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习 中 第二十八讲

主讲人: 内院看门人
校订: 李师兄,胡师兄,利行师兄
审核: 胡师兄,利行师兄,孙师姐,黄兰师姐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习

感恩世尊!感恩地藏菩萨摩诃萨加被!感恩弥勒菩萨摩诃萨加被!

又于过去有佛出世。号毗婆尸佛。

我们昨天晚上讲四谛十六行观没有讲完,我们接着就说,因为现象界的心识(前面六识现象界可观察的,诸位都晓得,第七识其实也是现象界的,第八识心体以及种子不是现象界的,但第八识时时刻刻在流注种子使得前面七识现行,所以第八识本身是非常非无常的,种子没有现行也在第八识中不断流注,譬如稻谷种子在土地里面也在不断生长的,就种子现行才可以说相续),正因为相续所以就无常,因为无常,因为无我,所以就是空相,这样就悟入苦谛。无常,空,无我当然就不离行苦,坏苦,苦苦,心识相续迁流就行苦。心识有受心所,有意识有感受就有苦受就苦苦。前面六识都是暂时而有会断的,比如意识一针麻药就暂断(在这里有很多人认为是因为身根的存在,所以意识能再次生起,但我们前面也说得很清楚了,身根的本质是四大,内四大和外四大本没有什么区别,那么你能证明石头有意识?其实是因为有本心如来藏的存在,依身根为缘,所以意识等能反复生起),再说心识相应的乐受也是无常的,前面六识都是可灭的,第七识在入无余涅槃也是可灭的,所以就有坏苦嘛,心识是刹那生灭所以才存在,存在就是苦,不离三苦。

心识为什么产生呢?举要言之是因为贪爱的缘故,倘若不贪爱这三界中的任何一法,你我就不会在三界受生,所以弥勒菩萨接着说观察此心相续,以爱为因,以爱我集,以爱为起,以爱为缘,如是名为悟入集谛。接着我们观察这个心识产生的缘故,是因为贪爱而相续而存在的,而贪爱是因无明,因为无明为父贪爱为母,所以导致阿赖耶识不断的流注种子,种子不断的现行产生前面七识,七识各自都有相分,七识缘自己的相分又产生了贪爱,假如断除无明断除贪爱等烦恼,前面的七识就不会由阿陀那识而不断的流注不断的产生出来,这样就只有阿陀那识存在,阿陀那识本身非因缘,非自然性,是不是如弥勒菩萨次复观察此心相续所有择灭,是永灭性,是永静性,是永妙性,是永离性,如是名为悟入灭谛?当然是嘛!其次,在七识的现行上来讲,前面七识不断的现行,是无常的,是变化的就虽有而非真,七识之所以存在的根本处就是阿赖耶识也就是第八识如来藏,这样实证阿赖耶识心体,我们叫做实证如来藏,现观如来藏心体当然是永灭性,是永静性,是永妙性,是永离性

所谓永灭性是如来藏虽然生万法(七识相分也是如来藏中种子所出生的,在唯识叫做见相各有种)但如来藏自体不生,自体不生当然就永灭。所谓永静性是说前面七识能够感知苦乐,所谓具备见闻觉知性,但第八识如来藏却没有在世间法上的明了分别,他不会感知美丑正邪乃至高下是非,他当然是永静性。并且他也没有美丑高下可说!如来藏能出生一切万法,如我们前面讲的七种性自性,当然是永妙性。如来藏本身是无形无相的,无来无去的,不垢不净的,当然是离形象,离来去,离垢净,不是你亲证之后发现他是永离性,是过去,现在,未来都是如此,故名永离性。

那么我们怎么样才可以让心识择灭呢?要怎么样做呢?其实就是观世音菩萨说的返闻闻自性!也就是开悟,所谓自性在楞严经是说的如来藏,也说是阿陀那识一切法依阿陀那识生一切法汇归于阿陀那识阿陀那识为诸法本母为究竟实相,亲证实相就不再迷惑,亲证阿陀那识的方法,我们叫做观察此心相续究竟对治趣灭之道而这个趣灭之道,有所得吗?没有任何所得,也没有任何所失,不过是觉悟自己的本份事,一切修行依这个本份事而建立,所谓诸菩萨摩诃萨依般若波罗密多故,远离颠倒梦想,三世如来,依般若波罗密多故,究竟成佛。那么这个究竟对治趣灭之道依真如阿陀那识而展开,常恒如是本来究竟,是不是如弥勒菩萨次复观察此心相续究竟对治趣灭之道,是真道性,是真如性,是真行性,是真出性,如是名为悟入道谛。所谓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行行而无行,无行之行是真道性,是真如性,是真行性,是真出性!所谓究竟对治趣灭之道就是大乘佛法,大乘佛法依本来如是的常住真心而建立种种法义法门,当然是真道性,是真如性,是真行性,是真出性。离众生本俱的根本心识阿赖耶识外别无真心故,但弥勒菩萨讲的悟入道谛是在已经找到如来藏的基础上而观的,在这个阶段你会发现三藏十二部不过是讲的你的本份事儿而已。

这么讲,谁晓得啥意思呢?谁晓得咋观呢?所以还是要开方便之门,大乘佛教,菩提心为因,大慈悲为本,方便为究竟,也就是说真正讲四谛十六行观也就是现观智谛现观,关键在观察自己的心识,因为举心识一切法全体毕现,物质的声音的冷暖等是心识的相分嘛,那个时间势速等属于依色心二法假立的分位……也就是说观察心识无常,苦,空,无我而深观苦谛。观察心识的产生是因行,集行,起行,缘行而深观集谛。在灭行,静行,妙行,离行四行上深观灭谛。在道行,如行,行行,出行四行上深观道谛。苦集灭道分别都有四行,四四不就是十六嘛,这样叫做四谛十六行,由这个四谛十六行观,了心相作意而得决定胜解,就可以经世第一四加行位引生现观谛智现观了。

