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篇 1
主讲人: 内院看门人
校订: 李师兄,胡师兄
审核: 胡师兄,利行师兄,孙师姐,黄兰师姐
末学一直弄不明白什么是 五遍行心所有法,什么是 五别境心所有法。他们之间的 区别 是什么?我们平时应该怎么观察运用。请菩萨抽空帮末学答疑解惑。
回答:末学惭愧,不敢当,要搞懂什么是五遍行心所,什么是五别境心所,首先要清楚什么是 心所
,心所就是 心的特征,心的功能,好比一个人,他能够打球,能够绘画,能够打牌,能够走路,能够说话,或者能够坐那里不吭气,能够跳舞,打球,绘画,跳舞就是这个人的特征,或者我们现在叫做功能,同样的,心好比是一个人,他在运作的当下也有很多的特征,很多的功能,不过八个心,有不同的功能,不同的特征,前面五识有三十四个,第六识有五十一个,第七识有十八个,第八识只有五个
最多就是五十一个,其中但凡是心出现了都有的,叫做 遍行心所,比如眼识,视觉出现了,都有,耳识运作的当下必然有乃至身识出现,运作的当下也必然有,意识肯定有,乃至末那识和阿赖耶识运作的当下绝对有的,叫做 五遍行,也就是说这五种特征,功能,是八个心识都有的,只要是存在就必然有,所以叫做遍行,没有哪一个心没有,故名遍行,分别就是 作意
,触
,受
,想
,思
,所谓作意就是注意,比如意识注意这段话,意识作用眼识看到我说的这段话,注意才会接触,接触之后才有感受,愿意不愿意继续的看起来,有感受才会有思想,思考,最终才会产生思心所,就是造作,继续看下去?或者说得真不好,不看了!
你看,比如你眼识也就是视觉要观察某个东西,你首先得注意这个东西吧,注意是不是就看见(触),看见了不论的美的丑的还是不美不丑的总得有感受吧,然后就是想,对于这个东西建立某种认识,哦,原来是一部手机,建立认识之后,你会采取行动,是继续观察,还是走过去捡起来?
任何心识,八个心识都有 五遍行心所 的,倘若没有就不是心识,因为显然无法对于目标进行认识嘛,你不注意,不接触,你怎么认识?而注意,接触本身就是心的特征,心的功能,所以叫做五遍行
什么叫做 五别境 呢?这里的别是说的特别的,所谓境是说的心识所认识的对象,比如你到一个大房间里面去,这个大房间就是你的了别境,所认识的对象,也就是说别境,就是特别的认识对象,不是一般情况说的认识对象,不是一般的环境,好比顿顿吃粉条,显然不叫做特别,倘若吃了个把月粉条来一顿鲜笋,你肯定比较有兴趣,就叫做特别,所以五别境心所就是说在特别的环境中才会出现的心理特征
那么对于特别的环境产生哪些心理特征了,归纳起来不外乎五种,分别是,欲
,胜解
,念
,定
,慧
,好比你遇到美味,比如顿顿吃粉条,你遇到红烧鲜笋,你才会有吃的欲望嘛,第一个就是欲心所。当然吃得更差,粉条都没有,这一餐成为了酱油拌饭,菜都没有,你也有欲,叫做不愿意吃的欲。舍离的欲。有欲望你才会有胜解,对于这个事情,这个境界的了解,比如读书渴望学习,你才能够了解,有了胜解,你才记得住,就叫做念心所,一般人说的记忆,回忆,有了念心所,你才能够心得决定,此事必然是如此,真是如此,坚定的认为,然后才会慧心所,生起智慧
五别境心所,这些心理特征,他都是建立在特别的境界中的,比如这个境界好还是不好才有的,要是平平顺顺,无甚变化,习以为常,那么就没有兴趣也就是欲,显然就不会有胜解,和念,定,慧了。
大概讲讲五遍行和五别境心所有法的定义
这里要说到一点,欲心所是个很重要的心所,为什么有些人学佛就学得好?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对于学佛这个事情有兴趣,在他们看来是特别的境界,自己特别喜欢的境界,而一般人显然不会对这个事情认为是特别的境界,一般人认为不就是烧个香拜拜佛之类的嘛,他们是认为习以为常,当然不算他们特别的境界,他们没有 善法欲
,所以就学不好,也记不住,那么你怎么样才能够把学佛这个事情当成特别的境界呢?唯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激励,不断的生起信心,没有其他什么更好的办法,欲不一定就是坏的,也有善法欲,固然都是欲,但是坏的欲望,在佛教说来是对于财色名食睡上的欲,而不是对于出世间,对于学问的欲。
至于遍行心所有法,其中的 想
,想本身叫做知,有注意,有接触,那么就有了知,所谓了知的范围就比较广,比如粗浅的了知,一个手机在地上,还有深入的了知,原来是华为手机,粗浅的了知,一般人说的知,深入的了知,已经加上了名言分齐了,对于了知的对象,已经进行界定了,也可以说产生思想了。而这里思不是说的思想,思想是想心所,这里是思是决定的意思,决定怎么样?要不要捡起来?揣在包包里?还是等着,看谁掉的,还给人家?已经在造作,在决定怎么样造作叫做思!
