未来都是真实有(现在很多人拍穿越剧,跟说一切有部差不多,既然可以穿越回到过去,那么过去,现在,未来肯定真的有),不过说一切有部认为三世真的有,但必须要因缘才能生。胜论(印度哲学派)和大众部(和说一切有部一样,属于小乘部派佛教)他们执“法有现在而本是无”,他们认为稻谷是有的,但稻谷种子中是没有稻谷的,就是果在因中是没有的,但因中已经有能生果的力(类似进化论,猴子中是没有人的,但猴子具备成为人的能力),所以果当然是有,这些都是计能生所生有自体的。
龙树菩萨观一切法实相并不是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所能决定,所以讲这一门。
原文-- 若果因中先有则不应生,先无亦不应生,有无亦不应生。
这里就开始系统的阐述宗本,诸法离言不在四句中,何以见得?就是“若果因中先有则不应生,先无亦不应生,有无亦不应生。”就凡夫俗子的缪执进行反驳,如果按照凡夫外道以及小乘的缪执,那么因中如先有果则不应该是因缘生的,既然已经先有了,为什么还要因缘生?所以因中先有果这个说法是不对的。那么如果因中没有果,这也是不对的,既然因中没有果,那么种瓜就应该得豆,种豆就应该得瓜,可谁见过这回事情?所谓亦有亦无也是不对的,外道说猴子不是人,但人是猴子进化来的,猴子有人的能力,这就是亦有亦无,这当然是乱讲的,这也是不对的。还有讲因中非有非无的,非有就是无,非无就是有,那么此外道辈到底在说有还是无(这种说法典型的就是不死矫乱外道)?
接下来开辩因中有果无果,亦有果亦无果,非有果非无果这些说法有七大过,所以这里称为七破。
原文-- 何以故?若果因中先有而生,是则无穷。如果先未生而生者,今生已复应更生。何以故?因中常有故,从是有边应复更生,是则无穷。
这里主要是破“说一切有部”,说一切有部认为因中已经有果,譬如说稻谷种子结稻谷,他们认为稻谷种子(因)中已经有稻谷(果),所以后来种植和合雨水肥料的缘故才结稻谷,这里龙树菩萨就破斥道,这样讲是犯了无穷过的。
讲常有,就是说的本来就有,有边,就是讲果还没有产生,如果因中已经有果,后来又生起了果,即便生起了果,因中还是有果的,都是果故,比如稻谷种子结稻谷,后来结了稻谷,稻谷种子中还有稻谷(果),此稻谷(因中果)和后来生的果(果中果)同样都是果,那么就都是存在的,既然都是存在的,就成了一因有两果了,乃至此两果产生更应生果,于是果更生果,就成为无量无数的果了,谁种稻谷是种一颗就收获无量无数呢?所以说一切有部这样讲因中先有果是犯了无穷过的。 也就是讲譬如生孩子一样,妈妈的肚子里面本来就有孩子(因中有果),后来生了孩子(果),岂不是就应该是两个孩子吗?一个是妈妈肚子里面本来就有的孩子,一个是生出来的孩子,这怎么可能呢?所以因中有果是不对的。
并且还会犯无穷过,既然因中有果,譬如西瓜种子里面本来有西瓜,那么后来结出来的西瓜就不是本来有的西瓜,是结出来的西瓜故,那么西瓜种子中就应该还有西瓜(因中的西瓜),这样岂不是一颗西瓜种子可以结无量无数的西瓜出来了(凡是结出来的西瓜就不是因中本来的有的西瓜,因中本来有的西瓜就会产生无量无数的结出来的西瓜)?可这不可能啊,所以因中有果是错误的。
原文--若谓生已更不生未生而生者,是中无有生理;是故先有而生是事不然。
龙树菩萨如上破斥之后,执因中先有果的人就说,我们不是这样讲的,我们是说的生了就不会再生了,因中有果论的人就讲譬如说一个房间里面有个人,如果这个人走出了房间,那么这个房间就没有人了,因中有果也是这个道理,果既然出现了,那么因中就没有果了,譬如房间里面的人走出来了,所以就没有无穷过这个问题。我们说因中有果,是譬如此人没有走出房间以前,因中有果但还没有产生果,那么这个房间应该可以出来人,出来人之后房间也不会再有人,所以没有无穷过这个问题。
龙树菩萨破斥,这两种说法都是没有道理的,如果已生果和未生果同时有,比如房间本来有个人,走出来就不是在房间中,在房间中就不是走出来,既然有走出来的人(果),那他又怎么会在房间中?在房间中就是不走出来,走出来就不是在房间中,因中既然有果那么就不应该后来出生,后来出生就不会是因中的果!再譬如稻谷种子里面既然已经有稻穗,为何还要再生稻穗?既然种稻谷种子收稻穗,那就证明之前没有稻穗啊,如果本来就有何必再生?何必再种?如果因中本来就有果,大家就不用种稻谷了,稻谷种子中本来就有稻穗故!所有因中有果按照你们这样讲还是没有道理的!
原文- 复次、若因中先有果而谓未生而生、生已不生者,是二俱有而一生一不生,无有是处。
接着说,如果按照说一切有部讲的,如房间里面有个人(因中先有果),后来出来了(成了果),那么就成了已生和未生没有区别了,譬如家里面本来就有小明这个人,后来他妈妈又生了小明,哪儿有这种事情呢?既然已经有小明,他妈妈后来生的就不应该是小明嘛!所以他这里讲“未生而生”和“生已不生”这两者不可能同时存在,好比家里面本来就有小明这个人,他妈妈后来就不可能再生小明,所以因中本来没有果才是对的,因果来讲,对因称为果,既然因中有果,后来又生果,就成了俱生果了,就矛盾了,显然因中有果是逻辑错误讲不通了。
原文-复次、若未生定有者,生已则应无。何以故?生、未生共相违故;生未生相违故,是二作相亦应相违。
还有我们讲已生和未生之所作相是违反的,比如黄瓜种子结黄瓜,这个黄瓜种子和黄瓜相貌,作用完全是不同的,没有听说谁吃凉拌黄瓜种子的,作用不同相貌不同,而且正好是相对的,比如没钱为因所以打工,后来拿工资,拿工资有钱和没钱是相反的,没钱和有钱相貌作用完全不同的,既然说因中有果,那么就是穷光蛋已经有钱(有果),那他为什么又是穷光蛋?为什么要做生意打工才有钱呢?所以果因,因果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所以未生如果因中已经先有(他有钱),那么他就不是穷光蛋,就不必做生意打工才赚钱而有钱。所以讲因中先有果是完全错误的说法,未生如果因中先有,那么后来生就不会存在的。
原文-- 复次、有与无相违,无与有相违,若生已亦有未生亦有者,则生、未生不应有异。何以故?若生已亦有、未生亦有,如是生、未生有何差别?生未生无差别,是事不然,是故有不生。
再说,有和无是相违反的,无和有是相违反,有就不是无,无就不是有,如果稻谷种子结稻穗,稻谷种子因中有果,那么稻谷种子就是稻穗,稻谷种子后来又生稻穗,此生的稻穗和本来稻谷种子中就有的稻穗就没有区别,那么就没有播种稻谷种子生稻穗这回事情,那么也就没有搞农业这回事情了,因为因中有,果中亦有,这个因果有什么区别?何苦多此一举去搞农业呢?何必再搞所谓播种施肥等无意义的工作?生于未生都没有差别啊!然而绝对没有不播种而收获的事情,所以讲因果有果是决定错误的说法。
所以以上就讲了因中有果这种说法的五种过失,第一是会产生无穷过,第二会产生俱不生过,第三将同责异过,第四是将异责同过,第五是无差别过。
大家看我这么讲会不会觉得说一切有部这些小乘人很愚蠢?其实他们是非常聪明的,只是遇到龙树菩萨的关系被破斥而已,现在末法时代很多人的智商远远不及他们,为什么?比如现代科学也是讲因中有果的,比如他们认为金矿石其中本来就有金,比如猴子本来就有人的基因,再比如他们讲硝酸中本来就有硝酸钠的成份,在2300年前说一切有部的说法是最接近这些说法的,这都是要被破斥的,而之所说一切有部这些小乘人以及这些科学家他们要执着“因中有果”,是因为既然A后来成了B,B不可能是天上掉下来的,不可能是伟人恩赐的,不可能是自然产生的,那么缘中大概是没有的,所以必然是因中有果。
这个因中有果的说法是甩现在很多外道法师几百条街的,现在很多法师特别是藏传佛教的喇嘛“活佛”,他们就说一切都是没有的,都是无的,这样讲就是典型的拔无因果!远远不如“说一切有部” 以及科学家们执因中有果有道理。
原文-复次、有已先成,何用更生?如作已不应作,成已不应成,是故有法不应生。若因中先已有果者,则是果已先时成就,何用更生?是故有过。
这里接着第六破,讲如果因中先有果,那么就会产生无用过,既然果已经先有了,那么何必再生果呢?比如木已成舟,就已经有舟,何必继续用木头来造舟?既然木头中已经有舟,何必木头造舟?所以这里说是“作已不应作,成已不应成”,已经有就不需要再做,再做就是无用功了,就没有意义了,可现见不论做什么都需要原料(因)加劳作才有成果,所以因中有果是没有道理的。
原文-复次、若有生,因中未生时果应可见,而实不可见;如泥中瓶、蒲中席,应可见而实不可得见,是故有不生。
这里讲第七破,所谓“不可见过”,如果因中有果,那么应该有所证明,比如外道讲苹果种子中有苹果,那么我们破开苹果种子应该看到里面有苹果,可里面有吗?显然是没有的,因中就见不了果,所以不能证明因中有果,既然没法证明,这个因中就是错误的说法,因中实际就没有果。
实际讲来,这里是七破因中有果论,其中任一被破,其余就都被破了,比如前面讲如果因中有果,那么后面的造作就没有用了,已经有还需要作什么?其实这样一破,其他的六破就都成立了。
我们上面讲因中有果不成立的七个道理就是七破,但愚痴人看了这七破之后,并不是那么容易明白论主的意思,比如很多人认同进化论,认为猴子变人,猴子有人的性能(因中有果),但没有猴子是人(是猴子就不是人,是人就不是猴子),他们也没有任何的办法指出来某一只猴子是人,既然是猴子就不是人,既然是人就不是猴子,所以他们的道理是不成立的,但他们世智辩聪就说,之前猴子的确不是人,但大火烧了山,相隔很远,于是猴子只能下树,导致逐渐后肢灵活,又开始使用木棍等工具,就逐渐的变成了人,这种错乱的逻辑,其实2000年前就有,有些讲因中有果被破之后,就说因中是有果的,但你看不到因中果,是因为还没有发生变化的缘故,针对这个变化的问题,这里建立四破。
这个学佛一定要结合现实,如果学佛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就证明没有半点智慧生起,要结合实际,比如我们读《摄大乘论》,《成唯识论》乃至现在讲的十二门论,凡夫俗子之所以是凡夫俗子,那么过去世有遍计所执,现在世肯定也有,就比如说因中有果论,不是2000年前才有,是现在也有,还很多,就拿进化论来说,他们说猴子变人,他们也想到以上第七破这个问题,不可见过,谁见过一只猴子在他面前变成的人?那么就被第七破给破了。并且猴子变人在第五破也被破了,无差别故,既然猴子本来有人的性能,那么猴子就是人,既然是人,无非就是古人,今人,未来人的区别嘛,为什么还要猴子进化成为人呢?但他们绝对要跟你扯(这就是见取见,连我见都没有断的凡夫们绝对有见取见的),比如他们会说有个几万年,十年万年的进化过程,就需要接着破。
原文— 问曰:果虽先有,以未变故不见。答曰:若瓶未生时瓶体未变故不见者,以何相知言泥中先有瓶?为以瓶相有瓶,为以牛相、马相故有瓶耶?若泥中无瓶相者,亦无牛相、马相是岂不名无耶?是故汝说因中先有果而生者,是事不然。
有些人反驳龙树菩萨破斥因中有果的七破,就说“因中有果之所以在因中看不见果,是因为还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在因中看不到果”(类似进化论说的地质还没有变迁,猴子还没有运动),龙树菩萨说,既然如此,譬如说泥土来做成陶瓷瓶子,你们说因中有果,那么泥土中必然有陶瓷瓶子的相使得你们这样认为。但现在在泥土中看不见瓶子的相,就好比泥土中没有牛的相没有马的相一般的道理,没有相就没有办法证明因(泥土)中有果(陶瓷瓶子),没有陶瓷瓶子这个相,就证明因中有果不成立,你们说未发生变化所以看不见因中的果,要发生变化才看得见因中的果,在未发生变化之前就没有相(除去泥土的相之外并没有未来果的相),既然如此,你们又如何证明因中有果呢?
就譬如我们讲进化论的错误,在猴子进化成为人以前,猴子并没有一个人相可得,是猴子就不是人,是人就不是猴子,既然讲猴子变化为人,猴子总得有个人相能被观察到吧,依这个相你们来讲可以变成人吧?总得有个依据吧。如果没有果相可得就证明这个是假的,跟变化不变化没有什么关系(也就是讲譬如母鸡不下鸭蛋,母鸡经过变化经过运动也不会下鸭蛋的,因为破开母鸡体,其体内只有鸡蛋无鸭蛋故,鸭蛋不可见就是没有,没有不会经过变化运动而有),因中有果不能成立的,这里就是第一破,所谓责相破。
原文-复次、变法即是果者,即应因中先有变。何以故?汝法因中先有果故。若瓶等先有,变亦先有,应当可见而实不可得,是故汝言未变故不见,是事不然。
接着是第二破,龙树菩萨说,你们说因中先有果,之所以因中看不见果是因为因中果还没有变化,这是逻辑错误。因为你们讲因中先有果,那么你们的变化就是果,倘若变化不是果,那么就因中无果(外道说因中果经过变化才会显现,那么证明必定有变化,有变化就必定有可以观察的因中果,可实际上没有)。应该因中有变,变就是果,变和果是同时的(譬如树上的桃子刚开始是一个小疙瘩一样的,既然“小疙瘩”存在那就证明有变,此小疙瘩就是桃子),所以你们讲因中有果,还是一样的道理,譬如泥土中应该有瓶(因中有果,泥土为因瓶为果,那么变即是果,岂不是泥土中应该有瓶吗?这又绕回来了),然而泥土中并没有陶瓷瓶相可得,所以你们即便说因中有果但未变之前无相可观察也是错误的说法,因为你们承认有变,那么变和果必定同时,这样才可以因中有果故,所以你们的说法逻辑上说不过去,变即是果故,无相可得就证明因中有果,未变无相是错误的说法,变定有相方能成立因中有果故。
这是第二破“责先无变破”。
原文-- 若谓未变不名为果,则果毕竟不可得。何以故?是变先无,后亦应无,故瓶等果毕竟不得。
这里是第三破“责未变之变不名为果破”,如果你们讲因中有果,这个因在没有发生变化之前是没有果的,变化了之后才名为果,譬如泥土做成陶瓷瓶子,在没有做之前是没有陶瓷瓶子这个果的,既然如此就证明泥土中本来没有陶瓷瓶子这个果,你们也说未发生变化之前是观察不见果的,泥土既然是因,未变之前没有果,变化了之后就有果也证明不了之前泥土中本来就有果啊(后面出现的果是变化之后产生的,不是本来就在因中有的)!
再譬如进化论讲猴子变人,猴子不是人,猴子变化了就是人,就算猴子变化了是人,也证明不了之前的猴子是人啊!同样的道理,泥土做成陶瓷瓶子,做成的陶瓷瓶子也证明不了之前的泥土中有陶瓷瓶子,同样的道理,猴子纵使几百万年可以变成人,也证明不了之前的猴子是人,这还是两个不同的物种,譬如鸡和鸭子一样的道理。
原文-- 若谓变已是果者,则因中先无,如是则不定:或因中先有果,或先无果。
大家要看整体的一个次第性,龙树菩萨破斥外道的因中有果论有七破,其中就讲如果因中有果那么因中应该有果相等,被破斥的就说之所以没有果相是因为还没有变,变化了就有果相了,龙树菩萨就接着破斥变化就有果相的错误说法,一者既然讲未变所以因中还没有果相,那么既然未变就因中无果(观察不了故),怎么能说因中有果?二者如果讲因中有果,未变还没有果,那么变就是果,变和果应该同时有(变即是果故,譬如桃树上的青桃子),应当因中可见果相,可果相不见,怎么能说变之后有果?三者如果讲未变所以还没有果相,那么就证明因中无果,因为因中还没有变,那么未变没有果后面变了因中还是没有果的,后面变了产生果只能够证明是变而得的果却不能证明因中本来有果,我们就讲进化论猴子变人,猴子不是人这个是肯定的,就算后面猴子变人了,可之前的还是猴子,猴子和人依然是两个不同的品种(进化论讲猴子变人还是犯了母鸡下鸭蛋的错误)。
有些聪明人就考虑到进化论这个问题,猴子和人是不同的种类,就算进化那也不能证明人是猴子变的,既然无法绕开这个逻辑问题,那么为什么一定要猴子才能进化呢?海豚不可以?蜥蜴不可以?既然可以跨物种进化,为什么一定要猴子?后来又产生了基因学说,进一步发现猴子跟人的基因相像还不如海豚的,所以有些人又讲人是海豚进化的,但也是逻辑不通的,因为还是品种不同,在基因上来讲有百分之一的差别都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种,所以想来想去就只能人是外星球来的,比如电影《普罗米修斯》就讲这个的,既然是外星人而来,那么外星人又是从哪儿来的?实际上万事万物都是无始无终的运作的,人类是始终有,只是大的灾难一到,人类的文明就烟消云散了,剩下的少数人又被隔离开无法互相学习进步,知识也就泯灭了,就又开始刀耕火种了,你想假如这次文明被彻底摧毁,几万年不断沧海桑田的变化,还有什么遗迹可得?
原文-若谓变已是果者,则因中先无,如是则不定:或因中先有果,或先无果。
这里是第四破,破因中有果但未变故所以还没有果的邪见。这里说如果讲因中有果,但还没有变化所以在因中还看不见果,比如泥土还没有做成瓶子,所以泥土中还没有陶瓷瓶子,制作的过程就属于变化,泥土做成了陶瓷瓶子就有果(变化了),那么既然讲因中有果,在这样的前提下就有两个可能,其一泥土中本来有瓶子,其二泥土中本来没有瓶子要变化才有,就是讲因中先无变的果。
也就是讲纵使你讲变是果,没有变就不称为果,那么因中就还没有此变之果,而你们坚持因中有果,那么就有两个果了,一个是本来因中就有的果,一个是后来变化了产生的果,你们讲因中有果那么未变就应该有,你们又说变化了才有果,就成了自相矛盾了,既然因中有果就不应该变化了有,既然变化才有就证明原来没有,所以到底有没有就搞不清楚了,就成了逻辑混乱,自相矛盾,无法成立了(譬如张三是张小明的爹,那么张六就肯定不是,正常情况下一个人不可能有两个亲爹)。
原文--问曰:先有变,但不可得见。凡物自有有而不可得见者,如物或有近而不可知;或远而不可知;或根坏故不可知;或心不住故不可知;障故不可知;同故不可知;胜故不可知;微细故不可知。近而不可知者,如眼中药。远而不可知者,如鸟飞虚空高翔远逝。根坏故不可知者,如盲不见色,聋不闻声,鼻塞不闻香,口爽不知味,身顽不知触,心狂不知实。心不住故不可知者,如心在色等则不知声。障故不可知者,如地障大水,壁障外物。同故不可知者,如黑上墨点。胜故不可知者,如有钟鼓音,不闻捎拂声。细微故不可知者,如微尘等不现。如是诸法虽有,以八因缘故不可知。汝说因中变法不可得、瓶等不同不可得者,是事不然。何以故?是事虽有,以八因缘故不可得。
经过我们上面的分析,大家也就明白了,所谓因中有果论者讲果之所以在因中看不见,比如泥土中看不见陶瓶,是因为泥土中还没有变,变了就看得见了,但我们上面也说了这样讲是大有问题的,其一是不管变不变,既然是讲因中有果那么在因中应该有果相,不然你怎么确定因中有果?如果变了才有果证明之前没有果,因中有果就不成立。其二既然说因中有果,变才能见,那么变就是果,可因中并没有变,变就是果那么就能见“变”,可不能见。其三纵使用泥土做成了陶瓷瓶子,可也不能证明之前的泥土中有果(陶瓶)。其四如果变就是果,那么需要变才有,证明之前没有,一定要讲因中有果,那么就成了两个果了,一个是因中本来有的,一个是后来变的,是本来有的就不是后来变的,是后来变的就不是本来有的,就成了逻辑错误。
因中有果论者面对龙树菩萨这样的反驳当然无话可说,但他们又说,是先有变的,但这种变化不可见,他们认为这样说就成立了他们讲的因中有果,果即是变,因中有变,只是这种变化看不见,那么就不属于前面四种破斥的范围内,他们认为这样菩萨就破斥不了。
龙树菩萨就讲,任何事物(包括变化本身也是一种事物,比如我们变老这显然是看得见的)如果是有的但却不能眼见,不外就是这个物体太近,比如眼睛贴上去了看不见,或者太远比如遥远的星系,或者眼睛有毛病,这里说根坏就是说眼根坏掉了,或者心不住就是讲心不在焉的当然就看不见。又或者有障碍就不见,又或者很多一模一样的东西摆在面前,那么也不可能准确的识别需要的那一颗。胜故不可见比如太阳的黑斑,我们不可见黑斑是太阳的光辉太炽烈。微细不可见比如绣花针掉在草丛中。近不可见,如眼睛滴眼药水,不可见眼药水。远不可见,比如飞机飞得很高,我们看不见。
综合来讲就是八因缘不可见。这里就是讲钝根的人听前面菩萨那么讲还是无法领会菩萨的意思,于是就转计变先有,但因为相有粗细,根有好坏,及未生时细、生已转粗等,故不可见,这样讲他们认为就规避了龙树菩萨的破斥,所以龙树菩萨就接着破斥他们的说法,继续讲果粗细门有四破。
原文-答曰:变法及瓶等果不同八因缘不可得,何以故?若变法及瓶等果极近不可得者,小远应可得;极远不可得者,小近应可得;若根坏不可得者,根净应可得;若心不住不可得者,心住应可得;能障不可得者,变法及瓶法无障应可得;若同不可得者,异时应可得;若胜不可得者,胜止应可得;若细微不可得者,而瓶等果粗应可得。
以变法及瓶等果之相,不同八因缘之不可得,夺其以八因缘故不可知之救,故曰夺破。谓于极近、极远、根坏等虽不可得瓶果之相,然于小远、小近、根净等应可得瓶果之相,而今实不可得,是以不应以由八因缘之不可得者为瓶等果不可得之比例也(太虚大师 十二门论讲记节选)。
首先上来就讲你们说的因中有变(果)完全是为了规避人家的反驳而讲的托词,你们说的不可见是不成立的,都不属于这八种情况导致的不可见,因为因中根本没有变(果)。
为什么这么说?如果因中有变(果)因为非常近的缘故看不见,那么走远了应该可以见。极远不可见,走近了就可以见,眼根坏掉了不可见,眼睛好了就可见,心不在焉不可见专心致志就可见,有障碍的缘故不可见比如有屏风,撤掉了就可以见。如果是很多的相同的东西摆一起你们找不出来,但这些东西纷纷拿开之后就可以见,如果是譬如几百瓦的大灯泡太光亮,导致看不到灯上的黑点,灯关掉就可以见,如果是太微细不可见譬如绣花针,但泥土(因)中有瓶(果),这不属于细小如针尖的东西当然可见。
这里龙树菩萨采用的是“夺破”的手法,所谓夺破就是顺着对方的话语一一进行批判,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手法?是因为变化以及瓶等果之相,跟这个八因缘导致看不见接触不到是不同的,之所以对方讲有变(果)但看不见完全就是托词的缘故,所以他就夺破,抓住对方的语句而展开,详细的辩证这就是“夺破”,通过夺破就树立自己的观点,看不见不外乎就是极近,极远、根坏等情况,但小远、小近、根净等应可得瓶果之相,而今实不可得,所以对方讲因中有果(变)所以不见是矫乱视听的,他这样破斥的目的就是令其他的听闻者明白对方是无理取闹的。
通过辩证,结论就是八因缘导致看不见跟对方的观点成立没有关系,所以对方在胡说!
我们就说譬如说进化论,他们讲漫长的进化,猴子不断的运动蹦跶,还要特殊的猴子品种(偏偏现在还没有这样的猴子)等等也是胡说的,因为他是完全无法证明的事情,就譬如这里外道讲因中有变各种原因看不见的,那么事物变化了总是看得见的吧?可还是看不见,就证明没有,譬如进化论讲猴子变人,现在科技如此发达,我们模拟一个环境来观察猴子变成人,一代人不行,二代人,三代四代人的观察行不行?结论当然是永远不行。
原文—若瓶细故不可得者,生已亦应不可得。何以故?生已、未生细相一故,生已、未生俱定有故。
这里就是说,如果泥土(因)中有瓶(果),这个瓶(果)是因为太微细所以看不出来,那么后来生了,成了看得见的果(瓶子)了,那么这个应该看得见的瓶子(果)还是看不见的,为什么呢?因为既然因中果和后来果是同样的果,譬如前面讲的一个人在房间里面后来走出来,同样是一个人的关系,不可能在房间里面是矮小的人出来就变得高大了,既然是同一个人就不可能有变化,既然在因中看有所谓因中果很小看不见,后来长出来的西瓜那么大,如何解释?只能是开始因中的小到看不见,后来长出来的也应该小到看不见,因为既然是果就是同一个,当然也不可能看见。这里就是“纵破”,从又一个角度否定因中有果,否定比如西瓜种子中有西瓜,南瓜种子中有南瓜是因为因中果太微细而看不见。
原文-- 问曰:未生时细,生已转粗,是故生已可得、未生不可得。答曰:若尔者,因中则无果。何以故?因中无粗故。
讲因中有果的人继续狡辩说,因中是有果的,只是这个因中果没有生之前,比如西瓜种子中有西瓜,这个西瓜种子中的西瓜是很微细的,后来西瓜种子结西瓜,微细的因中果就变大了,就看到了,再比如进化论中猴子变人,猴子有人类的基因很微细(其实现在科学证明也是不同的),后来猴子经过劳动,于是就成了人(粗果),大家就看到原始人了。
龙树菩萨直接回答: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就因中无果,因为因中无粗故,既然你们讲西瓜种子中有西瓜,有细西瓜有后来的粗西瓜,那么因中就无果,因为因中没有粗西瓜。同样的道理按照进化论的说法那么就不是猴子变人,因为遍观猴子不可得人相故(猴子是细相,人是粗相,既然之前是细相就不是粗相,所以猴子不是人)。
这就是责因中无果破。就算按照因中有果论中说的细相在因中有,但粗相在因中是无,粗相在因中是没有的,而粗相方是果,能被了知故,那么就否定了前面讲的细相果在因中的有。
原文-又、因中先无粗,若因中先有粗不应言细,故不可得;今果是粗,汝言细故不可得,是粗不名为果。今果毕竟不应可得而果实可得,是故不以细故不可得。如是有法因中先有果,以八因缘故不可得,先因中有果,是事不然。
龙树菩萨接着破斥说,因中是没有粗果的,如果有就应该看得见,譬如西瓜种子中是没有西瓜的,猴子也不是人,如果西瓜种子中有西瓜那么不应该说有而因为微细的关系看不见,猴子如果能够进化成为人,那么猴子本来就是人,或者是其他品种的人,那就不是猴子!
如果因中有果,那么果是粗(粗故可见)就不应该说是细,因中无粗那么就没有果,既然你们又说因中有果,你们说因中果微细的缘故不可见,那么后来的粗就不应该称为果,譬如房间里面的张三有一米五高,走出来一个一米八的人,这个一米八的人就不应该是张三!
粗果既然可得,那么就证明之前的因中细果是没有的,如果因中细果按照你们的说法是真实存在的,后来的粗果就不是你们讲的因中细果,你们总不能说细果粗果都是果吧?那样岂不是因果颠倒了(粗是粗,细是细啊)?总而言之又是逻辑混乱了,相违了。
这里就总结说因中是没有果的,是事不然就是说因中有果是不可能的。
原文-复次、若因中先有果生,则不应言因缕有氎,因蒲有席。若因不作,他亦不作,如氎非缕所作,可从蒲作耶?若缕不作,蒲亦不作,可得言无所从作耶?若无所从作,则不名为果。若果无,因亦无,如先说。是故从因中先有果生,是则不然。
这里是第四破称为“果无因亦无破”,也就是讲如果因中有果那么就是讲果已经有了,这个果和这个因是一并存在的,譬如爹妈和儿子同年同月同日生,那么这个儿子显然不是这对爹妈生的,可你们又说这个儿子是这对夫妻生的,这不可能的啊!既然丝线中本来有细布,或者西瓜种子中本来有西瓜,那么这块细布,这个西瓜就不是这个丝线,西瓜种子为因的生。这个已经存在的果不是从本来的因生的,那么又是怎么生的呢?儿子不是他爹妈生的,难道是别人生的?既然别人生的,就不是这对夫妻的果,果不能成立那么因也就无法成立,儿子不能成立,爹妈也就不能成立了(譬如这对夫妇和他们的儿子同年同月同日生,这父子的关系就无法成立了)。
又因果之产生,都有各自的类别,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可能有果却是别的因生的,比如瓜是豆的因,豆是瓜的因,这不可能的(只能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那么既然因中有果,果因并列,果就不是从自类生的,那么这个果实际上就不可能有的,果没有,因也就不成立,所以讲因中有果就成了无因无果了!
原文-- 复次、若果无所从作,则为是常如涅槃性。若果是常,诸有为法则皆是常。何以故?一切有为法皆是果故。若一切法皆常,则无无常;若无无常,亦无有常。何以故?因常有无常,因无常有常,是故常无常二俱无者,是事不然。是故不得言因中先有果生。
这里辩因中有果将会无因无果,属于第五破“无常破”,为什么会无因无果?因为假如因中有果就没有无常这回事情,没有无常这回事情当然就无因无果,何以见得?既然因中有果,那么果就不因为造作而有,比如西瓜种子中有西瓜,那么何必种西瓜?既然果是本来就有,当然不需要造作而有,既然不需要造作而有就非是有为法,就常如涅槃,就不是无常的,涅槃者不生不灭也。再者,既然果是常住的(因中本来就有当然常住),那么一切有为法如手机,电脑,男人女人,猫猫狗狗都是常住的了,这些都是因缘和合而有的果故,再说有为的意思是造作的意思,不需要造作本来就有当然就是常住的,凡是看得见的摸的着的一切现象都是果,比如人是爹妈为因的果,因为因中有果不需造作就有所以就都是常住的了,常住譬如虚空就没有无常可说,但没有无常也就没有常,因为无常和常是相对而言,对生死讲涅槃,对无常讲常住,既然无无常也就无常住,无无常无常住也就无生住异灭,无生住异灭当然就无因无果,否定因果如何讲还有因中有果可说?所以因中有果是错误的说法。
原文-- 复次、若因中先有果生,则果更与异果作因,如氎与着为因,如席与障为因,如车与载为因,而实不与异果作因,是故不得言因中先有果生。
从这一段开始为破异果门,所谓异果,比如母鸡下鸡蛋,母鸡为因,鸡蛋为果,鸡蛋又孵母鸡,那么鸡蛋为因,母鸡为果,最后面的母鸡对最开始的鸡蛋就称为异果,并不是说此鸡蛋对此母鸡为果,是此鸡蛋对彼母鸡为异果,中间还有因果的关系。
如果讲因中有果,此鸡蛋中就有母鸡,那么此鸡蛋中既然有母鸡,母鸡就应该下鸡蛋,就成了此鸡蛋能生鸡蛋,并且此鸡蛋还能生小鸡(后后果),既然你们讲因中有果,那么此果必然为后果为异果作因,所以讲因中有果就成了此因生无数的果了,那么蒸米为因吃饭为果,那么吃米饭也就成了吃大便了,哪儿有这个道理呢?
原文- 若谓如地先有香,不以水洒香则不发;果亦如是,若未有缘会则不能作因。是事不然,何以故?如汝所说,可了时名果,瓶等物非果。何以故?可了是作,瓶等先有非作,是则以作为果。是故因中先有果生,是事不然。
这一段是关于责异果门的第二破“作为果破”,当龙树菩萨如以上破斥之后,坚持因中有果的就讲,之所以不作异果因,譬如古印度宴请贵客,都要在地上洒香水(他们是先在撒香粉,然后再洒水,香味就散发出来了),这个地上本来有粉末的香,但没有洒水这个香味散发不出来,所以因中有果也是如此的,不会生后后果,因为还没有缘,譬如地上本来有香粉还没有还没有洒水散发的关系。 龙树菩萨破斥说,你们讲的这个譬喻是说不通的,为什么呢?你们说因中有果,果必然是能够被了别能够被认识故,譬如说车料(造车的木料)为因,车为果,有车当然可以乘坐,乘坐为后果(造出来的车为先果,有车才能乘坐),既然说因中有果,当然就是车料中已经有车,既然有车当然可以乘坐,然而事实上不可能如此,所以你们说因中有果,而不能作后后果是因为没有缘的道理是讲不通的。
原文- 复次、了因但能显发,不能生物,如为照闇中瓶故然灯,亦能照余卧具等物;为作瓶故和合众缘,而不能生余卧具等物,是故当知非先因中有果生。
这里属于异果破第三,讲的是“责了因破”,什么叫做了因?这里的了因是对生因来讲的,生是讲的本无今有称为生,比如说本来没有苹果,后来种了苹果树有苹果,这样的苹果种子对苹果就属于是生因。而我们讲房间很黑暗,后来开了灯,于是房间的桌子板凳电脑等看得清清楚楚,这桌子板凳电脑是房间里面本来就有的,不是因为开灯所以才有的,那么灯光就是了因(能辅助认识之因,这里的了是明了的意思)而不是生,这里的了因就是讲本有今显为了。
也就是讲如果因中有果,譬如房间里面本来就有桌子板凳一样的道理,那么后来因缘和合,譬如开灯,就不应该只是生这种果,比如西瓜种子本来有西瓜,后来和合雨水肥料而结西瓜,既然是了因,譬如灯光,开灯就不止是照得见桌子,做了因故,应该还照得见板凳电脑等,那么西瓜种子就不应该只是结西瓜而应该还可以结冬瓜南瓜!然而事实绝无此事,所以因中有果是决定无法成立的。
原文--复次、若因中先有果生,则不应有今作、当作差别。而汝受今作、当作,是故非先因中有果生。
这里接着讲如果说因中有果,那么既然先有果已经存在了,就不应该说今作,当作,譬如说学生想考大学为因,勤奋的学习参加高考为今作,当作,而既然已经在大学读书了,为什么还要高考呢?岂有所谓的今作,当作可言?这里的今作是说的已经成立了,当作是讲的未成立而造作的意思。因中有果今作上讲不通,已经做过为什么还要今作?当作更说不通,已经成立为何还应当作?当然讲因中有果就属于是“坏二造作”,这里就是坏二造作破(凡是造作毕竟有今作,当作,讲因中有果就破了今作当作,当然就不成立了)。
讲到这里总计是二十四破因中有果,凡夫俗子可能看到这里会觉得很烧脑,觉得这样辩来辩去无法理解,谁都知道西瓜种子里面没有西瓜,南瓜种子里面没有南瓜的,这么明显的事情,为什么还要破斥呢?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南瓜种子里面没有南瓜,西瓜种子没有西瓜,为何种南瓜就收南瓜而不收别的什么?种西瓜就收获西瓜而不收别的什么?既然因中没有,为何后来会有?如现在科学讲南瓜种子里面有南瓜的基因,这其实和说一切有部的思想不谋而合,但我们要说的是基因属于脱氧核糖核酸,并不是后面的成品南瓜!南瓜是一种植物,脱氧核糖核酸属于生物细胞内含有的生物分子,这是两个不同的东西,有基因存在并不能证明因中有果(有南瓜)。
所以我一直认为,真正要说学佛,这个学佛并不是绝大多数人学得了的,他有非常深邃的道理在里面,而往往又会让凡夫俗子看起来非常简单。也就是说之所以要这样长篇大论的分析因中有没有果,是要告诉大家一切法毕竟空,本来离空也离有,既然要达到这个目的首先要离有,有不外乎是因缘有,因中没有,缘中也没有,那么就毕竟空。
那么愚痴人又要说了,你直接告诉我们都是空不就行了?为什么要反复辩证呢?如果你这么想的话又大错特错了,我什么时候告诉你空了?我是说毕竟空,因缘生故,空也没有,有也没有。离四句绝百非,不是你想象的那个空,不是你理解的那个空!根本原因还是为了有心人通过这些文字而实证中道。真正的意思不在于你想象个空,不在于你的理解,或者也不在于我写的这些文字,真正的意思超越想象和理解,以及我的文字,所以你不读这些文字你是无法实证的,不理解更是无法实证的。
另外学习中观的确可以增进智慧,大家看龙树菩萨严密的逻辑,缜密的思维这不值得我们学习?佛法讲“信为道源功德母”,不是讲的迷信,这里的信是要解的,有信无解是蠢人,有解无信是狂夫,外道也讲信上帝,现在明白他们的信跟佛教这个信不是一回事情了吧?
或者有些人又认为读唯识的书就能悟,对绝大多数人来讲几乎不可能的!中观唯识双结合才最容易,否则去参加禅三,但善知识导师的禅三,大陆对比来说就在边地,我们就是生在佛法的边地(有正法流传的地方才是正统,所以我们是边地),我们去不了。
这一直是我从一开始反复强调的,这里龙树菩萨二十四破也是为了这个目的,总共是三番回答,破一切计因中有果(比如因中果太微细,还没有变化等不可见的邪论),总而言之不明一破,龙树菩萨就讲第二破,这样下来就有二十四破,到二十四破这里就结束了,计因中有果的就无话可说了,所以这二十四破总破一切因中有果的妄计,也就是破他们的遍计所执。
原文-- 若谓因中先无果而果生者,是亦不然,何以故?若无而生者,应有第二头、第三手生。何以故;无而生故。
从这段开始就破因中无果,上面的都破的是因中有果,从这里开始破因中先无果,所以我前面讲清楚了吧?有要破,无也要破,有要破,空还是要破,总而言之,般若不会给你留下一点点凡情俗见!
首先是正破,龙树菩萨破了因中有果,又恐怕很多人既然听闻因中有果是不对的,于是就说那么因中就是无果的,比如藏密伪佛教格鲁派以及很多的我慢深重的人,听闻菩萨们破斥有,就认为一切都是空,美其名曰这样就是般若,龙树菩萨当然明白会产生这样的情况,于是从这一段开始破因中无果论,因中无果论也是一个很普遍的说法,信仰的人颇多,比如唯物论的,特别是在当今大陆基本上都是阶级唯物论,他们认为所谓地球是自然产生的,奇点自然大爆炸,后来产生宇宙,西瓜自然成熟,你生在这个贫穷的家庭是你倒霉,没有原因的,总而言之他们认为万事万物几乎是都不需要因的(但科学不同,科学其实跟说一切有部有相似处,科学讲基因等,我上面也讲是说的因中有果论,虽然科学大多都唯物,但跟阶级唯物和机械唯物还是有区别的)。
破因中无果,龙树菩萨就说如果因中无果,那么因和果就没有关系了,譬如西瓜种子无西瓜,后来结的西瓜跟西瓜种子有什么关系?没有的东西可以产生有的话,那么应该人有两个头,有三个手,既然没有可以产生有,为什么不可以多或者少呢?再譬如一些佛门外道讲空产生有,空就是没有就是无,既然无可以产生有,无因却有,那么因和果就没有关系,当然天上可以掉馅饼啊!可这怎么可能呢?所以计因中无果,计所谓的空,阶级唯物论说什么或然率(他们就认为人的出生就好像用木棍搅动泥浆,泥点飞到何处算何处,有可能这样有可能那样就称为或然率)是大邪见。
再譬如说因中无果,讲上帝创造世人,既然大家都是上帝创造的,要爹妈干什么?因不产生果,别有因(上帝),那么还要正因爹妈干什么呢(其实基督教这些并不是完全的因中无果论,后面会广辩)?
原文-- 问曰:瓶等物有因缘,第二头、第三手无因缘,云何得生?是故汝说不然。
倡导所谓因中无果的人就反驳说,用泥土做成陶瓷瓶子,有窑,有人工等众因缘,当然可以做成瓶子,而女人生孩子,孩子没有多长一个头,多长一只手的因缘(所谓有因缘比如有辐射导致畸形),正常情况下怎么可能生两个头?三只手?所以你龙树菩萨反驳我们讲因中无果用因和果无关系来反驳是无法成立的。
也就是讲反驳龙树菩萨的人就举例说明,有缘无缘来反驳,所谓有缘有条件才会成立果,要是没有缘没有条件当然就不会产生特定的果,也就是说因中没有果,后来产生什么具体的果关键是缘决定的。
这个说法其实是当今大陆普遍的认知,比如讨不到老婆的就说你自己不努力!有些人又说只要我努力就能成李嘉诚,举要言之这些人都不承认有因的(上一世或者善或者恶的造作,他们不承认),也就是否定了因中有果讲因中无果的(他们这些阶级唯物论就锐变为意志决定论了,没有因完全是你不努力导致的,你努力就从穷光蛋当地球酋长,这不是意志决定论,这是什么?所以他们往往不讲道理的)。
原文-- 答曰:第二头、第三手及瓶等果因中俱无,如泥团中无瓶,石中亦无瓶,何故名泥团为瓶因不名石为瓶因?何故名乳为酪因、缕为氎因不名蒲为因?
龙树菩萨接着破斥说,第二头,第三手在人中是没有的,泥中也没有瓶子的,泥中没有瓶子,石头中也没有瓶子的,既然如此,为什么要讲泥土是陶瓷瓶子的因,而不讲石头是陶瓶的因呢?你们讲因中无果,完全就是缘决定的,这样烧泥土得陶瓷瓶子,为何烧石头就不可以得陶瓷瓶子?女人生孩子,为何石头不可以生孩子呢?反正都是因中无果的,你们讲结什么果完全就是缘决定的,然而同样的缘结不结果却完全不同(譬如一块儿石头不论备孕做得如何好,也不可能生孩子的),所以你们讲因中无果的没有道理的!
比如末法时代很多人愚痴,看见农民工很辛苦还是穷困就说,为什么他不努力?他努力了就是李嘉诚(前华人首富),人家比你努力,但能不能发达关键还是看因(唯识称为本心中的业种子,上一世造作的这辈子或者富裕或者穷的业),而不仅仅是缘。
这一段就是破因中无果的“多因破”,所谓多因就是讲如果否定了因中有果,那么因果关系就不成立了,此因中无果,那么因果就不对应,那么别的因也可以得此果(比如西瓜种子无南瓜因,但因中无果论认为好好培育西瓜种子也可以结南瓜),俱是因中无果故,所以多因会产生一果(既然因中无果那么种植西瓜冬瓜种子都可以结南瓜),多因不成立(西瓜冬瓜种子不论如何培育都结不了南瓜),当然因中无果也就不成立。
原文--复次、若因中先无果而果生者,则凡一一物应生一切物,如指端应生车、马、饮食等;如是缕不应但出氎,亦应生车、马、饮食等物。何以故?若无而能生者,何故缕但能生氎 ,不生车、马、饮食等物?以俱无故。
上面一段讲了因中无果的前提下,那么就应该事物就有很多的因,南瓜冬瓜种子都可以结西瓜,因为因中无果,因果就没有关系。
这一段就讲如果因中无果,就会一因产生多果,产生各种果,因为因中无果,譬如说丝线为因不但可以编织成为细布,还应该编织(生)牛,马,饮食等等,既然因中无果,无可以生果,同样的道理为什么不可生各种果呢?因中无西瓜而能结西瓜,那么因中也没有南瓜冬瓜,当然也可以结南瓜多瓜,就成了“多果”了(因中无果论破坏了因和果之间的对应关系了,既然没有对应关系而能产生果,当然可以产生很多的果,果和因可以不对应故)。
这种因中无果,无能生法的邪见在末法时代很多的,比如好些错会般若讲空的,他们不明白这个空是不可名而强名为空,他们(特别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就说无能生法,这就是因中无果论,既然如此,为何他们还要广纳徒众,虚贪信施,他们完全不必如此,每天在空地站着就应该有钱了。 在进化论(其实进化论既是因中有果又是因中无果,凡夫众生邪见往往不止一种是非常多种)来讲,他们说刚开始是单细胞生物,后来是多细胞生物,再后来多细胞生各种两栖动物,两栖动物生各种爬行动物.....这其实就是讲因中无果,一个单细胞可以生很多种多细胞生物,一类两栖动物可以生各种爬行动物....既然如何,应该问问他们为何种西瓜不能收冬瓜?收南瓜?甚至收获葫芦瓜,稻穗等等?
原文--若因中先无果而果生,则诸因不应各各有力能生果,如须油者要从麻中取,不笮于沙,若俱无者,何故麻中求而不笮沙?
这里讲因中无果这种邪见会产生“俱无”的情况,也就是讲凡是有力能生者才称为因,由各种各样的因于是产生各种各样的果,因和果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比如爹妈和孩子,西瓜种子和西瓜,硝酸和硝基苯,用西瓜种子是种不出来孩子的,用硝酸也种不出来西瓜。所以万事万物因和果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既然讲因中无果那么因就不是因,果也就不是果了,这个一一对应的关系就破坏了没有了。那么榨油为什么要用花生大豆油菜籽呢?为什么不可以榨沙子而出油呢?既然因中无果就应该可以啊!事实是不能,所以讲因中无果,不但谤了果还谤了因。 再譬如藏密外道这种断灭论的,所谓实证“空性”的“活佛”,既然一切皆空,请问为何虚空不产生钞票,虚空为啥不产生双修的供体“明妃”,为啥一定要去拐带良家妇女呢?既然一切皆空,因也空,果也空,为啥不产生呢?
原文--若谓曾见麻出油不见从沙出,是故麻中求而不笮沙,是事不然。何以故?若生相成者,应言余时见麻出油不见沙出,是故于麻中求不取沙;而一切法生相不成,故不得言余时见麻出油,是故麻中求不取于沙。
这里责因中有果会导致“生相坏”。所谓生相坏。有人反驳龙树菩萨就说,没有谁见过榨沙子可以出油这回事情,都看见是榨油菜籽出油,所以榨油应该榨油菜籽不应该榨沙子。这里所见就属于是生相。
龙树菩萨说,不是这样的,为什么呢?如果是根据大家看见榨油需要榨油菜籽不榨沙子这个相,所以榨油菜籽才出油而不榨沙的话,但你们讲的是因中无果这个是前提,首先根据你们这个前提那么油菜籽就不应该出油,因为因中无果,因中无果还有果相可言?无果就没有果相,譬如这个处女没有怀孩子就不可能生孩子,因为她是处女,不存在的孩子还有样貌可言?既然生相(果相)都没有的而可以出油,那么同样是因中无果的,无生相的沙子为何不可榨油?
原文-- 复次、我今不但破一事,皆总破一切因果。若因中先有果生,先无果生,有果无果生,是二生皆不成;是故汝言余时见麻出油,则堕同疑因。
龙树菩萨说,我这里不但是破因中先有果,也不止是破因中先无果,乃至说亦有果亦无果都要破,也就是讲不论是有,不论是无,不论是亦有亦无都要被破斥的,总破一切在因缘生法上的虚妄遍计,所以你们讲在别处看见胡麻子出油,既然出油就是果,可因中到底有没有果都没有解决,如何谈得上为了出油所以榨胡麻子而不榨沙呢(譬如口袋里面一分钱都没有,如何谈得上吃满汉全席还是法国大餐,这不是笑话吗)?
譬如说妈妈生孩子,妈妈都不知道在哪儿,都不确定存在不存在,你又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位妈妈生的孩子呢?这里同疑因就是说未解决之道理,还谈不上看见还是没有看见榨油菜籽不榨油菜籽的问题,那是另外一个问题。
这里讲的其实也是讲末法时代很多人貌似很懂佛法,很唬人,结果好多人完全是不死矫乱论,这个问题还没有解决,他也解决不了,回答不了,就给你矫乱,扯到下一个问题,故意把你搞糊涂,然后他就不知廉耻的宣布他赢了(所谓藏传佛教伪佛教的所谓辩经就是这样的,还宣说自己很懂因明,其实都在胡扯)。
复次、若先因中无果而果生,诸因相则不成。何以故?诸因若无法,何能作?何能成?若无作、无成,云何名为因?如是作者不得有所作,使作者亦不得有所作。
这里继续驳斥因中无果论,以“作坏破”,故不会因中无果,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从造作来讲,比如种地,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个是所作,所作就是种地这回事情,第二是作法,作法就是如何种。第三是作者,作者就是农民,凡是有力能成果,能作果才称为因,比如农民种地,种这个稻谷,稻谷种子为因能结稻穗,农民才有耕种可说,才有能作,所作,作者三者可讲(倘若因中无果,那么农民种地不就瞎忙活吗?)。倘若因中无果,那么稻谷种子为因无稻穗,还种稻谷种干什么呢?种了也不会结果(或者结其他乱七八糟的果,如以上说既然因中无果,那么一因就会多果),那么就没有能作,所作,作者可说可讲了,都没有意义了。
也就是讲因中无果的人,既然坏了因,那么缘也就坏了,比如种稻谷这个事情,稻谷种子为因,农民,耕种等为缘,要是因不成立(因中无果),那么缘也就没有意义,讲因中无果就因缘俱坏了。因缘都坏了如何后面会产生果?所以讲因中无果是不成立的,是错误的说法。
原文--若谓因中先有果则不应有作、作者、作法别异。何以故?若先有果,何须复作?是故汝说作、作者、作法诸因皆不可得因中无果者,是亦不然。何以故?若人受作、作者分别有因果,应作是难;我说作、作者及因果皆空,若汝破作、作者及因果,则成我法,不名为难。是故因中先无果而果生,是事不然。复次、若人受因中先有果,应作是难;我不说因中先有果,故不受此难,亦不受因中先无果。
这里跟前面是一样的,属于辩责难,被批驳的人听龙树菩萨这么讲,就根据龙树菩萨前面讲的以己之矛攻己之盾,就说你既然不承认因中无果,那么你就是讲因中有果,如果因中有果,既然都已经有果了?譬如都已经有稻穗了,何必作者农民再去种?何必再去耕种(所作)?何必再去种稻谷(使作者)?
龙树菩萨回答就说,第一,我也是否定有作者,所作以及能作的(后面会破斥),你们这么讲也是我先前批驳因中有果所辩证的,而你们拿着我讲的来反驳我,是没有道理的,我既然已经讲过了,那么你们批判因中有果的内容就是我批判的,这一点我们并没有什么分歧,只能证明你们也承认我批判因中有果的说法是正确的。第二,我不但否定因中无果,我也否定因中有果,我是不承认因中有果也不承认因中无果,你们却认为不承认因中无就必然是因中有,是你们错会了我的意思,我根本就没有承认因中有果,所以你们是搞错了对象。
原文-- 若谓因中先亦有果亦无果而果生,是亦不然。何以故?有、无性相违故;性相违者,云何一处?如明闇、苦乐、去住、缚解不得同处;是故因中先有果先无果二俱不生。复次、因中先有果先无果,上有无中已破。
这里讲亦有就是非无,就不是无就是有,这里讲亦无就不是有,就是无,所谓亦有亦无大白话就是讲又是有又是无,非有非无,有些人讲的非空非有,这个末法时代很多人没有开悟,外国驴子学马叫经常这样说,显得他好像开悟了一样的。
针对这种说法龙树菩萨就说,有和无是不一样的,是完全相反的,譬如水和火是不能在一起的,又譬如说明暗一样的,开灯就明,关灯就暗,怎么能够说亦明亦暗?那么到底是明还是暗呢?又好比苦乐一样,苦就不是乐,乐就不是苦,没有什么亦苦亦乐的说法!空就不是有,有就不是空,没有什么亦空亦有的说法。
也就是讲很多人不了般若,般若的本质是离四句绝百非的,是实证的东西,根本智上没有名言分别,后得智上巧立名言,他们看见菩萨有也破,无也破,又害怕别人责备他们没有开悟,就学经典论典讲的瞎讲一通,什么亦有亦无,非有非无,总而言之不过是为了避免别人的责难,为了显示自己的高深而已,实际上经典讲的非空非有等具体是什么意思,他们根本不懂的。
原文-- 是故先因中有果亦不生,无果亦不生,有无亦不生,理极于此。一切处推求不可得,是故果毕竟不生。
这里就释四句以齐诸法,所谓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都是不生的,也就是讲到这里,论主的观点就出来了,主要是阐述离四句绝百非的,普遍的详细的检查无果可得,所以一切果空.
原文-- 果毕竟不生故,则一切有为法皆空。何以故?一切有为皆是因是果。
这里就总结有为法都是毕竟空的,远离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的,有为法都是生住异灭的,比如我们就是生老病死,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就是因缘和合的,有生,生就为死的因,譬如种地什么时候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既然有因就必然有结果。
那么这个生是从何而来?过去世或者善或者恶的造作而来,不是天上掉的,不是伟人恩赐的,不是爹妈给的,何以见得?因为同样是人,或者生在富贵家庭或者生在贫贱家庭,或者生来聪慧或者生性鲁钝,这岂是无因?凡事都有因,这个事情不可能没有因,譬如我们看见地里面有棵白菜,虽然不见有人种白菜,但既然有颗白菜那么必然是人种的。
也就是说凡是因都可以是果,比如这辈子的生是上辈子的果,这辈子的死是这辈子生的果,那么前面广破了因中有果,因中无果,因中亦有果亦无果,因中非有果非无果,那么因也就被破了,就无因无果了(有因有果和无因无果不二),那么谁生谁灭?所以有为法毕竟空!
这里还需要多说几句,因为末法时代邪说太多,比如大家习以为常称为定律的进化论,他们的理论基础是一个产生两个,两个产生五六个,然后产生很多个,比如单细胞进化为多细胞,多细胞进化为肉体组织什么的,这涉及到很多问题,首先跨物种了,没有任何人可以现证母鸡下鸭蛋(以上都已经广辩过这是不可能的),其次,无法解释寒武纪物种大爆炸,无法解释一个物种是如何成为多个物种的,他们那一套成了一因生多果了,种西瓜又结西瓜又结冬瓜又结南瓜又结葫芦,岂有此理!
实际上来讲是顿变山河大地的,譬如做梦一般的,难道你的梦境是先有桌子后有板凳?不也是顿变梦境吗?只是一切有为法如钩锁一般的形成了两种形式,一种是过去生造作导致今生的业报身,今生没有断除无明贪爱而造作导致未来生,这就譬如钩锁一般的。一种是所谓社会不断发展,比如有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后来有大航海,这也是譬如钩锁,这就是有为法,所谓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
所以一切有为法,都可以是因也都可以是果,那么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被破了,因也被破,果也被破,所以一切有为法毕竟空!
原文-- 有为空故,无为亦空。
依有为之体,所以有有为法之相,比如我们有五蕴,有这个色身,这个色身假名为体,实际上当然是无体的,因为体要不就是因要不就是果,因空果空当然体也空,但既然有这个色身,我们就知道这个张三长这个样子,李四长那个样子,这个板凳是这样,那个桌子是那样,所以有为法相依体有。
这就是相对假立的体成立的,倘若无体如何有相?依体有相,但体空相当然也空。
那么有体有相就有名,比如你叫李大壮,这个名字肯定是依你的五蕴身而建立的,这个名字是相对待于你的体相而有的。那么无为法呢?无为法天上掉下来的?当然不是,无为法是依有为法之名而建立的,依有为我们来讲无为之名,也就是讲所谓无为法就是有为法所显,这里既然讲了有为法体空,因空果空毕竟空,因为无相亦无体故,那么有为法之名不成立(名是建立在体相上的,体相空名即不成也),那么无为法还成立吗?无为之名也不成立了,无从成立了,所以无为之体也是毕竟空!
原文--有为、无为尚空,何况我耶?
这里龙树菩萨大慈大悲,为了解决众生最根本的无明再次重申,有为法毕竟空,无为法亦毕竟空,离四句绝百非,那么我空还是不空呢?当然亦复如是,毕竟空无所有!
一般来讲,众生勤求佛道,必然是先空人我后空法空的,因为讲法有次第的缘故,没有读完小学如何上中学呢?但诸佛设教,本来圆满,是先明法空后明人空,利根人明法空还有执人我真实有的(我是包括在法中的,在小乘所谓人我空这里的“我”是就能认识的主体讲不外乎是色受想行识是空,在大乘讲法我空,这里的我主要是说的自性自体,万事万物无自性无自体当然就法我空)?所以这里先结法空,后明生空(人我空)。
众生来讲各种各样的邪见妄想,本来是没有什么规范的,太多了密密麻麻的,你就是想破也无从可破,但归纳这些妄想烦恼的根本动机不外乎就是我法二执,所谓执我执法,由执我执法为真实有所以才造业受报的,未见有人为梦中人杀人放火的,因为醒来了知梦本虚幻故!可众生无明生死犹如梦幻,他们却从未了知!所以在这本龙树菩萨的十二门论中,他几乎是每一门总结之后都破一切法,立一切法空,一切生(我)空,这样就过无不破,患无不离,只有过患全离,那么才能够达到境观双寂,所谓现观就是讲能观智和所观境和合不二也!这样方能通达诸法实相。
现观在佛法修行上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学佛的人在教理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如果不修观,大概也觉得没有什么疑问,这个观我前面也讲过了就是依据事实依据佛法来寻思,思考。认真修观的基础上就会发现佛法往往不是我们大家想得那么简单,末法时代学佛人如过江之鲫,而真正懂佛法的寥寥而已,主要遇不到了明师,外加邪师太多,再者无法结合事实修观行,因此感觉佛法都懂了,所以往往大妄语的数不胜数,学佛本来是求增上的,却成了下堕了,真是悲哉!
