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十二门论讲记 第七十九讲 观性门-外过内

主讲人: 内院看门人
校订: 李师兄,胡师兄,利行师兄
审核: 胡师兄,利行师兄,孙师姐,黄兰师姐

外过内

问曰:若一切法空,则无生无灭;若无生灭,则无苦谛;若无苦谛,则无集谛;若无苦、集谛,则无灭谛;若无苦灭,则无至苦灭道:若诸法空无性,则无四圣谛。无四圣谛故,亦无四沙门果;无四沙门果故,则无贤圣。是事无故,佛、法、僧亦无,世间法皆亦无,是事不然,是故诸法不应尽空。

听龙树菩萨讲诸法无性性相皆空,反驳的人就说,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一切存在就无生无灭,因为生灭才有存在的,无生无灭当然是空,譬如我们大家都是有生灭的才是有,虚空就是空所以无生无灭,既然没有生灭,那么四圣谛就无法成立了。

苦圣谛

首先就没有苦圣谛,所谓苦圣谛是讲的凡夫众生都是苦性的,活着就譬如一个脓疱一样的,如果此时此刻吃山珍海味属于乐受,譬如这个脓疱被凉风吹一样的,暂时不痛痒,但风吹过之后,脓疱又开始痛痒了,一切乐受不可避免的有行苦坏苦。如果因为被工作生活所累,或者造恶业下地狱,受各种折磨,就譬如脓疱被炭火烤一般的,更是痛苦所谓苦苦。如果好端端的不苦也不乐,但脓疱本身的痛痒却是存在的,我们亦然,不苦不乐免不了行苦(无常变化)。倘若讲一切诸法都是无真实性,那么就是空,既然是空,如何说有苦呢?虚空怎么会有苦可讲?

集谛

接着反驳龙树菩萨的人说如果讲一切都是无性的,是空的,那么也就没有集谛,所谓集谛是讲的任何人都是先世造作导致这一世出现的业报身,在佛法的角度来讲就称为异熟果,譬如种地一样的,三月播种九月收获,这一世不论身体,家庭,境遇乃至思想都是上一世造作的果报故名异熟果报,上一世这一世不同时,所以目前的我们既称为业报身也称为异熟果,所以集谛就是讲过去世的无明造作,导致我们现在的苦难(这个苦难不论是神仙皇帝都有的,如前面讲的都不可避免三苦,如天人等可能没有苦苦,但行苦和坏苦避免不了),产生这个苦难的根源就是集谛,所谓无明造业。那么既然讲一切都是无性是空,不论过去现在未来空就是没有,没有如何造业受报呢?那么很显然集谛也就不成立了!

灭谛

既然一切存在都是无真实性都是空,那么四圣谛中的苦谛不能成立,集谛不能成立,灭谛也不成立,所谓灭谛是灭苦灭集得究竟安乐才称为灭谛,也就是说灭尽蕴处界不受后有来生没有异熟果没有业报身了,当然也就没有苦苦,坏苦,行苦,就彻底的灭苦了,灭苦是来源于灭集,所谓灭无明(贪爱),灭无明就不造业,没有无明造业当然就没有来生的业报身(关键在于灭贪爱),没有来生的业报身就没有苦,就入无余涅槃,不受后有,唯有真如独存,既然一切都无真实性都是空,那么还需要灭什么呢?无可灭啊!

