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习 下 第二讲
主讲人: 内院看门人
校订: 李师兄,胡师兄,利行师兄
审核: 胡师兄,利行师兄,孙师姐,黄兰师姐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习
感恩世尊加被!感恩地藏菩萨摩诃萨加被!感恩慈尊加被!
好,前面我们讲过了三障和二障的差别,也就是说三障
说是依三杂染
来讲的,二障
说是依二无明
来讲的,这两者其实是有区别的(二障的烦恼障和三障的烦恼障其实也是有区别的,侧重不同的缘故,二障的烦恼障更侧重在一念无明
导致无法涅槃,而三障的烦恼障更侧重在众生心识中的烦恼习气
),但这两者并不矛盾,因为有烦恼障的关系所以有三杂染
,烦恼杂染,业杂染,生杂染。因为有三杂染所以有三障
烦恼障,业障,报障,前一个烦恼障是从二无明讲,由一念无明所以导致有贪嗔痴的熏习,因为有贪嗔痴的熏习所以导致众生无法断除我见我执,无法亲证涅槃。在三障中说烦恼障,是因为众生皆是染污的生命,有根本烦恼,大小随烦恼
的关系导致造业
,造业就有业杂染
,由业杂染导致生杂染
,有生杂染就有局限性
,就有八苦
乃至苦海无边
的关系。所以这两者是从不同的侧面来讲的,篇幅有限,我也不可能说天天来讲这个,自己融会贯通了。
好,我们正式进入地藏菩萨本愿经第十二品见闻利益品,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一品的名字叫做见闻利益,要说利益的话前面也讲了很多了,几乎每一品都讲利益的,一偈一句不都利益嘛,前面讲了那么多,为什么这里还要强调见闻利益?前面不是都已经见闻了,为什么这里还要利益呢?因为利益也有不同的层次
的,前面讲的是利益存亡
,讲的是如何利益众生今生来世和这里讲的利益不同,这里的利益是重点在强调见闻
,所谓见闻要靠什么去见闻?要靠僧宝去宣传去普及
(僧宝可不一定是出家相哦,也可以是在家,如地藏十轮经讲,凡是有证果的都是胜义僧),倘若佛法没有人宣传,一般人如何可以见闻?所以这里的见闻重点在强调僧宝的功德
,第九品称佛名号品讲的是佛宝的功德
,第十品校量布施功德缘品和地神护法品都是讲的佛法的功德
,这一品主要侧重在讲僧宝的功德了,由僧宝的宣传,普及,讲法,然后众生才能够见闻,见闻才有利益,所以这一品叫做见闻利益品。
佛教讲僧
,梵语叫做僧伽耶
,也就是和合众
,佛教讲阿赖耶识缘起
,阿赖耶识中有无量无数的种子,讲阿赖耶识中种子为因和合诸缘生万法故名因缘
,把种子也界定为缘之一种,那么和合众多的缘方能成就具体的事物故名缘起
,一切事物的产生都是因为有缘所谓四缘
,因缘,所缘缘,等无间缘,增上缘
。佛有两义,前面也说过了,一是说的报身以及应化身佛
,二主要还是说的第八识如来藏
,讲如来藏为如来,那么实际的真实的佛并不是因缘所生,非因缘,非自然性,因为他是常住法
,本住法
,有佛无佛,法性常住!但是真佛不说法,你如果说第八识说法,请问,他跟你说什么了?离言绝虑,心行处灭,由真佛出生报身应化身佛,报身应化身佛才说法的,而化佛报身佛说法,却要靠同样是因缘和合
的僧众来宣传佛法。僧众
是五蕴和合
,从自身来说是和合众
,我们谁不是?从僧团来说也是和合众,僧团不是一个本体,是由很多的僧宝组成的,故名和合众
。
那么僧众就是说的出家相
的吗?也不完全是,僧是和合,你我不都是和合嘛,五蕴四大和合无差我们才能够健康,乃至能够身心和合,远离烦恼染污内心才清明,当然才能和合。有贪嗔痴等内心躁动,外而攀缘,当然是不和合的。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心为法王,识得此心,就是有主沙弥,就和合就是僧,对不对?等而下之在这个前提下,深信正法,远离邪见,自然能够勤做功德满足福慧资粮,逐渐就能够亲证第一义
,由亲证的关系就能演说地藏菩萨本愿经
,自己和合让一切见闻的众生都和合,岂不是见闻利益嘛!不和合就乖违,和合就不乖违,不乖违就利益,是不是见闻利益?希望大家都能够是和合众,都能够是僧宝,所谓僧伽耶
!