而非在静定中修观,对于所观的境,就必然有种种思维,有种种思维因为无正见的关系,正见未生的关系,就会产生种种妄想,种种疑惑,所以龙树菩萨在这里有鉴于此,讲十二门教,使得修观行的能够离妄想疑惑而正观发起,每一门都有总结。
现在我们开始讲“观缘门第三”,因缘门总计开了三门,因为以上两门一是宗本,一是辩果,辩因中有果,因中无果,因中亦有果亦无果等,那么讲了因中如何,所谓法不孤起,仗缘而生,有因必然有缘才会产生果,比如西瓜种子为因,雨水,肥料,土壤等为缘,既然辩因,因中有果,无果,亦有果亦无果,非有果非无果都全部辩破,那么这里就应该观缘,对于诸法生起的缘到底是有是无?是亦有亦无?是非有非无?就应该说清楚,所以这里开始为观缘门。但详细的说起来也可以以五种义来说明龙树菩萨这样安排的道理所在。
一:我们前面讲过龙树菩萨的宗本,就是“众缘所生法,是即无自性,若无自性者,云何有是法”,这里就是总观因缘,如我们前面反复讲的道理,第二门别观因,辩因中有果无果,其中说“先有则不生”等,所以第三门别观缘,如我们即将要讲的“广略众缘法”等,大家也可以看得出来菩萨造论的次第性,逻辑性是非常严密的。
总观因缘--观因--观缘。
二:第一门总观因果就是讲的宗本,所谓“众缘所生法,是即无自性....”,第二门别观果,以上讲过的有果无果门等,第一句就是“复次诸法不生”,既然讲了果,那么把因也摄受在缘中,接下来就别观因,就是“缘中若无果”。
总观因果--观果--观因
三:第一门龙树菩萨的宗门讲“众缘所生法,是即无自性,若无自性者,云何有是法?”,这里讲“云何有是法”就是讲诸法不生毕竟空寂,第二门辩因中有果,因中无果,辩破亦有果亦无果,辩破非有果非无果等就是讲广明果不生,到了这里我们接下来要讲的,就是讲果决定并不是从缘生,所以无生,比如讲“云何以缘生”。
无生--果无生--缘(因)无生
四:第一门宗本讲诸法众缘生,是即无自性,是阐述三谛之理,所谓空谛,假谛,中谛,任何一法我在《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习》中就讲过,即空即假即中。第二门,大家还记得吗?我们讲所谓内外法,先破的外法所谓器世间等,再破内法所谓有情众生,明毕竟空,包括后来的因中有果,无果,亦有果亦无果,非有果非无果都是在破内外,所以龙树菩萨在后面总结说“ 有为、无为尚空,何况我耶?”。
第三门我们即将要讲的“观缘门”同样是在破内外,不过是正破内兼破外,这一门对于佛陀讲的因缘生诸法详细的辩证,阐述无生的道理,毕竟空的道理。但在公元一世纪的时候,小乘也讲四缘,不过小乘主要讲的四缘侧重在破内也就是破人我。而外道在当时讲四缘非是佛教的四缘,龙树菩萨这里的是通破小乘和外道。
第三门也可以称为申正,如何申正?也就是讲第一门讲宗本属于是收而不破,明因缘法的总纲“众缘所生法,是即无自性......”,第二门讲破内外乃至破因中有果无果,属于是破而不收,大家看我们前面讲的,龙树菩萨都是破因中有果,破未变不显果乃至破因中无果论等等,破尽邪执方能显示正义,所以属于是破而不收,因为邪见破了正见自然显现故。在我们即将要讲的第三门观缘门属于亦破亦收,也就是龙树菩萨讲到这里当然是非常明白有些人在想,既然你龙树说毕竟空,可佛讲一切诸法四缘生,你这么讲难道和佛说没有冲突?所以龙树菩萨就四缘,所谓因缘,所缘缘,等无间缘,增上缘来广明佛义,同时明毕竟空义和佛义无二的道理。
五:简单讲,第一门和第二门,主要是阐述所生果不可得毕竟空,如我们前面讲的因也属于是果,所以因也是毕竟空无所得,这接下来的“观缘门”主要是讲缘也是毕竟空无所得的,所谓“复次诸法缘不成”就开始系统的阐述这个道理。
通过以上的分析,五重分析大家也就知道了,不论怎么样都有继续讲“观缘门”的必要。
龙树菩萨因为亲证的关系由他自己的现观来讲这本《十二门论》,我们由龙树菩萨所著的这本《十二门论》来了解真实的义理,了解真实的义理就是随文起观,并不是说读了看了就算了,所以这里讲观也就是现观是能明的方式,缘为现观的对象。也可以说观是能破,缘是所破。
原文-- 复次、诸法缘不成,何以故?
这里就属于长行发起,具体的观缘,这里讲复次,诸法缘不成,就是标宗,标宗就是提纲挈领,就是说接下来所要讲的围绕着这一句宗本讲,前面也讲过宗本,说“众缘所生法,是即无自性,若无自性者,云何有是法”是从总的来讲因缘讲因果的。这里的“诸法缘不成”是就观缘门来讲宗本。然后龙树菩萨说“何以故?”,为什么这么说?这就开始辩意,详细的讲“诸法缘不成”的道理。
总而言之有诸法也就是一切存在的现象那么肯定有这诸法之所以存在的道理,有一切存在的道理那么才会有一切存在,任何一法,你在外面去拈根草,这根草都有它存在的道理,这所谓存在的道理就是因缘生的,没有任何一个现象不是因缘生的,是因缘生的所以才是存在的,是存在的必然是因缘生的。
这里既然说诸法缘不成,那么就是讲没有诸法之所以来,也就是讲存在的道理所谓缘是毕竟空寂的,那么由缘产生的万事万物当然也是毕竟空寂的,那么既然如此,一切存在也就毕竟空寂,所以一切法皆毕竟空!
原文--略广众缘法,是中无有果;缘中若无果,云何从缘生?
这段开始释法义,就缘求果无,首先标法,上来龙树菩萨就说一首偈。所谓“ 略广众缘法,是中无有果;缘中若无果,云何从缘生?”,这里此中略广两个字诠释的道理,在吉藏大师(他是三论宗的创始人,当然祖师个人来讲是没有开宗立派的想法的,不过他在隋朝依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广弘中观,后来的人就推崇他为三论宗祖师)《十二门论疏》中讲,略广这两个字有五层道理,第一第二总观同缘所以略,第三广开四缘所以广,前面讲的那首偈“众缘所生法,是即无自性....”,后面讲观内观外,对于缘都是一笔略过的,这里讲四缘,从四缘分析为什么“是中无有果”所以这里是广。
第二层第一门讲因缘,内外,所谓内属于有情众生,外属于器世间都是无自性,这属于略,后面破因中无果,因中有果,因中亦有果亦无果等属于是广,这里第三门观缘,属于总摄诸缘和果,当然就是亦略亦广,所以龙树菩萨上来就说“略广众缘法”。
第三层意思:是讲第二门有果无果对比第三门观缘门来讲,第二门讲了二十四破,第三门我们即将要讲的观缘门却比有果无果门名目要少很多,那么第三门对比第二门就属于是略,第二门对比第三门就属于是广,所以称为“略广众缘法”。
第四层意思:第二门破因中有果无果虽然有二十四破,但仅仅只是讲因中有果无果的问题,而第三门观缘门却是在因中,在缘中来求果有无,这第三门观缘门就属于是广,第二门反而是略了。
第五层意思:吉藏大师认为,就算是观缘门来讲,这个文义中来讲也就是有广略的,“略广众缘法,是中无有果;缘中若无果,云何从缘生?”。这首偈就解释第二段偈前半,主要是通过四缘来辩证属于是广,比如解释第二段“是中无有果”龙树菩萨就说“因缘者随所从生法等”。后面别明缘,明因就是略。
可能有很多人觉得吉藏大师以及太虚大师要分析得这么细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因为读经真要是懂的话,往往一字一句就能解释出来很多道理,所谓闻所成慧最重要的标志是记得住,所谓思所成慧最重要的标志是能够触类旁通,所谓修所成慧的标准是能切实的现观得现观智,大家也就明白了,吉藏大师之所以要分析得这么细就是希望大家能够成就思所成慧,进一步成就修所成慧。
总而言之,大概来说,如果讲众缘,要广说那么就是厚厚的几本书,其实几本枕头那么厚的都不行,讲不完的,但最起码要把六因,十因,十五依处等等讲讲,有兴趣的可以阅读我讲的《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习》,上面我大概讲过六因,十因,十五依处,这样讲很耗时间。如果略讲略说,那么就是“因缘”“众缘”,两个字四个字就讲完了,如果要不广不略的讲,那么就是观缘门这样从四缘,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来讲,所以考察龙树菩萨这句“略广众缘法”,就是他的本旨,不广不略的讲,从四缘来讲。
原文--瓶等果,一一缘中无,和合中亦无,若二门中无,云何言从缘生?
这里是略释,解释果不从缘来的道理,所谓瓶等果就是讲包括瓶乃至一切能成立的现象,比如手机,电脑,桌子,板凳,男人女人等等都属于是果法,如我们前面讲的。一一缘中无,如果在泥中求瓶不可得,那么在陶工师父哪儿求瓶就可得?在烧窑处就可得?其实都不可得的,既然都不可得,那么就是讲在成立此瓶的众缘中各个缘中求这个瓶的果是不可得的,乃至我们讲孩子是果,爹妈未和合之前,在爹身上可以求孩子吗?在妈身上可以求孩子吗?乃至在牛奶尿布众缘中可以求孩子吗?实际也是不可得的。
那么在众缘中求果不可得,也譬如说用沙子来榨油,从一粒沙中我们求油不可得,那么从一堆沙中求油这个果就可得?当然还是不可得,所谓众缘和合是很多的条件和合在一起名众缘和合,其中每一个条件都没有果,那么众缘合在一起也决定是没有果法的,再比如电脑,显示卡中无电脑,显示屏中无电脑,主板中无电脑,显示卡显示屏主板等众缘和合就还是没有电脑的!
也就是讲有只有众缘而并没有产生的果法出现,在譬如人是爹妈四大等众缘和合,人亦如此,一一缘中无人,这些众缘和合在一起也没有人,有的不过就是五蕴的众缘而已。
平常人总是认为众缘和合就产生了一个新东西,其实没有新东西,这个东西就是众缘,离众缘无别体。
以上解释“略广众缘法,是中无有果;缘中若无果,云何从缘生?”的上半,这里讲二门,就是缘门和和合门,既然这里分析两门都没有果,那么果不应该讲从缘生。
原文---问曰:云何名为诸缘?答曰:四缘生诸法,更无第五缘:因缘,次第缘,缘缘,增上缘。四缘者,因缘、次第缘、缘缘、增上缘。因缘者,随所从生法,若已从生,今从生,当从生,是法名因缘。次第缘者,前法已灭次第生,是名次第缘。缘缘者,随所念法,若起身业,若起口业,若起心心数法,是名缘缘。增上缘者,以有此法故彼法得生,此法于彼法为增上缘。如是四缘,皆因中无果。若因中有果者,应离诸缘而有果,而实离缘无果。若缘中有果者,应离因而有果,而实离因无果。若于缘及因有果者,应可得,以理推求不可得,是故二处俱无。如是一一中无,和合中亦无,云何得言果从缘生?
上面那一段属于是略释,这一段解释缘中无果属于广释,上面明缘中无果,并没有破邪,邪执不破是没有办法申正的,正法是没有办法延续的,所以末法时代很多法师讲什么僧赞僧是错误的说法,属于相似佛法的说法,佛教历来就摧邪显正,所以我们也要晓得导师摧邪显正并不是自夸,而是为了正法的延续。
这一段就开始破邪执,破计缘中有果的邪执。
略广众缘法,是中无有果;缘中若无果,云何从缘生?这首偈在中论中也是有的,但中论是后面两句在前面,前面两句在后面,这接下来解释四缘,主要是解释第一句中的众缘法三个字的,这里又说四缘,这是说缘的数目,当然我们一般讲一个现象产生有很多的缘,比如说手机要产生需要科学家发明,富士康的组装工人,商场,主板,显示屏,芯片等等,这么多的条件概括起来不会超过四缘,任何一法看起来需要很多的缘,但都可以概括在这四缘中,所以这里是龙树菩萨回答诸缘的数目,就是四缘,不可能再多(纵使成百上千的缘可以概括在四缘中)。
这里龙树菩萨回答是“四缘生诸法,更无第五缘”,四缘生诸法是肯定的必须的,是表示一切存在都是众缘生,所谓众缘就是这四缘,这里属于申正,接着说“更无第五缘”就是催邪,比如外道认为四缘之外还有个上帝,道教认为有个“道”,唯物论认为有个奇点,有个外星人,这就是五缘六缘了,这是错误的说法,第三四句,具体的回答这个四缘是哪些?就是因缘,次第缘,缘缘和增上缘,其中次第缘是鸠摩罗什尊者的翻译,在玄奘唐代等菩萨的翻译就是“等无间缘”,同样这里的“缘缘”在玄奘大师的翻译就是“所缘缘”,一般把鸠摩罗什,真谛等诸人在南北朝时期的翻译称为旧译,把玄奘义净等在唐代的翻译称为新译。
长行主要是解释四缘是什么意思的,之所以先解释意思才能够让人明白万事万物尽管需要很多条件(缘)才能产生,但这些条件(缘)可以概括成为四缘,不可能再多了,这样辩证才能有理有据,而不会漫无目的。
一:因缘,因缘就是讲的亲缘,所谓亲缘是说能够成办果之自体,最关键的缘就是因缘,比如种西瓜,西瓜种子就是西瓜的亲缘,从西瓜种子能成办西瓜果的自体,别的不行的。再比如硝基苯,石油就是硝基苯的亲缘,苯从石油中来和硝酸化合产生的硝基苯。再比如泥团和瓶子,泥团就是瓶子的亲缘也就是因缘,已从生,比如泥团经过烧制等已经成为瓶子,今从生,正在以泥团制作瓶子,当从生,瓶子应该由泥团来制作而不是别的什么,符合已从生,当从生,今从生就属于是因缘。
二:缘缘,就是所缘缘,所念法,比如你眼识所见的桌子板凳手机就属于是眼识所见(念)的对象,这个对象也称为六尘境,六尘就是色声香味触法,这个六尘境能够作前面六识,眼识乃至意识生起之缘生起的条件。
也就是讲任何心识生起必然是有他了别的对象的,这个对象就属于所认识的境,这个境也是心识生起的条件,站在心识的角度来讲,那么这个境就属于心识产生的所缘缘,被六识认识被六识所缘故。也就是法生故种种心生,心生故种种法生,这主要是强调前面六识,重点在讲意业。
三:次第缘,就是我们之前讲过的等无间缘,这个只有心法上有,色法上没有的,次第缘这个翻译不是太好,坦率的说没有玄奘菩萨翻译得好,因为次第缘三个字没有标示出来等无间的意涵,等,是讲的同类的。
等无间缘,就是讲必须是前面一刹那眼识灭,后面一刹那眼识才会生,就比如说现在的电视电影,一秒钟有二十四格固定的图画,非常快的过放映机于是你才看起来是动态的,你看起来是动态的,其实这一秒钟已经有二十四格固定的图画过去了,必须前面一格过去后面一格才能过去,前面一格不过去就卡住了,心识的产生也是如此的,前面的一念心做了后面一念心的等无间缘,前面灭后面才能生,前面一念眼识作后面一念眼识的,前面一念意识作后面一念意识的,眼识的等无间跟其他心识的没有关系,这就称为自类,次第,等无间,自类就称为等无间缘。
四:增上缘,所谓增上缘,增上是说的势力的,扶助的,增盛的,胜进的,就是说此法能够扶助彼法生,比如说用泥团做瓶子,泥团是瓶子的亲缘,其他的工人,转绳,彩漆等能够使得瓶子进一步产生,这些就属于增上缘。
这四缘并不是万事万物都必须具备的,其中心识必须四个缘都具备,因缘,增上缘,所缘缘,等无间缘少一个眼识乃至意识都不会生。比如我们讲眼识生因缘就是阿赖耶识中的种子以及阿赖耶识自体,增上缘就是光明等,所缘缘是眼识认识的对象比如桌子板凳等,等无间缘就是前面一念眼识。
在色法上就只是需要两缘,因为这个手机并不会看你长得怎么样,这个石头也不会,所以就没有所缘缘,并且也没有等无间缘,色法物质的东西固然是无常,但无常就色法的变化来讲规律,并不是前面的手机灭了才有后面的手机生。所以色法只需要因缘和增上缘就可以,比如手机所谓的因缘就是创造发明,其他的工人,生产线,零售商,工厂等等都属于是增上缘。
我们讲了四缘,那么现在开始现观,我们任意的说一个东西,就比如手机吧,手机属于色法,只有因缘和增上缘,因缘在世间来讲就属于设计,设计图纸里面有手机吗?增上缘包括工人,工厂,机器设备,铁矿石等,这些里面有手机吗?显然都没有的,色法是这样的。
那么心法呢?我们就来讲眼识,眼识生需要九缘,归纳为四种缘,其中因缘是阿赖耶识中的种子以及阿赖耶识,增上缘是光明等,所缘缘是眼识所见的对象,等无间缘是已经灭掉的眼识(眼识生是刹那灭的,之所以你感觉一直看得见是因为刹那灭的速度相当快),这其中任一有眼识这个果吗?当然你会说“有前灭的眼识”,但既然已灭如何谈其中有果还是没果?
原文--如是四缘,皆因中无果。若因中有果者,应离诸缘而有果,而实离缘无果。若缘中有果者,应离因而有果,而实离因无果。
如此四缘中皆是因中无果,如我们以上所讲,一一缘中都没有果,因缘,增上缘,等无间缘,增上缘中都没有,这里讲“皆因中无果”,这里的因就是讲的一一的缘,若因(缘)中有果,那么应该离缘而有果,比如父母为孩子出生的增上缘,如果父母没有和合而有孩子,那么不论是在父亲的肚子里面还是在本来是处女的妈妈的肚子里面,那么既然已经有,既然已经有孩子,为什么后面还要和合之后妈妈生孩子呢?可见不论怎么样讲果法的一一缘中都没有果的,在众缘没有和合之前,众缘一一是没有果法的,所以在没有和合之前只能说有众缘却不能说有果。
原文--如是四缘,皆因中无果。若因中有果者,应离诸缘而有果,而实离缘无果。若缘中有果者,应离因而有果,而实离因无果。
如此四缘中皆是因中无果,如我们以上所讲,一一缘中都没有果,因缘,增上缘,等无间缘,增上缘中都没有,这里讲“皆因中无果”,这里的因就是讲的一一的缘,若因(缘)中有果,那么应该离缘而有果,比如父母为孩子出生的增上缘,如果父母没有和合而有孩子,那么不论是在父亲的肚子里面还是在本来是处女的妈妈的肚子里面,那么既然已经有,既然已经有孩子,为什么后面还要和合之后妈妈生孩子呢?可见不论怎么样讲果法的一一缘中都没有果的,在众缘没有和合之前,众缘一一是没有果法的,所以在没有和合之前只能说有众缘却不能说有果。
原文--若于缘及因有果者,应可得,以理推求不可得,是故二处俱无。如是一一中无,和合中亦无,云何得言果从缘生?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在众缘没有和合之前是没有果的,只有众缘的,比如三个穷光蛋,三个穷光蛋存在只能证明三个都是穷光蛋,三个穷光蛋都没有钱,没有钱才称为穷光蛋,那么三个穷光蛋凑在一起居然成为了马云(前中国首富),这个道理说得过去?讲得通吗?
再譬如说种西瓜,西瓜种子中无西瓜(前面已经广辩,因中无果等),雨水中没有西瓜,肥料中没有西瓜,气候中也没有西瓜,土壤中本来也没有西瓜,都没有西瓜,为何后面西瓜生出来了?既然一一中没有,和合在一起就应该没有,既然如此,怎么能够讲果从因缘生的呢?
这里要配合唯识来讲,但龙树菩萨的本意是不立阿赖耶识也就是如来藏的,为什么不立?如我前面所讲,中观在于遣一切遍计所执,遣什么地方的遍计所执?遣因缘生法上的遍计所执!如果立如来藏,众生又找不到如来藏,又不晓得是什么,反而更加迷乱,或者认为因缘之外有个如来藏,或者认为蕴处界是如来藏,这就问题多多,在因缘生不但不能离遍计所执,反而更增虚妄了,所以不如烘云托月,要在离言自证圆成实。
一一法在阿赖耶识的前提下都是刹那生灭的,因为阿赖耶识心体常住,一一法都是从自种子现行的,一一从自种子现行之后就刹那生灭不停,因为刹那生灭不停所以一切境界相貌皆是虚幻,凡夫俗子未证真实,于是就产生了八种虚妄分别,一自性分别,二差别分别,三总执分别,四我分别,五我所分别,六爱分别,七非爱分别,八彼俱相违分别,由这八种分别于是造无量染污业,受无尽生死苦。举要言之,都是计邪因缘了。
这里龙树菩萨明一一缘中求果不可得,那么众缘和合也就不可得,所以一切果法是毕竟空,再说果对因缘来讲的,果是毕竟空,那么缘也就是毕竟空,果是无,缘也就非有。
原文-- 若果缘中无,而从缘中出,是果何不从非缘中而出?若谓果,缘中无而从缘生者,何故不从非缘生?二俱无故。是故无有因缘能生果者。
这里举非缘决定破。这里说非缘,主要是有三个意思,第一是讲不是这个果法的缘是其他果法的缘,比如说泥土是陶瓷瓶子的因,烧窑是陶瓷瓶子的缘,那么砖头是房子的缘,却不是陶瓷瓶子的缘,那么砖头相对于陶瓷瓶子就称为非缘,非此果之缘。第二是讲的这个东西是不存在的,或者存在但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人们错误的认为这个东西是万事万物的缘,比如上帝真主大梵天一类的。这也称为非缘。第三是讲的兔角龟毛,这种根本不存在的东西。
那么我们前面也讲了,考察万事万物在缘中都是没有果的,比如种地,西瓜种子中无西瓜,肥料中无西瓜,雨水中也没有西瓜,...,西瓜种子(既是因也是缘),肥料,雨水等就是西瓜的缘,既然都没有,就证明缘中的确是没有西瓜的,就证明这些缘本来是没有果的的,如果有要么因中有果,要么雨水中本来有西瓜,要么肥料中有西瓜,可实际上都没有,就证明缘不能生果的,既然都没有果的缘可以产生果,那么其他无关的东西也应该可以产生这个果法,比如西瓜可以从天上掉下来,再比如西瓜可以从墙上长出来,但这个是不可能的!那么就说明缘(有关)和非缘(无关)都不能生,所以这个果法是没有能生的因缘的。 譬如房间里面有人,房间里面有人从房间走出来,我们可以讲房间里面本来有人,不然他怎么走出来的呢?倘若我们考察各个房间本来是没有人的,如何说这个人是从房间里面走出来的?成立这个事物的缘中无果也是这样的道理。
当然你看我这么讲你会这么想,你会想西瓜种子,雨水,肥料,原来的土壤等虽然没有西瓜,但西瓜是必须要这些因缘或者增上缘和合才有,但玻璃,牛奶,订书机,手机这些东西就不是西瓜产生的缘,毕竟西瓜的诸缘和合产生了西瓜,而玻璃,牛奶,订书机和合产生不了西瓜啊!
但我们的前提是缘中没有果,西瓜种子,雨水,肥料中没有西瓜(果)啊,譬如房间里面有个人才能说明有人从房间里面出来,要是房间本来没有人,怎么能说有人从房间出来?既然都没有,为何西瓜不是从玻璃,订书机,牛奶中出生?没有跟没有有什么区别?既然都没有,那么就说明果不是从缘中产生的,不是从因中产生的,不是从因缘中产生的。
原文--果不生故,缘亦不生,何以故?先缘后果故。缘果无故,一切有为法空;有为法空故,无为法亦空;有为、无为空故,云何有我?
缘是不是果法?肥料是果吧?肯定是果啊,是煤炭石油等的果,雨水是不是果?也是果,是水汽的果,土壤是不是果?也是果,是地质变迁的果,所以任何的因也好,缘也好,当然在这里如我们前面所讲因是摄在缘中的,那么就都是果,所以缘也是果,那么我们辩证了这么久,阐述了果不从因中来,也不从缘中来,这个因,这个缘对产生它们的因缘来讲也是果,今天既然后果是不生的,那么因和缘也是不生的了,也就是讲缘和果法都是毕竟空,所以一切有为法都是毕竟空。
我们讲了有为法空,那么有有为法,有无为法,佛经上都是这么讲的,无为法空还是不空?所谓无为我们前面也解释了,就没有有为法之相,属于有为法所显示的,有为无为是相对成立的,离有为法外并没有什么无为法可讲,既然说有为法毕竟空,那么无为法也就毕竟空了。
在蕴处界的基础上我们讲有我,凡夫俗子在所谓身体的精神的客观存在的基础上讲,身体是我,感受是我,思想是我,那么这些都是毕竟空无所有的,这些都是有为法故,那么何况还有我呢?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龙树菩萨说“有为、无为空故,云何有我?”
这里又从法空讲到了生(我)空。
当然学正法的听闻如来藏肯定会说,那么如来藏毕竟空不毕竟空呢?你要这么问,你就又把中观和唯识搞成了两个东西了,龙树菩萨所讲的是烘云托月,不立阿赖耶识名而成阿赖耶识教,仔细体会我这句话就明白了,实话说我悟入不是通过中观,我是通过唯识悟入的(其实我是听菩萨明讲的),我也不是自己参究的,可能多生多世熏习唯识的缘故,是读楞严经悟入的,但也是依唯识。我就是说,真的悟入了,决定能够明白中观,禅宗,唯识之间的联系的,而绝对不会认为这是不相干的,甚至认为是矛盾的东西。
我再强调一遍,讲到这里因缘生万法被破尽了,我们并没有说这些东西是没有的,倘若说这些是没有,是假的,是断灭空无的,那么你又是依什么来建立假?建立空无呢?你不过也是依客观存在的事物来说是没有的,是空无的,是假的嘛,对吧?那么既然客观存在的事物的基础上来讲,就证明客观存在的事物是存在的(只不过是因缘生的,是因缘生的就是无自性的),不然你又如何说是没有的?是空无的?是假的?既然存在,就不是假的,不是你认为的空,不是没有的啊!
我们讲毕竟空是“非灭色而得空,是即色而即空”!
讲到这里我们已经讲了三门了,这三门主要是讲因缘的,先是总破,接着破因再次破缘,总而言之,龙树菩萨这本十二门论每一门,都是在明无生,其实每一门都可以由此通达实相,所以并不一定要设立十二门,有些利根的第一门讲完可能就言下顿悟了,但在末法时代这种情况我估计几乎没有,我没有学正法之前也读过十二门论,中论等等,完全看不懂,学了正法也读了,还是似是而非,所以根器不同,佛菩萨的施教就不同,随其所应就建立多门,举要言之,就是希望众生不论利根钝根都能悟入,所以龙树菩萨就讲了一门又一门,总计就成了十二门。
但即便是因材施教,龙树菩萨也依据圣教,佛陀所讲来施设的,并不是他想怎么样施设就怎么样施设,所以从整本十二门论来讲,先讲性空,所谓性就是自性,有为法皆空就是众缘所生法无自性毕竟空。讲完了性,接着就讲相空,然后还要讲用空。性,相,用这就是次第性,这个就是佛教鼎鼎有名的三三昧,空三昧,无相三昧,无作三昧,不现观这个三三昧是谈不上学般若还是不学般若的。
我们开始讲“观相门第四”。
观是讲的能观之心,众生有心才可以观,未见石头可以观,所以观强调的是心,相是说是所观之境,不论是桌子还是板凳还是电脑乃至张三李四,都是我们所观的境,而之所以我们有这个所观的境,是因为这些东西有相,所以相就是所观之境,这里讲门是说的通达的,能诠释的通过的教法,龙树菩萨为了让我们这些有心识的众生(没有法眼也就是没有成就无生法忍之前名“识”,具备法眼成就无生法忍之后名“智”,我们无正确的认识也就是“智”,我们就称为含识众生,我们的八个识跟智目前还不沾边),对于所观境有真实的认识(智,有分别为识,无分别为智,所谓无分别是依真如而具备的无分别智),所以就开此门,名为“观相门”。而讲到这里已经是第四门了,所以就是“观相门第四”。
这个“相”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狭义来讲仅仅是有相的才称为相,要是无相的就非无相非有相。但广义来讲,一切法相不管有没有相,凡是能够被心识认识的都属于“相”,比如说虚空,比如说心所相,心不相应行相(时间,势速,异生性,众同分等等)乃至涅槃,如实性这些都属于相。
之前我在《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习》中就讲过,相有三种,分别是相貌之相,体相之相,义相之相,也就是讲凡是看见的,听见的,接触到的乃至你想象的,名词概念的,思想上的甚至直觉上的都属于是相。
这里说想,就是遍行心所中的想心所,这个想心所在唯识来讲,称为“知即是想,名言分齐之所依”,这个想心所所缘的对象就是一切境,一切并不仅仅是讲的色声香味触这种六尘境,任何一境,你思想上的境,你的直觉没有言语但出现在你的心识上都通过想心所建立分齐,也就是界限界定,有界定你才能认识,不然你怎么思考呢?有界限界定方能思考故。比如我们讲空,空是依不空为界定的,这个地方不空所以才有别的地方空可言,若没有不空为界定,那么就没有空之可立。再比如说“无”那么就必然是依“有”为界限的,没有“有”为界定界限,那么就没有“无”,所以我们讲想所取,就是取一切境的分齐,一切境的界限,取之后我们才不会把这个事物和其他事物混淆,才知道这个事物是什么,因此唯识讲想心所是“名言分齐”。
所以不论是有,无,空,实,如,涅槃,张三,李四,王二麻子,手机,板凳等等万事万物都属于想心所所取(想心所是遍行心所),所以就都是相,凡是被想心所所取的,不论是想象的,名言上的,还是看见的,接触的统统都是相。
我当时在《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习》是讲的一切相分三种,这里也可以把一切相分六种。
第一种色相,就是平常说的青,黄,赤,黑等等,我们看见的色彩是非常多样的,但原色来讲是红,绿,蓝三原色,一切色彩都是这三原色组合的。佛教一般讲是四种青,黄,赤,白,这里的白是透明的是复合色,这里的青就是蓝,这里的赤是红色,黄包含了绿,跟科学讲三原色是一致的。总而言之再怎么样复杂的色彩,都是依这些基本色组合而成的。
第二种形相,就是一般人讲的长,短,方,圆,其他的一切形状都是由这四种基本的组成的。
第三种表相,表是有表示于他的意思,就是动,静,屈,仰,伸等。
这三种在佛教称为“见相法”,也就是说是眼识所见之相。
第四种对相,其实前面三种也都属于是对相,眼识所对之相,眼识所见就是眼识所对,但我们既然已经把眼识所见的排在前面了,这里的对相就不是说的眼识,而特别强调的是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乃至意识所对的所缘的对象,比如说耳识所缘的种种声音,敲鼓声,弹琴声,男声,女声,雷暴声等等,乃至我们身识接触的软,硬,湿,滑等等,这些都属于和眼识乃至身识所对,属于眼识乃至身识这五种所缘境,所以就称为对相(意识所对的法尘也属于是对相,但意识所对的主要是义相,客观事物哪怕是存在的,由你的意识去认识的时候其实已经属于“义”概念类了,都不是事物了,所以对相不特别强调意识所对的法尘)。
第五种义相,通常来讲凡是有所说的所想的乃至种种定律的,就是通常人说的“脑瓜子”想到的,过去想的,现在想的,未来想的思考的,都称为义相,之所以称为义相,是因为这个仅仅只是存在于你的意识上,是意识的想心所的作用,和前面五识的对相不一样的,乃至一切心心所法,不相应法,无为法等相都属于是义相,乃至你的感受,比如脚被砸了,失恋了不想活了,所有的乐受,苦受,乃至不苦不乐受都属于是义相。
这里跟平常人的认识不一样的,平常人会想,明明刘二麻子的老婆跑了,他难受,他要上吊,这个事情是前面五识所见,怎么仅仅只是义相?因为跑是一回事情,他难受又是一回事情,跑那回事情固然是他和嚼舌根的好事之徒眼识所见,但难受,谁见过难受什么样子?难受长得像猫还是像狗?你见过?虽然难受可能来源于前面五识,但当你难受的时候难受已经是一种心理活动了,所以感受决定属于义相。
第六是体相,体相凡夫俗子是没有的(其实凡夫俗子也有,他们的第七识执第八识阿赖耶识为我就属于是体相,不过这个没有开悟是不懂的),因为真实的体相只有开悟才会有,其他的所谓这个体那个体跟这个体是两码事,世俗也有狗体猫体人体,那不过是认五蕴和合中的色法为体而已,而色法是无常,是众缘和合而有的,非是体也,这里的体是常恒不变的。
所以一切相就是这六种,分三种就是义相之相,体相之相,相貌之相,分六种就是我这里讲的色相,形相,体相,义相,对相,表相,还可以根据其他的定义来分,我们这里就不展开了。
我们接下来就要讲龙树菩萨的《十二门论》的第四门所谓观相门,但我们要讲清楚,前面三门讲了之后为何必须要开这一门的道理,道理主要是两个,第一是,约通义来讲,第二是约别义来讲,通义别义我们讲事实摆道理,为何一定要开这第四门所谓观相门,当然我们前面也讲过几句,比如按照三三昧,三谛的道理来讲,但意犹未尽。
从通义来讲为什么要开观相门?主要是四点原因,第一点,虽然讲一一门都可以悟入,但毕竟根器不同的,所以教法也有不同,这主要是因为过去世不同,熏习不同,像有的人可以从唯识悟入,有的人从禅宗悟入,有的人从中观悟入,同样的有从观性门悟入的,也必然有从观相门悟入的,过去世在某方面的熏习多寡就导致种子(埋藏在如来藏也就是阿赖耶识中的功能差别)或者有或者没有,或者厚或者薄(这个是方便譬喻,这里种子非是世间谷麦等种,谈不上多少厚薄的问题)。
第二点,有些人只有法上的有相无相的执着,但他未必有因中有果无果,亦有果亦无果,非有果非无果等的执着,当然一般凡夫俗子压根就不讨论因中有果无果,他们大概也就是看进化论等那么讲就那么信,但他们肯定更执着相,比如大多都迷恋美色钱财(而偏偏自己又福德浅薄,往往吃不到羊肉惹一身膻),美色钱财不就是相吗?末法时代的凡夫不容易修不净观的,所以需要讲观相门。
第三,钝根的人学佛,他们看佛经上讲有为法无为法,就认为有有为法无为法的决定之相,比如伪佛教藏传佛教分四大派,其中格鲁派否定众生根本心识如来藏(阿赖耶识),他们认为一切都是空无所有,他们讲一法不立(其实他们这个一法不立还是对有说空),那么也就谈不上所谓的开悟不开悟了,其他的宁玛派等认为是有如来藏的,但他们所谓的如来藏就是想象的脊椎方向的中脉,想象一个所谓的明点,这就是相,所谓义相,当然也是要破斥的,所有需要讲观相门。
第四,般若为智慧火,烧尽一切烦恼,烧尽一切烦恼之后呢?照一切法毕竟空寂,才能发起实相般若,既然讲一切法,那么是不是应该观一切法性空,观相空?这是必须的,所有这里龙树菩萨继续开观相门。
就别义来讲,也就是就龙树菩萨这本《十二门论》来讲也应该开这一品所谓观相门,理由也是有四点。第一,上面三门观有果无果等来明不生,主要是从体性来讲毕竟空,如说“众缘所生法,是即无自性,若无自性者,云何有是法?”有为无为都无自性,那么当然就无真实体也就没有真实性,所谓毕竟空。但有的愚夫,虽然了达性空,但他们会执相有,很多人认为性空我了解了,可猫有猫相狗有狗相,开直播的那些女的肤白貌美,我分明所见,这怎么可能是空的(其实这种人连性空都不了),针对这种愚夫,讲完观性当然需要讲观相门,明相亦是毕竟空。
第二:上面三门观所相空,比如你看见手机电脑瓶子,这些是你视觉听觉等的所相,所观察的对象,这一品要讲你的眼识乃至意识等能相也是空,其目的在于能所双亡。
第三,上面三门观因缘,观因中有果无果,观缘,观缘中无果,这主要是观别别之众缘生,别别之果法,破别别所生法以明无有能生所生,上面三门都是分开讲的,比如第一门总观因缘毕竟空,第二门观因(因中有果无果),第三门观缘,而这里观相门属于统观,这个能生,所生,能灭,所灭都属于是相,所以这一门是在上三门的基础上的通观,当然有必须讲的必要。
第四:佛经上讲过万事万物都有生,住,异,灭之相,说我们这些人也有生,老,病,死之相,所谓朝如青丝暮成雪,这就是相,但这些相都是毕竟空寂,这个才是实义,所以需要开观相门。
原文-- 复次、一切法空。何以故?
这里是龙树菩萨就观相门发起长行的起句,也就是他要讲为什么无相,为什么相也是毕竟空寂的道理,上来就讲一切法空,这个法能够被我们认识到是存在的,那么肯定是,有相,有体(体就是性,所谓无自性就是无自体的意思),有用(作)的,所以讲一切法空就明相空,体(性)空,用空,这里是开始讲相空。然后说“何以故”,为什么这么说?就引发下文详细的辩证。
原文-- 有为及无为,二法俱无相;以无有相故,二法则皆空。
一切法总的来说就是有为法和无为法,所谓有为法我们前面也解释过了,凡是本无今有,造作而成,因缘和合故有的就属于有为法,所谓无为法就是讲非是造作而成的,比如虚空无为,没有见虚空是谁造作而成的,再说虚空是色边色,相对于这个地方有东西(色),说没有东西的地方为虚空,所以虚空是假立的,但能被眼识所见亦是色,故名色边色。所以虚空无为当然也是有为法所显,无为法总的说来皆属于有为法所显示的(但六种无为还是有差别的),这里讲有为及无为,二法俱无相就是说有为法和无为法都是没有自性的,如我们前面讲有为法无自性,无为法属于有为法所显当然也无自性,无自性所以无相,无相当然毕竟空。前面两句明法无相,后面两句明法无相故法体是空。
原文--有为法不以相成。问曰:何等是有为相?答曰:万物各有有为相,如牛、角、犎、垂壶、尾端有毛,是为牛相。如瓶,底平、腹大、颈细、口圆、唇粗,是为瓶相。如车,以轮、轴、辕、轭,是为车相。如人,以头、目、腹、脊、肩、臂、手、足,是为人相。如是生、住、灭,若是有为法相者,为是有为?为是无为?
这里从有为法不以相成一直到“是为人相”,主要是讲有为法,从“如是生,住,灭道为是无为”是讲的无为法,开生住灭三个阶段是有为还是无为两关,主要目的是引出下文。
这就是讲,有为法都有生,住,灭三个阶段,我们是人有生老病死四个阶段,归纳也是生,住,灭三个阶段(老病的阶段属于住的阶段),也就是说万事万物除去无为法之外都是生住灭的,手机电脑桌子板凳地球太阳都是如此的,凡是存在的有为法都是生住灭的。
这里就是讲若生,住,灭能为有为法作相者,所谓作相者就是说生住灭使得万事万物存在,没有生住灭就没有万事万物故,有生住灭才有万事万物可说可讲故,当然生住灭为有为法作相(比如平常人说,哎,人生真是无常,初听起来恍惚就是“无常”使得人生成了这个模样,这里的生住灭泛指的无常,在执万事万物有自体的来讲,他们认为万事万物不可能自己就朽坏了就没有了,他们认为有一个生住灭使得万事万物如此,比如一般人会认为有老这个东西所以人满脸皱纹,头发花白),既然如此,这个生住灭属于是有为法?还是无为法呢?有为法和无为法是不同的,如我们前面讲,无为法是有为法所显示的。
万事万物所谓的相离生相,住相,灭相之外并没有其他什么相,所以我们讲任何一个东西所谓相貌之相,义相之相还是体相之相就是讲的生,住,灭的相,比如一个人生下来有生相,从小到老活着就是住相,死就是灭相,一部手机生产出来称为生相,销售乃至使用称为住相,后来坏掉了就是灭相,乃至我们的一个念头产生属于生相,此念头存在的那个刹那称为住相,念头灭掉就称为此念头的灭相,所以我们讲一个东西有相其本质就是讲生,住,灭相,除此无别相可讲可说。所谓有为法的相就是生,住,灭,生住灭就为有为法作相,那么这个生,住,灭相这个相到底属于是有为法还是无为法呢?
这里是把性(体)和相分开讲的,因为体龙树菩萨已经在前面破斥了体性的真实有,成立毕竟空了,任何一法都是由性,相,体,用几个部分组成的,有时候又把性和体在一起讲,就成了体,用,相三了,单单就有为法的相来讲属于有为还是无为?
这里讲生,住,灭相,在有些经论也有略讲的,比如就说生灭相,讲生灭是属于从相上讲,主要是因为一切存在都是刹那生灭的,我们也不是一下子就老了,我们的身体乃至我们的心识都是刹那生灭的,所以就讲生灭相。有些经论又展开讲所谓生,住,异,灭四相,为什么呢?因为灭之前有变异相,比如我们将来死啦,死之前是有老相的,老相就属于是变异相,这样就属于在生,住,灭三相上再加一个异相,把异相合在住中就成生,住,灭三相。
生者,就是说此法初起之相,比如小孩刚生下来。灭相就是此法终了之相,比如他活了八十八岁,寿终正寝躺棺材里面去,或者在医院里面一口气上不来送火葬场了,就属于是灭相。
又所谓生者,是表示这个法以前是没有的,是现在才有的,比如手机上世纪七十年代是没有的,那个时候是用传呼机,之前没有这个东西的是无的,后来发明创造改革开放逐渐大家才有的,这就是生。所谓住,就是说这个手机虽然将来肯定会坏的,就说我也换了十几个了,但坏之前是可以暂时用的,就属于住的阶段,所谓异者,就是说虽然这个手机可以暂时用,但也在刹那刹那的变坏,零件都在氧化中。灭者,就是说虽然现在暂时可以用但终究要坏掉也就是灭掉的。
万事万物都是如此的,没有一毫毛的东西他不是生,住,灭或者不是生,住,异,灭的,这就是一切存在的相,离这三或者四相,没有别的相可说可讲。
再美的美人再俊的帅哥都是如此的,我们讲他们美不美只是暂时相,所谓住相或者变异相来讲(比如形容长得美的妇女是半老徐娘,这其实是变异相了)。
生相,住相,灭相就是一切存在之相,离此三相之外并没有个什么相可言可讲,那么这里就问既然如此,能够使得有为法有相可讲的生,住,灭相属于是有为法还是无为法?这个东西既然存在,存在的东西都有界定,有界定不外乎就是有为或者无为,那么这三相属于是有为法还是无为法?
过去在小乘部派佛教中有说生,住,灭三个有为相是无为法的,如大众部就这么说,他们是认为生,住,灭这个现象不能等于存在的这个事情,比如手机从生到灭不断的变坏,人生下来就逐渐老去然后死翘翘,但生住灭显然不是手机更不是一个具体的人,但生住灭客观存在,否则手机怎么会变化,人怎么会生老病死?又万事万物都是这样的,这个过程当然不是谁创造的,譬如虚空一般万事万物本来就如此,所以他们认为当然是无为法。
也有说生住灭是有为法的,比如说一切有部就说生,住,灭相是有为法,为什么说是有为法呢?因为不论是生相,还是住相,还是灭相,譬如一个美女,生下来是个婴儿,住相就是少女中年妇女然后成为老太婆,灭相成为一具腐烂的尸体,这就是这个美女(就住相中的少女而言美,不是说老,老太婆当然不美)的相,不论是婴儿还是中年妇女还是尸体都是这个美女(以住相中的某阶段来命名美女,尸体当然不美,又臭又脏),既然这个美女是有为法,那么生,住,灭相当然也是有为法。
天亲菩萨早前是在小乘出家,写了一本《俱舍论》,他当时的观点和说一切有部是一样的,因为他就是在说一切有部出家的,所以他也认为生住灭是有为法,列在十四不相应行中,他当时认为生,住,灭是存在的,所以列在有为法中。
而在大乘就不是这样讲,也就是讲大乘认为这个生,住,灭是有为法,但不是俱舍论讲的实际存在的有为法,因为在百法中分五位,心法,心所法,色法,心不相应行法和无为法,这个心不相应行法并不是真实存在的。
其实这五位中只有心法和色法是真实存在的(心所法相应于心属心的功能助伴,无为法就是色心所显),不相应行法是根据色心二法假立的,实际是不存在的,比如时间,势速等,时间是依色心二法的变动而假立,势速是依色心二法运动而假立的,生,住,灭当然也是假立,是色心二法变化而假立的,所以虽然属于是有为法但不是实际存在的,既不是心更不是色法故。
原文-- 问曰:若是有为有何过?答曰:若生是有为,复应有三相;若生是无为,何名有为相?
上面问了生,住,灭相属于是有为还是无为?这里就开始重点讲有为法无相的道理,上来就设问,如果生,住,灭相是有为,那么有什么问题吗?
龙树菩萨就回答说,如果是有为,那么有为法既然有相,比如这位张三同学既然大家都看得到他的样子所谓的相貌,他这个相我们前面已经解释清楚了,就是生,住,灭相,凡是有为法之所以能够被我们认识或者说看见就是因为有生,住,灭三相的关系,那么生,住,灭是有为法,有为法都是本无今有,有而还无的存在,那么所谓相既然是生,住,灭三个部分组成的,那么每一个部分既然客观存在就应该都是有为法,既然如此“生”这个相是有为法,生是存在的就应该生也有生,住,灭三相,“住”这个相存在是有为法,那么住也应该有生,住,灭三相,“灭”既然是有为法那么也应该有生,住,灭三相(凡是存在的有为法必定有三相故)。
以下是引证太虚大师《十二门论讲义》的原文加上末学的评论进行解释。
己二 别明有为法无相
原文--问曰:若是有为有何过?答曰:若生是有为,复应有三相;若生是无为,何名有为相?若生是有为者,即应有三相,是三相复应有三相,如是展转则无穷。住、灭亦尔。若生是无为,云何得无为与有为作相?离生、住、灭谁能知是生?复次、分别生、住、灭故有生,无为不可分别,是故无生、住、灭。生、住、灭空故,有为法空;有为法空故,无为法亦空,因有为故有无为;有为、无为法空故,一切法空。
释: 凡有为法皆有生、住、灭三相,今云:生是有为法,故生亦应有生、住、灭三相。
有为法不离生住灭之相,今云生是无为法,则何者名为有为法耶?且生相是造作相应、离生等相方谓之无为,故不得谓生是无为法也。
解:凡是本无今有,因缘和合就是有为法,既然如此肯定有为法是有生,住,灭的,有为法之相就是生相,住相,灭相,离此三相别无有为法相可说可讲,那么有为法有相就是三相有相,三相皆是有为法,有相即是有为法故,有相那么三相每一相就应该复有三相,这就犯了无穷过。那么生,住,灭不是有为是无为可以吗?是无为你又是如何看见的呢?
释:若生是有为者,即应有三相至住、灭亦尔,此以生等是有为,有无穷过,明生等三相无。
若生是无为者至离生、住、灭谁能知是生?此以有为无为有差别,明三相无。分别生住灭有生者,谓生相与住灭相应有异。无为不可分别者,谓以无为法相是一致故。此以无为法与三相之差别,明三相无。
生、住、灭空故有为法空至无为法空故一法法空,结明以上二偈,判决一切法皆空。
解:这个在弥勒菩萨的《瑜伽师地论》第四十六也讲过的,生,住,灭三相和这个法是一还是异(比如一个人的相貌,不外乎就是生住灭相,那么这个生住灭相和这个人的相貌是一还是异)?如果你说是一,那么就否定了生住灭了,生住灭是不同相貌的,譬如老人和孩子,老人的相貌(住相)怎么可能跟刚出生的婴儿(生相)一样呢?你说是一显然就违背事实!如果你说是异,那么这个法和生住灭不同,那就成了一法有两法(譬如你的相有,另外还有一个你是生住灭相),甚至多法了,可事实是你只有一个人,不可能有两个你或者多个你。
总而言之不论是生住灭相(也就是凡夫俗子所谓的人的相貌,狗狗的相貌)不是有为相更不是无为相,一切存在的相不外是有为或者是无为,既然都不是,最后就结成,一切法空。
庚一 原文--问曰:汝说三相复有三相,是故无穷,生不应是有为者,今当说:生生之所生,生于彼本生;本生之所生,还生于生生。法生时,通自体七法共生:一、法,二、生,三、住,四、灭,五、生生,六、住住,七、灭灭。是七法中,本生除自体,能生六法;生生能生本生,本生还生生生,是故三相虽是有为而非无穷。住、灭亦如是。
释: 此中救生等三相是有为,则有无穷之破。
释: 此中本生能生法、住、灭、生生、住住、灭灭六法,而其自身,则为生生之所生;本住能住法、生、灭、生生、住住、灭灭,而其自体则为住住之所住;本灭能灭法、生、住、生生、住住、灭灭,而其自体则为灭灭之所灭。此中七法,或谓之为九法,谓:一、法,二、生──本生,三、住──本住,四、异──本异,五、灭──本灭,六、生生,七、住住,八、异异,九、灭灭。所谓本者,谓此法能为余法等之本,能生余法或住、灭余法也。至于生生,则仅能生本生;住住,仅能住本住;灭灭,亦仅能灭本灭也。──以上之九法或七法,皆萨婆多部之论师所立。
解:这里是当初说一切有部反驳龙树菩萨说生住灭相是有为法那么就有无穷过的。说一切有部是佛教小乘的重要派别(也称为萨婆多部,是次于大众部从上座部分裂出来的宗派),说一切有部当然是认定一切事物是无常,无常就有阶段性的,比如一般讲生老病死就属于阶段性,但这就只是对有情众生来说,对桌子板凳的无常性来讲他们认为有七个阶段或者九个阶段,说七个阶段就是一、法,二、生,三、住,四、灭,五、生生,六、住住,七、灭灭。
庚二 答 辛一 初二偈就前后破 原文--答曰:若谓是生生,还能生本生,生生从本生,何能生本生?若谓生生能生本生,本生不生生生,生生何能生本生?若谓是本生,能生彼生生,本生从彼生,何能生生生?若谓本生能生生生,生生生已还生本生,是事不然。何以故?生生法应生本生,是故名生生,而本生实自未生,云何能生生生?
释:初二偈,谓第四偈及第五偈。就前后,谓就生生与本生生起之前后。第四偈谓:先有本生,后方有所生之生生,若本生未生“生生”,“生生”何能生本生耶?是以生生不能生本生也。第五偈谓:本生须从“生生”而生,今“生生”未生本生时,何有本生能生“生生”耶?是以本生不能生“生生”也。
这里也就是讲“说一切有部”反驳龙树菩萨讲的如果生住灭属于有为法,那么就有无穷过。说一切有部也就是小乘的萨婆多部就认为的确是属于有为法,但不会犯无穷过,为何?他们认为虽然一切存在都是生住灭的,但生住灭又可以分成七法或者九法,不能再多了,这里的“本”这个本能够为其他的之本,比如能生“生”,能生“住”,能生“灭”,就成了本生,本住,本灭了,这个本也不是没有来由的冒出来的,这个本生是后面的生生“生”的,那么就成了一个循环,既然是循环的,譬如春夏秋冬一般的,圆环一般的,当然就不会产生不能自圆其说,有犯无穷过的问题了,不论怎么讲譬如一年也就四季,翻来覆去就是如此,当然就没有无穷过的问题。
这里大家一定要明白我前面讲的,我们看手机是一个东西,板凳是一个东西,当你这样看的时候你是认为有个实体的有自性的,但在佛法上来讲,不论是小乘还是大乘最起码认为手机,板凳,桌子,电脑,张三,李四等等虽然说看起来是一个又一个的,但都是行蕴所摄的,也就是说,在佛教看来就没有一个一个的实体,最起码看待万事万物要明白皆有一个无常的变化的过程,所以万事万物都是“迁流,造作(因缘和合)”的这样就是广义的行蕴,一切有为法广义上都摄入行蕴,那么必然是生,住,灭的,所以我们很多人说自己学佛,其实基本的概念理念都未必有的。
正因为在这个前提下,所以小乘说一切有部,他们也不是外道,更不是凡夫,所以即便他们被龙树菩萨破斥,也没有像外道凡夫一样的认定万事万物是一个一个的实体,他们也承认是行蕴所摄,那么就有阶段性,他们就认为固然是有生,住,灭三个阶段,但又可以分为七个阶段或者九个,是类似圆环的,当然就不会犯无穷过。
龙树菩萨针对他们的反驳就反问,第一句话就抓住要害(我们跟人辩论很难抓住对方语句的要害关键是没有修定),一句话让对方哑口无言,你们说譬如圆环一样的,那么“生生”既然能生“本生”,可你们这么讲等于又是说“生生”是从“本生”生的(譬如春夏秋冬譬如圆环,可以说冬天是从秋天来的,为什么不可以说冬天是从春天来的呢?一样可以啊!),那么孩子是妈妈生的,孩子怎么可能生妈妈呢?天底下哪儿有这个道理?如果你们只是承认“生生”可以生“本生”,本生却不能生“生生”(譬如只承认冬天从秋天来,却不承认冬天从夏天来),那么你们所谓的圆环的道理就不能成立了,因为到需要“本生”生“生生”的阶段,他生不了,岂能成就你们的道理?或者你们又讲本生能生“生生”,同样的能生生所生,所生不能生能生,本生既然是生生所生,那么很显然不能生“生生”。
就算你们讲的第一步能成立,可以说“本生”能生“生生”,“生生”生了之后还能生“本生”,可既然需要“生生”生“本生”,那么在“生生”存在的当下是没有“本生”的,不然为何要“生生”生“本生”?既然需要她生,那就证明目前还没有,又譬如这个女的目前还是处女,是处女就不可能生孩子,那么孩子就还不存在,这个不存在的“孩子”又是怎么生的已经存在的还是处女的“妈妈”的?也就是这里的“,而本生实自未生,云何能生生生”。
辛二 次一偈就一时破 原文--若谓:生生生时能生本生者,是事亦不然。何以故?是生生生时,或能生本生,生生尚未生,何能生本生?是生生生时,或能生本生,而是生生自体未生,不能生本生。
这里重点讲“一时破”,就是破斥说一切有部犯了能生所生同时的错误。具有能生,所生两层含义才能称为“生生”,在这里能生是讲的生生能生“本生”,所生是讲的“本生”是“生生”所生,这里龙树菩萨就指出来,既然能生所生是这么回事情(所谓循环的),那么必定有“生生”存在,才可以讲这个“生生”可以生“本生”,譬如妈妈存在才可以讲生孩子,但现在“生生”都还不存在的,如何讲“生生”可以生“本生”,又“本生”也不存在,又从哪儿来的“生生”(譬如圆环一样的是没有前后的,既然没有前后那么能所所生就同时存在,而讲能生所生必然有前后故,比如母亲在前,儿子在后,不可能同时存在,所以说一切有部的说法就被破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说一切有部成立九法和七法,他们讲类似圆环的,如我们上面已经广辩,但事实是九个法或者七个法只能是一时的,为什么一定要是一时?因为一切存在都是刹那生灭的,每一个刹那都有三点所谓过去,现在,未来,然而过去,未来就现在来讲是不存在的,所以他们成立九法或者七法,这九个法或者七个法既然是相互能生所生的关系,那么就会都是现在进行时,如果是现在进行时(因为过去未来就现在是不存在的),那么正因为讲一时,讲同时就麻烦了,他们说生生和本生是能生所生的关系,那么必定是一个在先一个在后的关系,而按照逻辑又必须是同时,既然是同时就不可能是能生所生的关系(有时候不同时,比如有母亲的时候未必有儿子,而且儿子不可能生母亲),就自相矛盾了,就被龙树菩萨破斥了。
这里太虚大师就总结说“故生生、本生,二俱非能生者,亦非所生者,是以生生、本生二俱空也。二既空故,所计生住灭之生相,皆应无有。”所以所谓生生,本生都不是能生者,也不是所生者,如前面已经辩破,讲互相生是不可能的,那么生生,本生就二俱空,那么计生,住,灭之生相就无所有的。
己二 破不展转家义 庚一 长行发起 原文--若谓:是生生生时,能自生亦能生彼;如灯然时,能自照亦照彼,是事不然。何以故?
也就是龙树菩萨的意思是说如果讲任何一有为法有相,那么必然有生,住,灭三相,三相每一相就还有三相...乃至无穷,那么就说明实际是没有生,住,灭相的,当然有为法无相。但小乘部派佛教说一切有部讲极微真实有的,极微既然真实有是组成万事万物的基本要素,那么有为法当然是有相的,必然是有生,住,灭相的,既然如此有生,住,灭三相就犯了无穷过,于是他们就成立一切有为法有九法或者是七法,这样的情况下虽然有生,住,灭三相,但他们之间被分成了九法或者七法是互相生的,当然就没有无穷过可说,譬如春夏秋冬只有四季,不可能有五季六季无穷季,但这个说法如上所讲被龙树菩萨破斥了,凡是存在的事物能生和所生是对应的关系,既然称为能生就不是所生,所生必然不能生能生,譬如孩子不可能生母亲,母亲能生孩子,孩子不可能生母亲,所谓九法,七法能互相生这个循环当然是不可能成立的。
说一切有部的论师被龙树菩萨破斥之后是不甘心的,但他们听见龙树菩萨破斥之后也明白“生生”生“本生”,“本生”生“生生”互相辗转生是不可能成立的。于是他们就说,你说“生生”不能生“本生”,因为“生生”是“本生”所生的,那么“生生”和“本生”不是循环的,不是互相生的,我们换一种说法,所谓“生生”不但可以生自己,并且还能生“本生”(譬如母亲生了自己,母亲还可以生女儿,这样的情况下当然不需要女儿再去生母亲了,他们认为这样就回避了龙树菩萨指出的不能循环过),为了详细的说明就举出灯照明一样的情况,当开灯之后,这个灯不但能够自照,大家能看见房间有盏灯,这个灯自照的同时还能照射房间的一切的事物。
龙树菩萨直截了当的回答,这是不可能的,是错误的说法,所谓“是事不然”,然后说“何以故”,就是为什么说是错误的呢?
辛一 破譬说 壬一 直破灯不照闇
原文--灯中自无闇,住处亦无闇,破闇乃名照,灯为何所照?灯体自无闇,明所住处亦无闇。若灯中无闇,住处亦无闇,云何言灯自照亦能照彼?破闇故名为照,灯不自破闇,亦不破彼闇,是故灯不自照亦不照彼。是故汝先说灯自照亦照彼,生亦如是自生亦生彼者,是事不然。
上一段其实说一切有部的论师是用因明的手法来阐述自己的观点的,所谓因明我在《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习》中就讲过是三支结构,所谓宗,因,喻,宗就是己方的观点,比如我的观点“声是无常”,这就是我的宗,为了成立我的宗,我就需要讲个道理出来,为什么说“声是无常”?道理就是我的“因”,因是专门来成立宗的,比如我立的因是“所作性故”,也就是讲宗是所成立,因是能成立,有所成立有能成立,还要举个例子出来说明,举例就属于是“喻”,喻是晓喻的意思,是根据“因”来讲的譬喻,支持宗因成立的,比如我的“喻”,我说“所作性皆无常,如瓶”,大概也就是讲“因”是论点,“喻”是论据,论点和论据就成立我们的宗本,我们的观点。
说一切有部的论师在上一段也是采用的因明三支结构,不过他们用得更娴熟,宗就是讲“生生”可以生“生生”也可以生“本生”,因就是讲诸法可以生自己也可以生他,喻就是讲如灯照明。
因喻属于是能成,宗是所成,这三支结构,有一支不成那么就都不成立了,比如我再讲一个宗为“此山有火”,我成立宗的道理也就是“因”是讲的“以有烟故”,有烟就有火,但我的喻是“凡有烟定有火,如灶”,这个喻就不对了,因为喻犯了不定过,所以别人破斥我就先破斥喻,有烟不一定就有火,比如要是这个烟是雾气呢?是蚊虫聚集看起来有烟呢?
这里龙树菩萨的破斥也是如此的,先破喻,喻不成立,宗因也就不能成立了(论据不成立,论点和宗本都不成立,三支譬如三角结构是互相成立的,一方不成立,就都不成立了),所以他上来就讲灯以明为体,灯中就没有闇(暗an),又既然灯以明为体,明就是灯,灯就是明,明既是灯体灯用,要是不明这也就不是灯或者坏掉了,所以明在的地方就是灯所在处,既然明就没有暗,所以灯住处无暗。
龙树菩萨成立以上的道理之后,就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丝毫不拖泥带水,既然灯体就是明,那么说一切有部论师的喻就有问题了,灯体就是明,还需要灯破什么自身的暗?本来就是亮的为何还要破自身的暗才亮呢(如果没有明那就是没有点灯啊,点灯之后灯有什么暗可说?那么又如何可以讲破自身的暗?自身没有暗)?所以就没有什么灯破自体暗的说法!灯所在处就是明,比如房间里面有灯,灯在房间里面,房间里面就明,房间就是灯所在处,当然也就没有所谓灯破灯所在处的暗可讲的,灯所在处本来明故!既然如此,那么就证明无暗(闇)可破,所以无所照,既然无所照,那么也就无能照。
说一切有部论师被破喻之后,那么他们讲的宗因,所谓“生生”不但能生自己还能生“本生”就无法成立了(他们认为“生生”生自己如灯破自己的暗),当然生相是无。
壬二 破初灯不照闇 原文--问曰:灯然时能破闇,是故灯中无闇、住处亦无闇。答曰:云何灯然时而能破于闇?此灯初然时,不能及于闇。若灯然时不能到闇,若不到闇不应言破闇。灯初然时不能及于闇,明闇不同处故,如闇不及于明。
说一切有部的论师听龙树菩萨这样反驳之后就说,当把灯点燃之后就能破闇,没有点燃之前当然是不可以破闇,点燃了我们大家就看见了灯以及灯所处的房间了,所以灯能自照也能照物,点燃之后才有你讲的灯中无闇以及住处无暗。
龙树菩萨回答说:你们这样讲也是没有道理的,灯点燃之后,是不会及于闇的,你们的说法譬如流水一般的,流水流到干涸的地方,是流水接触到干涸的土地,干涸的地方才开始润泽了。然而灯点燃之后就光明了并不是流水那样还有个逐渐润泽的情况,也就是并没有一个明暗相争的过程可说,是顿时就光明的,就没有光明接触黑暗,然后使得黑暗成为光明的过程,都没有接触,谈什么灯能破闇?谈什么能破自身的暗还能破灯所在处的闇?
