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习 中 第二十三讲

主讲人: 内院看门人
校订: 李师兄,胡师兄,利行师兄
审核: 胡师兄,利行师兄,孙师姐,黄兰师姐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习

感恩地藏菩萨加被!感恩弥勒菩萨加被!

又于过去有佛出世。号拘留孙佛。

我们为什么要把这个无明也就是无知,凡夫众生的无明反复的讲呢?因为拘留孙佛翻译过来是应断佛,应断什么?应断烦恼,而烦恼的根本是因为众生无知,无明,愚昧。最重要是说的在实相上的愚昧无知,你或者说,不对哦,科学家能发明这样那样怎么还无知?固然能发明,不过科学家能够生来带一块儿尿布,死去带走一分钱吗?在生死问题上也是无知的,譬如我前面讲的,众生都是无穷无尽的生命流,无始以来流转六道,不论是科学家还是其他的什么家,所看到的也不过就是从这山到那山之间的距离,所以都是片面的,不涉及到出世间法的,而涉及到出世间法就要断除无明,所以我们才会讲几天的无明是什么意思。再说譬如讨贼,你总得知道什么人是贼吧?贼在何处吧?我们不是民间佛神信仰那种低层次的,我们是正儿八经的佛教徒,佛者觉也

那么我们在上面依次讲了,按照相应不相应烦恼分为不共无明相应无明,需要注意的一点不共无明和相应无明固然都是因为对于实相的无知而产生的现行(或者有种子比如),但两者是有区别的,所谓不共是说这种无明产生未必就有贪嗔痴等烦恼俱起,而相应是说的相应于贪嗔痴三细六粗必定是有贪嗔痴俱起的,比如站在三细的角度来说无明业相肯定是因为过去世没有断除无明而造业所以这辈子继续受生死的,也就是说按照这样分是根据相应不相应烦恼造业来讲,不共无明不一定和贪嗔慢等烦恼俱起,不一定因此就会造恶业的。

按照事和理来说分为迷理无明迷事无明。按照我执法执来说分为一念无明无始无明。这三种区分其实是可以互相容摄的,比如说不共无明是因为什么?他认定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是因为没有亲证阿陀那识的缘故所以迷理。就可以摄入到无始无明中来。断我执虽然说未必要亲证真如,但是断我执所得到的生空无我智却是相应于实相心阿陀那识的。那么没有断我执,所以胡乱造业属于迷事。迷事当然也可以摄入到一念无明中来,有我执主要体现在意识和意根的。相应无明,是说的此无明产生有烦恼俱起,有我见,我执,有法执才会有烦恼,所以相应无明也可以摄入到一念无明(主要就是我见我执)。

一念无明和无始无明也可以摄入到迷理无明和迷事无明中来,阿陀那识是一切存在的根本理体,那么无始无明是不是迷理无明?一念无明是所谓的我见我执,而实际理地一切法无我一念无明不就属于迷理无明吗?由迷理无明,所以凡夫众生生生世世胡乱造业,不外乎就是爱这个生生世世的不同的身心,以及追求境界嘛,是不是迷事无明(事主要是说的境界,对于自身的观察,那么自身也属于境界)?不共无明相应无明当然也可以摄入到迷理无明迷事无明中来,不共无明产生了唯物唯心论,或者常见或者断见,这就是迷理无明。相应无明俱起种种贪嗔痴的心行,所以相应无明摄入到迷事无明中来。我们讲不共无明和相应无明也可以摄入一念无明和无始无明以及摄入迷理无明和迷事无明的,大家依次类推一法可以摄多法多法可以摄入一法,把所学的系统化,这样才证明你有思所成慧了,万万不可以如某些人那样,如来藏不是阿陀那识,阿陀那识不是真如,他们思所成慧都没有的,把整体的佛法割裂成为了片段了。