所以这一品主要是讲的僧宝演说佛法,能够利益听法的人,讲的人利益听的人也利益,故名见闻利益,见闻就包括了眼见耳听等诸方面了,但是僧宝也有多种,所谓凡夫僧
,哑羊僧
,胜义僧
,无惭愧僧
,如地藏十轮经
讲:
善男子!有四种僧,何等为四?一者胜义僧,二者世俗僧,三者哑羊僧,四者无惭愧僧。
云何名胜义僧?谓佛世尊;若诸菩萨摩诃萨众,其德尊高,于一切法得自在者;若独胜觉;若阿罗汉;若不还;若一来;若预流;如是七种补特伽罗,胜义僧摄。若诸有情带在家相,不剃须发、不服袈裟,虽不得受一切出家别解脱戒、一切羯磨布萨自恣悉皆遮遣,而有圣法得圣果故,胜义僧摄,是名胜义僧。
云何名世俗僧?谓剃须发被服袈裟,成就出家别解脱戒,是名世俗僧。
云何名哑羊僧?谓不了知根本等罪犯与不犯,不知轻重,毁犯种种小随小罪,不知发露忏悔所犯。憃愚鲁钝,于微小罪不见、不畏,不依聪明善士而住,不时时间往诣多闻聪明者所,亲近承事。亦不数数恭敬请问,云何为善?云何不善?云何有罪?云何无罪?修何为妙?作何为恶?如是一切补特伽罗哑羊僧摄,是名哑羊僧。
云何名无惭愧僧?谓若有情为活命故,归依我法而求出家。得出家已,于所受持别解脱戒,一切毁犯,无惭、无愧,不见、不畏后世苦果。内怀腐败,如秽蜗螺,贝音狗行,常好虚言曾无一实;悭贪、嫉妒、愚痴、㤭慢,离三胜业,贪着利养恭敬名誉;耽湎六尘,好乐淫泆,爱欲色、声、香、味、触、境;如是一切补特伽罗无惭僧摄,毁谤正法,是名无惭愧僧。
也就是说讲到僧有四种,第一是胜义僧
,总而言之能够在佛法上证果的人,不论在家出家
,但凡能够证果
,断我见
乃至开悟实证第八识如来藏
的等等都叫做胜义僧
,其中说得很清楚 若诸有情带在家相,不剃须发、不服袈裟,虽不得受一切出家别解脱戒…… 所谓别解脱戒这里的别是说的分门别类的,比如佛陀为出家人专门制定的戒律就是别解脱戒,专门为居士制定的戒律也属于是别解脱戒,不属于性戒,性戒是大家都要遵守的,比如不杀盗淫妄,而别解脱戒,如果不出家是不需要受专门为出家人制定的戒律的。那么这里说不受一切出家别解脱戒,很显然就是讲佛教说胜义僧不一定是出家人,在家人也可以是,前提只有一个就是是否证果。
第二种是说的现出家相的,受出家戒的,能持出家戒律的,并且学习正法的出家人,虽然讲不出来什么妙法,但很实在的学习佛法的,学习正法的,目前还没有实证,但能够持出家戒的,这样就叫做世俗僧
,是能够住持表相佛法的。
第三种叫做哑羊僧
,所谓哑羊,羊就会咩咩咩的,说不出来什么,自己也只是知道天天吃草,所谓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那种,不求实证
也不学正法
一无所知
的,也不想知
的,佛法是个啥?不想了解的,也无大过
,这样就叫做哑羊僧(比如有出家师解释所知障,说什么知道得越多就越障碍,哎呀!说反了,所知障应该是因为所知不足障碍成佛故名所知障。这些人就属于哑羊僧,自己不学也反感别人学正法的)。
第四种是无惭愧僧
,虽然现出家相,但内心根本不信因果的,无惭无愧的,伪佛教藏传佛教密宗那些吃肉喝酒的且不说,他们就不是僧,他们四皈依的,把上师放在最前面高过佛,不过是打着佛教的旗号搞男女双修的性力派而已。就算是汉地其实也有好些不信因果而穿着袈裟的,以前那个前会长学诚就是代表,他信因果吗(他背地里学藏密搞男女双修被人举报到新加坡《联合早报》了,不然还惩治不了他,他背景很强大,所以现在的佛教界都成个什么样子了!)?悭贪、嫉妒、愚痴、憍慢,离三胜业,贪着利养恭敬名誉;耽湎六尘,好乐淫泆,爱欲色、声、香、味、触、境。是不是这样?所以讲僧是有四种,大家多数没有出家,我也没有,但我们也可以求成为第一种胜义僧宝。
这儿重点说了补特伽罗
,补特伽罗有两种解释,第一种就是数取趣
,没有离开生死轮回的众生都是补特伽罗,亡于人趣,人道的果报了结,如有善业取天趣,这样随业受报轮转不休