壬三 破灯应遍破闇 原文--复次、若灯不及闇而能破闇者,灯在于此间,则破一切闇。若谓灯虽不到闇而力能破闇者,此处然灯应破一切世间闇,俱不及故。而实此间然灯不能破世间闇,是故汝说灯虽不及闇而力能破者,是事不然。
龙树菩萨接着讲,如你们讲灯破自己的黑暗也破黑暗处的黑暗,譬如流水一般通过流动接触能够润泽土地,然而灯和暗并没有这样的逐渐的接触的过程,也就是没有这样的接触却能照明,既然灯能不接触闇却能破闇,那么我们在世上任何一个地方点一盏灯,就能够使得整个世界黑暗的地方都光明起来,因为事实是光明没有接触黑暗,点灯之后是顿时光明的,你们却说能破黑暗,那么我们假如点一盏灯,这灯的光明也没有接触遥远的地方之黑暗,同样的道理都没有接触故,是不是应该一盏灯破一切黑暗?然而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所以你们讲灯光能够破自己的暗还能够破黑暗处是讲不通的,灯光是顿显黑暗处,并没有接触的过程,就没有破可言。
所以我们讲说一切有部论师讲的“生生”可以生“本生”以及“生生”,譬如点灯能够破灯的黑暗以及灯所在处的黑暗是讲不通的,首先这个譬喻就是不对的,一来灯自体就是光明,所在处就光明,并没有黑暗需要去破除。二来,如果讲是灯破除的黑暗,那么灯光和黑暗毕竟要接触,可实际上灯点燃顿时就是光明了,并没有一个灯光接触黑暗破黑暗的过程,都没有接触当然谈不上什么破自体的黑暗以及灯所在处的黑暗可说。
壬四 夺破明照闇义 原文--复次、若灯能自照,亦能照于彼,闇亦应如是自蔽亦蔽彼。若谓灯能自照亦照彼,闇与灯相违,亦能自蔽亦蔽彼。若灯与闇相违不能自蔽亦蔽彼,而言灯能自照亦照彼者,是事不然,是故汝喻非也。
龙树菩萨接着讲,你们讲灯能破自己的黑暗乃至破所在处的黑暗,那么就是讲光明能够使得自身光明并且还可以使得所在的地方也光明起来,然而光明和黑暗是相对应的关系,光明能够如此,那么黑暗为什么不可以呢?那么按照你们的道理,就应该是黑暗能够使得自己黑暗也可以使得他物黑暗,所以黑暗自蔽亦蔽彼,然而实际上黑暗不可能使得自己黑暗并且使得他处也黑暗,黑暗就是此处没有光明故,黑暗不能自蔽亦蔽彼,当然光明也不可以,既然如此你们讲灯能自照也能照彼,当然是错误的说法。
辛二 破法说 壬一 正破三相 原文--如生能自生亦生彼者,今当更说:此生若未生,云何能自生?若生已自生,已生何用生。此生未生时,应若生已生,若未生生。若未生而生,未生名未有,云何能自生?若谓生已而生,生已即是生,何须更生?生中更无生,作已更无作,是故生不自生。若不自生,云何生彼?汝说自生亦生彼,是事不然。住、灭亦如是。
以上破了说一切有部论师的譬喻,所谓如灯照明可以自照也可以照彼之后,龙树菩萨就继续破说一切有部讲的“生生”生“生生”也生“本生”,首先就说,如果按照你们讲的“生”能生“生”也能生彼(本生),那么凡是有为法都是本无今有,有而还无的法,如我们前面广辩。既然如此,如果“生”还没有出生的时候,“生”就是还没有的,比如母亲还没有出世,这个“母亲”当然是不可能自己生自己,乃至说目前还没有飞碟,没有就是不存在的,不存在的也不可能产生存在的飞碟,所以这里讲“此生若未生,云何能自生?”,这里首先再破说一切有部讲的“生生”生“生生”。
其次,如果“生”已经存在,比如张三已经存在,目前在读书,既然已经存在,为什么还要生“张三”呢?就是这里的“若生已自生,已生何用生”。如果此“生”已经存在,譬如这个人已经存在,就决定没有他妈妈还生这个人的道理,再譬如已经读完了中学没有道理继续读中学,当然说一切有部讲“生生”生“生生”是错误的,生生已经存在故。如果这个“生”还不存在,不存在还没有,不存在的东西如何可以产生存在的自己?未见有人是不存在的自己生了存在的自己啊!
所以生不自生,如果已经存在的东西不可能再次产生自己,如果这个东西还不存在,还不存在的更不可能产生存在的自己,所以你们讲自生亦生彼是错误的说法,生是如此的,那么,住也是如此,灭也是如此的,就没有既能自生也能生彼的情况。
壬二 结破有为 原文---是故生、住、灭是有为相,是事不然,生、住、灭是有为相不成故,有为法空。
可能看到这里大家也被绕晕了,不知道在讲什么,其实就是讲任何有为法,不论是张三李四还是桌子板凳地球等都属于有为法,既然有为法有相,比如张三长得如何,有眼睛的就看得见,但张三既然是有为法就是生,住,灭三相,但我们前面讲,三相如果客观存在,那么三相每一相必然还有三相,就是九相,九相每一相要是客观存在就有二十七相(凡是存在的有相的必定是生住灭相)....乃至无穷的相,有无穷的相在事实上就是错误的说法,犯了无穷过,一个东西客观存在是一个东西,怎么会成为了无穷个?张三只有一个人,怎么会成为无穷个张三,一就不是无穷,无穷就不是一。
说一切有部属于小乘部派佛教的佼佼者,他们认为是有相的,为了规避这个问题,就把一个有为法的三相界定为九法或者是七法,其中这几个法可以互相生或者自己生自己,那么生来生去也就七法或者是九法,就不会犯无穷过,但这被龙树所破,是怎么样破的,就是我们前面讲的那样破的。
所以真正的佛法理解起来都是很难的,如果你听某人讲法你觉得一听就懂,要么就是你在似懂非懂,其实压根不懂,要么他讲的就不是佛法,或者是讲的相似佛法当然也不是佛法,真正的佛法是很难懂的东西,很容易似懂非懂的,比如中观吧,一些人认为我明白一切皆空就是中观,其实不是,中观是对于一切现象的详细甚深分析,他类似逻辑学,类似方法论,类似哲学,但他得出来的结果却是超越这一切。而你觉得只是一个空,这完全就是误会中观了(真空不空,妙有非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不是一般人理解的空那样的。
壬二 结破有为 原文---是故生、住、灭是有为相,是事不然,生、住、灭是有为相不成故,有为法空。
这里就是总结破,讲“是事不然者”就是说总结的,三相也就是生相,住相,灭相不成,这三种有为相不成立,那么任何有为法的相其实都是这三相的,那么这三相不成立,所以一切有为法空,有为法是没有体相可得的,就好比我们提到因明,其中说“此山有烟故有火”,没有烟当然就没火,没有相当然有为法毕竟空,有为法是毕竟空的。
丁三 结齐诸法 戊一 就有为相空结齐诸法 原文-- 有为法空故,无为法亦空。何以故?灭有为名无为涅槃,是故涅槃空。
这里就结成,有为法本空,而无为法是相对于有为法来讲的,离有为法之外并没有个所谓的无为法存在,那么有为法空,当然无为法也是本空的,一般在小乘是讲诸法实有体(性)相称为俗谛,比如讲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各个都有体相,讲诸法实有,灭诸法成涅槃比如证无余涅槃就称为空谛,灭尽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故。但这里是讲诸法本来是空,本来是空当然没有什么灭不灭可讲,就没有可灭能灭可说,所以无涅槃,亦无无为法。
我还是慈悲一点,多说几句,很多钝根的看到这里就会讲,你在否定如来藏如何如何,首先这里离有为法外无别无为法不是我讲的,是佛菩萨讲的,其次这里讲的本空别有深义,当然还有的业障深重会讲,你在说什么都没有!我也晓得什么都没有,所以我也会般若了!所谓般若就是什么都没有。我从一开始就讲你这样理解是完全错误的,不是这么回事,般若是智慧,这个智慧是简择诸法,所以我昨晚才讲是一种逻辑学,一种哲学,一种方法论,你明白什么都空,你就懂这种逻辑了?就有简择诸法的能力了?你还不是什么也不懂嘛!是不是?而且这里的本空是别有深义的,不可名而强名为空。
戊二 明无为相空结齐诸法 己一 无法破 原文-- 复次、无生、无住、无灭,名无为相;无生、住、灭则无法,无法不应作相。无生灭则无果,无果法则无无为相。
这里讲复次,就是龙树菩萨对于有为无为的解释,首先就是讲什么是无为法的相?狗有狗相,猫有猫相,那么无为法真实存在,也应该有相,所谓无为法的相也是相对于有为法来讲,比如我们就是有为法,我们就有生相,老相,病相,死相,也就是生,住,灭相,那么无为法存在,就是相对于有为法来讲,那么无为法就无生,无住,无灭相(因为无为法是有为法所显,譬如虚空是因为有物质才能显示哪儿无物质是空,虚空当然是无形无相的,无为法亦复如是),就是无为相,那么既然无为法是无生,无住,无灭就证明不存在的(离有为法之外是不存在什么无为法的,譬如离物质精神之外也不存在虚空),不存在的当然就没有相,无生灭就没有果,没有果就无实体,无实体当然就无无为相,也就是讲离有为法之外并没有一个无为法存在的。
己二 无相不可知破 原文--若谓无相是涅槃相,是事不然。若无相是涅槃相,以何相故知是涅槃是无相?若以有相知是无相,云何名无相?若以无相知是无相,无相是无,无则不可知。
我们前面也讲过,想心所就是名言分齐,有名言分齐我们才晓得这个是人(没有想心所的作用,我们就会是人是狗搞不清楚,因为没有分齐分判),这个是猫,这个是狗,为什么我们知道是人?是猫?是狗?因为这个东西可以区别于其他的东西,倘若这个人长得像狗,一模一样的,你怎么知道他是人呢?必然是有不同所以你才建立分齐,然后你才知道是人是狗。那么既然无相真的存在,那么必然是以有相为分齐,比如你知道张三是人,必然有猫狗猪鸡鸭猴子为区别故,所以无相既然真的存在,必然是依有相知无相,既然是依有相知无相,那么所知的所谓无相必然不会是无相,好比你不会依虚空(更何况虚空也是有相的所谓空相的)作为参照来认识李四,你肯定是以张三王二麻子等为界限来认识李四。
既然不能够以有相来知无相,因为有相只能以有相才可以知故,好比你是赵六只能依其他人比如张三而知你故。那么可以不可以依无相来知无相?当然更不可以,既然是无相,那么在你的境界上是不存在的,你如何去找一个没有相(虚空也是有相的)的东西作为参照物?所以没有办法用无相去知无相,也没有办法用有相去知无相,这个在事实上在逻辑上都是讲不通的!那么说无相是涅槃相,对不对?当然也不对,因为无相不可以用有相作为参照,也不可以用无相作为参照,都没有参照物也就是没有分齐,你如何知涅槃是无相?那么也就是讲涅槃非无相,而又非是有为相,是有为相就有生住灭,当然不是有为相,既不是有相也不是无相,所以就无涅槃相。
己三 无有为相故不能知无为法之无相破 原文--若谓如众衣皆有相,唯一衣无相,正以无相为相故,人言取无相衣,如是可知无相衣可取
这里接着讲,譬如说所有的衣服都有相,我们这里放好多衣服,每一件衣服都有相,不论是长袖的,短袖的,裙子的,内裤,长裤,短裤,反正都是有相的,我们当然可以去取一件来,但有人说他放了一件无相衣,叫你帮他取过来,你能取得了吗?
己三 无有为相故不能知无为法之无相破 原文--若谓如众衣皆有相,唯一衣无相,正以无相为相故,人言取无相衣,如是可知无相衣可取;如是生、住、灭是有为,无生住灭处当知是无为,是故无相是涅槃者,是事不然。何以故?生、住、灭种种因缘皆空,不得有为相,云何因此知无为?汝得何有为决定相,知无相处是无为?是故汝说众相衣中无相衣喻涅槃无相者,是事不然。又衣喻,后第五门中广说。
就比如说很多衣服,各种各样的,包括长袖的,短袖的,圆领的,无领的,红色的,白色的等等,我们叫人去帮我们取一件圆领的,这个人当然可以帮我们取,因为这件圆领的区别于其他的衣服有不同,这个就是讲假如无相真的存在,譬如这件圆领的衣服一般的,是以“无相”为相,因为它以“无相”为相跟其他的衣服不同,当然可以取得了。
在这样的前提下,那么我们讲生,住,灭是有为,有为的相就是生,住,灭相,相对于有为法来讲无为法当然是无生,无住,无灭,所以无为相对于有为,就说无为无相是涅槃。但这样说是不对的!为什么呢?因为有为法我们上面已经分析是无相的,有为法的相就是生住灭相,离生住灭相之外别无有为法的相,然而生住灭相却不是真实存在的,如果真实存在就犯了无穷过,如以上所讲,那么有为尚且毕竟无有,有为相毕竟无有,就没有参照物的存在,没有参照物,好比这个地方根本没有衣服,没有衣服叫你取一件来,你又怎么取得了呢?有为相既然不可得,何以知道有相对于有为相的无为相?所以讲无为不以相成,对有为说无为,有为相既然是空,无为怎么可能有? 看明白了吗?所以法只能往浅了讲,往深了讲大家就都听不懂了,开悟的人和诸位的不同在哪儿?首先他懂这段论文的真实含义,其次他能够把深法往浅了说,比如平实导师,他就批判藏密的所谓中脉,批判格鲁派的应成中观,批判心中心元音等所谓的前念后念中间,批判慧律法师讲的一念心,批判一般愚痴人所谓打坐一念不生,为什么他能批判?因为他深明真实的无相这个无相也是建立的,实相是超越有相无相的,因为此,所以他慈悲的关系,把深法往浅了讲,依破斥藏密,破斥元音,破斥慧律等诸人讲的错缪“真如”,来显示实相的道理,而这个实相,既不是有相更不是无相,他典型的就是把深法往浅了说,真要按照般若的原旨有几个人能够联系到当下的佛教界的种种乱想?不明真又如何辩妄?
己四 结明一切法空 原文--是故有为法皆空;有为法空故,无为法亦空;有为、无为法空故,我亦空:三事空故,一切法皆空。
所以要明白有为法皆空,有为法空,所以无为法亦空,因为无为法是依有为法为参照物的,是相对于有为法来讲的,有为法空,当然无为法也空,有为法空,无为法空,有为法无相,无为法亦无相,所谓无相亦是权巧方便之谈!那么我们的身体,感受,思想,认识,行为造作等全部都是毕竟空,这些都是有为法故,我们讲“我”当然是依有身体,感受,思想,认识,行为造作而言,这些全部是空,当然“我”也是空,一切法皆空,毕竟无所有。
丙二 观有相无相 观有相无相门第五
这里开始讲有相无相门第五,讲之前,我们先讲讲这一门的来意,也就是为什么要讲这一门;
第一,上门属于正破,此门属于纵破,上面是正破有为相,无为相明一切法无相,这里讲纵破,就是讲纵使相有,但仔细的思考观行也会发现所谓的有相是不能成立的,有相不能成立无相也不能成立。
第二上门破通相,这一门破所谓的别相,这里的别相就是万事万物凡是有相的,都有区别于他的,比如人是人相,人相区别于其他的狗相猫相就称为人的别相。
第三,上门破的隐微相,比如破生相,住相乃至灭相,这个生住灭对于凡夫俗子来说属于隐微相,大家也没有看见谁在我们面前死掉了,然后入胎成为一头猪了,再说也没有谁看见谁刹那刹那的变化,我们完全是依据现量人多年会老比量得出必然是生住灭相的,所以上门称为破隐微相,这一门破的粗显相,比如一个貌美的明星,貌美就是相,这个相其实她就是生住灭相的,但生住灭相并非我们直观所见,所以是隐微相,我们这一门就要破她的所谓粗显相,所谓肤白貌美等,这是我们直观所见。
第四:上门破的是能相之表相,这门破所相之体相,所谓能相之表相,表是有表示于他,比如凡是人既然有生都得死,通过观察我们知道必然如此,这就表示必然有生住灭,我们作为能观察者知道必然是生住灭的。所相是依我们为观察者,所观察的对象故名所相(比如医院里面我们去看别人死,别人死肯定是有个相的)。
这里所谓的“观有相无相门”,所谓有相无相,都是具有能破,所破的,能破譬如下面讲“有相相不相,无相亦不相,离彼相不相,更为何所相?”这就是属于武器,用这首偈作为定律作为武器,作为能破,去破所破,所破是什么?就是凡夫外道等转计,所谓转计就是世智辩聪,被破之后又找个理由,找个理由又被破再找个理由,这就叫做转计,凡夫外道都是这样的,有情执的关系,情执深重的关系无法接受正法,总要反复的找理由成立他们的谬论(我以前也很喜欢当面破他们的谬论,现在我不了,因为他们转计重重,根本破不完的,所以我现在就是写作,看得进去就看,看不进去就算了)。他们的转计就属于是龙树菩萨的所破。
一般来讲,能相所相都是法,能认识所认识都是法,比如眼识耳识鼻舌身意识属于能认识,色声香味触法属于所认识,但能认识也是所认识,比如你视力怎么样,你在想什么你总是知道的,所以能认识也是所认识的对象,所以在通常来讲,一切存在不管是主观还是客观都属于客观(所相),这里龙树菩萨明一切所相空,那么能相也就空了,最终有相是空,无相也是空(能相所相不离有相无相故),譬如业障深重的人就说中观讲一切法空,他们这个空就是断灭空,就是这里破斥的无相,这是不对的,因为无相也空。所以这一门主要是以破为门,有也破,无也破。
丁一 生起 原文--复次、一切法空,何以故?
这里先总标,后陈述,文法上来讲,一般是两种,一种是归纳文法,一种是演绎文法,所谓归纳文法就是讲先列出来12345,然后总结,所谓演绎文法就是这样,先总标,再陈述,这里总标,一切法空。
丁二 门体 戊一 偈
有相相不相,无相亦不相;离彼相不相,相为何所相?
这里讲有相者,第一个相就是讲万事万物已经有相,比如说张三有相貌,第二个相是讲的能相之相。接着讲的不相,不相就是讲不能相之,有相相不相的意思的就是讲,如果万物已经有相,不应该还有相去增加相,比如张三就是这个相貌,不可能还有个别的相貌去给他增加一个相成了两个相,一个人,一张桌子不可能有两个相。
如果有为法已经有相了,那么就不应该以生,住,灭相去增加,再说生,住,灭相就是讲的刹那生灭的,没有定则的(而我们看见某人的相貌是有定则的,当你生起美貌的印象,倘若没有定则你如何产生美貌的印象?),如何用生,住,灭相去增加呢?
其次讲“无相相亦不相”,如果万事万物本来就是无相的,那么万事万物本来就是毕竟空,没有相譬如虚空当然就是毕竟无所有的,都没有标相当然就无体相,万事万物体既然不可得,我们前面也反复讲过了,因中有果,因中无果,因中亦有果亦无果,非有果非无果乃至缘中也无果,就是无体(无自性)的,万事万物体不可得,那么所谓生,住,灭相又如何强行安立在无相上(无自性是说的这里的无相)呢?譬如虚空,如何讲有生相?住相?灭相?
从逻辑来讲,一个东西要么有或者就没有,要么就有相,要么就无相,没有所谓的第三种说法,既然我们这么讲,有相是不对的,因为有相就不会是生,住,灭相,而离生,住,灭相却不可得有相,无相更是不可得,譬如虚空不应该说有生,有住,有灭。则无一切所相之相,一切所相之相毕竟空寂,那么一般人说的美女帅哥是依相而有,这个相又从何而来呢?观行下来,不要说美女的相不可得,万事万物的相都不可得啊。 大家看出来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的不同了吧,看我的文章你聪明的脑袋瓜要运作起来才行啊,小乘佛法断我执也就是贪爱并没有灭相,比如修不净观是依肿胀观,青淤观,白骨观,观察美女帅哥死掉了,尸体腐烂蛆虫爬满的相来离贪爱的,当然现在是送火葬场,修观行就观察美女帅哥的尸体被火烧了,噼噼啪啪的,身上的油脂渗透出来成为黑色的灰烬,最后一把骨灰,总而言之,小乘是有相的(白骨观本来就是相),而大乘不同,大乘是依实证真如而观行万事万物当体即空,无相可得,并且也无无相。
戊二 长行 原文--有相事中相不相,何以故?若法先有相,更用相为?复次、若有相事中相得相者,则有二相过:一者先有相,二者相来相。是故有相事中相无所相。
这里开始是龙树菩萨对于前一段的偈也就是“有相相不相,无相亦不相;离彼相不相,相为何所相?”进行的解释,
如果事物已经有相,就没有办法再去增加一个相,比如李四就是这个样子,长得歪瓜裂枣的,不可能在这个样子的基础上给他增加一个刘德华的相,为什么不可以再增加呢?因为既然已经有相了,还增加一个相意义何在?又如何增加呢?如果在已经有相的再增加相的话,那么就有两种过失,其一和先已经有的相就冲突了,其二有两个相那么到底哪一个才是真的相呢?
也就是讲万事万物都有相,但万事万物都是生住灭相,正因为生住灭相所以才有万事万物的相,而生住灭的相和凡夫俗子观察的相是不同的,你看见一个美女,你没有看见一个老太婆,你更没有看见一具恶臭的尸体,然而美女老太婆乃至尸体的相才是本相,譬如一条河流整体的才是本相,而不是你看见的一个片面的相,没有生住灭相就没有美女可言,而生住灭相和你看见的美女的相是冲突的,就成了一个人有多个相了,那么说明什么?说明这个人其实是没有相的。
原文--无相中相亦无所相,何法名无相而以有相相?如象有双牙,垂一鼻,头有三隆,耳如箕,脊如弯弓,腹大而垂,尾端有毛,四脚粗圆,是为象相。若离是相,更无有象可以相相。如马竖耳、垂鬃,四脚同蹄,尾通有毛,若离是相更无有马可以相相。如是有相中相无所相,无相中相亦无所相;离有相、无相,更无第三法可以相相,是故相无所相。
就比如大象就是这个样子,是有象牙,象鼻,耳朵如簸箕....,如果离这个相之外就没有其他相可以称为大象的相,同样的道理,比如马,就是竖耳朵,就是鬃毛,四脚同蹄,尾通有毛,马就是这个相,我们又如何给它增加一个相上去呢?就即便可以增加一个相,那么这个相也不是马啊,也就是讲如果事物本来就有相就无法增加相上去,既然事物本来有相,又如何增加所谓的生,住,灭相上去呢?既然不能说是生,住,灭相(因为你看见的是牛相,马相,美人相,你并没有看见生住灭相),可万事万物却都是生住灭的,又如何说此事物本来有相呢?
那么这么讲的话,万事万物本来是无相的?既然是无相的就无所相,譬如虚空一般的,譬如马没有相,不是竖耳、垂鬃,四脚同蹄,尾通有毛,马是没有相的,既然没有相又如何讲有所相,所谓马有生,住,灭相呢?没有相就譬如虚空,谁又见过虚空有生?有住?有灭?离有相无相之外,从逻辑上,从道理上,从事实上又不可能还有个第三种相,因为不是有就是无故,哪儿还有不有不无的道理可讲?所以我们讲相无所相。
当然现在既然如此,任何一个事物,不论是人还是猫猫狗狗,经过我们这样分析,我们才明白,说有相是不对的,既然有相就不应该是生住灭相,我们即便没有看见谁在我们面前生住灭,可我们大家都很清楚人是爹妈生的,将来肯定要送火葬场的,这个事情谁也逃不掉,那么说他是有相,他就不应该是生住灭(因为相不相,已经有相不可能又有相)。那么反过来我们说他是无相的也不行的,他是无相的就譬如虚空,谁又见过虚空有生,住,灭相呢(虚空和生住灭相是相反的)?好!现在有聪明人说,他就是生,住,灭相的,这样不就又落到龙树菩萨前面破斥的若是生,住,灭相就犯无穷过了吗?逻辑上也讲不通啊。
你说到底是有相还是无相?所以这样才是中观,之所以要这样分析,根本原因是为了去除虚妄分别,所谓执着,倘若听都听不懂,又如何去除虚妄分别所谓遍计所执?而很多人狂言开悟,开的什么悟呢?哎!都是大妄语,真正的佛法难知难了。
丁三 结齐 原文--相无故,可相法亦不成。何以故?以相故知是事名可相。以是因缘故,相、可相俱空;相、可相空故,万物亦空。何以故?离相、可相,更无有物。物无故,非物亦无;以物灭故名无物,若无物者,何所灭故名为无物?物、无物空故,一切有为法皆空;有为法空故,无为法亦空;有为、无为空故,我亦空。
所谓可相就是能相,比如我们有眼睛耳朵鼻子六根,和合六尘所谓色声香味触法等,就有六识,所谓眼识乃至意识,我们有心识就有能相,有眼识就能见众色故,眼识所见的手机电脑桌子等就属于所相,眼识就属于能相,我前面也讲过了认识的主体也是认识的对象,比如我们对于自己视力好不好是能认识的,当然也就是讲如果所相法空,所相法是包含了能相法的,当然能相法亦空,就是这里的可相法亦空,这里龙树菩萨是说的“以相故知是事名可相”,也就是讲有所认识所以有能认识,两者是匹配的,绝对没有有能认识却没有所认识,或者有所认识却没有能认识的情况,我们有眼识不是瞎子当然有可见的事物,有可见的事物证明我们有眼识,那么所见空,能见亦空。
万事万物,不论是原子电子桌子板凳手机数控机床乃至航空母舰地球月球等等,举要言之不外乎就分成能所两个方面,能主要是讲的有情众生,因为有情众生有心识可观察认识故,所主要是讲的有情众生领受认识的事物,万事万物不外乎就分成能所两个方面,不管社会怎么样发展都只能这样,那么能相空,所相空,万事万物皆空。
万事万物有属于存在的东西,也有仅仅只是存在于大家的想象上的,比如兔角龟毛,或者说过去存在过的比如恐龙,未来存在的比较飞碟,这些东西目前不存在,就称为非物,非物也称为无物,之所以有非物还是因为有情众生当前存在,譬如我们要是不存在,谁会想到给兔子装两只角呢?谁会去挖土挖什么恐龙的化石呢?所以非物或者是无物也是依当前存在的事物(心识,能认识所认识)来建立的,当前的事物既然是空,非物当然也是空。
非物这个实际上不存在的东西,却深深的影响到世界的发展,比如XX主义的什么XXXX社会,这个东西事实上不存在的,但这种信仰的人认为未来会存在(其实他们大多数也不信未来会存在,他们这些阶级唯物论又不是傻子,世界是所认识,他们是能认识,他们认为他们只有一辈子,死掉了就没有能认识,世界这个所认识当然也不存在了,至于多久之后实现不实现什么管他什么事儿?这不是糊弄傻子的说法罢了!),再比如信仰基督教的,上帝实际上是不存在,我们之后会广辩,但全球多少基督教徒?所以一般智慧低劣的仅仅是认为非物就是没有,就是如梦的,就是假的,其实没有的东西也可以影响有的东西的,而且影响甚大,这就是一分遍计所执的力量,因此龙树菩萨这里讲,非物亦空。
那么物,无物皆空(不是你理解的什么都没有的空,因为什么都没有的空龙树菩萨在前面已经破过了),那么一切有为法空(所谓非物,虚妄想象的也是造作产生的,邪见深重胡想八想不也是因缘和合,造作而有吗?)。有为法空,相对于有为法来讲无为法,那么无为法也空,有为,无为皆空,那么还有个“我”吗?当然就没有我,我亦空。
丙三 观一异 原文--观一异门第六
这一门龙树菩萨标位“观一异门”,这一门和上一门都属于观相门都属于依据观相门的线索而来的,之所以要讲这一门,有三个道理,其一: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情执深重,无明深重,纵使看懂了龙树菩萨的十二门论,也看懂了表相、标相、体相、有相、无相都是错误的,但我们还是会执万事万物有相,无相,我们看见一个帅哥美女还是会觉得帅,觉得美,这不就是执相吗?这一门的道理就在于纵使帅哥美女的相有,而开一异两关也会证实这个“有”根本就是我们的遍计所执,虚妄分别而已,事实上是不存在的!
第二点就是讲,钝根的人经过上门所破,并没有领悟,他们会认为相,可相也就是能相和所相是一回事情,能认识和所认识是一回事情,或者认为能认识和所认识是两回事情,认为是一回事情的现在颇多,比如印广法师就说世界是他一念变现的(这种一般都是执意识为我的,他们又听闻佛经说有真如有如来藏,于是说意识心就是如来藏,这就是分别执为我),认为是两回事情的就更多,比如唯物论的(精神为能相,物质为所相,精神是物质变化的,当然唯物),为了破斥一,异的邪说,就需要继续讲以下这一门。
第三点:在破可相,相是一是异的基础上,遍破一切诸法的一,异,当然也需要开这一门。
“观一异门”,这里的观跟我们前面解释的是一样的道理,如实的观察,伺察的意思,一般是讲相对就有一,异的,比如说黑色和白色就属于是相对,是相对就有异的问题,再比如如白色和白色,在颜色上就是一,再比如能观察的心识和所观察的万物,既然是相对的那么就是异,这些就都有一异的问题。
具有一,异就有能破,所破两层含义,第一,为能破者,就是讲如果体用是一,比如灯和灯光,灯和灯光如果是一,那么用就是体,体就是用,体就不能称为体,用也就不能称为用(如果讲灯和灯光是一,灯就应该是光,光就应该是灯,但灯显然不能等于就是光),如果灯和灯光是异,那么灯光是灯的用,这个用就和灯没有关系,灯光又是怎么产生的呢?灯光既然和灯没有关系,那么灯也就无法成立了,灯就无用故。
同样的道理,这个被认识的万法(猫猫狗狗,美女帅哥)和心到底是一还是异呢?如果万法就是心,万法和心是“一”,那么不应该说万法唯心,既然讲万法唯心肯定是说万法和心是有区别的,比如张三是一七班的同学,张三和一七班肯定不是一回事情(张三从属于一七班,但张三肯定不等于一七班),既然讲万法唯心这也就是讲两个不同的东西,前者附属于后者,但两者是不同的,所以讲万法唯心是“一”是错误的观点。 所以我之前就讲很多人想象一切都是心变现的,这个方向是对的,但不是你想那么简单,比如古时候有人自诩为开悟,就在门上贴心字,窗户上贴心字,木地板上贴心字,后来云门文偃禅师看见就说“门上应该贴门字,窗户上应该贴窗字,地板上应该贴地板两字”!
那么不是“一”就是“异”吗?如果是异,那么万法跟心有什么关系,好比驴子跟马有什么关系?那也不应该说万法唯心。
在这一门龙树菩萨就要讲相和可相是一,是异都是不能成立的,这里就用一,异作为能破的手段来破一,异。
第二作为所破,龙树菩萨否认相,可相有一异当然一异就为所破。
丁一 发起 原文---复次、一切法空,何以故? 这里还是如上的格式,复次就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再次的意思,一切法空,还是标宗,具体要表达的意思,何以故,就是为什么这么讲,以下从一异的角度来阐述一切法空的内涵故, 丁二 偈释 戊一 偈文 原文--- 相及与可相,一、异不可得;若无有一、异,是二云何成?
我们前面也讲过了,相就是所相,可相就是讲的能相,比如说我们的眼识就是能相,能见相故,桌子板凳手机电脑等就属于是所相,由能见所见互为因缘(我前面讲过所见属于所缘缘)。那么眼识和所见的青黄赤白是一回事情还是两回事情?也就是这里的是一还是异呢?如果是一,那么两者就没有区别,比如说张三和张三是同一个人,两者既然是同一个人还有什么区别可讲?你和你自己有什么区别?既然没有区别,如何说眼识为能见,青黄赤白等显色为所见?既然能见所见没有区别,那么也就没有能见相和所见相可言,能所肯定是说的两个(譬如一对夫妻肯定是两个人),既然是一个当然就无相亦无可相了,也就没有能所,可事实上决定有能所的。
很多人听龙树菩萨讲能相和所相是“一”是错误的,于是就讲能相和所相,譬如眼识与桌子板凳手机电脑是异,所谓异就是两码事,当然这样的认识是凡夫俗子的普遍认识,包括所谓的科学家也是这样认为的,那么这样也是大有问题的,既然是异就应该是毫无关系的两回事情,譬如风马牛就是异,风马牛之间是毫无关系的,毫无关系才称为“异”,如果有一点点关系都不能称为“异”,在这里的“异”就是两码事的意思,既然是两码事,能相就不能见所相,眼识就不能见桌子板凳手机电脑等,譬如沙子和油没有关系,沙子就不能榨油,两者没有关系又如何见呢?既然不能见,那么相和可相也是不能成立。
戊二 释文 己一 释偈 原文-- 是相、可相,若一不可得,异亦不可得;若一、异不可得,是二则不成,是故相、可相皆空。相、可相空故,一切法皆空。
既然我们讲能相和所相,是一是不对的,是异也是不对的,那么一,异就不可得,说一,说异都错的,既然一,异不能成立,所以相,可相皆空,能相,所相皆空的缘故,一切法皆空。
也就是讲男性女性这两种性别是相对成立的,有男性所以才有女性,有女性所以才有男性,倘若这种相对成立的关系不存在,比如极乐世界那种没有男性也就没有女性,就没有性别这种东西存在了,能相所相也是一样,这能所的关系不存在,当然也就没有能相所相可讲了。
当然看到这里有些“睿智”的又说,眼识和青黄赤白等颜色不能说没有关系,青黄赤白是眼识所见相故,对啊!我们也说是所见相啊,可这里是问你是“一”还是“异”,你认为有真实的可见不外乎就是因为能见和所见要么是“一”要么是“异”,要么就是同要么就不同,不同是不对的,不同就没有关系,怎么能说眼识见青黄赤白呢?同也是不对的,同就是一回事,既然同那么如刀不自割,又如何说眼识见青黄赤白等色尘呢(你眼睛什么时候见过自己的视觉)?对不对?你自己能够把自己举起来吗?
既不是一,也不是异,如眼识为可相,青黄赤白为相,也就是能相和所相,一异不成立,那么就证明眼识不能是能见,青黄赤白也不是所见(能所不过是凡夫俗子假立的),扩而广之,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乃至意识和对应的色声香味触法都不是一异的关系,也就是说事实上是没有能见和所见的,如果有能有所就必然会出现一异的问题,一旦是一异的问题那么就证明两者一异不成,两者一异不成如何能够说有“能”有“所”,能所不成,如何能够讲眼睛看见物质?既然不成,那么就能所皆空,既然能所皆空,所谓存在即是被认识,认识属于能相,存在属于所相,能所的关系不成立,那么认识是空,存在必然也是空,就万法皆空。
这里不是太好理解,主要是中观和平时的教育以及凡夫俗子的感知有不同的,我们的教育是说眼识看见色尘,两者是不同的,其实这就是因为大家有法执的关系,有法执就会认为心外实有外境,所以就觉得眼识看见色尘(桌子,板凳等)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那么就是“异”,是异且不说两者应该没有关系,没有关系就应该见不着,就说当你眼识看见色尘的时候,你能了解的不过就是我有眼识(视觉)和我所见的对象也就是桌子,哪怕就是个后天的瞎子,他看见一片黑暗,那么他也知道他能看见一片黑暗,那么这样说来这个桌子和你的视觉是异,就应该是两个不同的法,是异就是两个不同的法,假如其中一个不存在,你如何能证明另外一个存在呢?比如没有桌子没有任何观察的对象,你如何证明你的眼识存在?什么都看不见你如何证明你没有瞎?没有认识的对象绝对没有认识的主体存在的。这样讲当然不能说是异。
所以这也就证明了不可能是异,前面我们也证明了不是一,一异不存在,那么就皆是空,譬如极乐世界无性别,当然就无男性也女性,能相所相不成立,无一异的关系,那么万事万物不外乎就是能所的关系,要么是认识本身,要么是认识的对象,既然不是一异的关系,说明什么?说明万法皆空!
己二 救破 庚一 略遮前破 原文--问曰:相、可相常成,何故不成?汝说相、可相一、异不可得,今当说:凡物或相即是可相,或相异可相,或少分是相余是可相。
当然凡夫俗子以及当时的小乘某些人不可能就这么被龙树菩萨所破,他们当然是有种种转计的,就比如我讲这本十二门论,为什么没有人找事儿呢?因为看的人本来就少,看的人大多看不懂,但在公元一世纪的时候,小乘说一切有部那些人很多都是初果甚至阿罗汉的,他们对于龙树菩萨语言表达的意思,当然是非常清楚,他们也不愿意就被破了,于是这里就有转计,上来就说,能相,所相常成,每天睁开眼睛能相的眼识就见所见的桌子板凳等所相,怎么叫做一异不成?他们反驳龙树菩萨就接着说,你说相,可相一异不可得,我们觉得,凡是存在的东西,不是相那么就是可相,用现在的话来讲,凡是存在的不外乎或者是认识本身,或者是认识对象,哪怕你说飞碟,说五千万年前的恐龙,那也是认识对象(不是你认识的对象你怎么说得出来?),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是认识和认识对象之外的存在。
庚二 相可相一 原文--如识相是识,离所用识更无识;如受相是受,离所用受更无受,如是等相即是可相。
上来他们接着举证,也就是讲佛教不是不讲道理的,佛法是很深邃的学问,道理就有四种,如弥勒菩萨说所谓道理就是证成道理,观待道理,法尔道理,作用道理四种,讲道理就要举证,首先他们就不承认一异不成,然后系统的阐述什么称为相,可相的道理,先就说相可相是“一”的道理,就好比眼识乃至意识一样的,识就是了别的意思,离识之外更没有识,比如离眼识之外还有个什么眼识可说?再比如受心所就是受,离心识的受心所之外还有个什么受?既然心和受离心识离受之外并没有别有,那么眼识看见桌子,桌子就是眼识啊(这个跟今天科学讲的差不多的道理,桌子是光线等反射到大脑神经形成的影像,此影像就是视觉也就是眼识的表现,当然是一,说一切有部是小乘佛教中跟今天科学最相似的部派佛教,其中讲极微,讲因缘等都很类似),受心所不论是苦受,不苦不乐受还是乐受,这三者就是受啊(比如你挨一棍子就痛,痛是苦受,并不是别的什么东西,当然是一),龙树菩萨您如何说不是“一”?
庚三 相可相异 原文--如佛说灭爱名涅槃相,爱是有为有漏法,灭是无为无漏法;如信者有三相,乐亲近善人,乐欲听法,乐行布施,是三事身、口业故色阴所摄,信是心数法故行阴所摄:是名相与可相异。
上一段我们讲了一些人反驳龙树菩萨讲的相和可相不能是一,上面那一段中那些人认为能相和所相也就是相可相是一。
这一段讲一些人又反驳龙树菩萨讲的相可相,也就是能相和所相不能是“异”。也就是说他们认为相和可相可以是“异”,为什么这么讲呢?如佛世尊讲灭掉贪爱就能证涅槃,这里的涅槃是说的无余涅槃,虽然说贪嗔痴等烦恼很多,但烦恼的根本还是因为贪爱,比如嗔,爱而不得才会嗔,比如痴,贪爱越重才越不相信三世因果等法,才会痴得严重,所以有些经典特别是阿含重点就讲离贪爱为本(侧重在断我执上,我见附属于我执)。那么爱是有为有漏法,所谓有为就是造作,所谓漏就是烦恼,灭烦恼得涅槃是无为无漏法,那么爱为相,灭为可相,也就是讲灭烦恼为能相,爱为所相,那么一个是有为,灭贪爱为有为,谁要灭贪爱都必须要闻思修的,闻思修当然是有为法,一个是无为,无余涅槃是无为,灭蕴处界,不在三界现身语意故,既然讲灭爱为涅槃相,一个是有为一个是无为,当然是“异”。怎么能说不异?
接着这些反驳龙树菩萨的人又说,再譬如说信仰佛法的人,起码是有三点的(所以不具备这三点根本就不算什么佛教徒),这三点就是乐亲近善人,所谓善言善行的人,乐欲听法,不论是讲小乘还是大乘,但凡是讲的正法都认真学习。乐行布施,主要是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有三点才能够称为是佛教徒,这三点都是身业,语(口)业,意业的造作,比如你布施给乞丐钱财,这属于身业,你听闻正法,读诵经典这是语业的造作,有身业,语业我们才知道你意业上来讲是信仰佛教的,倘若你既不听闻正法也不布施,那么你肯定不是佛教徒啊,意业上就没有信可言,不信所以你才不听不看不作。但身业和口业属于色蕴所摄,人家都看得见的,意业上的信属于是心所有法,在五蕴中属于行蕴所摄,身业,语业属于能相,意业上的信属于所相,由身语上的造作听闻正法,亲近善人方能体现信故,但色蕴是色蕴,行蕴是行蕴,两者就是“异”,怎么能说相可相不异呢?
庚四 相可相亦一亦异 原文-- 如正见是道相,于道是少分;又生、住、灭是有为相,于有为法是少分,如是于可相中少分名相。
接着又有反驳龙树菩萨的说,能相所相是亦一亦异的关系,为什么这么讲呢?八正道是讲的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其中正见属于能相,有正见才能分辨正邪故,才能抉择如何修道故,倘若都没有正见又如何分辨正邪呢?所以正见排第一,没有正见谈什么修道都是枉然,因此我们群才经常讲法,现在就在讲《十二门论》,主要的原因还是希望大家好心学佛,不至于到头来盲修瞎练一通(这都是好的,没有正见在末法时代很容易学了伪佛教密宗的,可就求升反堕了,这辈子不清净,这辈子结束还要下三恶道)。
回过头来,正见既然是分辨正邪的首要,那么正见就是能相,譬如我们眼识观察物相,眼识为能相,那么正见为能相,修道就是所相,但正见同时又是八正道之一,这里什么叫做正道?八正道八支都属于正道,可是能分辨是不是正道的是什么?是正见,也就是能不能修行关键看有没有正见,那么岂不是说正见即是能相,他同时也是所相吗(正见又是修道中的,八正道中的一支)?
所以这里就是讲“正见”既属于辨别是不是正道的前提也就是能相(相对于正见的正思维,正语等就是所相),同时“正见”本身还属于正道之一(那么正见也就成为了所相),就是这里讲的“如正见是道相,于道是少分”,正见属于八正道之一就属于少分,既然如此那么正见这个能相当然和八正道这个所相属于亦一亦异,所谓一就是讲正见本身属于八正道之一当然是一,所谓异就是讲正见又是辨别是不是正道的前提,能修正道的前提,当然就是异,这当然是亦一亦异,这些人就用这一点反驳龙树菩萨的相和可相,非一,非异,非亦一亦异。
然后这些人又举出来一个道理讲能相(相)和所相(可相)是亦一亦异的,就是说生,住,灭属于是有为法,有为法在小乘说一切有部中分为七十二种,也称为七十二有为法,同时生,住,灭又是不相应行法中的一部分,所谓不相应就是讲的分位法,因为在一切法中只有色法和心法属于是实法,不相应法既不属于是色法更不是心法,属于依色心转变而假立的,属于色心二法的分位,故是假法。既然生住灭属于有为法那么就属于能相,可生住灭又属于依色心假立的心不相应行法,那么就属于所相(依能相的色心才有所相的生,住,灭),这样的情况下就成了亦一亦异,属于有为法当然是一,又属于心不相应行法当然就是“异”,这就成了能相所相亦一亦异,龙树菩萨您为什么讲不能是一不能是异?不是亦一亦异呢?
可能有些人还是不太明白为什么说能相和所相可以是非一非异也就是亦一亦异,就比如说张三是四川人,四川人都是中国人,但中国人不一定都是四川人,中国是一个大圈,四川是一个小圈,大圈包括小圈,小圈却不能包括大圈,那么就譬如这里说正见属于是八正道之一,所谓和其他正见正语等非异,但正见不可以等于就是八正道(正见只是八正道之一),所以非一,这样就成了非一非异了。
庚五 结齐
原文-- 是故或相即可相,或相异可相,或可相少分为相;汝言一、异不成故相、可相不成者,是事不然。
然后说一切有部的论师反驳了龙树菩萨之后,就总结说,能相和所相根据以上我们举出来的道理,可以是一,也就是讲能相就是所相(相即可相),比如现代科学讲的凡是所见的就是光线折射在我们大脑中的影像,此影像和我们的视觉等就是一。能相和所相也可以是异,比如灭贪爱得涅槃,涅槃法是无为法,灭贪爱是有为法,两者就是不同的类别,所以就是异。也可以是非一非异,比如以上举出来正见属于是八正道之一,但正见属于能相,有正见才能修正语正思维正定等故,八正道其他属于所相,正见为前提才谈得上正道不正道,这样正见和八正道就是非一非异。龙树菩萨您说一,异,非一非异不成是不对的!
经过我们对于当初龙树菩萨和萨婆多部(说一切有部)论师辩论的介绍,大家也要知道小乘部派佛教说一切有部是相当厉害的(何况外道更是辩不过龙树菩萨),他们最终都辩不过龙树菩萨,说明小乘即便能够成阿罗汉,也未必就断了法执(事实上小乘根本不用证真如就可以断我见我执证无余涅槃的,相对于大乘断法执证真如成种智就是小果),其次小乘法大乘菩萨也要精通的,所以发愿成佛,但你连小乘的佛法都搞不清楚又如何成佛呢?
己三 破救 庚一 破相可相一 辛一 以相即可相则无可相破 原文-- 答曰:汝说或相是可相,如识等,是事不然。何以故?以相可知,名为可相,所用者名为相。凡物小能自知,如指不能自触,如眼不能自见,是故汝说识即是相、可相,是事不然。
说一切有部的论师们反驳之后,龙树菩萨就批驳道,你们是把概念给搞错了,你们说能相和所相可以是一回事情,如视觉看见了桌子,桌子是光线折射到眼睛传导到大脑的影像,这个影像和视觉是一回事情(这个是我用今天的说法来表述,但科学这么讲和萨婆多部的讲法是一致的,所以现在很多人考察萨婆多部觉得佛法好像是科学),这是不对的!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什么称为所相,所谓所相在这里称为所见相,比如你们看见桌子板凳手机等,这个桌子板凳手机天空称为所相。但所谓能相是什么?能相是能见相,凡是“能”是对“所”能,不是对“能”而“能”,再譬如茶杯能够装水,但一样大小的茶杯不能装茶杯,眼识能见桌子板凳手机等,眼识何尝可以见到眼识?不管你们讲是什么光的折射,是什么大脑的波动,你见桌子的时候,你见到你的视觉了?你见到眼识了?都没有的啊!那么所相是可见的,能相在见所见的时候并不是可见的,如刀不自割,如人可以举杠铃,未见有人可以举自己!怎么能够说是一回事情呢?这里就把能相所相是一给破了,因为能相不能见能相故。
辛二 不应分别破
原文--复次、若相即是可相者,不应分别是相是可相;若分别是相是可相者,不应言相即是可相。
龙树菩萨接着反驳说,又譬如说吃饭,饿肚子是因(能相),吃饱是果(所相),不饿怎么会有吃饱不饿可说?显然饿肚子是因,吃饱是果,世所共知,如果能相和所相是一回事情,那么在饿肚子吃饱这个事情上,就成了因果是一回事情了,那么饿肚子就是饱,饱就是饿肚子,是不是这样的呢?那么大家吃饭不吃饭不就没有意义了吗?反正饿就是饱,饱就是饿,那你还吃干什么呢?讲能相所相是一回事情,就颠倒了因果了啊!因也无法成立,果也无法成立了(能相是因,所相是果,你有见的作意,才有你见的结果,这两者是因果关系),因果都不能成立,就譬如兔角,龟毛一样的根本不存在的东西,还思考什么兔角有多长?是一,是异?岂不是无稽之谈?!
辛二 不应分别破 原文-- 复次、若相即是可相者,不应分别是相是可相;若分别是相是可相者,不应言相即是可相。
也就是讲如果能相就是所相,也就是这里讲的相即可相的话,那么就没有能相所相的区别,既然能相和所相没有区别,就是同一个,是同一个又怎么能称为一者是能相一者是所相?譬如眼识和桌子板凳是同一个,怎么能够说眼识是能见相,桌子板凳是所见相,那就应该讲眼识就是桌子板凳狗屎啊,有这个道理吗?
再者如以上所讲,如果能相所相是同一个,就坏了因果了,因为能相为因,譬如肚子饿为因,所相为果,譬如吃饱为果,如果是同一就成了饿就是饱,饱就是饿,有这样的道理?
庚二 破相可相异 辛一 夺相纵异破 原文--汝说相异可相者,是亦不然。汝说灭爱是涅槃相,不说爱是涅槃相;若说爱是涅槃相,应言相、可相异,若言灭爱是涅槃相者,则不得言相可相异。
以上龙树菩萨辩破了说一切有部论师讲的能相和所相是一,这里辩破一些人讲能相所相是“异”,他们举出来的例子是说的灭爱得涅槃,灭爱是能相,涅槃是所相,当然两者是不同的(异的)。
龙树菩萨反驳说,你们说能相所相是异是不对的!因为你们的原话是说的“灭爱是能相,涅槃是所相”,也就是贪爱灭得涅槃,但贪爱(包括一念无明等)灭就是涅槃,涅槃就是爱灭,断除我见我执就是灭爱,灭爱就是涅槃,灭爱之外无有所谓涅槃。爱未灭就轮回生死,贪爱已灭就解脱轮回就是涅槃,怎么能够说灭爱和涅槃是“异”?是不同的两回事情呢?譬如张三活着就是活着,没有活着就是死了,死了就是建立在活着的前提下的,无离活着这个前提下还有个什么死了可说。
除非你们讲贪爱就是涅槃,这样才可以讲相,可相是异,因为贪爱是烦恼的,涅槃是清净的,可你们讲的是“灭爱得涅槃”,怎么能够说灭爱为能相,涅槃为所相所以两者是异?灭爱就是涅槃,当然两者不是异!
这里是典型的夺相纵异破。龙树菩萨显然没有被对方的语句搅浑,上来就抓住了法义的关键点。
这里我多说几句,有些人法义这一块儿真的有点糊涂,所以学佛千万不要有轻心慢心,我当年讲《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习》的时候,大概是讲到第十一章,我就说“轮回生死,贪爱为本”,这也是地藏经,法华经讲的,不是我创造发明的,一些读了几本善知识著作的人就非要跟我扯,你没有说无明,没有讲断烦恼障,明明是一念无明导致生死轮回(他的意思是不认为贪爱是生死本)。
这里讲贪爱为本其实就包括了一念无明,因为在没有证真如的情况下,就有迷理无明和迷事无明,一念无明和无始无明都有迷理和迷事,就一念无明来讲,因为迷真如理所以就迷异熟果报也就是迷事,因为迷理迷事所以就有种种贪爱,就是我见我执,爱我故才有所谓我见我执,其次是爱我所,有内我所,外我所,也就是六入,扩而广之就包括男女之间的爱,对子女眷属的爱,对财色名食睡的爱等等,因此阿含经讲“凡夫众生,爱系其颈,颠倒驱驰”,讲贪爱就包括了导致生死的无明了,还包括了根本烦恼随烦恼等,所以当初那些反驳我的纯粹是没事找事儿,不懂装懂,又因为当初是讲地藏经,所以他们的罪过可就大了(但他们估计也不会忏悔,所以说不在于你有没有学正法,因为你学的如牛迹较沧海那么一点点而已,关键还是不要有轻心慢心,这也就是他们没有断除异生性导致的)。
辛二 彼无此存破
原文--又汝说信者三相,俱不异信,若无相则无此三事,是故不得言相可相异。又相可相异者,相复应有相,则为无穷。是事不然,是故相不得异。
龙树菩萨接着说,你们讲一个佛教徒有信仰,既然有信仰就有三点,其一是能布施,其二是好听闻正法,其三是乐亲近善人(远离恶人,亲近善人)。这三点的确是判断一个人到底是不是佛教徒的标准,有这三点才能知道这个人有佛教信仰,没有这三点就不算是佛教徒,但你们讲这三点属于所相,大家都看得见的,信属于能相,信是心理的,这三点是外在的,所以你们认为能相所相是异。
你们说是“异”是错误的,为何?凡是异的就是不同的,不相干的,比如牛和马就是异,牛死了跟马没有关系,马完全可以活着,根据这个道理你们说信和这三点是异就不对了,因为没有信就没有语言行为上的这三点(没有信干嘛听闻佛法呢?干嘛亲近同样是学佛的善友?),所以信和这三点不是牛跟马所谓的“异”,这两者不是异的关系,当然你们依此为道理说能相所相是异就是错误的!
辛三 自相亦相彼破 原文-- 问曰:如灯能照亦能照彼,如是相能自相亦能相彼。答曰:汝说灯喻,三有为相中已破。又自违先说,汝上言相可相异,而今言相自能相亦能相彼。
以上龙树菩萨破了所谓能相和所相“异”的观点之后,当然对方是不可能就这样让龙树菩萨破斥的,所以就反驳龙树菩萨说,你说能相和所相不能是“异”,但我还是认为可以是“异”,为什么呢?就譬如灯和灯光所照的桌子板凳手机电脑一样的道理,灯光是能相,桌子板凳是所相,灯光和桌子板凳等是“异”,你总不能讲桌子板凳是灯光吧?那么根据这样的道理,就说明能相和所相是“异”。
龙树菩萨回答说,你们讲能相的灯光能照所相的桌子板凳等,也还可以相能自相(灯光产生可以照射灯体)也能照彼(桌子板凳房间里面的一切),这个问题我在前面就已经破斥了,当时是你们认为生住灭可以生生住灭,并且生生还能生本生,譬如灯光,这样你们就认为规避了讲生住灭相是实有会犯无穷过的情况。我当时已经讲了,灯光产生根本就不能讲是所谓的破黑暗,因为既然是破黑暗必定有一个光明和黑暗交付的过程(譬如两军对阵),而实际上根本就没有,那么就证明就无有所谓破黑暗可讲,你们的喻被破了,你们的论点也是无法成立的。
你们在这里又这么讲,是自语相违,你们又举出来这个例子,这个例子是讲的能相和所相“异”(如灯不是灯光),而在这里你们是说的能相能够自相并且能够相所相(如灯和灯光,能自照还能照射其他的东西是一),你们的论据分明是在说能相和所相是一,然而这里是说的能相和所相是“异”!你们举出来的既不能成立先前你们的论点更不能成立现在你们在这个问题上的论点。
庚三 破相可相亦一亦异
原文--- 又汝说可相中少分是相者,是事不然。何以故?此义或在一中,或在异中,一异义先已破故,当知少分相亦破。
这里开始破前面说一切有部论师以及外道凡夫讲的能相和所相是非一非异,也就是亦一亦异,现在末法时代,情况很不妙,很多明明没有开悟没有断除二我的却冒充是开悟的,说自己是懂般若的,他们张口闭口就喜欢非一非异,什么非空非有,而他们就不明白佛教讲非一非异,非空非有全是遮词,并不是说真的有个东西是非一非异,非空非有的,般若的重心就在于遍计所执离,圆成实自然就显,为了利益众生的缘故,所以就建立非一非异,非空非有的名词,这是遮遣的意思(既遮空也遮有,既然遮空遮有当然也就没有亦空亦有,但有言说非关实义),并不是说有一个非一非异,非空非有,简而言之就是要在实证,更何况很多人等而下之,完全就是外国驴子学马叫,为了杜绝人家责备他是大法师,说他没有开悟没资格当,比如南怀瑾,藏传佛教的诸多“法王”等,就喜欢说什么非一非异,非空非有,让人家感觉高深莫测,也使得别人无法反驳他,躲避人家的谴责,反正他也不懂反驳他的人也不懂,大家都不懂,该冒充“法王”的他就可以继续冒充吗?这就是弥勒菩萨说的不死矫乱外道(佛教说非空非有,如我们这本讲记所讲,是离四句绝百非,他们讲非空非有,是害怕讲空讲有别人责难他们)。
我讲《十二门论》从大过年的一直讲到今天,真的有人是看过我讲的,就明白龙树菩萨的基本观点,就是有也破,无也破,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全部都破,所谓般若唯在破执显真,中观唯在破遍计所执,让人超然独悟,不要一句合头语,万劫系驴橛,手指不是月亮的!
这里龙树菩萨开门见山,就说你讲所相中有少分是能相,比如八正道中正见是判断其他道支是不是正语,正命等的标准,没有正见还有个什么正语,正定,正命等可讲?但正见属于八正道之一,正见就既是能相又是所相,所以有少分属于所相,这样讲是不对的!为什么不对?
因为前面已经破了能相和所相是一,又破了能相和所相是“异”,譬如说水也破了,火也破了,哪儿还有一个非水非火,亦火亦水的说法呢?要不就是“一”,要不就是“异”,既然一异都破了,那么管你什么大分,少分,多分呢?
这里也就充分说明佛教般若讲非一非异,非空非有不是有个东西是非一非异,是非空非有,而全是遮词,无表示中表示,不可建立处炽然建立。
己四 结破
原文--如是种种因缘,相、可相一不可得,异不可得,更无第三法成相、可相,是故相、可相俱空。
这里就属于龙树菩萨的结破,也称为总破,就是一切因缘所生的存在上来讲,能相所相是一是不对的,能相所相是异也是不对的,当然能相所相是非一非异,是亦异亦一也是不对的,能相所相之外没有所谓第三相,万事万物要不就是能相如眼识等,要不就是所相如山河大地手机电脑等等,所以能相,所相俱空。
末法时代众生根器浅薄,看起来龙树菩萨破一,又破异,又破非一非异,看起来有点类似藏密伪佛教的应成派中观(以前在印度佛教后期中观论有两大派别,一派就是自续派派中观,一派属于是应成派中观,两者都没有开悟,吵吵嚷嚷争论不休,后来传到西藏,以宁玛派红教为自续派伪中观的传承人,以格鲁派也就是黄教为应成派伪中观的传承人)。
看起来龙树菩萨这样有也破,无也破,非有非无也破,看起来有点像是应成派伪中观那样的调调,应成派伪中观就是一法不立,只破不立,你和他们辩论的话,就专门破你的观点,而你问他们有什么观点,他们没有观点,然后他们胡搅蛮缠结束了宣布自己胜利,喜欢加一句“一切应成”,因为这样所以称为中观应成派。 其实这个伪中观的本质就是断灭论和龙树的中观完全是两码事,龙树菩萨也讲过“大圣说空法,为离诸见故,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而应成派就是典型的“见有空”,他们所谓的一法不立不就是断灭论吗?龙树菩萨的中观是遣除遍计所执,显示圆成实,显示真如,也就是第八识所显性,这个需要离四句绝百非才能实证的,并不是所谓的什么一法不立,不然龙树菩萨不应该讲“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龙树菩萨是以遮遣来显示,不是应成派伪中观如月称,寂天等人那样完全断灭虚无。
所谓见有空就是断灭论,就是伪中观应成派那样所谓的“一法不立”,佛教怎么可能是断灭论?怎么可能不立一法,倘若一法不立就没有真理可言,没有真理可言,我们还学什么佛法?就是这样简单的逻辑,许许多多的人把真实的中观和伪中观混为一谈,关键是没有搞清楚这个区别,所谓真实的中观是烘云托月的手法,并不是说没有真实的月亮。
我在前面讲过了,窥基菩萨总结说“摄法归无为之主,故言一切法皆如也;摄法归有为之主,故言诸法皆唯识;摄法归简择之主,故言一切皆般若。”,这里是讲般若,讲般若遣除一切性相就是在讲证真如,和唯识讲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如来藏是一致的。
我几乎每一门快讲完的时候都翻来覆去的讲中观不是断灭空,实在是末法时代邪见太多,尤其以着空为大祸事,为了避免这个事情所以才每一门结束都大概说说目前在中观上有哪些邪见,其实我早就不想讲了,但我又想到很多学正法的乃至外面的,哎呀,大妄语太多了,不止是讲自己开悟了,还有讲自己是登地菩萨的,开悟能不懂中观?连十二门论都看不懂?这开的哪门子悟啊?有些人会讲几句唯识,那是你看善知识讲的,依样画葫芦(很多人往往还画错了),其实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真正懂唯识必须会中观,就好像没有中学是不可能读大学的,虽然中学生也可以背诵几句大学物理,但终究是不会的,所以我一直在坚持。
那么我们还是要照顾一下根器不是那么好的同修们,这些人会想,怎么说能相和所相不是一,不是异,不是非一非异就说一切相空呢?你说一切相空,那么我看见猫猫的相,狗狗的相,张三李四王二麻子的相明明不空啊!