当然我还是要再次强调没有经过前面的思现观,信现观和戒谛现观是没有办法修这个四谛十六行的,没有大量的阅读佛经,善知识如太虚大师著作也是修不了的。

第五种现观是现观边智谛现观,这个是亲证阿陀那识的基础上,依阿陀那识来现观一切存在,为了使得大家都能够悟入实相,巧妙的建立种种名言,使得大家都能悟入,当然前提是你开悟了,能够现观一切存在的中道性,非空非有,非实非虚,非出非入,如镜花水月,如梦亦如幻,不是凡夫认为的幻!凡夫认为的幻是火不烧手,水不溺人,这里的幻是智慧的现观,依这个真实智慧来现观一切法如幻如梦,站在这个角度来说恰恰是因为火要烧手,水要溺人,所以是幻!非灭色而得空,是即色而即空,这里的边智是说的一切存在如实的了知,边是说的如实的如量的真实的了知,凡夫都没有根本智,何来的边智?

边智谛现观其实是包括了两种内涵的,一是说开悟之后依阿陀那识来现观一切存在的中道性,如实性,如理性,本来如此就是如此,我们也叫做后得智,亲证阿陀那识之后才有的,根本智具备才有的故名后得智。二边智是说的道种智,一切存在是依阿陀那识中的种子现行而有的,阿陀那识有无量无数的种子,其中有应断的,有应证的。就应证的来说,凡夫都是在现行现象上搞科研搞研究,也是梦花水月。而我们将来不单单说在现象上具足亲证,最重要是要亲证现象现行背后的种子(因为现行其实是假的,种子才是真的),这样才能够得到神通妙用。阿陀那识所具备的功能差别之亲证就是成就道种智,究极一切存在的本来实相,所以我们讲现观边智谛现观其实是包括这两种的。有时候也把根本智叫做如理智,之所以叫做如理智是因为阿赖耶识也就是如来藏是一切存在的真实理体故,把后得智叫做如量智,唯有亲证如来藏然后观察一切法才能够如实如量故,譬如梦中对于梦中的景象没有如实观察的,醒来之后你对于梦中的景象才有真实的观察才真正的如量。

第六种叫做究竟现观,也就是尽智无生智,是究竟位上的现观,三乘都有究竟位,声闻乘究竟位就是阿罗汉缘觉乘究竟位是辟支佛大乘佛菩提道究竟位成佛。当然佛陀的现观是怎么回事情,我们就不晓得了,只知道是四智圆满,所谓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大圆镜智为四智,但是四智圆满是个什么境界,我们哪里知道呢?如阿罗汉和辟支佛尽智,我们晓得一点,就是说三界内所应断的一切烦恼业完全断尽了,证到阿罗汉果,辟支佛果所得的智慧了,由断尽烦恼所谓尽智生,那么就可以说我生已尽,梵行已立,烦恼已断,而了知不受后有,这就得到无生智了,不再三界受生了,一切苦完全止熄故名解脱道的尽智,至于佛陀的尽智就非常难知,但前面大概多多少少都讲了一些比如四智的定义,乃至依四智而有的十力,佛眼是如何如何等。

又于过去有佛出世。号毗婆尸佛。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永不堕恶道。常生人天。受胜妙乐。

我们的地藏菩萨摩诃萨告诉我们,过去有佛,佛号毗婆尸佛就是胜观佛,今天有师兄问什么叫做思维修胜观就叫做思维修,所谓毗钵舍那就是思维修,佛教的修行法门在教,理,行,果四门来讲,止观行门的必须,是行门的特重!所以我们的地藏菩萨摩诃萨大慈大悲,告诉我们过去有佛出世,号毗婆尸佛!诸位善男子,善女人,听闻这尊佛的圣号,今天听闻了,我们依教奉行才能胜观生起,就能够永不堕落恶道,常生人天,受胜妙乐,所以我们要志心恭敬,尊奉毗婆尸佛,南无毗婆尸佛!南无毗婆尸佛!南无毗婆尸佛!

又于过去。无量无数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号宝胜如来。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毕竟不堕恶道。常在天上。受胜妙乐。

地藏菩萨摩诃萨再次恭敬的对佛说,世尊!过去无量无数恒河沙劫,这里的恒河沙劫比前面的恒河沙阿僧伽劫当然离我们近一点,阿僧伽就是不可数,这里只是说恒河沙劫,没有说恒河沙阿僧伽劫,就证明没有无边身如来和狮子吼如来离我们那么久远(但实际上无有佛涅槃,无有涅槃佛,他们现在都还在示现普度众生的,因为世界是无量无数的),从离现在多久,时间上的表述可见地藏菩萨摩诃萨开示的严谨性,以及他的智慧和大力神通的不可思议性。这尊佛德号为宝胜如来,如果有善男子,有善女人能够听闻到这尊佛的德号,那么就能够不堕恶道,常常生在天界,得到殊胜的妙乐!**南无宝胜如来!**至于怎么样的宝胜,我们明天接着讲,感恩诸位菩萨。

本文来源于 QQ 唯识群, 欢迎诸位学人点击 联系我们 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