八识心王都能造作,视觉乃至触觉,也就是眼识乃至身识都能造作,都能了知(想),都能接触,都能感受,不接触你怎么看得到呢?都有作意,第六识也就是这个每天胡思乱想的,他当然更能作意,更能接触,更能感受,更能了知,更能造作,只是说第七识和第八识的五遍行的运营,因为普通人不知道他们是个啥东西,所以暂时无法了知他们到底在作意什么,在接触什么,在感受什么,在了知什么,在造作什么,其实他们也有的,不然的话单单靠前面六识,众生是无法生活的。
阐述一下 律仪戒,行善法戒,饶益有情戒 和 别解脱戒,定共戒,道共戒 的区别和关系
回答:这道题的关键在于首先要把名词解释一下:戒律,根本的道理就在于止恶扬善,为什么要止恶呢?因为佛教理论是建立在 因果报应 上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只是说譬如种地,播种收获不同时,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今生几十年播种,来生收获,譬如今年三月份种玉米,八月份才收获,在这个原则下,不止恶显然逃不掉恶报,不行善显然没有福报,也就是说首先是从 自利 的角度必须持戒,其次从 利他 的角度去讲必须持戒,倘若你不持戒,杀盗淫妄酗酒,别人且不说,父母妻儿跟着你肯定要遭殃的。最后从 佛法修证 来说,不持戒,那么就没有办法制伏这个散乱的攀缘的意识心,意根,那么怎么会有定呢?怎么可能制心一处,相应于实相?哪里来的智慧?所以说来说去,戒律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一步,因此凡是学佛人首重戒律。
很多人,觉得学佛不准这样不准那样,你要知道,不准这样不准那样到底是为了谁好?闲话表过。大乘戒律,主要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叫做 摄律仪戒,就是说这个戒条主要的目的是止息恶业,比如大乘首重不准杀生,杀生是恶业,那么这一条就是摄律仪戒,第二部分叫做 摄善法戒,这样的戒条就是说精进勤奋的做一切善法,比如菩萨戒说,闻某善知识讲法,有时间的情况下,却不去听,犯轻垢罪,因为你犯了摄善法戒,有这个可以长养善根的机会,你不去。第三部分叫做 饶益有情戒,就是说利益众生的戒条,因为菩萨戒的本意就是依同体大悲利益众生而建立,所以有这些戒条,比如说菩萨戒,说若遇乞讨的人,不布施,犯轻垢罪,你就是犯了饶益有情戒,这三者,摄律仪戒
,饶益有情戒
,摄善法戒
又称为 三聚净戒,聚就是聚合,相聚,也就是说依三种,三类来分别成立不同的戒律,而且这些戒律的本质都是为了转染成净,离世间染,得出世间净,故名三聚净戒!三聚净戒是 横向
的一个分类,是平行的,摄律仪,摄善法,饶益有情必须是都不可偏废的,不能说你只讲律仪,不讲饶益有情,那就不是大乘戒律,也不是说,你只是饶益有情而不摄律仪,那就成为世间善人了,谈不上菩萨了,所以是平行的,都不可偏废的,所以是一个横向的分类的。
另外还有一个 纵向
的分类,也是三种,分别是 别解脱戒
,定共戒
,道共戒
,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是 别解脱戒?解脱,大乘小乘的共法,是佛教修证的通法,但凡是佛法都能解脱,那么加一个别是什么意思?就是说虽然解脱是佛教的三乘共法,你修声闻乘能解脱,修缘觉乘当然也可以,修大乘佛法也必然解脱,但是人跟人根器不同,业报不同,职业不同,比如说佛门有四众,分别是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比如末学就是优婆塞,我们职业是完全不同的,大慈大悲的佛陀根据我们不同的部类,职业来分别成立相应的戒律,比如这个淫戒,在比丘,比丘尼是完全不能的,在居士来说,只能够是正淫,就是婚配对象之间行淫,比如比丘戒是两百多条,比丘尼戒律是三百多,优婆塞戒又不一样的,是根据部众,部类,业报,职业的不同分别成立故名别解脱戒。