因为你之所以看见猫猫狗狗的相,乃至你同事的相根本原因是因为你有眼识乃至意识,这些称为能相,你所见的不论是桌子板凳地球太阳手机还是美女帅哥还是你同事,这些固然多但都是你的眼识乃至意识所见的相,并没有离你眼识乃至意识而别有,也就是讲你所谓的相,是因为你能认识有能相存在,倘若你不能认识也就无所谓见相还是不见相了,譬如生下来就是盲人的瞎子,有个什么所见相可言?既然如此那么能认识和所认识是相待成立的,相待成立就有一,异,非一非异的情况,必定有这个情况(譬如你父亲有两个孩子,你不是大儿子也不是小儿子,说明什么?说明你不是你父亲的孩子),倘若不是一,不是异,不是非一非异,那么就说明能认识和所认识是空,也就是说能认识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所认识,所认识之所以存在是因为能认识,而这两者的关系根据我们的观察不是一,不是异,不是非一非异,就说明没有相待成立的道理,没有相待成立的道理,就说全部都是空。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全部都是空,你又是如何看见你的爸妈乃至儿女还有猫猫狗狗的呢?这个问题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了。
丁三 结齐 原文---是二空故,一切法皆空。
因为能相所相皆空,所谓一切存在不外乎要么是能相,如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乃至意识等,要么就是所相如色声香味触法等,不管你说什么过去几百万年前的恐龙,还是未来几千年之后的飞碟,但凡是存在的,哪怕仅仅只是你想象的,要么就是能相,要么就是所相,但现在能相,所相经过反复的辩证,比如不离生住灭相,但有生住灭相就犯无穷过,所以应该是无相,要么就说有能相所相非一,非异,非非一非异,也证明是空,所以一切存在,一切法皆空。
可能还是有人不是太明白为什么讲能相和所相不是一,不是异,不是非一非异就成了能相所相空了,那么再讲一个譬喻,譬如某人讲张三和张斌,如果这两个人是一个人(一),那么可以讲这张三或者张斌是一个人只是他有两个名字,如果这两个人并非一个人(异),我们可以讲是两个人两个名字。但现在的问题出现了,张三和张斌既不是同一个人,也不是不同的人,那么说明什么?说明根本就没有张三和张斌的存在(所谓张三张斌完全是瞎编的杜撰的),两个东西,要么是同一个东西,要么不同的东西,既不是同一个东西又不是不同的东西,更不是非同非不同的东西,那就证明世界没有这两个东西的存在。
能相和所相也类似这样的例子,如果真的存在,要么就是一,要么就是异,既不是一也不是异就证明其性本空。
我们现在开始讲第七门,第七门是“观有无门”,我们先就这一门要讲的和前面的比较一下。
- 第四门观相门属于是通相,所谓相要是真的存在就是生住灭的,是生住灭的那么就是无相的,因为犯了无穷过,如以上已经辩证,通相就是讲不论是能观所观都是如此的。在第五观有相无相门属于观别相,我们上面讲如果已经有相就不可能再有相,比如你有这个相,就不应该说你是生住灭相(没有人看见一个美女的同时又看见了一个老太婆一具尸体,所谓生灭相),因为你这个相不是生住灭相,譬如你是男相就不能加女相。那么有相不对(有相就必然生住灭,可生住灭就证明相不成立),那么你是无相的,无相就无,又怎么会是生住灭相?所以你的相其实了不可得,既不是有也不是无,更不是非有非无。接下来的观一异门也属于是观别相,在这第七门属于是观通相。
第二,在第四门的时候讲生相不能生自生他,我们之前讲过的如果讲有生住灭相,那么就会犯无穷过,属于破相,第五门讲相不能相法,如果你认为万事万物都有相,那么相上不可能再有相,那就不应该是生住灭相,不是生住灭相就不存在(一切有为法都是生住灭的),第六门讲相和可相,也就是能相和所相,我们讲了非一,非异,非亦一亦异也属于是破相,这第七门主要讲能相上有无,共离皆不成的道理,也属于是破相。
第三:我们在前面讲过观有果无果门,讲因中有果,因中无果,亦有亦无果全部都是错的,第五观的时候观有相,无相门,第六观的时候讲的能相所相皆空,这第七门虽然看起来和第五观观相空类似,但第五观主要双观,观能相所相皆空,而这一门却专门讲能相是有是无是生灭,遍观一切有无法空。
第四:上两门都是合观能相和所相的,比如非一,非异,非亦一亦异,这都是把能相和所相放在一起破的,这一门别观能相,专门就能相来破,之所以如此是龙树菩萨大慈大悲,因为在所相上容易断执,在能相上很不容易断的缘故,所以需要接着讲这一门(修观行很难离这个能观上的执着)。
第五:上一门讲能相和所相的一异观一切相空,这一门就能相的有无,有无是一是异来观一切相空。
第六:观无相品是整本《十二门论》中篇幅最大的,有六门专门破相,其他的五门(第一门是宗本)或者讲用或者讲性(体)或者讲果空所以相空,而观无相品却是以相,体,用来明一切相空。
这一门称为“观有无门”,观字我们前面也解释了,这里的有无有很多种,比如说有色无色,有见无见,有对无对,有果无果,有相无相,有事没事,有为无为,乃至讲有生无生等等,都属于有无的范畴,就如这一门长行中龙树菩萨讲的“有无性相违,一法不应共有,如生时无死”,可以知道这里讲的无,是就有无来讲,是通指的一切有无的有无,只是这里把生,住,灭做为讨论有无问题的范例来讲,这里用生,住来表示我们一般讲的有,或者加上异,生住异来表示一般讲的有,而用“无”来表示灭。
也就是说我们平常说的一辈子就是这里的“有”,我们平常人讲的死掉了就是这里的“无”,所谓一辈子就是生住异的阶段,所谓死掉了就是灭,也就是“有无”,凡夫俗子认为活着就是有,死掉就是无,这一门专门破这种执有无的邪见。
广而言之,万事万物肯定都是生灭的,也就是有无的,有无问题在生住灭上被破,那么就通明了一切的有无了。
丁一 发起 原文---复次、一切法空,何以故?有无一时不可得,非一时亦不可得。
这里就开始发起这一门,所谓的“观有无门”的长行,上来龙树菩萨就直奔主题,一切法空,当然前面开讲也是这样的,一切法空是整本《十二门论》的主旨,我也反复讲过了,这里的空不是断灭空,因为断灭空也是破斥的对象,这里的空是离遍计所执,所谓遍计所执离,而圆成实自然显现,在这个道理来讲,有无,生灭,垢净,来去,桌子板凳男女等等皆是遍计所执。
先来第一句“有无一时不可得,非一时亦不可得”,有跟无是完全相反的,是有就不是无,是无就不是有,所以有无在一时间,此时此刻不可能同时存在的,比如你此时此刻在吃饭,就不是没有吃饭,没有吃饭就是无就不是在吃饭,所以有无一时不可得。
但有无非一时也不可得,因为有无是相对成立的,比如你有钱是相对于你没钱来讲的,没钱是相对于你有钱来讲的,你此次此刻没钱,是相对于有钱来讲的,此次此刻的有离无而存在,同样的道理,此时此刻的无并没有离有而存在,如果离开有如何显示无?如果离开无如何显示有?当然是非一时也不可得。
丁二 偈释 戊一 偈文
原文-- 有、无一时无,离无有亦无,不离无有有,有则应常无。
“有”存在的时候如果无也存在,那么这个“有”就被“无”所坏了,就不能成其为“有”了,比如这个人活着(有),那么死就不会同时存在,如果死(无)和活着(有)同时存在,那么活着(有)就不会存在,有就被无所坏了。
同样的道理,如果“无”存在的当下如果有“有”,比如“死亡”存在的当下如果有“活着”,那么“无”也就被破坏了,无就非是无了,因为有既然存在,就不能称为“无”。
所以我们不应当讲有无同时存在,不应当讲生死同时存在的,因为如果同时存在,那么有无就都不会存在了。
最初产生我们称之为“生”,生了之后暂时而有我们称之为“住”,虽然“住”但必定是变异的我们称为“异”,虽然暂时而有但终归是会灭的我们称之为“灭”。
在人来讲,出生就是生,出生之后能不断的吃喝拉撒学习上班然后退休称为“住”,在这个阶段能吃喝拉撒学习等就称为用,虽然有“住”但渐渐的老去就是“异”,因为是先世业力形成业种和合诸缘而有所以决定会灭,无有力用不灭故,因缘生故,有生为缘必定有灭故,就是“死”或者称为“灭”。万事万物都是如此的,没有一毫毛的东西它不是这样的。
那么这个生也就是开始的“始”是对什么来讲?是对“终”来讲,也就是说所谓的“有”是对于“无”来讲,所谓人生就是对于死亡来讲的,离开死亡有所谓人生可讲吗?没有啊!没有死,生就无法成立啊,还有个什么人生不人生?同样的道理没有“无”怎么会有“有”?
反过来讲,所谓离生有灭吗?也没有啊,灭是说一个东西没有了,既然如此没有这个东西存在(生)又怎么会有这个东西不存在(灭)呢?倘若离开了生,这里的灭是灭的什么?没有什么东西,那么也就没有灭,所以灭也不可以离开生而有,所以死亡是不能离开人生的,终是对于始来讲。
水火不同处,明暗无两存,谁见过一个东西既是火又是水?谁有见过漆黑一片又分外光明的?如果讲生的时候灭就存在,和生一起存在,那么生就必定被灭所灭,譬如死亡一出现,我们的人生就画句号,如果有人讲生时常有灭同时存在,那么生就成了常不生了。
原文--有无性相违。一法中不应共有。如生时无死。死时无生。是事中论中已说。若谓离无有有无过者。是事不然。何以故。离无云何有有。如先说法生时通自体七法共生。如阿毗昙中说。有与无常共生。无常是灭相故名无。是故离无有则不生。若不离无常有有生者。有则常无。若有常无者。初无有住。常是坏故。而实有住。是故有不常无。若离无常有有生者。是亦不然。何以故。离无常有实不生。
上面破有无共,破有无离,也破有无不离,破有常无,这里接着说,有和无是相反的,在一个事物上不可能同时存在,比如说人活着就不会同时存在死亡,死亡的时候就不会还活着。但在论典中也讲过的,离“无”有“有”这样的事情也是不对的。为什么呢?离无怎么可能有有?没有死亡怎么能够说有“活着”?如果没有死亡有活着的话,那么什么称为活(毕竟活是依死来定义的啊)?什么称为死?那么活不成其为活(有),死也不成其为死(无)了,所以在这个问题上阿毗昙(无比法,有经典有论典都称为阿毗昙)上面讲“有”与无常共生,无常就是灭相所以称为“无”(无常有三义,比如变动,灭等义,这里是灭义)。
无常这个词就是讲的灭讲的无,所以称为无常,既然阿毗昙讲“有与无常共生”,那么就是讲有存在的当下也有无(无常),人活着的当下也有死(无常)的,也就是说人并不是后来才死掉的,是就在当下有的这个时刻也是无常的(无的灭的),有与无常共生故,如果不承认有无常有这个事实,那么这个事物也不会存在(这个事物存在必定是无常的存在,而且存在也就是生是依不存在来讲,倘若没有无就没有有故)。如果事物不存在就是常无的话,那么最初就没有住,不存在还有什么住?而实际上有住,比如我们大家有一个老去的过程,所以有是存在的,既然有是存在的,那么就讲无(无常)也是存在的。总而言之,如果离无常有生者,是不对的,正因为无常(无)的存在所以才有存在。
讲了这么多,是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是要告诉我们,凡夫俗子说的有无是在一起的是错的,他们又说有和无是不在一起的也是错的,所谓在一起亦不在一起也是错的,离也是错的,不离也是错的,也就是生灭的关系是离一,异,亦一亦异,非一非异。
己二 救破
原文-- 问曰:有生时,已有无常而未发,灭时乃发坏是有。如是生、住、灭、老、得皆待时而发:有起时生为用,令有生;生灭中间住为用,持是有;灭时无常为用,灭是有;老变生至住,变住至灭;无常则坏;得常令四事成就。是故法虽与无常共生,有非常无。
当然反驳的人就说,“有”生的时候,已经有无常未发,譬如机关一样的,机关上本来有箭,只是还没有发动,箭还没有射出来,“有”灭的时候,机关发动起来,于是“有”就灭了,乃至我们讲生,住,灭,老等等都是如此的,需要时节来调动,正因为有时节来调动的关系,所以生灭中间有稳定的阶段就有用,持是用。灭的时候无常为用,灭是有,住到老,老到死,无常则坏,这样的情况下生住异灭就成就,当然也可以讲法虽然与无常共生,但非常无。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反驳的人(说一切有论师反驳,因为说一切有执一切法真实有,或者认为离一切法之外有个“有”有个“空”)要这样讲呢?因为如果不这样讲的话有无就不会是实际存在的了,你想,有无要不是一,不是异,不是亦一亦异,譬如我们之前说过的例子,张三和张斌,他们不是一个人,不是两个不同的人,不是一人不是非一人,说明什么?说明世界上根本就没有这两个人。
如果不承认龙树菩萨讲的,问题又来了,一个东西存在他肯定是无常(无),也就是有和无常共存的,可有和无常共存就说明这个东西是无(如前面已经说了明暗无两存),那么怎么办呢?于是他们就加入了所谓时节,待时而动,如同机关一样的道理来成立有无是存在的,只是需要待时而动。
也就是在这里说一切有部的论师,就是讲体是同时,无常和法是同时存在的,但用有先后,就譬如这个桌子,桌子就是体和无常是共生的,但用有生住异灭,譬如机关,依时节发动,那么这样的情况下当然桌子也存在,无常也存在,生住异灭也不妨碍了,有无就都存在了,他们认为这样讲绕开了龙树菩萨的破斥。
己三 破救 庚一 以体同时用亦同时破 辛一 别破 壬一 生对灭破 癸一 俱有破
原文-答曰:汝说无常是灭相与生共生,生时有应坏,坏时有应生。
龙树菩萨回答说,你们讲无常是灭相与生(有)共生,那么首先就犯了逻辑错误,既然是生那么就不是灭,生的时候就应该坏,坏的时候也应该生。
就讲有和无在一起的,是一体两面,那么有的时候就应该无,无的时候也应该有。
这一段就是讲无常如果是实有的,那么不应该讲无常在事物产生的时候就有,或者在事物存在的时候就有,因为如果事物是存在的是有的,那么无常是灭相是坏相,事物既然产生就是生,生怎么会是灭呢?事物产生之后就会保持一段时间假说住相,但无常是坏是灭的意思,住的这个时候也没有灭也没有坏,这个时候我们难道说这个事物就不是无常?事实上还是无常的!
就比如说识之所以是识是因为能了别能认识,受心所之所以是受是因为能感受,念心所之所以是念心所是能回忆,起就是生相,不起就是不生,摄持是说的住相,不能摄持,比如我们的第八识摄持我们的身心,倘若不摄持了就不是住相了......,所以无常就是坏相,灭相,离坏相,灭相别无所谓的无常相。那么外道讲无常和生共存就不对了,两者无法共存。 癸二 俱无破
原文--复次、生灭俱无,何以故?灭时不应有生,生时不应有灭,生灭相违故。
龙树菩萨接着说复次,用我们的话来讲就是还有,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这个东西灭的时候不应该有生,譬如说这部手机,坏掉的时候不能说是好的,好的时候也不能说是坏的,坏的就不是好的,好的就不是坏的,生和灭是相反的。
也就是对方讲“法”存在的同时有无常,无常就是灭(因为经典如此说,事实也如此,没有什么东西不是无常的,但无常是灭的意思),但他们把生,住,灭,老看待为作用,法(无常)存在的当下灭等还没有发动,等灭发动了,所以就灭了。那么不管他们怎么搅,既然“法”和无常同时存在,那么无常是灭的意思,譬如手机是“法”和无常(灭)同时存在,那么“法”就不应该不存在,因为无常是灭的意思,这就会生灭俱无。
普通人难以理解的地方在哪儿?因为我们一般讲“无常”是说的事物变化不定的意思,我们说一个东西变化无常就譬如水流一般的变化不定,但在佛教无常真正的意思是“灭”,既然讲这个事物譬如水流那么肯定是前面水流过去后面水流才能流过,所以无常是灭的意思,当然你会说倘若从后面的浪花来讲不是生的意思吗?可后面的浪花此时此刻是有还是无?如果有为什么又称为后面的?
所以无常真正的意思就是灭,也就是说万事万物存在的当下和无常是共生的关系,因此说一切有部才不会反对这一点,但他们才讲待时而动。
壬二 住对灭破
原文--- 复次、汝法无常与住共生,有坏时应无住,若住则无坏,何以故?住坏相违故。
龙树菩萨接着破斥说,不管你们讲生住异灭是什么作用不作用,但既然无常是灭,那么“法”和无常同时存在的,“住”这个作用发动了,或者持续发动了,那么“住”是持续存在的意思,无常既然是灭,灭就是没有,没有的东西怎么可能持续存在?所以这里讲既然“坏”那么就不会持续存在,就没有了,如果持续存在那么就不应该坏,比如手机你持续在用,又怎么会是坏的呢?既然是坏的,你又怎么持续在用?所以你们说的是没有道理的!
壬三 异对住破 原文--老时无住,住时无老。 异与住不应同时有,以异是变异相而住非变异故。
你们说的待时而动问题很大,所谓生住异灭在这里异是说的老,比如一个小孩子十岁比五岁老,也就是异,你们讲生住异灭是实际存在的,那么这个东西就是不断变化的,肯定这个人过一会儿比现在老,现在比之前一个小时老,是不断老不断异的,譬如流水一般的,既然是流水一般的,那么怎么能够说“住”呢?住是假说一个东西存在可以持续一段时间无变化,既然是异的那就是变化的,异(老)是变异相而住是假说非变异相,这两者就冲突了,又怎么能讲什么生住异灭是实有?
辛二 总破 原文-- 是故汝说生、住、灭老、无常、得本来共生,是则错乱。
所以你们讲什么生,住,灭,老,无常共生是错乱的说法,这里是总结以上三段,以上三段分别讲了生对灭,住对灭,住对异都会出现难以自圆其说,这样就证明生,住,灭,老,无常等无法共生,既然无法共生,那么你们讲什么待时而动,本来存在就是错误的说法。
庚二 以用前后体亦前后破
原文-- 何以故?是有若与无常共生,无常是坏相,凡物生时无坏相,住时亦无坏相,尔时非是无无常相耶?如能识故名识,不能识则无识相;能受故名受,不能受则无受相;能念故名念,不能念则无念相;起是生相,不起则非生相;摄持是住相,不摄持则非住相;转变是老相,不转变则非老相;寿命灭是死相,寿命不灭则非死相:如是坏是无常相,离坏非无常相。
庚三 以用未有体则不须破 原文--若生、住时虽有无常不能坏有后能坏有者,何用共生?如是应随有坏时乃有无常,是故无常虽共生后乃坏有者,是事不然。
这里就是讲灭有为无是无常的作用,无常的天职,好比刀就是宰割用的,笔就是来写字的,如果按照说一切有部的说法,七法所谓无常,生,住,灭,异,老,得,如果说七法可以共生,无常和其他的共生,可无常不能坏与他共生的生,住,异等(生住异存在就证明还没有无常,还没有灭),那么无常就没有用,无常既然没有用为什么要说无常是实有法呢?
也就是说无常是施设的,并没有一个东西确定是无常,无常是心不相应行法,既不是色法更不是心法,还记得我们前面讲过吗?百法里面只有色法和心法是实有法,无常不过是来界定色法和心法转变的名词而已,所以无常没有体,既然没有体如何和色法和心法共生?无常没有用,因为色法和心法依本识就是刹那生灭的,无用当然就无体,无体还有个什么共生不共生?
己四 总结 原文-- 如是有、无共不成,不共亦不成,是故有、无空。
所以在事实上来讲,假如有和无共生,如果在一起的话,那么是不成立的,因为是有就不是无,是无不是有,你偏要讲共生,那么有也不成,无也不成了。 如果你要讲有和无不共生,那么也是错误的,倘若不共生,这个有是相对于什么来讲?没有无谈何有?这个无又是相对于什么来讲?没有有谈何无?所谓亦有亦无,非有非无更不消说了,都是错的。
譬如我们这个人生吧,生就是有,死就是无,这个生和死倘若共生的话,既没有生也没有死了,人人都成了薛定谔的猫了(生死都不确定的),倘若你说生和死不共生,那么同样的道理,生不能称其为生,因为生是相对于灭来讲,灭也不能称其为灭,因为灭是相对于生来讲,大家也就不会老病死,所以你真的要讲这个有和无,是共也不对,不共也不对,亦共亦不共也不对,非共非不共也不对,那么说明什么问题?说明有无是戏论,生死也是戏论!
譬如说张三和张斌,这两个人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不同的两个人,也不是亦同亦不同的,也不是非同非不同的,说了这么多,发动的你聪明的小脑袋瓜想一想,这么大一段不是戏论是什么呢?
所以无有,生灭全部都是戏论,所谓有无空,生灭空。
戊三 结齐
原文-- 有、无空故,一切有为空;一切有为空故,无为亦空;有为、无为空故,众生亦空。
凡夫俗子一般是不会讨论这个问题的,我们讲到现在,如果有人稍稍看过,就会明白世人是不会这样考虑问题的,但你模模糊糊又会觉得好像有道理一般的,说一切有部这些人在小乘佛教来讲是鼎鼎大名的,古来很多大小乘的证果的人,如无著菩萨,天亲菩萨,求那跋陀罗尊者等等以前都是说一切有部出家的人,后来转学大乘的,说一切有部这些人他们证了生空未证法空所以才会讨论这些问题所谓生灭问题的,凡夫俗子谁会想这些呢?凡夫俗子就会想有就是有,无就无,这恰恰就是无明,应该说有是谁有?无是谁无?
又在唯识来讲识是心王,受和念是心所,所谓心所是心王的助伴,本身还不能等同心王,因为各别有种故,其中讲生相就是能起,比如我们出生这就是能起,既然讲生相的存在的,生相就应该有用,譬如钢笔,钢笔是存在的就能写字,所以生相存在当然是有体,所谓有体就是一般人讲的实在的,钢笔的体存在钢笔的用必定是同时的,如果按照说一切有部的说法,什么灭等需要待时,后面才有用,这显然是没有道理的!买了钢笔用不了,要用还要待时?那么我现在买这个钢笔干什么?显然说一切有部的生还没有灭,是因为灭需要待时的说法是有误的。
其次生时如果有无常的体和生同时,那么如何证明呢?比如婴儿生了可以证明婴儿存在,如何证明无常存在?再说如果生时就有无常的体(这里的体是说的存在的),那么有体就有用,譬如钢笔能写字,此时此刻无常有何用?生时不见无常的用啊!
所以无常是假立的,无常是假立的,那么就说明有为法生,住,异,灭本来是空,并没有一个无常让它们生,住,异,灭,是因为本来空故,所以如梦亦如幻,虽有而非真,本来就是远离生,灭,亦生亦灭,那么有为法空,所以无为法相对于有为法来讲,无为法也空,那么我们这些人当然是有为法,因缘和合故,当然我们更是空,所谓人我空。
丙五 观性 观性门第八 未讲本文,先明大义,明大义分二: 一、释门题:不释观、门,但释性,释“性”又分二:
接着我们开始讲第八门,观性门,我们先来讲讲这一门的名义,搞什么事情都要师出有名,讲佛法也是这样的,所以有很多博闻强记的大师讲法,往往一部经的名称都要动辄讲个很多天的,我们从去年腊月(2023年)讲到现在了(2024年2月),也不算讲得简约,之所以啰啰嗦嗦的讲这么多,实在是不想浪费大家的时间也不想浪费我自己的时间,不讲多一点,不讲得通俗一些,看的人一点都不懂,那不是浪费时间是什么?
我们先截取太虚大师解释的原文,大师已经解释得非常好了(大师就有《十二门论讲记》我之所以还要再讲一遍,主要是因为想把大师的深义用当今的语言再阐述一遍,使得深义能够更普适一些)。
先审名义:若约性相之通义,则性相之名义无定。盖以性相本可互用,性可表相,相可表性。如云“诸法实相无相,非言说所能及”,此相字即是表诸法离言自性义。又如成唯识论所言之三性,解深密经即名之为三相,是相字可表性义也。性可表相义者,如经所说之异生性及善、恶、无记三性,即是表分齐义、界限义──凡有分齐可取者,皆谓之相。又如起信论所谓之真如相,是性亦可表相义也。
(也就是讲这里的性是对于相来讲的,我们平常所谓的性就是讲的真实性,实性,比如通常说的性质,存在。这个事情是善的,是恶的,是无记性的,或者说是实在的,比如讲有自性,乃至说火有燥热性,水有润泽性,地有坚固性,相一般是讲的可见的,可闻的,可尝的等,一般讲有相就有性,这是世俗来讲的)。
若言性相之别义,则性相各有其假定之义。一、无表现无变异之理体,曰性:无表现者,谓非言说之所能施设,思想之所能缘取也。无变异者,谓于时间、空间上皆无变化转异也。理谓遍常之理,体谓真实之体。二、有表现有变异之事物,曰相:事谓事情,物谓物象,有变异有表现,反前无表现无变异义应知。
(这一段主要是讲的佛教说的性相的定义,佛教说的性是说的诸法理体称为性,我们讲的真实理,这个真实理不是兔角龟毛,是真实存在的,所以称为性,禅宗称为自性,三论宗等称为真如,唯识宗说的如来藏,这个是不变的,非是思想上建立的,也不是言说可以明确的,正因为这样,所以相对于真如就把变异的林林种种事物称为相,比如男人女人地球桌子,声音水火等等。)
次辨诠旨:一、真实性者:性义,即真实义,常不变异义,真实即性,持业释也。所明者乃真实之性,非虚妄之性,依士而释曰真实性。所约不同,所诠亦别,故约遮、表等而真实性之所诠有四:“约遮诠”,曰三无性:一、相无性,以法从缘生,无决定相故;二、生无性,以法从众缘生,无有自体性故;三、胜义无性,以胜义无相,非言说之所能表示、思想之所能安立故。
(关于三自性我们在前面也讲过了,这里的三自性就是说存在的一切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我们平常讲的遍计所执,比如平常人说的“我”以及平常人认为的实体名言,我是真没有,但人们言语上有,其实一切语言文字都属于遍计所执,名并不等于事,但凡夫认为名等于事,既然如此就是相无性,比如我们,我们是因缘和合,有的不过是五蕴,离蕴处界之外并没有别的什么,但凡夫俗子认为我有,这个“有”就属于相,属于遍计所执相,但这个相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所以遍计所执是相无性,不真实的。)
(其次是依他起性,所谓依他起就是因缘和合的一切事物,讲遍计所执完全就是人们的虚妄想象,比如“我”,“人”“众生”“上帝”等等,没有相!完全没有的!但桌子板凳地球人类这个事物上来讲,却是因缘和合的,既然是因缘和合的,那么就没有自体的无自性的,譬如我们吧,就是心肝脾肺肾四肢以及精神的和合,或者就是四大和合,既然是和合的,譬如稻草人一般的,就没有自体的,和合就无自体,无自体所以才和合,稻草人离开稻草还有个什么稻草人?所以因缘和合的事物我们不否定存在,但存在是假有的,没有自体的,是把一堆条件也就是因缘假名为某某,无自体故所以生无性,这里的生就是说的自体,无自体,无自性)。
(那么遍计所执的东西是完全没有的,是相无性,依他起的事物的因缘和合无自体,是生无性,那么事事物物就胡乱的和合了?并没有!事物如此和合背后肯定有实质的,这个实质所表现的性质就是圆成实性,但这个圆成实性是要离遍计所执才能显示的,遍计所执譬如在依他起上起的一层污垢,污垢不清除,依他起的真实性也就是圆成实就无法表现出来,既然如此,那么就要离遍计所执,一切言语都属于遍计所执,不然说火就烧口,想火就烧心,那么胜义肯定是离言的,并且非思想之所建立,思想是用来量度的,但真实是不可量度的,是离名言的,简单说,二无我就是二无有,二无我有就是二我无,所以胜义无性)。
也就是讲所谓三自性是遍计所执自性,依他起自性和圆成实自性,在佛密义来讲,所谓密义是讲的方便的讲,不是了义的讲那么就是三无性,所谓遍计所执是相无性,依他起是生无性,圆成实是胜义无性,这个三无性是依三自性来讲的,三自性中,遍计所执譬如“上帝”“道”“我”等等是真没有的,只是凡夫俗子妄想上有的,或者仅仅只是名言上有,一切名言在凡夫来讲是认为确有其事,比如说桌子就认为有桌子,其实桌子只是名言有,因为你接触到的“桌子”这个事就是黑白等显色,长短方圆等形色的组合物而已,你真实接触到的是因缘和合的依他起的事物。
依他起是因缘生的事物,这个是有的,跟遍计所执不一样,遍计所执的是真没有的,只是凡夫妄执上有而已,但依他起既然是因缘生的,就没有自体,比如我们就是心肝脾肺肾四肢精神的和合,既然是和合就无自体,有自体就不需要和合,虽然是因缘和合,但有果报用,比如吃饭就饱,不吃就饿,这个东西是非有非无的,非有是说的无自体,非无是说的有因缘和合这回事情,有果报用的,也非实非虚的,非实是讲分析下来就是多种蕴素和合而已,譬如分子分析下来是原子,原子分析下来是原子核和电子....,非虚是讲的的确有作用的,能被认识的,所以依他起是幻化性。
那么就没有实质的存在?当然是有的,譬如说水流依河道,阳光依太阳,没有太阳怎么会有阳光呢?所以万事万物背后是有实性的,这个实性是根据三方面来讲,在佛法来讲,就是讲圆成实性,也就是如来藏第八识(但中观一般不建立第八识,因为众生会认为离蕴处界别有个所谓第八识,所以中观一般是讲真如,其实不论是如来藏还是真如都是建立的名词,真实是离言的)。这个实性是能圆满成就诸法的,所以称为圆成实性。
在佛教修行上来讲,修行的目的就是智证真如,真是真实,如是本来,常恒不变的,也称为证二空真如,也就是离二障,所谓离烦恼障和所知障,由离烦恼障和所知障所行的境界就称为二空智,这个二空智是依证真如而言的(当然小乘未必证真如,但因为小乘佛法还是依断烦恼障而建立的,所以方便说他们证生空真如)。
在离一切遍计所执的角度来讲,也就是中观来讲,所谓离遍计所执相就是离四句绝百非,所谓四句我们讲到现在大家也明白了,所谓有无,非有非无,亦有亦无,我之前讲《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习》详细的介绍过,可以看看,离四句绝百非就是离心缘相,离言说相,这个离心缘相言说相的境界强名为空,也称为一真法界,其实空也好一真法界也罢都是强名,因为中观不止是遣言说的教法,并且也遣能证之智,就好像圆觉经说的,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次第,无以名之,强名一真法界。
凡夫俗子是因为无明的缘故导致烦恼不断,颠倒造作于是就轮回生死,这个无明就是妄执,也就是唯识讲的遍计所执,因为不明真实法所以就有妄执,如执我,人,众生,寿者等,妄执在佛法上譬喻就是讲如病一般的,那么这种病中观认为不外乎就是性,假两种病,这里的“性”病就是执一切法为真实,有真实性,执有真实性所以才认为是生,是灭,是亦生亦灭等,“假”病就是讲执幻病,所谓幻病是说的执幻相是决定相的病。
众生妄想很多,妄执很重,不然也不会到今天还在轮回生死,但这个妄执举要言之根本处就是这两种病导致的。
龙树菩萨观察真实性也就是我们讲的真如,第一义,这个东西非是世间言说,妄想戏论能够建立的,你用世间的东西既不能表明他的相,也不能诠释他的(佛教经常讲以指为月并非真月,所以经文只是手指,要在离言自证,但有言说非关实义,但离了手指你更是无从知晓月在何处),在这个道理上来讲,如果在戏论上建立真实性,如幻性,纯粹也是增益执。这些年来因为正觉讲法,好些人自认为开悟,可我观察下来根本讲不了中观,讲来讲去就是如来藏,如来藏的,这都是鹦鹉学舌的,其实并没有开悟,他们好像是认为离万法之外有个如来藏,或者认为色声香味触法就是如来藏(没学正法的更是瞎搞一通),开悟要扫荡一切妄执,说有说无,说空说有全都是妄执,扫荡一切妄执,那么圆成自然显现,所以在中观来讲唯破不立。
也就是说并不是龙树菩萨就好像伪中观应成派那样搞所谓“不立一法”,龙树的破其实就是为了立,只不过他的立非言语所能表示,非妄想戏论所能建立,这一点从一开始我就反复强调的。
接下来我们辩来意,也就是说为什么要讲这一门所谓的“观性门”,前面七门从观因缘门到观因中有果无果然后到观相门,这些都是在明空义,总而言之就是讲我空法空,不过如我们前面讲,龙树菩萨这本论是专门给利根人讲的,他是针对的正法过后最初相法时代的那些人讲的,当初的人都属于是利根,我们现在是末法时代各个都自诩为利根,其实绝大多数都是钝根(钝根就是贪嗔痴烦恼很重,很难信因果轮回,乃至对于第一义都无法理解),正因为他给利根人讲法所以是先明法空后明我空,前面都在讲空义。但这一门破一切法无而明中道。
一切妄执说穿了不外乎执空执有,比如印广法师这些人讲什么如来藏就是执有(他讲的才是典型的外道神我论),世间人认为有我也属于执有,认为一念不生即是真如当然是执有,相对的说一切都是空无,或者讲无因无果就是执空,如我们前面讲有全分空,断灭空,一分空。破空凡夫就容易执有,破有凡夫就容易执空,所以在这一门双破。
又,龙树菩萨在前面讲因缘空,破因中有果无果是讲的三无性的生无性,也就是依他起无性,他讲相无,讲了有相就犯无穷过,讲了能相所相全部都是空,这是在讲遍计所执性是相无性,我们大家说这个桌子是桌子,这个手机是手机,这个人是人,这所谓的“桌子”“手机”“人”从何而来?不就是从相而来吗?所以破相就是讲相无性,也就是讲遍计所执是相无性。这一门讲什么?要讲三性三无性其中三无性的胜义无性。
一个东西,不外乎就是性相,比如一部手机,手机是实际存在的,我们认为实际存在的,有相有用当然就实际存在的,讲实际存在就是讲性,性就是真实的意思,有性那么就有相,凡是存在的都有相貌的,乃至虚空都有个相貌,你总是看得见的吧?如果这样讲的话,那么前面七门都可以讲是在破相破性,空,谓空品之三门,即观因缘门、观有果无果门、观缘门。相,谓相品中之前四门,即观相门、观有相无相门、观一异门、观有无门。
其中空品三门从依他起也就是因缘所生法来讲无相无性,相门有四门,这四门从遍计所执讲无相无性,这一门也就是第八门我们即将要讲的从圆成实来讲无相无性。
讲三解脱门就是空,无相,无作,我们前面也讲过整本《十二门论》以三解脱门为主干,讲空门主要就是观因缘门,观因中有果无果门和观缘中无果门,前面的空门主要是破从幻执妄,凡夫外道等对于因缘生法如幻不了的缘故就产生种种妄执,比如执因中有果无果,比如进化论那样的。这一门不同,是破妄立幻,凡夫外道等在因缘生法上执有决定体相,也就是讲,我们这些凡夫认定是真实法有真实性,于是我们从性立相,所以这一门重点在于破性。空门讲依他起无性,讲“众缘所生法,是即无自性,若无自性者,云何有是法”。这一门破遍计所执,总而言之,因缘所生法,无定相也没有实体的,破凡夫外道所谓真实是有的妄执。
对前四门辨:这一门到第八门,在第八门之前的四门是观相门,分别是观有相无相门,观一异门,观有无门。经过这四门的观行,那么修观行的当然会明白一切相实际上并没有的,不管你说那位美女还是这位帅哥,在这个角度来讲这个所谓的“美”根本就不存在的,存在的不过是你意识上的妄执而已,当然你会说,不止我觉得那位美女漂亮啊,其他人都觉得啊!对的,所以大家都是凡夫嘛!你认为美不就是因为相吗?而相不可得啊,如我们前面反复辩证,但即便接受了相空的正知见,但凡夫生死流转已经无量世了,就算接受,那么他们还是会认为即便是无相的但也有真实性,比如这位美女的相的确是没有的,但这位美女是存在的(南怀瑾这个外道说的“纵使白骨也风流”),这样就称为执性,这样的话相也破不了,性也破不了,就白学了,所以龙树菩萨慈悲继续开示这一门“观性门”。
又,前面四门讲观相门,主要是从相明无相,比如讲能相所相是空,一异是空等等,比如前面讲任何有为法有相,那么肯定是生住灭相,但如果是生住灭相就犯了无穷过,又讲能相所相不是一,不是异,不是亦一亦异,所以讲能相所相是空,能相所相不可得,相还可得吗?不可得啊(你认为有相不外乎你能认识,在能认识的基础上有你所谓的所认识),不论怎么讲都是从相上来讲的,而这一门从性上明无相,从这个东西并不是实际存在的来明无相,比如手机不存在,还有个什么手机的相?也就是说观相门讲生住灭相从时间上破有相,讲能相所相是空是从方位上破相,而这里是讲胜义性也是无。
丁一 生起 原文-- 复次、一切法空,何以故?诸法无性故。如说:
龙树菩萨的著作大多都是这样的,上来先明宗本,结尾再总结,他的论文结构是非常严谨逻辑的,所以我经常在想,佛法这么讲逻辑讲智慧的东西,怎么到末法时代就成为鬼神设教了呢?很多所谓学的人怎么就神叨叨的了呢(神叨叨还在怎么学佛)?这的确是要学佛人警醒的一件事情。
这一段是为生起正文做铺垫的,这里是伏破凡愚(凡是讲是凡夫外道,愚是讲的小乘人)以性立相的妄执,所谓以性立相的妄执我也讲过很多了,但可能很多人还是不明白,再譬如说我们这些凡夫,听见人家讲手机,桌子,板凳,美女,帅哥,我们的意识上首先就建立这个东西是真的有,这就是建立自性,既然建立自性也就是有,然后就会产生决定相,比如人家说手机,我们认定是有(建立性),然后看见手机这个东西就建立相(手机就是方方正正的这么个样子),或者想象手机是什么相,这就是以性立相,你是在意识上先建立真实(立性)然后产生的相,故名以性立相,所以这一门上来就破性,破凡愚认为的真实有性,上来就讲“诸法无性故”,上来就吼破凡愚的无明。
丁二 偈释 戊一 偈本 原文--- 见有变异相,诸法无有性;无性法亦空,诸法皆空故。
这里的开始两句“见有变异相,诸法无有性”,也就是说一切凡夫外道乃至小乘,这些人只是见到了变异相,比如我们这些凡夫看见的桌子,板凳,手机,电脑,美女帅哥等等,我们只是见到了变异相,所谓变异相就是讲的无常变化的相貌之相,义相之相。一般的人会认为真的见到了这个东西,由见这个东西的关系于是在他们的认识中这个东西是真的有的,他们认为真的有(有性)就是因为这个东西有相,但其实这些东西都只是变异相,如果不是变异相那么这美女帅哥就不会老,这个手机就不会坏,美女帅哥不是碰的一声就老了,是刹那刹那都在变异的,不然后面也不会白发苍苍,所以现在看见的所谓相就不是决定相,就只是变异相,正因为是变异相,那么就说明没有决定性的,譬如电影里面的人物,电影不断的放映你才看起来像是有人有物,可正因为不断放映才有电影所以电影中的人物全是假的,我们所见的万事万物也是如此的。
所以龙树菩萨这里说“见有变异相,诸法无有性”,既然我们大家看见的桌子,板凳,电脑,美女帅哥是变异相,那么就没有真实性的,没有真实性就称为“诸法无有性”,只是凡愚之人见这个“变异相”而认为是真实相,又自我错乱认为有相就有“真实性”(真实存在有体故名性)。事实是既然是变异相就没有真实性,有真实性就不应该是变异相!那么万事万物包括我们自己都是变异相就全部是假的是不真实的,就全部都是空的。
当然有些人又讲,听菩萨这么讲的确万事万物是没有真实性的,但没有真实性这些东西也是存在的啊,譬如你说桌子板凳是没有真实性因为是变异相,但桌子板凳是存在的啊,所谓“无性法是存在的”。
龙树菩萨回答说“无性法亦空”,什么意思呢?如果你们讲这个东西没有真实性,但也是存在的,既然是存在的那么就证明是有真实性的,倘若一个东西不真实就证明不存在(如梦如幻),可你们说没有真实性却是存在的,这是逻辑不通,是胡搅蛮缠,既然存在那么必然有真实性,既然有真实性那么就说明这个东西是“有性法”!
所以我们讲要破尽一切法是有性法的邪见,是真实存在的邪见,那么就要告诉大家,真实就不应该是无性,是无性就不真实,我们前面也讲了一切法无性,变异相故。纵使有凡夫们遍计所执,胡搅蛮缠认为有所谓无性法,那么无性法也是无的,也是空的。因为此无性就不真实,不真实才称为无性故。
总而言之,一切存在,美女帅哥,桌子,板凳,地球,猫猫狗狗等等本来空寂,本来毕竟空无所有的,这个前提下就不应该言法言性,你能说虚空是个什么?当你说虚空是个什么的时候,就已经错误了,因为虚空就是没有,没有还有什么说法?没有还有没有可说?那么也就是讲诸法不应言有法有性,更不言法无性。
这一首龙树菩萨的偈,所谓“见有变异相,诸法无有性;无性法亦空,诸法皆空故。”,他破的对象是很多的,第一我们讲此偈上两句是破一切外道,因为一切外道不论是唯心主义,唯物主义都是认定有实我,实法的,比如唯物论认为有真实的物质,有所谓的自然,有所谓我,我是物质的,唯心主义认为有这一切,这一切是上帝创造的,或者是我意识一念变现的(佛门外道说一念不生就是真如,可一念不生显然是因缘所生法,而且也是变异相,怎么能是真如?),龙树菩萨在这里就全破一切外道,不论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因为龙树菩萨的立论是“见有变异相,诸法无有性”,也就是讲不管你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还是什么神神鬼鬼统统都是空,都是毕竟无所有!
开始两句偈子破外道之后,接下来两句是破小乘,如我前面反复讲过了小乘认为是无我的,他们的空主要是讲的人我空,但他们是认为有法存在的,也就是说他们认为我空但不认同法空,正因为这样所以说一切有部才强调极微真实有,物质是极微组成的,类似我们现在的科学(量子力学等也是这个说法,但量子力学已经涉及到意识意根的层面了)。龙树菩萨接下来的两句“无性法亦空,诸法皆空故。”就是破小乘的,小乘认为无我有法故,这里讲诸法皆空,显然是破小乘的法执的。
说到这里我就想起来所谓印顺邪师(现在佛学院很多教材都是他编写的,或者认同他的人编写的,改开之后佛学院缺教材,于是从台湾省引进不少佛学著作,而他当时被台湾省佛教界称为“导师”,所以引进的大多是他写的),他讲般若讲的空是小乘的空,证明他们这些人连小乘讲“无常,苦,空,无我”中的空是单单指的我空,这个事实都没有搞明白。
第二,在小乘部派佛教(当初龙树菩萨出世,小乘部派佛教在古印度的影响非常大,如我在《摄大乘论初分讲记》中讲的部派佛教分裂史有详细讲述)来讲有十二部,这十二部讲法还有区别,正因为有区别闹得不可开交所以才分裂成为十二部的,就比如说十二部中的“说一切有部”和“说假部”,这两部的教法就有区别,说一切有部是认为一切法是真实存在的,只是无我,一切法既然是真实存在的那么就有不可变异性(因为变异就不真实存在,所以他们就讲极微真实有,极微不变异)。而“说假部”的说法又不一样了,说假部是认为固然一切存在都是变异的,是变异的就是假有的,但假有是真实存在的,这个说法跟当今某些人讲的差不多的,没有开悟大概也会这么讲,虽然是假但是有,我以前也是这么讲的。那么这里龙树菩萨前面两句就是破的“说一切有部”,后面两句就是破的“说假部”,也就是说既然是假就譬如虚空,就无所谓无性还有个存在可讲,假就是没有,没有就没有一个“没有”存在。
第三,“见有变异相,诸法无有性”,是破的《俱舍论》,《俱舍论》是天亲菩萨还没有修学大乘之前在小乘部派佛教说一切有部中出家写的,当时他是不认同大乘的说法的,所以他当时读还是没有读过龙树菩萨的《十二门论》不得而知,他要是读过也会明白早他几百年,龙树菩萨就破斥过他,因为在《俱舍论》中是执一切法有实性的,而龙树菩萨讲一切法皆无实性。
后面两句是破的《成实论》的所谓假法是存在的。《成实论》也是一本小乘佛教论书。古印度诃梨跋摩著,诃梨跋摩也是小乘的论师,但他不认同“说一切有部”的说法,他认为说一切有部“我空法有”之说是错误的,他提出“人法二空”的思想。他认为法无实体,只有假名,但假有是真的有,估计诃梨跋摩就是“说假部”的论师,而没有学大乘之前的天亲菩萨是“说一切有部”的论师。
不论是《俱舍论》还是《成实论》对于中国佛教的影响都是非常巨大的,之前有人学《俱舍论》跑到我们群就诽谤大乘,读天亲菩萨的著作应该以他后期的作品如《唯识三十颂》《唯识二十颂》等为准,而不应该以他前期在小乘中的为准。
第四:也可以讲龙树菩萨这里说的“见有变异相,诸法无有性;无性法亦空,诸法皆空故。”,前面两句是总破小乘的法执,其实小乘虽然有十二部派,但总的说来也是“我空法有”的,也就是说世界是存在的,我是没有的,世界万物无常变动,有漏皆苦,有情众生五蕴和合生死轮回,其中根本就没有“我”,不论讲补特伽罗无我还是蕴处界无我都的确没有我的,既然如此为什么要流转生死呢?都没有我,种种造作有何意义(凡夫很难体会,关键是对于四圣谛根本没有任何了悟,特别是对于无常的了悟)?既然无我是不是应该赶紧灭尽?这世间就是一苦难深坑啊,无我一切都没有意义的啊,为谁受苦?没有为谁干嘛要受苦?
所以小乘其实是认为世界有的,万物是有的(说假部的假有也是建立在这个理论基础上的),但跟外道不同,因为外道认为有“我”。
这开始两句就总破小乘十二部,所谓诸法决定无有性。
这下面两句“无性法亦空,诸法皆空故。”是破的恶取空的,比如伪佛教藏传佛教格鲁派的伪中观所谓应成派中观,他们认为一切都是不存在的,既然他们讲一切都是不存在的,那么他们这个观点,这个“一切都是不存在的”所谓“不立一法”的断灭见存在还是不存在?如果也是不存在的,那么就自己否定了自己,“一切都是不存在的”也是不存在的,岂不是自己否定自己吗?自己否定自己,那么他们这句话就没有任何意义,就不能成立。
如果他们认为“一切都是不存在”这个观点是成立的(他们当然认为成立,不可能自己打自己脸嘛),那么他们就是认为有所谓无性法存在的,有所谓“一切都是不存在”的道理存在的,那么龙树菩萨讲“无性法亦空”,他们这个“不存在”的存在的道理也是空的!
所以我一直在讲,龙树菩萨的般若中观不是一般世智辩聪之人理解的“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是空,因为这个“什么都没有”,这个断灭空,也是我们要破除的。
见有变异相,诸法无有性;无性法亦空,诸法皆空故。
这首偈的意涵非常宽广,我们再试着用三自性来解释一下,三自性在佛教是非常重要的理论,可以说是判断佛教经典的准绳,所以我们不厌其烦的解释三自性,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明白,不明三自性这个佛法没法学,就会把阿含,中观,唯识等内容搅合到一起去了。
回过头来,一来,这前面两句“见有变异相,诸法无有性”,这是用依他起去破凡夫的遍计所执,依他起就是诸法因缘生,诸法既然因缘生,就必定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有木头(此)才会有木头桌子(彼),有爹妈(此)才会有孩子(彼),业力尽(此无)就会死(彼无),万事万物就是不断的这样变动的,这就是依他起之法,依他起就是变异相,既然是变异相就不能说这个东西是人是狗,因为没有常恒相没有决定相,那么凡夫俗子执有真实的“我”“人”“狗”就是错误的,变动就不真实,真实就不变动,执空执有,执真执假就是遍计所执,所以这里是用依他起破遍计所执。
接着两句“无性法亦空,诸法皆空故。”是用圆成实来破依他起,凡夫俗子认为既然没有真实的“我”“人”“众生”“狗”,那么我看见的是什么?我感受的是什么?纵使菩萨们讲这些不真实是假有的,但假有也是有啊!毕竟我看见了!所以龙树菩萨就破假有,所谓“无性法亦空,诸法皆空故。”,假有就不是有,假有就是空,就是非空非有,说是空,空是不是决定相?既然你说了,那么就是决定相就是道理啊,可既然空是真实是道理,那么也要被破斥的,譬如虚空说有说空都是错误的。虚空你说是空它是无,可虚空有容纳万物的作用,怎么能够是空?虚空你说是有,可明明既然是虚空怎么会是有?万事万物在这个道理来讲就非真亦非假,毕竟空寂故。
二来,龙树菩萨这首偈,上来两句是从依他起明无性,依他起就是因缘所生法,我们讲过无数次了,一个东西要是本来存在的有自性的显然不需要因缘生,譬如张三本来就存在的已经二三十岁了,显然此时此刻不需要妈妈再去生他,既然需要妈妈去生他,就证明张三此时此刻还不存在,他妈还没有生他嘛!所以因缘生就无自性,无自性才需要因缘生,所以我一直反复强调,中观的空就是因缘生,因缘生就是中观的空,譬如张三就是张斌,张斌就是张三。
后面这两段是名胜义无性,所谓胜义就是圆成实性,圆成实是在依他起上离遍计所执的,所谓遍计所执,比如生灭,垢净,增减,常无常,张三,李四,王二麻子等一切名言,一切思想,一切根量在佛法上来讲全部都是假立的,假立本没有什么对错可言,比如这张桌子你称为“桌子”,我称为“desk”,这有什么错?但不应该执这个名言就是这回事情,不应该执这个桌子是真实有,前者是遍计所执,后者是在依他起上执有执无也是遍计所执,那么离遍计所执,在圆成实来讲就没有什么生灭,常无常,增减可说可讲,当然是无性,因为不可增加名言不可减少实际故,所以无性法亦空!
三来,龙树菩萨讲过三法印,其实这个三法印是佛教经典中的,他不过是总结,三法印是判断讲的是不是佛法的标尺,所谓“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好,你们大家看我讲了《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习》,讲了《摄大乘论初分讲记》,又讲了几个月的《十二门论》了,你们用三法印来量一下,我讲的是不是佛法?
龙树菩萨这首偈,“见有变异相,诸法无有性”在于名无常,凡夫外道都晓得无常这不稀奇,稀奇的是真正的要懂无常就应该明白,既然是无常就是变异相,譬如电影不断放映才有,不放映就没有,如此这般,那么就是空的,就无自性。接着他又说“无性法亦空,诸法皆空故。”,这两段在明无无常,既然无常就是无性就是空,怎么会有一个无常性的存在(所谓假的存在也是没有的)?无常就没有性,就没有真假可言,譬如虚空就没有有,也没有无可说可讲。
四来,首先的两句“见有变异相,诸法无有性”是讲的诸法无我,我是说的决定的本体的自体的存在(有性),一切法既然是因缘和合而有的,那么就无自体,就没有自体,有自体还需要因缘和合吗?一切诸法都是因缘和合,所以一切诸法都是变异相,其性本空,所以诸法无我,下两偈明亦无无我,既然讲诸法无我了,就没有自体了,怎么可能还有一个没有自体的“没有自体”存在?好比都跟你说了没有钱,怎么可能还有个“没有钱”存在?所以也无无我存在。
戊二 释义 己一 直释偈本 原文--- 诸法若有性,则不应变异,而见一切法皆变异,是故当知诸法无性。
这里开始就是龙树菩萨的长行,解释为什么说诸法无有性,首先是讲的如果相有变异那么决定是没有性的,譬如我们前面讲过的放映机放电影,电影是变异变动的,倘若不是变异变动的就卡住了,就没法看了,也就说明电影是假的,需要不断放映才有(譬如世间一切是因缘和合的),里面的人物世界都是假的,变动不居故,没有真实性决定性的。那么世间的一切也是同样的道理,都是不断变异的,人类以及猫猫狗狗是生老病死的,手机电脑乃至世界是成住坏空的,也就说明有情众生乃至有情众生所依的世界决定是空,是没有真实性的,真实就应该不变,变就不真实。
体由用彰,性由相见,见其相知其性。万事万物是存在的就有所谓的体,这个体是由用来显示的,比如铅笔是存在的,那么就能写字,既然存在的,那么就有相,有相我们就知道它是铅笔,由相就能明白它的性,所谓真实性,体性相用是一致的,既然相是变异的,那么体(性)用都是变异的,但真实是讲的常如不变异,也就是说所谓性是讲的常如不变异才能称为性,有变异就不能称之为性(体),比如我们前面讲的放电影的例子,既然是变动的就不真实,没有真实就没有性,那么万事万物都是变异的,就都不真实,就都没有真实性可言。
原文--复次、若诸法有定性,则不应从众缘生;若性从众缘生者,性即是作法;不作法不因待他名为性,是故一切法空。
接着讲一切存在都是从缘生的,比如我们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中的业种以及父母,四大等众缘和合而有的,既然从缘生就证明无有真实性,因为真实性是讲的无造作,不变异(凡夫俗子把变异的当作不变异了,虽然他们也知道无常,但他们认为有实体也就是有性,这就是把变异的当不变异了,不变异的才有不变相,有不变相才有不变性)。那么既然性从缘作,是因缘和合而有的,是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的,那么就没有真实性,因缘和合的一切存在所谓的性是变异的,从体上来讲是众缘和合,离开四大五蕴就没有我们可说可讲。从相上来讲又是生老病死是变异相,那么有变异者必定无定相,待众缘者必定无实体,既没有实体也没有定相,还有个什么真实性可言可说?
所以龙树菩萨总结说,以体空,体是因缘和合,离因缘之外无别体可讲,那么体空,用也就是因缘和合,用也空,体用皆空,相是变异,真实性也就没有,在这个前提下讲,万事万物皆是如此,没有一毫毛不是如此,所以万事万物都没有性,没有真实性的,既然性空,相也空,那么如何说一切存在真的存在呢?
己二 外过内 原文--- 问曰:若一切法空,则无生无灭;若无生灭,则无苦谛;若无苦谛,则无集谛;若无苦、集谛,则无灭谛;若无苦灭,则无至苦灭道:若诸法空无性,则无四圣谛。无四圣谛故,亦无四沙门果;无四沙门果故,则无贤圣。是事无故,佛、法、僧亦无,世间法皆亦无,是事不然,是故诸法不应尽空。
听龙树菩萨讲诸法无性,性相皆空,反驳的人就说,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一切存在就无生无灭,因为生灭才有有的,无生无灭当然是空,譬如我们大家都是有生灭的才是有,虚空就是空所以无生无灭,既然没有生灭,那么四圣谛就无法成立了。
首先就没有苦圣谛,所谓苦圣谛是讲的凡夫众生都是苦性的,活着就譬如一个脓疱一样的,如果此时此刻吃山珍海味属于乐受,譬如这个脓疱被凉风吹一样的,暂时不痛痒,但风吹过之后,脓疱又开始痛痒了,一切乐受不可避免的有行苦和坏苦。如果因为被工作生活所累,或者造恶业下地狱,受各种折磨,就譬如脓疱被炭火烤一般的,更是痛苦所谓苦苦。如果好端端的不苦也不乐,但脓疱本身的痛痒却是存在的,我们亦然,不苦不乐免不了行苦(无常变化)。倘若讲一切诸法都是无真实性,那么就是空,既然是空,如何说有苦呢?虚空怎么会有苦可讲?
接着反驳龙树菩萨的人说如果讲一切都是无性的,是空的,那么也就没有集谛,所谓集谛是讲的任何人都是先世造作导致这一世出现的业报身,在佛法的角度来讲就称为异熟果,譬如种地一样的,三月播种九月收获,这一世不论身体,家庭,境遇乃至思想都是上一世造作的果报故名异熟果报,上一世这一世不同时,所以目前的我们既称为业报身也称为异熟果,所以集谛就是讲过去世的无明造作,导致我们现在的苦难(这个苦难不论是神仙皇帝都有的,如前面讲的都不可避免三苦,如天人等可能没有苦苦,但行苦和坏苦避免不了),产生这个苦难的根源就是集谛,所谓无明造业。那么既然讲一切都是无性是空,不论过去现在未来空就是没有,没有如何造业受报呢?那么很显然集谛也就不成立了!
既然一切存在都是无真实性都是空,那么四圣谛中的苦谛不能成立,集谛不能成立,灭谛也不成立,所谓灭谛是灭苦灭集得究竟安乐才称为灭谛,也就是说灭尽蕴处界不受后有,来生没有异熟果,没有业报身了,当然也就没有苦苦,坏苦,行苦,就彻底的灭苦了,灭苦是来源于灭集,所谓灭无明,灭无明造业,没有无明造业当然就没有来生的业报身(关键在于灭贪爱),没有来生的业报身就没有苦,就入无余涅槃,不受后有,唯有真如独存,既然一切都无真实性都是空,那么还需要灭什么呢?无可灭啊!
接着说如果没有苦谛,没有集谛,没有灭谛,谁还需要修道呢?还需要修什么三十七菩提道品,所谓四正勤,四神足,八正道,五根,五力,七觉支,四念住呢?就不需要修了嘛!一切都无真实性都是空,苦集灭谛不存在,就没有所对治的烦恼和无明,当然也就没有能对治的三十七菩提道品,道谛也就不存在了,道谛不存在了,依修道的程度不同而建立的四沙门果,所谓须陀洹,斯那含,阿那含,阿罗汉也就没有了啊,所谓须陀洹是依修道品断三缚结,斯那含是在须陀洹的基础上薄贪嗔痴,阿那含是断五下分结,阿罗汉是断五上分结,既然一切无真实性就是空,空还有什么果位可讲可说?四沙门果也就无法成立了。
当然这里反驳是站在佛教的立场来反驳,四圣谛是佛教重要的基础知见,四圣谛可以概括一切佛法,所以反驳的人以四圣谛无法成立反驳龙树菩萨讲的一切无性是空,并且也讲不止出世间法无法成立,就算世间法男人,女人,手机,电脑,桌子,板凳也是无真实性,当然也是空,必然也是无法成立的。
所以反驳的人是说龙树菩萨讲一切法无性是空,这样讲既坏了出世间的佛法也坏了世间法。
己三 内离过 庚一 免过
原文---- 答曰:有二谛:一、世谛,二、第一义谛。因世谛得说第一义谛,若不因世谛,则不得说第一义谛;若不得第一义谛,则不得涅槃。
反驳的人跟现在末法时代的钝根差不多,其实也不是末法时代是相法时代初期就有,因为这本论是公元一世纪的时候写的,所以是相法时代初期就有人,当然现在更是漫山遍野的,这些人认为龙树菩萨讲的中观是断灭空,所谓断灭空就是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当然就没有四圣谛也没有手机电脑桌子板凳,当然很多人讲的所谓中观本质就是断灭空,但他们不说自己是断灭空,谁会承认自己断灭空呢?如果佛教是断灭空,那么很显然连唯物论都不如了,唯物论只是否定过去世未来世,他们不否定现在啊,那么学佛干什么?
