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门论讲记 第三十九讲 观缘门-长行发起
主讲人: 内院看门人
校订: 李师兄,胡师兄,利行师兄
审核: 胡师兄,利行师兄,孙师姐,黄兰师姐
通过以上的分析,五重分析大家也就知道了,不论怎么样都有继续讲观缘门
的必要。
龙树菩萨因为亲证的关系由他自己的现观来讲这本《十二门论》
,我们由龙树菩萨所著的这本《十二门论》来了解真实的义理,了解真实的义理就是随文起观
,并不是说读了看了就算了,所以这里讲观也就是现观是能明的方式,缘为现观的对象。也可以说观是能破,缘是所破
。
长行发起
复次、诸法缘不成,何以故?
这里就属于长行发起,具体的观缘,这里讲复次,诸法缘不成,就是标宗
,标宗就是提纲挈领
,就是说接下来所要讲的围绕着这一句宗本讲,前面也讲过宗本,说众缘所生法,是即无自性,若无自性者,云何有是法是从总的来讲因缘讲因果的。这里的诸法缘不成是就观缘门来讲宗本。然后龙树菩萨说何以故? 为什么这么说?这就开始辩意
,详细的讲诸法缘不成的道理。
总而言之有诸法也就是一切存在的现象那么肯定有这诸法之所以存在的道理,有一切存在的道理那么才会有一切存在,任何一法,你在外面去拈根草,这根草都有它存在的道理,这所谓存在的道理就是因缘生
的,没有任何一个现象不是因缘生的,是因缘生的所以才是存在的
,是存在的必然是因缘生的
。
这里既然说诸法缘不成,那么就是讲没有诸法从缘中来,也就是所谓缘也是毕竟空寂的
,那么由缘产生的万事万物当然也是毕竟空寂的,那么既然如此,一切存在也就毕竟空寂,所以一切法皆毕竟空!
偈释法义
略广众缘法,是中无有果;缘中若无果,云何从缘生?
标法
这段开始释法义
,就缘求果无,首先标法
,上来龙树菩萨就说一首偈。所谓略广众缘法,是中无有果;缘中若无果,云何从缘生? 这里此中略广两个字诠释的道理,在吉藏大师
(他是三论宗的创始人,当然祖师个人来讲是没有开宗立派的想法的,不过他在隋朝依中论
,百论
,十二门论
广弘中观
,后来的人就推崇他为三论宗祖师
)《十二门论疏》
中讲,略广
这两个字有五层道理,首先,第一第二总观同缘
所以略
,第三广开四缘
所以广
,前面讲的那首偈众缘所生法,是即无自性…… 后面讲观内观外
,对于缘都是一笔略过
的,这里讲四缘
,从四缘分析为什么是中无有果所以这里是广
。
第二层意思说第一门讲因缘
,内外
,所谓内属于有情众生,外属于器世间都是无自性,这属于略
,后面破因中无果,因中有果,因中亦有果亦无果等属于是广
,这里第三门观缘,属于总摄诸缘和果
,当然就是亦略亦广
,所以龙树菩萨上来就说略广众缘法。
第三层意思:是讲第二门有果无果对比第三门观缘门来讲,第二门讲了二十四破,第三门我们即将要讲的观缘门却比有果无果门名目要少很多,那么第三门对比第二门就属于是略
,第二门对比第三门就属于是广
,所以称为略广众缘法。
第四层意思:第二门破因中有果无果虽然有二十四破,但仅仅只是讲因中有果无果的问题,而第三门观缘门却是在因中,在缘中来求果有无,这第三门观缘门就属于是广
,第二门反而是略
了。
第五层意思:吉藏大师认为,就算是观缘门来讲,这个文义中来讲也就是有广略的,略广众缘法,是中无有果;缘中若无果,云何从缘生? 这首偈就解释第二段偈前半,主要是通过四缘来辩证属于是广
,比如解释第二段是中无有果龙树菩萨就说因缘者随所从生法等。后面别明缘,明因就是略
。
可能有很多人觉得吉藏大师
以及太虚大师
要分析得这么细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因为读经真要是懂的话,往往一字一句就能解释出来很多道理
,所谓闻所成慧
最重要的标志是记得住,所谓思所成慧
最重要的标志是能够触类旁通,所谓修所成慧
的标准是能切实的现观生起抉择分得现观智,大家也就明白了,吉藏大师之所以要分析得这么细就是希望大家能够成就思所成慧,进一步成就修所成慧
。
众缘
总而言之,大概来说,如果讲众缘,要广说那么就是厚厚的几本书,其实几本枕头那么厚的都不行,讲不完的,但最起码要把六因
,十因
,十五依处
等等讲讲,有兴趣的可以阅读我讲的《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习》
,上面我大概讲过六因,十因,十五依处,这样讲很耗时间。如果略讲略说,那么就是因缘
众缘
,两个字四个字就讲完了,如果要不广不略的讲,那么就是观缘门这样从四缘
,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
来讲,所以考察龙树菩萨这句略广众缘法,就是他的本旨,不广不略的讲,从四缘来讲。
本文来源于 QQ 唯识群, 欢迎诸位学人点击 联系我们 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