那么所谓应断,应断烦恼,烦恼的根源是无明,我们就一念无明无始无明来讲怎么个断除?我们就重点说这两种,一念无明就是我见我执,生生世世认定不同的身心为我,这辈子是张三认定张三的身心部分是我(之所以是部分因为很多人主要是以我能感受,能思想所以有我,而感受思想只是属于身心的一部分,然而内在的身体,感受,思想外在的色声香味触等都属于是聚合的并不是只是一部分,聚合就是,也叫作萨迦耶见,萨迦耶是总聚的意思,如前面讲),下辈子是李四认定李四的身心为我,这叫做我见。还有我执,我执是说的三界爱,比如欲界财色名食睡的贪爱,之所以叫做我执,谁都希望也就是自己拥有财色名食睡,没有希望津巴布韦的黑兄弟乃至隔壁老王拥有名利,对不对?希望自己满足自己的贪爱,没有谁希望别人贪爱得到满足的,故名我执(以有我所以讲有我的所爱)。我见也属于一种我执,是摄属在我执中的,认为身心是我,把心肝脾肺肾乃至精神的聚合物为我这显然是一种错误的见解,是在的前提下的不正见,但也是每个众生贪爱的对象,所以我见也摄入在我执的。

不论是我见也好,认定五蕴色受想行识(心肝脾肺肾属于色法,精神方面就是感受思想行为认识,合在一起名五蕴,执五蕴为我故名我见,是在能所的边的执着,比如我能看,能感受所以有我),色就是物质的,当然包括你这辈子的身体。感受名言分齐,在了知的基础上进行确定的分别,比如看到一个动物过来,想心所发动建立名言分齐是只猫。行动的,迁流的变化的,人类的动物的造作都属于行蕴所摄(有些人会认为行蕴是色法,比如这个人跳舞,人是色法,其实应该说色心综合的分位假法,但色心来说首先有意业然后有语业和身业故包含在精神中来讲,所以行蕴还是摄属在精神心法中的,五蕴只有色蕴属于物质,其他四蕴都属于精神)。了知,主要是说的意识。认定这五蕴全部或者某部分为主体,能够主宰,就叫做我见

我执三界爱,产生的时候都是在意根意识上,如意根认定阿陀那识是生生世世都如此执着,所以意根对于阿赖耶识有非常绵密不间断的痴,见,慢,爱。意根和意识是刹那生灭的,意识和意根上的执有,因有而贪爱的无明就叫做一念无明,断除一念无明在小乘佛法的核心在于观察蕴,处,界无一不是无常,苦,空,无我的,在此基础上而断贪爱。当然前提是你得深信阿陀那识常住,不然你很难深信因果轮回,了生死是说的了这个不断轮回生死的现象,不是了这个肉身,这个肉身不需要了生死,一包耗子药或者等几十年自然就没啦!其次小乘佛法的最终是以无余涅槃为根本,灭尽蕴处界,无生则长生,倘若你不信阿陀那识常住,无余涅槃就成断灭空无,哪一位有智慧的人求断灭空无?是来求长生,离轮回,离无常的嘛,不是来成断灭外道的啊!

那么无始无明怎么断除呢?无始无明的断除要在首先亲证众生皆有的阿陀那识也就是如来藏,最大的困难对芸芸众生来讲恰好就是这个开悟了,这一关可谓是难如登天。实话说,我学佛二十多年了,今天看来开悟的几乎没有遇到的(我没有现实生活中遇见哈,或者我遇见没交谈不了解),为什么这么难?因为众生无始以来都在人我和法我中打转,你要他切入这一无相之相真的很难的,他们要不就落在能边,要不就落在所边了。总而言之,要放下轻心慢心要福德智慧具足,要如理作意,要多阅读善知识太虚大师著作,这个事情是一念触证的,总之也是不断的闻思修才有机会的一念触证的,轻心慢心是最要不得的,很多人看到佛经讲一切法毕竟空,毕竟什么叫做毕竟?终极究竟的才叫做毕竟对不对?那么什么是究竟法?就是这个阿陀那识如来藏!此法是众生的根本心识,一切法无不从此法生,一切法灭无不归于此法,所以此法为毕竟,正因为一切法无不从此法生,一切法灭无不归于此法,所以一切法毕竟空(一切法在如来藏表面生灭不停,譬如电影依银屏而有就不真实,而如来藏当体即空)。站在阿陀那识的自住境界,也就是根本智所证的内涵讲,一切法毕竟空(千万不要认为离一切法之外还有阿陀那识,那样又错了)。我不太喜欢日本佛学研究者的著作,但是木村泰贤说过一句话有点道理,他说:佛家言有,经过空之极点成有,非同凡外之执幻有为实有,未经过空之极点者可比

