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门论讲记 第五讲 论文结构总述 一
主讲人: 内院看门人
校订: 李师兄,胡师兄
审核: 胡师兄,利行师兄,孙师姐,黄兰师姐
我们前面讲那么多就是要告诉大家,我们讲的空不是世间人说的断灭空无
,我们讲的有也不是世间人在蕴处界上的虚妄遍计
的有,所以我们要空有双遣
,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基本知见,倘若没有这一点基本知见,那么妙药
就会成为毒药
,所以我们才絮絮叨叨讲了好几天,希望大家能够明白我们的一片苦心。
序分
整本《十二门论》
分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叫做序分
,从今当略解摩诃衍义起,至当以十二门入于空义止为序分,所谓序分主要是叙述该论文的产生原因和背景的,佛教经论都有非常严格的结构,经典是对于法会的记录,所以在最开始就有六成就
,所谓信成就,闻成就,时成就,主成就,处成就,众成就,比如说《大乘理趣六度波罗密经》
经文最开始就讲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迦兰多迦竹林精舍。时与众多菩萨摩诃萨,住不退转,位阶十地,十波罗密多悉已圆满;复有众多诸大苾刍,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逮得己利,这里就包括了六成就,如如是就是信成就
,我闻就是闻成就
,一时谓时成就
,薄伽梵谓主成就
,王舍大城等谓处成就
,听众谓众成就
也。菩萨们造论在行文上都有序分,讲述为什么要造这本论,造这本论的目的是什么。
再比如说《摄大乘论》
论文最开始讲阿毗达磨大乘经中。薄伽梵前已能善入大乘菩萨。为显大乘体大故说,阿毗达磨大乘经就是说这一本摄大乘论是解释阿毗达磨大乘经的,薄伽梵前已能善入大乘菩萨是讲的谁来讲这本摄大乘论呢?就是无著菩萨
来讲,他就是已能善入大乘菩萨也就是登地大士
。为什么要讲这本论?是因为要显大乘体大,为了显示大乘佛法的深广深邃,怎么样的深广深邃?概括为后面的十种殊胜,那么同样的道理,在《十二门论》
中开始就是序分,讲述了谁来讲?龙树菩萨来讲,目的是什么?目的是为了利益末法时代
的众生(他这里的末法是正法的末法
,也就是相法初期,不是说的现在),讲什么内容?讲大乘佛法。交代了造论的原因和背景等。
正宗分
序分之后就是正宗分
,所谓正宗分就是论文的主体
,比如我们写一篇论文,一般是三个部分,论题,论证也就是论文正文,最后是结果。正宗分就是龙树菩萨写这本《十二门论》
的正文部分,系统阐述他的言教的部分,成立他的观点的部分,这一部分又分十二个部分,分别是观因缘门第一
,观有果无果门第二
,观缘门第三
,观相门第四
,观有相无相门第五
,观一异门第六
,观有无门第七
,观性门第八
,观因果门第九
,观作者门第十
,观三时门第十一
,观生门第十二
。最后总结是故当知一切法无生,毕竟空寂故,也就是结分
,序分,正宗分三部分就属于菩萨造论一般的结构,这个结构一般就是三个部分,所以造论是非常严肃的一件事情,还记得我在《摄大乘论初分讲义》
中讲过的吗?要有严密的逻辑性,要有庄严的格式。
门义
那么为什么龙树菩萨
要把他这本论称为十二门论
,不称为别的比如十二支论?这里的门
主要是两层含义,门是通达无碍
的意思,我们从外面进入房间就得通过门,从外到内是必须经过门的,也就是说如果不证会二空实证真如
,那么在大乘佛法上就属于还没有入门
,就还是门外汉
的意思,还根本不懂大乘佛法。因为证会二空,实证真如如此重要,是不二法门所以他把他这篇论文标位《十二门论》
,他这本论的目的就是让学人能够入大乘佛法之门,也就是让大家开悟实证根本智
乃至后得智
的。另外门是通过的枢纽
,一切善法由门而入,方能究竟圆满,不然要么就是凡夫,要么就是小乘,这是从通达讲。从闭塞讲,是说由门的存在,所以一切恶法能够熄灭
,也就是说实证二空,亲证真如能够断诸烦恼
所谓贪嗔痴等
,总而言之,没有烦恼不断,没有功德不生故名门也!这就是般若,这十二门论所施设的教化,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莫不从此门入也。
本文来源于 QQ 唯识群, 欢迎诸位学人点击 联系我们 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