那么什么叫做 定共戒,定是说的心得决定,心一境性,也就是说随着守别解脱戒的程度达到了,那么逐渐的远离五欲,远离财色名食睡上面的低级追求,而对于佛法心得决定,不像普通人一样的左右摇摆,到底有没有因果报应啊?到底有没有常住本心如来藏啊?并且还有一定的定力,有定力就能够坚定的,坚决的止息恶行,再加上心地清净,那么这个时候,不需要刻意的对他说,你要守某某戒律,你要如何如何了,因为他有了定共戒了,杀盗淫妄这些事情,因为心地清净的关系,因为心一境性的关系,因为心得决定的关系,绝对不会做的,这个叫做定共戒,也可以说,所谓定共戒是相对于别解脱戒来说的,那个别解脱戒刚开始受都是有点勉强的,有反复的,比如不能喝酒,结果控制不住,迎来送往又喝了,就忏悔,反反复复的,反复强调,反复的戒。而达到定共戒,自然能够以定力止息一切恶行而行众善、
有定共戒的基础上,进一步是闻思修,最终就能够证果,最起码证初果吧,成须陀恒人,七次天人往返,究竟脱离生死苦海,那么他成为初果人,须陀恒人,他不知道什么是我见?他断的就是我见啊,他不知道以后应该怎么修?他不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他当然知道!好比以前没有见过菠萝,听人家说菠萝,总是模模糊糊,还跟着一般人乱讲苹果是菠萝,而他因为实证的关系,自己吃着菠萝,他当然知道菠萝到底是怎么样的一回事情,也就是说所谓的道共戒是由解脱烦恼而成清净智,并且由这个清净智,不需要前面别解脱需要刻意强调,不需要定共戒,还需要加功用行(比如小乘要藏六如龟,守意如城),不需要这样,而身口意行因为解脱慧的关系自然能够合与出世圣道,故名 道共戒。
也就是说,我们来讲,摄善法戒,摄律仪戒,饶益有情戒属于是横向的戒律,属于是横向的,都不可偏废的
,整体的,齐整的角度去讲戒律,哪怕是一个初受菩萨戒的,这三者都不能够偏废的,都不能够偏驳的。而别解脱戒,定共戒,道共戒是属于纵向的,由浅入深的,随着修行的进步,逐渐的深入的达到持戒的不同程度。也就是说,摄善法,摄律仪,饶益有情属于是角度,门类的分判,而别解脱,定共戒,道共戒属于程度的,层次的分判。
因为说到这里了,讲佛法概论这么久,对于戒律都没有重点介绍,而这个佛法修证修不修得成,有没有希望,关键还是戒律!所以这里再多费唇舌,再讲讲.
阐述一下,什么叫做 世间定,三乘定,大乘定?
回答:定就是 三昧
,也称为 三摩地
,三昧
,三摩地是梵语,按照中国的语言来翻译就是定,意思就是说 等持,也就是说等,平等的,不像凡夫一样的心地是散乱的,持就是说能够使得心保持平等,保持这种状态,所以定就是等持,根据程度不同又要划分为三种,因为有定所以止息妄想,不像凡夫一样妄想纷飞,就叫做 奢摩他
,又称为 三摩钵底
,中国语言叫做 等至,那么怎么样达到等至呢,比如你观呼吸,12345这样,叫做三摩呬哆,呬哆,这个呬就是喘息,呼吸的意思,哆是停顿的,一入一出有停顿,当然 等引
的方法不止观呼吸,只是说用观呼吸这个过程来说明,当然还包括念佛等,然后达到 等至
,然后是 等持位
。
但是这里的世间定,三乘定,大乘定,并不只是说的四禅八定,是依 智慧的不同
而讲的住于哪种智慧境界的意思,世间定一般就是讲没有出世间智慧的 外道定
,比如外道离欲得初禅,在初禅那种境界中,但是不离生死,没有智慧,故是世间的,所以叫做 世间定,纵使他成为非想非非想,不也不离生死嘛,生死就是世间,所以叫做世间定。三乘定,是说的 三乘共有
的,共证的智慧境界,比如说三三昧,空,无相,无愿三昧,比如说小乘的,地界三昧,火界三昧等,这里的定更是说的住于某种智慧的境界,这些定也有很多种,是属于三乘共证的智慧境界,也就是对于某种智慧心得决定,这个外道完全没有的,至于 大乘定,是大乘不共外道,不共二乘
,所特有的智慧,比如 真如三昧
,就是实证如来藏而具有的,乃至佛陀的智慧不可思议,心离于物而契合真性,性持乎心而显乎物,物现乎心而寂乎性,故曰 海印三昧
。这有非常多种,无量无数
,总而言之三乘定不多,大略就百八十种,大乘三昧,无量无数。
三昧狭义上来讲,比如持某个咒,比如大悲咒,心一境性也是三昧,念佛,念到心一境性也是三昧,无相念佛,住于无相念佛的境界,念佛三昧,那么也就是说定,通俗来说,就是等持,三摩地,广义来讲,凡是住于某种智慧境界都叫做三摩地,对于某种智慧心得决定,那么佛法上智慧就相当多了,真如三昧其实就是住于如来藏真如的自住境界,故是三昧,真如三昧,乃至十回向位成就如梦观,也是三昧,十住菩萨眼见佛性,如幻三昧,地上菩萨成就光影观,住于这种境界就是三昧,其中神通妙用难以俱说,比如如梦三昧,可以亲见自己过去很多世修菩萨道的历程....