断除无始无明首要点就是亲证阿陀那识得根本智,根本智和后得智可以放在一起讲的,根本智实证阿陀那识心体,亲证毕竟空,就当时来说其实人我空和法我空都切入了(所谓法我这里的是说的一切法真实有,而人我的我侧重在主体,主宰义,我能看,能感受,能思想就是主宰义),但主要是侧重在人我空上的。后得智依阿陀那识来现观一切存在如幻如化,是在亲证如来藏的基础上而现观一切法的,继续断除人我和法我入通达位,主要侧重在法我空上,有利根的一次断除的,多数是先亲证根本智,然后成就后得智。也就是说菩萨证真如阿陀那识,获根本无分别智而空我,发后得不思议智而空法。然后成就初地。如成唯识论等讲,就属于是一次性入通达位的,实际情况多数都是分开的,不然经典有主要讲根本智的心经。也有把根本智和后得智放一起讲的,前面讲根本智后面讲后得智的,如金刚经等。经典既然如此,为何实际不可能?需知平实导师开悟七住位是完全有道理的。

所断的内涵,在我们目前这个阶段,从一念无明讲如果你学小乘的,就是断除我见我执,依这个为核心,也可以说是断除五利使五钝使,前面我也讲过了。如果你学大乘的,所断无始无明的前提就是亲证真如阿陀那识,以及依此法断除人我见和法我见成就观行入通达位,有师兄说开悟能实证少分种子的智慧,一分都没有!那个开悟是实证阿陀那识心体,然后才是在万事万物上现观中道性非不见真如,而能了诸行嘛,种子也是亲证的就好比说,开悟证阿陀那识一样的,不是说我们思考一下,想象一下,读了某善知识的书你就亲证了,种子的实证也是离根离量,可以这么说,佛法的一切修行,闻思修等核心两个字实证!然而实证是离根量的。

如果我们从断烦恼来讲,主要就是断五种住地烦恼︰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无明住地

什么叫做见一处住地,比如这辈子是张三,张三认定有我,以及我所产生的贪爱,是依他这辈子的境遇来见。不是依他上辈子当李四来见,更不是依他下辈子当赵六来见,这种我见我执是依众生所处的,身心所处的环境来认定有我的,因为他的见闻觉知在这里,他的心肝脾肺肾在这儿,在中国某个旮旯角落,不是在美国以及其他地方,他在中国,只会认为他所在的中国的某个旮旯角落有我,不会认为美国有我,不会认为天上有我,他也不会认为上辈子有我,下辈子有我(执我深重的人一般不信因果轮回的,如果他信就多少有断我见我执的潜质的,就会涉及到补特伽罗无我性的思考了,而要证补特伽罗无我性首先得深信因果轮回,所以不信因果轮回的断然不可能断我见,断我见的内涵就是蕴处界无我性和补特伽罗无我性两方面),所以见一处住地烦恼是就当下的身心五蕴来说有来执的,故名见一处住地,因为执我就有烦恼故名见一处住地烦恼。

欲爱住地烦恼,生活在欲界,一般众生的贪爱是欲界的财色名食睡等,如伪佛教喇嘛 活佛们搞男女双修,其实就是欲界贪,贪爱性交的触觉贪爱美色,人人爱钱,也属于欲界的(这些东西只有欲界有,色界天没有这回事情,所以叫做欲爱,虽然欲爱有很多,财色名食睡都是,但男女之欲为最粗最重,男女之欲一断其他的就很容易断了,当然欲界天没有财可说,但也有男女之事等)。不顺自己的贪爱就嗔,如我们批判藏密是来源于印度性力派的,他们多次威胁我们举报我们(这就是不顺他们的贪爱于是他们嗔心就起来了)。因为贪嗔的缘故所以反复流注一念无明(一念无明有种子就是痴),所以欲爱住地烦恼,就是由欲界爱而产生的贪嗔痴等烦恼。当然粗说就是财色名食睡细说眼耳鼻舌身意对色声香味触法而生贪爱,财色名食睡等包括在欲界的色声香味触法中的。欲界的色声香味触法都属于欲界众生贪爱的对象,因为人人都有眼耳鼻舌身意这些能贪爱的心识。

本文来源于 QQ 唯识群, 欢迎诸位学人点击 联系我们 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