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门论讲记 第九讲 序分 上
主讲人: 内院看门人
校订: 李师兄,胡师兄,利行师兄
审核: 胡师兄,利行师兄,孙师姐,黄兰师姐
序分
我在前面也解释了,主要是讲造这本论的意义,这句今当略解摩诃衍义就点出来造这本论的意义,意义就是解释大乘佛法
,摩诃衍
就是大乘
的意思,略解
是简略
的,并不是广大的。这里的义
是深义
,相对于世间法以及小乘佛法这里就属于是深义。在这本论的开始,我们看到并没有其他论一样的先有皈敬,比如其他菩萨造论开始的时候就有皈敬佛陀,皈敬慈尊也称为皈敬分
(比如我们这本讲记前面就有皈敬分),而这本龙树菩萨的《十二门论》没有,并且后面结束也没有利益分
,所谓利益分比如马鸣菩萨
的《大乘起信论》
最后就有读诵学习持论的种种利益,如果毁谤会产生种种罪过,就称为利益分,但这本《十二门论》却都没有,从这个道理来讲整本《十二门论》都可以算是正宗分
,和心经
类似。
没有皈敬分也没有利益分同时也可以看得出来是龙树菩萨晚年
造的这本论,为何?因为普通造论,都是先有皈敬分,紧接着用问答体的方式开始阐述义理,比如《唯识三十颂》
,而这本《十二门论》
却没有,这就说明龙树菩萨当时在印度已经德高望重
,无小乘和外道敢于和他辩论,所以不用以问答体的形式开讲,直接就直奔主题了,用问答体
的方式一般都是巧设辩难,预防后面有邪外不信正法来诽谤正法,而他不用这样,就证明是他晚年造这本论的,他已经广破邪外,让邪外哑口无言了,所以他造这本论直接就直奔主题。我龙树菩萨现在观察因缘时机很合适,应该宣说应说之法,此应说之法就是大乘佛法。宣说大乘佛法的甚深义理。
问曰:解摩诃衍有何义利? 答曰:摩诃衍者,是十方三世诸佛甚深法藏,为大功德利根者说。末世众生薄福钝根,虽寻经文不能通了,我愍此等欲令开悟;又光阐如来无上大法,是故略解摩诃衍义。
那么要解说大乘佛法,解说大乘佛法的目的是什么呢?干任何事情都有目的,龙树菩萨造这本《十二门论》当然也有他的目的,他的目的举要言之就是两点,第一点下悟众生
,使得听法众生能够依之悟道。第二点,弘扬佛法
,使得大乘佛法能够兴盛,就是普度众生之义。
略标释大乘
分为两分,那么首先摩诃衍者,是十方三世诸佛甚深法藏,为大功德利根者说。首先就点出来大乘佛法真是佛说,非是自己捏造的或者自己臆想或者自己建立的,龙树菩萨也是从佛学习然后成为登地大士
的,这个道理来讲又分三层意思,所谓佛法僧三宝
也,诸佛
当然是讲的说法之人的殊胜,无上正等正觉当然殊胜,这里的十方是说的全法界的,这个法界跟宇宙是有相似的意义,这里三世是讲的过去,现在,未来。佛为宣说者,佛宣说的法就是法宝
,这就表示所讲的大乘佛法由殊胜的佛来讲,当然这个大乘佛法也是非常殊胜的,依佛法信解修行就能证果,这个佛法并不是其他的九法界众生不依佛说而能知晓的,也不是其他的九法界众生能够究竟的。所谓十法界就是地狱法界、饿鬼法界、畜生法界、阿修罗法界、人法界、天法界、声闻法界、缘觉法界、菩萨法界和佛法界。
宇宙和法界其实是有区别的,宇
是讲的所有的时间,宙
是讲的所有的空间,但这更多是从物质来讲,而法界是从众生来讲(佛在三界示现也有五蕴故在这一点也算是众生),众生的境界是千差万别,所以世界是种种不同,讲法界更多是侧重在含识众生而不是侧重在物质来讲。这个大乘佛法
超越一切心缘相
,什么叫做心缘相
?凡是有所思所想所触所领受都属于心缘相,色尘被眼识所缘乃至法尘被意识所缘故名心缘相,而大乘体超一切心缘相,如金刚经
讲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也就是要在离言自证
(虽然也是心证但却无相可得)!并且龙树菩萨讲这个大乘佛法,不是无明妄想能够通达的,什么称为无明妄想
?比如着有,有我,人,众生,寿者,死掉了就一个骨灰盒啥也没有了(着空),听善知识讲空,就不如理作意,就认为什么都没有,所谓断灭空无
,这些就是无明妄想
。大乘佛法非无明妄想能够通达故,能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是古今中外娑婆极乐不变异法故,此为甚深法藏
,故名法宝
。
有佛宝,有法宝,就有宣传宣讲佛法的人就是僧宝
,龙树菩萨
就是僧宝
,胜义僧宝
,登地大士
,由他从佛学习,由他依从佛学习而得到的甚深智慧来给我们宣说,就表示被机的人非常殊胜,龙树菩萨殊胜,我们听龙树菩萨讲大乘佛法,能够信解受持,我们也殊胜,所以他强调他为大功德利根者说,所谓大功德就是讲有大福德
的人,这里的大福德是讲的超越世间
的大福德,纵使亿万千万家资乃至权势滔天那也是世间有为有尽的,龙树菩萨讲的是无为无尽之法
,如金刚经
讲若人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胜过布施三千大千世界七宝)。能够生生世世受用之法,能够成无上正等正觉之法,所以能听闻的当然是大功德人,这里讲利根
,所谓利根就是说已经在佛道修行很多世了
,有深厚善根,方能对于这个大乘佛法领解受持,如理作意,龙树菩萨就是为有大功德大智慧的人宣说这个甚深大乘佛法,那么宣讲的人殊胜,听讲的人一样殊胜。
本文来源于 QQ 唯识群, 欢迎诸位学人点击 联系我们 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