阐述一下,什么是 闻所成慧, 思所成慧, 修所成慧。分别的特征是什么?
回答:一般讲这个基础点,很遗憾,我发现很多人都没有讲对,什么叫做闻所成慧?就是通过多闻博学正法而具有的智慧,这里两个条件,其一是多闻博学,手不释卷,第二是所闻的是正法,你要把净空,南怀瑾一干人的多闻,不如不闻,因为他讲的都不是佛法,所以闻所成慧还是一定要学平实导师,太虚大师,杨仁山,唐大圆居士等真正大德的,不然你看他们那些人,学多少年,说句话都前言不搭后语的,就说我,我学太虚大师,平实导师的,几年下来,也可以讲讲嘛,所以一定要具备这两个条件,一是广学博闻,二广学博闻的对象一定要是正法,也就是依前人的教化而承受过来,相对而言,大乘更重闻慧。 然后我们讲思所成慧,一般人讲思所成慧,就说学了要思考,也对,但是没有这么简单!远远不是这么简单的,这个有两个重点,第一点是说的在闻所成慧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就是结合你的生活,工作,实事求是,是苦就苦,是无常就无常,是冷就冷,是热就热,把四圣谛,十二因缘,八识等联系到实际上去,这个是第一点,结合实际!第二点,要把如理思维,结合实际的,整理成为系统的思想,比如我们那天晚上讲三重法界,把三重法界联系三自性,联系四法界,联系戒定慧,要把这些知识系统化,关联起来,比如,我今天讲三法印,我就要把如来藏,把四圣谛,把十二因缘等完全都可以系统的阐述。
最后是修所成慧,举要言之,所谓的修所成慧是说的在修行的过程中,最终产生的智慧,这也有两个关键点,第一个是抉择,通过思所成慧,我们对于切合实际的得到心得决定,不再怀疑,纵使全世界都来打骂,都来诽谤说没有如来藏,如来藏是外道神我,你能抉择,不改变,不游移,坚定的信仰,第二点是向身心体验修习,得成决定明见,前面思所成慧只是说结合实际,那么到了修所成慧就是体验,就属于是实证的了,比如断我见,通过修行实证初果,断掉我见,比如实证如来藏,这个就属于是修所成慧了,两点,第一是抉择,第二是实证。
当然实际上的修行不是一就而就的事情,实际上是闻思修,然后实证,然后再闻思修,再实证,在实证的基础上更有智慧,更闻深法而系统归纳,结合实际,然后再实证,再闻更深的佛法,再系统归纳,结合实际,再证,有大师就把这样的过程叫做大乘止观,叫做止观双运(不是密宗喇嘛教胡说的那种),是对于正法心得决定实证
(止
),再观更深的法
(观
),譬如登梯,一步步就更高了。
为什么 定 必然是 戒律 的基础上才能够成就起码的 禅定 呢?
回答:这道题是最简单的,只要大家静下心来,反观一下,你每天 打妄想
都在想什么呢?不外乎就是谁说了我,以前骂过我,谁长得漂亮,我要是做这个生意,在这个岗位,那么就可以多多少收入,是不是,总而言之,绝大多数都是财色名食睡方面的东西,还有就是 习气
导致的 杀盗淫妄
的念头反复出现,说白一点,根源就是一个贪
!一个贪欲!对吧,你不持戒,你怎么对治贪欲?贪欲越多,内心越不寂静,你想成就禅定,想实证佛法就越难!爱欲迷人眼,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老子尚且知道如此,对吧?所以你不持戒,越来越沉溺下去,妄想就越多,越多就越难成就禅定。
本文来源于QQ唯识群, 欢迎诸位学人点击 联系我们 加入。