就是补特伽罗,我们都是补特伽罗,因为我们都没有成阿罗汉,目前还在受分段生死的限制。补特伽罗的样子就不是真实的样子,因为这辈子是人下辈子是天人,这辈子是人下辈子是狗,那么到底是人真还是天人真还是狗的样子是真的?所以补特伽罗本身就是如幻非真
的,在如幻中讲真实的样子是如来藏,如幻的法是如来藏所出生的,有如来藏为能熏所熏的根本心故有众生不断的舍此生彼。所以经论多把没有离生死的众生称为补特伽罗
。第二种解释是五蕴和合
为补特伽罗,比如我们是心肝脾肺肾四肢乃至精神的和合,人家也是的,就属于色,受,想,行,识和合而有的
。菩萨们大愿的关系出现在这个世界教导我们,他们当然也有五蕴身,故也是补特伽罗,第二层意思哪怕佛陀也是广义的补特伽罗,第一层意思不包括佛陀乃至阿罗汉以及诸大菩萨,因为他们都已经离分段生死
了,是因为悲愿
的关系而示现在这里的。
有第一种胜义僧和世俗僧的关系,所以才能够宣传正法,宣传佛法,世俗僧至少是主持佛法表相的,这样众生才能够见闻佛法,能够见闻所以才有利益,今天群里有人还在说我们群不实证,实证不实证你首先得见闻
啊,见闻都见闻不到,实证个什么?我也是觉得好笑,再说见闻不就在强调实证?实证必须见闻
啊,他好像觉得整天打坐才是实修,外道也打坐啊,佛法的不同在于法!法由佛说,由僧来演示,才有所谓见闻利益,才有所谓的实证,不然统统都是胡闹一场,你幼儿园毕业,你去华为当总工程师好不好?他们好像觉得佛法不靠闻思修就行,好像觉得我们在搞一种莫名其妙的巫术,好像觉得知识越多越反动一样的,那么没有闻所成慧怎么会有思所成乃至修所成慧呢?读书不就是为了毕业吗?毕业难道不靠读书?这些人说话都不仔细想想逻辑讲得过去不!
为什么平常看起来也不傻也不蠢的人,都晓得幼儿园毕业不能去华为当总工程师的(因为连初中,高中,大学的知识听闻都没有听闻过,何来学习?何来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为啥会认为学习佛法学习正法,就不是实修呢?就跟实证无关呢?!兄台,这就是我们前面讲的三障之一,传说中的业障啊!业障
会导致你把任何荒谬荒唐不可理喻的东西合理化
,你说这个业障厉害不厉害?往往业障现行,他还会觉得,他是世界上最有能力最聪明的人,因为业障现行,他又没有离开烦恼障,导致贪嗔痴等反复现行(不信你说他说得不对,你看他会不会面红脖子粗),就好像那些搞传销的,刚开始都是这么想的,都觉得我最厉害最聪明要发大财,这就是业障啊!所以古德说,彼认聪明处,恰恰无明现。
还有人认为释万行
搞的什么莲花功是佛法,芦台长(已经死掉了,好像是2020年的事情,别看这些邪师在世的时候轰轰烈烈,一旦死掉了徒众就作鸟兽散了)烧小房子是佛法,他还觉得他捡到宝了,这都是业障导致的,闻思修正法就是对治业障,业障产生的根源是烦恼障,烦恼障的产生是因为无明,闻思修对治无明岂不是对治烦恼障,对治业障?如我们前面反复讲!所以没有多熏习佛法,特别是没有多看太虚大师
,平实导师等
善知识著作的(最近一百年这两位是讲佛法讲得最好的)就断不了烦恼障,业障就越来越重,报障就越来越惨烈,在实证佛法这个道路上时时反问自己,我是不是业障现行了?越觉得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越要反问自己。
尔时世尊。从顶门上。放百千万亿。大毫相光。
佛是什么意思呢?前面讲过是说的觉,觉才有智慧,具足一切世间出世间智慧
故名佛
,从佛清净法界等流出佛所证之法
故名为法
,也就是说没有佛就没有佛所觉的法,没有法无以成佛。譬如喇嘛教
那些“活佛”
他们就不是佛,因为他们讲不出来个什么妙法,讲出来的也是乱说一通,只是因为末法时代,众生业障深重,导致无法分别所讲的是不是佛法而已,佛和法不相离,和合而有,和合而有听法的人,乃至听法的众人,由众人,众生而去宣传宣说。众