道谛

接着说如果没有苦谛,没有集谛,没有灭谛,谁还需要修道呢?还需要修什么三十七菩提道品,所谓四正勤,四神足,八正道,五根,五力,七觉支,四念住呢?就不需要修了嘛!一切都无真实性都是空,苦集灭谛不存在,就没有所对治的烦恼和无明,当然也就没有能对治的三十七菩提道品,道谛也就不存在了,道谛不存在了,依修道的程度不同而建立的四沙门果,所谓须陀洹,斯那含,阿那含,阿罗汉也就没有了啊,所谓须陀洹是依修道品断三缚结,斯那含是在须陀洹的基础上薄贪嗔痴,阿那含是断五下分结,阿罗汉是断五上分结,既然一切无真实性就是空,空还有什么果位可讲可说?四沙门果也就无法成立了。

坏出世间及世间法

当然这里反驳是站在佛教的立场来反驳,四圣谛是佛教重要的基础知见,四圣谛可以概括一切佛法,所以反驳的人以四圣谛无法成立反驳龙树菩萨讲的一切无性是空,并且也讲不止出世间法无法成立,就算世间法男人,女人,手机,电脑,桌子,板凳也是无真实性,当然也是空,必然也是无法成立的。

所以反驳的人是说龙树菩萨讲一切法无性是空,这样讲既坏了出世间的佛法也坏了世间法。

内离过-免过

答曰:有二谛:一、世谛,二、第一义谛。因世谛得说第一义谛,若不因世谛,则不得说第一义谛;若不得第一义谛,则不得涅槃。

反驳的人跟现在末法时代的钝根差不多,其实也不是末法时代是相法时代初期就有,因为这本论是公元一世纪的时候写的,所以是相法时代初期就有人,当然现在更是漫山遍野的,这些人认为龙树菩萨讲的中观是断灭空,所谓断灭空就是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当然就没有四圣谛也没有手机电脑桌子板凳,当然现在很多人讲的所谓中观本质就是断灭空,但他们不说自己是断灭空,谁会承认自己断灭空呢?如果佛教是断灭空,那么很显然连唯物论都不如了,唯物论只是否定过去世未来世,他们不否定现在啊,那么学佛干什么?还有如果是断灭,肯定是说某个东西本来是有的,后来没有了,譬如人活着死掉了没有了,但中观是讲本来无生后亦无灭无生无灭才是毕竟空

再者伪佛教藏密外道完全就是戏论,表面看他们有也批,无也批,但细细的想想,他们说“一法不立”不就是说一切断灭空无吗?可中观讲毕竟空是即用显体,并不是没有实质的,是有实质的,只是这个实质需要离一切妄想情执!我们虽然讲毕竟空可我们没有否定现象界的如梦幻泡影啊,正因为如梦幻泡影所以才说非空非有嘛!正因为如梦幻泡影所以才如波涛和水一般的,即波涛而显水体嘛!

有些人讲中观又落入有见了,比如起个好心加个如来藏,加个本住法,当这样的情况下,凡夫众生就会起蕴处界有实有想,比如想象意识是如来藏,或者认为色声香味触是如来藏,或者认为蕴处界之外类似上帝一般的有个如来藏创造世间,所以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这里的我就是实体的实性的,而中观不可执实也不可执虚,要在离言自证。

在实证的立场来讲,如来藏也好,阿赖耶识也罢,这些都是假名(假名不是说这个东西没有,比如是假名,难道世界上没有火?真的有啊,只是事物和名义是两回事情),大慈大悲的佛陀为了众生能够悟入实际所以方便建立种种名言,再者空也是假名,空是为了说明因缘生,倘若离开因缘生的事物又如何有个空可说可讲?无生也是假名,因为凡夫外道们在一切事物上执真实,也就是有法执于是产生了生灭,来去等遍计所执,为了说明遍计所执是无,所以假立无生,并不是有无生这么个东西,学中观这一点一定要明白,种种语言都是方便建立,方便建立不是说背后的事物是无,背后的事物的本来离名言的,本来不可执的,譬如幻化,说是有又是幻,说是空却有凡夫众生种种所见,所以非空非有

所以讲因缘所生法就是明毕竟空能观所观皆因缘生故,讲万法唯识也就是讲毕竟空能观所观皆是识故,识显即如幻故,如梦故!

本文来源于 QQ 唯识群, 欢迎诸位学人点击 联系我们 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