有些人讲中观又落入有见了,比如起个好心加个如来藏,加个本住法,当这样的情况下,凡夫众生就会起蕴处界有实有想,比如想象意识是如来藏,或者认为色声香味触是如来藏,或者认为蕴处界之外类似上帝一般的有个如来藏创造世间,所谓“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这里的我就是实体的实性,而中观不可执实也不可执虚,要在离言自证。
谛,在佛教是说的真实的道理,讲四圣谛如说苦集灭道,是苦就是苦不是乐,行苦,坏苦,苦苦真实如此,讲“集”所谓三世因果真实如此,讲灭,任何人只要依照佛说的而行都可以证灭,所以是真实的道理,讲“道”,任何人要证灭,都需要修三十七菩提道品等,没有不修道品可以成阿罗汉的(大乘佛法也是一样的,不过大乘佛法的立足点是真如心的基础上修道品),所以“道”也是真实如此故名谛。但一般讲是灭苦,不说灭“集”,因为凡夫俗子不见过去世故,但苦现证故(失业,房贷,疫情这些是苦,凡夫俗子不能说是乐吧?),另修灭苦之道而灭苦证灭就断集故。
佛说法上也讲二谛,所谓二谛,就是一世俗谛,二第一义谛,也有些地方说俗谛,真谛,也有经论说世俗谛,胜义谛。所谓世俗谛就是一般讲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八苦,三苦,贪嗔痴,因缘果报等等。所谓第一义谛就是真谛,所谓真谛就是讲真如,讲如来藏,讲离二我证二无我所显真如性。
第一义谛来讲,中观一般是说的真如,唯识一般讲“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因为在中观来说一切法离二我所显示的就是真如,在唯识来讲一切法或者本身就是识,或者是识助伴,或者是识所变,或者是识分位,或者是识所显,根本识就是如来藏或者称为阿赖耶识或者称为藏识,真如是识所显性,当然证真如就是证如来藏,所以这两者并不矛盾,也就是说所谓世俗谛就是依真如而建立种种万法,比如建立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所谓真谛就是由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所显的真实道理,这两者不矛盾,恰恰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但这两者是不是一回事情呢?当然不是一回事情!是一回事情我们还讲这么多干嘛呢?
为什么不是一回事情?为什么桌子板凳美女帅哥地球乃至色声香味触法就不是呢?因为你没有离遍计所执嘛!如楞严经说“汝才举心,尘劳先起”。如圆觉经说“未出轮回,而辩圆觉,彼圆觉性亦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所以有些师兄整天如来藏如来藏的,你没有经过中观的学习,或者没有经过禅宗的参究,你讲真如也好,如来藏也罢,跟实际都没有关系的,不能证明你开悟了,你还是凡夫,所以我一直强调不止要学习正法还要多看中观的书籍,当然参禅也可以,其实参究的过程就是降伏遍计所执性。总而言之也就是讲,一切诸法显,般若则隐,一切诸法灭,般若方能显。
所以为什么玄奘大师把五蕴要翻译成为五阴?阴是遮盖的意思,没有离遍计所执就会执五蕴,执五蕴真实,你所谓的名言也是执五蕴真实,不管你这个名言称为如来藏还是称为别的什么。
那么龙树菩萨这一段话就很清楚了,首先二谛是真的有,所谓世俗谛和第一义谛,这两者是非一非异的关系,又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佛陀依真谛建立世俗谛,由世俗谛明真谛,但世俗谛跟真谛又不是一回事情,如果是一回事情大家不用离二我,人人都是圣贤了,我们都在世俗,既然世俗谛和真谛是一回事情,还修道干嘛?从这个道理来讲不能是一回事情的。
反驳龙树菩萨这些人就没有搞清楚这个道理,他们误会世俗谛为真谛,所以他们听见龙树菩萨讲一切诸法无性毕竟空就误会了,于是用世俗谛的道理来反驳龙树菩萨讲的真谛,那么他们很显然既不是真的懂世俗谛,更不是懂真谛了。
话说这样的人在末法时代很多的,之前我在知乎上遇到一个出家师,哎呀,那个脾气大得吓人,早前也是学正觉的,后来慢心太重就退出了,他可能认为他真的开悟了,居然胆大包天在知乎上写了很多文章痛斥龙树菩萨,他就是把真谛和世俗谛混为一谈,而之所以他会混为一谈,他认为龙树菩萨讲的是断灭空,可实际上文殊菩萨也讲过啊,他为什么不批判文殊菩萨呢?根本原因他没有离遍计所执,大妄语认为自己开悟了。 就前几天本群一位师兄加了个微信群,其中有个人叫做“觉X”还说自己是世尊的使者!他写了一首偈,说什么“有真有假”之类的,这种说法是错的,世尊在楞伽经就讲过第八识和前面七识如波涛于水,波涛和水能说一真一假?还世尊的使者?哎呀,都是大妄语,大妄语是重罪,比杀人放火严重得多!学佛人宁愿杀盗淫,不要大妄语,地狱罪故,难忏悔故。
又我们群的一位师姐,背地里也认为自己开悟了,我跟她见面谈了个把小时,她所谓悟就是讲一切就是,所谓桌子板凳手机等等,这是落到色声香味触法上去了,还有一位说极微真实有的,这是落到思量假建立上去了,又有说虚空就是的....这些人统统都是没有离遍计所执。
因此末学才讲十二门论,真不是为了什么显摆自己,按照我个人的意思,我早就不想讲了,现在书也出不了,我又是化名,没人给我拿一分钱,我就是想到太多人错误了,所以才一忍再忍讲到今天的。
那么真谛和世俗谛是两回事情?当然也不是两回事情,如果是两回事情就是不相关的事情,那么诸佛如何从真谛建立世俗谛呢?诸佛说一切宛然似幻而有之因缘法,即是以世谛明真谛。也就是讲一切法宛然是有,有而如幻,如我们前面讲,毕竟空就是因缘生,因缘生就是毕竟空,毕竟空就宛然有,宛然有就毕竟空,所以龙树菩萨这样讲毕竟空是明真谛,同时也是明世俗谛,所谓性相双彰,有无俱遣,要在使得听闻者能够离有无,生灭,垢净等朋党二见,这些人诽谤龙树菩萨是断灭空(当然包括藏密伪佛教应成派那些人,那些人实际都不承认有二谛的),简直岂有此理!
原文--若人不知二谛,则不知自利、他利、共利。如是若知世谛,则知第一义谛;知第一义谛,则知世谛。汝今闻说世谛,谓是第一义谛,是故堕在失处。诸佛因缘法,名为甚深第一义,是因缘法无自性,故我说是空。
所以我们一直在讲破遍计所执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倘若遍计所执不破,纵使闻无上妙法,也还是生死法,而且还会诽谤第一义谛,不但会诽谤第一义谛还会诽谤世俗谛。
龙树菩萨接着讲如果不知二谛,那么首先不能自利,不知二谛还有个什么真如第一义谛可说可证?没有第一义谛也就没有出世间法,没有出世间法,自己如何出世间呢?自己尚且在轮回生死中,又如何向别人宣说正法?既不能自利也不能利他,当然就是无法共利。
当然凡夫俗子会讲,这个第一义谛的实证这么重要?比赚他几千万还要重要?当然啊,你再有钱这口气上不来不就没有意义了吗?可人人都得死,未见有人不死。但你要是明二谛能够证第一义谛也就是证真如,现在就可以生起法乐,还能在证真如的基础上明世俗谛,那么就可以出世间,最起码将来不会落入三恶道,乃至能得解脱,能成佛,而不会像凡夫一样的没有意义的在六道中轮转,穷未来际,你说有没有意义?
龙树菩萨反过来讲,你们说我讲一切诸法无性毕竟空坏了四圣谛,你们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世俗谛上来讲有苦,有灭苦,有灭苦之道,有涅槃,但在第一义谛上来讲这些也是毕竟空的,所谓“无无明亦无明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世俗谛不能完全等于就是第一义谛,所以你们拿世俗谛来反驳我讲第一义谛是完全错误的,但世俗谛和第一义谛也不是两回事情,一切诸法如幻因缘生故所以毕竟空,毕竟空所以一切诸法如幻,因缘所生法就是无自性,所以我讲从第一义谛来说毕竟空有何过失?过失在你们根本不明二谛。
庚二 推过 辛一 约自性破 壬一 牒计 原文-- 若诸法不从众缘生,则应各有定性。
这里开始龙树菩萨就正答,首先上来就讲,如果一切存在不是从众缘生的,比如我们前面讲的张三是本来就存在的,不是他妈妈爸爸生的,那么可以讲张三是真实有的,因为他本来就有的,不需要其他条件和合产生他,如果张三是其他条件和合而有,比如他的爸爸妈妈,他的阿赖耶识入胎等,那么就譬如稻草人一样的,就没有稻草人,所谓稻草人其实就是一堆稻草,我们这样的,我们是众缘和合而有,我们就不是本来有,不是本来有是因缘和合而有,就没有真实性。就是幻有,恍惚是有,结果是无的,是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比如把妈妈这个条件(此)拿掉,那么就不会有彼(我们),所以我们就是条件有,是假有,不是本来有,所谓我们都没有真实性的。
壬二 推破 癸一 推无出世法过
原文--- 五阴不应有生灭相,五阴不生不灭,即无无常;若无无常,则无苦圣谛。若无苦圣谛,则无因缘生法集圣谛。诸法若有定性,则无苦灭圣谛,何以故?性无变异故。
龙树菩萨这里接着讲正确的四圣谛,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所谓蕴就是聚合的意思,也就是说分析一个人不外乎就是色受想行识五个部分组成的,色蕴比如讲身体是四大所成,地水火风,骨骼等属于地大,尿液浓痰血液属于水大,呼吸等属于风大,体温等属于火大,也就是说这个五蕴中的色蕴也是因缘和合而有,是因缘和合而有就是多种条件聚合而有,譬如稻草人一般的,因此称为“蕴”,分析一个人除去色蕴还有感受,比如我们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不论此三受中的任何一受,都是我们的身根五根和尘相触而有的,比如身体接触到开水生起痛楚就是苦受,此受是根和尘和合而生识而有的,受是识的心所有法,当然是因缘和合故是聚合假法,当然称为蕴,所谓受蕴。
那么一个人有身体有感受,也就是有色蕴和受蕴,还有什么呢?还有思想,所谓想心所就是名言分齐,比如我们看见一个东西,由眼根和合这个色尘然后有眼识产生,眼识见到这个东西,想心所就运作起来,哦,是一条狗(区别于猫人等建立分判故名名言分齐,心王是了别的总相,心所是别相)!再比如我们的思想等也属于是想心所的作用,想当然也是蕴,属于根尘相触而生识,根,色尘,识三者和合才有想心所所谓想蕴,那么想蕴必然是因缘和合的是聚合假法。
那么一个人除去有色蕴所谓身体的,有感受,有想蕴所谓名言分齐,还有什么呢?还有主观能动行能够造作,倘若不能造作就不是活人是尸体,造作就是行蕴,比如我们能跑能跳,能读书,能写字,在这个狭义的行蕴来讲就是造作,造作当然是多种条件和合,比如身体的色蕴的,想蕴的,受蕴的,识蕴的等等配合产生的,没有身体你跳什么呢?没有思想你如何跳如何跑?所以狭义上的行蕴也是多种条件和合是聚合假法。
那么一个人除去有身体色蕴,有感受受蕴,有名言分齐的想蕴,有主观能动性的行蕴,还有什么呢?还有识蕴,所谓能见,能听,能闻,能品尝,能接触,能思想的所谓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就是平常人说的主观的,平常说的认识的主体(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属于是认识的客体),当然人不止这六个识,在解脱道不了义就是说这六个识(这个六识可以现观无常,苦,空,无我故,不是第七识,第八识那样隐微难知),这六个识是如何产生的?当然也是因缘和合而有的,所谓根尘相触而生识,比如你能见,当然是你的眼根接触色尘(那只狗)然后才有你主观的能见,这当然是因缘和合的是聚合产生的是假法。
这个识蕴属于了别的总相,而想蕴等属于了别的别相,也就是这六个识属于建模师,想蕴等心所属于建模师的徒弟,给这个模型添油彩的。
这样分析下来,你所谓的“我”不外就是色蕴的,受蕴的,想蕴的,行蕴的,识蕴的,别的没有了,而色受想行识全都是聚合假法,那么你是真实的吗?你我都不是真实存在的,因为组成我们的都不真实,我们怎么可能真实呢?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大家就是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的和合,色受想行识如我前面解释就是空,因为色受想行识每一个也是因缘和合,因缘和合就是空,那么我们既然是色受想行识和合,我们当然也是空,我们既然是空那么就是假有,假有是不是有?
假有当然不是有!譬如傍晚的时候看见墙边一根蛇,走进一看哪儿有蛇,就是一根绳子,没有蛇,蛇是空是没有的,有的只是一个绳子,那么有些没有智慧的就说还有个“没有蛇”存在,合乎不合乎道理?当然不合乎!没有就没有,何来的“没有”存在?没有就不存在,更没有一个“不存在”存在。
我们就是这样,“我”是没有的是假有的是空,也没有一个“假有”存在,有的不过是五蕴,但五蕴本身也是空也是没有的,也没有一个“五蕴空”存在,一切法毕竟空。
一切法毕竟空就远离空有,譬如虚空一般的,能够说虚空是空是有?如果说是有,为什么说是虚空呢?如果说是无,无是对有讲,虚空本来就无,你又如何可以讲“无”存在? 五蕴诸法也是如此的,因缘生就毕竟空,毕竟空就因缘生,不可说有也不可说无,所以这里龙树菩萨讲五蕴(原文是五阴,阴是遮盖的意思,我前面已经讲了)没有生灭相,空有什么生灭相?譬如虚空你说有什么生灭相,没有生灭相,那么本来就是不生不灭,不是有个不生不灭,是毕竟空所以不生不灭,既然如此,那么就无无常,一个真实存在的东西才可以说是如何如何,是无常,是常,是有,是无,当这个东西是毕竟空的,那么还有什么无常可讲?就无无常。
为什么我们会苦?因为我们是因缘和合,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所以是变动的,正因为是变动的所以就无常,无常就有行苦,有行苦所以有坏苦有苦苦,倘若无无常,那么就无苦圣谛,没有苦圣谛,那么就没有苦从何而来的集圣谛,是不是这个道理?
那么我们讲毕竟空就是因缘生,因缘生就是毕竟空,所谓因缘生是“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也就是说因缘生所以诸法没有定性,倘若有定性那就不需要因缘生,如果有定性也就是说不是毕竟空那么就没有苦圣谛,为什么呢?因为既然有定性那么就不变动,不变动当然没有苦,譬如人不是爹妈和合而有的,是本来就有的,那么就不变动譬如虚空,当然就没有生苦,老苦,死苦。正因为是因缘和合的,是毕竟空的,所以是变动的,是变动的所以才有苦,有苦当然要灭苦。
要灭苦就要讨论苦从何而来,所以要讲集圣谛,断苦断集要讲方法所以有道圣谛,断苦断集之后就证灭,所以有灭圣谛,这样四圣谛方能成立。
也就是讲倘若一切诸法不是毕竟空的,那么就是有定性的,非是因缘和合而有的,那么非是因缘和合的是有定性的,有定性就改变不了,你修道有什么意义呢?有定性的东西譬如煤炭,你再怎么样洗,它也是黑的啊,你永远也洗不白的啊,正因为一切存在毕竟空,所以一切存在是因缘和合,是因缘和合所以空无自性,无定性,那么才可以讲离苦断集修道证灭,是不是这个道理呢?那么龙树菩萨讲一切法毕竟空,方能成立四圣谛。
原文--性无变异故。若无苦灭圣谛,则无至苦灭道。是故若人不受空,则无四圣谛。若无四圣谛,则无得四圣谛;若无得四圣谛,则无知苦、断集、证灭、修道,是事无故则无四沙门果;无四沙门果故,则无得、向者。若无得向者,则无佛;破因缘法故,则无法;以无法故,则无僧;若无佛、法、僧,则无三宝。若无三宝,则坏世俗法,此则不然,是故一切法空。
了知世间法皆是苦,称为苦圣谛,了知能生苦法之因缘,称为集圣谛;以智择灭苦集,称为灭圣谛;了知转染成净之理,称为道圣谛。倘若不信受一切存在毕竟空无自性,那么一切存在就不需要因缘和合而有,就有自性有定性,又如何证四圣谛呢?四圣谛也就不存在了,四圣谛不存在又如何讲有须陀洹果?斯那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这里说的“向”是说的四双八辈,比如未证初果即将证初果成须陀洹故名初果向,以此类推)?
正因为一切存在毕竟空,无自性无定性,远离空有,所以才是因缘和合,因缘和合当然就“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那么就有知苦断集修道证灭,因为这个过程也是因缘和合,所以龙树菩萨说,我讲诸法缘生无性毕竟空,你们不接受,那么在你们就无四圣谛,而不是我在讲无四圣谛,我恰恰是讲四圣谛的,你们才有无出世间法,你们才是不讲四圣谛的,才有诽谤出世间法的罪过。
大家看我讲的十二门论也就明白那些表面看起来会寻章摘句,搞一些文绉绉的词汇的人是什么人了,都是胜义谛世俗谛搞不清楚的,比如历来藏传伪佛教应成派伪中观否定唯识,一些学唯识的比如杭州佛学院的刚晓法师,知道这个应成派的不对,因为解深密经说唯识最了义,但他也不清楚哪儿不对,不对就不对在不论是藏密应成派还是别的什么人,他们没有搞清楚胜义谛和世俗谛的区别(他们否定了第八识阿赖耶识,他们所谓的真如就完全言无实际了,比如索达吉这样的人完全是瞎扯),所以他们看见经典讲空就责怪人家讲八识,讲五法三自性,讲蕴处界,还认为自己多么的了不起(当然这也是因为他们不证本心又害怕别人说他没有开悟,所以故意胡搅蛮缠,一切都是空了,还需要讲什么?他不又赢了吗?)。
胜义谛和世俗谛是平等平等的,有第一义谛也就是胜义谛所以才有世俗谛,有世俗谛所以第一义谛才能显示,用胜义谛讲毕竟空去破所谓的世俗谛,就证明这个人根本不懂二谛,根本就是瞎胡闹,根本不懂佛法的(而那些大妄语的不论是藏密的还是汉地佛教界的某些法师就是这样,看见人家持戒吃素,就说,哎呀,一切皆空啊,你干这些没有意义,你看我心里都是空的,根本不执着,这些人都是地狱种,根本不懂二谛,龙树菩萨早在两千年前就破斥他们了)。
癸二 推无世间法过
原文-- 复次、若诸法有定性,则无生、无灭、无罪福,无罪福果报世间常是一相,是故知诸法无性。
这里龙树菩萨接着讲,如果一切存在有定性,那么就好比煤炭一样的,本来就是黑色的,你不论是弄在你家洗脚盆里面去洗,还是跑到大海边去洗,不论你怎么洗,它都是黑的,你是永远也洗不白的!唯有这个东西本来没有颜色的,譬如白纸,你才能够把它涂抹成为绿色,黑色,蓝色嘛,对不对?
一切诸法倘若是有实性的,有自体的就不应该是因缘生的,因为因缘生的是此有故彼有,此物故彼无的。是此有故彼此,此无故彼无就是变化的,比如我们吃饭才能长养,不吃饭就饿死,吃饭是因缘法是不断变动的,不然我们吃一餐饱一辈子,这怎么可能呢?所以我们都是没有实体的,没有自性的,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们的相是变异相,生老病死的,我们是变异相所以我们是无自性的,是毕竟空的,不论多么美的美女,多么帅的帅哥,多么伟大的伟人都是变异相都无自性是毕竟空的,懂了吗?
正因为是毕竟空,所以才是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所以才是因缘生的,是因缘生的就是变异相,就其性本空,正因为其性本空,所以不决定的,在座诸位才可以学佛,上辈子没有做什么好事,这辈子得一个穷困的果报,这一世努力行善,下一世就成为天人,因为其性本空,所以这个事情才成立,要本来是有实性的,就譬如煤炭,就洗不白就不变的,既然有实性,不是毕竟空,你这辈子行善不行善,下辈子不一样穷吗?普天之下,谁能把煤炭洗白呢?正因为是因缘所生是毕竟空,所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今日人间的鳏寡孤独,明日也可能是高高在上的伟人,天主。
那么同样的道理不论是多么富裕多么有权势的人倘若作恶,也会成为最低贱的地狱众生,乃至无量劫受尽地狱的异熟果,还有人间的等流果,比如成为最下贱最低贱的人,比如被人家弄去卖器官之类的,还要受很久很久,这都是因为诸法无自性毕竟空所以才能如此的。
所以末法时代很多的人打着中观的旗号,诽谤因果报应,诽谤八识正义,说实话这种罪过比杀人放火严重多了,中观不是这样的啊,又诽谤正法,将来下地狱是肯定的,如果上辈子的善业不够强大,过不了几年癌症,各种病或者飞来横祸就会上门了。
正因为诸法毕竟空,所以因果报应颠扑不破,那么在出世间法来讲,没有定性,所以大家才可以修道断苦断集证灭,倘若有定性不是毕竟空,你现在是不是阿罗汉,不是啊,对不对?你是不是登地菩萨?也不是啊,你我目前就是个凡夫,充其量是信仰佛法的凡夫,既然有定性,就不可变,你努力不努力有啥用呢?都是定性的,正因为不是定性的,我们是无自性的是毕竟空的,正因为毕竟空所以我们因缘生,所以我们才能够转变,我们才能够修道断苦断集证灭,我们将来才能够成为阿罗汉,初地菩萨,二地菩萨....乃至具足法界海慧,变大地为黄金,搅长河为乳糜,是不是这个道理?所以龙树菩萨总结说“是故知诸法无性”。所以会得了般若才是真正的大乘佛教入门了,文殊菩萨代表般若,所以文殊菩萨为七佛师,也是一切佛的老师,诸佛皆依般若为师故。
辛二 约他性破 壬一 从对待上破 原文-- 若谓诸法无自性、从他性有者,是亦不然,何以故?若无自性,云何从他性有?因自性有他性故。
那么有些世智辩聪的听龙树菩萨这样讲之后就起不如理作意,他们就说,你这么讲,我觉得也有道理,那么一切诸法是毕竟空是无自性,这个法没有自性,那么这个世间又不是只有这么一法,比如说有桌子,但也有板凳啊,桌子名自,板凳为他,桌子没有自性,板凳总是有自性的嘛,桌子的自性就应该是由板凳来显示。
龙树反驳说,讲诸法无自性,如果后来从他性有自性,比如桌子没自性,从板凳有自性,这样讲是错误的,为什么呢?因为他是对自来说他,当你讲桌子无自性,板凳有自性的时候,那么你也是站在桌子(自)这个前提下来讲板凳(他)的,对桌子这个自有板凳这个他,但我讲的无自,无自性!自不能成立,自不能成立,如何有他呢?自不能成立他也就不能成立,没有桌子怎么会有相对于桌子的板凳(他)呢?所以自他都是不能成立的,你们讲从他性有自性当然是完全错误的。
壬二 他亦自破 原文-- 他性即亦是自性,何以故?他性即是他自性故。
我们上面都讲了,“他”是对“自”来讲的,倘若“自”是无是毕竟空的,那么“自”不能成立,如何有“他”可讲?譬如男人和女人,女人是相对于男人来讲的,倘若没有男人也就没有女人可说了,所以极乐世界都是中性身,站在我们的角度称为中性身,在他们的角度无男无女,也没有一个无男无女的所谓中性身可说可讲,因为他们觉得人就是这样的啊,还有个什么中性不中性可说?
这里龙树菩萨接着说,所谓他性就是自性,为什么呢?比如猫相对于狗称为他,狗称自己为狗,有猫这个他存在,所以狗可以相对于(猫)这个他称为自,倘若猫不存在,那么狗这个自又如何建立呢?那么狗就无所称了,所以他性本质就是自性,离他性无所谓自性。
再比如你称自己为“自”,你这个“自”是依什么来建立的?其实不是因为你存在所以建立“自”,因为你的存在也是需要参照物,这个参照物就是“他”,这里的“他”就是其他人或者什么的,所以当你说“自”的时候,就是以“他”为参照的,另外“他”在他而言也是“自”,当他是自的时候是以你为参照的,自无自性,所相待成立的他也就无自性了,这里讲一切诸法无自性,那么自性他性就都是无了,因为他以你为参照物站在他的角度,他也是“自”的,所以自他都是毕竟空的,无自亦无他的。
辛三 约自性他性有无不成破
原文-- 若自性不成,他性亦不成;若自性、他性不成,离自性、他性何处更有法?若有不成,无亦不成。
世间一切言语都是有界限的,有界限才有言语,比如说猫狗,男人,女人,桌子板凳手机,人类建立这个名词就是区别于其他的,比如桌子,是桌子就区别于板凳,男人女人等一切非桌子的事物,也就是讲所谓自他就包罗一切了,不是自就是他。那么我们讲有以外就无,有存在不外乎是自他存在,既然自他都不存在,都是毕竟空的,那么也就是讲“有”是毕竟空无自性的,既然有是毕竟空无自性的,那么“无”是相对于有来讲的,有是毕竟空无自性,那么有不成立,无也就不成立了,这个世界上没有有之外的所谓无啊!所以无也就不成立了,“有”为自,那么“无”就是他,有不成立,无当然也就不成立了。
所以从这一段也可以看出,那些诽谤中观,诽谤唯识的讲什么一切皆空是完全错误的说法,因为有不成立了,无是相对于有来讲,那么无也就不成立了,有无就俱空了,其实空也不成立,因为空也是相对于有来讲,之所以讲毕竟空,不过是假施设而已,不可名而强名为空罢了。
也就是讲自,他二性就摄一切性,因为除自之外的宇宙中的一切都称为“他”,比如你以自己的身体为自,那么除开你身体的一切,包括猫狗张三李四电脑手机桌子板凳地球太阳银河系,凡不是你身体的都称为他,当你的所谓“自”是因缘和合是毕竟空的时候,相对于你这个“自”的所谓他就全部是因缘和合毕竟空了,然后也没有一个“空”,因为“空”是相对于有来讲,既然有的一切都是毕竟空,那么“空”这个相对于有的说法也好,存在也好也是毕竟空的,也是无法建立的,也就是没有个“空”或者说没有个“无”。
一般人的理解会有问题,会认为我(自)是毕竟空,也许别的(他)什么就不是毕竟空,但这里是就性来讲,就是真实性来讲,也就是说所谓“我”不论你以什么来讲“我”,比如你把身体当“我”,把思想当“我”,不论是身体还是思想都是因缘和合,那么这个“我”肯定也是因缘和合,是毕竟空,你以我为自,自就是毕竟空,而相对于自的他,也必定是因缘和合毕竟空的,无自就无他,自他是相待成立的,自是因缘和合无真实性,那么相对待成立的他也是无真实性也是毕竟空,自他就都无性了,无真实性了。
譬如牛的两只角一般的,左角右角是相对待成立的,无左边就无右边可讲,无右边就无左边可讲,左边是牛角,那么右边肯定也是牛角,而不可能是别的什么东西。
庚三 结破
原文-- 是故今推求无自性、无他性、无有、无无故,一切有为法空。
根据以上龙树菩萨的辩证,我们就要清楚,世间一切存在,不论从任何角度来讲都是无真实性的,不论你这个角度是从“自”来讲,还是你这个角度是从“他”来讲,角度是转换并不妨碍一切存在本质是没有真实性的,而且自他只要证明一方是毕竟空无真实(自),那么相对待的一方(他)也决定是毕竟空无真实性的,他也可以是自故,自他相待成立故,凡是自都毕竟空无真实性,那么他也毕竟空无真实性。
有无也是这个情况,所谓自他就包含了一切有了,当你说“自”的时候,凡不是“自”的都是他,所以就包含一切有了,自他是毕竟空无自性,那么就是一切存在(有)的就是毕竟空无自性,那么无是相对于有来讲的,有是无自性毕竟空,当然也就无无了,所谓空无也就不存在了。譬如张三没有钱,没有钱就是没有钱了,并没有一个“没有钱”存在,有没有了,也没有一个无存在。
丁三 结齐
原文--- 一切有为法空故,无为法亦空;有为、无为尚空,何况我耶?以有为法空,结明无为法空;以法空结明生空。
对有为我们来讲无为,比如虚空,虚空是依存在的色心二法我们讲这个地方没有物质的称为虚空,所谓虚空不是实法,实际它既不是色法也不是心法,是由色心二法所显示的,那么无为法就是这样,不论是虚空无为,真如无为等都属于有为法所显示的(六无为法只有真如无为是真的,其他的要么是随世俗,要么是谁择灭建立的),有为法无真实性毕竟空,那么无为法当然也是无真实性毕竟空,有为无为是大前提,所谓的我是包括在有为法中的,既然有为法无为法都无真实性所谓无性,无本来性,无自然性,无实在性,那么包括在有为法中的我(不论你所谓的我界定为你的身体,还是你的意识)当然也无真实性是毕竟空,从法空就明生空。
丙六 观因果 观因果门第九
这里我们开始讲第九门,所谓的“观因果门第九”,为什么要讲这一门呢?道理有六,其一就是讲无相品中前面四门,主要是观相有没有,比如讲如果有相那么是生住灭就有无穷过,乃至讲能相所相是空等,无相品中的第五门,也就是观有相无相门,其中讲万物已经有相,譬如马就是竖耳、垂鬃,四脚同蹄这样的相,离这个相就没有别的相可说为马,那么又何来的生住灭相?世间万物有一相无二相故,这是在讲性之相无,所谓生住灭为性,见相并没有人见生住灭之性,这第九门也是讲相,但这第九门是从因果相来明一切法毕竟空。
其二凡外等听见龙树菩萨上一门讲因果,依四圣谛得四沙门果,龙树菩萨讲修行上也是毕竟空的,不是毕竟空就无法修行,凡外依这一门从因果上反驳龙树菩萨,所以需要再开这一门进行辩证。
其三:凡外以及小乘的部派论师对于上一门龙树菩萨讲一切存在都无真实性,也就是无性是不认同的,他们就用因果的道理来破斥龙树菩萨讲的一切存在都是无性,也就是讲他们认为既然因果真实存在,那么凡是存在的必然是因果的,既然是因果的,因果真实存在,那么一切存在当然是有自性,所以需要开这一门继续破斥凡外,故名观因果门。
其四:在前面讲过观缘门,主要是讲一切存在都是因缘和合的,破因中有果无果之后破缘中有果无果的邪见,在这一门第九门来讲和那一门是一样的,但这一门和观缘门不同的地方就在于,这一门重点强调非离一一缘以及一一缘和合之外还有因果可讲。
其五:这一门是为了阐述上一门观性门没有讲得更详细的地方,上一门也讲过因果这个问题,比如凡外说一切都是无自性的,那么就没有四圣谛,龙树菩萨反驳说正因为一切无自性才有四圣谛,我们也详细的解释了,但凡夫小乘以及外道等对于这个问题肯定还是有疑问的,所以这一门需要继续就因果的问题进行阐述。
其六:前面八门全部都是就这个存在的法来讲,比如就这个桌子也就是果法来讲,是从因中来?是从缘中来?是有相?是亦有相亦无相?是真实存在(有自性)?是不真实存在?这个桌子,这个人是有自性无自性?总而言之,都是就当前这个果法来讲的,这一门阐述这个果法是当体即空的,所以要开此门。
丁一 唱起
原文-- 复次、一切法空,何以故?诸法自无性,亦不从余处来。如说:
和前面一样的,都是第一段标明宗本,所谓宗本就是一切法空,一切法空,当然没有自性,所谓自性就是一般人讲真实有,所谓这儿有桌子,这儿有板凳,这儿有帅哥,这儿有美女,当凡外这么说的时候,他们是认为桌子,板凳,帅哥,美女是真实存在,真实存在就称为有自性,这个东西的自性就是桌子,这个东西的自性就是美女,这个东西的自性就是帅哥,凡夫外道以名言来显示这个东西的自性,也就是他们认为这个东西真实存在,并且有自性可以区别于其他,所以才能建立名言,名言就显示有自性。
但我们讲到现在,大家明白了吧?佛教不这么讲的,佛教是讲一切都无自性,为什么没有自性?不真实存在呢?因为是从众缘所生,离众缘之外无所谓这个东西,比如这位美女本质就是四大和合等,离四大地水火风等之外,更没有别的什么东西,所以这位美女离和合而成她的缘之外“亦不从余处来”。
丁二 偈释 戊一 偈本
原文-- 果于众缘中,毕竟不可得,亦不余处来,云何而有果?
这里讲众缘中,缘就是条件的意思,比如这儿有个人,这个人就是众缘和合的,从时间上是先世造业,阿赖耶识配合爹妈的缘才存在的,所谓十二因缘而有的。
从现在此时此刻也就是空间上,这么大个人站这里他肯定要占用空间,倘若不占用空间,你又是怎么看得到他的呢?从空间上来讲他肯定是四大和合,所谓地水火风和合而有的,如果加上精神的条件,不外乎就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的和合,离这色受想行识之外并没有这么个人存在的,存在的在时间上来讲是父母,业种,无明,六入等缘,在空间上就是色受想行识,离这些条件并没有这么个东西存在的,也就是说存在的只有条件(缘)存在,离这些缘之外并没有这个果也就是这个人。
这个果这个人在色受想行识中每一法都分析不出来的,在爹妈,在先世造作,在六入在时间上也是分析不出来这个人的,既然一一缘中没有这个人(果法),没有这个果,那么就证明这个人是不存在的,毕竟不可得的。
惟能生果者谓之因;惟本身之所从来者谓之因;且惟自能生其所生之自果,也就是讲能够真正的产生果的我们称为因,比如母鸡才能下鸡蛋,母鸡可以说是鸡蛋的因,鸡蛋从母鸡来,不从别的地方来,不从鸭子来,不从蚂蚁来,不从人来,只从母鸡来,所以母鸡才是鸡蛋的因,母鸡只能下鸡蛋,母鸡不能下鸭蛋更不能下鹅蛋,鸡蛋就是母鸡的自果,这样才能说母鸡是因,鸡蛋是果(在世俗来讲是这样,在实际来说母鸡和鸡蛋,母鸡也是缘不是因,因为母鸡也是毕竟空的,是因中无果的,如之前阐述的)。
我们在万事万物上来观察,促成万事万物成立的缘中本来是没有这个事物的,比如这张桌子,木头生的桌子?谁家的桌子是树木上长出来的呢?你去树上搬下来的桌子?钉子生的桌子?漆料生的桌子?人工生的桌子?再譬如一个人,从时间上是先世业报,无明,入胎识,爹妈等众缘和合,那么先世造作(行)在出生的时候就没有了,譬如没有母鸡,如何有母鸡下鸡蛋?你说无明生的这个人?无明就是无知,无知是一种心理特征如何生具体的人?你说入胎识,入胎识是什么你知道不知道?再说我们现见人的爹妈生的,然而爹和妈相对于这个人来讲是他,这个人(自)都还没有如何有他?孩子还没有如何就成立爹妈?你都没有结婚都没有孩子你就当爹了?你给谁当爹呢?
所以我们讲一切存在并不是母鸡和鸡蛋的关系(母鸡和鸡蛋也是方便譬喻,其实也不是因果的关系,如我们前面讲因中并没有果),那么一一缘一一因都不能生果,那么这个果到底有还是没有呢?离促成这个果所需要的缘之外的东西就更不可能生这个果了,那么这个果到底是有还是没有呢?
上面说的爹妈的譬喻可能钝根人还是不明白,或者世智辩聪的要钻空子,但你想倘若爹妈对孩子不是“他”而是“自”,那么就成了爹妈生自己了,孩子怎么能是爹妈?爹妈怎么能是孩子?孩子为自爹妈必定为他,孩子为他爹妈才能为自,无自就必定无他,有自方能有他,可既然有自为什么要爹妈去生呢?假如无自,自既然不成立,那么他也就是爹妈也就不成立了(没有孩子就没有爹妈可说),那么怎么能说孩子是爹妈生的?是不是这个道理?那么到底有没有因?到底有没有果呢?
戊二 释义
原文-- 众缘若一一中无,若和合中俱无果,如先说。又是果不从余处来,若余处来者则不从因缘生,亦无众缘和合功。若果众缘中无亦不从余处来者,是即为空。直释偈本之义,是曰释义。
那么就是诸法众缘生,可在组成这一法的每一个缘中却没有这个法,譬如三个穷光蛋都是穷光蛋,那么三个穷光蛋加一起是什么?还是穷光蛋啊!一切存在都是缘生,一一缘中又没有,加一起也是没有的,那么阁下你到底是有还是没有啊?为什么你不想想这个问题呢?又组成你的四大五蕴中没有你,那么四大五蕴加一块儿就有你了?那不一样也没有吗?对不对?那么你是从火星上飞来的?从别处而来的?当然不可能的,组成你的四大五蕴就没有一个是从火星来的,是从别处来的啊,你怎么可能是从别处来的?
再说了倘若你是火星来的,从木卫2来的,从外太空飘来的,那么你就不是这个世界的四大五蕴等和合而有的啊,还有你的爹妈跟你是个啥关系呢?众缘和合就不成立了啊,既然众缘和合不成立,那么你是四大五蕴和合就不成立,可你明明身上流动的血液是水大,你的体温是火大,你的呼吸是风大,你的骨骼是地大,你也明明是爹妈为缘而有的啊,倘若别处来就不是因缘和合而有,对不对?你明明是因缘和合而有,怎么可能是别处来?
既然果不是从众缘来也不是从别处来,说明什么?说明你根本无自体的,你是空我也是空。我们都是毕竟空的。
丁三 结齐
原文---果空故,一切有为空;一切有为法空故,无为法亦空;有为、无为尚空,何况我耶?
存在的就是毕竟空的,毕竟空的才是存在的,观遍计所执性非空,非有,非亦空亦有,非即空即有,观依他起性如水中月,镜中花,如梦幻泡影,如电,如星光,如露,如空中鸟迹,...观圆成实性,从本以来离遍计所执,常如其性!
那么果不成立,你我都不成立,桌子板凳手机电脑都不成立,因为皆是果故,一切有为空,有为空故无为亦空,有为无为皆空,怎么可能还有“我”呢?
乙三 明无作品 丙一 观作者 观作者门第十
我们现在开始讲十二门论的第十门,所谓第十门是“观作者门”,所谓作者有浅显的认知,有深层次的认知,浅显的认知比如说基督教认为世界是由作者上帝创造的,那么上帝就是作者,或者有人说农民没有钱是自己不努力,他好像是说他努力就有钱,这就是认为自己为作者,挣钱为所作,自己的五蕴身为能作,那么就是自己为作者。或者道教讲“道”为作者,乃至拜一些神,认为拜了之后神仙就能满他的愿,那么这里神仙就是作者,这统统是浅显的作者论,有深层次的作者论,比如讲见闻觉知每一个人都有,有见闻觉知所以能造作,见闻觉知有所以我有,“我”为作者,这是执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的见分为作者,这就比较深了。
观和门两个字的意涵我们前面已经解释了,这里的作者主要是有三种,你仔细分别一下你自己以及其他人讲作者不外乎就是这三种,其一作者,是讲的能作果之因缘,比如母鸡下鸡蛋,鸡蛋满足的缘中有母鸡饲料等,主要的条件是母鸡,那么母鸡为作者,或者稻谷种子配合雨水肥料时节结稻谷,稻谷为作者,或者时节为作者,这主要是从因缘上讲作者。这个我们前面已经破斥过了。
其二能观一切法空之能观心,这是从法上观作者,比如一些人认为我能想,能思考,能感受,能见闻觉知,所以有作者(之所以能感受,能见闻觉知是因为有心,所以这一种属于在能观心上执作者)。 其三,讲能作之人,比如我能赚钱,钱是我赚的,这就是执能作之人,或者手机是科学家发明的,那么科学家为作者,我们的生活不管幸福不幸福都是伟人作的,这就是伟人为作者,还有执上帝为作者,道为作者,梵天为作者的。不论是哪一种不外乎就是这三种中的一种。
那么我们搞清楚了什么称为“作者”,作者是个什么意思弄懂了,那么为什么要讲这一门所谓“观作者门第十”?第一是因为无相品前面四门讲所观的对象为空,比如你观这张桌子,这张桌子如果是有相就不应该是生住灭,是生住灭就无相,再比如讲凡是有相的就应该有固定的相,而不应该是变动的相,这都是从观察的对象讲空相,后面两门讲空空,也就是能相所相都是空,能观的是空,所观的还是空,这一门讲能观者也是毕竟空的,也就是讲能观之心(作者,倘若没有能观之心,众生就没有感受思想,如何造作?所以归根结底,众生执作者关键是执能观之心)也空,为什么要讲能观之心也空?纵使能观境为空,可要是能观心不空,那么所观境也空不了,能所是相对成立的,认识和存在是相对应的,有认识必然有认识的对象所谓存在,倘若不讲这一门那么就还有能观的人,那么既然能观的人有,当然所观的对象又成了有,所以必须讲一门。
第二:钝根人不能一观就能顿了诸法之体,相,用,所以讲法上是有一个次第性的,所以在龙树菩萨的十二门论中是先观性,比如破因中有果无果,然后破相,那么到这里就应该破用,所谓用在凡俗来讲有作者才有用,前面我们也讲过三谛,讲空,无相,无作。
第三:前面三门都是讲的法空,侧重在法空上,这一门侧重在能作之人是毕竟空,所以专明人空上来讲,总而言之破内外之执,前面破外,这里侧重在破内,造作,谁造作?肯定有作者造作,凡夫的作者主要是说的自己,自己对外来讲当然是内。
第四:前面通讲一切诸行一切存在都是因缘和合,因缘和合就此有故彼此,此无故彼无,当然就无常,无常就是行苦,你乐不乐都是苦的,哪怕藏密外道的男女双修性高潮必定行苦坏苦无法避免,乃至将来还要下地狱一定有苦苦,有苦那么肯定是无我的,因为我是主宰的意思,可生老病死你完全无法主宰。这里讲就更深层次了,所谓即苦而观无苦。
丁一 唱起 原文-- 复次、一切法空,何以故?自作、他作、共作、无因作不可得故。如说:
这里进入正文,首先还是如上门一样的,先标明宗旨,所谓宗旨就是一切法空,不过这里的一切法空主要是讲无作者,为什么说无作者?因为自作,他作,共作,无因作都是不可能的,
丁二 偈释 戊一 偈颂本 原文--自作及他作,共作无因作,如是不可得,是则无有苦。
为什么说自作以及他作,共作和无因作都是不可能的呢?首先我们也讲过无数遍了,自是相对于他来讲的,如果自不存在那么他也就不存在,比如要有你才有相对于你的父母(他),假定你为自,你是自己生自己的?显然不是的。那么你不是自己生自己的,就证明还没有自,非是自作,还没有自又如何有他呢?自和他是相对成立的啊,既然没有他,如何说是他作?
自他成立才能够说自和他名共,自和他都不成立如何说有共?那么没有共,如何说共作?但一切存在又不能说没有因,倘若没有因,那么就应该种瓜得豆种豆得瓜,母鸡下鸭蛋,可这种事情,谁见过?古往今来就没有人见过啊(可进化论就说有,他这种邪见是不符合事实的,完全就是臆想,因为在现实中无法证明,虽然有古生物的化石,只能证明过去有这种古生物,却无法证明这种古生物变成了另外的不同类的生物了,比如母鸡下鸭蛋了)!所以也非无因作。
丁二 偈释 戊一 偈颂本 原文-- 自作及他作,共作无因作,如是不可得,是则无有苦。
这里需要重点讲的是非自作,平常人总是认为我挣钱,钱是我挣的,那么就是自作,可这里的自是说的我们每一个众生,众生都是苦性的因为是无常的(无常就必定行苦),无常就是苦,既然如此这个无常是我们自作(你的老病死是你自己作的)?显然不是,那么是他作?爹妈给我们作的?显然也不是的,自和他(你和你爹妈等)都不作,那么就没有共作可言,可没有共作也不是没有因的,必定是先世业报导致你我目前这样的业报身的。这里的苦是说的三界一切果法,只不过侧重在有情众生。
又假如这个东西是无因能作的话,也就是这个东西是无因作的,那么“无因”既然存在就是法,既然是法那么不是自就是他(自他以外的跟这个东西都没有关系),不是自就是他可我们已经破了,所以不可能是“无因”作的。
戊二 长行释 己一 释偈本 庚一 正释偈 辛一 破自作
原文-- 苦自作不然,何以故?若自作即自作其体,不得以是事即作是事,如识不能自识,指不能自触,是故不得言自作。
这里龙树菩萨更详细的解释为什么不是自作,他作,共作,无因作的道理,先解释自作是不可能的,如果是自作那么龙树菩萨说就有三过。
第一:如果是自作,那么就证明自已经存在了,比如你已经存在了,为什么还要自己再作自己呢(再产生自己)?
第二:如果是自作,那么就证明此时此刻“自”还不存在,所以才需要“作”而存在,可既然“自”不存在,如何自作?
第三:如果讲自作,那么纵使有自体可以作,但既然称为作“自”,那么肯定非自作是他作的,如我们讲刀不能自割,人不能自己把自己抱起来,所以纵使你可以讲自作,但这里的“自”肯定是他非自(比如孩子都是爹妈生的绝无可能是孩子自己生自己的)。
辛二 破他作 壬一 夺众缘无他意破
原文--- 他作亦不然,他何能作苦?
龙树菩萨破斥了自作之后接着否定他作,第一段就表明正义,所谓他作业是不对的,他如何可以作苦?
辛二 破他作 壬一 夺众缘无他意破
原文--- 他作亦不然,他何能作苦?问曰:众缘名为他,众缘作苦故名为他作,云何言不从他作?答曰:若众缘名为他者,苦则是众缘作;是苦从众缘生,则是众缘性,若即是众缘性,云何名为他?如泥瓶,泥不名为他;又如金钏,金不名为他;苦亦如是,从众缘生故众缘不得名为他。
我们这个业报身也就是这个五蕴身本质就是个苦器,这个东西一旦存在就是变异性的,也就是无常的,无常的就注定我们的亲友要和我们别离,就注定我们有种种求不得苦,所愿难以顺遂,乃至有生老病死等等苦。
八苦可以归纳为三苦,比如爱别离苦,怨嗔会苦,求不得苦,病苦就属于是苦苦,本来活着就苦还不可避免有这种苦强加给我们,故名苦苦,而老苦,死苦就属于是坏苦,有这个五蕴身就有老有死就有这一天,五取蕴苦和生苦就属于是行苦,不论你乐也好还是不苦不乐也罢,这个五蕴是不断的变异的所谓无常的当然就是行苦,所以不论是我们还是神仙皇帝但凡在三界中就是个苦器,如果是欲界天会少一些苦,比如没有求不得苦,没有老苦,病苦等,但有爱别离,怨嗔会等,如果是色界天没有怨嗔会等苦,但也有爱别离,如果是无色界天没有身体,也没有爱别离,生老病死等,但依然有五阴盛苦和死苦。
在人言人,那么我们人人都是个苦器,这个五蕴身也就是这个苦是从哪儿来的?很显然这个苦不是自己作的,就从因果轮回来,上一世已经没有了,任何人都是赤条条来的,没有一个婴儿是带着上辈子的一根毛来这个世界的,再说众生虽然无明造业,谁会给自己造苦呢?他们即便是偷盗杀生也是为了自己乐啊,只是他们愚痴不知道这个事情是有惨痛果报的,对不对?很显然这个苦器不是自己作的,我们前面也广辩了,如果是自作就会出现昨天晚上我们讲的三点矛盾之处,说不通。
不是自己作,是他作?龙树菩萨就说他作也不对的。凡愚就反驳龙树菩萨说,诸法众缘生,比如土豆种子种在地里面,雨水肥料时节土豆种子等不是土豆(土豆种子在这里算缘,因也可以包括在缘中,如讲四缘就说因缘),当然可以称为他,凡不是自的都属于他故,既然这样讲,那么为什么不可以说果法,也就是这个苦器是他作呢(因为土豆是从肥料土豆种子雨水等诸缘而来)?
再比如我们这个苦器这个五蕴身,从空间讲就是地水火风四大和合加上受,想,行,识等众缘和合,从时间上讲,上辈子无明造业,这辈子阿赖耶识入胎配合父母的缘,产生名色,然后吸收营养有六根有六入产生感受等....,总而言之是因缘和合就是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的,当然就是从缘而来,缘就是他(比如爹妈是我们能够产生的关键缘,但对自肯定称为他),这样讲为什么不可以说是他作?
龙树菩萨回答说:如果你们要说众缘是他,按照你们的意思既然是众缘和合而有的众生,缘又是他,所以你们认为这个五蕴身,众生这个苦器是他作,因为是众缘而来,逻辑上看起来没有问题,但事实是错误的!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五蕴身这个苦器既然是众缘生的,那么就是众缘性的,既然是众缘性的,怎么能够说“缘”是他呢?譬如这个泥土做的瓶子,泥土对泥瓶能够说是他吗?如果泥土是他就不应该说这个东西是泥瓶啊,再譬如这个金戒指,金是他吗?金如果是他,就不应该是金戒指啊,苦器也是这样的,既然五蕴和合而有的,本质就是五蕴,五蕴对五蕴身来讲就不能说是他。
苦是以众缘为性的,比如我们这个五蕴身之所以无常就是因为因缘和合,所谓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的,倘若不是这样就不是无常,是这样必然就是无常,所以苦以众缘和合为性,众缘和合而有,众缘离散故名灭(有和就必然有离,因为和就是离的关键缘),如果这个东西本来存在,自然存在那么显然就不需要众缘和合,既然是众缘和合那么就不是本来存在自然存在,那么就是无常,无常故苦,所以众缘性就是苦性,众缘性既然本来就是苦性,如何说众缘是他?譬如金戒指本身就是金,那么金相对于金戒指肯定不属于是他,怎么能够说苦是他作?
壬二 众缘本空破
原文-- 复次、是众缘亦不自性有,故不得自在,是故不得言从众缘生果。如中论中说:‘果从缘众生,是缘不自在;若缘不自在,云何缘生果?’
再说众缘也是果法,也是毕竟空的,比如我们是色受想行识和合而有,色蕴也是地水火风和合而有,受蕴是根尘相触而生识,心所有法是识的助伴,想蕴就是想心所也是如此,是根,尘,识等缘和合而有的,也不是本来就有,自然就有,也是因缘和合的,所以组成我们的这些缘本质也是果法,也没有独自存在的体性,自体尚且都没有,他都不真实存在,如何说他作?你说是他作,这个东西必定是真实存在的,有真实的体性的,可从组成苦的这些缘来讲,也没有真实的体性啊,怎么能说是他作? 所以很多愚痴人认为苦是爹妈给的,比如爹妈穷导致他穷,再比如是资本家造成他苦的,比如一些愚痴人又认为自己吃得起饭是伟人创造的,这都是愚痴无智的表现,这样的人没法学佛的,苦不是他作的,这些充其量是你受报的缘,但缘不名为他,所谓诸法因缘生,你出生在这样的世界这样的社会,这外在的就是缘,不名为他,离了这些众缘就没有你,你出生在极乐世界又不一样了,哪儿就没有爹妈,也没有资本家,没有伟人,而且这些都是空性,因为他们也是因缘和合而有,你出生在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等又是你在哪儿的缘了,也不名他,有那种因就有不同的缘来使得因成为果报。
辛三 破共作 原文--- 如是,苦不从他作、自作,共作亦不然,有二过故。若说自作苦、他作苦,则有自作、他作过,是故共作苦亦不然。
那么经过我们以上的辩证,很清楚的就了解,自作是不可能的,他作也是不可能的,所谓共作就是讲的自和他加一起就称为共,比如你名叫张斌,他名叫李四,你们两个人都能做饭,你们在一起做饭就称为共同做饭。可现在的事实是,自作是不可能的,他作也是不可能的,譬如张斌不会做饭,李四不会做饭,那么怎么能够说张斌和李四共同做饭?两个人都不会,如何共同作?又譬如说一粒沙子榨不出油,你搞两粒,你搞一堆也绝对榨不出来油的。
很多凡夫法师解释因缘生诸法,不懂什么是共作,起因是因为他们不明自作和他作都是不能的,他们认为诸法众缘生,这个诸法就是从众缘而来的,事实是虽有众缘和合却没有生(因为万事万物无自性,所以没有生)!甚至他们都搞不清楚所谓的和合非真和合亦是假名。
辛四 破无因作
原文-- 若苦无因生,亦不然,有无量过故。
很多钝根又慢心深重的,他们不可能懂得中观,因为真正的中观是开悟的菩萨才能懂的,而要开悟起码要降伏自己的慢心首先跟着菩萨学习中观,我们都是凡夫俗子不要一天到晚就认为自己的师父乃至自己就一定对,对不对,那要依佛教经论来判断的,所谓依法不依人,很多人学中观,最终就成了断灭空,总拔一切皆无自性,拔无因果,成大邪见,举要言之,中观是烘云托月,以破显性的学问,破的是遍计所执,显的是圆成实性,遍计所执有没有?当然有啊,比如进化论的,唯物论的,基督教的,平常人连做梦都在遍计所执中,所谓我人众生寿者中,怎么能说是没有呢?那么既然是以破显性,为何圆成实是没有?圆成实既然有,那么佛教显然不是断灭论,不是讲什么都没有的!
如果我们这个苦器这个五蕴身,当然我知道很多人不相信这个五蕴身是个苦器,是粪器,他们认为美得很,我能理解,因为我们都是凡夫嘛!那么可人的美女帅哥,我却偏偏要说是苦器,是粪器,每天辛苦挣钱带着家人胡吃海喝就为了各自这一身肉,说是苦器,粪器?是属于四大的所生色,长养色?是业报身根本是空无自性?这凡夫俗子能接受啊?没法接受,可这个就是佛法的意思,也是事实如此,你相信不相信都无关紧要。
如果这个五蕴身是“无因”生的,有无量的过失,通过这句话大家要清楚中观不是讲的断灭空的,彻底的无自性那个称为断灭空,也是中观需要破斥的,既然不承认无因,那么显然是认为有因,既然有因那么肯定是有自性的,不然的话,谁又见过虚空生小孩的呢?谁又见过天上掉馅饼呢?虚空不作万法,因为虚空是色法等所显示,并不是真实存在,真实存在就会妨碍你进进出出,你什么时候被虚空妨碍过?虚空既然不能生万法,因为虚空就是没有色法,那么无因怎么可能作果呢?
庚二 引经证
原文-- 如经中说:裸形迦叶问佛:苦自作耶?佛默然不答。世尊!若苦不自作者,是他作耶?亦不答。世尊!若尔者,苦自作他作耶?佛亦不答。世尊!若尔者,苦无因无缘作耶?佛亦不答。如是四问佛皆不答者,当知苦则是空。
前面龙树菩萨讲了,诸法非自作,非他作,非共作,非无因作,以我们这个苦器这个五蕴身来讲,既然五蕴身是如此那么万事万物就都是如此了,凡愚不明,所以龙树菩萨就引证经典来进一步作为佐证,讲法不能你说如何就如何,要有理证和教证,所谓理证就譬如我们前面举出来的种种道理,所谓教证就是经典就是佛说的,这里所举出来的经属于是阿含经,应该是杂阿含经,但杂阿含经当初小乘各个部派佛教都有,因为是不同的人集结的人集结就有不同的版本,大多大同小异,我国的杂阿含经主要是说一切有部和经量部的,这一则经文应该是说一切有部的杂阿含经中的。
裸形外道是古印度的一类苦行外道,很多人对于婆罗门教的奥义书一窍不通,还说佛教的因果观是从婆罗门教来的,真是胡说八道!婆罗门教的确是有轮回的概念,其实我国和古埃及都有的,因为再生人这个是全世界范围都有的现象,但婆罗门教的轮回是建立在梵天造物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梵天创造了轮回,每一个人是梵天造的你要轮回多久是他决定的,古印度的聪明人认为既然前提是梵天造物,那么这个说法是真的就有梵天多久之前造(譬如张三既然是个人,肯定有那年那月出生的),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就轮回,所以一切都是定数(比如张三八十岁寿命,这个是梵天规定的),既然如此,那么我提前把该受的罪受完了,我不就解脱了吗?干嘛要去行善积德?所以他们这些外道一天到晚啥事也不干就自我折磨,比如他们的师父告诉他们一天要拔自己一百根头发,大热天要站在烈日下,湿婆的生日要用钢针扎自己舌头,用火炭烫自己的手脚向湿婆致敬....现在印度也很多的,耆那教也有一部分是干这个的。
而且他们认为大家都是梵天造的,身体也是如此,身体是梵天的作品,为什么要穿衣服遮掩起来?你啥意思?不想让大家观瞻梵天的作品?不想让大家知道梵天的丰功伟绩?所以他们不穿衣服,内裤都不穿,赤身裸体四处跑动,佛教当初就称他们为无惭外道,有一个无惭外道也就是苦行外道就问过佛,苦(五蕴身)也就是讲一切存在,是自作?是他作?是无因作?是共作?
为什么他会这样问,因为无惭外道一直是认定梵天所作,可佛出世之后,佛的弟子就四处宣传佛法被这个外道听到了,于是他就不怀好意上门搞事情就来问,裹挟恶见而故意想来刁难佛陀。
佛陀的回答有四种,我在《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习》中都讲过的,第一种的直接回答。第二种是分别回答,比如说是还是说不是。第三种是反问答,为了让弟子开悟,就用反问的方式让他开解,比如金刚经其中佛反问须菩提如何如何。第四种就是不答答。也就是不回答,这种情况又分两种,一还是为了他能自悟,比如维摩诘默然。二是因为对方挟恶见邪见而故意为难,所以就不回答。
这一段经文大小乘的解释还不一样,其中小乘认为是无惭外道裹挟恶见来问佛,佛不回答不让他搞事情(佛观察众生根器,暂时因缘未到无法得度就默然,不做无意义的事情)。大乘认为这不回答是让他自悟,所谓表示空性,龙树菩萨举这一段就是证明作者以及所作为空。
己二 诤经意 庚一 总非昧经意
原文--- 问曰:佛说是经不说苦是空,随可度众生故作是说。
如我们上面所讲,外道来问佛,佛没有回答,没有回答就是不答答,不答答主要是两种原因,其一是为了让他自悟,其实已经告诉他答案了,让他自悟,这也是禅宗祖师经常采用的方式。其二是因为外道裹挟邪见,根性下劣,所以佛陀不作答。
对于这一则经文,小乘的意思很明显是采第二种,就说,他们认为阿含经这则经文上记载这一段佛陀和外道的对话并没有说苦是空,完全是根据众生可度不可度而采用这样的方式,也就是外道根性下劣,所以佛陀不作答,避免外道谤法。他们认为这则经文并不是龙树菩萨讲苦是空的意思。
庚二 为论主释经 辛一 破自 壬一 叙外道意明佛不答
原文-- 是裸形迦叶谓人是苦因,有我者说:好丑皆神所作,神常清净无有苦恼,所知所解悉皆是神,神作好丑苦乐还受种种身;以是邪见故问佛苦自作耶,是故佛不答,苦实非是我作。
龙树菩萨就开始反驳小乘对于这段经文的认识,他讲为何说佛陀不答是第一种意思,让外道自悟?