就是和合
,和合为众,故名僧
,僧者众也,能宣传正法,佛法之众故名僧众,佛法是唯一能够解脱,能够成佛之法故名为宝,所以实证的僧称为僧宝。
接着说放光,从顶门
上放光,一般讲佛讲法,都有放光的,前面也讲过,总的来说,意义主要是三种,第一,放光的目的是使得一切众生见到佛光明之德
,因为众生大多迷着表相,给他们放光动地,就晓得佛世尊是真正的世间出世间最殊胜的,因为他们放不了,也没有见过还有其他的谁有这样殊胜的光明。我们这些小菩萨当然放不了,即便有他们也看不到,所以我们只能够写作,讲法来放光了,至于他们看不看得见,就不是我们的责任了。
第二,由光明来显示一切境界
,凡夫众生是看不见饿鬼道,地狱道,天道的,而实际上这些是真实有的,乃至无量无数的银河系之外的众生也在修学佛法,凡夫众生看不到,所以要放光加持他们,让他们看到真实的情况(其实这里的光明就是佛的加持使得他们暂时脱离掉报障的限制)。
第三,其实佛光放不放都有的,有缘自会相见,诸位也在放光,只是大家识不得,佛菩萨悲悯一切众生的关系,特别让众生能够见到,对于佛法生起决定信心
。
那么在经典中我们看到有两眉放光的,比如佛有三十二相
,说眉毛中有白毫,并且是右卷的,比如有经典说白毫展开长度有一丈五尺,眉毛中间放光,比如在法华经中就是两眉毛中间放光,这代表什么呢?两眉
譬如的二乘
,所谓声闻乘缘觉乘
,声闻乘
和缘觉乘
是权教
,因为这个世界大多数众生根器下劣的缘故,无法顿证第七第八识就只能先在前面六识上观无常,苦,空,无我,使得他们先断除我见我执而得解脱,再来实证如来藏发大乘心,所以解脱道是从整体佛法中分离出的一部分讲解脱的故名权教,而大乘
才是实教
。
佛陀大慈大悲在这个世界示现,大乘成佛
从初发心到成佛旷劫久远
,难信难入
,于是就从整体的佛法,唯一大乘中分出来一部分解脱之法,要是业障不那么深重,十年二十年在佛世完全可以亲证,他亲证了他不就信佛所说了,毕竟解脱道的果位已经拿到了,然后导引进入大乘
,所以从两眉中间放光,就是显示唯有一佛乘
,二乘是权
,一乘是实
。从中间放光就是讲这次法会要讲大乘佛法,开权显实的意思。又因为,众生实证有从龙树中观而证悟中道第一义心如来藏的,俗话叫做从空而入,即用显体的。有从无著菩萨等讲唯识而悟入的,叫做从有而入的,眉间放光,显示中道非有非空(就禅宗净土来说两者皆有)。
那么这里地藏菩萨本愿经从顶门放光,所谓顶门
,是说的头顶的前部,也就是头颅的顶部,为什么要从顶门放光呢?因为这本经主要是阐述的宗门第一义
的,也就是说一切佛法都是依这个宗门第一义如来藏
而显示的,比如说《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楞严经》
主要就是阐述如来藏
的,所以叫做大佛顶
,我们还有说无见顶相
,如来藏浩浩三藏不可穷,是不是无见顶?这里从顶门放光是讲的一切佛法是依如来藏第一义而有而显示的,这个功德是最尊最上,这本经宣说这个如来藏,所以从顶门放光,接着放百千万亿,大毫相光,无量无数的功德都由这个第一稀有功德
而得显现,因为一一功德皆有法身德,离第八识别无所谓法身,从法身而有解脱德,所以一一功德皆有解脱德,解脱德叫做毫相,从一一毫相都放光,放光
是代表的般若德
,是说一一解脱皆符般若,所以放光,这里又讲大毫相光
,如我们前面讲过的,法身德
,解脱德
,般若德
,好像伊字三点,梵语的伊类似我们写品字,也就是说这三德要三和合
才有才具备,所以从顶门,放百千万亿大毫相光,见闻者,就得到大利益。
本文来源于 QQ 唯识群, 欢迎诸位学人点击 联系我们 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