因为外道,这里的外道泛指当时印度的九十六种外道,九十六种外道中,除去断见外道,所谓断见外道就是讲什么都没有,没有过去世,现在世,没有未来世,没有因果轮回等等,跟唯物论不同的地方是唯物论不否定今生,他们是连今生都否定的,比如藏密外道格鲁派就是典型的断见论。
除去这一种之外,其他的九十五种包括耆那教都属于神我论,只是这个神我各个不同的外道还是有不同的解释,比如古印度外道六师之一的胜论派就认为神我能够作好或者作丑,也就是他们认为他们长得漂亮长得丑,有钱没有钱都是神我创造的。而数论外道认为,神我是不能作的,但神我有感受,神我发出需求,于是由另外个所谓的冥性来作众生的命运美丑等,这里的裸形外道是婆罗门教中的分支,他们的神我就是梵天,他们认为他以及其他人都是梵天创造的,计神我也就是梵天能够创造众生并且梵天也有感受的,众生的感受也是梵天创造的,所以梵天有变化像,所谓湿婆以及毗湿奴等,因为他能感受,当然怎么舒服怎么来。
龙树菩萨说佛之所以不回答这个外道的提问,是因为要他首先自己去悟自己执着的神我论是完全错误的。
也就是讲这里为什么佛陀不直接回答呢?在大乘来讲,佛陀不答是为了让外道自悟,比如杂阿含经中就接着说,佛陀默然良久之后,外道恭敬礼拜说,佛陀开示解他疑云!那么既然外道这么讲,显然不是小乘说的外道裹挟邪见故意来为难的意思,也就是佛陀通过默然不答,让外道自悟。
壬二 正破外道 原文--若我是苦因,因我生苦,我即无常。何以故?若法是因及从因生皆亦无常,若我无常,则罪福果报皆悉断灭,修梵行福报是亦应空。若我是苦因,则无解脱。何以故?我若作苦,离苦无我能作苦者,以无身故。若无身而能作苦者,得解脱者亦应是苦,如是则无解脱。而实有解脱,是故苦自作不然。
这里龙树菩萨接着正破小乘,如我们前面讲的这个无惭外道属于婆罗门教也就是今天的印度教的分支,婆罗门教是讲梵天造物,梵天就是大我或者是神我,所以这里的“我”是讲的造物主,外道认为造物主不论是讲上帝也好还是梵天也罢,总而言之他们是认为造物主是常住的,常存的,这是一切唯心主义神我论的基本点,只是其中关于这个神我到底是什么,你说是上帝,我说是梵天,他说是道,他说是灵魂,另外关于这个神我有什么样的伟大作用有争议。
首先龙树菩萨就破神我外道论,就说如果你这个五蕴身是上帝这个神我所造或者是梵天这个神我所造,那么你这个五蕴身也就是这个苦身(因为不离三苦)为果,神我上帝或者梵天当然就为因(譬如母鸡下鸡蛋,鸡蛋是母鸡造的,那么母鸡就为因,鸡蛋就是果,人是上帝造的,上帝为因,人就为果),果法是无常,因法必然无常。
譬如母鸡为因,鸡蛋为果,鸡蛋是母鸡下的蛋儿(母鸡所造),鸡蛋和母鸡都无常,一切从因生的法,不论是桌子板凳手机,还是鸡蛋鸭蛋荷包蛋,这些东西是由因而造的,比如母鸡下鸡蛋,母鸭下鸭蛋,母鸡和母鸭为因,鸡蛋和鸭蛋为果,鸡蛋鸭蛋是果是无常的,要么孵化成为小鸡小鸭要么就被你吃了,反正是无常,母鸡母鸭肯定也是无常的,我们现见是无常的,就算乌龟活得比我们久,但我们也知道乌龟固然可以下龟蛋,但乌龟也是无常,凡是果为无常因必然无常。再比如你这个手机,是科学家发明,工人组装各种零部件而来,手机这个果是会坏的是无常,科学家工人必然也是无常,在现实中果无常因必然无常的。
也就是讲能作为因,所作为果,所作的果是无常的,那么能作的因必然是无常的,没有所作的果是无常的,能作的因却是常的道理,在这里龙树菩萨是用了因明学的,还记得我之前讲过的因明学中“因”也就是成立宗的道理需要三相是什么吗?遍是宗法性,同品定有性和异品遍无性,在这里来讲外道或者小乘中没有证果的凡夫要破斥龙树菩萨就要举出来相反的例子,他们就要举出来有能作的常住的,而所作的果却是无常的,他们当然是举不出来,因为龙树菩萨这个说法,他的这个"因”是符和因三相的,首先符和遍是宗法性,凡是能作的因所产生的果都是无常的,其次符和同品定有性凡是所作无常,能作必然如此,如果在异品来讲,比如虚空,虚空非能作,没有谁见过天上掉馅饼,虚空虽然是常住,但虚空就不能为能作,就即便外道举虚空为例子也是不能成立的(异品遍无性)。
那么外道说上帝梵天真主乃至讲什么“道”创造万物成立不成立?当然就不成立了,因为所作的果比如你我是无常的,是生老病死的,那么创造我们的上帝梵天真主乃至所谓的“道”必然也是无常的啊!倘若他们一定要说这些能作不无常,那么怎么解释我们是无常的呢?母鸡又下鸭蛋了?
但在我国义务教育就不修逻辑学,导致很多人思想不逻辑(而且我国目前是阶级唯物论为主流更不可能讨论宗教学说),不逻辑就不能触类旁通就不深入,有没有善友想过为什么唯心主义的一个分支也就是基督教印度教等(这些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分支,智慧低劣的佛门外道法师如元音老人,各种藏密“活佛”讲一念不生就是真如,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为什么他们要说有造物主?愚痴人总会说,因为他信嘛!你这么回答干脆别回答。是因为人类中有聪明人觉得吃饭要作吧?种地要作吧?哪怕你就是睡个觉都需要有人来整体床铺吧?既然如此,难道太阳,月亮,地球,山林水泽就没有创造者?要是说没有这显然不逻辑嘛,凭什么我们吃饭睡觉种地都必要人来创造,而山河大地这些就没有创造者呢?就是所谓自然产生的?再说你我固然没有看见谁创造山河大地,会不会人类也跟蚂蚁一样,蚂蚁见到一块儿面包屑也认为是自然产生的呢?想来想去于是产生了造物主思想,他们认为有个神我也就是造物主创造这一切,而这么说的根源是来源于逻辑,不仅仅是因为迷信。
那为什么外道一定要认为这个造物主是常住的呢?因为造物主既然创造世间这一切,倘若他是无常的,一个人死掉也没有看见地球就爆炸了啊,源源不断的还有人出生,还有春夏秋冬不断的往复,既然都是造物主创造的,造物主是无常,总有一天他造不了啦,他无常他也得死吧?可这不断的生生不息从何而来?这又怎么解释?这也是来源于逻辑,所以他们这些客观唯心主义认定造物主是常住的。
文艺复兴之后,宗教受到冲击,特别是这种客观唯心主义,但依我看最近几十年又欣欣向荣起来,不过这个造物主换成了外星人,比如《异形》《ET外星人》其本质也是来源于这样的思考,只不过把造物主换成了外星人而已,或者换成了更高维度的所谓生命。
佛教不讲有造物主(因为佛教认为众生本来就是无始就存在的,十二因缘的本质就是惑业苦是循环的如圆环一般的,就没有头没有尾,当然不需要创造者),如龙树菩萨这里就驳斥外道的造物主也就是神我思想,因为所作的果是无常,能作必然是无常的,譬如种地,种出来的瓜果是无常,农夫决定是无常。那么假如有造物主这个神我,这个造物主创造世间的一切,世间的一切是无常,那么造物主就必然是无常,那么造物主是无常就会导致世间不存在(因为造物主会死的),就不应该有生生不息,春夏秋冬的现象,人类社会就不应该有兴衰更替历史周期律,因为造物主是无常,造物主就会死的,造物主会死,接下来就不会有发展,不会有发展就证明造物主根本不存在的(或者他压根不存在或者他已经死啦),因为事实是有发展的。这就是用己之矛攻己之盾。
婆罗门教认为修梵行将来就会升天,所谓梵行这个范围很广(比如有些也认为供火,苦行,祭祀等属于梵行),但总而言之都承认的所谓梵是说的梵天,梵天属于初禅天王,这个梵行特别强调的就是离男女欲,也就是终身不行淫就称为修梵行也称为修童子行(当时一部分修禅定的外道是这样认为的,认为修禅定才是解脱),修梵行的结果就是升天(解脱)。那么既然梵天是无常的,这个神我是无常的,那么修梵行可以升天就成了断灭法,造物主都是无常的,都是断灭的,这些人修所谓的梵行去往所谓的梵天不就是去往断灭吗?既然本质是断灭论,那么他们这样修所谓的梵行本质就是修断灭法,无意义的瞎搞啊,你总不能说解脱是断灭吧(所以末法时代很多所谓“学佛”的讲一切都没有这样的断灭论,其实连这些外道都不如)。所以他们是决定不可能承认梵天非常住的,基督教等当然也是如此的,你要说上帝是无常,那么就火刑伺候,你等于就是否定了他们的“信者永生”了(上帝都是无常的会死的,他们当然不可能永生)。
总而言之我前面也讲了当初古印度九十六种外道,除去断灭外道(唯物论属于顺世外道,唯物论坚定认为现在世决定有,不然他们的唯物也不成立了)等少数几个都认同有神我有造物主的,这些外道多多少少都是认为可以解脱的(不过佛没有出世以前,对于怎么样是解脱众说纷纭)。
那么人人有五蕴身,当然都是苦,不离三苦八苦,出生是生苦,死亡是死苦,中间走向死亡的过程当然也是苦故名行苦。既然神我创造这些外道,那么神我也就是梵天上帝真主就创造苦,如果苦是神我创造的,就必然没有解脱可说可讲!为什么这么说呢?假如是神我创造世间的一切,神我苦不苦?神我如果不苦,那么神我就不应该有身体,有身体都苦,因为有身体就无常故(所造是无常,能造必然无常),无常是苦!那么只有可能上帝等没有身体,按照你们的说法他非无常的,假如梵天上帝等无身而能作苦,那么你们这些外道求解脱也根本没有解脱可说,所谓的解脱是灭除一切苦,当然就没有无常没有五蕴身,可没有苦没有五蕴身的梵天等造物主却可以作苦(创造外道这些人的身心),苦非解脱,那么梵天等就没有解脱啊,那你们岂不是全部都解脱不了(你们纵使灭除了五蕴身,可造物主无身依然可以造苦,证明他也是无常也苦,譬如母鸡下鸡蛋,你们灭掉了五蕴身岂不是也一样的苦)?但实际上有真的解脱,所以你们讲苦是神我作是没有道理的。
神我这个不是太好解释,网上的解释我也查过,大概都没有解释清楚,解释成为造物主是对的,但义理不完备,因为信仰基督教的没有人会把上帝当“我”(后来也说是上帝的分灵),那么神我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就类似道教说的“道”,道教就认为有一个“道”是宇宙的本源,万物的基础,你是人你是万物之一,既然“道”是宇宙的本源肯定也是你的本源,他创造了你,所以这个神我是类似道教的“道”这种东西,也就是平常说的大我,跟上帝真主还不一样,因为上帝真主首先是离你身体思想之外的一种存在,而神我遍在一切,当然也遍于你。另上帝等是有感受有感情的,一怒了就要惩罚你,而如“道”这样的神我是没有感受和感情的(初看起来颇像佛教唯识宗的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无覆无记性的,但两者的根本不同是阿赖耶识可以现证,这个“道”你如何证?而且佛教唯识宗是有一套严密的逻辑学支持的,比如和因果轮回,中观,解脱等的联系起来的,是一套系统的东西,而道教的“道”就没有逻辑更没有所谓的系统可言)。
带点哲学意味的神我有些是有感受无感情的,如古印度六大哲学派别数论外道的所谓神我,数论的神我就类似我们平常人说的灵魂,但这个“灵魂”神我不能创造万物,需要另外一个遍一切处的就是“冥性”来创造万物,冥性之所以能创造万物是因为神我发出需求,于是冥性生起五大、五微、五根等二十三法。故能生的即是冥性,在佛教历史上多次破斥数论外道的这个神我冥性论,因为这个冥性和道教的“道”一样的,有实体还是没有实体?有实体那么你应该可以证明什么是(哪怕虚空存在也可以指出来啊)!如果没有实体那么就证明根本不存在,不存在的东西如何生万有?这些其实完全就是外道的想象,冥性既然不存在,神我能存在?这就是遍计所执,后来印度佛教密教化,数论派的商羯罗把这个理论用佛教的唯识改动了(比如商羯罗说有所谓的上梵下梵,下梵就是数论的神我,上梵就是数论的冥性),打得后期密教化而严重变质的应成派伪中观也就是月称邪师的徒子徒孙们毫无招架之力,这个是后话。
有很多人打着佛教徒的旗号,甚至是佛教的法师他们本质也是外道神我论,比如说印广法师这号人就是,他们认为众生共用一个如来藏,这就是把如来藏(阿赖耶识)当成神我,这跟外道说神我遍一切处,神我创造世界有什么区别呢?还有很多佛教的法师,其实这些人不能称为法师,他们典型的就是白衣,他们说什么“世界是你(或者他)一念变现的”,还有“意识心一念不生就是真如”,这就是外道神我论啊!我变现世界嘛!他们说生灭的意识心是常住的,一念不生就是宇宙的本源,外道如道教也是这么讲的啊,道是宇宙的本源,是万物的基础,道创造世界,道遍于一切,婆罗门教胜论派也是这么讲的,梵遍于一切,梵创造世界,梵是宇宙的本源....
所以我后来想明白好几个学正法的(其实他们也是浅尝辄止的学了下,并没有认真看正觉的书)。为啥去学道教了?因为他们把如来藏第八识当成外道神我了(也是他们自己我慢贡高,倘若看看末学的《摄大乘论初分讲义》就明白两者是大大的不同)!
讲中观一般是不讲第八识阿赖耶识的,因为在众生的角度去讲,首要的问题是要让他们离遍计所执,遍计所执不离,讲所谓如来藏也就是阿赖耶识,他们会很容易认为是外道神我(比如印广,慧律,南怀瑾这一干人所谓一念不生就是真如,这就是把如来藏第八识当成意识了,一念不生是意识的功能,这就是佛陀在解深密经说的“执为我”了),另外会认为如来藏是离众生五蕴的一种存在,比如前段时间我评论的那位“世尊的使者”,他就是认为蕴处界的一切都是假的,有个离蕴处界之外的真的如来藏(佛陀在《仁王般若经》说这样讲是外道《大有经》说的),有些人又说什么山河大地是如来藏变现的,是如来藏变现的,但不是你理解的变现,因为如来藏变现山河大地其实他又没有变!他一直是常如的,总而言之全妄即真,非真非非真,所谓同真际,等法性。因为这样的缘故,我还是把外道神我论和如来藏的不同再次说说。
那么为什么说佛教的八识也就是如来藏不是外道神我?不是数论的冥性神我,也不是道教的“道”,更不是灵魂神我?主要是以下几点。
第一:第八识如来藏在凡夫位不是遍一切处的,如果遍一切处,请问你看见天人了?看见饿鬼世界了?天人看见水是琉璃,饿鬼看见河流是脓血,我们看见河流是水,为什么会有区别?因为凡夫位的如来藏是根据众生的业报而显示的(也就是根据业种子来变现的器世间,如果是遥远的星系只能是我们的观念依,仅仅只是存在你的观念上而已,没有实际的意义也就是不遍于哪儿,所以在凡夫众生来讲经论强调一切种识缘起,而极少说如来藏缘起),正因为根据业报而显示,所以肯定不遍一切处,倘若遍,你为啥看不见呢?
当然你不能把佛陀成就佛眼顿见十法界众生所见那种情况来讲凡夫位的事情,你不是佛,我也不是佛,那个我们不讨论。
第二:如来藏并没有创造世间,根本原因是众生本来就是无始的,无始以来就没有断无明就有遍计所执,于是就胡乱造业,造业熏习产生如来藏中的业种,业种配合这辈子的爹妈等缘产生这辈子的业报身,这是如来藏造的?这明明是你自己上一世造业譬如种地,这辈子收获嘛,对不对?怎么能够如道教,如胜论,数论派,婆罗门教这些讲神我的把如来藏混为一谈(在佛教如来藏是生命的大本营,并不是创世神,因为站在这一世的角度真正创世的是你的前面七识,上一世的前六世和第七识,但第七识是可以到这一世的)?他们的神我是创造一切的某种创世的存在,也就是说多少和你个人为善为恶没有关系的。
第三:外道的神我是无法证实的东西,而佛教的如来藏也称为自性,或者是阿赖耶识,或者是阿陀那识,或者依据阿陀那识的体性如解深密经佛说!注意是佛说!体性是真常故名真如!我们这个是可以实证的,要是不能实证,那么禅宗祖师以心印心是咋回事?你找到的和我找到的是一样的才能够印啊,你找个扫把,我找个拖把,我们怎么印?这不是一个东西啊!任何真正开悟的人找到的必然是同一个,而外道的神我,实际是不存在的东西,就成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比如道教的“道”到底是什么,众说纷纭,他们压根也不能给你指示出来,佛教能指示出来,只是平常人难知难入(再比如创世神,婆罗门教说是梵天,伊斯兰教说是真主,基督教说是上帝,这就是众说纷纭,因为创世神是无法证实的东西,就成了你说你的,我说的我的了)。
第四:外道的神我要么和这个五蕴身不是同一个,是离你这个五蕴身之外的一种存在,比如上帝(后来基督教为了规避创造者和被创造者不和合不能创造的问题,就发明了所有人都是上帝的分灵),要么就是他们说的潜藏在你这个五蕴身中的一种存在比如灵魂以及数论派的神我以及外道法师说的意识。 而佛教的第八识如来藏他和五蕴身是非即非离的关系,至于怎么样的非即非离,你需要在因缘生的法上离遍计所执,我们前面也讲了很多了,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样才能够在因缘生也就是依他起上离遍计所执呢?巧了!你有福了!我们正在讲,都讲了几个月了,就是讲中观,破因中有果无果,因中亦有果亦无果,破非有果非无果,破相,破性.....
第五:世间的一切林林种种无量无数,归根结底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存在,一种是认识,所谓存在在世间来讲就是诸法因缘生,凡是存在的必然是因缘生,因缘生的才是存在的,所谓认识就是识,凡是能认识的才是存在的(哪怕你说五千万年前的恐龙也存在于你的认识上,不然你说不出来),在佛教是八个识和合运作,那么八个识每一个识在世间出现就必然是因缘生,比如眼识需要九缘,阿赖耶识需要四缘,也就是在佛教说来讲认识和存在是有一致性的,绝对没有非是因缘生的神我存在,或者离认识之外的神我存在。
在这里我为什么要翻来覆去的讲外道神我是个什么东西?因为实在太多人因为这一点而谤法了,把外道的外道神我跟佛教的第八识混淆了,或者诽谤第八识如来藏是外道神我了,其实他们也不清楚神我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也不可能清楚,因为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我希望现在将来看我的文字的人有这个起码的正见避免谤法而造恶业受恶报。
真正说来外道神我论这个东西,在末法时代的佛教中也有很多的,比如密宗的什么大圆满,什么中脉,什么一念不生就是真如....这些东西或多或少都跟外道神我类似的,所以他们才会臭味相投(比如净空就说外道也有圣人,世间圣人可能有,佛教意义上证果的圣人是真不可能有),有些才会讲道教的道也是讲的真如,也为了凡是看我文字的能够离这些外道蛊惑所以才讲这么多。
事实来讲,真如离文字相,离心缘相,离根,离量,离一切相即一切佛,如来藏的名词在这里是不建立的,不要说如来藏不建立,爹妈都不建立,有为法上有一毛端建立就非是因缘生,非是因缘生就是遍计所执(无为法就是有为法所显示)!但既然说到这里,就多说两句,你要想,我的心是好的是好意的。我也不是跟外道有什么仇什么怨,我单纯的只是讲出来两者的差别,要去学外道法我能拦得了?对吧,是这个意思!
也就是讲这个神我在历史上讲的人是很多的,不一定就是说造物主,也可以是“道”这样的大我,遍一切处的,也可以是灵魂这样的小我,外道说的灵魂就是潜藏在众生身心内的一种存在,也可以是佛门外道讲的打坐一念不生的状态,也可以是密宗外道想象的什么中脉,大手印,大圆满之类的明明朗朗的东西。但不论是哪一种他们这些外道说这个神我都是常恒存在的(不是常住的证之有何意义?譬如上帝是无常的,你信他也永生不了啊),或者能够直接造有情众生的身心的,或者不能,比如数论的神我就不能直接造,就需要大我所谓的冥性造,这些统统都是我见。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外道要搞这么复杂?因为他们不相信唯物论的说法,譬如你家里桌子上有一盘菜,你问这盘菜是哪儿来的?唯物论说这盘菜是油脂,蛋白质,氨基酸等的,知道是油脂,蛋白质,氨基酸啊!问的是这盘菜怎么来的?唯物论还是说这盘菜是油脂,蛋白质,氨基酸等...这不就是没有回答吗?你把地球,太阳,月球,山河大地想象成为一盘菜,既然是一盘菜那么肯定是有人做出来的,不可能平白的就有,所以他们认为有造物主,这个造物主是什么就众说纷纭,其中就有神我论,类似道教的“道”这种,乃至还有低级的神我论,所谓“世界是我一念变现的”。
这一段龙树菩萨批驳神我论的,是针对印度数论和胜论外道的所谓神我,他们的神我类似道教的“道”这种,之所以讲他们的神我论是错误的,是因为既然神我创造万物,那么神我必然不是常住的,譬如母鸡造鸡蛋,鸡蛋是无常,母鸡肯定是无常,所以神我造万物,那么神我就无常,那么就证明没有神我,如果是无常世界怎么会生生不息呢?他不应该是譬如寻常的人死掉就是没有了吗?既然死掉就没有了,又如何造生生不息的世界呢?再说既然他会死,你信他有什么意义?他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再说外道所谓的神我存在还是不存在?如果存在那么就譬如鸡鸭一样,应该可以指出来这只是鸡那只是鸭,哪怕虚空,虚空也可以指出来这儿是虚空啊,对不对?如果指不出来,那么就证明根本不存在这种东西,压根就是想象的,譬如兔子的角,乌龟的毛,世上就没有这个东西。既然这个东西不存在,外道又有所谓的戒律,希望凭借守这些外道戒律而得福报,比如裸形外道的戒律不准穿衣服内裤都不能穿,每天赤身裸体的在大街上奔跑,神我既然不存在依神我建立的戒律,守这样的戒律能得什么福报?遑论解脱不解脱? 说到这里,智慧低劣的会说,你说外道的神我是无常,因为我们是无常,那么我们证真如,真如就不无常?真如不无常,因为所谓真如就是万事万物的真实性,或者称为真实体,倘若真如无常,我们还能轮回吗?恰恰是真如存在所以蕴处界无常,蕴处界无常所以显示真如,离无常的事物无所谓真如,离真如无所谓无常事物,如我们前面讲过的。
等而下之的神我,也就是神经病的神,比如密宗外道的所谓大圆满,大手印,中脉,明点,佛门外道法师讲的意识一念不生,心中心这个外道法门讲的什么前念后念中间(元音老人也讲一念不生就是真如),这些虚妄想象的遍计所执连外道都不如,外道之所以讲神我如我前面反复讲了是创造者(这样讲多少还是有点逻辑的,如我前面分析),那么这些所谓大圆满,大手印,中脉,明点,意识一念不生,倘若是个稍微正常的人会认为这些压根不存在的东西可以创造万物?
这些人其实统统都没有断除我见,和唯物论是一样的,唯物论是认为这个身体是我,执五蕴中的色蕴为神我,所谓我能造,既然你能造,那么你为什么要给自己造生老病死呢?还有既然是你自己造的,要你爹妈干什么呢?爹妈造就不是自己造,自己造就不是爹妈造,如果是你和爹妈一起造自己,问题是既然需要一起造,你还没有生就没有自己,没有自己又如何跟爹妈一起造自己?如果是爹妈造的不是自己造,既然是爹妈造的就是他造,为什么说是我造?
如果是爹妈造,所谓他造自己,对自才可以讲他,自既然还没有创造出来,如何有他?儿子还没有如何有爹妈?爹妈不成立,如何爹妈造?再说了这个单身男的此时此刻有儿子吗?这个处女此时此刻有儿子吗?如果有,为何又称为单身男?又称为处女?既然如此就证明目前没有儿子啊,譬如两个穷光蛋,加一起就成了富翁?有这个道理?那么怎么能够说后来就造了你呢?也不是他造才对啊,是不是这个道理?唯物论的这些人也不想想,连自己究竟是怎么造出来的都搞不清楚,又如何说自己能造呢?
按佛门外道讲的低级神我论,所谓的灵魂,首先请问他们灵魂是什么,如何证明有灵魂?存在就可被证明,不能证明就没有讨论的必要,当然他们会说所谓灵魂神我,就是打坐一念不生的状态(意识),或者如尼采讲的所谓意志,笛卡尔讲的思,所谓我思故我在,那么就要请问他们这样的神我创造的自己吗?如果是这样的神我创造自己,那么要爹妈干什么?既然要爹妈就是这样的神我所谓自己和爹妈共造自己,那就说不通了,既然需要共造“自己”就证明现在还不存在自己,既然不存在自己又如何和爹妈共造自己呢?再说既然自己还不存在,还需要造,不论自己造还是别人造,反正现在不存在,又如何有自己的意志?意志又是从哪儿来的?又如何证明我思故我在呢?“我”都搞不清楚是怎么来的,如何有思存在?都还没有的怎么会有意志有思?又哪儿来的打坐一念不生的状态?又有个什么大圆满,大手印,中脉明点可说?
总而言之,众生是神我作,是我作,是自己作是说不通的,是不可能的!
辛二 破他 壬一 破我他
原文--- 他作苦亦不然,离苦何有人而作苦与他?
这里开始破他,但这里的破他不属于低级层次的,唯物论讲的那种所谓爹妈造所谓他造(唯物论说男性的精子经过竞争和一颗女性的卵子结合于是有了胎儿,既然结合就属于因缘和合,如果精子就是胎儿,才可以讲非是因缘和合,既然要和卵子结合才有胚胎不就是因缘和合吗?因缘和合就是毕竟空的,不论他们怎么讲,都无法否定父母体内本来是没有胎儿的,而且他们又是怎么确定是一颗精子和一颗卵子结合的呢?他们起初言之灼灼,目前也不确定,有些生物学家就说“一般是”“可能是”,不是一颗和一颗就证明是很多颗,那不就更加证明是因缘和合,譬如四大和合而有的吗),唯物论那样怎么都是讲不通的。 这里的破他主要侧重在破创造者,这里的创造者才是所谓的上帝真主梵天那样的,他们这些造物主跟道教的“道”,数论外道的神我冥性还不一样,因为道教的“道”数论外道的“冥性”等属于没有感受思想的,这里的他也就是上帝梵天属于有思维有感情有烦恼有感受的人格化的造物主。 之所以要反复破斥各种神我作,第一是因为神我的确容易和佛教的理念混淆(和佛教的阿赖耶识理念混淆,众生一般会认为既然是轮回的,那么就有一个轮回的主体,然而阿赖耶识出现世间亦是因缘生的),其二是因为神我的理论比唯物论的先进,不然全世界也不会有四十多亿人信仰宗教,占人类的绝大多数,唯物论讲一切都是自然产生的,不论怎么样讲都没有宗教讲有造物主更加逻辑,宗教可以指出面前这盘菜有创造者,唯物论却无法否定,虽然宗教也不能证明面前这座山是造物主创造的,但宗教可以用蚂蚁搬运面包渣不知面包渣是人类创造来反驳,而唯物论又怎么反驳面前这盘菜毕竟有人制作呢?其三也就是我前面反复讲的,龙树菩萨的时代除去断见外道否定一切的之外都是神我论(当时的顺世外道也就是古印度的唯物论属于多分断见论,否定过去世未来世不否定现在世故,所以也归为断见外道,但实际上他们跟断见外道有区别)。
辛二 破他 壬一 破我他 原文-- 他作苦亦不然,离苦何有人而作苦与他?
我们上面已经广辩了这个五蕴身(苦身)不可能是自作,自作是没有道理的,所谓有个我去做,不论这个我是自我还是所谓的神我都是没有道理的,但有的人会想到,佛教讲三世因果,不就是讲自作自受吗?怎么能够说我作我受不成立?所以我们这里就要来讲讲所谓三世因果其实更有深义。
所谓三世因果的本质就是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老病死等,这粗浅的说是无明缘行,行缘识是过去世,从识缘名色(也就是阿赖耶识入胎逐渐产生这一世的身心)到取缘有是现在世,这里的有是说的三界有,下一世往生到三界的业力,最后的生老病死是未来世,凡夫俗子就是这样不断的流转的。
这说明什么呢?这正好说明八不中道,所谓不生亦不灭,不一亦不异,不常亦不断,不来亦不出,因缘所生法其性本空,这十二因缘是流转的譬如河流一般的,是前面的流过去后面的涌上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就没有一个实体的存在,有实体那就不是变异,是变异才是流转,是流转就无实体,无实体那么怎么可能有生?又怎么可能有灭? 首先是不生亦不灭,万事万物都是因缘生,因缘生就无自体,无自体怎么生?如我们前面讲过的,既然无自体那就没有灭,没有的东西如何灭?
那么你说无实体的,就是不存在的?当然不是,是不一亦不异的,譬如上辈子张三造了恶业,这辈子成为一条狗,狗是狗人是人怎么能够说是一?当然不是一,那么就是异?也不能说是异,倘若是异,没有上辈子的张三造恶业怎么会有这辈子的这条狗?
那么不是一不是异,是常还是断呢?也不是常也不是断,为何?因为如果是常就无变动,就不是变异相,可人人都是生老病死是变异相的,都是三界流转的,当然不是常,不是常就是断?当然也不是断,倘若是断的又如何讲三世因果,十二因缘不断的流转呢?
那么不是常也不是断?既然是流转譬如河流一样的,总有从何而来去往何处吧?所谓有来有出吧?不对!事实是不来亦不出的,譬如这个屋子里面本来有人我们可以讲出来一个人,屋子里面本来没有人如何讲出来一个人呢?妈妈的肚子里面本来没有,爸爸的身体里面也没有,如何出?所以不出,那么没有出就是别的地方来?譬如小鸟从别处来到这棵树上?倘若是有来,我们应该看见这个人来到妈妈的肚子里面,可有谁见过这样的事情?所以不来。 这里说一句,所谓因缘所生法甚深极甚深,我这么讲也是让汝知少分而已,但我们也讲阿赖耶识是生灭和不生灭和合,也就是说他即是刹那生灭的也是常住的,那么刹那生灭就是因缘和合的,而常住的又是怎么体现的呢?我们讲因缘和合就在体现常住!中观固然不建立阿赖耶识的名字,其实处处都在讲阿赖耶识,这一点一定要明白!
八不中道的前提下,所以怎么会有一个“我”在做?所谓的“我”在十二因缘也就是内因缘来讲不外乎就是这样流转的,就其性本空的,不本空怎么会流转呢?流转不就本空?既然本空怎么会有一个我?那么没有我作,是他作?对自才有他,譬如对男才有女,自我既然不存在,又如何有他呢?这十二因缘就是表示流转的一个过程,离这个过程之外并没有他啊,如何说是他作?
万事万物一个人一条狗一张桌子都是因缘和合的,就人来讲五蕴就是因缘和合,因缘和合就是五蕴和合,我们所谓的一个人不外乎就是色蕴,受蕴,识蕴,想蕴,行蕴等和合而有的,离五蕴之外并没有一个人存在,所以“他”如果是讲因缘,五蕴就是因缘,离五蕴之外并没有个他,而五蕴就是这个人,对“人”来说五蕴不名他名自,离五蕴之外并没有一个人故,那么怎么能够说因缘和合是他作?
苦是从何而来的?我们大家都是因缘和合的,都是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的,所谓缘起缘灭的,无常的,无常就有三苦,有三苦有生老病死等苦,所以我们的身心本质就是一个苦身,依这个身心假说为“我”,譬如依一把稻草假说为“稻草人”,那么当然我不离苦,苦不离我,如果苦是他人作的,这管我们什么事?难道他跟我有仇?专门作苦让我行苦坏苦苦苦来害我不成?不应道理!他要作苦给与我,我完全可以不接受!所以这个苦器这个身心显然不是他作。
再说了,他对我来讲属于他,但他对他自己来讲就称为自,可我们前面讲了那么多,说得很详细了,说自己作自己,自己作苦,自己作身心是没有道理的,我们已经广破了,既然他对他自己也称为自己,倘若说他作苦,那么在他对他的前提下不就是自作苦吗?自作苦,自作身心,自己作自己我们已经破了啊,既然如此怎么能够说他作苦?
综上,从内因缘,从外因缘,从时间,从空间,从大我,从神我,从小我,从微微我所谓自作,他作我们的身心,我们的苦,我们的一切都是说不通的,都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没有大我,神我,小我,微微我来作呢?因为根本就没有我,有的不过就是五蕴,既然五蕴有就证明没有我,五蕴其实也是没有的,一一蕴也需要其他的条件方能有故,没有我就没有自己,没有自己就没有他,所以也不可能是他作,我作他作都不成立,那么就说明根本就是无我亦无他的。
这里需要再说明一下的是,凡夫俗子会认为这个桌子是我作的,这盘菜是我炒的,这不是作是什么?这也是假名,也是因缘和合的,倘若没有米面你怎么做饭?所以这个事情就是因缘和合,此有故彼此,此无故彼无的,是因缘的就是本空的,是本空才会是因缘的,这不能证明有个我真的在作,首先自己就是五蕴和合,其次既然需要柴米油盐等才能做,不就是因缘和合吗?如何说有个自己(我)在炒菜?
唯物论的再说一下,唯物论讲的其实没有唯心论讲得好,唯物论是完全没有答案,比如奇点爆炸,那么奇点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爆炸?比如人是猴子变的,猴子是草履虫进化的,那么草履虫是从哪儿来的?不管怎么样唯物论无法回避第一因的问题(其实神我宗教类也无法回避,接下来广辩),哪怕就说是外星人,那么外星人是怎么产生的?正因为这样所以很多了不起的科学家却也相信神学,比如牛顿,比如爱因斯坦也说“上帝不会执撒子”。
而唯心主义者就发现这个问题,于是想象了一个第一因也就是上帝真主神我之类的,实际上当然是没有第一因的,因为众生本来就是无始的,虽有而不真的,再说真的那个是离二我而显示的。
所以在这本《十二门论》中重点在于破斥唯心主义,对于唯物论当然也有破斥,但没有破斥唯心论占比多,接上面来说,上面讲过了自作不论是你认为灵魂我,还是神我,还是界定身体为我,这些都不可能作,因为“我”根本就不存在的,如果他作也是不可能,这里的“他”是组成“我”的条件也就是缘,譬如金戒指,金是组成金戒指的条件,如果是金作金戒指称为他作,可金戒指本来就是金,金对金戒指不是他!诸法众缘生,色受想行识本来就是我们的一部分,就不是他,如何他作?
那么有没有聪明的唯心主义者想到这个问题?当然是没有的(因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执有自性有实体)!但他们中有些人就把这个他扩而广之,这里的他就成了离众生五蕴之外的存在,这个离众生身心之外的存在他们称为“创世神”,人类历史上一直有这种神道设教的理念,过去现在未来都有的,主要就分两派,一派称为“一神教”,比如上帝真主梵天一类的。一派称为“多神教”比如希腊神话那种,奥丁儿子大老婆小老婆一大堆,还有什么普罗米修斯,什么雅典娜之类的。
不论是一神教还是多神教(印度教是个怪胎,讲梵天是唯一真神又有差不多三千多万的神祗,而且湿婆和毗湿奴到底和梵天是什么关系,也是不清不楚的),他们都是用这些解释第一因的,这个第一因或者是上帝或者是真主或者是梵天,正因为是唯一的所以彼此要打仗,你的真我的就假,我的真你的就假嘛,不可能都真,都真岂不是说我创世神不是唯一?这个问题没人可以让步,那么就只有互相杀戮,到今天都还在互相杀戮(比如恐袭),这烦恼众生是这样的,这个且止。
在这里龙树菩萨的时代当然外道有九十六种之多,其中也有多神教,一神教的,其中就有信仰梵天或者大自在天为第一因的,为创世神的,跟基督教伊教差不多。这里就开始破大自在天为第一因的邪见。
癸一 正破 子一 破用 丑一 正破 寅一 以种类不相似破
原文-- 复次、若他作苦者,则为是自在天作,如此邪见问故佛亦不答。而实不从自在天作,何以故?相相违故。如牛子还是牛;若万物从自在天生,皆应似自在,天是其子故。
龙树菩萨上来就说,复次,再来讲的意思,再来讲,如果讲他创造众生,创造万物,那么说这个“他”是大自在天(或者是梵天或者上帝),这样讲本来就是邪见,怀着这样的邪见问佛,众生是不是大自在天创造的,因为他不愿意放弃这种邪见的缘故,所以佛不回答,没有必要进行无谓的争论。
实际上来讲众生当然不可能是大自在天(上帝或者梵天等)创造的,为什么呢?因为上帝和梵天肯定不是人,基督教徒和印度教徒都不承认上帝和梵天是人(只有唯物论才会把所谓的某人当成人中的神,正统宗教的这些人并不蠢,他们的神都不是人,正因为不是人所以才能让人的权威性降低到最低,你充其量就是神的使者,内部就不会因为权力斗争受到极大的破坏,因为神的使者人人有机会,而某人成了神,大家就没有机会了,要有机会就会有惨烈的斗争,所谓改朝换代就会尸横遍野),既然不是人,那么就是天人?他们是认为是天人的,那么天人是天人,人是人,我们是人,上帝和梵天是天人,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种类,我们讲母鸡下鸡蛋,母鸭下鸭蛋,能生和所生必定是同一类的,谁见过母鸡下鸭蛋的?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耗子的儿子会打洞,对吧?谁见过猫生老鼠的?既然梵天也好上帝也罢是天人,为什么他作的或者他生的却是人呢?这可能吗?当然不可能,所以上帝梵天不可能造世人。
当然有些人会说,外道讲创世神如大自在天梵天上帝之类的并不都是妈妈生孩子那样的创造众生,也有就好像女娲一样的弄一盆泥浆搅动起来,绽一个泥点就是一个人,也可以这样的,倘若是这样的情况,不就不存在你说的创世神生众生,众生和创世神不同类就矛盾的过失吗?就好比我们自己作一个泥巴人,泥巴人跟我们是不同类的。
如果这样讲的话,那么请问既然上帝梵天创造我们,或者是女娲创造我们,我们需要他们来造,不管她是搅泥浆也好还是怎么样捏也罢,反正她是要造的,她不造而有我们,那么她就不是创世神,所以按照外道的逻辑肯定是先有她造后才有我们的,既然如此,我们需要她来造,请问她又是谁造的呢?她不需要造,自然而有,为什么我们就不可以自然而有,非要她来造不可呢?
倘若外道一定坚持创世神自然而有,不需要被创造才有,只有我们这些被她造的才是无常的,那不就又绕回去了,所谓能生所生不同类了?能创造的创世神是常住的,被创造的我们是无常的?事实是任何人捏个泥巴人,捏的人和被捏的泥巴人都是无常的啊!
寅二 父不爱子破 复次、若自在天作者,众生不应以苦与子,是故不应言自在天作苦。自在天应不能生人,以不爱其所生者故,如马不爱牛子。
接着龙树菩萨继续破斥外道的创世主论,倘若这个上帝梵天之类生世人(或者创造世人),那么世人也就是我们就是上帝梵天的儿子或者女儿,基督教差不多也是这么讲的,既然是创世主的儿子女儿,这个上帝真主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让我们生老病死?要让我们有瘟疫,战争,求不得,怨嗔会这种种苦难?事实来看无人不苦,每一个人都逃不掉生老病死,为何创世主要这样折磨自己的孩子呢?
那么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大家都不是上帝梵天等创世主生的,是他生的他不应该给予我们苦难嘛!既然给予我们苦难就证明不是他生的,就好比马不爱牛的儿子,母鸡不爱小鸭子一样的道理。
当然有愚痴人又要杠,他们会说不是上帝生的众生,是上帝制造的众生,就好比你用家里的破布制造的洋娃娃一样的道理,不是生的是制造的。
就即便如这些愚痴人这么讲,那么你缝缝补补制造个洋娃娃就是为了踢打它,用火烧它,用脚踩踏它,把它肢解了?你心里得多变态才会这样?你是说创世神都是心理变态?制造世人就是为了用战争,瘟疫,生老病死,怨嗔会等无量苦难来折磨世人?当然不可能对不对?你这么仇视世人,你干嘛要创造世人呢?你不创造出来不就心平气和吗?你创造出来让自己生嗔心又虐待他们,是为什么呢?而且唯一真神不应该神经有问题啊,说明什么?说明我们不是创世神生的也不是他创造的。两者都非理故!
丑二 救破
原文--- 问曰:众生从自在天生,苦乐亦自在天所生,以不识乐因故与其苦。
当然印度教也就是婆罗门教不可能就让菩萨们破了他们的第一因,也就是大自在天(大自在天有很多种说法,在佛教就是讲的色界天之顶色究竟天天主名大自在天,在印度教一般是指的梵天,也就是湿婆,湿婆就是大自在天,但湿婆是梵天的愤怒像,所以大自在天是梵天的另外一种称谓,他们认为梵天创造世界,基本上等同基督教的上帝),一神教创世神创造世人这是根本教义。
于是他们就说,世人是创世神上帝梵天真主等创造的,但为什么世人会有苦呢?为什么上帝等创世主要给予人们苦难?因为世人不信上帝,不信大自在天,不信梵天啊,他们不供养上帝,不每天祈祷(这也就是婆罗门教之所以那么多咒语祈祷文以及祈祷仪轨的关键原因),不周六周天去教堂唱赞美诗啊,生为上帝的子民却不信上帝(梵天,大自在天等),有恩不报,有恩不知,忤逆父母,所以上帝才让世人有种种苦的,所谓世人生而有罪。
丑三 破救 寅一 以不以乐遮苦破 原文-- 答曰:若众生是自在天子者,唯应以乐遮苦,不应与苦。
龙树菩萨回答说,如果是按照你们这样解释的话就更加说不通了,众生既然是大梵天所生的或者是大梵天创造的,就是父子关系,子不孝养父母,父母应该是首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首先要教育他(可梵天等创世神从来不现身教育世人),其次让他过得好起来,拔除他的苦难,那么这样的情况下自然儿女会领会父母的一片苦心,哪儿会一直就用种种棍棒殴打?父母谁不愿意孩子好的呢?就即便孩子不认这个父母,那父母也是希望孩子好的,毕竟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而不是自己身上长的跳蚤,必须置之于死地哉!
寅二 供养不得乐果破
原文--- 亦应但供养自在天则灭苦得乐,而实不尔,但自行苦乐因缘而自受报,非自在天作。
再说了,既然你们说人类的苦难,人类的战争,瘟疫,求不得苦,怨嗔会苦,生老病死苦是因为不供养大自在天,不供养上帝等等造物主的缘故,那么供养了之后就应该是离苦得乐啊,可事实上没有人可以逃得掉生老病死等苦,供养不供养都是如此的啊!难道你供养了,你祈祷了就永生了?还不是一样要亲爱别离,一样要死,一样要病,一样要老?
所以事实是供养之后的人和不供养的人一样苦没有少一分,而且不供养造物主的人也有很多人活得比供养的人好啊,比供养的人长寿啊。
既然如此,你们这些外道怎么能够说世人的苦难是因为不感恩造物主?不供养造物主导致的?
我这里插一句,因为我们一直在破外道,这些外道大多属于唯心主义的,唯物论的我们也破斥过,就凡夫俗子的角度来讲,这两者其实也没有什么孰胜孰劣,如果硬要比较,显然唯心论比唯物论要好一些,因为世间这些宗教,但凡是正统的宗教(大多数不正统的在历史上也被抛弃了)多多少少都有引导人向善的积极意义,当然不能说宗教战争就是好,但即便是宗教战争你信他你不就可以免于一死吗?极端唯物论下比如纳粹,波尔布特这样的,你信不信都是一个死。
有愚痴人又认为(特别在大陆很多,因为大陆是阶级唯物论导向)认定唯物论就是科学,科学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比如手机电脑等),唯物论是自古就有,我国古代称为杨朱学说,在印度称为顺世外道,不因为古代有唯物论所以就有科技,古代唯物论很多也谈不上什么科学,所以这两者不能等同!科学家也不一定就是唯物论,比如牛顿其实还是一个神学家。
在社会来讲,宗教也是有积极意义的,毕竟总有法律照顾不到的地方,有宗教的情况下,还是害怕有神祗的惩罚,谁也不想下地狱(地狱是真的有,但不仅仅只有火狱),所以宗教对于世道人心的建设有好处(一个国家没有任何宗教,那么人就成为了神,这样的国家对于老百姓来讲是很恐怖的,大家可以对比朝鲜和韩国)。
在六道轮回这个事实上来讲,信仰宗教的往生天界保持人身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唯物论和断灭论等,为什么呢?佛陀在楞严经上讲过,有情多想少的,也有想多情少的,所谓情多的本质来讲就是“人近物则近禽兽”,一头猪一头牛一只鸡不就是为了食物为了繁衍吗?它们想过要超越现在的境界?一个人贪欲太重,诽谤过去世现在世,所谓活在当下不也是为了食物为了繁衍吗?未来生就难得人身了,所以“人近物则近禽兽”也,这就是情多的众生! 你想信仰宗教的人,他肯定有宗教的追求,不仅仅是为了食物为了繁衍,也就是说“人远物则近圣贤”,这就是想多情少的众生,即便不是出世间的圣贤,起码也有世间圣贤的追求,有超越现在名利的渴望,超脱的就名“想”,沉沦的就名“情”,情又是情执的意思,所谓唯物论和唯心论比较而言,唯物论显然是逊色的,唯心论更容易保持人身乃至往生天界的,他是有超越这个尘世的追求的,而唯物论说白了,不论话说得如何好听,本质他们活着就是为了食物和繁衍。
这里十二门论批唯心主义的创世神论,并不是说宗教信仰不好不如唯物论,这一点要明白的,恰恰因为断灭论唯物论坚持一辈子是决定下恶道的,所以没有批的必要,所以侧重在讲唯心主义创世神论的过失,他们要是看见了,如理思维了,说不定就能学佛,就真正的解脱了,而深信唯物论和断灭见是不可能的。
子二 破体 丑一 有所须破 原文-- 复次、彼若自在者不应有所须,有所须自作不名自在,若无所须,何用变化作万物如小儿戏?
好,我们接着回过头来,继续破斥外道所谓的他作也就是创世神论,比如上帝梵天这样的,前面讲的破斥的是破的所谓大自在天或者上帝梵天的用,也就是破上帝梵天大自在这些和众生之间的关系,外道坚持认为,这些创世神(各个宗教当然是有不同的这样的创世神,但在我们看来也没有什么区别)创造众生,比如基督教认为人类的祖先是亚当和夏娃,上帝创造亚当和夏娃,结果亚当和夏娃的子孙不知感念上帝,所谓人人生而有罪。我们前面已经破斥了这种谬论,这里开始破斥大自在天或者上帝真主的体。
上来就讲,倘若说大自在天或者梵天或者上帝,他是唯一真神,神经当然正常,那么他们创造众生肯定是有目的的,比如你去工作是为了赚钱,赚钱就是你的目的,你不可能自带干粮白干一个月活儿,工资不要,月底还对老板说“谢谢你让我白干”!
上帝也好真主也罢,当然创造众生是有目的的,这毫无争议,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上帝需要创造众生才能够满足他的目的,他自在不自在?他当然不自在啊,就譬如你上班才有工资,你自在不自在?你不自在啊,证明你没钱啊,没钱才需要打工啊!上帝创造众生才能满足自己的目的,证明他也不自在,既然不自在怎么能够说他全知全能?怎么能够说他自由自在?怎么能够说他遍一切处?怎么能够说他无欲无求?他都不自在又如何免除你的苦难,让你自在?你又怎么可能是他创造的?
丑二 不能自作破
原文-- 复次、若自在作众生者,谁复作自在?若自在自作,则不然,如物不自作。若更有作者,则不名自在。
这一段我们前面也讲过这个道理,龙树菩萨说,如果这个上帝也好,梵天也罢,他们创造众生,不论是创造现在的你,还是创造你的远祖所谓亚当夏娃,那么上帝梵天需要不需要谁来创造才有?如果他们不需要,为什么我们这些众生需要?他们不需要谁来创造他们可以自然而有,为什么我们不可以自然而有,却偏偏就要他来造?那么你说上帝不是其他的造,而是自己创造自己?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嘛!就好比刀不可能自己割自己,就好比人不可能自己把自己抱起来,如果物品可以自作,我们还站什么流水线呢?物品不应该自然就有吗?何须制造?不能自作,那么上帝也好真主也罢就是他作?好比我们作产品一样?既然如此那么他肯定就不是唯一真神,创造他的才是唯一真神,更何况他决定不自在,因为他也需要别人来创造他!
丑三 不能无障碍破
原文--复次、若自在作者,则于作中无有障阂,念即能作。如自在经说:自在欲作万物,行诸苦行,即生诸腹行虫;复行苦行,生诸飞鸟;复行苦行,生诸人天。若行苦行,初生毒虫、次生飞鸟、后生人天,当知众生从业因缘生,不从苦行有。
在婆罗门教的奥义书中说梵天或者是大自在天创造世间,说他想创造世间万物,于是呢,大自在天就行苦行(所以印度教也就是婆罗门教的外道苦行是有传统的,因为奥义书就是这么讲的,既然大自在天创造世间都要靠苦行,其他的人积德行善,断除贪爱能解脱?当然是不能的,所以他们婆罗门教的所谓修行人也一天到晚的苦行,并且认为苦行能够把接下来很多世该吃的苦全部了结,尽快解脱达到梵我一如),这个大自在天就苦行,苦行之后先生了草履虫一类的昆虫,后来又苦行于是就创造了各种鸟类,于是又苦行就创造了人类。
进化论跟这个不同的地方是认为自然而然产生了地球,所谓宇宙的尘埃平白无故的汇聚起来,然后自然的闪电不断的轰鸣,自然的产生了低级的蛋白质氨基酸,然后的自然的产生了昆虫,又自然的产生了鸟类,所谓始祖鸟,然后节肢动物,爬行动物.....
两者的区别仅仅只是进化论不相信有造物主,其实进化论没有印度教高明,因为印度教至少还相信任何事情不可能有平白无故的(这个绝对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印证),都需要一个东西去创造的,至少他们还建立一个第一因,而进化论这个都不需要搞一个,其本质就是无因论外道。
根据印度教的这个奥义书其中这样讲,龙树菩萨就说,你们说大自在天也好梵天也罢,你们说他是自在的,所谓自在就是没有局限的,比如你有用不完的钱,你想怎么花就怎么花,这样才称为自由自在,而不是你每个月只有三千块,都抠抠索索的连房贷你都凑不齐,这样就不自在,那么既然你们这些外道说大自在天是很自在的,既然自在为什么要苦行才能够创造世间呢?好比一个人要打工才有钱,说明他本来没有钱啊!大自在天要苦行才能创造世间的一切,也说明他本来不自在啊!既然他不自在,那么怎么能说他是大自在天?又怎么能说他想创造世人就创造世人?
这里我们延伸一下,因为基督教伊教和印度教不同,基督教的上帝是我要光,马上就有光,我要电,马上就有了电,我要地球,马上就有了地球...七天时间全部都有,所谓他就创造了一切。
说明什么?说明基督教的理论水准并没有印度教高,因为印度教(婆罗门教)至少还明白现实生活中任何人哪怕捏个泥巴人,都是需要工具需要条件的,哪儿有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呢?所以他们才会在奥义书中写什么梵天(大自在天)苦行创造世间,但他们这样的臆想,却又自相矛盾了,既然自在为什么要条件呢?为什么要苦行才能创造呢?
破基督教伊教这种说法就更简单了,你给我证明一件事情不需要条件就能办到的,你哪怕说句话,你也得喉结,嘴唇,舌头等配合才能产生吧?上帝既然创造世间是想怎么就怎么样的,那么你们如何依现实来证明有这种的事情呢?你们证明不了,现实中绝对没有这样的事情,不就正好说明完全是你们胡想八想遍计所执的吗?
丑四 住处作破
原文-- 复次、若自在作万物者,为住何处而作万物?是住处为是自在作?为是他作?若自在作者,为住何处作?若住余处作,余处复谁作?如是则无穷。若他作者,则有二自在,是事不然,是故世间万物非自在所作。
任何人做任何事情,都是在一定的空间和一定的时间内的,比如你现在拿着手机看我讲法,你都是处于一定的时空之内方能干这件事情的,比如你要么在家里,要么在学校,要么在车上,你既然存在,存在并且在用手机看我讲法,那么你一定要占用空间的,也就是说你一定是有一个住处的,没有任何人干任何一件事情是不在空间不在时间内的,如果有,那就证明是你瞎编的!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说大自在天或者是梵天创造世间,请问他在什么地方创造世间?那个地方是不是他创造的?如果那个地方是他创造的,那个空间住处是他创造的,那么创造那个地方的又是谁创造的?如果不是别的什么神而还是他创造的,那么创造那个地方的地方的地方又是谁创造的?还是他自己创造的?这样就犯了无穷过了(必定他要先创造一个住处才能接着创造.....)!犯了无穷过,这个事情就不真实了,因为没有最终的答案,如我们前面讲。
那么要是那个大自在天或者上帝创造世间的地方的住处,不是大自在天或者上帝创造的,是别的什么创造的,那么就证明大自在天或者上帝不能创造世间,因为他们创造世间的地方是别的什么神创造的,他压根就不自在,他连他创造万物的地方住处都创造不了,如何能够创造世间呢?是不是这个道理?
所以不论怎么样讲都没有创世神,创世神的建立完全是人类的遍计所执,也就是虚妄想象!
当然说到这里我补充讲一下,因为在大陆太多人受唯物论这种遍计所执的影响了,在上世纪初唯物论是受到致命打击的,这个致命打击来源于英国哲学家数学家康德,康德认为唯物论讲物质决定精神是错误的!康德讲先念认识高于物质,因为哪怕就是婴儿,他要吃奶,他都要有空间和时间的基本概念,倘若没有时空的原始基本概念,那么婴儿如何能够准确的找到乳房?那么时空的感知是物质的吗?显然是心理的啊!而且之所以称为先念,是因为这种感知是先天就有的,故名先念,而不是后天学习的。
丑五 有求于他破
原文-- 复次、若自在作者,何故苦行供养于他欲令欢喜从求所愿?若苦行求他,当知不自在。
这里接着破斥大自在天或者梵天创造万物的邪见,龙树菩萨接着说,按照你们婆罗门教(历史上一直称为婆罗门教,后来印度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而独立,于是大家就称印度教了,这个婆罗门教类似中国的道教,道教除去中国少有其他地方的人信,婆罗门教也是一样的,除去印度几乎就没人信,所以尽管印度教信仰的人很多超过佛教,但三大宗教并不包括他,他不属于世界性的宗教)。按照你们婆罗门教奥义书讲的,你们这些信徒之所以要苦行是因为要取悦大自在天这个造物主,苦行的意义就是令他欢喜(因为你是他创造的嘛,你积德行善有什么用呢?人类譬如他养的狗猫一般的,学技术学文化有什么用?不如讨好他,他就譬如主人一样的,讨好他对他喵喵叫才有肉骨头,才能解脱才能升天啊)。
现在明白为什么基督教要每个星期去唱赞美诗,为什么伊教要做礼拜?人家傻吗?人家讲逻辑,聪明得很,因为既然是这个造物主创造的,那么人类就譬如他养殖的鸡鸭,或者养的猫狗一般的,不讨好主人能有好果子吃?不讨好造物主,不赞美造物主当然是不能升天,比较而言什么积德行善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让造物主喜悦,造物主喜悦这些信徒就有前途,不喜悦那就要倒霉的,当然异教徒造物主也不喜欢,明明是他创造的却背弃他,你是基督教的信徒伊教的信徒应该怎么办?那么当然是打死他啊,你铲除了异教徒就更能让造物主喜悦了。
婆罗门教也就是印度教是个奇葩,他们的那个奥义书充满了不可思议的怪谈,首先就说大自在天苦行才能创造众生的,那么很显然怎么样才能够让大自在天喜悦呢?于是他们认为,他们也要苦行,比如有事没事用钢针扎自己的舌头,赤脚在火炭上行走,在恒河打一个木桩子,站在上面受烈日的暴晒,他们认为这样才能够让造物主喜悦,因为他们在学习造物主的行为,而不仅仅是赞美(如印度教的一些咒语其实就是赞美造物主的,并且发展出了很复杂的仪轨,也就是祭祀万能,在印度佛教后期也侵蚀了佛教,比如密教部的一些所谓的仪轨其实就是印度教的,后来的人就把这些后期产生的所谓“经典”归纳到密教部,所以密教部几乎积累了所有的佛教伪经)。
龙树菩萨说既然你们讲苦行是为了让大自在天或者梵天喜悦,他喜悦你们才能够升天,如果真有一个造物主的话,这样讲来也不是没有逻辑的,因为既然如此,必须要用苦行,你们自我折磨,自我虐待才能让他喜悦,那么也就是说他不自在的,他的喜悦是有条件的(譬如你有钱是要打工才有的,那么就证明你本来不自在),比如你们用针扎舌头,每天拔头发他才能喜悦。
是不是这样的?如果是自由的自在的,那么很显然就不需要别人怎么样自己才能怎么样,对不对?比如你很有钱,你需要别人给你钱你才有钱吗?你需要别人去干某事然后才能满足你的需求,这样自在吗?这样肯定不自在啊,你的满足是建立在别人愿意不愿意的基础上的! 再比如藏密外道的男女双修,他们认为男女双修是大圆满是很自在的,所谓性高潮下“乐空双运”的,可要是对方看他是猪八戒,不愿意跟他双修,他自在不自在?他就不自在啊,所以他们一般要用很长的时间对于选定的“明妃”洗脑(所谓修加行),洗脑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双修是大菩萨修的,是顶顶好的佛法等等,他的自在是建立在别人(明妃)配合的基础上嘛!那么这些所谓的“活佛”肯定不自在啊,他们不自在,他们这个方法不自在,他们能够通过男女双修能达到“成佛”得大自在的目的?如佛在楞严经说,这样就是把大便搓成上等的檀香的样子,欲得香气,无有是处!
那么反过来,大自在天或者是梵天的喜悦是建立在信徒的苦行上,证明他也不自在啊!他既然不自在如何说他自在的创造众生?
子三 重破用 丑一 随业变破
原文-- 复次、若自在作万物,初作便定,不应有变,马则常马,人则常人;而今随业有变,是故当知非自在所作,是不自在。
这里就从因果轮回上来辩证,因果轮回我前面也讲了,不止佛教说有,我国古代《左传》,埃及的壁画,甚至基督教的《旧约》都有再生人相关的记载,因为的确是有一些人各种原因生下来有上一世的记忆,这个在佛教的解释是说的特殊的福业导致的报通,也有一些人梦见过去世,还有一些人修神通(神通不是佛教的专利,佛教的专利是三乘菩提)看见过去世,所以因果轮回不是只有佛教讲的,印度教也是普遍相信因果轮回的,他们虽然认为大自在天创造众生,但创造之后众生就开始轮回和基督教等不同,基督教是人生前部信上帝死掉了就下地狱信就上天堂。
目前在宗教来讲明确的讲有因果轮回的就是佛教,婆罗门教(印度教),道教等,其实早期的基督教也讲的,比如在《但以理书》中耶稣就对老年的但以理说:“你必将再来享受你的福份”,在同书中有记载有个婴儿生下来就是盲人,其他人看见就问耶稣:“这个婴儿生下来就是盲人是他自己的罪业导致的还是爹妈的罪业导致的?”,你想,刚出生的婴儿有个什么罪业?这个罪总不能是在妈妈的肚子里面造的吧?那么很显然《但以理书》这里的罪是说上一世造的,后来类似这样的隐隐约约讲因果轮回的在基督教的康斯坦茨会议上被删除了很多,证明早期基督教也讲的,只是讲得很含混,因为他们和婆罗门教虽然都是相信造物主的,但他们认为人在人间就这么一辈子,死掉之后信就永生,不信就下地狱(他们的地狱也只有一种,所谓的火狱),讲因果轮回岂不是和自家的理论矛盾了吗?而婆罗门教把造物主理论和因果轮回结合起来了,造物主梵天不但造了人也造了因果轮回。
也正因为婆罗门教也就是印度教普遍深信因果轮回,并且在公元一世纪的时候在印度很多人修禅定成就了神通,有神通不是某一个人两个人有,是很多人都有,古印度的条件就是物产丰富,大家愿意供养修行人,不管你是什么教派都供养,不用为吃饭发愁,另外雨季长达几个月,古时候又没有什么手机可以刷视频,修禅定的条件比较容易满足,现在谁说自己有初禅,你看看他刷不刷手机视频抖音之类的,要是刷的话百分之九十九点五骗你的,因为禅定是一定要离群索居的!这些人成就神通之后当然就有一些徒众,他们就把天眼看到的,谁谁死掉了当狗了,成了鸡鸭了,一条鱼死掉了升天了,一条狗死掉也升天了,他们又不懂因果正理,就认为泡在恒河中就能升天,像狗一样卧在墙角不上床睡觉就能升天,于是就讲了很多的水戒,狗戒之类的乱七八糟的戒律出来。但不论怎么样,正因为他们讲,所以因果轮回这个概念在印度是非常深入人心的,就好像我们相信太阳是东升西落一样的道理。
龙树菩萨四禅八定俱足,神通当然远远超过外道,他想用天眼观察某人死掉了去哪儿了,那就是易如反掌,他当然也非常清楚有些外道也有禅定也有神通,就算没有至少对于因果轮回是深信不疑的,所以他这里就讲,既然你们婆罗门教说你们是大自在天创造的,那么既然是他创造的,譬如你用泥巴捏一个人,这个泥巴人能够想变什么样就变什么样吗?再比如你用木头做一张凳子,这张凳子能够自己想变成桌子就变成桌子?显然是不可能的嘛!凡是所作之物都无自作权!怎么样修改那个修改权是在创造者手里的,桌子是你制作的,怎么修改桌子成为板凳不是桌子决定的,是制造者你决定的。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外道说世间众生是大自在天创造的,那么为什么有些人自己作了恶业死掉就成了牛?有些人自己作了恶业死掉就投胎成了猪?有些死掉就下了地狱呢?这个恶业又不是别人作的,更不是大自在天作的,是他自己作的,比如他杀盗淫妄奸淫掳掠然后下一世成了猪,是他随着恶业或者下堕三恶道,跟梵天有什么关系?梵天叫他去奸淫掳掠的?或者有人作善业而升天了,也不是梵天做的善业啊,这证明为善为恶,为善升天为恶下地狱都是自己造作的,自己是有决定权的,你们说人类都是梵天造的,那么应该是梵天有决定权而人类没有,可你们(这是说的有神通的看得见谁谁作恶下地狱的)看得见谁作恶谁下地狱啊,你们说梵天创造世人这不就违背大家世所共见的,凡是被创造的都没有自作权的道理吗?既然如此,怎么能说人类是大自在天创造的?
这里开始还是破用,上面讲“破有所须”“破不能自作”“不能无障碍破”“住处作破”“有求于他破”属于是破体,之所以这里还是破用主要是因为两点,第一点先前破大自在天用没有尽,第二点再次显示根本就没有大自在天,上帝,梵天之类的造物主,无用就是没有,譬如你不能写字就证明没有笔。
丑二 无罪福好丑破
原文--- 复次、若自在作者,即无罪福、善恶、好丑,皆从自在作故;而实有罪福,是故非自在所作。
婆罗门教既然讲一切众生都是大自在天作的,譬如我们现在讲,你假如你是个机械工程师,你制造了很多机器人,这些机器人跑到大街上去杀人放火,警察抓不抓你?肯定抓你啊,因为程序是你写的,机器人也是你制造的,倘若你不写杀人的程序,机器人不接收杀人的指令,机器人譬如刀具,怎么会自己跑到大街上去杀人放火呢?
那么问题来了,譬如机器人一样的道理,既然世间一切众生如婆罗门教讲的都是大自在天作的,那么世间的这些众生譬如机器人,大自在天譬如机械工程师,众生(机器人)造恶就没有责任啊,责任应该全是大自在天的,或者是上帝的或者是真主的,对不对?
可明明大家现见的谁作恶就有牢狱之灾,在因果轮回上来讲,作恶就有恶报比如未来世成为一头猪,都是自作自受的啊,正因为自作自受所以才有美丑罪福等等不同的果报啊,所以大自在天不可能创造众生,因为众生不是机器人,都是自作自受故,没有一个大自在天或者上帝来承受果报故。
丑三 有所憎爱破
原文--- 复次、若众生作自在生者,皆应敬爱念,如子爱父;而实不尔,有憎、有爱,是故当知非自在所作。
龙树菩萨接着说,既然你们这些外道认为众生都是大自在天或者梵天或者上帝创造的,那么这些众生都应该敬爱梵天或者上帝啊,就好像儿女都爱自己的父母,毕竟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虽然长大了可能不爱,但小时候肯定爱的,但事实是众生对造物主未必是这样,世间的众生有爱你们所谓的造物主的,也有不爱的啊,所以不应该是大自在天作或者是所谓上帝作。
你想,基督教说世间的众生都是上帝创造的,那么就应该世间的众生都敬爱上帝,可穆斯林爱不爱?肯定不敬爱,印度教徒爱不爱上帝?肯定也不爱啊,既然都是上帝创造的,为啥不敬爱上帝呢?而且这么多人不敬爱上帝,其中很多人过得也不错,也没有见上帝对他们的惩罚,说明什么?说明根本就没有造物主,就算信教的来讲,各自都有不同的造物主,他们也不信对方的造物主,更不敬爱对方的。既然是造物主那就是唯一,怎么可能有很多个呢?有很多个相互的教徒都不敬爱对方的,那就说明根本没有造物主。
丑四 有苦乐破
原文-- 复次、若自在作者,何故不尽作乐人尽作苦人,而有苦者、乐者?当知从憎、爱生,故不自在;不自在故,非自在所作。
龙树菩萨接着说,不应该有所谓大自在天,上帝,梵天这样的造物主创造世人,为什么呢?因为明显这些造物主有嗔恨心的,比如一个人被人骂所以有嗔恨心一样的道理,属于因缘所生,他不被人臭骂他当然不嗔恨,被人骂就嗔恨当然是因缘生,没有人无缘无故就嗔恨起来了(哪怕他想到曾经有人骂他,他现在想起来所以嗔恨,这就是因缘生的)。
为什么说上帝也好,大自在天有嗔恨心呢?因为世间人共同见证,很多人的啊,真的比黄莲都苦,生下来父母就死掉了,生下来还有点残疾,好不容易长到十七八岁眼看要结婚了,却染上重病一命呜呼了,世间类似这样的苦人多的是...你说,既然世间一切众生都是上帝或者真主创造的,所谓造物主创造的,造物主不嗔恨他,为什么要这样造?很显然造物主有嗔恨心嘛,对不对?倘若他没有嗔恨心他为什么要这样造?他这样造就证明他对此人有嗔恨心,他是因缘生!
既然造物主有嗔恨心,就证明他也是因缘所生啊,可能这个倒霉蛋曾经骂过他,他不满所以要让她这么倒霉,造物主既然是因缘生,依因仗缘的存在就不自在,就好比我们也是因缘生,不想病也不行,不想老不行,不想死更不行,我们就不自在,不自在的我们就创造不了众生,那么同样因缘生的上帝或者梵天显然也不行啊,证明没有造物主!
丑六 修梵行无益破
原文-- 复次、若自在作者,善恶苦乐事不作而自来,如是坏世间法。持戒修梵行,皆无所益,而实不尔,是故知非自在作。
龙树菩萨接着说,复次就是还有,如果是所谓上帝,大自在天,梵天这一类的造物主来创造世人的话,就应该譬如现在软件工程师编写游戏软件一样的,这个NPC(非玩家控制角色)是这样的境遇,那个NPC是那样的境遇,这个角色扮演有福报的富人,那个角色扮演没有福报的穷人,就应该世间一切人既然都是他造,那么世间的人既然是他造就是他安排的富贵或者贫穷,就是固定的,那么为何有人有智慧有福报能自己努力从穷人成为了富人?为何有富人为富不仁乃至奢侈无度成为穷人?事实是他们自己为善为恶或者勤俭或者骄奢淫逸造成不同境遇的啊!怎么能够说众生是所谓造物主创造的呢?如果是造物主创造不应该穷富贤愚没有变化吗?你是他创造的你怎么努力学习努力进步也是无意义的啊!
另外按照你们婆罗门教的奥义书讲的,都是大自在天创造的,你们又修什么梵行,又说积德行善也可以升天,你们这么说不是矛盾的吗?既然是他创造的,你们能够不能够升天完全是他决定的啊,你们干嘛又说要修什么梵行?又要积德行善也能升天呢?
是他作就一切都是他决定的,既然是他决定的,你们干这些事情(修行)不都是无意义的吗?而你们认为这样是可以的,你们不就在否定众生是他作的?正因为不是他作的,所以你们修梵行乃至积德行善才可以自己决定自己将来得福报乃至往生天界嘛!
子四 重破体
原文-- 复次、若福业因缘故于众生中大,余众生行福业者亦复应大,何以贵自在?若无因缘而自在者,一切众生亦应自在;而实不尔,是故当知非自在所作。若自在从他而得,则他复从他,如是则无穷,无穷则无因。
这里龙树菩萨又开始破大自在天或者上帝的体,也就是说他破造物主造万物是既破用又破体,所谓破用侧重在大自在天不可能造众生,比如前面讲的若是他造修行就没有意义。所谓破体侧重在破大自在天或者上帝之类的存在,也就是通过破体显示造物主根本是不存在的。
上面破斥如果是造物主创造众生,那么众生修行乃至积德行善就没有意义,因为你是他造的,你的命运都是他安排的,既然已经是他安排好的,你修行有什么意义?那么基督教婆罗门教这些外道肯定是不愿意这样就被破斥的,于是他们就说积德行善乃至修行是有意义的,只是不论怎么样修都无法超过上帝或者大自在天这些造物主。
所有的人类历史上的正统宗教,但凡这种宗教是讲造物主创造众生的,所谓讲第一因的,这种宗教是正统的还是属于打着这些正统宗教的旗号而本质是邪教的,归根结底就是正统的基督教伊教印度教都认为造物主(不论是真主还是上帝)和所造的众生是有区别的,人类是被他们创造的,是不能够跟他们相提并论的,某人说他是上帝的小儿子,耶稣是大儿子,比如洪秀全这样的就属于邪教,正统宗教绝对容不下他,比如韩国现在也有很多打着基督教旗号的邪教,他们就说他们的教主是上帝的哥哥弟弟,或者跳大神冒充所谓的上帝显灵,还有说什么观世音菩萨附身的,这都是邪教! 因为正统宗教的理论基础就是,造物主和人类是不同的,人类不要想一星半点跟他攀上关系,造物主是一种超越的存在,是不需要被创造的存在,人类在造物主面前连猫狗都不如,猫狗要上桌子吃饭都要处死,何况人类敢自称是造物主?还说什么是上帝的儿子女儿?乃至自称是上帝?正统宗教深信如果是人就不可能是神,人类中没有创世神,充其量你就是神的使者而已,跟造物主攀上关系绝对是邪教,就要火刑伺候的。
被极端唯物论洗脑严重的可能会认为人类中有神(比如现在东北亚某个国家,三代修那么高的塑像,老百姓要对着塑像早请示晚汇报,这就是人造神),但正统宗教绝对不允许这一点的,这是这些宗教的根本理念,为什么他们这些正统相信造物主的宗教不允许人类中有神?因为他们的基础是造物主创造众生,造物主创造众生,那么就涉及到一个巨大的问题,造物主既然存在,存在的都是被创造的,造物主是谁创造的?他们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就只能说造物主是一种超越的存在,一种非自然力量,既然如此,怎么可能让你我这样的凡夫僭越?哪怕你是在人类中伟大得不得了,那也不能跟他粘上关系,因为你是他创造的,你是有爹妈的,所以不论是伊教还是基督教还是印度教,有人胆敢说自己是上帝,是梵天,那么就要被烧死,就会成为这个宗教所有信徒的不共戴天的仇人,有人这样做等于就是诽谤上帝真主的权威性,等于就是诽谤整个宗教,所以打着这些正统宗教旗号的邪教为了赚取名利,也只敢偷偷摸摸的说,骗一点点人。
明白这个道理之后,这里的如印度教等教派认为大自在天创造众生,大自在天跟众生是不同的,大自在天不需要被创造,众生才需要被创造被大自在天创造,尽管众生可以积德行善(正统宗教都强调这一点,所以宗教是有稳定世道人心的作用的),但他们坚持认为众生积德行善以及修行所产生的福报是不可能大过创物主的,譬如狗狗一样的,狗狗很听话可以得到主人的宠爱,狗狗不听话就要被赶出去(所谓下地狱),至于善行具体的内涵是什么,也是上帝决定的或者上帝的使者决定的,但他们为了增加信众,所谓戒律中还是有相当部分的类似佛教五戒十善的内容,因为你只是讲信之类的,对于世道人心没有帮助,久而久之谁还信呢?所以他们也讲布施,基督教做慈善的很多的。 补充说明一点就是宗教的前提是造物主不是人,就即便是耶稣所谓上帝儿子,穆罕穆德是真主的使者,这都是死掉之后才封圣的,所以我觉得末法时代有些众生之愚痴真是匪夷所思,居然有人信尼泊尔一个农民是释迦牟尼佛的化身,这些人不但不清楚释迦牟尼是觉者不是创世神,佛教不承认有创世神,更不清楚宗教之所以叫做宗教的根本立足点就在创世神不是人!
龙树菩萨就说,你们讲上帝不需要被创造,信徒们修善也不可能跟上帝或者大自在天这种造物主相提并论,充其量能得到他的垂青,这样讲的根本原因是两者完全不同,所谓大自在天或者上帝梵天是本来就有的,他们创造众生,众生才出现,而造物主大自在天或者上帝梵天等是无因而有(因为他们不需要被创造)。
那么既然如此,众生也应该无因而生,因为你们这些宗教的前提(创世神)是无因而生(前提是上帝大自在天本有,他们不需要被创造是无因而生,所以跟有因而生的众生是不同的),倘若没有这个无因而生(上帝或者大自在天)的前提就没有众生,那么问题来了,众生也应该是无因而生的,譬如两个前提,一个大前提包含一个小前提,大前提是“无因而生”,小前提是“众生被创造”,小前提在大前提中,那么岂不是说众生也应该无因而生吗?比如大前提是动物,小前提是人类,动物就应该包含人类是不是这个道理?
大前提包含小前提,小前提不能包含大前提,对不对?那么也就是说众生归根结底也是无因而生的,因为无因而生是大前提嘛,譬如归根结底按照科学家的说法人类也是动物,既然众生是如此的,是无因而生的,那么干嘛要上帝或者大自在天来创造呢?被他们创造不就证明有因吗?现在大前提的角度证明是无因的啊,既然在大前提下都是无因的,怎么你们又说众生是他们创造的呢?
不论你们这些外道怎么样讲,按照你们的说法,是有大前提才会有小前提,大前提是如此,小前提必然如此啊,对不对?你们怎么能够说众生是造物主创造的?造物主无因而有,在这个大前提下,众生肯定也是无因而有啊!
众生是无因而有,要上帝要大自在天等这些造物主来干什么?用你们自己的理论来讲,他们也是压根不存在的,根本没有用的啊!
接着龙树菩萨又说,如果你们这些外道讲你们所谓的第一因也就是造物主不是无因而有的,是有因的,也是更高层次的所谓造物主创造的,那么你们这个大自在天上帝梵天这样的造物主就不是真正的造物主,因为他是更高层次的造物主创造,那么这个更高层次的造物主又是谁创造的?是更更高的造物主创造的?那么更更高的造物主呢?这样就犯了无穷过,就没有答案(所谓无穷过譬如蛋生鸡,鸡生蛋一样的答案,就没有意义,就没有答案)。
在双方对辩也就是逻辑上来讲,有三种过会被判为失败,第一种就是无穷过,等于就是没有答案,说了等于没有说,就是以上这种情况。第二种犯无因过,第三种属于循环论证,也属于失败,属于没有意义的说法,比如:
唯心论和唯物论的辩论,问“世界的实质是什么?”,唯物论的回答“世界的实质是物质。”
唯心论的就说“物质是什么?”唯物论回答“是客观存在的被认识的对象。” 唯心论继续问“认识的主体是什么?”唯物论回答“认识的主体是意识”。 唯心论继续问“意识是什么?”唯物论回答“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物质(马可思语)” 唯心论继续问“物质是什么?!” 这就成了循环论证,譬如先有蛋还是先有鸡,就没有意义了,所以在这里唯物论是失败的一方。
其实唯物论这一套非常简单,非常容易破(科学不等于就是唯物论,科学家不是唯物主义者多得去了,像牛顿等人就不是什么唯物主义者),唯物论大多就是无因论犯无因过,或者会犯无穷过,比如他们也认为外星人创造人类,那么外星人又是谁创造的?这就犯了无穷过。
若说是进化而来的,那么人是猴子进化而来,猴子是草履虫进化而来,草履虫是地球初生的时候不断放电产生的氨基酸,蛋白质而来,那么地球为何初生?这就犯了无因过了,因为没有原因无缘无故的就产生了宇宙产生了地球了。
上面那个例子在逻辑上他们唯物论就犯了循环论证,其义都不成立,所以现在明白为啥全世界除去少数特别的国家,其他的国家大多有宗教信仰的占多数了吧?你不信不代表你就聪明,很可能你的“聪明”只是被别人洗脑的结果。
癸二 结破
原文-- 如是等种种因缘,当知万物非自在生,亦无有自在。如是邪见问他作,故佛亦不答。
这里龙树菩萨就总结说,经过前面反复的辩证,我们就应该明白一个基本事实,根本就没有造物主,不论唯心主义者(唯心主义有很多种,信仰有个造物主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者,平常佛门外道比如印广那样的讲什么众生共用如来藏,还有慧律讲师父台上讲法的心,你台下听法的心就是真如,还有什么打坐到一念不生就是真如,还有讲什么三魂七魄讲灵魂,以及什么藏密伪佛教的中脉明点等等,这些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者,只不过有些比较特别,比如古印度的数论外道,说什么神我发出需求,冥性创造世界人类,这个属于即是客观唯心论又是主观唯心论),这里破造物主主要是破的客观唯心论,主观唯心论的错误我们在前面已经讲了很多了,可能绝大多数人还是不明白,不明白很正常,因为没有断除我见,不是须陀洹嘛,当主观唯心论换一种说法就又会信了,也没有关系,佛法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终究有一天会证须陀洹果的,到那个时候不论是主观唯心论还是客观唯心论,不论是阶级唯物还是机械唯物都迷惑不了你。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破唯心主义?破唯物主义?因为一切存在其实就只有色心二法,心法上执实就成了唯心主义者,这样的唯心主义有两种,一种是主观唯心主义比如说执我能见闻觉知的功能,在这个前提下建立灵魂,佛门外道的“真如”,印广的“如来藏”,尼采的意志决定论,孟德斯鸠的“我闭上眼世界就没有悬崖”等。一种是客观唯心主义,比如基督教,印度教等等,所谓客观就是自己有或者没有灵魂,还有个外在的上帝梵天变现世界,上帝梵天等有创世的功能,考察这个客观唯心主义是把创世神拟人化,本质还是建立在自己有见闻觉知有心的前提下的,其实这些人都是认妄(心)为真。 而唯物主义就是执物,他们认为外在的山河大地是真实有,一切物质的都是真实有,心识不过是一种特殊的物质,但他们不承认有第一因,所以他们讲奇点大爆炸讲什么或然率,在这个角度去讲就产生了机械唯物论,也就是进化论这样的,世界就好像一台机器一样的不断的运作,在这个基础上把这一套运用到社会国家人群上来就称为阶级唯物论,阶级唯物论是个什么东西就不用我解释了吧?这些人都是迷己逐物。 通过我们的表述就是要大家明白,不论是主观的见闻觉知心识还是所谓客观的山河大地物质的全部都是毕竟空的!
总而言之,学佛起码要有一个基本认识,什么是唯心主义?什么是唯物主义?佛教为什么既不是唯心主义也不是唯物主义,这一点应该是起码的认识,这些之所以不对,是因为他们完全是遍计所执,在五蕴的基础上非常计常,非乐计乐、非我计我、非净计净产生的,那么有没有个非呢?也没有!如我们前面讲的,没有钱就是没有钱,绝对没有一个“没有钱”存在,所以般若讲什么?般若就是破一切遍计所执,不论是执实还是执虚都是遍计所执,不论是执空还是执有亦是遍计所执,然后你一念不生不分别更是遍计所执!所谓虚妄分别遍计所执破了,那么在依他起上就能显示圆成实,俗话就是说,你就开悟了,没有破遍计所执是绝对不可能开悟的(或者也有可能在建立阿赖耶识教的前提下听开悟的人明讲密义,但这没有任何智慧的提升,降伏不了任何烦恼)。
那么龙树菩萨就总结说,没有什么大自在天(当然上帝之类的也不可能有),没有这样的造物主,没有的东西还有他叫什么可说?正因为根本就没有,所以当外道问佛“苦自作,苦他作?”佛不回答,这里的他(造物主)根本是不存在的,怎么回答?不存在的东西,就不能说有说无,你说无,既然不存在本来就是无,本来就无就没有一个“无”存在,说无这就是戏论,你说有,更是戏论,显然说有不是事实故。
这里已经破尽了自作和他作两种了,后面就不会再讲,但我想再说一下自作的问题,因为现在大陆佛教界几乎找不到一个两个须陀洹出来,普遍连初级水平都未必有,末法时代邪见又是铺天盖地,不是普通学佛人是如此,很多所谓的大法师都是这样的,所以在自作的问题上再来谈谈这个“灵魂”,佛教不承认有灵魂,如果有那也仅仅只是存在于凡夫们的遍计所执也就是虚妄想象上有的,也就是讲灵魂(如慧律,净空,印广等人讲的所谓的“真如”本质也是我见,因为他们把意识心的变相或者意识本身当成了真如了,堕在五蕴中了,这就是非常计常,所以是我见,我见就是遍计所执)。
为什么没有灵魂?因为佛教的理论下根本不需要这样的假设的存在,譬如你晚上做梦,是跑着进入梦乡的?是走路进入梦乡的?是你的灵魂进入梦乡的?都不是对不对?那么生有,本有,死有,中有也是这样的,就是在真如的前提下的一个循环,不需要有灵魂这种假设存在才有这个循环,而当你顿悟的时候你会发现循环也是假设的,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
辛三 破共
原文--- 共作亦不然,有二过故。
上面我们分析了外道的造物主论,也就是他作是不可能的,没有造物主的,之前我们也讲过自作也不可能的,根本就没有自的,所谓没有我的。当然说他作这里的“他”是这个事情成立的因缘(不是这个事物所需的缘就不是“他”,跟此事物毫无关系故),比如这张桌子是木头钉子等因缘和合而有,是这里的缘(他)来作的也是不对的,因为桌子就是木头钉子等众缘和合而有,桌子并不是离木头钉子之外还有一个桌子,木头钉子对桌子就是自不是他,就没有他,当然也不可能他作。
他作不可能,不论这个他是组成这个事物的缘还是说外道建立的上帝大梵天之类的他都是不可能的,前面已经广破了。
自作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就没有自,譬如孩子还没有出生,就没有孩子,就没有自,换一个角度讲既然这个事物存在那么就有自,有自为何还要自作自?如果这个事物不存在就没有自,没有自如何自作?
自他都不成立如何说共作?共是说的自和他,自他不成立,譬如张三和王二麻子都存在的,才可以说这两人共作某事,现在是张三和王二麻子都不存在,如何说他们共作某事?就没有共。
辛四 破无因
原文-- 众因缘和合生,故不从无因,佛亦不答。
中观有句偈子很有名,所谓“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这里的“不无因”就是讲的从因缘而生的意思,我们不论是讲本心的种子,还是讲爹妈,还是讲四大,都属于促成这个事物(孩子)产生的因缘,因也可以是缘,于是我们去寺庙就看见门廊上两个字“缘起”,缘起就是不无因,不无因就是缘起,诸外道辈以及佛门外道等讲什么“空性”他们就是否定了缘起,因为他们理解的空是对有说空,这儿有张桌子,他们给你胡乱分析一通,这个桌子是“空”!这就是坏了缘起了,所以龙树菩萨又说“大圣说空法, 为离诸见故 若复见有空 诸佛所不化”。
万事万物我们看见的一切,过去,现在,未来一切存在都是因缘生的,没有谁见过某事某物是无因无缘就存在的(当然你会说虚空,但虚空是色边色,由物质显示哪儿没有物质故名虚空。你说无为法,无为法是有为法的真实性,我们前面讲了很多了)。如果无因能够生,那么虚空就应该突然跳下来一个人,还要妈妈生干嘛?那么虚空就能顿生万物,不需要因缘满足嘛,岂不是顿生?那么世间相就错乱交杂,既然如此我们开车在路上好好的突然虚空出现一个大粪坑,我们就掉进去了,顿生嘛,如果没有因就不能规定一定生什么一定不生什么,对不对?那么种西瓜结芝麻,事实上不会这种事情,所以一切存在毕竟是因缘生,因缘生所以性空,讲性空就是讲因缘生。
唯物论这些外道的错误就是否定诸法因缘生,否定因,比如他们说人是猴子进化的,猴子是草履虫进化的,草履虫是最开始地球是特别的环境放电,无机物成了有机物,乃至宇宙是奇点大爆炸,那么奇点为何要爆炸?奇点又是从哪儿来的?他们这种说法不过是把无因论搞得更复杂了,本质还是无因论的。 如藏密格鲁派等讲断灭空无,一切都空,所以很多所谓学佛的说,哎呀,你看我吃肉喝酒没有关系,因为我证了“空性”!这样说的都是地狱种!他们否定了诸法因缘生了,而恰恰所谓是有诸法因缘生所以才讲空性,不是离因缘生之外有个什么空性!
佛教不讲无因论,佛教讲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这个是佛教的总纲,所以佛当然不讲无因论,佛陀屡次讲过无因论是大邪见!世间宗教,比如基督教,婆罗门教等等也不是无因论,他们的第一因是上帝或者大自在天,在都不是无因论这一点上,所有宗教都是一致的,所有科学哲学也是一致的,只是说这些宗教把这个第一因给搞错了,因为遍计所执的缘故,虚妄想象一个上帝,大自在天之类的来作第一因,正因为这样所以外道问佛“苦自作,苦他作”,苦非自作,非他作,但苦又不是无因而来,是因缘生故,所以佛陀不回答。
就比如说我们的存在,是自己造的自己?显然不是,是爹妈造的我们?显然也不是,如果是爹妈造的话,也没有见当妈的在孩子怀着的时候天天捏孩子的鼻子捏眼睛啊,不是自作,不是他作,当然更不是共作,却也不是无因作,不是自不是他非有,不是无因就非无,非有非无当然就默然,二俱有过故!
庚三 总结非论主
原文--- 是故此经但破四种邪见,不说苦为空。
龙树菩萨就总结说,你们小乘(说一切有部)说这部经,外道问佛,佛不回答是因为佛陀要遮止外道,你们说是为了防止外道起无谓的争论是错误的,真实的道理如我说的这样,是通过默然让外道明白真实的义理(所谓诸法从本来非空非有,非空是因缘生故,非有是讲非自非他非共故)。
这个真实的义理好不好理解?就这么一段话,我们讲了一个多月了,每天晚上讲,是不是?所以佛法不是那么简单的,你认为简单百分百你理解错了,只有凡夫外道才“了解”佛法,因为他们啥也不懂,自以为懂,乱说一通。
所以这本经破四种邪见,破自作,破他作,破共作,破无因作,又因为无因是不能有,所以苦不是断灭空,非有非空而显中道!
己三 申经意 原文--- 答曰:佛虽如是说从众因缘生苦,破四种邪见,即是说空。苦从众因缘生,即是说空义,何以故?若从众因缘生,则无自性,无自性即是空。
所谓中道并不是有一个中,更不是南怀瑾辈讲的所谓中庸,中庸是说为人处世谦和不偏执,而中道的意思是不着空也不着有,我们讲十二门论讲到现在,但凡是认真看的人就明白,不但破有也破空,更没有一个所谓的中,举要言之,说空说有,但有言说都非关实义,佛陀依三性讲法,所谓遍计所执性,依他起和圆成实,凡夫众生都在遍计所执中,之所以遍计所执就是因为无明,破遍计所执就是破凡夫众生的无明,而遍计所执就比如凡夫众生的唯物论,唯心论,有,无,增,减,生,灭等等,遍计所执不破就没有办法在依他起也就是因缘生的基础上亲证圆成实,遍计所执所谓神我论,唯心唯物等等虚妄分别从何而来?不就是从因缘生的基础上而来吗?那么圆成实所谓证真如就是在因缘生上离遍计所执,既然遍计所执是真的有,不然凡夫不应有苦(凡夫是因为无明所以遍计所执,没有遍计所执凡夫不都是圣人了吗?遍计所执肯定有啊,我们刚破斥的唯心主义,唯物主义不就是吗?),圆成实又怎么会没有呢?肯定是必然有的。
那么那些诽谤佛教教义说一切皆空的对不对呢?当然是大邪见,完全是一塌糊涂的啊,他们否定了凡夫众生有遍计所执,又否定了现可见的依他起因缘生的一切法,更否定了依他起上离遍计所执而显示的真如也就是圆成实,就使得整个佛教教义荡然无存,这个就是无间地狱业,所以我们讲十二门论才会翻来覆去的申明这一点,我们讲的空不是凡夫认为的空,此空是不可名而强名为空!因为遍计所执离所以强名为空,并不是他们认为的断灭空,这一点一定要明白! 凡是认真从开始就听我讲法到现在的,就明白我有时候讲毕竟空,有时候在讲中道非空非有,我讲毕竟空的时候就是说遍计所执是毕竟空的,比如生,灭,去,来,有,无,空,有等等。我讲非空非有的时候是讲的依他起的事物,也就是因缘生的事物,所谓非空是因缘生真的有,非有是说的非自作,非他作,非共作,非因中有果,非因中无果,非因中亦有果亦无果。这一点学习中观一定要明白的。
这里龙树菩萨再次重申,佛陀讲因缘生法,不论是我们的身体,还是我们的精神比如感受思想等等都是因缘生的,因缘生的东西就不是自作也不是他作,更不是共作,绝对也不是无因生,如客观唯心主义讲“他作”所谓上帝,真主,大梵天是错误的,讲所谓“道”“神我”“冥性”也是错误的,如主观唯心主义讲“自作”所谓灵魂,藏密外道的中脉,明点,佛门外道的“一念不生就是真如”,也是错误的,自他不成立当然就没有共作(唯心论大多属于在能边上的遍计所执,唯物论大多属于在所边上的遍计所执),但必然是因缘生(唯物论就是无因论,他们绕一大圈其实还是否定因缘生的),所以绝对是不无因!
你说空就坏了因缘生了,坏了不无因了,你说有就坏了毕竟空就是遍计所执了,你就成了自性见外道了,所以非空非有。
你说生那么从何生?从自生?从他生?从共生?除开自和他就没有了啊!现在既不是自生也不是他生更不是共生,因缘生故!那么你说生从何生?你说灭?生既然无所生,又如何灭呢?再说灭存在还是不存在?如果存在那么离此法之外就别有灭法,你如何证明?你说一切都是不存在,既然不存在又如何见诸法会灭?所以非生非灭。
你说有来有去?譬如树上本来没有鸟,从别处飞来一只鸟我们可以称为来,那么诸法因缘生,譬如我们从爸爸来?从妈妈来?从地水火风来?你见到怎么来了?你说去,有人本来在房间里面,后来他走出房间可以称为去,考察我们除去五蕴别无实物,又如何去呢?
丁三 结齐
原文---如苦空,当知有为、无为及众生一切皆空。
这里龙树菩萨进行总结,讲了这么多,从各个方面破邪执,比如唯心主义的邪执,唯物主义的等等(一切遍计所执不是能边就是所边的,所以破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就一切尽破了),总而言之,就是阐明有为法空,有为法空,无为法亦空,因为由有为显示无为故,有为无为皆空,则一切皆毕竟空!
丙三 观时 观三时门第十一
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过程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也就是讲所谓时间的本质是来源于精神和物质,精神(心以及心所有法等)和物质都是无常的存在,所谓变化运动的,那么对于这种变化运动就有一个参数,就比如我们平常说的几厘米,几米,那么在时间上就有从很小的单位到非常大的单位,佛教对于时间的界定非常多,其中最短的是一刹那,一刹那约等于一秒钟的三分之一,久的就说大劫,一大劫到底有多久呢?大概是数千亿年为一大劫(但大劫有多种,平常讲都是以火劫,太阳系从生到灭为大劫,实际上还有依水劫和风劫为大劫的,一个风劫是银河系从诞生到毁灭的时间),乃至非常久的所谓阿僧伽劫,阿僧伽是不可数的意思,那么阿僧伽劫就是非常久的时间单位。不论是一刹那,还是一劫这些单位总名为“时”,此时不是彼时,此时到彼时中间是有间隔的故名“间”,这就是时间。
通俗的定义不论怎么样的时间单位都称为“时”,不论说一刹那还是一大劫都属于时,在这一点上一刹那和一劫并没有什么不同,年和月和日也没有什么不同,都是时间单位。在就别义来讲,分门别类来讲,那么每一个时间单位都是不一样的,就有很多种,刹那,秒,刻,点,月,日,年,季度等等,那么今日不同昨日,今年不是去年,清代不是明代,现在不是民国,每一个时间单位都有一定是时限,就是说必然是有前后来去才有时间可讲,是相互成立的,比如说现在九点钟,九点是相对于前面的八点来讲也是相对于后面的十点来讲的,离开前后九点就不能标度时间也没有意义了,每一个时间单位都占据时间的位置,每一个位置和其他的时间位置都是联系的。
不论是多么久远的时间,或者是多么短暂的时间,因为时间和时间的彼此联系的,是彼此成立的,所以任何一个时间点,哪怕你说一刹那,你说一劫,都是有过去,现在,未来的,这样这个时间单位才能够成立,所以在佛法上就说三时,过,现,未,所谓过去,现在,未来。佛教通常都讲三时,或者称为三世,三世一般是说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但实质上这过,现,未是来标度任意短的时间和任意长的时间的,这样就称为三际。有没有其他标度?当然是有的,比如也有地方说二时,只讲过去现在,也有地方标度一时就是讲现在,也有标度为十世的,为什么要标度十世呢?因为佛教认为每一个时间点之所以能够被标度是因为有过去,现在,未来,那么过去能够被标度也有过,现,未,现在能够被标度也有过,现,未,未来能够被标度同理,这就是九世,当你想象或者说起过去和未来,或者就说现在(你的认识是不可能离开现在未来和过去的)。不论怎么样这些都是认识的对象不离认识本身而有,而你当下的认识是刹那生灭的,所谓一念中的,九世加上这一念就成了十世了。
有时候说二时,不说三时,有三种情况是这样讲的,一他们是说有过去,现在而没有未来,比如种地,现在这棵白菜能够证明过去存在,过去不播种怎么可能现在这儿有棵白菜?现在能证明过去,证明不了将来,将来是一个未知的变量故,也许你不种了呢?
二如西方哲学家柏拉图是讲的有过去,未来而没有现在,柏拉图认为现在刹那变化,当你说出来现在这两个字,甚至你想到这两个字的时候已经不是现在了,那不就证明根本没有现在吗?
三:有现在,未来而没有过去,为什么这么说?你翻箱倒柜能够找到一个东西是过去?过去就是说现在已经不存在的才称为过去,如果现在还存在就证明是现在不是过去,譬如你去荒山野岭挖出来一块恐龙的化石,这个化石只能证明现在这儿有块化石,不能证明现在还有恐龙(过去),那么你挖出来这块化石,不管你是扔掉还是拿去卖,你总要处置,就算你一直拿在手里那也是你对于这个事情未来的处置,你处置肯定是必须的,那么就证明必然有未来,所以现在和未来是有,过去是无。
我们上面讲了三种,也就是讲有些人认为只有过去和现在的,有人认为只有过去和未来的,有人认为只有现在未来的。这都属于立两世的,还有只立一世的。
有人认为只有过去而没有现在和未来,这就是婆罗门教的宿作外道,中国古来也多的不得了(藏密外道有些派别也是如此,如米勒日巴消所谓的业障,天天累死累活的自我折磨,修了房子拆掉,拆掉又修,他的出发点就是宿作),认为一切都是定数,所谓定数就是讲现在和未来的境域都是过去世所作的定业,所谓“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你积德行善修行是没有意义的,你唯有苦行自找苦吃自我折磨才能够提前把这个该吃的苦了结,你才能够解脱,婆罗门教中的宿作外道也是推行苦行的。
第二种立一时的也是外道,就是唯物论的,唯物论在印度古代称为顺世外道,在我国古代称为杨朱学说,唯物论就认为只有现在,没有过去未来,也就是没有过去世,未来世,只有现在世,比如一些佛门外道就说“活在当下”,这样讲就是舔唯物论的浓痰罢了,连柏拉图都知道所谓“活在当下”是讲不通的,在世间哲学上都不成立,遑论出世间法?
第三种立一时的也是外道,就是伪佛教藏传佛教的时轮派,这个外道本来是婆罗门教后期产生的,也就是他本来是印度教的,后来印度佛教后期衰微侵蚀进入佛教,就称为“时轮金刚法门”,他们这些佛门外道认为只有未来,没有过去和现在,未来大家都会进入子虚乌有的所谓“香巴拉国”真正的生活,其实这个只立未来不立过去和现在的,基督教伊教大概也类似,未来升天或者下地狱都是永恒的。
总而言之前三种立两时的大多属于世间哲学家,立一时的基本上都是外道讲的,在正统佛教来讲是立三世,所谓过去,现在,未来,之所以要这样讲,是因为时间是参数,是就精神和物质变动的一个参数,本身是假立的,比如你用尺子去丈量桌子,这个过程只有尺子,你,桌子,绝对没有一个“厘米”真的存在,“厘米”只是一个参数,时间也是如此,因为不论是器世间还是有情世间都是变动的,为了表示这种变动假立时间,正因为是假立的,为了表达测量的方便,譬如阿拉伯数字一样就有一二三,一二三是相对成立的,那么时间来讲,去,今,来也必然是相对成立,互依而立,所以如果不建立时间当然就无所谓,如果建立就必然有过去,现在,未来,不能只建立一个或者两个,这三者是互依而成的。
讲三时要明白一点,三时有很多分类,比如世界来讲有成,住,坏,空,有时候把坏算在住就成了三个,分别是成,住,空,乃至我们讲色法有色法的三时所谓成住空,心法有心法的三时,有生住异灭,把异算在住中,就是色法心外的三时就成了生住灭,生为过去,住为现在,灭为未来、一念法上也有三时,所谓率尔心。寻求心。决定心,这也是三时,在龙树菩萨这本十二门论中所谓的三时主要是讲的因果上的三时,所谓过去,现在,未来。
那么为什么要讲这一门呢?第一:因为前面十门都是破空间的,我前面也讲过了,凡是存在的都是在一定的时空之内的,比如这个苹果,它有体积有质量有样貌的,那么就是要占用空间的(任何一个物质的就必定有长宽高等标度,而既然有标度就证明占用空间,空间是不存在的,存在的是物质,是物质存在所以有长宽高的空间标度,而不是有空间标度所以有物质,所以当我们破尽物质了,那么空间也就被破了),哪怕你说天上的浮云那也是要占用空间的,小到电子也是如此的,占用空间就必然有时间的限制,因为万事万物但凡是存在的(占用空间的),就必然是因缘生的,是因缘生就是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的,就好像河流一般是变动的就是无常的,是无常的那么就有时间的界定,所以万事万物因缘生故,因缘生故是无常,是无常故必然是在一定的时空之内的。
那么万事万物都是在时空之内的,我们的语言文字是来表示什么?当然是来表示存在,即便现实中不存在比如兔子的角,乌龟的毛,但你能起言说证明是存在于你的言说你的想象上的,既然存在于你的言说你的想象上,你占用空间吗?那么也是在时空之内的,哪怕就是无色界天,他们没有身体,但他们也有境界有寿量,也是在时空之内,所以在正统佛教来讲,思想言说的规范,永远被时空所限定,你就说不出来想不到一个超时空的东西出来。那么你想不到说不出超时空的东西出来,就证明什么?就证明你是生死凡夫。生死就是时空故,时空就是界限故,那么要亲证一真法界,要圆满如来法身怎么办?所以一定要打破时间,空间的观念!
前面十门讲什么的?就是讲有为法的体,相,用全部空寂对不对?比如讲体就是因缘生,因缘生就无自性,有自性不需要是因缘生,无自性就无体。讲相所谓相本质就是生住灭相,可既然生住灭相是存在的,那么生也应该有生住灭,住也有...分析下去就犯无穷过,所谓有为法不应该有相可言可说,所谓用也就是作,我们讲了自作,他作,共作都不可能的,但又非是无因,所以非有非无。有无皆了不可得,当然是毕竟空。
这样分析下来乃至极微也就是原子电子都是毕竟空的,不可得的,这样就打破了凡夫俗子们对于空间的遍计所执,既然有为法毕竟空,那么还有什么空间可言可说?
空间的遍计所执破了,时间的观念还没有破,时间的观念没有破,时空是一致的,没有离开空间的时间,也没有离开时间的空间,因为存在即是因缘生,因缘生就必然是无常,无常就可以用时间来标度,所以空间就意味着存在,不存在就不占用空间,当然就无空间可说,破了空间那么当然应该接着破时间的遍计所执,又因为前面十门只是静态的观察这个存在是空是有的,而我们说存在的任何东西,包括地球太阳系遑论人类都是无常,实际上是运动的,有人看过前面龙树菩萨讲的就明白固定的物体是毕竟空的,无体,无相,无用故,但运动的物体是有是无?
有一些世间聪明人,他们看了佛教讲的般若会认同物体本空不可得,但他们会认为所有的存在的只是一件一件的事情,比如会认为电影是假的,电影中的人物山河大地当然都是空的没有的,但你不能说胶片是不存在的?胶片既然存在一秒钟二十四个格子,那证明这个放映的过程就是真的,既然是过程那就说明时间是真的,为了破这一层妄想所以要破时间相,当然能想到这一步的在世间法上都是很聪明的人了,一般人根本就不会从这个角度去遍计所执。
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诺贝尔奖得主亨利·柏格森,他在哲学上的造诣非常高可以说和罗素等人齐名(当然你会说讲哲学干嘛?哲学家也是佛教普度的对象,而且在逻辑学上这个世间没有人比哲学家更懂逻辑)。柏格森就认为有时间但没有空间,他认为所谓实物也就是对于空间的感知,这本来就是来源于心理的,当心力薄弱的时候,会觉得有物质,当心力增强的时候,实际上并不存在物质,为什么这么说呢?人类接触到物质的时候感觉很真实,可你对于物质产生认识,进行分析的时候,想象的时候请问你所分析的物质,想象的物质是真实的物质吗?肯定不是啊,你接触到这个物质之后,你认识到存在这个物质,这已经是分析认识想象的结果了,并不是所谓的“物质”,所以他认为所谓的物质不过是心力的投影而已。
正因为这样所以他认为只有心的相状连绵不断的,仅占有时间而无空间之位置,你所谓的物质空间不过是心力的投影。
十八世纪的哲学家康德,就是我们前面介绍过的提倡“先验哲学”的康德,他除了打得唯物论毫无招架之力的(但我国教学很少提到他,什么原因你懂的)“先验哲学”之外,他还认为时间和空间都是不存在的,所谓时间和空间不过是思想上画出来的两条线路而已,是思想上的假相,为什么这么讲呢?譬如一朵花里面有一只蜜蜂,你走哪儿过,去摘那朵花,在这个时间发生以前其实是没有时间空间的概念的(你在哪儿出现的时间并不是接下来发生事件的时间),因为还没有出现“事件”,当你摘那朵花被蜜蜂蛰了,事件产生了,于是就有了你被蛰这个事件,事件产生了才有了空间的感知,时间的感知,也就是说万事万物不是本来就有,是你去关注才会有的,当然这样说来时空都是假像,存在的不过是极为单纯的心和物而已。
这两人的学说在世间法也就是哲学上已经登峰造极了,康德的思想深深的影响了爱因斯坦以及后来的量子力学,但在佛法来讲还是不得其正。
如柏格森和康德这种在世间法上了不起的人,鼎鼎大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科学家(你没有听说过很正常,因为这两者都比较偏向唯心主义哲学,你要明白我们这个地方是马的阶级唯物论),他们就是迷于有真实的时间,如柏格森说现实是内心的投影(这个跟佛教的唯识还不一样),所谓的投影譬如放烟花,你看见的烟花和你内心的烟花是不同的,所有的一切都譬如放烟花的一样,刹那刹那的生灭,刹那刹那的在你的内心绽放,所以没有真实的物质,但有真实的时间,刹那刹那不就是时间的转变吗?那么在柏格森来讲时间当然真实存在。
在康德来讲事件没有发生就是薛定谔的猫一样的(薛定谔是受康德的影响),这只箱子里面的猫或者是活着的或者是死的,他们认为既是死的也是活的,所以称为叠加态,当你打开箱子,事件发生了,有了时间和空间,那么这只猫不论是死还是活,是在你打开之后事件产生才有的,所以事件发生就有时间空间,他当然认为时间也是真实存在的,不过是在事件产生之后,而事件的产生来源于你的关注,譬如量子力学一般的。
一般世俗的人当然没有他们思考得这么深,一般的人就浑浑噩噩的,活在当下,抓住未来,穿越过去,都是愚痴人。
其次前十门破因前果后,还记得吗?破了因中有果,因中无果,因中亦有果亦无果等,也破了果因同时,外道讲果在缘中这个也是破的,可以看看我前面讲的,总而言之就因果来讲,前面破要么是讲因在前果在后如种地,要么破因在缘中,所谓因果同时。这里破时间,主要是破果在前因在后,破果能继续为果,当然前一个果为后一个果之因,那么前一个果就在后一个果之前,在时分上讲过去,现在,未来,果也有三世,所以这里是中观三世。
前十门主要是讲法我为空,那么法我就是所观,龙树菩萨的空观为能观,这里开始讲能观所观皆空,实际上当然人我本空,并不是破才空,很多初级学人学佛他们对于佛法有恐怖,认为佛法让他无我了,其实他本来就是无我,学佛不学佛都是无我的,所以他们这些凡夫不了法无我性执为实有我而生恐怖,为了让他们生起正见,就假立有能破,实际上能破所破空寂的,空观也是空寂的,是没有能破所破的,能破所破不过是假施设的。
丁一 唱起 原文-- 复次、一切法空,何以故?因与有因法,前时、后时、一时生不可得故。如说:
复次是呼应前面的,复次就是继续讲的意思,继续讲时间也是空寂的,这里讲“因与有因法”,这里说的因是讲的能生果的,比如花生种子在地里面能结花生果,花生种子本身也是花生果,但花生种子在这里是因,能生花生果的因,花生果为因,但结出来的花生果又能为后法之因,比如花生果留为花生种子,又能成为再后面的花生果之因,所以这里讲,因与有因法,也可以称为,果与有果法。
丁二 偈释 戊一 偈本 原文-- 若法先、后、共,是皆不成者,是法从因生,云何当有成?
这里讲的先,就是平常人认为的先有因后有果,如种地一般的,先有西瓜种子后有西瓜,这里讲的后,就是讲因在后果在先,比如说西瓜种子结西瓜,西瓜成熟西瓜籽又继续留种,为后面的西瓜之因,那么西瓜籽(因)是在前面的西瓜(果)之后的,这样就是因在后果在先了,这里的共是讲的因果同时,比如我们拍手,拍为因响声为果,这就是共了,你一拍手就有音声,音声和拍手就是共,同时发生的,并没有先后可讲的。
以上只是凡情俗见,为什么呢?因为因果为果是相对成立的,在因位的时候并没有所对应的果法,所以因对谁之因?比如西瓜种子结西瓜,所以西瓜种子才成立为因,但在西瓜种子的时候并没有西瓜(果),既然无果,因不成立,譬如没有儿女就没有妈妈,所以平常讲的西瓜种子为因是不成立的,当西瓜成熟的时候,之前的西瓜种子早就没有了,那么果是谁果?因没有了,果也就不成,所以龙树菩萨就说,讲法从因生,所以就没有成还是不成可说可讲。
戊二 释文 己一 正释偈本
原文---先因后有因,是事不然。何以故?若先因后从因生者,先因时则无有因,与谁为因?若先有因后因者,无因时有因已成,何用因为?若因、有因一时,是亦无因,如牛角一时生,左右不能相因。如是因非是果因,果非是因果,一时生故。是故三时因果皆不可得。
上来龙树菩萨先破先因后果,他就是说先有因后有果,那么先为因的时候并没有果的,比如我们前面举出来的西瓜种子的时候并没有成熟的西瓜(果),如果已经有西瓜显然不需要种,既然需要种,那么就证明西瓜种子的时候是无西瓜的,那么怎么能够说西瓜种子为因?西瓜为果?
再譬如女性生孩子,女性为因,孩子为果,可没有结婚之前这个女人并没有果也就是孩子,所以女性为因孩子为果是错误的,如果你说妈妈为因孩子为果,既然已经是妈妈了就证明已经有孩子了,如何还说女性为因孩子为果呢?不也是错误的嘛,所以先因后果是错误的。
那么有些人又说先果后因,他们讲果是先有的,如种西瓜一样的道理,西瓜种子结西瓜(籽),西瓜(籽)又为后面的西瓜之因,那么西瓜(籽)就成了前面的果后面的因,西瓜(籽)对前为果,果就在前,对后为因,因就是在后。那么既然是先有果后有因,因果是相对的,有因才有果,既然先有果,那么后面的因是用来干什么的?这个因就不成立的啊,所以先果后因这种说法也是不符合道理,也是不成立的。
那么讲因果同时如拍手成立不成立呢?龙树菩萨就说如果因果同时的话,也是没有因的,就譬如牛有两只角是同时生的,又譬如拍手和声音是同时产生的,那么就说明因非是因,果非是果了,一时生就没有先后,如何又说因为能生,果为所生呢?譬如妈妈跟儿子同年同月同日生,这个妈妈是无法成立的啊!
所以三时因果皆不可得。 在三世因果的角度去讲,过去世的造作为因,现在世的异熟果报为果,比如生在富裕的家庭,或者生来贫贱就是异熟果报,有两种业导致的,一种是引业,一种是满业,所谓引业是过去世造作的重大的善恶业行,比如长期持五戒这就属于重大的,导致这辈子成为人,还有其他的业,比如某年某月去布施乞丐,某年某月看见人家法布施认真学习点“赞叹随喜”,这些相对于引业来说不那么重大就属于是满业,这些业就使得他这辈子成为人的基础上经常发点横财,或者长相非常端正,或者身体健康,就好比我们在白纸上画画,引业就是大致的轮廓,满业譬如在大致的轮廓上添色彩一般的道理。
但在第一义角度来讲也是毕竟空的,既然过去世的造作为因,现在世的异熟果报为果,可异熟果报现行比如我们现在,请问过去世又在何处?早就没有了啊,譬如西瓜长成,当初的西瓜籽这个因早就没有了,没有的如何说是因?再说当初造作善恶业行的时候,并不见果,这个因又是谁的因?那么你说既然因和果不成立,那么我们讲因和果同时可以不可以?譬如拍手,拍为因响为果,这样也是不成立的,譬如儿子跟妈妈同年同月同日生,儿子就不成立,妈妈也不成立了,因不成立,果也就不成立了。 那么般若在讲一切皆空?当然不是!般若在讲依此正法文字悟入一切法无生,这个无生在法界的角度称为“真如”,在唯识称为“唯心”或者如来藏,在般若就是空性。
己二 外出内过
原文-- 问曰:汝破果法,三时中亦不成:若先有破后有可破,则未有可破,是破破谁?
反驳龙树菩萨的外道等听龙树菩萨这样讲之后,他们为什么要反驳龙树呢?因为他们相信时间真实有的,时间是依什么来建立?是依万事万物变化来建立的,那么万事万物变化的规律是什么?当然就是因果的,比如种植,三月播种十月收,比如谈恋爱生孩子,先结婚后有孩子,万事万物不断的变化就是依因果规律的变化,依因果规律的变化当然就有时间,龙树菩萨这里破了先因后果,先果后因,因果同时这就破了时间真实有,那么就证明时间是假立的。
学唯识的师兄只是知道时间属于心不相应行法,为什么属于心不相应行法?这是有道理的,很多人说不清楚,之所以不清楚,是因为你们没有学过中观,也就是说你们学到的东西少了核心的一部分(当然中观本身讲毕竟空,烘云托月,岂止破心不行应法,心法,色法,无为法皆破,皆成毕竟空,由破而显)。
计时间真实有的外道当然不会让龙树菩萨这样就破了,古今中外的外道都是一样的,他们没有出世间智慧,只有有修养没有修养的区别,我们这本十二门论讲记将来要是出版了,假如外道看了肯定气得跳脚,又无可奈何。
外道就反驳说,按照你这个道理,你的破斥也是不能成立的,因为你的破斥也是在三时中的,不是过去,就是现在或者是未来,如果先有可破的后有你的能破(比如先有外道的邪见,后有菩萨们的破斥,那么这样当然是先因后果),那么可破已经成立了,你破斥不就是可破的果吗?怎么能够说先因后果不成立?
再说如果破,可破一时,按照你的道理这样的情况下譬如牛角两支是相对成立的,那么说其中一只是因一只是果当然也不成立,可既然如此,那么你的破斥,可破也不成立,可破和能破是一时的缘故,那么就没有因果规则,如你龙树菩萨所讲,没有因果规则,你的破斥(能破)对可破(所破)也是不成立,因为所破为因能破为果故!
己三 内自免过 庚一 释过还过破
原文-- 答曰:汝破可破中,亦有是过。
龙树菩萨回答说,你认为我不可以破你的说法(外道执有因果当然有三时),但你是用我的说法来反驳我,外道讲倘若没有三时,因果的道理不成立,那么龙树菩萨讲的为能破,外道的为所破,外道的所破被能破破,他们就认为这样就是有因有果,外道讲的为所破(因),龙树菩萨的破斥为能破(果),但这样的因先果后不成立的说法是龙树菩萨用来破外道的,龙树菩萨先破外道的理论先因后果,接着破先果后因,因果同时,然后说皆不成立,外道认为既然皆不成立,那么他们是所破被龙树菩萨的能破所破,岂不是讲有因有果吗?因(可破)被果(能破)。
龙树菩萨说你们用我的逻辑来成立你们的说法,但你们否定不了我说的实质(所谓先因后果,先果后因,因果同时不成立),你们这样说并没有推翻我的论据,只是王顾左右而言他罢了,你们这么说不是就“不成立”来反驳,而是就这个辩论逻辑换成你们的来成立你们的缪见罢了。所以我讲的先因后果,先果后因,因果同时不成立,并不因为你们这样讲而受到影响。 很多不死矫乱外道(特别是打着学佛的旗号的更多)把菩萨们破斥他们的说法换成自己的说法来成立自己的邪见,这一点大家要明白,遇到这样的情况就说,你们是把我的逻辑换成你们的来破我,但逻辑是逻辑,事实是事实,事实不因为逻辑换成你们的就不是事实了。
也就是说正常的辩论应该是某人提出一个道理来,是就这个道理来反驳,比如某人说人是动物,那么反对的一方应该举出来证据反驳“人是动物”,而不是就方法逻辑换成自己的就可以成立自己的见解,比如说他们反驳你这个主语“人”,他们说也可以是猴子,上面龙树菩萨和外道的辩论也是如此的,外道并没有就“因先果后,果先因后,因果同时三皆不成立”这个论据来反驳,而是就龙树菩萨讲的辩论逻辑改了方向,就这个辩论来挑刺,看起来恍惚是以己之矛攻己之盾,但事实他们没有围绕对辩的一方所讲事实反驳,所以在严格的辩论中外道就是输的一方。
庚二 反成我义破
原文--- 若诸法空,则无破无可破,汝今说空,则成我所说。
龙树菩萨接着讲另外你们这样讲反而成就我的立义了,因为我说诸法空,所以我才讲的因先果后,果先因后以及因果同时的不成立的,而你们说的是按照我的说法就没有可破和能破(外道的说法是有可破和能破的,可破为因能破为果,他们反驳龙树菩萨的先因后果,先果后因,因果同时不成立就说如果按照龙树菩萨的说法就没有可破能破),事实上龙树菩萨就是讲没有可破和能破,因为我的立论是诸法空,你们用我的逻辑来反驳我,其实是成立我的道理的(外道问曰:汝破果法,三时中亦不成:若先有破后有可破,则未有可破,是破破谁?)。
庚三 不过加过破
原文-- 若我说破可破定有者,应作是难。
我们讲医生看病,对于病人才给药,让病人吃药,但不论是病人也好还是病也好跟医生并没有什么关系,医生不是病人,当然医生也不用吃药,龙树菩萨说,我之所以要破你们这些凡夫外道,是因为你们有遍计所执(有病),你们没有遍计所执,为什么要破你们呢?哪儿有好端端的人劝他有事没事吃药的道理呢?
当然如果我(龙树菩萨)有遍计所执,那么我也有“病”,我如果执有真实的能破所破(所谓因先果后,果先因后,因果同时),当然也是妄执,但我没有妄执,我是破你们的妄执(病),所以你们用我的说法来反驳我,哪儿有病人劝医生吃药的道理呢?所以你们的所谓反驳是不成立的,反而加诸到你们的头上了。
也就是说龙树菩萨从始至终是认为一切法毕竟空,当然就没有能破所破,外道认为既然能破所破不成立,那么岂不是说龙树菩萨讲的“因先果后,果先因后,因果同时三皆是空”也是空吗?这就对了,这就是龙树菩萨的意思。
也就是讲龙树菩萨立论的出发点就是一切法空,在这个出发点上大慈大悲建立语言文字来反驳外道的先因后果,先果后因,因果同时等缪见,但实际上一切法毕竟空当然破无所破,而外道不了这个真义,却认为龙树菩萨既然破他们,当然有能破所破就有因先果后,其实当然是没有的,因为龙树菩萨不过是巧立名言,方便建立,真实的意涵始终是一切法毕竟空! 但这个一切法空不是断灭空,因为中心在于“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又说“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外道讲的空是诽谤了不无因也就是因缘生了,所以是断灭空,而龙树菩萨的空是建立在因缘生上的,是即有即空,有是因缘有,空是性空,这两者不是一当然也不是异,是非一非异的关系,坏了因缘生就坏了性空,诽谤性空就诽谤因缘生。
所以他这个空是不可名而强名为空,强名就是假名,比如你的名字是张三,张三是假名,是在因缘生的基础上的假名,这本来是可以为之的,假名为张四也未尝不可,皆是假名故,龙树菩萨也是这个道理,在三时因果上假立有能破所破,实际上既然是假立,当然真实来讲是不可得能所的,而外道认为有真实的能破所破,他们不了解龙树菩萨的真义,就认为既然龙树菩萨破了“因先果后,果先因后,因果同时”,那么岂不是空?对的,因为皆是假名故,这正是龙树菩萨的意思。
己四 外更立法 问曰:眼见先时因,如陶师作瓶。亦有后时因,如因弟子有师,如教化弟子已后时识知是弟子。亦有一时因,如灯与明。能说前时、后时因、一时因不可得,是事不然。
外道显然还是没有明了龙树菩萨的本旨,但他们认为之前的反驳的确是就这个辩论的方式有异议并没有就辩论的理趣来反驳,所以他们这次用事实来反驳龙树菩萨的“因前果后,果前因后,因果同时不成立”,讲理趣就是讲事实,依事实来反驳龙树的说法,所以他们首先就说“眼见先时因,如陶师作瓶。”有眼见这个因才有所见的果,比如说我们要有眼识为因,我们才能够看得见桌子板凳,我们看得见桌子板凳为眼见的果,那么当然就是因先果后,再譬如制陶瓷的师傅为因,才有制作的陶瓷,有师傅在先,才有后来陶瓷的果,这当然也是先因后果,通过这两个例子,外道就说龙树菩萨讲的先因后果不成立是不对的,在眼见物这个事情上是先因后果的,怎么能够说不成立?
外道又接着反驳龙树菩萨讲的“先果后因不成立”,为什么讲“先果后因不成立”是不对的呢?因为在事实上譬如老师和弟子一样的关系,弟子本来就是存在的,比如我们去上学,我们本来就在的,那么就是讲果本来就是有的,但去上学被安排给某人教育,某人这个时候就是我们的老师,老师是教育我们的当然为因,这个时候因才建立起来,但果已经先有,当然是先果后因,假如没有弟子又哪儿来的老师呢?他又教育谁呢?所以通过这个例子就说明是有先果后因的,如何说不成立?
讲先果后因其实佛教也有讲,比如唯识就讲依现前果讲过去某事为此果之因,但这也是就世俗谛来说,就第一义谛来讲这也是不成立的,因为一切法毕竟空故。总而言之先因后果,先果后因,因果同时只能是在世俗谛成立,在第一义谛都是不成立的,但世俗谛和第一义谛非一非异,坏世俗就必坏胜义,毁谤胜义就必定毁谤世俗谛。
外道接着又反驳龙树菩萨讲的“因果同时不成立”,外道举出来的例子是譬如开灯,或者过去是点灯,你开就亮,不开就不亮,开和灯光是同时产生的,但显然开为因,灯光为果,你不开怎么会有灯光呢?你既然开就有灯光,岂不是因果同时吗?所以他们通过例子反驳龙树菩萨讲的“因果同时不成立”,他们认为是成立的,譬如开灯和灯光。
前面也有类似的例子,还记得吗?我们讲无性门的时候也讲过的,讲因中无果有果的时候,那个时候这些例子是做的生因,比如点灯为生因有光亮为所生果,而这里的例子是点灯为了因,灯光为了果,生和了是不同的意思,在佛法上来讲,对于语言要求非常严格的,生是从此有彼的意思,譬如有西瓜种子才有西瓜,西瓜种子是西瓜的生因,西瓜是西瓜种子的生果。
而了因,了果不是这样的,了因,了果都是本来存在的,比如弟子和师父,就算没有师徒关系,他们也是存在的,只是建立师徒关系,就此为教育的人此为受教育的人,这个关系就了达了,而不是说弟子是师父所生的。我们继续讲下去所用到的例子都属于是了因,了果,而不是生因,生果,这需要注意,不然后面听不懂了。
己五 内更破外 庚一 破因先果后
原文-- 答曰:如陶师作瓶,是喻不然。何以故?若未有瓶,陶师与谁作因?如陶师,一切前因皆不可得。
针对外道反驳龙树菩萨的“因先果后不成立”,龙树菩萨就说如世间陶瓷师傅制造陶瓷瓶子,你们说制陶师傅为因,陶瓷瓶子为果,要有制陶师傅才有陶瓷瓶子,所以是因先果后,你们这个说法是不对的,因为制陶师傅没有制造陶瓷瓶子之前根本就没有瓶子,既然没有瓶子就还没有果,既然没有果那么如何有因呢?因是相对于果来讲的,譬如妈妈还没有生孩子,那就不能称为“妈妈”,同样的道理,既然还没有制作出来的瓶子,制陶师傅这个因也是不能成立的,既然不能成立,如何说因在先果在后呢?
也就是讲既然讲因先果后,那么属于因果的关系,就必然是有因才有果,有果才有因,而在制陶这个事情上,果还没有,那么因也就不成立,讲关系那肯定是两者之间的关系,一方根本不存在,那么就没有关系,所以因先果后是决定错误的,我们上面也讲过西瓜种子和西瓜的道理,讲因先果后也是错误的。
即便是后来制陶师傅制作了陶瓶,陶瓶为果,果已经有了,那么因也就不成立了,因是能生,既然已经生何用更生?
庚二 破因后果先
原文-- 后时因亦如是不可得,若未有弟子,谁为是师?是故后时因亦不可得。
外道说先果后因成立,他们举的例子譬如学生本来就存在,那么就证明果本来存在,后来学生找到老师从老师学习,二者关系建立起来,这样看来老师为教育之因是在后的,学生受教育但之前就存在当然是果,这样就是先果后因。
龙树菩萨反驳说,这样讲是没有道理的,所谓弟子是就老师来讲的,没有老师就没有弟子可言,这个是对因才有果的,在学生还没有进入学校之前,学生就还不是学生,老师也还不是老师,必须是孩子们进入学校受某人的教育才可以称孩子们是学生,某人是老师。因为这个时候两者才建立了关系,之前没有关系!之前没有关系,那么你们说之前的孩子们(后来的学生)是果,老师为因就是错误的,之前都没有关系如何说果先因后呢?
庚三 破因果同时
原文-- 若说一时因如灯明,是亦同疑因,灯明一时生,云何相因?
外道讲因果可以同时,他们举例譬如点灯如我们前面讲。
龙树菩萨破斥说你们讲的这个道理是不对的,因为犯了同疑因了,不确定了,所谓同疑因就比如讲有人说“此山有火”,为什么呢?因为看得见烟,但这个烟就是火烧起来的烟?万一是蚊虫聚集看起来像烟呢?万一是雾气呢?你调查过没有?这个“看得见烟”的烟你没法确定就是树木燃烧的烟啊,就成了同疑因,同疑因就不能作为真实的论据。
同样的道理外道说灯焰和明是同时发生的,灯焰为因,光明为果也是同疑因,你既然可以说灯焰为因,光明为果,我为什么不可以说光明为因,灯焰为果呢?没有光明你怎么看得见灯焰的呢?这就不确定了,所以外道说这个例子犯了同疑因就是错误的举证,那么反驳龙树菩萨的因果同时不成就没有道理。
丁三 结齐
原文--- 如是因缘故,当知一切有为法、无为法、众生亦空。
我这里继续说几句,很多人可能还是没有搞明白,为什么龙树菩萨破了先因后果,先果后因,因果同时,为啥就破了时间了呢?所以大家千万别动不动就说自己开悟了,连十二门论都看不懂不可能开悟的,十二门论,中论,百论这些是大乘佛教的入门书籍,进入内门的关键,这些看都看不懂,都不能结合事实来思维整体,就不要大妄语了。不是说谁谁去把善知识的著作看几遍然后复述几遍就算开悟,差得远呢(很多人就喜欢如来藏,如来藏的,那么中观根本不讲如来藏,你的意思是说龙树,提婆等人没有开悟?实际是你没有开悟,捋不清楚法性,法相,法界之间的关系)!
之所以破了时间是因为万事万物都是因果的相续相,所谓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的,比如有秦朝才有汉朝,有汉朝才有三国,有三国才有两晋南北朝,都是相续的,在世间来说就会讲秦朝为因,汉朝为果,没有秦朝怎么会有汉朝呢?譬如没有爹妈怎么会有孩子呢?爹妈不就是因,孩子不就是果吗?依这种因果是相续相就建立时间的概念,之前是民国时期,现在是共和国时期,昨天是二零二四年五月二十七日,今天是五月二十八日,明天是五月二十九日,那么是不是就有过去,现在,未来?依这个因果的连续相假立时间,当这种因果的关系被破了,是不是就破时间了?肯定啊!
有外因缘和内因缘,外因缘比如我们一般说的制造手机,是工人师傅,生产线等等条件满足而有,乃至我们这个身体四大和合(要吃饭要消化进进出出),外因缘也同时讲这个世界是不断的演变的。
内因缘就是讲十二因缘,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老病死。我们这个身心就属于在十二因缘的前提下不断的演变的,比如生为因,死就为果,有生作因就必然有死这个果,依这个不断演变的过程假立时间,为了有情众生方便交流,不是因为有时间所以有演变,而是因为有演变所以有时间,而所谓演变就是因果的相续,我们的生老病死是如此的,乃至外在的山河大地,千秋家国都是如此的,那么是不是破了因果关系就破了时间了?
所以龙树菩萨总结就说,如是因缘故,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那么诸位就应该明白,一切有为法毕竟空寂,有为法空,无为法是有为法所显,那么无为法也是毕竟空,既然有为无为都空,属于有为法之一的众生当然也是毕竟空!众生皆空,我也就毕竟空。
总而言之名遍计所执的空,就是明依他起的非空非有,依他起上离遍计所执也就是名圆成实的真实有。但遍计所执是相空,依他起是生空,圆成实是胜义空。所以一切法毕竟空,不了相空,就不明生空,更不明胜义空。
丙三 观生
观生门第十二
整本十二门论分三品,分别是空,无相,无作,这三品又分为十二门,这一门既是无作品之最后也是整本十二门论最后一门,这一门讲完也就完结了。
为什么要讲这一门?其实每一门都可以顿入无生,如我们前面讲过的道理,只是因为凡愚难以悟入所以不得不开之又开,开之又开的极限就是十二门。
这一门和前面十二门的区别是什么?第一:前面诸门从异法来观生的,是从种种确定的东西上来分析的,比如这儿有只铅笔,有个茶杯,有个张三,然后分析它是无相,他是非自作,非他作,非共作,非无因,以此来空一切法,这一门和前面是不同的,这一门是即生观生,凡夫俗子一般会认为这个东西出现了就生了,譬如十月怀胎孩子生下来就生了,就生这个阶段来明空,是就这一(生)法上观无别生相可得,以此来明一切法毕竟空。
第二:前面观生,大家还记得吗?无相门是讲万事万物要是真的有相的话,那么就应该是生,住,灭相,譬如人既然有相,那么就应该是生,老,病,死相,可如果生住灭相真的存在,那么生也有三相(凡是存在的必然有三相,当然生存在必然有生住灭三相),住也有三相,灭也有三相,九相还应该各有三相,二十七相还应该各有三相,就有无穷多的相,这就犯了无穷过了,所以一切法无相,既然无相那么必然无体,这里的观生门和前面不同,是既体明体,这个东西生就是无生,生就不存在,如何说有这个东西?
第三:前面诸门观生,是就生住灭来观,或者是就生为自作?他作?共作?无因作?来观的,这里明生,不但明生不可得,还明不生亦不生,也就是说凡夫俗子看见驳斥了生,就会认为有个无生,就错了,无生也是毕竟空的,譬如我慢深重的钝根凡夫听见龙树菩萨讲中观破一切法,就会认为有个空,错了!空也是需要破的对象,也是了不可得的。
说到这里我再重复一遍,我们讲法的确是用了“空”,用了“毕竟空”,用了“没有”,用了“不可得”这些名词,但我要表达的意思不是凡夫俗子认为的“空”“毕竟空”“没有”“不可得”啊!我要表达的意思是遍计所执是真没有是毕竟空的,而依他起也就是因缘生是非空非有不可名的,而圆成实是在明依他起的基础上远离能所的亲证。这一点一定要明白啊,不然白学了无所谓,还会错了义那就惨了!比如好些大名声的佛门外道法师说就喜欢说“什么都不执着”,要“连空也空”,大错特错了,我不是那个意思哦!龙树菩萨讲过的“诸法若无体,无体不得名”,他是有弦外之音的,圆成实是真的有,真如是真的有,这一切不过是为了证真如,证圆成实,不然费这么大劲破遍计所执干什么呢?
第四:我们昨天为止讲的因果法上破时间,所谓破三时,过去,现在,未来,目的就是观一切法无生,这一门不同,这一门是就生法上观三时,比如时间就是依万事万物生(过去),住(现在),灭(未来)来假立的,这一门单单就以生这个点来明不生,同时也就破了住,破了灭,生都没有,如何有住?有灭呢?譬如兔角,龟毛,压根就不存在的东西,如何说兔子的角有多长?乌龟的毛有多细?
根据以上四个道理,所以龙树菩萨要讲这一门,也就是这最后一门观生门第十二,也可以了解这一门讲了之后也就别无所破了,万事万物说有说空,汇归极则不外乎有生也,生破,则万事万物尽破!
丁一 总起
原文-- 复次、一切法空,何以故?生、不生、生时不可得故,今生已不生,不生亦不生,生时亦不生。如说:
这里总起这一门,首先和前面一样的开宗明义,一切法毕竟空,遍计所执虚妄分别的一切都是没有的,为什么呢?因为万事万物总要产生,因为是因缘生,那么必然有产生的,倘若没有产生就没有这个东西,那么生,不生,生时都是不可得的!为什么呢?因为生是没有的,不生也是没有的,有所谓产生的时间更是了不可得的。
丁二 释 戊一 偈
原文-- 生果则不生,不生亦不生,离是生不生,生时亦不生。
这里讲生果,譬如我们讲孩子刚生下来就属于生,乃至这个东西手机刚被制造出来也称为生,生就是说本来没有的后来有了,刚产生的时候就是生,既然已经生了,那么就说明这个事物产生了,那么这个事物本来是没有的,现在产生了是不是“果”?当然是果,在佛教来讲万事万物都可以称为果(就唯识来讲所谓果就是种子现行),那么既然产生了就是果,既然果已经存在了,那么就证明生存在了,现在有了的缘故,既然生已经存在了,我们不可以讲目前还没有生所谓不生,这样讲来就是“生果则不生”。生存在就不是不生。
所谓“不生”当然就不明生,比如说还没有生孩子,手机还没有制造出来,这个东西还不存在就称为不生,既然生已经存在了,孩子生下来了,手机制造出来了,那么就不是不生,所以既然有生就没有“不生”。不生亦不生。“不生”就是没有,没有的东西不可能生“生”,譬如虚空,虚空就是没有,虚空不可能平白无故的产生万事万物,因为虚空就是没有,没有就是“不生”。
那么万事万物还没有生之前都是“不生”,也都是没有,倘若有就不需要生,没有才需要生,所以之前就是没有,就是“不生”,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万事万物之前都是不生就是没有,那么后来生又是从哪儿来的?
生不可能自生,离生之外不可能还有别的什么“生”(离果之外不可能还有别的什么果,譬如离张三这个人之外不会有别的“这个人张三”),那么就必然生不可能生生(自己不可能生自己),既然生不可能生生,那么不生就是没有,没有就更不可能生生,所以万事万物的本质就是生而未生,不生而生,也就是说归根结底是不生。
既然如此,万事万物终究是不生,那么怎么能够说万事万物有不生之时,有生之时?所以讲“生时亦不生”。
戊二 释 己一 总明三时无生
原文-- 生名果起出,未生名未起未出,未有生时名始起未成。
当然上面那么解释,没有几个人看得懂,可这才是真正的佛法,真正的佛法他就是这么难懂,我讲过多少次了,如果某人讲法,你一听就懂,要么他就是胡编乱造的所谓佛法,要么就是讲一些极为简单的人天善法,一旦涉及到二无我,就不是一般人能懂的了。
但一般人不懂,菩萨得解释啊,不然法讲给谁听呢?不就是讲给凡夫俗子听的嘛,所以龙树菩萨这里就进行解释,首先解释这个“生”分三个阶段,所谓三时,释三时的名义,总明三时无生,这里起是讲这个事情起于还没有的阶段,这里的出,是讲的这个事物出于因位已经到达果位的阶段,生时是讲的在生和未生之间的阶段,也就是说果初有体但还没有成果的阶段。
比如我们讲生孩子,本来妈妈的肚子没有孩子的,后来父精母血入胎识入住有了最初的受精卵的阶段称为“起”,从受精卵一直到成为人形的阶段称为“生时”,最终刚刚生下来就称为“出”。
再比如制造手机,手机本来是没有的,工厂筹备原材料的阶段称为“起”,原材料筹备好了,开始拼装测试的阶段称为“生时”,后来手机出厂就称为“出”。
所谓生来讲,万事万物的生不外乎是这三个阶段。
己二 别破三时无生 庚一 破已生生 辛一 以无穷破
原文--- 是中生果不生者,是生生已不生。何以故?有无穷过故,作已更作故。若生生已生第二生,第二生生已生第三生,第三生生已生第四生;如初生已有第二生,如是生则无穷,是事不然,是故生不生。
在这里我们要说,如果这个事物已经生了,那么就不应该还有生,譬如这个人已经死掉了,不可能还有死,如果还有死,那么他先前肯定没有死,已经死他不可能再死,是不是这个道理呢?同样的道理,既然已经生了就不可能再生,如果有人讲,死是没有了,生是有的,生可以再生,那么就会犯无穷过,既然这个生有能生这个“生”的第二生(既然你讲生可以生生,那么肯定是两个,一个为能生,一个为所生),那么第二生就应该还有能生第二生的第三生,有第三生那么就应该有能生第三生的第四生,这样就会无穷,这当然是不对的啊,如果这样的话就会生不下来!如“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一米长的棍子每天取一半,你永远都取不完!再说如我们前面说,未见有人有无穷生嘛!
我們前面讲过生分为三时,比如手机产生,首先是工厂买来零配件筹备的阶段称为“起”,然后是组装生产的阶段称为“生时”,最后是手机被制造出来称为“出”,万事万物讲产生,这个产生不外乎就是这样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其实都没有生可言的,“起”和“生时”的阶段是没有手机的,因为手机还没有制造出来,“出”的阶段手机已经有已经生了,就更不需要生了,在“起”和“生时”没有手机就是无生,在“出”的阶段手机已经存在了,无生是不可能生生的,譬如虚空不可能平白的跳出来一个人,“出”这个阶段更不可能生生,因为既然已经出了就证明有了,既然有了何须再生?既然不需再生,就证明这个手机始终没有生啊!
那么你会说万事万物讲产生都是这样的阶段那么不就证明有产生吗?有这个三个阶段只能证明因缘有,所谓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你看看这三个阶段是不是这样?恰恰因为因缘所以就没有生,不过都是因缘和合罢了。钝根人会认为因缘和合就有生,其实因缘和合就证明无生和生都是不存在的。
接着龙树菩萨又讲,某些人会执着有生,那么“生”如果是真实存在的,那么这一个东西既然存在,就应该有产生他的东西,比如母鸡下鸡蛋,鸡蛋存在总有能下鸡蛋的母鸡,“生”既然存在,那么谁来生“生”?就会有第二生生第一生,第三生生第二生....就犯了无穷过了,所以生不存在,不生也是不存在的,因为这个东西的确是有了,所以不能说不生。再说生和不生是相对成立的,生既然不存在,不生当然也不存在。
辛二 以不定破
原文---复次、若谓生已生、所用生生是生不生而生,是事不然。何以故?初生不生而生,是则二种生:生已而生,未生而生,故汝先定说而今不定。
还有如果讲有一个不生又生了生,也就是说这个能生生的生是从不生而来的,比如很多人会认为产生的三个阶段,其中的“起”和“生时”的阶段也就是不生(因为还没有当然不生)能生生,不生既然能生生,那么不生就是客观存在的,既然不生是存在的,后面又有生,就成了两种生,譬如妈妈生孩子,孩子是一个生,还有一个“不生的孩子”,那么不就成了两个孩子了?那么到底哪一个才是真实的孩子?就犯了不定过了,道理上讲不通了。 凡夫众生就喜欢讲不生能生生,他们认为没有钱去打工拿工资而有生,他们认为是“没有钱”产生了有钱,或者打工这个过程(这个过程也是没有钱的)产生了有钱,如果是这样,那么不论你说“没有钱”还是“打工这个过程”既然能生有钱,所谓不生而生,那么这“不生”就应该客观存在的,既然是客观存在如何又称为“没有钱”?没有就是无,无怎么产生有呢?如果无能产生有,当有存在的时候是不是还应该有个“无”(“没钱”既然可生有钱,譬如母亲生孩子,母亲当然客观存在),那么你打工赚钱拿到钱有“有钱”就还应该有个“没钱”,可有钱就不应该没钱,没钱就不应该有钱啊!
辛三 以理夺破 原文-- 如作已不应作,烧已不应烧,证已不应证,如是生已不应更生;是故生法不生。
所以道理上来讲,生假如是存在的,如果是此生从别的生而来,就有无穷生,就犯无穷过,如果不从别的生而来,是从无生而来,那么无生既然能够产生生,那么无生也应该是客观存在的一个东西,那就有两个生了,这怎么可能呢?
就譬如工厂制作手机,如果是筹备的阶段,制作的阶段生了手机,而筹备制作的阶段就是没有手机,如果没有能生有,那么“没有”也应该是有,制作一个手机就应该得两部手机,再说没有怎么可能产生有呢?没有能产生有,我们为啥要工作挣钱,不每天在空旷的地方等着天上掉馅饼?所以没有这个道理!如果是有生产生了后面的生,那么能生的又是谁生?就犯无穷过,等于没有回答,就成了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戏论了。
庚二 破不生生
原文--- 此中以其计不生为因而生果,故破之。
没有是不能产生有的,既然是筹备在生产就不能说已经有这个东西,既然在筹备在生产那就是没有,没有是不能产生有的,假如已经“生”也就是有,就不需要筹备就不需要生产的。如果是没有可以产生有,那么“没有”就成为一个确定的东西了,譬如有个妈妈才能生儿子,妈妈必然确定存在的,那么妈妈生儿子其结果是不是应该有两个?一个妈妈一个儿子?那么如果没有(不生)可以生生,岂不是一回事情,就会有一个“不生”有一个“生”,可制造一个手机怎么会有两个手机呢?所以不生是不能生生的,另外如果本来有生那么后面更不会生,既然已经生何须更生?
所以生本来就是无生,此生不从无来,也不从有来故。所以这里龙树菩萨继续说因为你们这些凡夫俗子讲不生为因(认为电子元器件,工人等能够生手机),所以才破你们的执着也就是你们的遍计所执。 也就是说般若是很难理解的,和凡夫众生的常识是相反的。末法时代假如你听某法师给你讲般若,你一听就懂,脑筋都不需要大用特用,那就证明他在胡说八道,在混淆般若,讲的不是般若!
辛一 正破 壬一 生不生不合破
原文--- 不生法亦不生,何以故?不与生合故,有一切不生有生过故,若不生法则不生。无非是有,不生非生;有无相违,生不生亦相违。相违则不相合,既不相合又何得谓不生而生耶?
用电子元器件加上人工等制造手机,制造出来称为生,没有制造出来称为不生,这个不生是不存在的,为什么呢?因为既然是不生就是没有,没有就不是有,有就不是没有,在制造手机这个事情上来讲(万事万物同此例),既然需要用电子元器件制作手机,那么就证明目前手机是“不生”,如果你认为这个“不生”是存在的,既然存在又怎么会没有?又怎么会是“不生”呢?如果存在就应该是生啊,既然生还制造什么?
愚痴凡夫在这里会认为电子元器件是存在,电子元器件和人工可以生手机,这就是无明!电子元器件存在只能证明电子元器件存在,证明不了手机存在啊,而且电子元器件也是因缘生的,也是制造出来的,在制造上来讲跟这里讲手机讲生小孩没有任何区别,都是没有生的。
那么这样讲来不生就是没有,不在于有没有条件,有条件就证明还没有和合还没有产生,所以条件组合的时候就是“不生”,再譬如入胎识入胎和合父精母血这些条件产生孩子,在这些条件和合的时候就证明还没有孩子就是“不生”,就是没有,没有怎么能够和合有呢?譬如光明和黑暗,有光明就无黑暗,有黑暗就不光明,有有就没有无,无就不是有,这两者是不能在一起的,所以讲后来生了,产生了只是名言上的虚妄分别而已,无生就是没有,没有就不能生生,产生就是有生,有生何须再生?
壬二 名体扰乱破
原文--- 若离生有生,则离作有作,离去有去,离食有食,如是则坏世俗法;是事不然,是故不生法不生。
另外如果讲不生可以生生,不生就是无,我们前面已经讲了,任何人都反驳不了不生就是无,但有些人遍计所执(执着)的缘故非要说不生能生生,非要讲父精母血生孩子,非要说电子元器件生手机,那么他们反驳不了既然需要目前父精母血和合就是无孩子,对吧?无能生有,那么一切世间法就会扰乱,搞得一塌糊涂,比如离作有作,你不需要去赚钱就有钱,离去有去,不需要去上班在家睡大觉就是上班,不吃饭你就可以饱,这怎么可能呢?世界上哪有这种事情?所以不生法绝对不可能生生!
壬三 一切法不生应生破
原文-- 复次、若不生法生,一切不生法皆应生;一切凡夫未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应生,不坏法阿罗汉烦恼不生而生,兔马等角不生而生,是事不然,是故不应说不生而生。
对于凡夫俗子在诸法因缘生上的邪见,龙树菩萨的著作中着墨很多,因为凡夫理解的“诸法因缘生”是认为这个东西(生)是诸缘所生,而实际上“诸法因缘生”只是假名,这个生并没有真实的从缘中生或者众缘和合而生的,所以他又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这里讲如果不生法能生生,那么凡夫俗子没有断除烦恼现行乃至种子,没有证得一切智智就应该成佛,无能生有嘛!阿罗汉号“杀贼”,灭一切烦恼现行故名杀烦恼贼,不生能生生,阿罗汉应该突然就有烦恼,兔子不应该长角,但因为不生能生生,兔子也应该长角,男人应该突然变女人,女人应该突然变男人?可自古以来哪儿有这样的事情?
也就是说这里讲凡夫不生菩提,是说因没有成熟就不会生,阿罗汉不生烦恼,就是讲在事实上已经断了没有了烦恼就一定不生,凡夫俗子之所以会生贪嗔痴等烦恼,是因为无量世以来都没有断的缘故,这里讲兔子不长角,是说没有的不存在的事情是绝对不会有的,那么有人讲不生而生,是不是应该这些事情都能生了?所以讲从缘生在这里是错误的说法,有缘存在只能证明缘存在,却不能证明事物是缘所生,既然是缘和合而来,既然需要缘和合的时候就是无,无是不能生生的。
辛二 救破
原文-- 问曰:不生而生者,如有因缘和合时方作者,方便具足是则不生而生,非一切不生而生,是故不应以一切不生而生为难。
凡夫外道当然不认同以上龙树菩萨的说法,他们的坚持认为不生能生生的,我们讲不生法主要是有三种情况,一种:是无为法不生,因为无为法是有为法所显示的,比如真如无为,真如是识的真实性,好比美丽一样的是形容词,美丽不是一个具体的人更不是一个具体的东西,当然就不生。
二种:是缘缺法则不生,比如眼识要九种条件也就是九种缘具备才会产生,少一种就没有眼识,九种缘分别是明缘,根缘,境缘等,假如少了一个根缘,某人是先天的瞎子,那么纵使有光明,有境界,有意识等其他八缘,眼识也决定不生,不会产生的。
三种:毕竟无生,比如说兔子的角,乌龟的毛,这种事情只是存在于人的想象上,现实中兔子是绝对没有角,乌龟也是不长毛的,兔角龟毛就是绝对不会产生的。
凡夫外道就说我们讲的不生是说的缘缺少了,也就是第二种情况下所以不生,并不是你认为的没有的不存在的情况下有一个不生,缘缺当然就不生,缘具足了当然就生了,譬如没有大米当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大米不就可以产生米饭了吗?
辛三 破救
原文--- 答曰:若法生时方作者,方便众缘和合生,是中先定有不生,先无亦不生,有无亦不生,是三种求生亦不可得,如先说。是故不生法不生。
龙树菩萨就回答说,纵使按照你们讲的这样缺缘的情况下称为不生,需要的缘都满足了就生,譬如制造手机,工人,电子元器件,组装流水线等都满足了就可以生,就算按照你们这样讲也是错误的!因为法既然是众缘生,那么如果众缘中已经有果法,何须再生?如果众缘中没有果法,既然没有,后来又怎么会产生有?众缘中亦有亦无也是不能产生果法的,是有就不是无,是无就不是有,世间哪儿存在亦有亦无的事物呢?
譬如说制造手机,工人,电子元器件,图纸,组装流水线等众缘都满足,如果这些缘中有手机这个生果,那么就不需要这些条件和合在一起来制造,已经有了,所以决定是先有则不生。
如果这些众缘中没有手机,既然没有手机,那么无是不能产生有的,譬如房间里面没有人,你等到天荒地老也不会出来一个人!
亦有亦无也是不可能的,是有就不是无,是无就不是有,譬如是光明就不是黑暗,是黑暗那么就不光明,怎么能够说工人,电子元器件,流水线这些众缘中亦有亦无手机呢?
龙树菩萨也就是讲纵使如你们讲的因为缺缘所以不生,缘俱备就生,事实上缘俱备也还是不生的(众缘存在对果法来讲,不外乎就是众缘中有果,无果,亦有果亦无果这三种情况,可这三种都不可能生的)。所以“是故不生法不生”。
庚三 破生时生 辛一 以理夺破
原文--- 生时亦不生,何以故?有生生过,不生而生过故。生时法,生分不生,如先说。未生分亦不生,如先说。
龙树菩萨接着讲,生时亦不生,什么称为生时?比如某个孩子呱呱落地,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就称为生时,生时是在未生,生已之前的时间,孩子在妈妈肚子里面就未生,生下来就已生,未生已生之间称为生时。前面就讲过了,既然事物已经产生了那么就不会再生,没有这个事物之不生也不会生。
生时既然在未生,生已之间,生已就是事物已经产生了,那么不应该称为生,已经产生还生什么?那么未生就是这个事物还不存在的没有的,未生就是没有,没有是不能产生有的。离未生和生已就没有一个中间,就没有一个生时,譬如123,离开1和3就没有个2.现在未生就是不生,生已就是已经产生,两者都不会生,当然就没有生时可言。
如果凡夫外道要执着(记住执着是虚妄分别的意思,是遍计所执的意思,不是认定某事干某事)的认为有一个生时存在,那么就犯了龙树菩萨前面的不生不能生,生已不能生了,就又绕回去了(这个生时要么是生已要么就是不生)。
辛二 以无体破
原文--- 复次、若离生有生时,则应生时生,而实离生无生时,是故生时亦不生。
接着龙树菩萨说复次就是还有的,如果离生有生时,就是说如果离开产生的物质的思想的事物,比如离开生产的这部手机,还有手机生产出来的时间?离开所生的孩子还有孩子出生的时辰?当然就没有嘛,如果一定要说有生时,生时就应该是离所产生的物质精神之外的一个存在,也就是讲生时就应该有别体,别于所产生的物质思想之外有实体,可这怎么可能?所以不生不能生生,生亦不能生生,生既然不能存在,何况生时?生时就更不能存在了。
辛三 以二体破
原文-- 复次、若人说生时生,则有二生:一、以生时为生,二、以生时生。无有二法,云何言有二生?是故生时亦不生。
再接着说还有的,这里讲生时为生,就是说如果以生时为所生法,所制造(产生)的手机为能生法,也就是凡夫外道在前面被破斥之后,龙树菩萨讲所谓缘缺不能生生,缘俱不能生生之后,他们就转计这个时间能够产生物质和精神,比如有些农民就说,时节生蔬菜瓜果,十月这个时节(生时)生稻谷,因为三月种十月收,在古印度这样的外道也很多,如我们前面讲的藏密外道的所谓时轮金刚,他其实是源于婆罗门教奥义书的,奥义书是非常庞大的丛书,里面乱七八糟各种邪见什么都有(男女双修就是来源于婆罗门教的奥义书《坦特罗》),就有计时间是真实有的,万事万物时间到了就产生了,时间生一切。
龙树菩萨就说,如果生时能够生生,比如十月这个时节能够生生(稻谷),那么生时就有两个法,其一生时就成为了所生法,譬如十月生稻谷,那么十月就是确定存在的,既然确定存在(按照外道的意思存在的都需要生),那么产生十月的九月,十月就是所生,同时十月也成了能生,因为十月生稻谷嘛,十月为能生,稻谷为所生。就成了两个法,可只有一个十月,如何说有两个呢?所以应该明白,生时不生。
也就是说,如果讲十月产生稻谷或者讲时节为能生,既然能生真的存在,能生不可能无所生,所以就会同时有两个时,一个是作为所生的生时,一个是作为能生的生时(生时生生,这里生时为能生),可一个时间怎么会成为两个时间?比如现在晚上十点还有一个十点?这显然就不对的。
辛四 以无依破 原文-- 复次、未有生,无生时,生于何处行?生若无行处则无生,是故生时亦不生。
时间是依附在产生的物质和精神的,是根据物质和精神也就是色法和心法演变而假立的,比如这个时候饭做出来了,这是晚上六点钟,要是根本没有产生的物质精神,也就是讲万事万物要不是因缘和合的,不是变动的那么就是不变的,不变的就不会有产生何况有时间所谓的生时?那么前面已经讲过了不生不能生生,生也不能生生,生既然是毕竟空的,生时又如何成立呢?生既然毕竟空,生时当然也是毕竟空的。
己三 总结三时无生
原文--- 如是生、不生、生时皆不成,生法不成故,无生、住、灭亦如是。
这里的住,是表示的住法(生住异灭中的住是假立的,依异来假立的,所谓色法本质就是心果,心是刹那生灭,色法当然也是刹那生灭就是不断变异的,故而依异假立为住),也就是说“住”就是法,比如一个人生下来一直到死就是“住”,住这个阶段就是法,没有住就证明这个东西不存在,灭表示的灭法,在人上来讲就是死,灭也是法,属于是这个人,离这个人之外别无所谓灭,万事万物不外乎就是生,住(异),灭。这里讲生已,不生,生时皆是毕竟空的,那么通过我们前面反复的辩证就说明生,住,灭中的生在事实上来讲是不成立的,既然生法不成立,那么住法和灭法肯定也不成立了,因为住法和灭法是对生法而言的,倘若不生当然就没有住更没有灭了。
而生法我们讲有生已,不生,生时三个阶段,那么住法也有三个阶段,所谓已住,未住,住时三个阶段,比如一个人生下来之后就已住,还没有出生就未住,生下来(已住)之后一直到死就是住时。手机也是这样的,还没有生产出来就是未住,生产出来就是已住,从生产出来到坏掉被收破烂的拿走之前就属于住时。死也是一样的,有灭已,未灭,灭时三个阶段,还没有进入灭就是未灭,未灭到灭已之前就是灭时,灭已就是没啦,既然生的三个阶段所谓生已,不生,生时都是毕竟空无所有的,那么住的三个阶段所谓已住,未住,住时当然也是毕竟空无所有的,灭就是死当然也是如此的,所谓灭已,未灭,灭时皆是无所谓毕竟空的。
生是毕竟空,住和灭必然都是毕竟空无所有,生住灭是一体故,既然是一体,譬如一个人的身体就是心肝脾肺肾四肢脑等,离心肝脾肺肾四肢脑等无别的身体可言,那么心脏是四大所成,肝脏脾脏四肢大脑就都是四大所成了。生是毕竟空,住灭必定毕竟空无所有。
丁三 结齐
原文--- 生、住、灭不成故,则有为法亦不成;有为法不成故,无为法亦不成;有为、无为法不成故,众生亦不成。
所谓有为法就是生,住,灭的一个过程,在佛教说来就是行蕴,平常都讲无常,无常就是灭,一般就是生,住,灭的过程,无常是假有,有的存在的万事万物就是生,住,灭。离生,住,灭这个过程之外无别的什么万事万物可讲可说,既然说生,住,灭不成,那么一切有为法就都是毕竟空的了,所谓无为法是有为法所显示的,如我们前面反复讲的,比如刀具就显示锋利性,锋利性是由刀具来显示,既然刀具是空是无,锋利性肯定也是空了,那么有为法空,无为法亦毕竟空,有为法不成,无为法肯定也不成立了,既然有为,无为法皆不成,那么属于有为法中的众生成不成?当然不成,那么属于众生中的你我成不成?肯定是不成嘛!我们都是毕竟空无所有,无亦无,在依他起上的遍计所执之一切都是彻底的无有的,而依他起是本来离空离有的,就不可以执的。
甲三 结分
原文---是故当知一切法无生,毕竟空寂故。
由观生门来讲这最后两句“是故当知一切法无生,毕竟空寂故。”是总结这一门的,但我们看后面没有了,龙树菩萨的《十二门论》讲到这里就结束了,所以这两句也是整部论文的总结,当然之前每一门都有这样的总结,所以观生门也应该有,那么这两句就成了既是观生门的总结也是整部论的终结,所以这里的“是”就是讲整部十二门,故字就是理由的意思,根据这十二门论每一门的详细辩析当知一切法无生毕竟空寂,所谓有无,空有,来去,种种性,种种相,种种用全部都是无始无起,一切法本来空寂,毕竟空寂。
《十二门论》我们正文都已经讲完了,我算了下,大概讲了大半年时间,从2023年腊月末开始讲,讲到现在总算是讲完并且修改完了,但我们还是要进行总结,就好比之前我讲《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习》一般,后面也进行了总结,为了方便了解,我们就用问答的形式来进行总结。
第一:《十二门论》到底在讲什么?
回答:十二门论在讲初地菩萨成就的无生法忍,所谓无生法忍就是讲亲证二空所显示的真理,所谓大分空义,就是无生无法之义,所谓空相就是诸法的实相,所谓空性就是诸法的实性也称为法性,也就是讲所谓无生法忍者,即亲能断除一切烦恼惑痴,亲能印证一切实相,认可诸法真理的意思,所谓忍是正定正观的意思。证无生法忍就证无生法智,这两者是同时发生的,无生法智由正定才有的正观来,这里的忍由不离正观才有的正定而来,这里的定是讲的一切戏论分别不能倾动,这里的观是讲的心极清净而思维相应于实相,
此论之前三门,观缘生无性以明生空;中六门,观诸法相性、有无、一异不可得,以明法空;后三门,观作、时、生以双印二空;而末复以是故当知一切法无生毕竟空寂二句,以印定之、以结明之(太虚大师《十二门论讲记节选》)。 也就是说总计是十二门,前面三门主要是讲生空,所谓生空是就众生来讲,众生毕竟空,中间的六门讲的是法空,众生当然是包括在法里面的,在佛教不论是存在的还是不存在的,但凡能够被你认识的都是“法”,最后三门是双印二空,双印生空和法空,凡是存在不外乎有个生,住,灭,那么就有作,时,生可说,现在作,时,生完全毕竟空,就双印二空。
讲了大半年有很多人觉得看不懂就不看了,这很正常,我非常理解,因为这是讲的诸法总持,这不是那么容易懂的(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劳勤苦。),倘若很容易懂历史上以及今天不会出现那么多人错悟了,但这是学佛必须学的,所谓成就阿惟越致菩萨,所谓断除异生性永离三恶道的必须的过程(开悟是很难的一件事情,我今天还看到某人发朋友圈说什么开悟是“神经元的裂变”,这就是连开悟的门都没有摸到的,完全胡说八道的,哎!我希望这本书传播出去,至少这些人能够明白开悟跟断二我成二无我有关,所谓断人我和法我,证人无我和法无我,这是相应于实相的智慧故名般若)。
我们读一本经或者一本论,就要非常清楚这一本论的所宗,宗点,那么你学才有线索,才能在比量上得到正确的理解,才能成就闻思修三慧,乃至成就戒定慧三学,这本十二门论就在开十二门之言教,让有缘众生离一切戏论分别,悟入甚深空义,发无得正观,也就是我前面反复讲的断二我,所谓人我和法我(亲证实相就断二我,不学习中观唯识就亲证不了,盲修瞎练故,这个道理极简单),证二空,所谓人无我和法无我。
第二:你为什么要讲这本《十二门论》?
回答:我当然不是为了沽名钓誉更不是为了赚点供养,有好些师兄私底下给我红包,我一分钱都没有收(其实收了也无所谓,我消受得起),我为什么要这样?因为正法的传播坏就坏在收供养,拿人手短吃人就嘴短,其实有很多法师也想揭露藏密伪佛教,也想宣传正法,可不收供养吃什么喝什么(公开讲藏密是伪佛教就会一大票人谩骂围攻,寺庙都混不下去的)?愚痴人好像认为他们不受佛协管制不用吃饭一般的,我始终认为佛法必须要思维正常的人来学,有起码的逻辑思维能力的才学得了,所以我们对于住持三宝也没有办法苛求,这就是末法时代!出家反而不容易护持正法了,所以我自带干粮弘法,不收一分钱,我的三本著作《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习》《摄大乘论初分讲义》《十二门论讲习》也完全免费放在网上,谁愿意看就看吧,假如有人打着我的旗号收供养,你要给,是你和他的个人行为,我只能管好我自己,但我还是要说“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
那么为什么讲这本《十二门论》理由就很充分了,就为了宣说正法,正法久住!除此之外对我来说,还能为了什么?过去诸大菩萨肯定比我讲得好,但就当下大陆的环境,当下的时代,用当下来举例说明来讲,我敢说这本《十二门论讲记》算是非常不错的了,是符合龙树菩萨的本意的。
另外平实导师也给了我很多的鼓励,2023年初一的晚上我梦到我在正觉讲堂,他在讲法,他看着我说,你能成为龙的头乌龟的身体的神兽也很好啊!后来我醒了就在想,什么动物是龙的头乌龟的身体?哦,玄武啊!四大神兽中的玄武就是龙的头乌龟的身体嘛(玄武为北,青龙是东,白虎是西方,朱雀是南方)!导师的意思是准许我讲法的(我们这边相对于海峡对岸不就是北方吗?玄武代表的是北方啊),他本人是鼓励的。
在正月十五的时候我又梦到好像是在公司开会,然后快递员叫我拿快递,我到前台去拿,一看快递是导师寄过来的,我就赶紧拆开,打开才看到其中是导师很多讲义的手稿,这证明他会加持我的(之前我学正法也经常梦到他在梦中鼓励和给我开示,我想我们应该是有什么深缘)。
所以我是得到当代法主同意的,于是从去年开始先是修改《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习》接着是《摄大乘论初分讲义》,然后讲《十二门论讲记》。
当然我知道很多人不信,认为我在说假话,那么我还有什么好讲的呢?我一直认为,不跟蠢人争长短,这一点是聪明人的基本认识,我说的有人可以证明的,去年正月我都不好意思公开讲,但我就私底下跟几个师兄师姐讲过的,他们可以证明,我要骗人我总不能是预谋一年多时间,又赚不到一分钱,干这种事情对我有什么好处?再说“内院看门人”是化名啊,你认为我在骗你,你把我想得太蠢了吧?哪儿有骗人不是为了名利的呢?
第三:为什么要学习般若?
回答:窥基菩萨以前就讲过,摄一切法以无为主,则一切法皆真如,摄一切法有为主,则一切法皆唯识,摄一切法简择主,则一切法皆般若”。举要言之,倘若不讲般若,也就不会有亲证实相而得到智慧,这种出世间智慧,不论是你怎么样积德行善,乃至把经典倒背如流,都是生死法,因为你没有离二我,所谓人我和法我(这里的我是说的有体的,有自性的,平常人讲的存在的),人我和法我是本来没有的,不是你我学佛之后才没有,是学佛不学佛也是没有的,但你不学佛就没有办法实证无我,不实证无我因为执我的缘故,而不能断除无明,不能断除无明就不能断除烦恼所谓贪嗔痴等,就只能流转生死无有出期,所谓简择就是择灭掉遍计所执,而择灭掉遍计所执必须成就般若才行。
当然你会说,人家学解脱道的没有亲证二无我,人家不也能够入无余涅槃解脱生死轮回吗?对的,当然也可以解脱,但既然讲二无我就包括了人无我和法无我,人无我是包括在法无我中的,人也是法中的一种,很显然人无我的亲证不会包括法无我的亲证,小前提的满足不包括大前提的满足,比如人是动物,满足人不一定就满足动物的大前提,既然如此通过蕴处界的现观那么就能够证完全都是无常,苦,空,无我的,比如我们的身体是心肝脾肺肾脑的组合,我们的感受是根尘相触而生受,就没有独立的本体,那么是不是在能边上的无我?肯定是啊,你能观察万事万物不外乎就是你有身体,有感受,有思想嘛!所以广义来说小乘佛法不过是大乘佛法分出来的一部分而已。
然后你又会说,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说“若能观心,究竟解脱,不能观心,永处生死”!这个心和般若什么关系?其实也可以说若能观境,究竟解脱的,谁不是被境界所迷呢?凡夫俗子看着美女不动眼,被人辱骂就生气,这不就是被境所迷吗?观境到真实,所谓毕竟空,当然就不迷,不迷不就解脱吗?所以讲观心观境本来是都可以的,但世尊慈悲,凡夫众生迷于外境,为了让他们收摄外境,了达本无一物,所谓分别所分别,所谓“我说识所缘法,唯识所现”他老人家才讲“若能观心,究竟解脱,不能观心,永处生死”,若能转物,则同如来,你不摄境归心,又如何转物呢?那么归心之后又如何呢,这就是般若啊!无能无所也。
第四:中观讲的空和凡夫俗子讲的空之差别是什么?
回答:凡夫俗子说空是断灭空,他们是对有说空,比如这里一张桌子,那里没有桌子所以是空,比如那些外道法师讲空给你讲不要执着,吃肉喝酒都不执着就是证空,或者如南怀瑾讲的懂了缘起性空就开悟了,其实他也不懂缘起性空,他本身要表达的就是凡夫俗子说的对有说空,凡夫有身体有观察有对待的的空,比如我前面讲过的这里一根板凳给你分析得七七八八说这是空,也就是说他们的空是想象的空,或者是虚空,而中观的空离根量顿证无生。
而中观讲的空是离遍计所执(增益执和损减执),所谓离增益执,增益执就是在因缘生法上执有实在的个体(例如唯心论,唯物论等),所谓损减执,在有因缘生的法(在中观称为不无因)上毁谤依他起,毁谤依他起当然就毁谤圆成实就是损减执,增益执和损减执就是遍计所执。所谓中观不否定因缘生万法的“有”,更不会否定圆成实的“有”,更不否定凡夫俗子有遍计所执,如佛陀在解深密经上讲,依三自性立彼三无性。
佛教的经典非常多(不包括密教部某些伪经,密教部的伪经是最多的,其一是因为婆罗门教也重仪轨,重咒语,这些在印度佛教后期侵蚀进入佛教形成后期密教,形成了相似佛法也就是伪佛法。其二之前没有这些所谓的密法,为了避免别人的质疑,所以他们宣传这个秘密传播的。何以知之?就目前来说我们不论是讲龙树菩萨还是马鸣菩萨,还是提婆菩萨或者是无著菩萨等都没有所谓密法的讲解,为什么没有?因为之前就没有这些密法,藏密伪佛教说什么龙树菩萨开铁塔得到的所谓密法,这纯粹的扯淡,龙树是公元一世纪,而密教在印度传播开来是公元八世纪,中间差了七八百年,怎么可能龙树菩萨又在公元八世纪开什么铁塔,传什么密法?)。
就算把密教部的某些伪经排除开,佛教的经典也是非常多的,在南传主要是小乘佛法分为九部,在大乘是十二部,这十二部不是说的大正藏那么分,我前面讲过了这十二门是按照体裁来分,比如方广,本事,论议,受记,譬喻等。就大乘佛法来讲,太虚大师之前就分为三个部分是非常有道理的,他是依解深密经佛陀讲的三自性来分的,所谓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这三自性都是真实有的,遍计所执是凡夫们的虚妄分别,比如唯心唯物,我人众生寿者之类的,所谓依他起就是因缘生法,所谓圆成实是在因缘生法也就是缘起上离遍计所执的真实性。
佛陀在解深密经上说得很清楚,依三自性立三无性,也就是说依三自性对于佛教经典进行分类不是太虚大师的首创,是佛陀这样讲的。
太虚大师根据佛陀的金口玉言,依三自性就把佛教大乘经典分为三个部分,其一就是真如宗,所谓真如就是圆成实性,依圆成实性来施设言教,只有立没有破,比如华严经,法华经,大乘起信论等等就属于是真如宗,依圆成实真如来立教,比如法华经上讲“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万事万物都是无常,这里为什么说常住?需要知道常住的就是圆成实性就是真如,正因为真如常住,所以世间相常住。如华严经讲“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所谓真如即是心之实性,而万事万物都可以收摄为心,当然是唯立无破。
第二是唯识宗,唯识宗的经典主要是六经十一论,比如《华严经》《如来出现功德经》《密严经》《楞伽经》等,十一论除去《瑜伽师地论》为根本论之外,还有《摄大乘论》《显扬圣教论》等,唯识宗是依他起来施设言教的,他是有破有立的,比如说心外无境,破一切境界离心而别有,这显然是破的一面,然而讲八识心王,所谓五位百法,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显影故,三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五位百法摄尽一切法,一切法都不离识,而根本识就是阿赖耶识也就是如来藏,那么真如是识所显性不就是如来藏所显性吗?当然证真如就是证如来藏!这个方面是立的,所以唯识宗是典型的有破有立的。
第三就是般若宗,经典是非常多的,比如《大般若经》,《金刚经》,《心经》《小品般若经》《大乘理趣六波罗密》等等,论典方面包括龙树菩萨的《十二门论》以及提婆菩萨的诸论,传到中国之后形成了三论宗,代表人物包括吉藏大师等,般若宗只有破没有立,比如金刚经上讲,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不止是要破尽色法,乃至声香味触法六尘,乃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乃至眼识,耳识乃至意识六识全部都要破,为什么如此?因为凡夫俗子是生活在遍计所执中的,是虚妄分别的,不破尽遍计所执就没有办法显示真实的真如,所以般若经是惟破无立的,其实我讲这本《十二门论》在这个道理上讲都讲得不够好,因为我还立了真如,还讲了如来藏的名词,名词都不立,诸法实际不可名故,诸法名词强施设故,本际远离一切虚妄分别故。
分析这三宗,立意最高的毫无疑问是真如宗,如法华经讲,开示显发佛之知见,唯一大事因缘佛陀出现世间。是依圆成实诸法真如来施设言教,当然立意最高,但就普度众生来讲,真如宗的效果是三宗里面最下的,既然是佛之知见,修行三大阿僧伽劫所成,我们这些薄地凡夫又怎么可能很容易就懂?所谓动不动就说自己懂华严经,懂法华经的那些人都是妄语者,没有上上根器,不是菩萨再来,基本上就不可能懂,讲给凡夫听,凡夫们也是如腾云驾雾一般的。
唯识宗讲的,很多人认为自己懂,可唯识宗是讲登地菩萨的道种智的内容,凡夫没有亲证真如只是闻熏而已,固然很多人听得很欢喜,也不过就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已,我之前就碰到一些人动不动就说,这个是如来藏变的,那个是如来藏变的,那么什么是如来藏呢?所说的并不是他亲证的,而且这个变和他理解的变不一样的,不过就是听大菩萨讲法依葫芦画瓢而已,所说的非关实义,但比真如宗来讲,对于凡夫俗子就要“友好”一些了,不论上根,下根但凡慢心少一点,多少都是有所受用的,再怎么样你相信第八识如来藏常住不灭,你必然相信因果轮回吧?不至于堕落成为断灭空吧?在凡夫来说,总比听讲华严经那种听天书要强一点吧?是不是这个道理?
真正说来,在普度众生来讲,般若宗是最契合的,因为般若宗的立论在于破凡夫的遍计所执,凡夫们的虚妄分别,妄想纷飞,用般若这把大火烧得干干净净,破尽一切戏论妄想,戏论妄想如果离了,正观就能发出来,如法华经讲的“衣珠喻”一般的道理,掀开这身破衣服,自然就有宝珠显现出来得大受用,所以在成就根本智和后得智方面,般若宗是最有效的,禅宗就是般若宗,但有区别。总之不论是上根,下根都可以依般若宗也就是中观入胜解行,总之般若宗在众生来讲,效益最大,不仅仅是前面的真如宗或者唯识宗大多数人只是得个信解而已。
第五:唯识宗和禅宗都有讲开悟是实证阿赖耶识,那么中观讲开悟是断除二我,这两者的区别是什么?
回答:的确禅宗讲开悟是实证藏识,如《六祖坛经》就讲“我说自性,即是藏识....”,唯识宗讲根本智所谓证真如也是说的亲证第八识,如《成唯识论》讲“真如是识所显性”,而阿赖耶识是根本识,当然证真如就是证阿赖耶识(其余七识都是依阿赖耶识而有,并且是可灭之法,至于经典讲灭阿赖耶是说的灭阿赖耶的染污性,如八地菩萨就灭阿赖耶,可八地之后并没有灰灰湮灭,是转阿赖耶识为异熟识,直到成佛,很显然第八识不是可灭之法,经典讲恒转如瀑流,其中说恒是说的第八识体,说转是说第八识可以转变的,不能转变就没法成佛,而如瀑流是讲的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而般若宗也就是中观来讲,一般是不立阿赖耶识教的,龙树的整个著作,我们目前知道提到阿赖耶识的也就一部《菩提心离相论》,这恍惚是唯识宗和禅宗跟中观的不同,但实际两者是一回事情。
我们前面反复强调了,中观不立阿赖耶识教是为了让学人断除人我和法我,所谓我是说的本体的,也就是萨迦耶见,萨迦耶是身的意思,是聚合的意思。比如凡夫们认为自己有一个主体,其实就是把四大和合的,因缘和合的身心当成了主体,这一点不灭的话那么就没有办法断除我见。
所谓我有法我和人我,而中观主要是讲断除法我,因为人我也包括在法我中的,中观并不是讲断灭空,是认为凡夫俗子在因缘生的基础上执有我有法的,中观所破也只是破这种错误的认识,我们称为遍计所执性,而破之后所证得的称为“空”,或者称为空性或者称为法性,这个是完全没有能所的,而且和言语名词是不相应的,如我前面反复讲过了,倘若名词即是物,那么说火应该烧口,想火应该烧心,可事实不是如此,那么就证明空性或者实性是离言而存在的,是离执而存在的,所以并不是凡夫俗子以及业障深重之辈讲的断灭空,不是什么都没有,更何况龙树菩萨多次讲过“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生”,倘若是凡夫俗子认为的断灭空,那么何年何月何人见过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以有而空,正因为空性有所以因缘生,因缘生故所以万事万物无本体为空。以空而有,正因为万事万物是因缘所生,所以本空,本空故所以不无因,那么法性是真实有。
而且佛陀在楞严经上用演若达多晨起惊怪自己没有了头而奔走来说明,所谓空性并不是没有,更不是凡夫理解的断灭空,恰恰是在说明本来有。
至于唯识和禅宗讲亲证阿赖耶识或者称为亲证真如证如来藏,总而言之立脚点都在“识”,所谓摄境归心,但唯识也讲过“若执唯识真实有者,亦是法执”。禅宗祖师赵州禅师也讲过“说一声佛(第八识)漱口三日”,这就说明真正的亲证第八识的人就明白在第八识的自住境界而言是无能无所的,是没有我,人,众生,寿者的,是不会言语的,这难道不和中观一致吗?肯定一致啊!中观不就是讲无人我,无法我吗?中观不就是讲无能无所吗?如我们前面反复辩证的。
打开天窗说亮话,中观离二空所证的“空”就是第八识,除第八识之外无所证故,禅宗和唯识讲亲证第八识,讲参究,讲看话头,参话头,抛弃一切妄想分别,打破黑漆桶也就是讲离二我,所以这两者是一致的,在中观就是“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生”,在唯识就是“若执唯识真实有者亦是法执”,因为真正开悟的立场来讲不论你讲真还是讲假,这不又有能所了吗?没有能所怎么能够讲你有所证?有能所就不对了啊!这就是法执啊。
所以万万不可以如业障深重辈一样毁谤第八识如来藏真实有,这个是地狱罪,比杀人放火严重多了,搞不好希特勒都出地狱了,这样的人还在里面受酷刑呢,更不要否定中观般若,这两者是一回事情,可真正要明白是一回事情却必须要开悟,没有开悟之前反正你看了我的讲法,多少明白了吧?不知还可以说道下,现在你知道了再毁谤罪加一等。
另外印顺邪师(现在很多佛学院的教材都是他以及他的徒子徒孙编写的)说一切法只有名言有,这样讲是断灭空,现在你也懂了吧?遍计所执的确是只有名言,比如我,人,众生,寿者,桌子,板凳等这些名词,如果不是这样说火就应该烧口,想火就应该烧心,可你见过谁这样呢?但他说一切法都只有名言有就大错特错了,我们否定遍计所执,我们不否定依他起因缘生法的如幻有,更不否定圆成实的真实有。
第六:那么开悟之后就一定能懂中观?
回答:开悟有很多的悟处,比如有通过参禅开悟的(修实相念佛本质也属于参禅),有通过唯识开悟的,有通过学习中观开悟的....就拿我自己来讲,其实我就是学习唯识得了一个悟处,我不是通过中观开悟的,所以我觉得是不是一定通过学习中观开悟,这个不是唯一的标准,但最重要的是一定不要有轻心慢心,最好是中观和唯识都学习,所以我一直推荐既要学习平实导师的也要学习太虚大师的,平实导师比较偏向于唯识,太虚大师讲法比较偏向中观,先学习平实导师的树立第八识真实有就不容易落入断灭空(而且他经常破斥当代的种种邪见,属于指名道姓的破斥,这可以让学人少受很多蛊惑,少走很多冤枉路),就好比我们去大海淘宝,首先要确保自己不会溺水,再来学习中观,再来学习太虚大师的融通三性三无性这样比较好,这是我的个人经验。
那么开悟了就能懂般若,就能讲十二门论,中论?其实也不会,因为刚刚开悟只是知道一个答案,并没有融汇经典可说,在经典来讲开悟实证的根本智,根本智是没有能所,没有言语的,和名词等是不相应的(你要认为自己意识一念不生不分别,你就大错特错,不分别的是真如,不是你意识一念不生成真如),根本智完全是个人唯证乃知的事情,在这个基础上为了让众生能够开悟,所以从不可言语的实际起种种言语,我们称为后得智,也就是在万事万物上现观中道体性,现观中道体性同时就能够安立种种名言为众生说法,自己的智慧也越来越纯熟。所以开悟是不是就一定有后得智,就一定会讲中观呢?这个肯定不一定的,除非你过去世就是初地菩萨,不然大概是不会的。中间必然有个过程,也就是说实际情况真见道证真如和相见道是分开的,绝大多数人都不会一下子就成初地菩萨了,所以平实导师讲七住位开悟是对的,很多人毁谤平实导师,是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经过这个过程(压根就是大妄语说自己开悟了),对于经典又没有读懂导致的。
虽然不一定能讲诸如《金刚经》《中论》这些般若经论。但有一点开悟肯定具备的,就是百分七八十能够理解《十二门论》《中论》《百论》乃至禅宗的《碧岩录》《五灯会元》等讲的是什么。而且百分百能够发现现在讲这些的人普遍都是错误的,都是乱讲!
也就是说能够看得懂大部分(其实应该说是用自己悟的这个去印证经论,然后发现果然如此),并且能够找到近代当代这些所谓大师的错误何在,如果你开悟了,却认为这个也对,那个也对,那么你绝对悟错了,你是个大妄语人,这是末法时代不可能如净空,南怀瑾,慧律等人,藏密那些“活佛”都开悟的,你起码能够明白他们是错的,并且能够指出来他们错在哪儿,这是最基本的衡量开悟与否的标准,否则就是地狱种,大妄语,根本就没有开悟。
第七:这本《十二门论讲记》你讲完了,参考资料是?
回答:主要是参考的太虚大师在民国十二年也就是1923年在中华佛教会的讲的《十二门论讲录》,我建议如果看我这本《十二门论讲记》最好是也阅读一下太虚大师的《十二门论讲录》,我讲的难免有疏漏的地方,并且阅读他的能够更深入的了解龙树菩萨的中观。太虚大师是末学师公,末学早些年的皈依师是重庆慈云寺方丈惟贤长老,惟贤长老是太虚大师的弟子,所以我跟太虚大师很有源缘,他的著作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深的,但学习方法上来讲,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就是这个笨办法,很多文章我都读了四五遍,刚开始我也不懂的,配合看平实导师的,渐渐就懂了。
总而言之,学佛一定要有自知之明,要远离怪力乱神,远离神通感应(不是说学佛没有神通感应,是就现阶段来讲追逐这些难免落入深坑,比如那些迷信密宗的,他们读过《密宗道次第广论》?他读过什么?不外乎就是迷信神通感应认为“活佛”,听人家在网络上在生活中吹牛皮,某“活佛”,某大师有什么神通感应上了贼船),总而言之学佛就是求智慧,所谓般若波罗密,是智慧到彼岸!共勉! 今天也就是2024年8月7日也就是立秋这一天这本《十二门论讲记》总算是讲完了,大概是从2023年腊月末也就是2024年春节开始讲,讲了大半年,所谓春华秋实,希望诸位善友包括末学都能够春华秋实,修行功不唐捐,因该果海,果彻因源!在这个五浊恶世末法时代以己为洲,以法为洲,好好努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大智文殊菩萨摩诃萨(三称)
南无圣龙树菩萨摩诃萨(三称)
全文采太虚大师《十二门论讲录》为蓝本。 诸法刹那生,诸法刹那灭。 刹那生灭中,无生亦无灭! 又
空而非断,有而非常。
非断非常,是名中道!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谢谢!
愿以此功德,回向见闻者,愿诸佛加被,解得深经义,成就微妙智,普度恒沙众!
顶礼摩诃衍,满分正觉者!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